《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合集下载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件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课件

古代长江的开发与利用
水利工程的兴建
古代人们利用长江水资源,兴建 了众多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灵
渠等,用于农业灌溉和航运。
农业经济的发展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古代 人们在此开垦农田,种植水稻等 农作物,形成了繁荣的农业经济。
商业与文化的交流
长江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促进 了古代商业和文化的交流。沿江 地区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繁荣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用水紧张局面。
03
防洪减灾压力
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防洪减灾压力不断增大。
03
长江的治理策略与措施
防洪减灾策略与措施
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加强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防 洪工程体系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防洪非工程措施
长江的旅游资源与开发潜力
自然景观
长江流域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三峡、黄山、庐山等著名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人文景观
长江流域的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样,如古镇古村、历史名城等,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长江文化的机 会。
旅游开发潜力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 质和服务水平,推动长江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近现代长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沿江地区出现了 众多大城市和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
当代长江的开发与挑战
01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长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污染、水土
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对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02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地理《长江的开发和治理》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地理《长江的开发和治理》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地理《长江的开发和治理》说课稿一、说教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发挥着重要的航运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学习长江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开发河流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既是气候学习的延伸,也为下面学习水资源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了解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掌握长江的干流的水文特征。

2.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等过程,学会绘制长江简化图,并标出重要城市;了解长江是一座水能宝库,也是一条黄金水道,并分析其原因3.通过本课学习,能够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措施,树立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识。

依据以上对教材内容与作用及教材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了解长江的水系特征,掌握长江的干流的水文特征;绘制长江简化图,并标出重要城市。

难点为分析长江上游河段水能丰富以及人们把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原因;能够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措施,树立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说学情本阶段学生正处于积极思考的年龄,凡事都想知道为什么,同时,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这决定了学生一旦投入学习,就能够运用主观意志高效学习。

因此,需要设计恰到好处的提问,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说教法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世界问题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利用生成性教学,师生共同成长。

四、说学法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会越俎代庖,要放手让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模型制作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培养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长江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母亲河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长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母亲河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措施及其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长江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长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长江的自然特征。

3.课堂讲解:讲解长江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治理实例,让学生了解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措施及其意义。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长江开发与治理的看法。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重要性。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长江的自然特征、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33团中学政史地组塔秀娟《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33团中学塔秀娟一、教材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前两节中国地形和地势,气候的学习是这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反过来这一课是对前几节内容的实践与运用,是接前几节内容更直观动态地反映中国自然环境的一课时内容,同时是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自学指导,又与第三章自然资源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长江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

长江的功与过引发我们深入研究分析,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极强的发散思维价值。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江有一客观地认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环保意识。

结合使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可以说这节课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化知识为能力的平台。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本阶段的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对于地理问题的分析有了初步的能力,但见解较为简单。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江的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主要地形区。

?3、知道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了解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4、理解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及在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

5、?了解长江的开发和寻找治理长江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干流剖面图和长江航运图,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1、长江的源头、入海口、河段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

八年级地理《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终极版

八年级地理《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终极版

说课标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学情 说学法
指导 说教学
过程 说板书
设计
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 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 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 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 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精神。
说课标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学情 说学法
指导 说教学
过程 说板书
设计
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 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学习基 础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及自信心 往往不足。所以在教学中,采用 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依教材 绘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 问题,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起止
列举生态 问题
源头——
——
——入海口
课堂 小结
1.长话短说, 2.反馈练习 3.歌曲欣赏
你有什么收获
一.长江概况
形状呈“ ”发源于
最终注入 ;
流经青海
湖北
江西
上海11个省级行政区;长江上的主要
支流,北岸有
;南岸支
流有
长江最大支流: ;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
点:

二、长江的开发
说学法指导
说课标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学情 说学法
指导 说教学
过程 说板书
设计
1.自主-合作学习探究法:只有让学生成为学
习的真正主人,才能实现学习的最优化过程。教 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分为四个大组,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协作、检 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共同解决问题。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还能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材首先介绍了长江的概况,包括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注入的海洋等,让学生对长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着,教材重点阐述了长江的开发利用,如长江的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突出了长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教材也指出了长江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

