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

合集下载

配方颗粒工作总结

配方颗粒工作总结

配方颗粒工作总结
在配方颗粒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熟悉各种原料的性质和用量,还要掌握制粒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技巧。

通过对工作的总结,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首先,在配方的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每种原料的特性,包括颗粒大小、流动性、粘附性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配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要考虑原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效。

其次,在制粒工艺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加湿和干燥的程度,以及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还影响着后续的包装和储存。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在工作中我还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原料,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同时,还可以优化工艺流程,减少能耗和生产成本。

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的来说,配方颗粒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工艺,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剂组成之感

方剂组成之感

方剂组成之感【摘要】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的。

古人有云:“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

”所以说,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遣药组方配伍组成组成变化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的。

古人有云:“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

”所以说,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历代医家在长时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遣药组方的理论。

1 组成原则1.1 君臣佐使配伍理论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其后,金人张元素有“力大者为君之说”。

元代李东恒说:“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

”明代的何柏斋更近一步说:“主治者,君也。

辅治者,臣也。

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

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协助君药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帮助君臣的药物,使药是起引经作用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

彼此之间相辅相成。

除君药外,臣佐使药都具有至少两种意义。

也就是说,在一药方中,并不是每一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也不是每要只任一职。

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齐备,全视病症大小与治疗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选药物的功用来决定。

例: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麻黄汤臣药——桂枝,辛甘温,温经合营,解肌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佐药——杏仁,苦温,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通过麻黄汤的分析,可知君臣佐使分清主次,相互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之更好的治疗疾病。

配方研制心得

配方研制心得

配方研制心得配方研制心得篇1我是一名有着丰富研发经验的药剂师,一直以来,我都对药物研制充满热情和执着。

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近年来在配方研制方面的心得。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配方研制的过程并非简单的元素组合,而是需要深度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综合体现。

配方研制的关键,我认为,在于精准的定位和解决问题。

从确定目标,到选择合适的原料,再到最后的成品测试,每一步都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确保最终的配方能够满足需求。

我曾遇到过一个配方研制难题。

在研发一种新的止痛药时,我发现现有的成分无法满足良好的止痛效果。

我重新审视了整个研制过程,思考是否有其他可能的成分或方法。

我查阅了大量文献,与同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配方中的剂量比例。

通过调整剂量,我成功地提高了新止痛药的止痛效果,并顺利将其推向市场。

这个经验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配方研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从配方不成功,到寻找新的解决方案,每一步都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和接受新的可能。

配方研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验、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总之,配方研制的过程既富有挑战,也充满机遇。

我期待在未来的研发工作中,能够继续以创新思维和热情,为配方研制领域带来更多的突破。

配方研制心得篇2配方研制心得:1.确定配方前的关键步骤:在研制配方之前,需要对目标配方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以确定研制方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选择合适的原材料: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对于研制出优质的配方至关重要。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品质、价格和采购难度等因素,以确保配方研制成本和生产效益的平衡。

3.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是配方研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严格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

同时,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4.配方优化:在实验的基础上,需要对配方进行优化,以实现配方性能和成本的更优组合。

护肤品配方师实习报告

护肤品配方师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近期,我有幸成为一家知名护肤品公司的实习生,担任护肤品配方师的角色。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深入了解护肤品配制的过程,掌握基本的配方设计原理,并学习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护肤品。

二、实习内容及心得体会1. 学习护肤品基础知识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主要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请教有经验的同事,学习了护肤品的基本知识,包括护肤品的分类、功效、成分及其作用等。

这为我后续的实习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参与配方设计在掌握基本知识后,我开始参与护肤品的配方设计。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配方讨论会,与团队成员共同商讨新产品的配方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选择合适的成分和比例,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实践操作在配方设计确定后,我参与了护肤品的实际制作过程。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准确称量、混合、乳化等基本操作,并掌握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卫生、安全等。

4. 市场调研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我利用实习期间,进行了一次市场调研。

通过收集消费者意见、竞品分析等方式,我了解到当前市场上护肤品的主要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产品研发提供了有益参考。

