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应知应会知识
2024年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0题)1.2024年,召开的是()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二次会议。
(八)A十四届,十四届B十二届,十二届cH届,H届D十三届,十二届2.2024年召开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请问它的召开时间和地点是?(B)A2024年3月4日,北京B2024年3月5日,北京C2024年3月6日,北京3.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
(八)A2024年3月4日B2024年3月5日C2024年3月6日4.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
(C)A.1044万人B.1144万人C.1244万人D.1344万人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
(B)A.6.2%B.5.2%C.4.8%D.4.2%6.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
(八)A.上涨0.2%B.上涨1.2%C.上涨2.2%D.下降降2%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增长(),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D)A.116万亿元;5%B.116万亿元;5.2%C126万亿元;5%D.126万亿元;5.2%8、哪些人将出席全国两会?(八)A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B全国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C全国人大委员,全国政协代表D全国人民委员,全国政协代表9.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八)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C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首次召开分别是哪年?(B)A1949年,1954年B1954年,1949年C1921年,1954年D1950年,1949年11.O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八)A宪法B法律C议案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八)OA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B参与形式C组织机构D方式方法13. (B)是各级政协组织的主体。
法律常识应知应会

法律常识应知应会引言你是否曾经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感到困惑不解?你是否曾因为对法律知识的缺乏而感到束手无策?正因为如此,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探讨一些法律常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法律问题。
摆脱疑惑——基本法律知识H1 什么是法律?H2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社会为了实现公正、维护秩序和保护权益所制定的规则和条款的总称。
它是一种由国家、地区或组织制定和实施的法规体系,用来调整公民间的行为和规范社会秩序。
H2 法律的作用法律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权、确保公正和公平的重要作用。
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认的行为准则,以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H1 法律体系与法律职业H2 法律体系的分类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类型的法律体系,其中最常见的有民法系、英美法系和穆斯林法系。
•民法系:以罗马法为基础,得到大部分欧洲国家的采用,也包括中国、日本等国。
它强调法官的判决和法律的文字。
•英美法系:以英国发展起来,广泛应用于英联邦国家和美国。
它强调的是惯例法和先例法的重要性,法官对案件的解释和决策具有很大影响力。
•穆斯林法系:主要在穆斯林国家中使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涉及各个方面的法律问题,包括家庭法、刑法和财产法等。
H2 法律职业的分类法律职业是指与法律相关的职业,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律师助理等。
•律师:作为法律界的主要从业人员,律师负责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代理。
他们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辩护技巧,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
•法官:法官是司法机关的核心成员,负责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他们应当具备执法公正、基本法律知识和判断力。
•检察官:检察官代表国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查和起诉,并在法庭上提供证据。
他们是维护法律公正和社会秩序的重要角色。
法律知识实用指南H1 常见法律问题解答H2 合同法问题•什么是合同?合同的要素是什么?•如何解决合同违约?•什么是无效合同?H2 劳动法问题•雇主有义务提供怎样的工作条件?•员工有权利获得怎样的福利和保护?•如何解决劳动纠纷?H2 刑事法问题•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刑罚有哪些种类?•证据收集和保护的重要性是什么?•刑罚的执行和改造的方式有哪些?H1 知己知彼——法律适用范围H2 国际法与国内法国际法是指建立在各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基础上的一套规则和原则。
2022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个规定应知应会问答题附答案

2022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个规定应知应会问答题附答案01“三个规定”是什么?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以下简称《干预插手规定》);同月,中央政法委印发《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以下简称《过问规定》);2022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平安部、司法部〔“两高三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标准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假设干规定》〔以下简称《接触交往规定》)。
这三个文件简称为“三个规定”。
02《工作意见》是什么?2022年11月,为进一步推进政法机关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中央政法委、中纪委和国家监委印发《关于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工作意见》〕03《实施方法》是什么?2022年8月23日,高检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规定”制定印发《关于建立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的实施方法》〔以下简称《实施方法》〕。
04《工作细那么》是什么?2022年4月9日,高检院为深化落实“三个规定”及《实施方法》,持续做好过问或干预、插手检察办案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工作,制定印发《关于执行“三个规定”等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假设干问题的工作细那么》〔以下简称《工作细那么》〕。
05“三个规定”的各自侧重点是什么?“三个规定”是一个较为科学的系统规定。
“三个规定”各有侧重,相互衔接。
中办、国办印发的《干预插手规定》是针对领导干部层级,从外部构建防止干预司法办案的制度规定。
《过问规定》是从司法机关内部建立防止干预司法办案的规定。
《干预插手规定》《过问规定》都是从体制内的角度来防止干预司法办案。
《接触交往规定》那么是从体制外的角度,对司法办案人员经常接触交往的对象,例如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及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进行标准。
公务员法律法规应知应会

