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

合集下载

宪法日主题国旗下讲话

宪法日主题国旗下讲话

宪法日主题国旗下讲话宪法日主题国旗下讲话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我国首个宪法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1982年的今天,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的现行宪法,并于同日公布实施。

自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被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今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是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自今年起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设立这个神圣的日子,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根据决定,国家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作为我校开展的系列宪法宣教活动之一,我受政教处、团委的安排,今天将从宪法的含义、特征、主要内容,新中国现行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宪法关于国旗的相关规定,宪法与青少年学生的关系四个方面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宪法的含义、特征和主要内容宪,词典解释为“法令”。

顾名思义,宪法,重叠的法律,即为法上加法,所以,我们把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所有的法律,都需服从于宪法精神,不得违背宪法。

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中华人们共和国宪法主要包括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

宪法从内容上保障国家权力有序运行,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确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调整国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至今,共公布实施了四部宪法和一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

(一)《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制定颁布。

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等国家基本制度与重大问题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发言稿(精选14篇)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发言稿(精选14篇)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发言稿(精选14篇)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篇1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法”,古文中写作“灋”。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一书的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xiè)廌,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公堂上遇到不好查清的案子的话,就把这个动物请出来,它会用角顶真正的罪犯。

“治”,《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水。

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南入海。

从水台聲。

直之切〖注〗乿,古文。

所以说,“治”开始为河流的意思,后来才引申为治理。

现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法治指根据国家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的一种制度。

遵纪守法,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应该做到法在心中。

柳艳兵、易政勇,是宜春三中高三学生。

20__年5月31日,柳艳兵、易政勇不顾个人安危在客运班车上与持刀歹徒搏斗,勇救车上群众,自己却身负重伤。

这两位同学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及时制止了歹徒的继续行凶,程度地挽救了他人的人身生命安全,避免的更大的伤害,弘扬了社会正能量,这种见义勇为的义举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他们也因此荣获了“20__年江西法治人物特别奖!”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浴血夺刀好儿郎。

正是时刻铭记了法在心中,当沾满鲜血的菜刀扬起时,他们奋不顾身,用伤痕写下人间正义,以热血哺育法治之花,凭双手雕刻一个现代公民的法治风骨。

如果你扬法治之帆,你将收获法治之花;相反,如果你漠视法治,你将饱食恶果。

20__年10月26日,在吉水县米罗咖啡旁的国道上发生一起车祸!当场死亡一人!消息如此之短,但内容足以震撼每一个吉水人。

我们常说,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2023年宪法宣传日发言稿(通用篇)

2023年宪法宣传日发言稿(通用篇)

2023年宪法宣传日发言稿(通用篇)宪法宣扬日发言稿1敬重的各位领导、老师,敬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没有规则,不成方圆》。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的意思是没有圆规和尺子就不能作出方和圆来。

我们生活的社会也是由多数个方和圆组成的,而作出这些方圆的便是法律规则。

大家都知道,遵纪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高尚的道德修养是我们人生追求的较高境界,而不违反法律法规则是我们行为的最底线。

我们生活中作奸犯科的现象有许多,如:同学间发生争吵时,就破口大骂、大打出手;有的大同学向小同学索要钱财;有的有意破坏公共场所的桌椅、打碎路灯;有的走路不靠右侧通行,随意破坏交通规则;有人随意践踏草坪、采摘花朵、污染环境;还有的未经人家允许私自拆毁他人信件、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这些都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自我约束,随意妄为而造成的。

敬爱的同学们,遵守法律与犯罪只是一步相隔,当冲动来袭,不妨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当无边的欲望袭来,不妨告诫自己:人不行能拥有一切。

我们要在平常多听家长和老师的教会,能虚心听取别人看法,有错即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要让自己迈进错误的深渊,而使自己终身懊悔,请同学们在心中时刻牢记:只有我们自觉遵遵守法律律法规,能够自律,才不会给我们的家人、挚友,更是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最终,我提议:让我们自觉维护校规校纪,能够知错就改,为我们自己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让我们大家都能每天华蜜的生活!宪法宣扬日发言稿2敬爱的老师,同志们:今日我在这里演讲的题目是:宪法日增加遵纪遵守法律意识。

