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标准
出口羽绒服技术指南

出口羽绒服技术指南
一、羽绒服质量标准
1.羽绒服的度数:对羽绒服的度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度数,常见的羽绒服度数有500、600、700、800等。
2.羽绒密度:羽绒服的密度是指克重密度,也有称为克重比。
要求羽绒服的密度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最低为250克/平方米,最高可达800克/平方米。
3.羽绒保暖系数:羽绒服对冷空气的保暖系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检测羽绒服质量的关键要素。
其保暖系数一般为4:1,表示1克羽绒便可保暖4克空气。
4.尺寸:要求羽绒服出口的尺寸应该符合国际标准的尺码,以便在国外销售。
二、羽绒服制作工艺
1.挑选面料:挑选面料时要求有良好的柔软性,并具有舒适性,抗皱性,耐洗涤性,耐穿性等优良性能。
2.裁剪:裁剪工艺主要是将面料裁剪成一定尺寸,以便进行缝制。
3.缝制:缝制是将面料拼接成对外形。
一般情况下是针对一块面料进行缝制。
缝制工艺主要有锁边、贴合、接缝、烫金四个部分。
4.装填:装填是将羽绒放入缝制好的衣服内袋,常用的装填有平铺填充,胶片填充等。
5.检测:检测主要是检查羽绒服的尺寸、围度、密度、度数等。
三、异型羽绒服加工技术。
羽绒服含量标准

羽绒服含量标准
羽绒服作为冬季保暖的必备单品,其含量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和质量直接与填充物的含量相关,因此对羽绒服含量标准的规定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国,羽绒服含量标准由国家标准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羽绒服填充物的含量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272-2011的规定。
根据该标准,羽绒服分为不同等级,包括600、700、800、900等级。
不同等级的羽绒服填充物含量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填充物含量越高,保暖性能越好。
其次,羽绒服填充物的含量标准还应符合相关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标准。
国家对羽绒服的含量标准有着严格的监督检验要求,包括填充物含量的测定方法、抽样检验标准等。
只有符合相关标准的羽绒服才能够正式投放市场销售。
另外,羽绒服含量标准还应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消费者对于羽绒服的保暖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填充物含量的标准也有着自己的期望。
在选择羽绒服时,消费者通常会关注填充物的含量,以此来判断羽绒服的保暖性能。
总的来说,羽绒服的填充物含量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家标准和监督检验标准的规定,保障了羽绒服填充物含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羽绒服保暖性能的需求。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羽绒服的含量标准也将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羽绒服含量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遵守标准规定,才能够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羽绒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希望相关企业能够严格遵守标准要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羽绒服产品。
羽绒服质量标准