5. 创新开发结合市场调研结果,我提出了一款针对年轻人需求的护肤品创新方案,包括产品定位、配方设计、包装设计等。

该方案得到了导师和同事的认可,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护肤品配制的整个过程,掌握了基本的配方设计原理,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创新开发适应市场的护肤品。

同时,我也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协同合作,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四、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对护肤品行业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护肤品配方师这一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为我国护肤品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个化妆品配方师的肺腑之言

一个化妆品配方师的肺腑之言

一个化妆品配方师的肺腑之言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一个化妆品配方师的肺腑之言本人化学专业出身,90年代就开始做化妆品了。

也有几次小小的机会,参与过大牌化妆品的子项目研发。

关于护肤品,我想跟你分享些有用和有意思的东西。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并批评指正:)护肤品“有什么用”常听到两种的声音:1“涂涂抹抹根本没有用,该老还是老!”;2“我不用那些普通的东西,几千块的大牌效果还是很神奇的”作为一个配方师,我想告诉你:如果护肤品没用,我们早就失业了,呵呵。

我给你一份好的护肤品,你若愿意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半脸试验”,到时两边脸一对比,就知道了。

但,肯定不是越贵的越好。

我给自己调配的护肤品,用最“顶级”的原料,可成本心里都有数的。

护肤品选对不选贵。

那好的护肤品怎么挑呢包装、直观鉴别,以及配方表,是三个路子。

我后面会一一讲到。

下面先从最基本的【防腐】开始讲起吧。

化妆品里含有的油脂、胶质、蛋白、水等,我们的皮肤喜欢,细菌也喜欢。

化妆品都是要上柜台、上货架的。

一般化妆品都有三年保质期,而你很少会看到哪个面霜在货架上长霉、长毛了,这就是因为有防腐剂。

防腐剂有没有危害刺激性肯定是有的。

有报告说,香精和防腐是造成化妆品过敏的两大元凶。

所以后来某些厂家就提出一个“无添加护肤品”的说法,不含防腐剂(!)。

我做化妆品这么多年,只见过一种,勉强可以称为“无防腐”护肤品的,新娘子大喜日之前保养用的{安瓶},走美容院线的,几百、几千不等。

无菌真空包装,开封一次性用掉,罐装条件上算是满足了无防腐。

但实际上“无添加护肤品”是个大乌龙。

首先生产条件,就算是药用GMP10万级生产条件,评定标准也是每平方米细菌数低于5个,绝对的无菌是不可能的。

就算产品做到了绝对“无菌”,除非护肤品真空包装,与氧气绝缘,否则普通的瓶装货架销售,变质是不可避免的。

真要无防腐,那得做成针剂疫苗了,而且一个小包装只限一次量,开封一次就丢弃。

中药配方几点心得

中药配方几点心得
5 注意 复 核
汗 。桑 叶 发 散 风 热 , 枝 祛 风 通 络 , 椹 滋 阴 补 血 ,桑 白皮 利 桑 桑 水平 喘 。因 此 , 调配 处方 时要 分 清 药 用 部 位 , 可 混 淆 。 在 不
3 依 方 调 配
当调配完处方后 , 进行最 后一 次全面 细致地 复核 ,除 再
2l O 0年第 l期
l5 0
中药配方几点心得
韩 敏
摘要 : 审查处方 , 从 熟悉饮 片处方调 配, 加工炮制 ,药调 剂工
作是 一 项 复 杂 而 严 谨 的 工作 , 直接 关 系到 用 药安 全 有 效 . 药调 刺 工 作 者 既 要 有 熟 练 的技 术 操 作 能 力 , 要 懂 得 中 医 中 药 以 及 中 既
在施治上的重要性 。 4 注 意加 工炮 制
熟 悉 饮 片 , 解 别 名 , 悉 药 材 , 别 中 药 饮 片 是 中 药 工 了 熟 识 作 者 必 须 具 备 的业 务 素 质 , 于 中 药 品 种 繁 多 、 杂 , 多 品 由 混 很
