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图片大全

合集下载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Yangliuqing New Year Posters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天津成为历朝畿辅首邑和我国连接海内外、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

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特色。

在天津众多的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瑰宝。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

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一种富于民间独特艺术风格和强烈地方特色的木版彩绘艺术珍品,与中国传统的过年密切相关。

过年既含有庆祝丰收之意,又充满欢乐、希冀、神秘的色彩。

元顺帝时,战乱四起,一个善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霍玉堂避难来到杨柳青,他一眼就看到了那成片的枣树林,一下就想起了他的看家本领--雕刻,枣木是最好的刻版印刷的材料。

于是,逢年过节就刻印些门神,灶王,钟馗,来卖,以此来维持生活,杨柳青的人们也争相模仿。

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

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

杨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

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

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

杨柳青年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

康乾时期,杨柳青年画的风格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齐健隆、戴康增两位画师。

嘉庆道光年间,杨柳青年画的风格渐趋活泼,画面热闹,色彩丰富,背景也各式各样。

年画

年画

中国民间年画目录一追溯源流二年画的格局现状1 桃花坞年画2 河北武强年画3 四川绵竹年画4 佛山年画5 杨柳青年画6 山东杨家埠年画三年画的不同题材1、驱邪迎福画2、喜画3、戏曲人物故事4、世俗生活画四关于年画的艺术感想正文一追溯源流年画,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再就是门所人门生活相关最早画在门户上用于辟邪的形象,(桃符是最早的门神画,一直流传到唐宋时期)。

后来不光刻符还写文字——成了春联的起源。

后经济文化发展和民间文化进一步繁荣加上雕版印刷的发明应用,原来的桃符或春联被雕印就产生了印刷的年画(春联等),产量、形式、内容愈加丰富,后门神画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流派广泛的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它的起源和春联一样,是和古代的桃符有关。

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中引《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佞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因此汉代县官多在腊日或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以抵御邪崇的进入。

到了南北朝时,干脆就将神荼、郁垒直接画在桃板上。

《荆楚岁时记》:「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

绘二神,贴户左右,右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

也有人直接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写在桃木上,省去了绘画的麻烦。

桃符发展到后来,渐渐分化成春联及门画,其中的门画就是年画的前身。

二年画的格局现状传统年画大抵经过画稿、构线、木刻、制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

制作木版年画的技艺,多为世代相传,工艺考究,镂刻精微。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每逢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

中国木版年画 2.0

中国木版年画  2.0
和合二仙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路路生财
年年有盈利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玩蝈蝈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金鱼多子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福禄寿三星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连年有余
桂枝五枝香
武强年画
河北省武强县传统民间工 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 强而得名,是中国民间特有的 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 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 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 来的民间乡土艺术。 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 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 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 者。 上关下财 张天师
(不详)
历画
又称春牛图。 历画上一般有节气 表,以便于农事等。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详细说明文本
榴开百子
(不详)
四、制作流程
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画稿、构线、木刻、制 版、印刷、人工彩绘、 装裱。
刻板、刻刀
画稿、构线
画师起稿和定稿后,用 白描法画在毛边或薄绵纸上
赵 公 镇 宅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在乾隆年间达 到兴盛,曾运销全国各省。杨 柳青镇“家家都会点染,户户 全善丹青”,几乎成了美术村。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 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 工艺美术的形式,采用木版套 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 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 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 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 绘。

五年级美术上册《木版年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木版年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幅木版年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木版年画的学习。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木版年画的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木版年画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木版年画的价值。
(二)讲授新知
b.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6.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7.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木版年画作品展示,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掌握木版年画的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木版年画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木版年画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刀法、线条和色彩。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民间艺术氛围,让学生在感受民间艺术魅力的同时,自然地引入木版年画的学习。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传承与保护的责任。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美术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对我国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此外,五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均有了较大提升,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然而,在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方面,学生仍需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加强教师对制作工艺的讲解与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木版年画的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年画常识

