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合集下载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报告 [制备感受态细胞实验报告]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报告 [制备感受态细胞实验报告]

效价:指能用 1ug 的标准质粒能够转化出的菌落数。
再放到恒温振荡箱 60min
具体步骤
四.试验结果
化学效价检测
化学检测结果 菌数 4*10^7
.把感受细胞从超低温冰箱中拿出(冰水先预备好再拿出感受态细胞在
电转化检测结果 菌数 10^9
第1页共1页
五.试验分析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第1页共1页
表,经 42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前培育
C2+处理的感受态细胞,其转化率一般能到达 5×106~2×107 转化子
将单菌落接种到 10ml 的培育液中,在恒温振荡器 37°下过夜培育
/ug 质粒 DN,可以满足一般的基因克隆试验。如在 C2+的基础上,联合其
水洗 3 加 10ml 水 离心 水倒掉
(50Ul~100Ul 若这里不能长到 10^6 则不行用)
4)XX 油 10%洗 2 次〔每次加 5ml〕中间离心两次 在第二次加 XX 油悬
电转化效价
浮后离心后加 120uLGYT 悬浮液
取 Pug19uL 加入感受态细胞再将此移到电击杯
5) 一个人预备 4 个小管子〔每个 40uL 扔到液氮速冻 放到-70℃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实验报告 [制备感受态细胞 实验报告]
也可大大促进转化的作用。细胞的感受态一般出如今对数生长期,新颖幼 嫩的细胞是制备感受态细胞和进行胜利转化的关键。
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临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 15%的无菌 XX 油
重组 DN 分子体外构建完成后,必需导入特定的宿主〔受体〕细胞,使

wb800n感受态制备方法

wb800n感受态制备方法

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制备感受态细胞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常见的一项技术,用于将外源 DNA 导入细胞中,并在细胞内表达。

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氯化钙法和电转化法。

1. 氯化钙法氯化钙法是制备感受态细胞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氯化钙处理细胞,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外源 DNA 能够进入细胞内。

操作步骤如下:1) 将细胞菌落挑取到含有氯化钙的缓冲液中,并在室温下处理10-20 分钟。

2) 将处理后的细胞放入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并在37°C 下培养 1-2 小时。

3) 将培养后的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并离心沉淀。

4) 去除上清液,将沉淀物加入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并在37°C 下培养 1-2 小时。

5) 重复步骤 3 和 4,直至细胞达到适当的浓度。

2. 电转化法电转化法是另一种制备感受态细胞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电场将外源 DNA 导入细胞内。

操作步骤如下:1) 将细胞菌落挑取到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并在37°C下培养 1-2 小时。

2) 将处理后的细胞放入电转化仪中,并施加适当的电场。

3) 将细胞暴露在外源 DNA 中,并在室温下处理 10-20 分钟。

4) 将处理后的细胞放入含有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中,并在37°C 下培养 1-2 小时。

5) 重复步骤 3 和 4,直至细胞达到适当的浓度。

在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氯化钙法和电转化法的操作步骤较为复杂,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 制备感受态细胞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以避免细胞污染。

3) 在进行电转化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电场强度和处理时间,以避免细胞损伤。

4) 制备完成后,需要对感受态细胞进行鉴定,以确保其能够表达外源 DNA。

感受细胞的制备与电转化

感受细胞的制备与电转化

一、B.subtilis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电击转化1、培养基GM:40 mL(LB+0.5M山梨醇):蛋白胨10 g/L,酵母粉5 g/L,NaCl 10 g/L,3.6 g山梨醇pH=7.2;ETM:200mL电转缓冲液(0.5M山梨醇,0.5M甘露醇,10%甘油):18g山梨醇,18.5g甘露醇,甘油;RM:10mL(LB+0.5 M山梨醇+0.38 M甘露醇):0.9 g山梨醇,0.7 g甘露醇,LB液体培养基。