公务员法律法规应知应会一、介绍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
为了确保公务员能够履行职责,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行政法、劳动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有着重要的规定。
公务员应当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公务员需要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三、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的法律体系。
公务员作为行政机关的成员,需要熟悉和遵守行政法的相关规定。
公务员在履行行政职责时,应当依法行政,不得滥用职权,不得违法干预市场经济秩序,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四、劳动法公务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人员,与其他普通劳动者有着一些差别。
但是劳动法对公务员的一些基本权益仍然有着规定。
公务员在聘用、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的权益应得到保护。
公务员也应当遵守劳动法的相关要求,在工作时间、休假、工资待遇等方面享有相应的权益。
五、监察法监察法是保障公务员廉洁从政的基本法律。
公务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需要接受监察的监督。
公务员应当遵守监察法的相关规定,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和调查。
公务员应当廉洁奉公,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收受贿赂,不得徇私舞弊,保证自己的廉洁从政。
六、法官法、检察官法法官法和检察官法是公务员法律法规中的一部分。
这两部法律规定了法官和检察官的职责和权利。
法官和检察官是司法机关的成员,有着重要的司法职责。
公务员如果从事法官和检察官的工作,需要遵守这两部法律的规定,保证司法公正和独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七、其他法律法规除了上述提到的法律法规外,公务员还需要了解和遵守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
比如国家工作人员处分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条例等。
公务员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合理运用这些法律法规,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浅谈检察官专业化与知识化

认识 , 如果不具有一定的社会洞察力 ,何谈
形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的责任意识。因此 ,
至上 ,二是善法 之治 。只讲 法律至上是 中国
古代的法家思维 , 只讲善法之 治又必然会引
知识化建设不仅是解决检察官知识 “ 量 ”的 增加问题 , 更重要 的是要增强检察官的职业 责任感和使命感 。
检察 职业是强调专业化的 , 但它与社会
一
发人治的危险。因此 。 两者都不可偏废 。孔
子用 “ 随心所欲不越矩”来形容人生 的最高
、
检察队伍建设应当专业化和知识
境界 。 法律专业的修炼让检察 官遵从法的至
上权威 , 严 格执法 ,格守法 律的 “ 底线 ” , 做到 “ 不越 矩” 。而知识 化建设 则让检察官 在法律 的框架 内, 围绕公平正义等人类 “ 善”
开放后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生活研究不
够造成 的。因此 , 作 为这个 时代 的检察官 , 决不 能仅 以 了解 法律教 科书上 的 内容 为满
因此 , 关 于什么是检察职业的知识化 , 一般 干警往往知之甚少。在相 当多人 的头脑 中, 专业化就等于知识化 , 有了学历就是有知识 的证 明,熟悉有关的法律 条文和 司法解释 ,
综合论坛 2 0 1 3年 7 期 ( 中)
浅谈检察官专业化与知识化
李俊锋
( 漯河市郾城 区人 民检察院 河南 漯河 4 6 2 0 0 0)
近几年来 , 检察机关对法律专业学历教
人更加 “ 见多识广” ,将难 以胜任 自己的社
会角色 。
会的公平正义 , 这充分体现 了检察机关 的社
育一直很重视 , 并取得 了巨大的成绩 , 绝大 多数 检察人 员都 按照上级 要求 取得 了应有
检察院业务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章人民检察院业务11组织机构11.1检察院级别与管辖11.2最高人民检察院机构设置21.3省级及以下检察院机构设置22基本制度23基础业务33.1线索管理业务33.2控申业务73.3反贪业务173.4反渎业务223.5侦监业务223.6公诉业务293.7民行业务403.8监所检察业务443.9检察技术业务503.10检察委员会业务503.11预防业务514专业术语544.1控告544.2举报544.3初查544.4交办544.5移送544.6转办544.7赔偿确认544.8涉检信访554.9审查起诉554.10实体性审查554.11程序性审查564.12不起诉564.13简易程序574.14普通程序简易审574.15刑事抗诉584.16第二审程序抗诉584.17审判监督程序抗诉584.18侦查与侦察584.19三类案件和五种情形(人民监督员)594.20通缉594.21边控594.22侦查监督604.23审查批准逮捕60 4.24审查决定逮捕60 4.25刑事立案监督60 4.26侦查活动监督60 4.27初查614.28刑事申诉614.29刑事赔偿614.30刑赔复议614.31管辖案件614.32交办案件614.33复议案件614.34复核案件624.35撤抗复议案件62 4.36请示案件624.37监督审案件62 4.38监督检察624.39全流程案件624.40案件考评634.41合并案件634.42追诉634.43职务犯罪634.44快审635简称645.1检察院645.2最高检、高检、高检院645.3省级院645.4市级院645.5区县院、基层院645.6自侦645.7反贪645.8反渎645.9渎检655.10案卡系统655.11案卡转库65附:参考资料65图例索引图 1检察院业务框架3图 2举报中心业务流程4图 3控申部门人员组织结构关系图8图 4控申部门受理案件流程图8图 5举报初核案件10图 6刑事申诉案件12图 7刑赔/刑赔复议案件15图 8检察院反贪部门组织机构图17图 9直接受理案件办理阶段示意图20图 10线索接收20图 11初查环节线索办理流程21图 12侦查环节案件办理流程21图 13检察院侦监部门组织机构图22图 14审查批准逮捕案件流转过程23图 15省级以下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案件流转过程25图 16省级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案件流转过程27图 17检察院公诉部门组织机构图30图 18侦查机关(部门)发起的案件在公诉部门的流转33 图 19监督审案件在公诉部门的流转34图 20公诉部门审查起诉业务流程35图 21公诉部门二审案件办理业务流程37图 22公诉部门监督审案件办理业务流程39图 23民事行政检察部门组织结构图41图 24民行案件办案流程43图 25监所检察部门行政机构设置图45第一章人民检察院业务依据《中华人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022年全国两会应知应会知识答题库与答案(最新版)

