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十年后的礼物》课件【三篇】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十年后的礼物》课件【三篇】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十年后的礼物》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识字若干个;读准词语“双颊、呜咽”,理解词语“呜咽”。

2、找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语句,重点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复述课文;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达格妮送去了最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语句,重点感受达格妮内心的激动。

教学难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简要复述课文;了解破折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1、(师板书:礼物)在你收到的许多礼物中,你觉得哪份礼物最珍贵?说说你的想法。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篇与礼物有关的课文。

(师补全课题:十年后的礼物)十年后的礼物。

(点名读课题、齐读课提)二、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这件礼物是什么呢?又是谁送给谁的呢?就让我们先来轻声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板书:24、十年后的礼物一首乐曲爱德华。

葛利格达格妮(引导学生将二人的身份说清楚。

)2、为什么说它是十年后的礼物呢?板书:八岁、十八岁3、现在谁能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4、一个普普通通的守林人的女儿收到一个音乐大师送给她的礼物,而且是相隔了十年以后才收到。

这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现在谁能读好课题?5、用板书上的词语概括全文大意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1、达格妮收到礼物后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试着用“——”划出能够反映达格妮心情的句子2、根据交流,媒体出示句子3、指导读句(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能用一个词来表述她此刻的心情吗?惊讶指导朗读(2)这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有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疑惑感情朗读重点词怎么(3)由于心情激动他无法静听音乐。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5 沪教版(2015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5 沪教版(2015秋)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欣赏积累短文的好词佳句,朗读感悟短文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研读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达格妮的心理变化,懂得心理描写的烘托作用。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礼物之珍贵,从而感受大音乐家爱德华信守诺言的崇高品质,体会诚信的可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段,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激动与幸福。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请同学们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板书:一首乐曲)是谁送给谁的礼物?2、欣赏乐曲《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如果你就是达格妮,收到礼物时你会怎样?那达格妮的心情又是怎样的?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她当时心情的句子。

3、交流出示描写达格妮心情的句子: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1)老师读这句话,学生把她当时动作、表情做出来。

(2)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3)能用一个词来描述达格妮当时的心情吗?(学生回答后板书:惊讶)(4)引读:达格妮惊讶是因为--(报幕人的报幕词)(5)要求扮演报幕人读报幕词。

4、再交流出示: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1) 此时,她的心情怎样呢?(学生回答后板书:疑惑)(2) 老师和学生合作读这句话。

(3) 男女接读(你们真会读书,都读到达格尼心里去了。

)(4)全班同学齐读以上两个句子,读出达格妮惊讶、充满疑惑的心情。

过渡:起初,由于心情激动,达格尼无法静下心来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乐曲中去了。

引读出示: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1)播放音乐,请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牧童吹着悠扬的笛声,各种动物在欢快地唱着歌,远处隐约传来阵阵大海波涛汹涌的声音,想象中的画面美吗?声音动听吗?感觉怎样?(2)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十年后的礼物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十年后的礼物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十年后的礼物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名为“十年后的礼物”的活动。

设计意图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理解时间的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十年”这个时间单位,能够用语言描述十年后的自己和十年后的礼物,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十年”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未来期望。

为了开展这节课,我准备了十年后的照片、画纸、彩笔等教具和学具。

我会给每个孩子发放一张十年后的照片,让他们看着照片,想象一下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一下他们想象中的十年后的自己和十年后的礼物,他们会分享自己的想象,其他孩子也可以听一听,学一学。

我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孩子也可以欣赏和评价。

活动重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十年”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未来期望。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未来自己和未来礼物。

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对“十年”这个时间单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拍摄一张现在的照片,然后再次想象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再次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的未来期望,以此加深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十年后的礼物”的活动中,我发现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让孩子们理解“十年”这个时间单位是一个难点。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十年后的照片,让孩子们看着照片,想象一下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

这个步骤的设计旨在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时间的变化,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想象。

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他们想象中的十年后的自己和十年后的礼物也是一个难点。

在这个步骤中,我鼓励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我会倾听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期望。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3 沪教版(2015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3 沪教版(2015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重点句段,从中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培养学生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1、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叙事手段,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激动与幸福。

课型结构授新教学方法探究、合作、自读自悟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句名言(大屏幕):(设置疑问,引发思考):这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或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

(只要围绕意思说出就行)过渡:你们真棒,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相信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后,你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十年前,许诺:十年后,信守诺言)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 十年前,音乐家给8岁的小达格尼的承诺是什么?(学生浏览课文之后回答)自由朗读课文,带着以下问题做批注。

