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9苏州园林课文同主题阅读苏州园林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苏州园林-ppt课件

板书设计 布局
配合
整体 苏
映衬

层次




角落

局部
门窗
色彩
课堂检测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轩榭(xiè ) 镂空(lòu ) 相 间 ( jiàn) 对称(chèn)
叠 嶂 ( zhàng) 斟酌(zhuó) 模 样 ( mú) 庸俗(yōng)
课堂检测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作比较 ) (2)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蔷 薇木香。( 举例子 ) 摄(成3)摄称影心家满挺意喜的欢照这片些。门(和举窗例,子他们) 斟酌着光和影,
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 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 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晕飞多姿的 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拓展探究
桥 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 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 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 “小桥流水”足以令人想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 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 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 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 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 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 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领略叶圣陶笔下 的苏州园林之美吧!
19 苏州园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原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文原文“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现在大概很少有人用这口吻教训后生小子了!人生一世自然都要经过无数的桥,除了造桥的工程人员外,恐怕要算画家见的桥最多了。

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

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人们珍视长桥之美。

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联而成浓缩的画图。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
示例一:我觉得苏州园林这一处很美,你看: ______(用四字词),让我感觉______ 你看,亭台轩榭,绝不对称,让我感觉到自 然之趣。 示例二:《苏州园林》美在说明方法得当, 你看:_____(具体语句)运用了______ (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
示例三:《苏州园林》美在用词准确,你 看:_________(句子)________(词语)说 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
结构梳理
总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特征: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
花草树木的映衬
州 分说 近景远景的层次

园林角落的配置
门窗雕琢的匠心

色彩搭配的协调
主逻







结语: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
细说苏州园林-学说明语言
①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总印象
②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特征
③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④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⑤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⑦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⑧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碉楼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学习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 烂文化的感情,增强文化自信。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 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分析本文语言运用特色,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一个人民教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课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优秀课件【最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优秀课件【最新】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 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 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 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 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 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课堂小结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整体特征,说明 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 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 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 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同学们要 学习借鉴作者写说明文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 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 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 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 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 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 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 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字词清单
字音识记
倘若( tǎnɡ) 回廊( lánɡ) 着眼( zhuó)
鉴赏(jiàn ) 丘壑( hè ) 相间( jiàn)
轩榭( xiè ) 模样( mú ) 藤萝( ténɡ)
嶙峋( xún ) 阶砌( qì ) 蔓延( màn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
第4段:“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仅是技术。” 第5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
文章围绕说明对象“苏州园林”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6段:“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见得深了。” 第7段:“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 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 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
找中心语句
概说中心句
根据每一段的中心句,用“被说明事物+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的格式概括每一段内容。
示例:第3段,可以概括为“亭台轩榭(被说明的事物)布局 讲究自然之趣(事物的特点)。”
第6段: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第7段: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第8段:门和窗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第9段:苏州园林是极少用彩绘。 第10段: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
找中心语句
寻找中心句?画出每 段的中心句。
第1段:“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 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州园林的影响。”
第2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第3段:“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 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叶圣陶
名家评价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零碎的,写作 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 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 第5单元 18.苏州园林课文同主题阅读 苏州园林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部编 第5单元 18.苏州园林课文同主题阅读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凤章每次到苏州,我总要到几个园林里走走。

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一百五十多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现在开放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国、留园、网师园、怡园,不过是其中代表性的几座罢了。

然而,这些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有个性,各有自己的美。

沧浪亭的美,在于它的清幽、古朴。

它在苏州园林中,年纪最大,它是九百多年前北宋苏子美学士建筑的。

当时这位苏学士刚刚丢了官,流放于苏州,在南园买了块地建造了座沧浪亭。

南园靠近盘门,那时的苏学士颇为喜爱这一带秀丽的风光。

但是,他所买的地,仅仅是南园的一隅,建造一座小小的园林,如何能把南园和盘门内外优美的自然景色都收进去呢?感谢能工巧匠们,他们创造了园内景色和园外自然景色融合于一体的独特的园林建筑——沧浪亭的美丽多姿的复廊。

一条高低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高低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

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条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

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

你从外廊走,仿佛并不在园里面,而是在园外青葱翠色的田郊漫步,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处,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映入你的眼帘。

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妙处。

复廊尽头是登楼的梯子,小楼名叫见山楼。

登楼纵目远望,苏州的城墙、城河、盘门古塔,远处的上方山一览无余,难怪刻在园中那座沧浪古亭石柱上的一副对联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狮子林的美又不同了。