“法律”可以说是黑色的,因为它在犯罪人面前,意味着判决、惩罚;“法律”亦可以说是红色的,因为它在无辜者面前,代表着正义,公允。

当某人被证据确凿地证明有罪或无罪的时候,法律就得到了体现,正义就得到了伸张。

“法”是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需遵守的行为规则,“律”是详细的规则,条文。

2023年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15篇)

2023年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15篇)

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15篇推荐文章•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稿15篇•宪法宣传周教育国旗下讲话稿16篇•宪法宣传周升旗讲话稿15篇•宪法宣传周主题国旗下讲话稿15篇•2022宪法宣传周国旗下的讲话2023年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15篇)宪法宣传周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其意义在于弘扬宪法精神,推动法治建设,加强公民的法治意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年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宪法宣传周国旗下讲话(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要内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也许有同学会说,宪法好像与我们现实生活没有交集。

其实不是的,根据宪法,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了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如升国旗时,《国旗法》对我们的行为作出了具体要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我们的学习和品德养成提出了要求;当我们走进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我们保驾护航;当我们在消费遇到问题时,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我们中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与法律相伴。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向往。

对鱼儿和鸟儿的自由羡慕至极。

但是我们忘了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天空。

所以不存在绝对的自由。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我们都知道法律在限制一些自由的情况下保护另外一些自由。

换言之,法律对自由的限制源于更好的保护自由的初衷。

而自由正是在法律的限制和保护下更好地实现。

做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只有我们严格守法,社会才有良好的秩序,和谐的局面,我们才会享有自由,否则我们将生活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中,失去自由。

所以,我们要追求自由,就必须让法律成为我们的信仰。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精选9篇)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精选9篇)

国家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1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新学期的第四周,我们也走进了三月。

三月,是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美好季节,也是同学们长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节。

我们一定要在这个美好的时节,珍惜每一寸光阴,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道习题,吸收消化好每一点知识,不负这大好春光。

三月,是助人为乐月。

1963年的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响亮号召。

从此,雷锋这个平凡而崇高的名字,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40多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雷锋精神不能消失。

社会不论发展到任何时候,都需要爱心、需要善良、需要真诚。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奉献社会的人,也一定能够得到社会的回报。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一定要把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以三月为一个起点,真诚地去帮助、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三月八日,是全世界妇女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含辛茹苦、生我养我的母亲。

带给母亲一个诚挚的祝福,给母亲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帮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更重要的是,把对母亲的感谢,化为自己学习成才的动力。

让母亲看到你成长了,懂事了,学习进步了。

让整日操劳的母亲,为你的进步露出一次满意的微笑。

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

整个三月,都是人们栽花植树的大好时节。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可以利用我们自己的双手,绿化祖国,美化家园。

即使我们没有种树的机会但我们要有爱护花草、爱护树木的爱心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崇高意识。

三月,也是文明礼貌月。

我们每一个同学,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播撒文明的种子,掀起文明的新风。

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让春风春雨洗涤我们的心灵,让一切野蛮、粗俗、丑陋的言行在我们身边消失。

你的一句礼貌的问候,会给同学、老师带来如春风般的温暖;你弯腰从地上拣起一片纸屑,会给我们美丽的校园带来一片文明的春色。

同学们,春光无限好,行动趁此时。

学宪法讲宪法国旗下讲话稿15篇

学宪法讲宪法国旗下讲话稿15篇

学宪法讲宪法国旗下讲话稿15篇学宪法讲宪法国旗下讲话稿(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宪法的生命和权威在于实施。

但不容否认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在保证宪法实施方面,我们的不足也很明显。

宪法“高高在上”,成为纯粹的政治宣言;一些地方政府屡屡出台立法性红头文件,“违宪”现象频发;人民群众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样的大背景下,设立国家宪法日更像是一项人心工程。

