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七章幼儿园的劳动
学前教育学第七章-幼儿园的劳动

观看视频,幼儿园的劳动教学二,培养儿童的什么 技能?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和对自己的启发。
生活性
由于儿童的自我服务劳动和生活劳动联系密切,因 而也是儿童最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劳动内容。 在为集体的劳动中,值日生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内容 也主要是与儿童的生活起居相关联,也属于日常生 活劳动的形式。
思考
课本P181: 小班的儿童进行劳动的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 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这个案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观看视频,幼儿园的劳动游戏,进一步感受幼儿园 的劳动,谈一下想法。
壹 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慢慢理解劳动的意义,逐 渐将劳动与游戏分开,责任感也随之增加,能够抑制 个人的兴趣去服从劳动任务的需要,并能坚持完成既 定的劳动任务。不仅关心劳动成果,甚至还会评价自 己以及他人的劳动。 但是,即使到了大班的后期,儿童劳动中游戏的特 点也还不会完全的消退,边做边玩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对于儿童的表现,不能过于苛求,而是从儿童 的特点出发,给予积极的指导。
成人的劳动直接指向教育 目的,是为了创造某种社 会财富和满足生活需要而 进行的社会性活动。
儿童劳动不同于成人劳动,它受儿 童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通过劳动,使儿童学习简单的劳动 知识和技能,培养热爱劳动,尊重 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初 步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劳动的习 惯。让儿童在劳动接受教育不仅是 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贰
劳动的教育作 用
壹 劳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 段
贰 劳动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直接 的影响作用
叁
劳动的内容、 形式和指导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学前教育学-朱宗顺)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
3.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课时)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资源: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吴慧源)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3(吴慧源)3.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点视频4.幼儿园课程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活动有什么样的涵义实例:某幼儿园大班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幼儿说道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购物的经历。
“超市有文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的问。
“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
“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
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孩子么不能和教师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享自己采购的食物、谈论自己在超市购物过程中的发现……当谈到各自购买事物时,有个孩子说:“我买的酸奶最好喝。
因为这是我妈妈单位做出来的。
”(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某酸奶公司的)这一下,孩子们的新问题又来了:“我买的东西是从哪儿来到”面对幼儿的新问题,教师调整自己的方案,开始新的教育设计。
知识要点:(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界定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教学: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在《纲要》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基础性知识与技能的教与学的活动,目的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劳动导学案-幼儿教育学》

《幼儿劳动》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劳动的观点和重要性;2. 培育幼儿的劳动熟识和劳动习惯;3. 培育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熟识。
二、教学重点:1. 幼儿劳动的观点和意义;2. 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幼儿的动手能力;3. 通过合作活动培育幼儿的合作熟识。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幼儿理解劳动的观点;2. 如何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劳动活动。
四、教学筹办:1. 课件:幼儿劳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2. 劳动工具:纸张、颜料、画笔等;3. 劳动处所:教室或户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幼儿劳动的场景,引导幼儿谈论劳动的观点和意义。
2. 活动一:动手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例如折纸飞机、剪纸花等,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育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活动二:合作劳动组织幼儿进行合作劳动活动,例如清理教室、整理玩具等,培育他们的合作熟识和团队精神。
4. 活动三:体验劳动乐趣引导幼儿分享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让他们熟识到劳动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劳动热忱。
六、教学反馈:1. 观察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表现,准时赐予必定和鼓舞;2. 让幼儿分享劳动的体会和收获,增进他们对劳动的熟识和理解。
七、拓展延伸:1. 鼓舞幼儿在家庭中参与劳动,如援助家长做家务、照顾小宠物等;2. 组织幼儿参与社区劳动活动,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熟识。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劳动有了更深刻的熟识,培育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熟识,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继续关注幼儿劳动教育,增进幼儿全面进步。
幼儿园日常劳动任务

幼儿园日常劳动任务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描述幼儿园的日常劳动任务,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任务一:清洁教室- 每天早晨,清洁教室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 确保教室地面干净,没有杂物。
- 擦拭桌子、椅子和其他家具,确保表面干净。
- 使用适当的清洁用品,如清洁剂和拖把。
- 定期清洗黑板和墙壁,保持教室整洁。
任务二:整理玩具- 幼儿园中的玩具是孩子们的宝贝,需要定期整理。
- 确保所有玩具都放回到正确的位置上。
- 检查玩具的安全性,如有损坏或松动的玩具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 清洁和消毒玩具,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
任务三:打扫卫生间- 幼儿园的卫生间是每天必须打扫的地方。
- 清洁马桶、洗手池和地面,保持卫生间整洁。
- 补充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 定期消毒卫生间,以预防疾病传播。
任务四:整理教材和文具- 教材和文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确保教材和文具摆放整齐,易于取用。
- 检查教材和文具的数量和质量,及时补充或更换。
- 组织存储教材和文具,保持幼儿园资源的有效利用。
任务五:清理食堂- 食堂是为孩子们提供营养餐的地方,需要保持清洁。
- 清理餐桌、椅子和地面,确保卫生。
- 清洗餐具和餐具储存区,保持食品安全。
- 定期清洗食堂设备,如炉灶和冰箱。
任务六:维护安全- 幼儿园的安全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 定期检查幼儿园的安全设施和消防设备。
- 教育孩子们有关安全的知识和技能。
- 及时修理或更换安全设施的损坏部分。
以上是幼儿园的日常劳动任务,通过认真完成这些任务,可以提供一个干净、安全、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劳动