具体要求:(1)、读完这部分,你认为这个城里人是个怎样的人?(2)、用“﹏﹏”画出具体描写达格妮心情变化的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 汇报交流(1)体会城里人的和气、亲切、真诚。

(引导学生说出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动作、语言)(2)引导学生读城里人的语言。

读出城里人的和气、亲切、真诚。

质疑:“——”有什么作用?城里人的最后的一句话正好照应了文章的哪里?3)、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变化。

(1)你从哪句话悟出小女孩儿的心情的变化。

(板书:期待——怀疑)(2)谁能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小姑娘期待与怀疑的心情?(课件出示达格妮心情的句子: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关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啊!)指导朗读,读准期待、怀疑的语气。

三、总结表达方法。

质疑:同学们观察一下课文第二部分在写作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曾经学过的哪篇课文有类似的表达方法?点明:这一段是作者的回忆内容,这种回忆在写作上被称为插叙,插叙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事情发生的原因,我们今后的习作也可以尝试去运用这种方法。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十年后的礼物》教案设计_一目斋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十年后的礼物》教案设计_一目斋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十年后的礼物》教案设计【导语】《十年后的礼物》描写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十年前,大音乐家在森林里邂逅了一个守林人八岁的女儿,答应在十年后送她一件礼物。

当这个女孩长到十八岁时,在一次音乐会上,她真的收到这份礼物——一首乐曲,一首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的乐曲。

让人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位挪威的大音乐家爱德华·葛利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以这样的奇妙的方式,把一份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送给了女孩。

当乐曲传遍四方时,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激动不已,让她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好。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能自主的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

3、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音乐家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作为礼物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事;背诵课文三、四、五节。

4、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承诺,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了解奇妙的方式指什么,为什么这礼物很珍贵。

2、能从文中体会到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3、能抓住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大家都收到过礼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板书:24十年后的礼物)齐读课题(注意“的”的读法:“的”是轻声的读,“十年后”或者“礼物”重读都可以。

)2、预习反馈,理清文脉师:通过预习,小朋友们一定知道了这份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它是怎样的一份礼物呢?谁能根据提示说一说呢? [媒体文字出示:十年后,__________送给_________一份___________的礼物。

这份礼物是____________。

]3、细读1-3,深入体会师:我们都知道了这份礼物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行文线索,细细的品会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10 沪教版(2015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10 沪教版(2015秋)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道理,树立诚实守信的美德,体会生活的美好。

3.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心情的写法。

4.了解插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达格妮不断变化的心情,体会音乐家信守诺言的美德。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整理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的有关信息。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已知,破题引入1.直出课题。

2.交流:十年后的礼物是谁送给谁的?3.认识达格妮和爱德华·格里格,交流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的有关信息。

设计意图:交流所收集到的两位主人公的信息资料,实质是引发学生在他们之间身份的对比中寻找文中的冲突点。

二、品读故事,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礼物的美好。

当达格妮听到著名的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先生竟然献给她一首“得意之作”时,她会想什么?用一个词语形容她此时的心情。

(相机板书:心情惊讶)出示自学提示一:学习1-3自然段,体会收到礼物时的心情学习步骤:1.划:划出能体现达格妮此时“惊讶”心情的句子。

2.读: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些句子。

3.想:达格妮会从乐曲中听到什么呢?(引读)她还会听到什么呢?(激发想象)(1)忽然,她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

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2)这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个著名的音乐家怎么会知道她的名字,而且将一支乐曲献给她呢?(相机学习利用描写人物的动作与心理活动来体现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边读边划,在人物的动作与心理活动中体会人物心情,既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也能促使学生在强烈的心情变化中体会这份礼物所带来的冲击。

出示自学提示二:学习4-5小节,走进十年前的回忆环节(一)在情境中了解礼物的由来学习步骤:轻声读第4自然段。

1.划:达格妮遇到的这个人具有什么特点?划记重点词语。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十年后的礼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是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节课,以小说《十年后的礼物》为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先进事迹产生敬佩和感激之情。

2.让学生体验到善良的力量,使学生意识到善良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3.改变学生的行为,形成好行为习惯,善良的品质从小树立。

4.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出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下:1.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善良之心”这一价值观。

2.学生理解“小小的善举能够带来的变化”3. 教学难点本节课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善良的力量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4. 教学方法和教具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和“问答法”,教学工具为PPT和视频。

5.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情感方面,学生会有所理解,但是对于善良的概念还不太了解,需要对这方面的概念给予一定的讲解和引导。

6. 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步:导入通过观看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个名叫王毅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第二步:呈现让学生跟读小说《十年后的礼物》,并做一些简单的阅读理解题目。