2个50ml离心管,灭菌。

2、枯草芽孢杆菌WB600感受态的制备1)在新鲜平板上挑取单菌落(小一点为好)接种于5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过夜培养(12小时);2)测量摇管内菌液的吸光值,控制好接种量,使接种完毕后培养基的吸光值在0.19~0.2 左右,培养基为5mLGM。

37℃,180r/min 培养至OD600=1.0(3-4h)左右;3)取全部菌液冰水浴10min,然后5000r/min,8min,4℃离心收集菌体;4)用40mL预冷的电转缓冲液(0.5M山梨醇,0.5M甘露醇,10%葡萄糖)洗涤离心后的菌体,5000r/min,8min,4℃离心倾去上清,如此反复漂洗3次;5)将洗涤后的菌体重悬于500µl电转缓冲液中,每管分装60µl,即为制备好的枯草芽孢杆菌感受态细胞,放于-70℃冰箱中保存。

3、枯草芽孢杆菌WB600电击转化1)向预先制备好的60µl枯草芽孢杆菌WB600感受态细胞中加入6µl重组质粒,冰水浴保温5min,然后加入到预冷的电转杯(1mm)中,电击一次,电转仪设置:2.0KV,25µF,200 Ω,电击一次(持续时间4.5-5ms);2)电击完毕后立即加入1mL复苏培养基RM(LB+0.5 M山梨醇+0.38 M甘露醇),反复吸打几次,将溶液吸出转移到1.5 mL的离心管中,37℃,180r/min,振荡培养复苏3-5h后。

大肠杆菌电转化及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大肠杆菌电转化及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大肠杆菌电转化及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电转化法是利用瞬间高压在细胞上打孔,同时,DNA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进入细胞,随后细胞复苏和弥合,从而实现质粒DNA的物理转移。

为避免电击时出现“击穿”,即产生电流,细胞悬浮液中应含有尽量少的导电离子。

转化效率为109~1010转化子/µg DNA。

3.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感受态细胞及材料准备同钙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相同。

(2)选合适的大肠杆菌在4℃,3000 rpm下离心10min,弃上清液(如需要,沉淀可在4℃的10%甘油中保存1~2天)。

(3)弃上清,离心管中加入少量ddH2O,轻柔的悬浮沉淀后,再将水注满离心杯,4℃,3000 rpm离心10min。

(4)重复步骤(3)1次。

(5)小心弃上清(沉淀可能会很松散),再往离心管中加入少量10%甘油(灭菌,预冷),重悬菌体,再加满10%甘油,4℃,4000 rpm离心10min。

(6)用10%甘油重悬浮细胞至最终体积为2~3ml,将细胞按200μl等份装入微量离心管,放置于-80℃下保存。

(7)按照钙转化感受态细胞方法进行转化效率和抗性检测。

3.2.电转化为了降低离子浓度,待转化的质粒DNA,如质粒或酶连产物,在电转化前应该进行纯化(乙醇沉淀),以下所有步骤都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1)从-80℃冰箱中取出感受态细胞,置于冰上解冻;加入待转化的质粒DNA,冰浴10min;同时将电转化杯进行冰浴。

实际操作中,如果电转化杯浸泡在乙醇中,可提前取出电转化杯,在无菌的超净台上吹干。

(2)打开电转仪,调至Manual,调节电压为2.1KV。

特别注意,不同的电转化杯,所使用的电压不同。

防止电压不够,难以有效转化,以及,电压过高,击爆电转化杯,产生火花,产生危险。

(3)将冰浴后的感受态细胞(含DNA)转移到电转化杯中,轻轻敲击电极杯使混合物均匀进入电极杯的底部(注意:其体积以填充电转化杯到电极之间空间即可,具体的用量可参见具体所使用的电转化杯的说明)。

电转化细胞制作及电转步骤

电转化细胞制作及电转步骤

质粒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利用瞬间高压造成细胞膜的不稳定,形成电穿孔,有利于DNA 等大分子进入。

