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筛选鉴定推荐流程

合集下载

抗体筛选操作步骤

抗体筛选操作步骤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规程(SOP)目的:规范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鉴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抗体筛选血标本、疑难血型标本及疑难配血标本。

所需材料和设备:抗球蛋白试剂、筛选细胞、谱细胞、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显微镜。

抗体筛选操作步骤1.取试管三支,分别标记Ⅰ、Ⅱ、Ⅲ;各加入患者血清2滴,再分别加入Ⅰ、Ⅱ、Ⅲ号筛选细胞2滴。

2.混匀,37ºC孵育1h。

离心15s。

4.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并记录。

若肉眼不见凝集,以显微镜检查。

5.对没有凝集的试管,用盐水充分洗涤3次。

6.最后一次洗涤后,离心去上清,将试管边缘盐水用滤纸吸干。

7.按试剂说明书加最适稀释度抗球蛋白试剂1滴,充分混合。

离心15s。

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反应,记录结果。

抗体鉴定操作步骤1.抗体筛选阳性,应作抗体鉴定试验已确定其特异性。

2依据谱细胞数量的多少(一般由8—16个单人份的已知血型表型的0型红细胞组成)取相应数目的试管,分别标记序号,各加入患者血清2滴,再分别加入谱细胞2滴。

3.混匀,37ºC孵育1h。

离心15s。

5.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结果并记录。

若肉眼不见凝集,以显微镜检查。

6.对没有凝集的试管,用盐水充分洗涤3次。

7.最后一次洗涤后,离心去上清,将试管边缘盐水用滤纸吸干。

8.按试剂说明书加最适稀释度球蛋白试剂1滴,充分混合。

离心15s。

轻轻悬浮细胞,肉眼观察凝集反应,记录结果。

抗体筛选技巧

抗体筛选技巧

抗体筛选技巧抗体筛选技巧1. 引言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抗体在许多实验和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体的选择和筛选是获得高质量抗体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体筛选技巧,帮助研究人员更有效地选择适用的抗体。

2. 背景知识在开始抗体筛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和结合目标分子,如细菌、病毒、蛋白质等。

抗体筛选旨在从大量候选抗体中鉴定和选择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体。

3. 抗体筛选技巧3.1 免疫吸附法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抗体筛选方法。

该方法利用已知抗原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然后与抗体混合反应,通过洗脱非特异性结合抗体,最终获得特异性的抗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的抗体的筛选,可以用于活体和死体标本。

3.2 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结合了免疫学和组织学的原理,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特定分子的存在和分布。

该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验证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并确定其在特定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在抗体筛选中,免疫组化技术可以用于确认候选抗体的特异性。

3.3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的细胞分析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和筛选大量细胞。

在抗体筛选中,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确定抗体的亲和力、特异性和适用范围。

通过标记目标分子和抗体,可以利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地分析抗体与细胞及其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

3.4 直接酶标记法直接酶标记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抗体筛选技术,可以快速鉴定和筛选高亲和力的抗体。

该技术利用酶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通过酶活性产生的化学反应或发色反应来检测抗体-抗原复合物的存在。

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大规模抗体筛选。

4. 讨论与总结抗体筛选技巧的选择应基于研究目的、样本类型和实验条件。

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技术适用于确定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力,可以对候选抗体进行初步的筛选。

流式细胞术可以进一步评估抗体在细胞水平上的特异性和亲和力,而直接酶标记法可用于快速大规模的抗体筛选。

凝胶凝集技术筛选和鉴定抗体

凝胶凝集技术筛选和鉴定抗体

凝胶凝集技术
1 原理
在微柱凝胶试验中,用特制的微柱代替普通试管,微柱内注入葡聚糖、蛋白G或玻璃微珠等物质,并可在这些物质上预先分别结合上抗球蛋白抗体。

由于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作用,抗原抗体反应后的红细胞通过离心经过微柱,无IgG结合的红细胞穿过凝胶到达底部,而红细胞上若有IgG抗体结合则会被凝胶中的抗IgG拉住,红细胞被阻止在凝胶柱上层或中间。

2 标本与试剂
2.1 如果待测的血清和血浆是冰冻保存的,血样在使用前需离心,确保没有颗粒物质;2.2 挑选抗IgG凝胶卡:检查每1个凝胶卡是否干涸是否完整,做好试验标记,若是抗体筛选可选择2~3个微量管,抗体鉴定则需与多个微量管(根据试剂红细胞谱的细胞品种选择微量管数,并注意留有自身与阳性对照);
2.3 使用适用于微柱凝胶的试剂红细胞组,或参照试剂的要求制备红细胞悬液。