传统年画常识

传统年画常识来源:/content/10/1210/16/1576800_76813867.shtml传统年画七德(王大伟自印年画:灶王与财神。

老版,四色.版1200元。

多求不若慎守,唯俭可以养廉。

想到重庆打黑,真是感叹。

)位卑未敢忘祖宗今年年前印了二十多张年画,送给父母,同事、朋友。

年画均是清代老版,宣纸,天然矿物染料。

很绿色、低碳的那种。

现在卖的年画印刷很美,长着电影明星的嘴脸,那是工艺,不是艺术品。

估计会有人嘲笑俺,只是想留下老祖宗传下的这点东西。

别又让某国人拿年画去联合国申遗去了,唉。

位卑未敢忘祖宗矣。

一声叹息…中国传统年画7大美德1.年画版世代相传,传承中华文明。

2.宣纸不用木材,保护森林。

3.年画不光是迷信,许多是民间故事,惩恶扬善。

如财神的印辞:多求不若慎守,唯俭可以养廉。

想到重庆打黑,真是感叹。

4.过年挂年画,言传身教。

教育子女,不忘祖先。

5.性格修养,不忘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

闹中取静,闭门退扫。

6.传统年画,人物嘴脸皆似毕加索,平添艺术享受。

7.过年以年画送礼,免俗而君子之交淡如水矣。

年画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

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

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

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之乡中国著名的四大“年画之乡”是:绵竹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

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王大伟自印年画:文财神与武财神。

老版,四色.版1300元。

关老爷是世界警察之父。

黑白两道都供。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之年画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之年画

一、教案名称: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之年画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大班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知道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2. 培养学生对年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体验创作年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年画的特点和分类3. 年画的欣赏和评价4. 年画的创作和展示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年画,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和分类。

3. 欣赏:教师展示一系列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

4. 创作: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年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表现。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年画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对年画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学生参与创作的年画作品的质量和创新程度。

八、教学资源:1. 年画图片和作品。

2. 绘画工具和材料。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年画时,可以结合图片和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年画的特点。

2. 在创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表现,不强求作品的完美。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十、教学难点:1. 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年画特点的把握和应用。

3. 创作年画时的想象和创新。

十一、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年画图片和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十二、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十三、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年画展览。

2. 邀请民间年画艺人进行讲座和演示。

3. 开展年画创作比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十五、教学设计: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年画,激发学习兴趣。

年画的特点

年画的特点

年画的特点年画,又称新春画或年画画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

它是中国农历春节期间的传统装饰品,起源于唐宋时期,流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年画的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主题内容、艺术风格、制作工艺等方面。

首先,年画的特点之一是它的主题内容。

年画的主题通常与中国传统文化、农耕生活以及神话故事等相关。

它往往以吉祥寓意为主题,如富贵吉祥、繁荣富饶等。

在年画中,常出现的形象有鲤鱼、金鸡、花鸟、古代美女以及传统的中国神仙和神话人物等。

这些形象都寓意着幸福、好运和福气的象征。

其次,年画的艺术风格也是其独特之处。

年画以其浓郁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南方的扬州年画和苏州年画。

扬州年画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而著称,苏州年画则以其细腻的工艺和精致的画面而闻名。

此外,年画还有其他地方的不同风格,如北京年画、山东年画、四川年画等,每个地方的年画都有其独特的风貌。

年画的艺术风格受到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尤其是国画。

它通常采用传统的绘画技法,如水墨画和彩绘等。

年画在色彩使用上,多采用饱和度高、明亮的颜色,以增强画面的喜庆和吉祥感。

线条则通常细腻而流畅,给人以一种优美的感觉。

除了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年画的制作工艺也是其独特之处。

年画的制作过程通常要经历设计、雕版、印刷和装裱等多个环节。

年画大多采用木版印刷的方式,雕刻师傅在木板上细心雕刻出画面,然后用墨水或彩料进行印刷。

最后,年画会经过装裱工艺,包括在画面周围加上红色或金色的扇面和边框等,以增加装饰效果和保护年画。

此外,年画还有一项重要特点,那就是它的流动性和传承性。

年画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进行销售和悬挂,过完春节后会被取下。

然而,年画并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而是具有传承和永久使用价值的。

年画往往会被保存下来,用于家庭的装饰或者作为收藏品。

这种传承性确保了年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总之,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它的主题内容以吉祥寓意为主,艺术风格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基础,制作工艺经过多个环节,而且具有流动性和传承性。