A、最闻人民检察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B
5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会议举行 的时候,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工作报告。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59.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政协委员提案只能在全体会议休会期间提出 B、政协委员提案只能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 C、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 参考答案: 6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对地方委员会的关系和地方委
13.60% 14.B、80%
15.C、90%
16.D、80% 参考答案:C
17.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成功举办了()的北京冬奥会。 A、简单、安全、精彩 B、简约、安全、精彩
C、简约、安全、经典 参考答案:B
18.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发挥作用靠的是协商水平。越是形势 复杂、任务艰巨、思想多样,越需要通过提高协商水平来()。 A、广集众智、广谋良策、广聚共识
A、2022 年 3 月 4 日 B、2022 年 3 月 5 日 C、2022 年 3 月 6 日 参考答案:A
21.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己建成世界上联
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
诉讼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0之路。
A、司法为民 B、 法治化营商 C、人权司法保障 参考答案:A
7.[单选题]今年召开的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
- A、2022 年 3 月 4 日 3 月 10 日
- B 、 2022 年 3 月 5 日 3 月 11 日 - C、2022 年 3 月 4 日 3 月 11 日
检察类必备知识点总结

检察类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检察机关的职责和作用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构,其职责是依法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合法、公正和高效进行,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
1.2 公诉、抗诉和检察监督检察机关行使的主要职能包括公诉和抗诉,即对犯罪案件进行起诉和抗诉;另外,检察机关还行使检察监督权,对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行为进行法律监督。
1.3 检察机关的组织架构检察机关包括最高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队检察机关。
各级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统一领导下的各级检察院依法互相监督。
1.4 检察官的职责和权利检察官作为检察机关的执法人员,负责实施对犯罪案件的检察职能,具有执法权和监督权,并负有保守法律秘密的义务。
1.5 公诉人的职责和权利公诉人是检察机关对犯罪案件进行起诉的执法人员,负责向法院提起公诉,对刑事审判活动进行指导,并行使其他法定职权。
二、刑事立案和侦查阶段2.1 立案条件和程序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包括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应当追诉、有充分的证据以及适用法律的情形等。
立案程序包括接报、审查、决定立案、发出立案通知书等。
2.2 侦查程序和手段刑事侦查是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调查活动,包括侦查活动的程序、侦查地点、侦查手段等。
侦查手段包括搜索、搜查、抓捕、视听、检查、侦验等。
2.3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证据的形式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鉴定结论等。
对证据的保全要求克服丢失、损坏、篡改、谎报等情形。
2.4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享有的权利包括知情权、申辩权、辩护权、取保候审权等。
检察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必须严格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三、公诉阶段3.1 起诉条件和程序刑事案件起诉条件包括证据确实、犯罪构成、刑法定罪、法定量刑和诉讼时效等。
起诉程序包括起诉决定的发出、起诉书的书写、前置审查、申请变更控告、保留起诉权、检察建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检察官,是司法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肩负着维护公正、公平、法治的重任。
以下是一些检察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一、法律知识与法律解释
作为检察官,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扎实的法律知识。
这包括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基础法律,以及与检察工作相关的专门法律,如检察法、反贪污法等。
同时,检察官还需要了解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以便在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
二、案件审查与起诉
检察官的核心职责之一是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
在审查案件时,检察官需要全面了解案情,评估证据,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
一旦决定起诉,检察官需要准备起诉书,并在法庭上支持公诉。
因此,检察官需要具备扎实的案件审查能力和出色的法庭表现能力。
三、法律监督与公益诉讼
检察官不仅负责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还承担着法律监督和公益诉讼的职责。
法律监督包括对公安机关、法院等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正确实施。
公益诉讼则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如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检察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并勇于担当公益诉讼的原告。
四、人权保障与司法公正
检察官在履行职责时,必须始终坚守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的原则。
这要求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时,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其辩护权和申诉权;在法庭上,客观公正地支持公诉,不偏不倚地维护司法公正。
同时,检察官还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积极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五、职业道德与纪律规范
作为检察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范。
这包括遵守法律、尊重事实、保持公正廉洁、保守秘密等方面。
检察官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始终坚持法律和道德的标准。
同时,检察官还应该积极接受监督和约束,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和评价,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总之,作为检察官,需要具备全面的法律知识和职业素养,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为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