通常配制0.8%红细胞悬液。

3 方法
3.1 揭开凝胶卡的铝封,在不同的微量管中,根据试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通常50μl)不同的筛选或鉴定试剂红细胞;
3.2 根据试剂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在这些微量管中加入一定量的(通常25μl)血清或血浆;
3.3 将凝胶卡置37℃凝胶孵育箱15分钟;用凝胶试验离心机,离心观察结果。

4 结果判读与解释
4.1 细胞完全沉积在微量管底部为阴性结果;
4.2 所有细胞仍留在微量管顶部为强阳性结果;
4.3 凝集的强弱判断请参见图。

凝胶检测反应级数图。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一.试剂和仪器1.抗人球蛋白(IgG,C3b/C3d)多特异检测试剂卡或抗人球蛋白(IgG)单特异检测试剂卡。

2.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3%抗筛试剂红细胞悬液3.离心机和孵育器二.标本收集与处理1.血清或血浆都可以使用。

2.如果在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中加入了血浆标本,因为钙离子的失活,补体依赖的抗体可能无法检测出来,所以建议使用血清标本。

三.操作步骤1.取出试剂卡,平衡至室温;使用前离心确保无气泡和断层。

2.观察卡的反应液面高度,确保试剂液面高于凝胶平面3mm左右,否则请勿使用;撕开试剂卡上的锡纸,撕开后的微柱请于1小时内进行下面操作。

3. 分别向反应柱内加入50 ul患者血清或血浆。

注意,加样时,吸头请勿触及微柱管壁。

4.再分别向反应柱内加入10ul 3%红细胞悬液Ⅰ、Ⅱ、Ⅲ(抗筛红细胞)。

5.观察柱中的反应物各组分是否混匀,必要时轻弹几下微柱充分,使反应物混匀。

6.在孵育仓中37℃孵育15分钟。

7.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离心必须在加样后30分钟内进行。

8. 从微柱正反两面判读并记录结果。

四.结果判读阳性结果(+):红细胞凝集为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无溶血及红细胞未凝集为阴性结果。

溶血会导致玻璃珠上方呈粉红色或红色。

如果发现溶血现象,则应先将血清或血浆置于56℃水浴30min以灭活补体,然后再重复试验,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

4 + 反应:红细胞在柱中玻璃珠上面凝集,并形成一个环形带。

3 + 反应:发生凝集的大部分红细胞停留在玻璃珠的上半部分。

2 + 反应:发生凝集的红细胞分布于整个玻璃珠床,柱的底部有少量细胞。

1 + 反应:大部分凝集的红细胞停留在玻璃珠床的下半部分,柱的底部有少量红细胞。

阴性反应:所有红细胞均穿过玻璃珠床,在柱的底部形成一个平整的红细胞聚集带。

五.注意事项1. 试剂卡应保存在2~25℃,请勿冷冻保存;请勿将试剂卡放入自动除霜的冰柜中,也不要放在离热源很近或阳光直射的地方。

抗体效价检测步骤

抗体效价检测步骤

抗体效价检测步骤抗体效价检测是一种用于确定特定抗体在溶液中的浓度的测试方法。

制定抗体检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一些疾病或病菌感染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以便给这些人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诊断多种疾病和监测免疫应答。

抗体效价检测的步骤:1. 确定抗原:首先,需要选择与所检测试物一致的合适抗原。

可以是病原体中的某个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化合物。

2. 制备样品:接下来,需要制备出一定浓度的抗原,然后制备一定浓度的粗抗血清作为实验对象,这里抗血清就是被免疫动物或人的血清。

3. 设置不同浓度的样品和抗体:设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测定样品和一定浓度的抗体,一般会先制作含有较多抗体的肯定样品和不含抗体的阴性对照样品。

4. 混合样品和抗体:添加不同浓度的抗体到不同浓度的抗原溶液中或在不同浓度的抗原中加入相同浓度的抗血清,稀释一定倍数(常用2倍)后,把稀释完后的溶液混合均匀。

5. 反应:将混合物加入试剂板中,以促使抗体与抗原结合并发生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让其反应一定的时间(常用30分钟到数小时)。

6. 洗涤:去掉未结合的物质,洗刷试管或板,这是为了减少误差,使试验结果更加可信。

7. 加入检测酶标记二抗:在试管或板中加入检测酶标记的二抗,这通常是一种抗体,其可与被检测抗体特异性结合。

8. 再次洗涤:去掉未结合的物质,称为第二次洗涤。

9. 加入底物:加入相应的酶底物,以促使反应物下一步的曝光和输送。

10. 停止反应:反应一定时间(通常为10–30分钟),使颜色发生变化,这里会加入用于停止反应的酸或酵素抑制剂。

11. 测定结果:测定反应颜色的浓度,以反映所检知物的含量,从而确定抗体效价,也就是可以得到测量结果,用来确定抗体的水平。

抗体效价检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快速探讨细菌和疾病的数量变化,进而制作出更有效的治疗和疫苗。

