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出版社S版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7课《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7 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 (5)

17、十年后的礼物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达格尼的内心变化,感悟爱德华信守诺言的美德,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2、提高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心情的能力,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了解插叙及其作用,了解过度段及其作用,了解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达格尼的内心变化。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心情,感悟爱德华信守诺言的美德,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教学过程:一、引入1、引导并板书课题。
每逢生日过节大家都会收到礼物,你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呢?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7课《十年后的礼物》。
这件礼物是什么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抽答:一支乐曲,名叫《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
)什么时候送的?(齐答:十年后。
)【板书:17.十年后的礼物】2、引出并板书人物。
谁送给谁的?(抽答:爱德华送给达格尼的。
)这件礼物是什么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抽答:一支乐曲,名叫《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尼》。
)什么时候送的?(齐答:十年后。
)爱德华·格里格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把礼物送到了达格妮的手中?【板书:爱德华,达格尼】二、新授爱德华是什么人?(抽答:挪威的音乐大师。
)我们一起来欣赏下爱德华送给达格尼的礼物。
达格妮收到礼物后的内心感受。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这支乐曲怎么样?(抽答:很美很美。
)还有很多很多美妙的声音,作者没有写出来,用什么号来表示呢?(抽答,省略号。
)教师点拨:当同类的事物太多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1、达格妮听完乐曲怎么了?2、她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3、你从哪些词感受到她的激动?生评价和补充没说到的词语。
4、师引读,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她竭力抑制住——弯下——把脸埋在——师做动作。
她的激动,你感受到了吗?生做动作读。
(生生评价读的情况,竞赛读)5、她为什么这么激动?爱德华·格里格送给她的仅仅是一首乐曲吗?他还送给她什么?6、师小结:当达格妮不再抱任何希望时,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就是用了这样一种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承诺。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理解《十年后的礼物》的情节,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2.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友谊的真谛。
3.能体会爱的力量,培养爱的情感。
4.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如地表演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了解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友情的真谛,感受爱的温暖。
【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PPT。
2.学生的教材、笔记、作业本。
3.板书内容:友谊,爱。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引入情境:连续播放五分钟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之中,营造出安静、温馨的氛围。
2.自我介绍,问候同学,关注他们的情感状态。
3.出示教材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展开话题。
Step 2.阅读理解1.阅读故事,理解情节。
播放PPT,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分析人物性格。
请同学分小组,分析故事中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用语言概括出来。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想象。
3.配对对话。
请同学分组对对话进行配对联系,加深课文的理解程度。
示范完成奖赏。
4.细节理解。
请同学注意细节表述,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故事情节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Step 3.情感体验1.谈友情。
教师让学生依次说一个朋友或家人给他带来过哪些礼物,引导学生关注礼物背后的故事和感情。
2.朗读情感段落。
请同学回归故事中的情感段落,重温故事中朴素而真挚的感情。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并尽可能地表现出来。
3.讨论情绪变化。
请同学回顾故事情节,通过小组讨论做多项选择,在不同尺度下发现人物的情绪变化。
如何看待不同情绪下的故事发展,从中领悟纯真的情感变化。
4.分享感悟。
请同学分组分享自己在阅读故事中的体验,评论故事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身边的故事相互洽谈。
Step 4.拓展延伸1.课内表演。
请同学分小组表演故事中的情节,让他们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加深对情感和情感变化的理解。
S版5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17十年后的礼物1.指导学会文中生字;掌握“白桦树、旋律”等词语。
2.引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信守诺言的美德。
预习课文,识记生字词,搜集诚信格言。
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从小到大,你们一定收到过不少的礼物吧!但你们绝没有用十年的时间去送出一份礼物。
2.出示课题,读题。
二、检测预习情况1.指名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颊”读jiá,不读jiā;“桦”读huà,不读huá;“曙”的左边是“日”,右边上面是“四”。
2.听写词语,互相纠错。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在十年前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十分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2.按时间的界限可将文章分为三部分(1~3自然段):达格妮收到意外的礼物,这勾起了她的回忆。
(4~5自然段):达格妮想起大师爱德华·格里格曾许下的诺言。
(6~8自然段):达格妮了解了缘由,深受感动。
四、细读课文,深入探究学习第一部分——意外收礼物1.默读1~3自然段,画出能表达达格尼心情的句子。
2.交流出示,指导朗读。
语句一:【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语句二:【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语句三:【由于心情激动,她无法静下心来听音乐。
】用词语来表述她的心情变化:惊讶——疑惑——激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过渡: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学生接读)出示:【她仿佛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1)指导再次朗读。
(喧哗的声音很——大;咆哮的近义词是怒吼;小鸟的鸣唱柔美动人;牧童的笛声婉转动听)(2)播放音乐,说一说她还听到什么?(她还可能听到了风儿的吟唱,她听到了马儿的奔腾,她听到了花儿绽放的噼啪声,她听到了雨水打在树叶上的鼓点……)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达格妮在听音乐会时,竟听到一首乐曲是专门献给自己的,她起初惊讶、疑惑、激动……渐渐地,她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仿佛听到——(学生背诵)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品质(一)学习第二部分——回忆往事师过渡:哦!达格妮终于明白了,让我们跟随她的思绪回到十年前。
语文出版社S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学生质疑:(1)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2)谁送的礼物,送给谁?(3)为什么要送礼物?(4)为什么要在十年后送出?