幼儿园劳动目录CONTENCT •劳动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意义•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评价与反馈•幼儿园劳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01劳动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意义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习惯勤劳勇敢通过劳动教育,让幼儿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勤劳品质,形成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热爱劳动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
遵守纪律在劳动过程中,教育幼儿遵守纪律和规定,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80%80%100%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劳动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劳动中的各种动作有助于幼儿的动作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通过劳动中的坚持和努力,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和毅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增强体质促进动作协调培养意志品质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让幼儿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劳动中的实践和探索,教育幼儿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在劳动中,教育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02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如穿脱衣服、洗手、洗脸、刷牙等。
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010203引导幼儿参与家庭劳动,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筷等。
培养幼儿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增强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通过家务劳动,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的日常琐事和家长的辛苦付出。
组织幼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环保、助老、助残等。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公益劳动,让幼儿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拓展视野和认知范围。
学前教育原理 7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然而五指活动课程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理论 层面虽强调应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但在实 践层面上仍比较注重教材;尽管一再强调“五指” 并不是五个学科,而应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但在 推行时仍被以分科的方式进行。
思考 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课程对当前学前教
育领域有何启示或借鉴?
(二)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
三、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 把儿童当作儿童,强调儿童的幸福童年; • 注重儿童的主体性,强调儿童的实际探究和操作; • 注重儿童个性,强调儿童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 • 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强调课程的统整性。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简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简介
第七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典型模式简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二、幼儿园课程的组成要素 三、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
思考 什么是课程?你所了解的幼儿园课
程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一)课程的内涵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前评价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后评价 追踪评价
➢ 学前课程评价主要包括课程方案 、课程实施过程、课程 效果三方面 。
1、对课程方案的评价主要了解以下两方面内容:
课程方案是否依据科学原理、原则制定,是否以先进理 念或理论为指导;
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各要素之间是否都具有较高的内部 一致性。
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1)“学前课程是反映幼儿园某一门科目客观规律的 整体教育结构,或反映幼儿园整体教育客观规律的 总体结构”。(赵寄石、唐淑,1988)
学前教育学-李生兰著-第七章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笔记