抗体效价检测步骤

抗体效价检测步骤

抗体效价检测步骤抗体效价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抗体样品的质量和活性。

该检测可以确定抗体样品中所含抗体的浓度以及其与靶标结合的能力。

以下是抗体效价检测的一般步骤:1. 制备样品和控制组:首先需要准备抗体样品和相应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物。

阳性对照物是对于靶标已知有高亲和力的抗体样品,而阴性对照物则是不包含任何抗体的样品。

2. 稀释样品:将抗体样品进行连续稀释,通常从高浓度开始,以便确定抗体效价的范围。

每一次稀释应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如1:2或1:10等。

3. 设置试验板:将稀释好的抗体样品、阳性和阴性对照物,以及含有靶标的试验物添加到试验板中的孔中。

每个样品应设置多个孔,以获得平均效价。

4. 孵育:将试验板置于孵化器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孵育。

这有助于抗体与靶标结合,并形成固定复合物。

5. 洗脱:将试验板的孔洗脱干净,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这可以通过重复洗涤孔中添加和去除缓冲液来实现。

6. 反应:加入检测抗体,这是一种能与固定复合物中的抗原结合的二抗。

检测抗体通常被标记,以便进行可视化。

典型的标记物包括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或荧光染料,如荧光素等。

7. 反应孵育:将试验板放回孵化器中,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孵育。

这有助于检测抗体与固定复合物结合,并形成更大的复合物。

8. 洗脱:类似于步骤5,洗涤试验板的孔,以去除未结合的检测抗体。

9. 可视化:根据检测抗体的标记物,对于酶标记的检测抗体可以加入亮色底物,并观察色素的产生。

对于荧光标记的检测抗体,则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发光信号。

10. 数据分析:根据样品和对照组的可视化结果,测定抗体效价。

通常使用半最大抗体效价(EC50)来表示抗体效价,即抗体浓度在50%时与靶标结合。

抗体效价检测是一个常见的实验技术,它在抗体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正确执行上述步骤,可以准确地确定抗体样品的效价和活性,进一步支持科研和临床应用。

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直接或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介绍:多克隆抗人球蛋白(AHG)常工作中常用来检测和鉴定同种异体抗体、交叉配血试验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 T)。

试剂:6孔微柱凝胶卡,凝胶介质中含有多克隆AHG试剂(兔抗-IgG和单克隆抗-C3d,C139-9细胞系),保存于<0.1% NaN3中,置于18℃-25℃下。

器材:微量加样器,吸量管,吸嘴,微柱凝胶卡架,操作台,37℃孵育箱,微柱凝胶卡专用离心机,标本要求:为了获得最佳的试验结果,应该尽量使用新鲜的标本或者使用符合实验室接收标准的标本。

标本应该使用柠檬酸盐,EDTA或CPD-A抗凝。

当使用血清代替血浆作为标本时,必须通过1500g或10min的离心除去血浆,以免纤维蛋白影响试验结果。

标准的准备:a) DAT或对照红细胞悬液使用2号稀释液配置0.8%红细胞悬液:在使用前使稀释液恢复室温,吸取1.0ml 2号稀释液到一干净的试管中,加入10µl包被好的红细胞,混匀,这些红细胞悬液可以立即被使用。

b) 使用血浆或血清检测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过程。

标本在分离后没有被使用的时候最好保存于2-8℃,最多保存48h,超过这个时间最好保存在-20℃冰箱。

测试过程:不要使用已经干涸的,有气泡的,密封膜损坏了的或者凝胶处于微孔上部或铝箔上边的微柱凝胶卡。

Ⅰ.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1.检查微柱凝胶卡,标记好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或代码。

2.根据需要移除铝箔,并保持向上。

3.加入50µl红细胞悬液到适当的微孔中。

4.将微柱凝胶卡置于专用离心机上离心10min。

5.检查和记录结果。

Ⅱ.抗体筛查(IAT)请使用准备好的测试细胞试剂(ID-DiaCell),在使用前需要恢复室温。

1. 检查微柱凝胶卡,标记好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或代码。

2. 根据需要移除铝箔,并保持向上。

3. 加每种测试细胞试剂50µl到适当的微孔中(标记相应的测试细胞类型)。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目的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可在交叉配合之前进行或一起进行,这样有利于患者抗体的早期确认及鉴定,发现临床上有意义的抗体,避免一些可能的情况而造成病情的延误。