羽绒服质量标准
羽绒服的质量标准包括材料含量、排气量、填充物的比例、网眼的大小、抗水性、耐磨性、耐洗性、柔软度、缝纫数量等。
1、材料含量:质量良好的羽绒服主要由高质量的羽绒及其他贴身服
装材料制成,羽绒服要求羽氅的含量比例高于90%以上,其次要求羽绒的
密度要高于750g/m2。
2、排气量:羽绒服的排气量是衡量羽绒服质量的重要指标,质量良
好的羽绒服要求排气量至少属于40立方寸以上,这样才能保证羽绒服的
保暖性能。
3、填充物的比例:填充物的比例要求越高越好,比例和能够抵御风
寒以及保持体温良好有关。
一般良好的羽绒服要求填充物比例在80%以上,才能保证抵御外界寒冷。
4、网眼的大小:质量良好的羽绒服要求网眼比较紧密,最好网眼直
径在2.5mm以内,这样可以保证外层更加结实牢固。
5、抗水性:羽绒服要求抗水性良好,能够防止雨水进入,保护羽绒
服内部的羽绒,从而保持保暖性能。
6、耐磨性:羽绒服的耐磨性必须要求高,这样可以满足羽绒服的日
常穿着需求,也可以延长羽绒服的寿命,让羽绒服能够经久耐用。
7、耐洗性:质量良好的羽绒服要求耐洗性良好,有一定的耐水性,
并且洗涤后不会影响羽绒服的保。
羽绒服的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羽绒服是一种常见的冬季服装,由于其保暖性能好、轻便舒适、外观美观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羽绒服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存在较大差异,市场上存在一定质量风险,因此需要制定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以规范市场。
一、羽绒服的执行标准目前,我国羽绒服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GB/T 2663-2008《羽绒及羽绒制品》和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两个标准。
GB/T 2663-2008《羽绒及羽绒制品》是针对羽绒及羽绒制品的材料、结构、品质和检验方法等内容进行规范的标准。
该标准将羽绒分成了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特级羽绒的绒羽含量不少于93%,一级羽绒的绒羽含量不少于90%,二级羽绒的绒羽含量不少于80%,三级羽绒的绒羽含量不少于70%。
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针对纺织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进行规范的标准。
该标准要求羽绒服必须符合以下要求:1. 织物、衬里和填充物不得使用禁用染料和有害物质;2. 羽绒服应具有一定的抗撕裂、耐磨损性能;3. 羽绒服的缝合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4. 羽绒服不得使用易燃材料;5. 羽绒服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应符合标准。
以上两个标准为羽绒服的执行标准,企业在生产羽绒服时需遵循这些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
二、羽绒服的安全类别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羽绒服分为A类、B类、C类三个安全类别。
A类羽绒服表示符合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且符合GB/T 2663-2008《羽绒及羽绒制品》特级和一级羽绒的要求。
B类羽绒服表示符合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且符合GB/T 2663-2008《羽绒及羽绒制品》二级羽绒的要求。
C类羽绒服表示不符合A类、B类标准的羽绒服,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根据上述安全类别,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应注意查看产品标签,选择符合标准的A类或B类羽绒服,以确保自身安全。
羽绒服新国标执行标准

羽绒服新国标执行标准
羽绒服新国标执行标准是羽绒服的国家标准,它涉及羽绒服的各种品质要求,包括材质、尺寸、热阻性、抗风性、耐磨性、耐水性、透气性、轻量化、抗皱性等等,以保证羽绒服的质量。
1、材质:羽绒服的材质要求必须是羽绒,并且羽绒的纤维长
度不少于50mm,羽绒的密度不低于300克/平方米,羽绒的
纤维要求是柔软的,不可出现粗糙硬结的状态。
2、尺寸:羽绒服的尺寸要求应该符合国家的标准,尤其是袖
口的尺寸,要求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衣服的舒适性。
3、热阻性:羽绒服的热阻性要求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度。
4、抗风性:羽绒服的抗风性要求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度。
5、耐磨性:羽绒服的耐磨性要求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度和衣服的耐用性。
6、耐水性:羽绒服的耐水性要求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度和衣服的耐用性。
7、透气性:羽绒服的透气性要求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度和衣服的耐用性。
8、轻量化:羽绒服的轻量化要求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度和衣服的耐用性。
羽绒服参数标准