此外,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案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和注入海洋等。

(2)掌握长江的水能资源和航运价值,理解其开发利用的优势和潜力。

(3)认识长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并了解相应的治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长江的源流概况和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2)长江航运价值的优势和开发潜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节河流-长江的治理与开发》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等,重点阐述了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江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河流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江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等;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学生能够掌握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通过分析实例和数据,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治理好长江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够理解治理长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长江做出贡献。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域面积、长度等;长江的治理与开发,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教学难点:长江的治理与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效果,以及治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治理与开发等情况,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长江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阿城区新华一中张丽华《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及解读】本节课课程标准要求是“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在中国河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本条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1.在地图上找出长江;2.说出长江的源流概况和水文特征,上、中、下游的河流特征及划分点;3.通过学习,知道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水资源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

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从代表性河流的角度,还是河流与人类互动关系的角度,长江都是河流部分必学的重点。

因此,本节课长江的知识属于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节课内容与前后几节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

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关于长江的位置、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等与在前面所学过的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关系密切,而且与后面要学的交通、区域地理等知识点关系密切;另一方面,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有关长江的地理知识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

对于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开发利用的学习,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读图、绘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提升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的迁移、巩固。

(二)本节课的内容分析本节课教材将学习内容主要指向“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一、在大致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的基础上,明确长江的上、中、下游划分;二,从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从巨大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和生态和环境问题治理方面,理解长江各河段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国河流众多,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和最重要的河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南营中学吴玉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说出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其所在的省份;对长江中上游地区丰富的水能资源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通过长江航运图认识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通过有关图文资料的分析,了解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长江的基本概况;能初步提出长江开发利用的方向及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长江开发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母亲河”的理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掌握长江的源流状况;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

2、理解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称号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1、“教师点拨式”教学。

2、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长江之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一曲优美动听的《长江之歌》陶醉了我们。

长江,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它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和大海。

今天,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近我们的母亲河——长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请同学们打开地理课本翻到45页。

学习本课,我们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呢?二、[目标展示]1、通过读图文资料掌握长江的源流状况;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游的划分。

2、理解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称号的含义。

3、运用资料分析探究长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新课展示](一)追根溯源——长江概况[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长江流域图上找出“母亲河”——长江,思考:根据中国的地形地势特点,长江是什么流向呢?(学生上台指出长江,并回答。

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长江东流入海)PPT图片展示[学生活动]千里长江,蜿蜒流长。

读书本45页“长江流域图”、书本尾页“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1、长江源头:2、注入海洋:3、依次流经省级行政区:4、流经的主要地形区:5、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及其所在省份:6、主要支流:7、沿途两大湖泊:(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教师纠正、归纳,强调两大支流(汉江、雅砻江)及湘江、赣江通过湖泊注入长江,。

(播放PPT给学生展示)[过渡]长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它的“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读书本45页的文字来寻求答案。

[生答]“大”体现在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播放PPT给学生展示)[师]同学们,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想想看,我们能够开发长江的什么资源呢?哪位同学来说说。

[生答]水能资源、航运价值等。

师给以肯定。

(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Ⅰ水能宝库[过渡]长江从唐古拉山出发,越过我国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来到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穿过巫山,来到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我国的“水能宝库”。

[学生活动]PPT展示“长江干流剖面图”,学生读图,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观察哪一段起伏最大?(上游)2、计算唐古拉山距离宜宾的高差大约是(6200米),再观察宜昌、湖口、上海三地的高差(是大还是小?小)。

上、中、下游,哪段落差最大?(上游)说明这一河段的什么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合作探究:长江上游为什么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呢? (PPT展示问题)(提示:可从长江的水源、地形地势、气候等因素考虑)(生思考作答,教师适时启发、点拨,要学生注意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区别,PPT展示答案)(水源:支流纵多,流域面积广,水源丰富;地形:起伏大,落差大,导致水流急;气候: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师总结]:长江落差最大的是上游河段,多峡谷急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一半。

特别是源头至宜宾一段水能资源更是占到整个资源的百分之九十。

这么丰富的水能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修水电站)你知道的有哪些?[生答]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水电站(二滩、葛洲坝、三峡),PPT图片展示,教师点拨,强调葛洲坝是长江上的第一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Ⅱ黄金水道[过渡]长江,从雪山走来,向着东海奔去。

