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匈奴的和战.ppt全面版共3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素材讲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素材讲解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素材讲解汉武帝三次反击匈奴汉武帝时,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力强盛,武力反击匈奴侵扰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于是在公元前133年,双方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14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汉匈战争。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27年,主要是为争夺河套地区。
这一年,匈奴集结重兵进攻汉朝的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杀掠民众。
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塞,进攻久为匈奴占据的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卫青采取避实击虚的方针,出云中后,沿黄河北岸西进,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进行包围,击败匈奴的白羊王和楼烦王,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
战后,汉为了加强河套地区的防务,设立了朔方郡和九原郡,修筑了朔方城,又从关东移民10万到此屯田戍边,建立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沿阵地。
后卫青又一次大败匈奴,追至塞北六七百里,乘夜袭击右贤王,俘匈奴1.5万余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第二次发生在公元前121年。
双方的焦点是争夺河西地区。
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兵河西。
霍去病“出陇西、北地两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汉书·匈奴传》),和匈奴兵短兵肉搏,大获全胜,杀伤俘获数万人。
这年秋,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商议投降汉朝,后休屠王反悔,浑邪王杀之,率所部4万人投降。
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
汉控制了河西走廊以后,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
后又从武威分出张掖,从酒泉分出敦煌,称为“河西四郡”,汉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地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第三次发生在公元前119年。
匈奴从右北平(河北平原一带)和定襄(内蒙和林格尔)南下骚扰。
汉武帝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
汉朝集中10万骑兵,由卫青、霍去病率两路出击。
针对匈奴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判断,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
第10 秦王扫六合(共27张PPT)

秦一斤约为今250g
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
古今对比: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26CM, 体重125公斤。秦朝一位将军身高八尺, 体重400斤。请算一算,谁高谁重?
统一文字
小篆
思想上 思想上: 焚书坑儒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摧残我国古代的文化, 后果: 扼杀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上:①北拒匈奴筑 长城
辽东
临洮
3、意义 •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 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 乱的)局面,建立起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皇帝 丞 相
行政
最高统治者 御史 大夫
监察
太 尉
军事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2、中央设: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 3、地方设:郡县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巩 固统一的措施; 2、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 析问题; 3、感知秦朝的统一,增强统一 中国责任感。
伴随课本 重温历史
(一)六合一统——彰显霸气
燕 赵 齐 魏 韩
雄战 国 七
秦
楚
燕 赵 齐
秦
魏
韩 楚
3、秦朝的都城在
A、阳城 B、洛阳 C、长安 D、咸阳 4、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 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D )
(A ) (B )
A、临洮-山海关B、临洮-辽东C、嘉峪关-山海关 D、嘉峪关-辽东
初一历史上册第15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讲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 多样性和差异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语言特点
词汇丰富,语法结构复杂,表达力强。
匈奴的宗教信仰
01
02
03
萨满教
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 和祖先,通过萨满祭司与 神灵沟通。
祭祀活动
定期举行祭祀仪式,祈求 神灵保佑族人平安、丰收。
信仰禁忌
遵循严格的信仰禁忌,如 禁止猎杀怀孕动物、禁止 砍伐神树等。
匈奴的艺术成就
01
02
03
04
音乐舞蹈
擅长吹奏乐器和舞蹈,具有独 特的民族风格和韵律。
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匈奴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中,吸收了 中原文化的先进元素,如汉字、儒家 思想等,形成了独特的匈奴文化。
05
结论与启示
对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反思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战关系,既有对抗也有合作。 双方之间的战争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 也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汉朝为了维护边疆安全,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修筑 长城、派遣军队戍边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 制了匈奴的南下侵扰。
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匈奴的西迁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欧洲的民族迁徙和文化变革。
匈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游牧文化的传承
匈奴作为游牧民族,其文化具有鲜明的游牧 特色,如骑马、射箭、游牧生活等,这些文 化传统在后来的游牧民族中得到了传承。
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匈奴文化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பைடு நூலகம்成部分,对 现代文化产生了影响,如在文学、艺术、影 视等领域中经常出现匈奴题材的作品。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和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 解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和亲公主的地位、权力等,这些问题也导致了双方 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过秦论》 课件(共82张PPT)

排比句:
排比句和骈偶句的作用:
1、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 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 制其兵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把它作为
颈上系绳
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交付 连词,然后 在北面
使….退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使…..弯曲
报仇
【译文】: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那和象郡;百越的 首领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了秦的下级官吏。秦 始皇于是又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人七百多里; 胡人不敢再到南边来放牧、六国的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雪恨。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论。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 何需哀伤付一生。
----毛泽东《贾谊》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 错);
“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兵而谁何。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
置,拿 稽查盘问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坚固的城池 方圆千里
【译文】:优秀的将领手执强有力的弓弩,扼守着险要的地方,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握着锋利的武器,缉查盘问过往的行 人。天下已经平定,按秦始皇的想法,自认为关中这样险固的地 方,坚固的城池方圆千里,这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啊。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1)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课件同步课件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汉武帝特命把他的墓 冢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形状,墓前陈列“马踏匈奴”等大型原 雕石刻,以表彰他远征匈奴的丰功伟绩。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时间
过程
战果
汉武帝时,当时的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西汉名将
卫青,人称汉朝第一将。祖籍河
东平阳,出身微贱,曾为汉武帝 大姊平阳公主家奴。其姐卫子夫 被封为皇后之后,卫青做了侍中。 在汉武帝实施的反击匈奴的战争 中,屡次奉命出征,均大获全胜, 和他的外甥霍去病一起,取得了 反击匈奴的全面胜利。汉武帝封 卫青为大将军。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匈奴帝国
公元前3世纪匈 奴控制着广大地 域,包括今蒙古 国、俄罗斯的西 伯利亚、中亚北 部、中国东北等 地区,匈奴实力 强大,严重威胁 中原王朝。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秦与匈奴
秦朝疆域图
“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 地。 ——《史记 秦始皇本纪》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P14“战国形势图”,
战国时期,匈奴与中 原政权关系如何?
秦 赵 燕 修 长 城
战国时期,匈奴政权逐渐强大。不断南下 骚扰北方各国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冒顿单于(?─前174),匈奴部落联盟首领,前 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其时正值秦末,中原连年战乱 不息。冒顿单于在东边击败东胡,西边赶走月氏后, 乘虚攻占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其时他已有控弦之士三 十余万,其后又降服了西域二十余国。秦汉之际,他 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强大的国家。
秦汉时期的民族