庭教育的基本途径 ⑦阐述家庭教育的若干方法 ⑧介绍幼儿园的教育概况 ⑨述 评孩子的在园表现 ⑩引导家长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
(一)宣讲现代儿童观和教育观 要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教育子女是一件国家大事, 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为把孩子培养成 21 世纪合格公民打好基础。 (二)说明家庭教育的独特价值 家庭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居于第一位,幼儿园居于第二位。要帮助家长发 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灵活性、连续性、权威性、亲 情性等特点,把孩子培养成人。 (三)讲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 要向家长讲解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间个别差异,使家长具备生理 学和心理学方面知识,为教育孩子做好准备。 (四)讲授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 (1)增进健康(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安全知识、不怕打 针吃药、体育活动) (2)开发智力(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观察周围事物、看书、聆听别人讲话、 提供丰富游戏材料) (3)培养品德(有爱心、讲文明和懂礼貌、与人交往的方法、责任感、爱 护公物、自尊心和自信心) (4)提高美感(名胜古迹-开阔眼界、大自然-感受美、家庭艺术节-艺术兴 趣、审美能力) (五)讲析家庭教育的重要原则 (1)热爱孩子的原则(例:父母带孩子去玩具店,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 而不是家长强加的玩具) (2)要求孩子的原则(例:孩子走路摔倒了,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爬起来) (3)教育一致的原则(例:老人展开“精美食物”竞赛,使孩子更挑食且 任性,因此要达成共识) (4)全面发展的原则(例:带孩子外出做客前,让孩子自己挑选衣服,打 扮自己)
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 家长的教育行为主要是指父母在一定的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处理孩子的教育 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言语和行动。 具体目标:是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促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 手段,家幼配合,协调一致,提高教育质量。 2、帮助家长获得教育孩子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和艺术, 增强教育孩子的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争取家长在经费、物质设施、人力上的支持和援助,鼓励家长参与幼儿 园的教育,提高办园的整体水平。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总体概述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总体概述1. 引言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劳动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基础阶段,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习惯和基本技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目标2.1 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2.2 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让幼儿养成自觉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2.3 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4 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劳动教育,让幼儿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容3.1 日常生活劳动日常生活劳动主要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共场所劳动。
通过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
3.2 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主要包括农业劳动、手工劳动和简单的生产性劳动。
通过生产劳动,让幼儿了解劳动的意义,体验劳动的价值。
3.3 社会实践劳动社会实践劳动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和公益活动。
通过社会实践劳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4.1 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通过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幼儿系统地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
4.2 环境创设通过环境创设,营造一个有利于劳动教育的氛围,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
4.3 家园合作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共同推动幼儿劳动教育的实施。
4.4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劳动、学习劳动。
5. 总结幼儿园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动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习惯和基本技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贰
劳动的教育 作用
壹 劳动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手 段
贰 劳动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直接 的影响作用
•叁
劳动的内容、 形式和指导
一、自我服务劳动 二、为集体服务的劳动 1.集体劳动 2.个别委托劳动 3.值日生劳动 4.家务劳动 三、种植、饲养劳动 四、手工劳动 1.自制玩具 2.其它手工劳动
一、游戏性
• 什么是游戏(关于游戏的概念) • 为什么说游戏是儿童特有的学习方式和劳动方式? •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和教育作用有哪些?
• 儿童劳动为什么具有游戏的形式和性质? • 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劳动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 同学们在现实中是否有真实案例进行分享和证明?
游戏性
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喜欢自己动手参与劳 动。 但是,目的性不明确,不在意劳动的结果,也不 能深刻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 儿童的劳动是从兴趣出发,以游戏的方式模仿成 人的劳动,边玩边做,满足于劳动过程中自己的 动作,喜爱的是用来劳动的材料和工具。 针对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劳动就是游戏,或者 是以游戏的方式完成劳动的要求。
生活性
儿童早期的劳动愿望是在生活中产生的。 孩子从出生以后,享受着成人的生活关照,耳闻目 睹成人的劳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产生了模仿成人的劳动,要求参 加与生活相关的简单劳动的愿望。 儿童常常会提出“我自己吃”、“我自己拿”、“我自己 穿衣服”、“我来摆筷子”、“我来洗手绢”、“我来倒垃 圾”等的劳动要求。 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因势利导,重视和开展儿童的自 我服务等劳动,儿童的劳动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肆
劳动应注意 的问题
一、明确儿童劳动的目的要求 二、为儿童的劳动创造适宜的条件 三、科学安排儿童劳动内容 四、劳动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 五、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思考: 除此之外,你还能够想到哪些学前儿童劳动的指导 措施或者应注意的问题?
谢 谢 欣 赏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成人的劳动直接指向教育 目的,是为了创造某种社 会财富和满足生活需要而 进行的社会性活动。
• 儿童劳动不同于成人劳 动,它受儿童身心发展 水平的限制。
• 通过劳动,使儿童学习 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 动者和劳动成果的思想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为什么说儿童的劳动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 什么是自我服务劳动?如何理解? 观察课本图片,是在培养学生哪些生活技能?体现了什 么特点?
观看视频,幼儿园的劳动教学二,培养儿童的什么 技能?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和对自己的启发。
生活性
由于儿童的自我服务劳动和生活劳动联系密切,因 而也是儿童最容易掌握和理解的劳动内容。 在为集体的劳动中,值日生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内容 也主要是与儿童的生活起居相关联,也属于日常生 活劳动的形式。
二、生活性
儿童的劳动的内容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活性劳动。 儿童的劳动是从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开始的。 自我服务是儿童独立照顾自己的简单劳动
在自我服务型劳动中,儿童需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和 鞋袜,洗脸洗脚,刷牙梳头,整理被褥、摆放椅子、收拾玩具和图书、整理 叁肆
学
组
学 前 儿 童 劳 动 的 特 点
学 前 儿 童 劳 动 的 教 育 作 用
前 儿 童 劳 动 的 内 容 形 式 和 指
织 学 前 儿 童 劳 动 应 注 意 的 问
导
题
•壹
学前儿童劳 动的特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劳动的特点
• 同学们平爱喜欢劳动吗? • 劳动是什么? • 学前儿童的劳动与成人的劳动有什么区别? • 学前儿童的劳动有哪些特点? • 劳动是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之一
思考
课本P181: 小班的儿童进行劳动的过程体现了什么特点? 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这个案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观看视频,幼儿园的劳动游戏,进一步感受幼儿园 的劳动,谈一下想法。
壹 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慢慢理解劳动的意义,逐 渐将劳动与游戏分开,责任感也随之增加,能够抑制 个人的兴趣去服从劳动任务的需要,并能坚持完成既 定的劳动任务。不仅关心劳动成果,甚至还会评价自 己以及他人的劳动。 但是,即使到了大班的后期,儿童劳动中游戏的特 点也还不会完全的消退,边做边玩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对于儿童的表现,不能过于苛求,而是从儿童 的特点出发,给予积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