因而需用冰冷的超纯水多次洗涤处于对数生长前期的细胞,以使细胞悬浮液中应含有尽量少的导电离子。

109〜1010转化子M g DNA。

,-电转化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实验步骤1.前夜接种受体菌(DH5a或DH10B),挑取单菌落于LB培养基中37 C 摇床培养过夜;2.取2ml过夜培养物转接于200ml LB培养基中,在37 C摇床上剧烈振荡培养至OD600=0.6 (约2.5-3 小时);3.将菌液迅速置于冰上。

以下步骤务必在超净工作台和冰上操作4.吸取1.5ml培养好的菌液至1.5m l离心管中,在冰上冷却10分钟;5.4C下3000g冷冻离心5分钟;6.弃去上清,加入1500^ l冰冷的10%甘油,用移液枪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7.4C下3000g冷冻离心5分钟8.弃去上清,加入750^ l冰冷的10%甘油,用移液枪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9.4C下3000g冷冻离心5分钟10.加入20^ l冰冷10%的甘油,用移液器轻轻上下吸动打匀,使细胞重新悬浮;11 .立即使用或迅速置于-70 C超低温保存。

-质粒电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操作步骤1.制备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在融化的250ml LA培养基中加入250^ l Amp (100mg/ml) , 250 诉l X-gal (20mg/ml), 25 l IPTG (200mg/ml),混匀后倒入灭菌培养皿中;2.取出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放在冰上融化;3.每管感受态细胞加入1^ l连接产物,用移液器轻轻吸打均匀,置冰上;4.电转化仪选择1800V作为输出电压;5.将要转化的混合物加入预冷的 1 mm的电转化杯中,立即按下按纽电击;6.立即加1ml SOC培养基到转化杯中重悬细胞;7.将细胞转入合适的培养管中37C培养1小时;8.吸取合适体积的菌液涂布已倒好的选择培养基平板;9.37C培养过夜,观察结果。

枯草芽孢杆菌电转化方案

枯草芽孢杆菌电转化方案

枯草芽孢杆菌电转化方案一、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从新鲜培养的平板上接种一单菌落至3 ml B2液体培养基中,试管(17×100 mm)。

2)250 rpm,37℃培养过夜(16 h)。

3)接种1.5 ml过夜培养的种子至150 ml(装于500ml的三角瓶中)新鲜的B2培养基中,200 rpm,37℃培养,至菌数达到约1×108 cells/ml。

4)将菌液转移至50 ml的离心管中,冰浴15 min,然后4℃,4,500 rpm,15 min,离心收集菌体。

5)弃上清,用30 ml冰冷的10%甘油重新垂悬菌体(轻轻吹打),冰浴15 min,然后4℃,4,500 rpm,15 min,离心收集菌体。

6)弃上清,用15 ml冰冷的10%的甘油垂悬菌体重悬菌体,冰浴15 min,然后4℃,4,500 rpm,15 min,离心收集菌体。

7)用2 ml 预冷的10%的甘油之中重悬菌体,细胞浓度~1×1010 cells/ml。

8)将感受态细胞分装于1.5 ml的离心管中,每份50 ul,超低温速冻之后,于-70℃保藏。

可以保持几个月不失效。

二、电转化1)冰上融化感受态细胞,然后在加入载体3 ul到感受态细胞中。

2)冰浴5min,加入到预冷的电击杯中,冰浴2min。

3)设置仪器参数。

4)电击。

5)电击完毕取出杯子并立即加入500 ul SMMP溶液,洗脱感受态细胞,加入到1.5ml离心管中,37℃,250 rpm,复苏1h。

6)涂布相应的LB抗性平板(Amp),37℃培养36~48 h。

三、溶液和试剂1)B2培养基:水解酪蛋白10 g,酵母粉25 g,葡萄糖5 g,NaCl 5 g,K2HPO4 1 g,加900 ml去离子水,调pH值到7.5,定容至1 l,灭菌。

