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愧疚之情,分析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2.理解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教育”的内涵,懂得珍视亲情。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并能准确概括母亲的个性特征和对我的影响。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书写要认真、规范。

Ⅰ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者

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祖籍北京。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年,老舍因创作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而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质朴感人的回忆性散文。是老舍为怀念已过世的母亲而作,发表于1943年4月的《半月文萃》上。文章通过记叙母亲的身世、经历、性格,塑造了一位具有典型东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亲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赞颂和无以报答母亲恩情的愧疚之情。着力刻画了母亲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我”的深刻影响,抒写了母亲与儿女之间的挚爱亲情,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教育”的内涵和真谛。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感情。2.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作品思想内容,并能准确概括母亲的个性特征和对我的影响。3.理解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教育”的内涵。

Ⅱ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舐.犊()敷衍.()撮.土()丧.事()窘.()

供给.()廿.()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3.解释下列词语

(1)门当户对:

(2)有求必应:

4.近义词辨析填空

(1)独立独力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

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山巅”;

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们宣布独立”;

③指不隶属于某高一级单位的,如“独立师”;

④指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①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抚养了。

②这幅画是他完成的。

cuō( )

zuǒ( )

héng()

hèng()

sāng( )

sàng( )

gōng( )

gòng( )

lòu( )

lù( )

zhēng( )

zhèng( )

(2)界限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

界线:指两个地区的分界。

一般来说,句子中所涉及到的只要是有条明显的、具体的“线”,这线还可能是一道有形的建筑物,如城墙,如土埂,如大坝等,就用“界线”,其他抽象的事物的分界,就选用“界限”。

①这道土坝就是黑龙江与内蒙古的。

②殖民主义者的野心是没有的。

Ⅲ我的疑问

学习建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解决。

Ⅳ时文链接

温总理打给母亲的电话

他的亲人,有13亿之众。他的亲人,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这个人,就是温家宝。

今年在线交流时他说,因为我去年在剑桥访问期间,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事情,我的母亲就是在那天看电视而出现脑溢血的。一个九旬的母亲,因为电视新闻播报了那一点不愉快的插曲,把万里之外牵挂儿子行程的母亲也伤害了。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寻常百姓家的母子深情,一样在总理家庭里荡漾。“现在她行走不便,视觉面狭窄,只能看一个很小的空间。”他说。在视频里,看见他眼里流露出湿润的光泽。他的母亲,叫杨秀兰。这位年过九旬的母亲,和中国那些普通的母亲一样,其实没有什么不同。早年,她只是天津城里一位寻常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他和母亲住在天津城里一条古朴的小胡同里,他与小伙伴们把门板卸下来当乒乓球台,他母亲喜欢把钥匙放在邻居家里,放学后,他便到邻居家拿钥匙:“刘娘,我妈把钥匙放您这儿了?”后来,他到北京工作以后,母亲还炸好面酱,托跑运输的邻居给他带到北京。后来,她的儿子成了一个国家的总理。他说:“母亲对我的教育是永远忘记不了的,因为我出生在1942年,恰恰是在抗战时期,我在她身边知道了战争的苦难,知道了生活的艰难,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给国家。”他这样深情地说。这绝不是一个国务院总理的即兴表达,这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内心的感激和感恩。

三年前春天的下午,他到日本访问,在国会刚刚进行了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演讲后,他便给家里的母亲打电话:“妈,我讲得怎样啊?”在当天的电视直播里,双眼昏花的母亲一直看完了,接到他的电话,老母亲当即夸奖他:“孩子,你讲得很好,因为你是在用心讲。”他这才放心了。母亲是他信任的人,他等待母亲评论的心情,就像一个幼儿园孩子,等待老师给胸前佩戴大红花一样。在参加当日华人社团和中日友好团体近千人共同举办的欢迎大会上,他提起国会演讲结束后,打出第一个电话是给自己的母亲,说到“妈妈在我小时候就教育我要讲真话”时,全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所有的人无不为他的亲情所动容,许多人眼眶里闪着晶莹的泪花,有的甚至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一位日本老妇人,双手合掌向身旁一位中国人说道:“你们中国人很幸福。有这样一位热爱妈妈的总理阁下,连我也感到很温暖……”

在美国访问时,他再次回忆年幼时母亲对他的教育。他说:“母亲从小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如果做到‘四真’就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些,在他做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后,也是按照母亲的嘱托去做的。

在天津火车站候车大厅,他向一个哭泣的母亲伸出了慈爱的大手,那位母亲两岁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无钱求医,母亲的哭声揪痛了他的心。在他的关心下,孩子入院了,后来,他又自己捐助1万元给孩子治病。在视察路上,他中途下车,把手伸向了那位刚从庄稼地里劳作回来的母亲,后来,在这个国家掀起了为农民工的讨薪风暴。在前年的地震灾区,多少次,看到他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个风尘仆仆的老人,有一颗柔软而滚烫的心在绵延奔腾。

多幸福啊,总理的母亲。念天下苍生,也念母亲安康。即使在他年近七旬时,只要母亲健在,他为这个国家的付出,也有母亲一直在默默地看着他。每当他外出视察与访问,雷打不动的,是母亲在新闻里对他的张望,在心里对他的念叨。而他,无论怎么繁忙,也还记得,常常给母亲打一个电话。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人,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给母亲打电话回家的总理,一个赤子的深情,才让他常常《仰望星空》,正如他在诗里诉说的那样:“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作者:《中国国门时报》李晓

探究案

Ⅰ质疑探究

-----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整体阅读,把握文章思路和脉络。

1.找出文中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体会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表达效果。

2.文章写母亲的一生,主要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是哪三个方面?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的?

探究点二重点阅读,探究母亲的性格及对我的影响。

阅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文段开头说“母亲并不软弱”,请找出具体体现母亲这种性格的句子。

2.文段中“闹‘拳’”指什么历史事件?“鬼子”一词所指代的对象是什么?

3.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方法,并把这句话改为肯定句。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

4.联系语境,指出“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这句话对刻画母亲性格起到了什么作用?

5.作者说母亲“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概括出文段中母亲对“我”的影响。“软”的影响:

“硬”的影响:

6.文段最后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谈谈你对“生命的教育”的理解。

(2006年山东省对口高职考试语文试题)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阐述你的理解。

我的问题:

我的理解:

Ⅱ课堂练习

-----有效训练巩固提升

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两句话,不要求与例句的字数相同。

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失了友情便像,虽然,却。

失了亲情便像,虽然,却。

Ⅲ拓展提升

一、阅读提升

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⑴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⑵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⑶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⑷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⑸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⑹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⑺(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⑻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⑼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⑽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⑾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⑿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⒀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⒁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C.第⑷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4.“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

二、写作提升

回家主动为父母做一件事,比如为他们洗脚,为他们夹菜等,看看他们是什么反映。将这些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