羽绒服的参数标准通常包括一系列指标,用于衡量羽绒服的质量、性能和适用环境。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羽绒服参数标准中的常见指标:
填充物类型:
规定使用的填充物,通常是鹅绒或鸭绒。
规定填充物的种类和比例,这直接影响到保暖性能。
填充量:
羽绒服填充物的重量,一般以克(g)为单位。
填充量越大,一般来说,保暖性能越好。
填充功率:
衡量羽绒的蓬松度和保暖性的指标。
填充功率越高,表示同样重量的羽绒具有更好的蓬松度和保暖性能。
织物材质:
羽绒服外层和内层织物的材质,包括面料和内里。
常见的材质有尼龙、聚酯纤维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季节选择合适的面料。
防水性能:
如果羽绒服带有防水功能,需要规定其防水性能,通常以防水指数(如mm)表示。
防水性能影响羽绒服在潮湿环境中的表现。
透气性能:
羽绒服透气性的指标,可以使用透湿度(如克/平方米/24小时)表示。
透气性能决定了穿着者在活动中的舒适度。
保暖区域:
规定羽绒服的保暖设计,包括有无帽子、有无护颈、是否有袖口等。
这些设计可以影响保暖性能和适用场景。
拉链和扣件:
规定使用的拉链和扣件的品质和耐久性,以确保羽绒服的使用寿命。
尺码:
羽绒服的尺码范围和测量标准,以确保不同身形的人能够找到合适的尺码。
耐久性:
羽绒服的耐磨性和耐洗性等耐久性能的标准。
符合性标志:
符合性标志,表明羽绒服符合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安全、环保等法规和标准。
50绒羽绒新国标检测标准

新国标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于2021年4月1日开始实施,取代了旧标准GB/T 14272-2011。
这一新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我国羽绒服装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规范羽绒服装行业及其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市场秩序,以及进一步提高羽绒服装的产品质量。
与2011版标准相比,新标准的最大变化在于“含绒量”被修改为“绒子含量”。
具体来说,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的羽绒服才能被称为羽绒服。
此外,新标准还明确了填充部位的要求,例如门襟、袋盖、风帽、领子等小部位可以采用其他填充物,但主要部位如大身、袖子等应填充羽绒。
这一新标准的实施标志着对羽绒服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羽绒服检验标准

羽绒服检验标准
5.3 抽样规定
外观抽样数量按产品批量:
500件(含500件)以下抽验10件。
500件以上至1000件(含1000件)抽验20件。
1000件以上抽验30件。
理化性能抽样4件。
5.4判断规则
5.4.1单件(样本)外观判定
优等品:严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4
一等品:严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7或
严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1 轻缺陷数≤3
合格品:严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0 轻缺陷数≤10或
严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1 轻缺陷数≤6或
严重缺陷数=0 重缺陷数≤2 轻缺陷数≤2
5.4.2批量判定
优等品批:外观样本中的优等品数≥90%,一等品,合格品数≤10%,理化性能测试达到优等品指标要求。
一等品批:外观样本中的一等品以上的产品数≥90%,合格品数≤10%(不含不合格品)。
理化性能测试达到合格品指标要求。
合格品批:外观样本中的合格品以上产品数≥90%,不合格品数≤10%(不含严重缺陷不合格品)。
理化性能测试达到合格品指标要求。
当外观缝制质量判定与理化性能判定不一致时,执行低等级判定。
5.4.3抽验中各外观批量判定数符合本标准规定,为判定合格的等级品批出厂。
5.4.4抽验中各外观批量判定数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进行第二次抽验,抽验
数量增加
一倍,如还不符合本标准规定,应全部整修或降等。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FZ/T80002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绒服标准
羽绒服的标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填充物质:羽绒服的填充物质通常是鹅绒或鸭绒。
标准规定
要使用新鲜、洗净、干净、健康的羽绒。
鹅绒通常较鸭绒质量更好,因此在标准中可以要求使用鹅绒。
2.含绒量:羽绒服的含绒量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例如90%鹅绒、10%羽毛。
标准中通常规定含绒量不能低于一定百分比。
3.保暖性能:标准中通常会对羽绒服的保暖性能进行要求,例
如保暖能力要达到一定标准,服装内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等。
4.面料质量:羽绒服的外面料通常是尼龙或聚酯纤维,要求耐
磨损、防水、透气等特性。
5.做工要求:羽绒服的做工质量也是标准中关注的要点,要求
针脚平整、缝线牢固、拉链顺畅等。
6.安全性要求:标准中也会关注羽绒服的安全性,例如要求服
装内部不得有尖锐物品、环保要求等。
以上是羽绒服的一些标准要点,具体标准则需要根据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