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构成

合集下载

检察官职业伦理制度体系

检察官职业伦理制度体系

检察官职业伦理制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检察官成为维护法律尊严、保障社会正义的重要角色。

为保证检察机关的工作权威性和公正性,建立健全的职业伦理制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检察官职业伦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一、职业道德准则作为执法人员,检察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素养。

他们应该遵循“公正、廉洁、勤勉、守法”的基本原则,行事正直、克己奉公,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

检察机关应制定明确的职业道德准则,明确检察官的责任和义务,对职业道德违规行为进行惩处,并对表现优秀的检察官给予嘉奖和晋升的激励。

二、岗位轮换制度为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和腐败问题的产生,建立检察官岗位轮换制度是必要的。

通过定期轮换工作岗位,可以避免个别检察官在长期的同一岗位上形成特权,增加廉洁风险。

同时,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提高检察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三、不得从业前任职务案件监督制度为消除检察官从业前任职务案件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建立不得从业前任职务案件监督制度刻不容缓。

该制度要求检察官在办理从业前任职务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杜绝以权谋私,维护案件的公正和公平。

四、竞聘晋升制度建立合理的竞聘晋升制度,是推动检察官职业伦理制度体系的重要方面。

该制度应通过选拔优秀的检察官晋升,为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岗位空间。

同时,要注重绩效考核和职业培训,加强对检察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评估,保证晋升的公正和合理性。

五、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为防范腐败行为和权力滥用,建立健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所有检察官在任期内要按照规定定期申报个人财产状况,并接受监督。

对涉嫌违法违纪的检察官要进行彻查,并追究相应责任。

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约束检察官的行为,防范腐败风险。

六、外部监督机制除了内部监督机制外,建立健全的外部监督机制同样重要。

可以设立独立的监察委员会或委托专业机构对检察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要求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要求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要求以检察官的职业伦理要求为题,我们来谈谈一个检察官必须具备的职业伦理要求。

检察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国家的法律执行者。

因此,他们的职业伦理要求是非常高的。

1. 独立公正检察官必须做到独立公正,不受任何人的干扰和压力。

他们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客观公正地对待案件,不受任何人的影响。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做到严格的中立性,绝不因个人感情或其他因素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

2. 保守秘密检察官必须保守秘密,不泄露任何涉及案件的信息。

他们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保密制度,不得将与案件有关的信息透露给任何人。

这是为了保护案件中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及国家利益的需要。

3. 尊重人权检察官必须尊重人权,不得侵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他们必须尊重被告人的人权,在案件处理中,必须保证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在审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4. 勇于承担责任检察官必须勇于承担责任,不推卸责任。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对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负责,不得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他人。

在工作中,他们必须勇于承担责任,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

5. 诚实守信检察官必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得说谎或作假。

他们必须维护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保持自己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必须准确记录案件相关信息,不得故意隐瞒或篡改。

6. 尊重法律检察官必须尊重法律,遵守法律规定。

他们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良好的法律素养,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是他们的基本职业要求。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作为国家法律执行者,检察官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伦理要求。

他们必须保持独立公正、高度诚信、保守秘密、尊重人权、勇于承担责任、尊重法律等基本要求,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检察官的专业性和公信力,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初步认识

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初步认识

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初步认识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初步认识伦理是人类行为准则的基础,职业伦理则是指某一职业群体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为司法机关的一员,检察官的职业伦理影响着司法公正与信任的建立,因此对于我们从事法律咨询和法律职业的人来说,对检察官职业伦理的认识必不可少。

一、忠诚、守法是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核心检察官的职责是依法履行检察权,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应当坚守法律、公正执行职务、履行使命,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因此,忠诚、守法是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核心。

检察官必须对国家法律制度忠诚,履行保证宪法、法律、司法解释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正确实施的职责,保障国家政治和社会稳定。

二、诚信、公正是检察官职业伦理的重要体现作为公职人员,检察官必须具备高度的诚信和公正。

诚信是指检察官要遵守职业行为规范、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诚信,正直、公正地履行职务。

公正是指检察官要依照法律规定,完全客观的、公正地处理案件,保持案件清白、依法公正、无私信的原则,确保维护公正、公平、公开、有权威的检察机关形象,为法律的实施保驾护航。