年画特点简短

年画特点简短

年画特点简短1.年画的特点首先,木版年画艺术的特性,来自于年俗的特定要求。

为了满足殷实与丰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其特色则是画面的饱满和内容的红火。

年画的画面基本不留空白,即使天空与地面也被各种形象充实与填满。

画中所有人物大都面含笑意,这与年的禁忌——禁哭有关。

画里的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全是完美无缺,这都是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吉祥。

为了努力表达这种渴求与热望,大量的吉祥图案(各种具有吉瑞喜庆含意的动物、花卉、瓜果、物品、暗八仙以及紫气祥云等等)便被一样样地添加在画面上。

艺人们不怕这些蜂拥而至的吉祥物彼此无关,因为这种一再被强化的吉庆才是人们对年的愿望。

艺人的高明则是把这些密集的形象用装饰手法和谐而优美地组合在一起。

于是欢乐、祥瑞、红火、繁盛、饱满和装饰性是年画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年画美。

渲染着这种年画特征的是木版年画的色彩。

年画大多是套版印刷。

最多的套版也只有六色。

所以颜色必须既简练又有表现力。

木版年画为了顺应年心理的要求,色彩追求鲜明热烈;在各种颜色中以火热的大红为主,用得也最多。

因为大红是年文化的主色。

在色彩关系方面,多采用对比色,比如民间口诀说“红配绿,一块肉;黄配紫,不会死”(天津)。

“红间黄,喜煞娘;红重紫,臭其屎”(山东)。

这些经验都说明木版年画的色彩基调是相互对比而非谐调,以达到彼此强调的作用,使画面强烈又明快。

年画的颜色多用植物和矿物原料直接制成原色,很少用调和色。

为了使这简单的几种原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人采取色彩相互交错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花花绿绿,斑驳响亮,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这正是木版年画独有的色彩语言。

2.年画简单介绍年画(newyear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画图片大全篇一:教案:年画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年画课程类别:欣赏课课时:一课时授课年级: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年画的起源发展、年画四大家、主要出产地、各地年画特点。

2.培养学生对年画的初步欣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1.讲清并使学生了解年画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2.进行继承民间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3.搜集整理材料。

(图片、网络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所知道的中国民间美术品。

请同学们欣赏一些民间美术品的图片,以此引出课题。

着重提出年画,播放课件,补充学生所讲内容的局限性,展示课件中的图片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二、授新课1、简单介绍年画{提问学生年画名称的由来以及画面内容}年画(new year paintings)顾名思义就是过年的时候贴的画,它是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流行也十分广泛,通俗普及,而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

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传统年画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绘画样式,多以木刻彩色套印加彩绘而成,其画面线条清晰,色彩鲜明;其内容常以吉祥、喜庆的美好事物或民间传说典故为主题,反映了人民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2、起源和发展A介绍年画的起源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而门神画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

(幻灯片欣赏几幅门神画)(备注传说1——据东汉《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的“神荼”、“郁垒”升像。

(备注——传说2:始于唐代。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

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

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B介绍年画的发展明初年间,日本人曾在甘肃发现两种宋朝的年画:一幅就是《四美图》,都作高客长袖的宫装;另一幅是灶王爷和关圣帝君。

两幅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足见在宋时人物年画已具规模。

由于朱元璋提倡过新年要贴春联,这样发展下来,年画也就特别发达起来。

今日被保存下来的,还有明万历年间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刻工颇精致,迄今仍为民间所师法。

还有实用的历画,如:春牛、灶马、芒神等;更有历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

“牛郎织女”,“白蛇传”等。

至于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画题材。

及至明末崇祯间,天津杨柳青的年画极为驰名,图画内容也愈见丰富。

清代人才辈出,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予人以一种幽默感。

印制方面亦有各种各样,有木板、有石印、有胶版、有国画、有水彩、有图案、有单线平涂。

有炭彩、有仿古、有创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之“西洋之剧场”就是。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