它敞开博大的胸怀,沿途接纳几千条江河的汇入。

长江不仅水能资源丰富,而且航运价值巨大。

[学生活动]阅读书本2.36“长江航运图”,自主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PPT展示问题。

1、长江的大小支流有多少?通航河道有多少条?2、哪个城市以下可终年通航?(3600多条,宜宾)3、它的通航里程、货运量情况如何?(近8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两周,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2/3,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的60%,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4、为什么长江能成为黄金水道?[生答]PPT展示长江航运图,生回答。

[生答]点答,PPT展示《繁忙的长江运输》图片。

(三)趋利避害——治理长江[过渡]然而,就是这条亘古流淌的河流,就是这条以博大而绵长的胸怀养育了炎黄子孙的河流,在某一时刻也曾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忧患和惶恐。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1998年那次大洪水吗?你知道它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多大?PPT展示图片:“长江洪水泛滥”“抗洪抢险中的人们子弟兵”“洪水中的人桥”[师]强调98年的洪水灾害和人民子弟兵的坚强抢险,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感情。

[过渡]同学们,长江洪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曾多次毁灭我们的家园,吞噬我们的同胞!想想看,我们又该如何治理长江让它真正地造福于我们呢?新中国成立以来啊,为了兴利除弊,国家对长江进行了综合治理,重点治理了长江的哪两个河段?[生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长江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整治,如滩多流急的川江,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

Ⅰ荆江治理PPT展示荆江图片,[师讲解]荆江指的是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的河段。

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蜿蜒曲折,多浅滩和沙洲,水流不畅,泥沙沉积,河床已高出两岸平原,也有长江上的“地上河”之称。

PPT图片展示“九曲回肠”。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书本P47荆江治理图文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方法来治理荆江的?你觉得这些方法可取吗?谈谈你的看法。

2、“千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你认为有哪些原因?3、我们可以为治理长江、防灾减灾做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后交流展示,教师适当给以点拨,让学生明白灾害的自然原因和认为原因,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为环保做些什么。

PPT图片展示破坏和挽救的图片。

并引导学生悟出:因为人类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从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具备因地制宜,兴利除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Ⅱ川江治理[师]说到川江,川江指的是从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之间的河段。

川江湍多流急,过去一直洪灾多发。

对于川江的治理主要是建设三峡大坝,三峡大坝建在葛洲坝的上游38公里处。

(PPT图片)修建三峡工程,可谓是困难重重。

因为河道暗滩礁石纵多,曾经发生过好多次触礁翻船伤亡事件,为了疏通航道,三峡工程光炸礁石就多达30处以上(PPT图片)。

(PPT图片):(1993-2009)历时17年的建设,投资1800多亿,移民130万!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国家,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建造世界第一大水库,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丰功伟绩。

坝高185米,成功蓄水175米。

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

也改善了下游荆江河道的航运能力。

(PPT图片):“大坝横跨长江天堑,电能照亮大半个中国,万吨巨轮直达重庆,下游下游免遭洪涝灾害”,三峡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滚滚长江从此泽被天下,平静安澜。

长江必将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用一两句话概括谈谈你的收获,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价值观方面的。

生答,师再播放PPT,补充本节课的内容。

五、[目标检测]1、长江是我国最长、最大、最广的河流。

有“ ”和“ ”之称。

2、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的河段是( )A上游 B中游 C中下游 D下游3、下列省区长江没有流经的是()A 四川B 江西C 河南 D重庆4、新中国成立后,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和“九曲回肠的”5、“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石油”这句话说明了长江有丰富的()A.太阳能资源B.水能资源C.煤、石油资源D.森林资源6、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但90%集中()A 宜宾至宜昌B 源头至宾宜 C宜宾至湖口 D 南京至上海[结束语]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尤其是你们放眼未来、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理念值得称赞!同在蓝天下,共饮长江水。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关注母亲、保护母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我们携起手来,感恩自然,美化环境,从我做起,好吗?板书设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水能宝库兴利除弊长江概况综合治理黄金水道美化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