三、保密、廉洁是检察官职业伦理的重要要求保密是指检察官要保守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严格履行依法规定的保守秘密的职责,避免泄密,确保国家权益和个人利益受到保护。

廉洁是指检察官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接受贿赂,不插手经济案件,严格遵守行政职业道德,规避利益冲突,坚决说“不”贪污腐败,们是廉洁“法官”“律师”,真正实现检察机关的职权和人民的权利相结合,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

四、以人为本,服务人民是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根本宗旨检察机关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

检察官要以人民为中心,全方位考虑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权益,维护人民的利益,切实履行职责,竭尽全力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检察官要充分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注重司法公正、办案效率和服务规范,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我们应该支持和尊重检察机关的工作,帮助检察机关以依法行政为基础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平安建设,为实现党和国家联系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

论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构成及建构

论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构成及建构

作者: 宋远升[1]
作者机构: [1]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法学评论
页码: 146-15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3期
主题词: 检察官伦理;职业伦理关系;职业伦理规范;职业伦理秩序;建构
摘要:检察官职业伦理并不是由单个因素构成的,其首先体现为作为职业伦理主体的检察官与其职业相关主体之间的一种客观交往关系,在这种交往关系中需要检察职业伦理规范,且受控于检察官伦理规范。

检察官职业伦理秩序是其职业伦理关系的一种客观表达。

检察官职业伦理秩序的积极意义根源于检察官职业伦理关系的公正性,这种公正性以检察官伦理规范的形式得以具体化。

可以说,正是检察官职业伦理各种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才使得检察官职业伦理关系的相关主体能够产生稳定的预期,检察官职业伦理才能对内形成稳定的关系,对外才能发挥积极的行动规则的功用。

法官与检察官职业伦理

法官与检察官职业伦理

法官与检察官职业伦理
法官与检察官是司法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然而,在执行职责的过程中,他们也面临着各种伦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法官与检察官在职业伦理方面应该遵守哪些规范。

1. 公正与独立
法官与检察官在执行职责时必须保持公正和独立。

他们应该遵循法律、制度和规定,不受任何外部压力、干扰或利益影响。

在审判案件和执法行动中,他们应该遵循事实和证据,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不偏袒、不歧视。

2. 诚信与廉洁
法官与检察官应该具备高度的诚信和廉洁意识。

他们应该保持清白的形象,不接受任何贿赂、礼品或好处,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在执行职责时,他们应该保持透明和公开,避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

3. 保护人权与尊严
第三,法官与检察官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人的人权和尊严。

在审判案件和执法行动中,他们应该遵循法律和人权标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他们应该尊重被告人的权利,不采取任何非法手段或施
加任何不当压力,确保审判公正和合法。

4. 尊重职业操守
法官与检察官应该尊重职业操守和规范。

他们应该遵循职业道德准则和规范,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

在执行职责时,他们应该遵循法律和职业规定,避免违反职业伦理和道德准则。

法官与检察官是司法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职责是维护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执行职责时,他们应该遵守公正、独立、诚信、廉洁、保护人权和尊严、尊重职业操守等伦理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司法系统的公正和权威,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 检察官职业伦理

第五章   检察官职业伦理
职业道德是指检察官在职业行为以及一定范围内的 非职业行为中所应遵照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 德品质的总和,是一种内在的要求,而检察官职业 行为则完全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二、有关《行为规范》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关于《行为规范》的定位 (二)关于调整范围 (三)关于语言表述 (四)《行为规范》与《基本准则》的关系
方面的要求 • 《检察官专业责任标准和基本职责及权利声明》 • 《刑事司法体系中公诉之原则》 • 《欧盟检察官伦理及行为准则》
第三节 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一、忠诚规范
忠诚,是道德主体通过对道德客体的理性选择而产 生的稳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也是一种心理契约 或者社会契约。对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官而言, 忠诚的要求更加重要 • 忠于党、国家和人民 • 忠于宪法和法律 • 忠于法律监督职责
(四)检察官职业伦理与其他法律职业伦理之比较
第二节 检察官职业行为规范 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甘肃农业大学 法律系
一、检察官职业行为规范的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
《宪法》 《检察官组织法》 《检察官法》
二、有关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国际规定及区域 规定
检察官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外,还应 该具备相应的职业伦理 • 《关于检察官作用的准则》中提出对检察官的七
二、公正规范
《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公正”是 指,“崇尚法治,客观求实,依法独立行使检察 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维护程序公正 呢过和实体公正”。
(一)公正是全世界检察官共同的职业追求 (二)公正是中国特色的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核 心内容
(三)公正规范的基本内容
客观
具体要求:1、检察官在处理所有检察事务时均以法律为标准, 不能在法律范围外,另立标准。2、检察官在处理检察事务时, 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脱离事实。3、力戒片面性和表 面形。