通过一种常在性的典礼和仪式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让尊重宪法成为社会信仰,这对于我们不断提高宪法的影响力和实施水平,意义重大。

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趋同的政治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要出现面目完全一样的政体状态。

综观世界各国法治进程,大凡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坚持了法治一般理念与本国特定国情的创造性结合。

在我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一样,都是宪法明确规定的,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是扎根中国土壤、立足中国特色的理性选择、智慧选择。

与西方“宪政”单纯强调国家权力的分权制衡、轮流执政、集团分利等不同,我们的法治强调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这样的制度设计无疑更全面、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对此,我们完全有必要理直气壮地讲、大张旗鼓地讲,起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效果。

法治文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从宪法出发,我们就会走上建设法治国家的通衢大道;以宪法为基石,我们就能获得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蓬勃伟力。

遵守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俗语曾经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法律的制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途径,所以为了社会的安定,更是为了我们自身,我们必须自觉守法。

而且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必定是着眼于公民的利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反对,没有理由不遵循,更没有理由背道而驰。

虽然我们有追求个性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我们能标新立异,无视法律的存在。

与法律抗衡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自毁前程。

国旗下的讲话宪法演讲稿(优秀范文8篇)

国旗下的讲话宪法演讲稿(优秀范文8篇)

国旗下的讲话宪法演讲稿(优秀范文8篇)国旗下的讲话宪法演讲稿篇1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

众所周知,“法治”的关键即为“法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乃沉默的法官,法律规定了我们不能去做的事情,规定我们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倘若没有了法律的约束,社会必将会陷入混乱的泥沼,整个国家或将倾圮。

谈及“法律”,这个熟稔的词语或许又让我们感到陌生。

政治课上,我们接触过法律,却依然有人想当然地以为,法律是空中楼阁,于我们可望而不可及。

不过,事实上,法律时时存在,法律片刻不离。

就在不久前,甘肃发生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__年11月16日,一辆向东行驶的大翻斗运煤货车,与一辆向西行驶的榆林子镇幼儿园核载9人,但实际载有64人的校车相撞,导致5人当场死亡。

事故场面惨不忍睹,孩子们的书包、鞋子散落一地,成片的鲜血凝结在地上,到处是汽车残骸。

车祸共造成20人死亡,44人受伤。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当我们看到这鲜活的小生命瞬间陨灭之时,可曾想过,有多少家庭为之心碎?一辆仅仅能装载9人的小面包车,竟然实载了7倍多的学生,荼毒生灵的元凶难道不是这淡薄的法律意识吗?惨案的发生确实是偶然的,可我们经不起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痛定思痛,法律意识的增强可谓刻不容缓。

我们是莘莘学子的一员,对我们来说,身处校园就应该严格遵守学校纪律。

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只是我们发现,在校园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每天早晨,总有一些姗姗来迟者,“信步闲庭”般地走进教室;个别教室的地面总是有零星的纸屑,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弄脏又何妨;教室走廊上总有人会起哄、打闹,部分同学相互之间的讲脏话、粗话,不绝于耳……难道这就是纪律在学校里的表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形象和正常的秩序。

如果,我们连学校的纪律都不能遵守,谈何“法律”呢?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正是因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

2023宪法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

2023宪法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

2023宪法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2023宪法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我们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宪法法律,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3宪法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宪法宣传日国旗下讲话稿(篇1)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12月4日,是我国的第_个宪法日,今年宪法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维护宪法权威”。

为此,今天国旗下,我演讲的题目是《宪法在我心中》。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我们的国家因为和平,因为和谐,而能屹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维护祖国的和谐,而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去了解、去遵守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关于”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而我们目前的现状是: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法制权威。

近年来,无数大老虎落网,法律没有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而给予宽容。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一个国家只有形成体现法治精神、顺应时代潮流的法治体系,人民才能有尊严的生活,国家民族才能振兴。