(一)秦统一后对匈奴的 措施
①北拒匈奴,收河套、 建县城、迁民居住
匈奴骑兵铜像
②大规模修筑长城 (二)两汉和匈奴的和战
1、西汉初期与匈奴的和亲 2、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27、公元前121、公元前119年) 卫
青
霍 去 病
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反击 匈奴的胜利?
3.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
第一次出使西域
0
时间- 目的- 路线- 结果-
前138~前126年
联络大月氏东 西夹击匈奴
结果:未达出使 的目的,却了解 了西域各国的经 济、政治、文化 情况,以及他们 想和汉朝往来的 愿望,为沟通汉 和西域关系奠定 了基础。
“凿空”
张骞通西域有什么 历史意义?
1.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2.为西域正式归属中央创造了条件
(4)影响:①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 民族的国家的初步形成。②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
(5)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见书37页
关于西域都护
【解析】
(1)概念:西域都护是我国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今新疆境内设 置的最高军政首脑。
(2)设置:①汉武帝时,为联络大月氏攻打匈奴,和加强民族 友好交往、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 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②西汉与西域沟通后,开辟了 中西贸易往来的“丝绸之路”,中国丝绸的对外贸易十分兴旺, 为了加强对西域军事、政治的管辖和保护“丝绸之路”上的商 旅往来,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③东 汉初年,政府派班超经营西域,在西域重设西域都护。
国展开丝绸贸易。
例: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 行丝绸转手贸易,大获其 利的是( )
16、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ppt

使者可能会 遇到哪些 困难?
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 括今新疆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今中亚费尔 干纳盆地 今阿姆河
玉门关
阳关
张骞第一次通西域 往返路线示意方向
今甘肃临洮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二.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时间:公元前138年
目的: 联络大月氏 东西夹击匈奴 结果: 了解了西域各国 的经济、政治、 文化等方面的情 况
匈奴
战国匈奴王冠
战国
匈奴
秦
匈奴
和 亲 瓦 当
汉
武力征伐 和战之变 军事 贡物和亲
皇帝们试图通过给匈奴人贡物或联 姻的方式建立和平外交关系。但是,这 两种方法都没有获得长久的成功。 ——《新全球史》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历史时期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战国时期
秦
战
战 和 战 和
汉高祖
汉武帝 汉元帝
大一统帝国:
秦皇汉武 都是封建社会的重要君主 都采取了创新的体制来巩固中央集权 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1、统一全国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2、“推恩令”削弱封国势 3、统一货币、度量衡、 力 3 、强化监察制度 文字、车轨
青铜器
丝绸
瓷器
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9——80页的内容,5分钟后回答 下列问题: 蒙恬 1.秦始皇派________ 北伐匈奴。西汉初期, 和亲 ______ 政 无力抵御匈奴进攻,汉高祖采取
胡麻 石榴 葡萄…… 音乐 舞蹈 魔术 佛教 ……
丝绸之路作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西方文明 中国文明 印度文明
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ppt3

域原 的因 交 往为 了 恢 复 中 原 和 西
时 间
公 元 73 年
班 超 投 笔 从 戎
2.名称由来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 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 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丝绸之路。
明察秋毫
你知道这些 物品哪些是 从西域驮回 来的?哪些 是从中原驮 过去的吗?
汉武雄图载史册,
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昭君出塞
战后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归汉相约“汉与匈 奴为一家、世世勿得相诈相攻”。并向汉朝求 亲。汉元帝将王昭君嫁给他。这次和亲使北部 边界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昭君出塞成为 流传千古的佳话。
想一想: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时的和亲政策有什么
不同?为什么得到人们的赞扬?
二、张骞通西域
1、西 域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 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广大地区 2、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3、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凿空 4、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公元前60年)
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敦煌壁画)
3、西域都护的设置
(公元前60年)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府。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2.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 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此诗 赞扬的是 A. 汉武帝的统一 B. 张骞通西域 C. 昭君出塞 D. 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议一议
பைடு நூலகம்
有人说长城是封闭 保守的象征,有人 认为长城在秦汉帝 国向西开拓推进的 过程中,起到了关 键作用。你同意哪 种观点?
(1)同意第一种看法。因为长城的修建是 一种消极被动的防守,一定程度上起了闭关 锁国的作用。 (2)同意第一种看法。长城对匈奴的进攻 起了屏护作用,保证了汉朝同西域的交通畅 通,所以具有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