2)SMMP溶液:55 ml 2×SMM,40 ml 4×PAB,5 ml 10%(w/v)BSA,调pH值到7.0,过滤除菌。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流程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流程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流程- 2005/09/21 23:141.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1. 用枪头挑取单克隆菌落,投入盛有10ml LB液体培养基的50ml离心管中。

(同时做培养基和枪头的空白对照)2. 37℃,220rpm,培养14-16个小时。

3. 第二天,以1:100的比例将这10ml菌液倒入10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度,220rpm,振摇2-3小时,每半小时测一次OD,当OD值达到0.3-0.4时,停止培养。

4. 将菌液在冰上预冷30分钟,随后将菌液分装到500ml 预冷的离心杯中,4℃,2500rpm离心10分钟。

5. 弃上清,离心杯中加入少量ddH2O,使沉淀悬浮后,再将水注满离心杯,4℃,4000rpm离心10分钟。

6. 弃上清,加少量灭菌水,重悬菌体,再将水注满离心杯,4000rpm,4℃,离心10min。

7. 弃上清,往离心杯中加入少量10%甘油(灭菌,预冷),重悬菌体,再加满10%甘油, 4℃, 4000rpm, 离心10min。

8. 弃上清,每个离心杯中加入5ml10%的甘油,使沉淀悬浮后,将菌液以300ul/管分装于1.5ml的离心管中,-80 ℃冰箱中保存。

同时取100 μl感受态加0.01ng puc18直接电穿孔转化,检测转化效率。

9. 次日观察转化子生长情况,并记录。

2.连接产物纯化1.将连接产物转移至一1.5ml Eppendorf管中,加入下列试剂:10ul of ddH2O2ul of 3M NaAC(PH5.2)50ul of 无水乙醇轻轻混匀,稍微离心并将其置于-20℃放置1小时以上;2.4℃,top Speed 离心30分钟;3.小心移去上清,避免接触到管底的沉淀物;4.加入500ul70%的乙醇,轻轻颠倒几次洗涤沉淀(注:不要离心混匀);5.4℃,top Speed离心5分钟;6.小心移去上清,将此Eppendorf管置空气中直至无乙醇气味;7.加入10ulddH2O重新溶解沉淀,4℃短期保存,-20℃长期保存备用;3.电转化1. 从-80℃冰箱中取出感受态细胞,置于冰上解冻;2. 取1 μl 纯化后的质粒于一1.5ml的离心管中,将其和0.1CM的电极杯一起置于冰上预冷。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方法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方法

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方法(Jin-Lab)随着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克隆和DNA转化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

大肠杆菌是广泛应用的微生物基因克隆和表达系统,其中电转化是一种常用的DNA转化方法。

在电转化过程中,使用感受态细胞进行DNA 转化可以提高转化效率和获得更多的转化子。

因此,制备感受态细胞及其转化方法研究对开展基因克隆和表达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1.大肠杆菌菌株及培养基选择本实验使用大肠杆菌DH5α菌株,培养基为Luria-Bertani(LB)培养基。

2.细胞质壁分离方法将DH5α菌株经过预培养后,用LB培养基洗涤一次,收集菌落后进行以下步骤。

•在含有1mM EDTA的冷0.5M葡萄糖缓冲液中洗涤细胞三次;•加入60mg/mL的亚胺青钾(IPTG)处理4小时取得感受态细胞。

3.细胞计数及保存使用平板计数器计数,将细胞用LB培养基稀释至约1 x 10^9/mL,添加10% v/v的甘油保存在-80℃。

电转化方法1.大肠杆菌菌株及培养基选择本实验使用大肠杆菌DH5α菌株,培养基为SOC培养基(Super Optimal broth with Catabolite repression)。

2.DNA处理方法将所需构建质粒经过酶切和纯化等操作处理后,加入所需菌株中进行转化。

3.转化操作•取感受态细胞保存液用LB培养基洗涤3次;•加入所需DNA,静置30分钟使其与感受态细胞充分结合;•以1mm间隔安置两条电极在电转化仪中;•用微管脚吸取约50μL细胞转移到抗电极侧的铝箔上,用蒸馏水润湿铝箔;•将铝箔上细胞转移到电极之间的空间内,使用脉冲电压脉冲电压 1.8 kV, 25 uF, 200Ω电阻取得转化产物。