也许有同学会认为:宪法是成年人的事,离我们还远着呢!其实不然,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权,比如,它就规定,所有的青少年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曾有一个数据,说的是当时广东省有70多万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为此广东省政府共计出资3亿,让这些孩子重新返回学校接受教育,这当然值得肯定。

其实,政府是在履行着宪法赋予的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2023年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宪法宣传的意义在于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3年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初一四班的___,很荣幸今天代表我们筑梦四班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

众所周知20_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我们也迎来了第四个“宪法宣传周”。

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今年宪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我们生活在法制的国度,处处需有法,处处需遵法,作为青少年,我们要让法律常驻心间。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第一,我们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

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权威和法律效力。

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教育,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了解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

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

第二,认真学习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

比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等,通过学习,懂得认真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发展是我们学生的根本任务,懂得为了身心健康成长,必须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三,在学校生活中,守法要从守纪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着重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集体离不开纪律,纪律是取得集体自由的重要条件。

比如课堂上我们有发言的自由,但是没有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语言的自由,否则,就影响了他人认真听课的自由和学习的权利,自由离不开纪律,纪律是自由的保证。

二是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这是我们正确行使权利的指导原则。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懂得受教育和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我们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有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练习的责任和义务;在校园班级中,我们享有窗明几净的学习生活环境的权利,但是也有承担劳动卫生工作的义务。

我们有言论自由,但是不能诬告陷害诽谤他人。

世界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法制宣传周”是我们一起学习宪法、了解宪法、普法的好时机,让我们燃起普法的热情,把宪法精神送到每一个班级,送进每一位同学的心里!2023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2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六(4)班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学生》。

如今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在渐渐地影响到了我们,比如网吧、游戏厅等。

你们可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学业,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年龄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许多同学幼稚、不成熟,可能会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甚至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导致违法犯罪。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一、不带手机进入校园,不沉迷于网络。

二、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

洁净的环境、完好的设施,能体现一个班级整体的精神面貌,也能反映出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文明素养。

环境的洁净、设施的完好不仅仅靠同学们的打扫,老师们的维护,而要靠我们每一个同学的爱护。

三、不要因为“相互之间磕磕碰碰,就说脏话,甚至打架”。

同学们,相信我们都不会喜欢爱骂人、爱打架的同学,对不对?希望我们每位同学能把心胸放得开阔一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能避免发生许多恶性事件,又何必逞一时之强,酿成大错呢?大家都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有同学都要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认真学法、知法,做一个合格优秀的小学生。

谢谢大家!2023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3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严于律己,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同学们,遵纪守法,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

但仔细想一想,找一找,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请问各位同学,课堂上你是否能坚持专心致志听讲,而不做小动作不说与学习无关的话?是否能不把玩具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带进教室?是否能做到“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又是否做到了“安全无小事,处处不大意”。

现在升国旗仪式,再请各位同学低头看一下自己的胸前有没有飘扬着的红领巾,挂着校牌。

以上这些听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小事不小。

何况我们小学部有1700多名学生,任何事,乘上1700,所得的结果就绝不是什么小事了。

有的时候,因为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约束,我们某些同学往往会做一些有违纪律的事,还窃喜没有被人发现。

殊不知,这样对我们来说是有害无利的。

有很多犯大错的人,就是因为当初对自己的一次次放纵,而彻底冲破了自我约束的底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又有多少人,只因放宽自我,而变得张狂,最终导致了失败。

纪律并不是文本的东西,而应该是心里实实在在的准绳。

为了让这根准绳更坚韧,所以我们要学会严于律己。

我们不能奢求每时每刻由他人来约束你,来纠正你。

更多的时候只有自我约束。

因为只有自己,才能了解自己,明白心里的放纵,随时可以准备规范自己。

这也是“纪律”这根准绳所期望的最好伙伴。

有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遵纪守法,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是宪法所规定的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思想品德修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

每个人的言行必然会影响他人和社会。

遵纪守法,是维护社会生活安定团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一支部队的战士不守纪,则会屡战屡败;一个国家的公民不守法,就会身死国灭。