种从外表上看极为相似 , 性味 。 其 功能却大 不相 同。五 加皮与
有 关科 学 知识 , 要 有 高度 的责 任 感 。 能使 调 配 的 药 剂 发 挥 预 期 的效 果 。 还 方 关键 词 : 审方 ; 片 调 配加 工 炮 制 ; 核 饮 复
中图分类号: 22 R 8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号 :0 6 0 7 (0 0 1 0 0 — 0 10 - 9921)— 15 1
能宣 肺是 君 , 重剂 量 石膏为 臣, 专清 肺热 , 麻黄 相 配, 与 一辛
温, 辛寒 , 辛寒大于辛温 , 一 而 不失 为 辛 凉 之 重 剂 , 仁 宣 利 肺 杏 气 为佐 ,助 麻 黄 以止 咳 平 喘 ; 草 调 和 诸 药 为 使 。 四药 合 用 , 甘 解表 邪 、 宣肺 气 ,里 热 得 清 则 身 热 咳 喘 诸 症 自 消 。如 若 擅 自 换 掉 一味 或 减 少 某 一 药 物 的 用 量 ,势 必 影 响 处 方 应 有 的 疗

配方师需要全方位的思考

配方师需要全方位的思考
二 、你 喜 欢 挑 战吗 ? 喜 欢 就 来做 品
的生命保驾护航 ,为企 业的发展打好基
础!
初 进 企业 肯 定需 要 从基 层 岗位 做
管 工作 !
起 ,品管人员原则性要 求较高 ,一个普 通 的品管 员 日 的工作关键是严格按 照 常 制度流程和标准要求进行作业 ,维护标
准 的权威性 。
充满挑战的品管 工作
品管 工作是为企业的生命保驾护航 ,为企业的 发展打好基础 。 认识 了工作 的核心 ,是做好工作的根本 。
o … 文, 大 团茂 海龙 料有 公 总 理 理 袁 彬 一 海 集 名 饲 限 司 经 助 奕



认 识 品 管 工作 的价 值和 发展 前
通过这 些工作 , 企业 的管理 流程基
和上级领 导不一致 ,或上级主管对于某
反馈 ,几乎参与了企业运作 的全过程 。 对于原料质量要求 、产 品知识 、生产 工
艺等均有深入的了解 ,这对于职 业发展 提供了 良好 的知识基础 ,你可以通过品
些情况的处理 的已经有了不遵守标准 的 情况 ,容易觉得工作难以得到认可而影 响工作热情 ,同时对标准执行容易产生
3 配 方 的 变化 对 生 产 加 工 成 本 的 、
速地进入角色 、体现 自身岗位价值呢?
以下给出几点建议 :
是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配方师 ,必须要 学会 全方位思考 ,因为配方从设计 、执 行 到效果体现都 隐藏着很 多的学问 ,如
何使配方效益达 到最大化 ,是配方师 的 最终 目标 。而在实战演练 中 ,配方师们 往往容易忽略 以下几个方面 的问题 :
去沟通 ,多去表达你 的观点 ,那到底 为

烧烤配方实践心得体会

烧烤配方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美味的饮食。

烧烤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烹饪方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享受烧烤的美味,我决定亲自动手,尝试制作烧烤配方。

以下是我烧烤配方实践的心得体会。

二、烧烤配方实践过程1. 准备材料为了制作烧烤配方,我首先准备了以下材料:羊肉、鸡翅、豆腐、香菇、茄子、辣椒、孜然、辣椒粉、蒜蓉、生抽、老抽、料酒、食盐、糖等。

2. 烧烤材料腌制将羊肉、鸡翅等烧烤材料切成块状,用料酒、生抽、老抽、食盐、糖等调料腌制30分钟,使调料充分渗透到食材中。

3. 烧烤材料串制将腌制好的食材用竹签串起来,注意不要串得太满,以免烤制时受热不均。

4. 烧烤火候掌握选择适合烧烤的炭火,保持火力适中。

先将食材烤至表面微焦,然后翻面继续烤制。

5. 烧烤调料涂抹在食材烤制过程中,用孜然、辣椒粉、蒜蓉等调料均匀涂抹在食材表面,使食材更加入味。

6. 烧烤完成当食材烤至表面焦黄、肉质鲜嫩时,即可出炉。

此时,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三、烧烤配方实践心得体会1. 烧烤材料选择在制作烧烤配方时,食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优质的新鲜食材是保证烧烤口感的关键。