它是以假山为胜的美丽的园林。

在指柏轩,我们看到的是石笋耸立的十二奇峰。

峰间夹着高大的古柏,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的感觉。

穿过指柏轩,立在真趣亭里看假山就更妙了。

只见那些假山石,高低起伏,玲珑剔透,气象万千。

再仔细一看,那些假山,全是狮子。

人教版 初二上 语文《苏州园林》

人教版 初二上 语文《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一文由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所作,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苏州园林的熟悉与深刻研究,为我们描绘了苏州园林的瑰丽图画。文章开篇即提出学习目标,旨在让读者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感受文章的结构美和语言美,从而培养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热爱。叶圣陶先生首先概述了苏州园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指出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接着,他详细剖析了度,都能看到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些设计包括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以及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文章还通过诗句猜读、听录音看图片等学习活动,深化读者对苏州园林美的理解和欣赏。最后,作者以“我为美化校园献一计”为思考题,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的园林设计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
凤章
每次到苏州,我总要到几个园林里走走。

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一百五十多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现在开放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国、留园、网师园、怡园,不过是其中代表性的几座罢了。

然而,这些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各有个性,各有自己的美。

沧浪亭的美,在于它的清幽、古朴。

它在苏州园林中,年纪最大,它是九百多年前北宋苏子美学士建筑的。

当时这位苏学士刚刚丢了官,流放于苏州,在南园买了块地建造了座沧浪亭。

南园靠近盘门,那时的苏学士颇为喜爱这一带秀丽的风光。

但是,他所买的地,仅仅是南园的一隅,建造一座小小的园林,如何能把南园和盘门内外优美的自然景色都收进去呢?感谢能工巧匠们,他们创造了园内景色和园外自然景色融合于一体的独特的园林建筑——沧浪亭的美丽多姿的复廊。

一条上下曲折的长廊,中间用同样一条上下曲折的花墙隔起来,就形成了内外两道长廊,这便是复廊。

沧浪亭整个园子就环抱在这条长长的优美的复廊里。

复廊的外廊紧贴园外的碧水河塘。

你从外廊走,仿佛并不在园里面,而是在园外青葱茏色的田郊漫步,但是,转过脸,你从花墙向里面看,却隐隐地看到园内树影婆娑,古亭傲立,绿竹红花随风摇曳,别有一番风味。

如果从内廊走,你可以尽情欣赏园内那些亭台、假山、芭蕉掩映的小榭,飞檐凌空的厅屋等建筑艺术,但转过脸,从花墙透窗处,园外的风光却又飞快地映入你的眼帘。

这复廊真有说不尽的妙处。

复廊尽头是登楼的梯子,小楼名叫见山楼。

登楼纵目远望,苏州的城墙、城河、盘门古塔,远处的上方山一览无余,难怪刻在园中那座沧浪古亭石柱上的一副对联写道:“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狮子林的美又不同了。

它是以假山为胜的美丽的园林。

在指柏轩,我们看到的是石笋耸立的十二奇峰。

峰间夹着高大的古柏,给人一种气势雄伟的感觉。

穿过指柏轩,立在真趣亭里看假山就更妙了。

只见那些假山石,上下起伏,玲珑剔透,气象万千。

再仔细一看,那些假山,全是狮子。

躺着的、坐着的、匍匐着的、用后腿立着的、歪头憨笑着的、抱着绣球的,各式各样的狮子,逼真极了。

这就是狮子林的来历。

拙政园山水亭台,交相掩映,处处漫溢着诗情画意。

拙政园的建筑,由东、西、中三个局部组成。

园的中部,以荷花池畔远香堂为中心。

这远香堂造得很巧,虽是古建筑,但厅堂里没有一根柱子,人坐在厅里,可以看到园内四周的景色,所以它又称四面厅。

厅的东、西、南三面,分布着亭台楼阁,曲桥、飞虹桥、水阁、香榭以及船形的香洲,组成了一组精巧华美的建筑群。

厅北傍水,有一条小桥,过小桥,穿“荷风四面〞亭,这里荷池垂柳,曲径小道,盘上一座很有野外风味的土山,又使你享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明代画家文征明很欣赏这地方,特地在土山四方亭上题了一匾一联。

匾曰:“山花野鸟之间〞,对联为:“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可见山野风味很浓。

这大厅半在平地,半在水面。

在平地的那一半,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

曼陀罗花即山茶花,馆前栽的十八株山茶花仍然在傲然怒放。

在水面的那一半,叫“卅六鸳鸯馆〞。

留园的华美楠木大厅,贯穿全园二百余丈的曲折长廊,那高耸挺拔的三块巨大的稀有的太湖石
——冠云峰、朵云峰、岫云峰,都吸引着游人。

苏州园林,虽然各有性格和特色,但也有共同点,即它们不是一看就完的,而是有一种含蓄的美!眼前的景色已够动人的了,你可以就此为止,可一转眼,意想不到的美景又展现在你的面前;你方在回味刚刚见到的优美的建筑艺术,可突然间又一个奇妙的景色把你吸引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