同样,在一个学校里,假如学生没有纪律意识,不去遵纪守法,则整个学校就会一团糟。

所以,只有遵纪守法,才能保证每一个人得以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各位同学,作为公民的我们,要遵守国家的法纪法规;作为学生的我们,要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

我们不能将“严于律己、遵纪守法”这几个简单的字作为口诀背诵,而是要将其像烙印一般附在思想的尖端,促使你的人格在崇高的火焰中锤炼,使坚韧的意志与高尚的品质伴随你一生,让“严于律已、遵纪守法”真正成为一种习惯,始终贯穿于我们美好的学习和生活。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在“人”这个大字上,抹下苍劲有力的一笔。

2023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4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做遵纪守法的小同学”。

最近我们身边常出现一些较严重的违纪现象,如有的同学私自离校、动手打人、骂人种种现象,令人担忧同时也催人深思。

什么叫遵纪守法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守有关纪律,依法办事,严格恪守法律规范就叫遵纪守法。

有的同学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自由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

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游,它们是自由的。

但假如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只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

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假如不遵守交通规则,乱走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因此,世上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此外,纪律限制自由,又维护自由。

如当你走进阅览室,里面静悄悄的,只能听到偶尔翻书的沙沙声。

对于想看书的人来说,这一片宁静多么珍贵!因为人人都遵守阅览室规则,大家可以享受这静心阅读不受干扰的自由。

若有人不守纪律,高声谈笑,这自由就消失了。

我们小同学正担负着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的重任,祖国、社会都要求我们知法懂法、遵法守法。

在学校里,同学间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学们要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团结合作。

如在做什么事时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一定要冷静处事,决不可意气用事,更不可挥拳相向,伤和自身或他人。

我奉劝同学们遇事要冷静,要有法纪观念,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

我们学校有着严肃的校纪和优良的校风,我们作为小同学,更应该与同学和睦相处,理智冷静地对待和处置问题,让我们严格要求自身。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2023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5同学们:大家好!你们注意过法庭上那枚质地坚硬、声音清脆的法槌吗?法律至上,一锤定音。

一枚小小的法槌,体现出庭审活动的权威,彰显出司法的公正,昭示出社会的正义。

法槌是法官的一个道具,是法律的一个符号。

说起法律,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当你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你会向哪里求援?你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吗?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法律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法治观念也在逐步改变。

当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越来越多的人懂得用法律途径来维护;当与他人发生纠纷时,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到法院去寻求解决。

法治社会,象征着进步与文明,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因为有了法律的保障,人民才得以安居乐业,社会才得以稳定和谐。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律宣传日。

我们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宪法法律,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使法治真正成为根植于公民内心的信仰;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晨读宪法”活动,认真学习《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培养对宪法的认同和尊崇。

同学们,我们不妨开设一堂法律小讲堂,以案说法,分析发生在身边的法律案件,普及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维护法律权威;不妨模拟一次小法庭,扮演一回小法官,争做法律宣传志愿者,争当学法、普法的小明星!2023宪法日国旗下讲话稿篇6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C1603班的廖__,十分荣幸今天能在此发言。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今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第五个国家宪法日。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我国法制统一的基础,民生福祉的保障,如光明驱散旧制度的野蛮和强权,如利斧砍断人性的无知与蒙昧,规引着国家治理体系的运行,规范着民主法治社会的发展,规约着社会公众的理念与言行。

我们应当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宗旨、感受宪法精神,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同分享:我心中的宪法。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其中的“理”,内涵是人性中的正义与良善,外化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法”。

没有法律的社会,将充斥贪婪、诡诈、蛮横和暴力,有了法律,才有了公义、正直、才有了温暖和谐的人类家园。

我们何其幸运,生活在人类文明的法治阶段,在法理的指引下,告别人性中最原始的野蛮和无知;我们何其幸运,见证着国家法治现代化的历史,在宪法的统领下,迎接民智觉醒、民权保障、民生发展、民族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