论检察官职业伦理之构建

论检察官职业伦理之构建

论检察官职业伦理之构建[摘要]检察官的出现比法官和律师要晚很多,还有许多地方不完善,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检察官职业伦理是提升我国检察官队伍整体素质和化解司法腐败困局、强化文明公正办案的应然取向。

检察官职业伦理应包括拒绝不当的压力、举止得当、具有合理的效率、公正无私等方面内容。

培养检察官职业伦理的途径主要有法律院校的教育、检察机关的文化培养、严厉的惩戒机制等。

[关键词]检察官职业伦理;定位;范围;构建职业伦理是关于从事某种职业的群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

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余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然而,违法办案现象依然存在,检察官职业伦理的缺乏是其重要原因。

构建检察官职业伦理是提升我国检察官队伍整体素质,化解司法腐败困局,强化文明公正办案的应然取向。

一、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定位处于经济高度增长而社会生活剧变期的中国,急迫地需要促进社会生活规范化的法治资源的有效供给,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负起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检察官在侦查中有警察职能,在起诉决定裁量时有法官之职能,出庭实施公诉时有公益辩护人之职能,在刑罚执行时有监督者之职能。

在刑事诉讼全过程中,检察官全程参与,只要在任一环节,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徇私枉法,刑事正义的实现即成泡影。

为此,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检察官队伍在完善规范的职业伦理下开展检察工作。

虽然严格的他律规范及各种不同种类的惩戒规则不可或缺。

但是,经验的法则告诫世人。

他律绝不能有效地取代自律,尤其对检察官而言,从业者的自律才是保持其高尚人格和道德良知并使法律得到诚挚信守的人性保障。

如果道德训诫不能激发起内心的呼应,检察官想得更多的可能只是怎样打擦边球而不违法,而不是对法律职业伦理自然要求的直接信守。

可以说,如果职业伦理的信守仅仅是依赖外在的法律强制和惩戒的话,那么,这样的职业伦理就不是高尚的,更无法完善规范,如此表达出来的行为和言辞除了自欺欺人外,并不能证明对职业伦理的忠诚。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
检察官是法律职业中的重要一员,他们的任务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检察官需要遵守一定的职业伦理,这是他们作为法律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

检察官应该保持独立公正。

作为法律职业人员,检察官需要保持中立、公正的态度,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在办案过程中,他们要坚守法律的底线,不应受贿、徇私、作恶,不能因私情、情绪或其他因素影响办案。

此外,在处理案件时,检察官应该依据法律和事实,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

检察官应该保守秘密。

作为法律职业人员,检察官在工作中往往会接触大量的敏感信息,如案件证据、当事人隐私等。

因此,他们需要保守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当然,这并不是说检察官可以随意扣押证据,而是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认真、慎重地处理相关信息。

检察官应该尊重人权。

作为法律职业人员,检察官需要尊重被告人的人权,包括其人身自由、隐私权等。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需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在必要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

检察官应该勇于担当。

作为法律职业人员,检察官需要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

在处理案件时,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思考、果断决策,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是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他们作为法律职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只有坚持这些伦理要求,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构成
【摘要】司法权威来源于公众对法律与司法工作者的尊重,因此,司法权威与司法工作人员的形象紧密相连,而检察官作为司法工作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以高尚的职业伦理来维护公众对法律的信心,维护法律权威。

【关键词】检察官;职业伦理;构成
一、“检察官”与“职业伦理”的概念阐析
谈到“伦理”,我们通常会联想到道德,但是其有自己的定义,即人际行为之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如何的规范。

[1]“职业伦理”是关于从事某种职业的群体或个人的一些总体性的价值要求,其应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区分,职业伦理不同的职业群体具有不同的职业伦理,而这种行为准则用于指导不同角色的人群在专业化的分工中如何行为,并受其约束。

因而职业伦理与职业的社会定位紧密相关,不同的职业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职业行为的价值取向也不同,因此,职业人士应当以专业的态度,按照职业所指向的特殊伦理规则行事。