第三步:演示组织学生分组,通过讨论将小说中展现出来的善良之心深入探讨。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进一步知晓“一份善举”带来的效果发挥着一个巨大的作用。

第四步: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回味故事情节,感受到善良之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反思经过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理解“善良之心”这一价值观,并对这一概念产生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小说中展现出来的善良之心,学生深刻认识到了“一份小小的善举能够带来的变化”这一道理,从而让他们理解到善良之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授法和问答法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9 沪教版(2015秋)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十年后的礼物9 沪教版(2015秋)

24、十年后的礼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自主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表现达格妮心理变化的语句,感受达格妮内心激动。

3、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音乐家信守十年前的诺言,把一首乐曲作为礼物献给守林人的女儿的事;背诵课文第3、4、5节。

4、知道大音乐家以奇妙的方式,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给他人送去了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礼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找重点词句,了解大音乐家信守承诺的可贵品质,体会人与人的真挚情感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爱德华?葛里格教学过程:四、导入新课、揭题1、同学们,一生中我们会受到许多的礼物,而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这份礼物与众不同,一起来看课题。

2、揭题齐读3、学生质疑归纳:(1)“礼物”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十年后才送礼物?(3)为什么要送这样一份礼物?五、学习课文,解决疑问1、带着问题读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2、交流疑问(1)“礼物”指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送这样一份礼物?①出示课文第4节②指名读③交流(感谢达格尼给了他创作的灵感)④他承诺女孩十年后会送她一件很好的礼物,你觉得会是什么礼物呢?⑤齐读这一节内容3、达格尼多么期待这份礼物呀,她盼呀盼呀,可是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1)出示课文第5节(2)指导朗读4、然而,这份礼物十年后如约而至,现在她知道了……(1)出示第6节(2)自己读读这节内容,你有什么疑问?(3)为什么这份礼物比华美的衣服和漂亮的项链更珍贵?A.(用文中的句子理解)“他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B.(估计学生的初步理解)这是大音乐家花了10年的心血谱写的乐曲5、让我们用心感受一下这份礼物的魅力吧(欣赏音乐)6、再让我们走进达格尼,看看当她收到礼物时的表现。

(1)交流出示3、7、8节(2)多形式有感情的读男女生赛读(3)通过反复的朗读,再深入理解这份礼物比华美的衣服和漂亮的项链更珍贵。

A.“她从音响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a. 理解曙光b. 用自己的话理解这是一份怎样的祝福B. 音乐让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a.想象:她还能听到什么?b.虽然达格尼一直工作在森林中,可她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周围一切竟然如此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后的礼物》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年后的礼物(板书课题)。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礼物是――一支乐曲,是谁送给谁的?这礼物来之不易,它让达格妮等了整整十年啊!这等待的日子是多么难敖呀!那达格妮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围绕礼物“温故而知新”,很快将两节课的内容衔接在一起,同时做到简洁明了。

)
二、体会心情,感悟热爱。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

谁来说一说当时达格妮是怎么想的?
(1)出示:“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


你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出她的想法吗?(期待)
(2)读出期待
(3)一年过去了,达格妮心中依然(期待、渴望、希望)
五年过去了,达格妮在想(我是不是上当了?)
九年过去了,达格妮开始认为(简直就不可能)
她仿佛明白过来了什么?
(4)读出怀疑
出示:“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吧,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


“哄”。

“哄”字你怎么理解?(哄是骗。

)那么达格妮认为这个人怎么哄她?
屏幕出示: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

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将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谁来读一读?从这一句中你读出了什么?(失望)
(5)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段话?引读: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终于,她仿佛明白过来(那个人真会哄我,哄一个八岁的小姑娘。

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即使他有这样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6)齐读这一段,读出期待、怀疑与失望。

3、是呀,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无法相信一个十年的约定。

(1)学习他们的相遇部分。

那个人真的是哄她吗?让我们把目光投到十年前的那个秋天,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同学们读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那是一个异常和气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帮助一个陌生的小姑娘,提篮子,送她回家,还答应送礼物。

)你能否像这个陌生人一样和气地说说这段话。

指导朗读:
屏幕出示:“咳,真糟,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给你。

我口袋里连一根丝带也没有,更不要说会唱歌的洋娃娃了。

不过我会送你一件很好的礼物,不是现在——大约十年以后。


(2)导读
多么和气的陌生人,多么美丽的诺言,起初,这个天真的小姑娘还在耐心地等待,可是一年过去了,她开始产生了怀疑,她想:——
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五年都过去了,可是依然没有这个陌生人的任何消息呀,她的怀疑逐渐增强,终于,她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九年过去了,当初那个天真的小姑娘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而关于那个陌生人的记忆也模糊了,她彻底失望了,她早就明白过来——
(5)刚才我们学习的4、5自然段是达格妮的回忆,前面我们说过这种写法叫“插序”。