二、预习检测、理清文脉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纠正错误发音。
2.默读课文,看看你能回答出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3.交流解决质疑的问题。(板书:八岁、十八岁、达格尼、格里格),
2.这个城里人和达格妮相遇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谁能结合这段文字内容,来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3.其实,他们偶然相遇的那一天正是达格妮八岁的生日,她早早地就来到林子里,希望能像童话中的故事一样,在树根底下或蘑菇底下找到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在林间小道上,她遇见了这个异常和气的城里人,城里人答应送给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但——(出示课件: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4.一个偶遇的人对你说:“十年以后,我送你一件礼物。”你相信吗?为什么?那达格妮呢?
(出示课件:“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达格妮期待这件礼物时的情景吗?
当达格妮又一次在森林中采野果的时候,她不时地四处张望,她期待着……)
小结过渡:一次又一次期待的心情慢慢地被失望代替了,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出示课件:“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7.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达格妮的心情变化。(学生齐读)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十年后收到礼物。
过渡:十年之后,8岁的达格妮已成长为18岁的少女,她早已忘记了十年前林中的那次偶遇,忘记了那个城里人的承诺。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一次露天音乐会上,她竟然收到了这份她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的礼物。她收到了一份什么样的礼物?当她收到这份礼物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默读1-3自然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7 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

《十年后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欣赏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朗读感悟课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品读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懂得描写的烘托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诚信乃人之根本。
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音乐大师恪守诺言的美德。
了解文章的叙事方法,体会心理描写和执行插叙的作用。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一、导入老师板书“礼物”。
情景设置:在今年的教师节前一天,我们班的李诚同学说要送一个礼物给老师。
我好高兴。
于是,我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
第二天,还是像往常一样,我来到了办公室,李诚同学便向我跑来,送给了老师一瓶香水。
看着他的礼物,听着他的祝福,老师心里好激动!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人曾在十年前许诺要给一个人送一个礼物。
许诺的时间之长,不知这承诺是否能兑现呢?老师板书完课题:十年前的礼物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自己到黑板上把问题写出来。
)如:(1)什么礼物?(2)谁送给谁的?(3)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4)为什么在十年前就要许诺送礼物?(5)一个礼物为什么要等十年?(6)被送礼物的人在收到礼物前、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心情?过渡:既然同学们有这样多的疑问,那老师现在就要考考孩子们。
请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读完课文之后,看你们能解决哪些问题?二、孩子们自主学习文本内容。
1、随问题1、3 相机板书:十年后的礼物(一首乐曲)随问题2,相机板书:音乐大师→达格妮2、随问题6学习课文(1)收到礼物前的心情交流: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A.是啊!一份礼物要等十年,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交流)当时的达格妮是怎么表现的呢?_____ 请孩子们默读第五自然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7 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 (8)

17 十年后的礼物一、教材分析我所执教的内容《十年后的礼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由曾卓根据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改写而成。
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十年后他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使达格妮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阅读课上如何制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氛围,让新课程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现结合我在教学《十年后的礼物》一课时进行了点滴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读书,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也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
我还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重在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意识,营造和谐宽松的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在一个民主的课堂中学会彼此尊重、欣赏,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二、学校与学生状况分析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的程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学生共有52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3人,本班学生大部分头脑聪明,爱展示自己的优点,课堂上能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上设计了一处让学生质疑的地方、一处小练笔。
大部分学生朗读能力强,所以这篇课文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感悟。