2.检验方法分盐水介质法、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

3.检验原理让待检者的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即筛选红细胞(Ⅰ、Ⅱ、Ⅲ套)起反应,以发现在37℃中有反应活性的抗体。

这种抗体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溶血性输血反应、或使输入的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等。

当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后,再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即利用谱红细胞(11套鉴定细胞)与待检者的血清反应,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机体所产生的同种抗体类别。

4.标本要求受检者不抗凝静脉血4.0ml,分离血清,48小时内使用5.试剂5.1.筛选红细胞:由2或3人份的O型红细胞组成为一套试剂,每套试剂筛选红细胞中至少有以下常见的抗原:D、C、E、c、e、M、N、S、s、P、Le a、Le b、K、k、Fy a、Fy b、Jk a、Jk b等。

每次用3套试剂(Ⅰ、Ⅱ、Ⅲ)进行抗体筛选,见表1005-1。

5.2.鉴定谱细胞:除包括常见的抗原以外还有:C w、Kp a、Kp b、Js a、Js b、Lu a、Lu b、Xr/min a等。

每次用11套试剂进行抗体鉴定,见表1005-2。

5.3.抗球蛋白试剂:多特异性抗球蛋白血清(IgG、C3d)。

5.4.致敏红细胞(质控细胞)。

5.5.0.9%生理盐水。

5.6.Coombs微柱凝胶卡。

6.器材试管、吸管、37℃水浴箱、台式离心机、滤纸、微量加样器等。

7.操作程序7.1.盐水介质法7.1.1.取受检者血清2滴于标记有Ⅰ、Ⅱ、Ⅲ的3支小试管中。

7.1.2.对应加入Ⅰ、Ⅱ、Ⅲ套2%~5%筛选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1滴,37℃孵育30分钟。

7.1.3.以3000r/min离心10秒,观察凝集和溶血情况,并记录反应情况于表1005-1中。

如果抗体筛选试验阳性,继续做以下试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体筛选鉴定推荐流程
抗体筛选鉴定推荐流程:
1.包被免疫管:将100ug 抗体加入到2mL PBS中并加入到免疫管中,4度过夜孵育。

2.封闭:将扩增和纯化噬菌体文库后的噬菌体500ul 加入到1mL 3% BSA中,室温旋转孵育2h。

同时往包被好的免疫管中加入2-3mL 3% BSA,室温旋转孵育2h。

3.抗原和噬菌体孵育:将封闭后的免疫管用含有0.01%吐温的PBS洗3次,每次5分钟。

将封闭后的噬菌体文库加入到封闭后的免疫管中,添加PBS直至2-3mL,室温旋转孵育1h。

4.清洗:将抗原和噬菌体孵育后的免疫管用含有0.01%吐温的PBS洗20次,每次5分钟。

5.洗脱:往免疫管中加入1mL 100mM Trimethymime,室温孵育10分钟,加入1M Tris-HCl中和Trimethymime,将最后1.5mL 的洗脱噬菌体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

将洗脱的噬菌体按照扩增和纯化噬菌体文库扩增后再重复筛选过程2次,逐次减半包被免疫管的抗体量,得到3次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

6.ELISA鉴定:将上一步筛选得到的噬菌体稀释10^6倍后,取100ul加入到OD600为0.5的SS320菌液中,37度培养30分钟后涂布含有四环素和氨苄霉素的2X YT培养板上,37度过夜培养第二天得到单克隆菌落。

挑选96个单克隆菌落到含有四环素和氨苄霉素的2X YT培养液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上,37度培养3-4小时后往培养孔中加入卡那霉素和20:1的辅助噬菌体,30度过夜培养。

第二天将过夜培养后的细胞液离心,获得上清液。

将过夜包被抗原和用3%BSA封闭过后的96孔ELISA板中加入上一步获得的噬菌体上清液,室温孵育1h。

用含有0.05%吐温的PBS清洗3次后,用噬菌体抗体抗体作为一抗,用相应的二抗TMB显色后在
波长450读取每个孔的吸光值。

选取吸光值读数最高的SS320菌落送去测序,得到抗体的基因序列。

抗体筛选技巧:
1. 合适量的抗原包被和抗原的分子量大小、疏水亲水性质、结构有关,也和包被缓冲液和包被介质的选择有关,合理的包被是成功筛选的基础,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预实验确定包被的条件。

2. 洗脱后测定噬菌体的效价,经过2-4轮包被后筛选的富集程度需要在合理范围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