在选购食材时,要注重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这样才能制作出美味的烧烤。

2. 腌制时间掌握腌制是烧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适量的腌制时间可以使调料充分渗透到食材中,使烧烤更加入味。

但腌制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调料过于浓郁,影响口感。

3. 烧烤火候控制烧烤火候的掌握是制作烧烤的关键。

火候过大,容易使食材烤焦,口感变差;火候过小,食材烤不熟,口感生硬。

因此,在烧烤过程中,要根据食材的厚度和性质,调整火力,确保食材烤制均匀。

4. 烧烤调料搭配烧烤调料的搭配对烧烤口感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搭配调料,可以使烧烤更加美味。

在调料的选择上,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如孜然、辣椒粉、蒜蓉等调料的用量。

5. 烧烤工具使用烧烤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对烧烤效果有很大影响。

建议使用质量较好的烧烤炭火,以保证火力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配方人的配方设计心得饲料配方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有逻辑性的工作,还包含了许多辨证法的东西。

一个配方并不是简单的把几种原料混在一起,不但需要对动物生理、生物化学、有机化学要有深入的了解,还要对饲养标准、饲料原料的种类和使用特性、营养成分熟记于胸,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应用饲养标准。

下面就是本人在饲料厂做配方时候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各位同行参考。

1 必须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和原料的质量有些配方师在做饲料配方时,只是机械的把各种饲料原料输入到配方软件中,然后点击"线性规划",只要出来的配方营养成分达到了,就把配方一打印然后交到生产上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这样做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虽然配方的营养达到了,但是饲料的"顾客"动物喜不喜欢才是最主要的。

因为饲料的适口性很差,动物就会采食很少或者干脆拒食。

所以选择原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口性好,新鲜无变质的原料。

配方师不应该每天只是做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做配方,每次要做一批饲料前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原料的品质,必要的时候要亲口品尝原料的适口性。

还有就是当饲料做出来后要检验一下饲料的色泽、气味是否达到标准。

有些饲料厂经常喜欢做一些抗应激的,增加瘦肉率,促进动物生长的特殊的小包料,因为相对来说这种小包料效果比明显,利润比较高。

比如有一次本人做一个控制养殖场蚊虫的小包料,这种小料的主要成分叫环丙胺嗪,主要作用是用来杀死蚊蝇的虫卵。

做这种小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环丙胺嗪的气味相当难闻,就只是在配方中加了些载体和抗生素。

结果客户反映猪拒食加了这种小料的饲料,后来在调整配方的时候加了香味剂和甜味剂,后来这种小料市场反映一直都很好。

还有一次类似的事情就是有些客户抱怨我们公司的一种小料(主要成分是黄胺和黄胺增效剂)促生长效果不很好,后来就加大了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两倍,结果跟上个例子一样,动物还是拒食这种小料,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些药物添加剂本来味道和适口性就不好,当用量增大的时候必然会加大难闻的味道,于是把磺胺和磺胺增效剂用量改为原来用量的1.5倍,又添加了一些香味剂,这样一来配方的效果就好多了。

强调一点的必须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比如米糠、麦麸等原料。

新鲜的米糠闻起来会有一种清香味道,含在嘴里边很甜,里边有绿色的糠壳一般来说都是新鲜的米糠,这种米糠在鸭料中可以用到50%。

但是米糠由于脂肪含量很高,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很容易酸败(5天左右),所以在猪料中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猪的嗅觉很灵敏,能不用尽量不用,可以用木薯来代替。