)(幻灯片《四美图》)3、主要产地(幻灯片)年画的出产地,一向分成两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县的寒亭;南方是在苏州桃花坞和广东的佛山。

他们的产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风格,而且市场的范围也很大。

这因为,年画在很长时期以来,一直就是民间所创造、所喜爱的美术作品。

虽则年画在宋代已经具有了雏型的规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则在明代,资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杨柳青的产品。

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即四大“年画之乡”,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4、四大年画之乡各自的特点(幻灯片)民间年画基本上属于农民自己的艺术。

画中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比较直白地表达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

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色彩鲜艳强烈。

这样的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也便于木板印刷制作。

民间年画是先画出底稿,再复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或印出轮廓线,再用笔填色。

在现代印刷技术产生之前,这是大批量生产图画的唯一方法。

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风行于清代雍正、乾隆、光绪年间。

杨柳青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取材于传统戏曲、美女及胖娃娃等。

、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加之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在人物的头部、脸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晕染,自成一格。

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

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是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的一种综合的集精神与实用、历史和现世的物化成果,具有历史进程中"活化石"之作用,也是历史时代风貌的"百科全书"。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

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尤以直接反映各个时期的时事风俗及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点。

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幻灯片播放图片红楼梦怡红院、鲸化千年、莲年有余(这是我们平时常听说和看到的)、蟠桃大会、白花赠剑、福寿三多、三星图、母子图?(母子图可与欧洲圣母图相媲美)??)桃花坞年画始于明代,鼎盛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在乾隆前后取材偏重城市社会风尚,风格倾向雅丽细秀。

及至道光初期,出现了风格纯朴简练、题材广泛、色彩鲜明的趋势,作品受到劳动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欢迎。

至清末,桃花坞年画日趋衰落,濒临绝境。

解放后,政府多方设法,抢救了这朵艺术之花。

近年来,桃花坞年画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配色以成块的大红、桃红、黄、绿、紫和淡墨六色为基本色调,艳丽和谐;线条简练明快,构图均衡而不呆板,在题材的选择和创新方面,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融为一体。

而桃花坞年画已作为苏州工艺美校的一个常设专业,有了广大的学生基础,相信桃花坞年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定将开得更加艳丽。

(幻灯片偷仙草、冠带流传(旧时冠带流传寓意为代代为官之意,实属祥瑞之愿)、残花茂盛、?? )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

杨家埠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并称中国民间3大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

根据农民点缀生活环境的实际需要,主要有大门画、房门画、福字灯、美人条、站童、爬童、月光等,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

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

年画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

每年春节年画题材都会更换一次,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出现之后,马上就能够在年画中反映出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家埠年画主要内容包括6大类,即过新年、结婚、农忙等风俗类,年年发财、金鱼满堂等大吉大利类,门神、财神、寿星、灶王等招福辟邪类,包公上任、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传说典故类,打拳卖艺、升官图等娱乐讽刺类,三阳开泰、开市大鸡、四季花鸟等瑞兽祥禽花卉风景类。

(幻灯片报喜、放风筝、劳动模范、争请财神?)5、提问总结——通过学习《中国民间美术——年画》,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讨论总结)教师总结: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把我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在我们发展现代高科技经济的同时保存好传统民间美术这朵奇葩。

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

篇二:民间年画——教案《民间年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年画,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2、使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历史及其所包含的寓意,培养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思想情感。

3、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

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间年画,通过涂绘年画,感受传统民间年画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利用学到的知识将年画作品合理搭配色彩,感受其独特含义。

三、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彩打1—2张年画作品)。

2、老师准备供学生涂色用的年画线描稿。

3、涂色工具一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欣赏各种民间艺术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2)给你什么感受?过渡:今天,老师特别的高兴,想在这节课中给大家看自己收藏的宝贝,而且老师还会把宝贝送给表现最棒的学生。

2、对比欣赏1)教师出示很多生活中的图片:有鱼、寿桃、鸡、元宝、老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