执教本课时在电教室进行,学生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研读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情变化,懂得描写的烘托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为人之本。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礼物的“珍贵”,感受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7 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 (3)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十年后的礼物》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叙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十年前,大音乐家在森林里邂逅了一个守林人八岁的女儿,答应在十年后送她一件礼物。
当这个女孩长到十八岁时,在一次音乐会上,她真的收到这份礼物——一首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激动不已,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本文的语句流畅优美,采用顺叙与插叙交错的写作特点,读来生动形象。
二、学情分析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流畅优美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品读兴趣,达格妮的心情变化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只要引导他们进入问题情境,认真阅读,积极探究,他们就不难感悟到世俗礼物有价而诚信无价。
三、设计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教学环节的设计切合学生实际,让他们有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教学过程中随时捕捉教学信息,充分利用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达格妮收到礼物前后的心情,感悟她内心的变化,激起对生活的热爱。
知道这是一件千金难买的珍贵的礼物。
⑵了解课文运用插叙的方法,将现实与回忆交错描写的特点。
⑶圈划、品读重点词句,感悟世俗的礼物有价而诚信无价,从而感受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⑷理解重点句段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⑵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与人之间诚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目标⑴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
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五、教学重点通过圈划、品读重点词句,知道这是最好的礼物,感悟世俗的礼物有价而诚信无价。
六、教学难点通过这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诚信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①教师行为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17课的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板书课题——齐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17 十年后的礼物|语文S版 (10)

17、《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课文描写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十年前,大音乐家在森林里邂逅了一个守林人八岁的女儿,答应在十年后送她一件礼物。
当这个女孩长到十八岁时,在一次音乐会上,她真的收到这份礼物——一首乐曲,一首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的乐曲。
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位挪威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以这样的奇妙的方式,把一份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女孩。
当乐曲传遍四方时,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激动不已,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文章的语句流畅优美,结构安排也很有特点,运用了插叙的方式,将现实与回忆交错描写,读来生动形象。
【教学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
2、以训练为主线,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3、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打好“三基”。
4、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情分析】从儿童心理的角度看,学生对故事情节会有浓厚的兴趣,但本班学生悟性较差,不会细细地品味达格妮心理的变化和礼物的珍贵之处,需要教师悉心点拨。
另外学生对插叙的方式不太熟悉,也需要老师指点。
【教学目标】1、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咆、哮、珍、颊、曙”。
能正确读写“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白桦、陶醉、沉浸、期待、信守、诺言、祝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树立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崇拜的明星吗?假如有一天你遇见了自己崇拜的明星,你希望明星做什么?在挪威有一位守林人的女儿叫达格尼——一位平凡的女孩,在她八岁那年,她遇见了崇拜的明星——爱德华格里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教材分析
《十年后的礼物》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故事。
十年前他答应送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一件很好的礼物。
十年后用奇妙的方式将礼物送给了达格妮,她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桦、喧、咆、哮、颊、曙”,会写“桦、律、喧、哗、咆、哮、糟、链、珍、颊、曙”。
能正确读写“白桦树、旋律、喧哗、咆哮、珍贵、双颊、曙光、陶醉、沉浸、期待”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2、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2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十年后的礼物》板书、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了个怎样的故事?生回答,师相机指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过渡:这件礼物为什么要在十年后送出?让我们跟着达格妮回到十年前看看。
二、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十年前的偶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想想十年前发生了什么事?