麦麸和次粉这两种原料其实也是一类很容易酸败的原料,但是好多配方师却忽略这一点,所以用麦麸的时候也要注意麦麸的新鲜度,要不动物会出现拒食的现象。

鱼粉是一种很好的原料,但鱼粉搀假(尿素、蛋白精)现象是最严重的。

有次我公司的乳猪料拉稀很厉害,通过降低蛋白、添加氧化锌、柠檬酸的方法但是总解决不了,后来只好把各种原料拿去送检,其他原料都很正常,只有鱼粉经过检测发现里边掺的有铵盐。

当时就把配方中的鱼粉去掉,拉稀的问题马上就解决了。

因为鱼粉的质量不好控制,所以有些公司可以自己购买鱼干,然后再加工成鱼粉。

鱼干价格为3400元/吨,加工成本50元/吨,比豆粕还便宜。

这样的鱼粉不但降低了成本,还保证了质量。

2 注意配方的失真一个好的成品饲料由好多因素决定,其中包括:好的饲料配方、好的原料和好的加工工艺等等。

一个优秀的配方并不难做,但是由于原料的实际品质、实际加工等因素造成了产品不能如实反映配方的品质。

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①原料营养成分的变异,变异原因是因为即使同一种原料,由于产地、环境、收获时机、加工、贮运方式、水分、霉变程度等的不同,其营养成份会有很大差异。

所以品控部门一定要给配方师提供各种原料的准确营养成分的数据。

不要就认为豆粕的蛋白就一定是43%或者就是46%,也有可能是44%或者是40%。

还有就是玉米,一般来讲东北玉米蛋白比较低,河南河北玉米蛋白比较高。

不要认为玉米是能量饲料它的蛋白就不需要测,因为玉米在饲料配方中用的比例很大,如果蛋白低一个或者高一个百分点,将会对配方中营养成分和配方中成本都有很大的影响。

假如玉米实际蛋白是8%,在配方计算时候把蛋白当成是8.7%,这样的配方做出来必定是蛋白水平达不到动物实际的营养需要。

反之,假如玉米的实际蛋白是8.7,在配方计算的时候当成8.0,这样的配方不但浪费蛋白原料,还在无形中提高了配方成本。

②饲料加工过程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为好多配方师都是纯粹的动物营养出身,对饲料加工方面考虑的比较少,只考虑把配方做出来,不怎么考虑由于加工方面对配方造成的影响。

由于饲料加工造成配方失真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配料精度等各方面的影响。

因为各种动物对对饲料的粒度有不同的要求,只有粒度达到了,动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消化率。

还有就是混合均匀度的问题,尤其是预混料的均匀度,如果混合不均的话,有可能动物就会出现微量元素不足更有可能出现中毒的严重现象。

尤其是某些药物添加剂,比如马杜霉素,正常剂量5ppm,但是超过6ppm的话旧会引起鸡的中毒,因此更需要注意混匀度和配料精度的影响,大用量的用大秤,小用量用小秤,必要的情况下采用逐级稀释,这样才能保证药物添加剂混合均匀。

饲料加工过程也会对营养成分有影响,有的配方师说加工过程中会原料有损失,会引起配方的实际营养含量低于配方的实际含量,所以在设计配方的时候会增加一个安全系数。

但是有些配方师在做配方中会降低一些标准,因为饲料加工中会原料中的水分会损失,结果会引起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高于配方中营养成份。

这两种做法各有各的合理性,但是本人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饲料做出来之后拿到化验室去检查一下营养成分,看看配方是否失真。

3 采用科学的方法配制饲料随着动物营养学的不断进展,新的日粮技术日益成熟。

这些技术包括:低蛋白日粮、净能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用可消化氨基酸、蛋白配制日粮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降低了配方成本,降低了氮的排出量,还使配方中的营养成分更加接近动物的营养需要。