检察官的职业伦理也应符合其在社会的角色定位和内在要求。

检察官所承担的职能与法官、律师有着很大的区别,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检察官在侦察中有警察职能,在起诉决定裁量时有法官之职能,莅庭实施公诉时有公益辩护人之职能,在刑罚执行时有监督者之职能。

[2]基于检察官的角色定位,其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的法
律知识和高尚的思想品格,还必须遵循检察官在从事职能活动的特殊伦理规范。

二、“检察官”职业伦理之构成
(一)对《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
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对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做出了规定,其中不仅包括“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自尊自重”,还包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四个方面,笔者认为,“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自尊自重”这些道德规范明显属于个人伦理的范畴,是属于“愿望道德”的范围,是社会对个人在道德上的较高要求,而并未紧扣检察官的职业角色定位。

而后四个方面中“清廉”是每个公务员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也非属于检察官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检察官既属于生活的个体,也是职业活动的个体,其扮演着双重角色,其在生活中应受个人伦理和社会伦理的约束,且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修养将有利于检察工作。

但作为检察官的职业伦理必须与个人伦理相区分,将“乐于奉献”、“淡泊名利”、“自尊自重”等这类内容归于检察官职业伦理的范畴中,忽略了职业伦理与其他伦理的界限。

从宪政的角度出发,一个良好的法治国家,首先必须承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其次,应当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将权力赋予国家,而没有监督的权力必将产生腐败,而检察官代表国家参与诉
讼活动,充当法律监督者的角色,在限制权力、防止腐败、监督法律执行中都堪当重任。

而这个具有使命感的群体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来自内心的自律。

因此,检察官的职业伦理应当包括忠诚、公正、严明、效率四个部分。

(二)检察官职业伦理之构成
1.忠诚
检察官的思维首先要服从规则,而不能听从感情,检察官拥有情感并捍卫情感,但这需要在法律规则范围内,在法律术语的承载下谨慎地斟酌涉及情感的问题[3]。

检察官承担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法律监督职责,首先,检察官应当具有强烈的内心自律感,在主观上确立“检察为民”的信念,忠于检察事业。

其次,在行为上应当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毕生职责。

2.公正
“公正”是指“崇尚法治,客观求实,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觉维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检察官处于查办司法职务犯罪和法律监督的前线,不仅自身需要严格依法办事,还要监督其他司法、执法人员是否正确履行法律。

因此,检察官必须做到客观求实,不偏不倚,不受到任何环境的干扰,严格依照法律和事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

综上,公正包括三个层面,即“客观”、“中立”、“独立”。

首先,“客观”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检察官应当秉承客观的立场,从犯罪的客观事实出发,不仅要搜集对受害人有利的证据,保护其合法权益,还必须兼顾对被追诉者有利的证据,做到客观公正,不能基于个人的喜好憎恶而忽略对被追诉者有利的证据,更不能剥夺或者限制其辩护权。

其次,检察官身为司法官,为公平公正的维护者,应该以中立的身份处理案件,不偏不倚。

因此,检察官应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

对于存在需要回避的情形,应当主动依职权予以回避。

第三,独立,即检察官在履行检察职责的过程中,不受行政机关和个人的干涉,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扰。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舆论重重的情况下,应当顶住各方的压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3.严明
“严明”是指“严格执法,文明办案,刚正不阿,敢于监督,勇于纠错,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

”检察官应当以刚正不阿的决心执行和监督法律,排除一切干扰,要勇于监督,善于监督,不为金钱所诱惑,不为人情所动摇,不为权势所屈服,以此维护和加强民众对检察官队伍的信任。

只有这样才能让民众认识到法律的威严,进而信任法律,以法律维护社会公正。

4.效率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矛盾激发,各类案件也在不断的增长。

因此,检察官在保持高水准的公平的同时,还应当以合
理的效率来处理各类事件。

所谓“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我国现行法律对案件的侦查、起诉的时间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检察机关并未对时间加以重视,有些案件能拖则拖,这样既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因此,公平与效率是并存的,检察官应以较高的效率处理各类事件,以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和法律权威。

参考文献:
[1]王海明. 伦理学方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6.
[2]朱朝亮. 检察权之制衡[eb/ol]. 台湾检察官协会网站,2012-7-23.
[3]张文显. 法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