板书:(一个城里人十年前许诺小姑娘)
2、大家看,这就是城里人和小姑娘相遇的情景,从画面看他们心情如何?这是一次愉快的相遇,城里人答应送小姑娘一件很好的礼物,但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课件出示:“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现在小姑娘几岁?十年后呢?这篇课文的课题叫做(十年后的礼物)这句话正好点明了课题。
齐读。
过渡:小姑娘在得到许诺后一直等待着礼物的到来
3、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小姑娘等待礼物的心情,把感悟批注在书上。
看看小姑娘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1)当小姑娘渐渐长大时,一开始她是怀着什么心情等待这件礼物的?从哪里体会到的?
课件出示: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小姑娘在期待礼物时会想些什么?指导朗读
(2)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小姑娘还是没收到礼物,她的心情会变成怎样的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课件出示: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你对这个“哄”是怎么理解的?指导朗读
(3)时光飞逝,可是小姑娘还是没收到礼物,这时她的心情又变成怎样的?从哪里体会到的?
课件出示: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为什么无法把礼物送到小姑娘手中?
一想到这,小姑娘失望极了。
你们失望过吗?指导朗读
4、同学们,刚才我们学的这两段内容写的是十年前的事,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插叙的内容交代了事情的原因,
过渡:漫长的十年过去了,小姑娘收到礼物了吗?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看看。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十年后收到礼物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根据学习提示开始学习,有困难和周围同学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划出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从中体会达格妮的心情。
达格妮从这份礼物中听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交流。
当达格妮淡忘了这件礼物离开森林来参加一个露天音乐会时,她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体会到的?就在她被音乐深深陶醉的时候,她突然听到了报幕人的报告,谁来当这个报幕人? 指名报幕
(1)达格妮听到报幕后有什么反应?指名说
课件出示: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可以从中感受到她什么心情?从她的哪些动作看出的?(坐直睁大)指导朗读:让我们来边做动作边读读这句话
(2)此时,她心里是怎么想的?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课件出示: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
是呀,这是怎么一回事儿?一想到音乐家知道她的名字还将乐曲送给她,起初她的心情怎样?渐渐地,达格妮的心情又变得怎样?指导朗读
(3)达格妮陶醉在音乐中,她听到了什么?指名说
课件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同学们想想这些声音来自哪里?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达格妮还会听到什么?
过渡:就是这美妙的音乐让达格妮回忆起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收到礼物后的心灵感触
1、这时达格妮才知道自己有没有收到礼物?这个城里人是谁呀?
板书:(音乐大师十年后送曲 )
足足等待十年才收到,她的心情会怎样?
2、在她心目中这是怎样的一件礼物?
课件出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为什么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学生说感受并指导朗读。
3、感受达格妮的激动幸福,配乐师生共读
课件出示: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读完这句话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说感受并指导朗读。
此时的达格妮非常激动为什么?
“曙光”是什么意思?“曙光”就是清晨的阳光,通常用来比喻充满希望的意思。
指导“曙”字易错的部分。
4、让我们到《一篮枞果》中看看原文的相关内容课件:原文
同学们,我们也一起来为达格妮祝福吧: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5、感动之余,达格妮又会怎么做呢?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课件:课文最后一段
6、从达格妮的高呼声中,同学们体会到这种陌生的情感指的什么?
板书:热爱生活
7、音乐大师信守了十年的诺言用乐曲送来对达格妮的祝福,使她产生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现在让我们也来面对这片大海,男生跟达格妮一起呼喊对生活的热爱,女生跟达格妮一起呼喊对未来的向往。
我们全班同学满含热爱生活的激情一起呼喊:生活啊,我爱你!
三、揭示中心
1、一个历经了十年的承诺,让达格妮的生命从此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使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份礼物最珍贵的内涵是——(板书:信守诺言)
2、学生讲身边发生的信守诺言的小故事。
四、总结
信守诺言,是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送给达格妮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也是送给你们,送给所有人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让信守诺言永远与我们相伴吧!
五、拓展与延伸
1、老师送礼物:诚信格言,快来读读吧。
交流同学们收集的诚信格言。
课件出示:诚信格言
2、推荐书目
课件出示:《一篮枞果》《曾子杀猪》《商鞅立木》
3、作业
课件出示:写一个身边发生的诚信小故事,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写。
板书设计
17 十年后的礼物
城里人十年前许诺小姑娘
音乐大师十年后送曲达格妮
(信守诺言)(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