那你能否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交待礼物的由来,让人一目了然。


2、就在达格妮放弃希望的时候,这个礼物她真的来了,这对于达格妮来说是——(出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1)得到这份礼物时达格妮的心情是怎样的?(喜悦)
(2)还有什么?(幸福)你是怎么知道的?
带着喜悦,带着幸福的甜蜜读这句话。

我觉得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对于一个守林人的女儿,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已经是非常珍贵的礼物了,因为它们能让达格妮更加美丽动人,为什么这首乐曲超过了它们,成了最好的礼物!请同学们读课文第6自然段从中找到理由。

(1)这是大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送的;
(2)这送礼物的方式很奇妙:乐曲传遍四方,也就将礼物送给了她;
(3)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最终都会过时,会变难看,而乐曲却是永恒的;
(4)这是爱德华▪格里格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所以意义非凡。

带着喜悦,带着幸福的甜蜜再读这句话。

资料链接:下面我们简单了解爱德华格里格
这样一位深受世人爱戴的音乐家,他为了一个八岁的小姑娘,信守了十年的诺言,十年呵,三千多个日子,,所以我们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来说,这是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的礼物。

3、打开这份礼物,达格妮听到这礼物里都有些什么?达格妮听到了什么?
出示:
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同桌互读,怎样读能读出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

想象说话:沉浸在乐曲中的达格妮如痴如醉,她还听到了(),(),()……
5、听完了乐曲,她明白了什么?
此时的达格妮的心情又是如何呢?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动手画一画。

(1)出示: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她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到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此时,我们又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达格妮的心情呢?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呢?读读第6自然段,同桌讨论交流。

屏幕出示: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歇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她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找出达格妮的动作:流满呜咽弯下埋在)从她的动作中你体会到此时的达格妮什么样的心情?(激动)指导个别激动地读。

她感动、她激动,同时她也听懂了音乐家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你怎么理解“曙光”:清晨的日光,比喻美好的前景。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请你像爱德华格里格那样祝福她——“你是黎明的曙光,你就是幸福。


4、音乐会结束后,这位十八岁的姑娘走到海边,面对大海高声说:“生活呀!我爱你!”此时此刻,你们一定能体会到达格妮的心情,
这呼喊声中,充满了--- 达格妮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这呼喊声中,充满了----达格妮对人间真情的感激,-
这呼喊声中,充满了----达格妮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四、揭示中心
1、文中说达格妮明白了,她明白了什么?
2、一个历经了十年的承诺,让达格妮的生命从此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使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个礼物最珍贵的内容是——板书:信守诺言
是啊!信守诺言,是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送给达格妮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也是送给老师,送给同学们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让信守诺言永远与我们相伴吧!
七、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读后感,字数300字以上。

板书设计
十年后的礼物
一首乐曲
爱德华 ------------------- 达格妮
信守诺言
十年后的礼物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我静静地思索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对照我自己的教学设想,我觉得本节课在这些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1、抓住主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文章的结构安排,情节描述非常有亮点。

以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时的心理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沉浸到乐曲中去了”,“她明白了”,自然引出十年前的那件事。

“当她渐渐成长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想起这次相遇,期待着那件礼物……”当那么厚重的礼物收到时她包容在幸福里,以至于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上苍对她的厚爱。

教学中,我抓住文中表达达格妮心情的句子来组织教学。

我请学生找出描写达格妮收到礼物时的心情的句子,八岁的达格妮期待礼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的句子,达格尼听完乐曲后的心情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达格尼初收礼物时的惊讶之情,期待礼物过程中的愉快、怀疑、失望之情,以及听完乐曲后激动心情。

以礼物为线,以心情为珠把整篇文章串联起来,思路很清晰。

2、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文章第7节写道: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

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

在反复阅读了课文后,我感到达格妮此时的心情固然是激动,但“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这样的反应似乎过头了。

查阅过资料后,才发现这里果然有一个断点。

原来听完乐曲后,达格妮听说爱德华就在不久前去世。

这样一来,达格妮的反应就可以解释了。

课堂上,当学生在理解句子的时候,我就把这一细节补充了进去,从而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反思本节课不足之处:
1、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

2、参与交流的人数较少,问题的交流不够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