以上是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的实验步骤。

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和电转化方法的优化将提高转化效率和转化获得率,从而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电转感受态细胞 (Electroporated sensitized cells) 是指通过电穿孔技术将外源 DNA 或 RNA 导入细胞内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治疗、疫苗研究、基因编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篇1
一、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细胞培养: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皿中,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细胞,使细胞生长至对电穿孔敏感的阶段。

2. 制备电穿孔缓冲液: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电穿孔缓冲液,将其制备好。

3. 处理细胞:将细胞与电穿孔缓冲液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穿孔处理。

4. 收集细胞:将处理后的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并进行离心。

5. 检测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或 Western blot 等方法,检测细胞内是否成功导入外源 DNA 或 RNA。

二、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原理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原理是利用高电压电流产生的电场,使细胞膜
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外源 DNA 或 RNA 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电穿孔过程中,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重新排列,形成一个暂时的孔道,外源 DNA 或 RNA 通过这个孔道进入细胞内。

三、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转感受态细胞制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细胞选择:不同类型的细胞对电穿孔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细胞类型。

2. 电穿孔缓冲液:电穿孔缓冲液的组成和浓度对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非常重要,需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优化。

3. 处理条件:电穿孔处理的条件,如电压、电流、时间等,需要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需要进行优化。

4. 检测方法:检测细胞内是否成功导入外源 DNA 或 RNA 的方法需要与实验目的相符,并进行严格的对照实验。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篇2
电转感受态细胞是一种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的实验技术,它可以将外源 DNA 或 RNA 转入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转移和表达。

以下是一种制备电转感受态细胞的步骤:
1. 获取感受态细胞:使用化学法或电击法将细胞转化为感受态细胞,通常使用大肠杆菌(E. coli)等常见菌种。

2. 准备电穿孔小槽:将感受态细胞与连接物混合,转移到电穿孔小槽中,利用电脉冲将细胞膜穿孔,使得外源 DNA 或 RNA 能够进入细胞。

3. 洗涤细胞:通过冲洗电击杯和用室温 SOC 冲洗细菌等步骤,将细胞洗涤干净,以去除多余的连接物和杂质。

4. 涂布平板:将细胞加入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制备成100μl, 10μl 和 1μl 的涂布平板,以便进行后续的筛选和鉴定。

5. 培养细胞:将涂布平板放入 37°C 的培养箱中,振荡培养 1 小时,然后将其余培养物补加 Amp 至终浓度为 50g/ml,再于 37°C 培养 1 小时。

6. 过夜培养:将培养物转接于 100ml 含有 50g/ml Amp 的培养基中,37°C 过夜培养。

7. 制备质粒 DNA:通过构建轻链库和重链库,插入另一条链的可变区基因,制备成质粒 DNA。

8. 加入辅助噬菌体:将培养物转入 100ml 含有 50g/ml Amp 的培养基中,加入辅助噬菌体 M13K071012pfu,37°C 振荡培养 2 小时。

9. 加入卡那霉素:加入卡那霉素至 70g/ml,30 或 37°C 振荡培养过夜。

10. 离心:4000r/min 离心细菌,415min,将上清转移至一个干净的无菌瓶中,加入 4%PEG8,000 和 3%NaCl,用摇床振荡 5min 以
使其溶解。

11. 冰浴沉淀噬菌体:冰浴沉淀噬菌体 30 分钟。

12. 离心:9000r/min 离心 (4)20min 弃上清。

在纸巾上吸干10min,尽可能除去 PEG。

13. 重悬:用 2ml TBS/1%BSA重悬,转移入5ml离心管中,14,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贮存4(长期保存应加入0.02%NaN3)。