尤其是低蛋白日粮技术在猪料中的应用已经很成熟了。

猪饲料现在蛋白水平可以降低3-4%而能取得和高蛋白日粮一样的生长性能,但是降低蛋白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㈠低蛋白日粮的能量和赖氨酸水平必须和高蛋白日粮水平保持一致;㈡采用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日粮;㈢日粮添加单体氨基酸;㈣杂粕型日粮的必需氨基酸水平,应以氨基酸回肠真消化率(猪)或氨基酸真消化率(鸡)进行校正。

但是对于肉鸡饲料来说,想降低1-2%点都比较困难,原因是苏氨酸是肉鸡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不能进入饲料配方。

但是也有实验表明,使肉中鸡日粮中蛋白降低7%(日粮中添加谷胺酰氨),肉鸡的生长性能未出现明显下降。

所以低蛋白肉鸡日粮应该是未来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一旦成功,其经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另外一个就是净能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采用消化能或代谢能时,蛋白质或纤维的能量被高估了,而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则被低估了。

比如玉米和豆粕,它们的ME和DE相似,但是如果比较它们的NE,玉米NE为2650,豆粕NE为1940。

因此用DE来设计配方时候,配方是不合理和不经济的。

但是各种原料NE数据比较缺乏,我们可以参考味之素的净能计算器。

用净能来做配方时候每吨饲料的成本可以降低5-7元。

最后一项技术是利用可消化氨基酸配制日粮,讲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配方师做蛋鸭料时用了13%的豆粕,有些配方师却一点豆粕都不用,但也取得了和高用量豆粕日粮的同样生产水平,原因出在哪里?答案就是用可消化氨基酸来配制杂粕型日粮,当然纯粹的玉米、豆粕很容易配出营养平衡的日粮,但是现在玉米、豆粕已经出现了天价,一个整天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配方师必然会导致一个饲料企业的衰败。

可以说现在能利用可消化氨基酸值是饲料最低成本配方取得成功的关键。

由于猪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比较高,因此纯粹的杂粕型日粮想在猪日粮应用不太可能。

由于禽类味觉不发达,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运用可消化氨基酸模式,应该抛弃那种蛋鸭、小鸡(鸭)大量使用豆粕的配方思想。

鸡用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是鸭的这方面资料却很少,一般都是参考鸡的,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低估了各种原料对鸭的营养价值,因为鸭的消化能力大于鸡,即使用这样的参考值做出的配方通常效果也要好于用总氨基酸值的配方。

4 根据鸭的生长特点配制鸭饲料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等特点,近些年鸭的养殖发展迅速。

但是关于鸭的营养研究却跟不上肉鸭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好多配方师做鸭饲料配方时候心里边没底,因为关于鸭的数据少之又少。

单拿豆粕的代谢能来说,鸭的是2856Mcal/KG,鸡的是2467Mcal/KG,所以如果在配方中仍然参考鸡饲料的代谢能值的话是不科学的。

NRC关于猪鸡的可消化氨基酸已经有了充足的数据,鸭的可消化氨基酸还很少见报道,因此想利用可消化氨基酸来配制鸭饲料还必须参考鸡的数据。

鸭的消化能力远大于鸡,尤其是中大鸭,每天的采食量大约为0.2kg,而中大鸡仅为0.1kg。

因此配制鸭的饲料时必须要考虑鸭的采食量因素。

假如中大鸡的蛋白设为17,能量为3000 Mcal/KG,中大鸭的蛋白可以设到12.5-16%之间,能量可以设到2350-2600Mcal/KG,因为我们配制饲料的时候必须考虑的是蛋能比和日采食量的问题,中大鸭的蛋能比只要保持在45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取得一个好的生产性能,而鸭的采食量比较大,因此设置鸭的能量蛋白水平时跟肉鸡的营养水平象比时可以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动范围。

对于蛋鸭,由于对能量的要求不高,所以能量保持在2400-2600Mcal/KG,蛋白保持在16.5以上,最低能蛋比为70的时候就可以取得最大产蛋率和蛋重。

总之,饲料配方的设计是一种技术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高深的理论水平做为指导,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总结,平时只有我们多学习和思考,多实践才能做出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配方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