14. 筛选:只有新鲜制备的噬菌体可以用于筛选,因为残存的蛋白酶很容易将 ScFv 从噬菌体表面切下。

长期贮存的制备物应重新感染扩增再用于筛选。

15. 制备噬菌粒 DNA:从离心的细菌中制备噬菌粒 DNA,贮存。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篇3
电转感受态细胞是一种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的实
验技术,它可以将外源 DNA 或 RNA 转入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转化或基因敲除等操作。

以下是一种制备电转感受态细胞的步骤:
1. 获取感受态细胞:使用化学法或电击法将细胞转化为感受态细胞,通常使用大肠杆菌等常见实验室菌株。

2. 准备电穿孔小槽:将感受态细胞与连接物混合,转移到电穿孔小槽中,利用电脉冲将细胞膜穿透,使得外源 DNA 或 RNA 能够进入细胞。

3. 冲洗细胞:立即冲洗电击杯,先用 1ml,然后用 2ml 室温 SOC 冲洗细菌,以去除多余的连接物和杂质。

4. 培养细胞:将细胞于 37°C 振荡培养 (250r/min)1 小时,以使外源 DNA 或 RNA 融入细胞基因组中。

5. 涂布平板:加入 10ml 37°C 预热的 SB(含 20g/ml 氨苄青霉素,Amp),立即涂布平板,做 100μl, 10μl, 1μl 三种涂布。

6. 补充 Amp:将培养物于 37°C 振荡培养 (以下均为
300r/min)1 小时,补加 Amp 至终浓度为 50g/ml,再于 37°C 培养1 小时。

7. 过夜培养:将培养物全部转接于 100ml 含 50g/ml Amp 的SB 中,37°C 过夜培养。

8. 制备质粒 DNA:制备质粒 DNA,插入另一条链的可变区基因。

通常先构建轻链库,再构建重链库;回到步骤(1)将第二条链插入已构建的第一链的库中。

插入第二条链后,进行步骤(6),省略步骤(5)和(5a)。

9. 加入辅助噬菌体:加入辅助噬菌体 M13K071012pfu,将培养物转入 100ml SB(含 50g/ml Amp),37°C 振荡培养 2 小时。

10. 加入卡那霉素:加入卡那霉素至 70g/ml,30°C 或 37°C 振荡培养过夜。

11. 离心细菌:4000r/min 离心细菌,415min,将上清转移至一个干净的无菌瓶中,加入 4%PEG8,000 和 3%NaCl,用摇床振荡
5min 以使其溶解。

12. 冰浴沉淀噬菌体:冰浴沉淀噬菌体 30 分钟。

13. 离心:9000r/min 离心 (4)20min 弃上清。

在纸巾上吸干10min,尽可能除去 PEG。

14. 重悬:用 2ml TBS/1%BSA重悬,转移入5ml离心管中,14,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贮存4(长期保存应加入0.02%NaN3)。

15. 筛选:只有新鲜制备的噬菌体可以用于筛选,因为残存的蛋白酶很容易将 ScFv 从噬菌体表面切下。

长期贮存的制备物应重新感染扩增再用于筛选。

以上就是制备电转感受态细胞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篇4
电转感受态细胞是一种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领域的实
验技术,它可以将外源 DNA 或 RNA 转入细胞中,从而实现基因转化或基因敲除等操作。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电转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1. 获取感受态细胞:使用钙离子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可以通过购买商业化的感受态细胞或自己制备。

2. 准备电转溶液:将目的基因构建入表达载体中,然后转化到
感受态细胞中,可以通过化学法或电穿孔法进行转化。

在电转溶液中,通常包含目的基因、载体、缓冲液和细胞毒性药物(如氨苄青霉素)。

3. 将感受态细胞与电转溶液混合:将感受态细胞与电转溶液混合,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旋转混匀,使细胞与溶液充分接触。

4. 电穿孔:将混合物转移到电穿孔小槽中,然后通过电脉冲穿孔将外源 DNA 或 RNA 转入感受态细胞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