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焊接 注意事项
钢轨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轨焊接作业指导书一:工作内容焊前检查主要是确定钢轨等级并对钢轨表面质量、型式尺寸、平直度进行检验。
二、作业程序1、钢轨型式尺寸检查①每班作业前,检查人员在存轨台,采用钢轨样板对当日待焊钢轨型式尺寸进行抽检。
②抽检内容:钢轨高度、轨头宽度、轨腰厚度、轨底宽度、轨底边缘厚度、钢轨横断面对称度。
③抽检频率:每二十根抽检一根。
2、钢轨端部平直度及扭曲检查根据钢轨技术等级选用相应的长度的平直度检测尺,具体要求见(钢轨外观检验技术标准)。
(1)用平直度检测尺,逐根检查钢轨平直度.塞尺对钢轨端部0~2米范围平直度进行检查。
用角尺和塞尺对钢轨端面平直度进行检查。
(2)用扭曲尺,逐根检查钢轨端度一米扭曲。
用扭曲尺测量钢轨端部1米之间的相对扭曲。
3、镜面检查工位:在钢轨走行过程中,逐根对钢轨全长范围内轨顶、轨头侧面、轨腰及轨底(轨底采用镜面观察)进行目测检查。
如有缺陷,应在钢轨停止走行后,采用检具测量缺陷尺寸。
4、超标钢轨编号检查完成后,在钢轨前进方向的尾端距离端部1~2米处轨顶面,用油漆编号。
钢轨编号应包括年、月、日及流水号,如“09060611”表示09年6月6日选的第11根轨。
5将超标的钢轨填写在《超标钢轨记录表》。
三、人员分工设4个检查工位,具体分工如下:1号位(存轨台):负责轨顶和轨端平直度。
2号位(存轨台):负责钢轨前进方向左侧轨腰及轨头侧面检查并检测钢轨扭曲。
3号位(存轨台):负责钢轨前进方向右侧轨腰及轨头侧面检查及钢轨编号与记录。
4号位(镜面检查位):负责轨底检查。
正常作业连续1小时,操作人员交叉跟换检查工位。
四、技术要求1、规性检查应符合钢轨样板。
2、钢轨表面质量应符合《钢轨外观检验技术标准》规定。
3、钢轨端面无明显的碰撞痕迹。
4、钢轨端头1米和2米范围内平直度和端部1米扭曲符合《钢轨外观检验技术标准》规定,并对合格钢轨做好编号标识。
5、钢轨无严重锈蚀。
五、不合格品的处理1、对轨形、缺陷超差及严重锈蚀的钢轨应在缺陷出击钢轨端部用油漆标示并隔离堆放,标识符号“×”。
钢轨焊接

交底人
审核/批准人
接收单位
接收人/时间
3、道岔区,两端已标记节点里程,卸轨时,已将长轨伸入道岔区,在钢轨拨入槽中后,应检查是否伸入节点以内。未伸入时,应将长轨拉入节点以内,保证后期道岔区钢轨的搭接。
4、已卸钢轨中,右线搭接或接头距离满足要求,存在的问题:曲线地段,钢轨接头断面相错量不能满足10cm要求。此时在保证与中水的节点搭接、道岔区搭接的情况下,加大搭接长度,增加锯轨量。左线除上述问题外,主要有,道岔区以北短轨问题,必须以满足道岔区节点伸入道岔区为前提,将钢轨自道岔区开始进行拉轨
焊接过程控制标准
(1)对出厂前的焊接接头,物资部催促供货单位将试验报告交予我工段试验员。
(2)气温低于0°C,不宜进行工地焊接,刮风、下雨天气焊接时,应采取防风、防雨措施,中雨、大雨和风力大于4级时不应进行焊接作业。
(3)受拉焊缝,在其轨温高于400°C时,应持力保压。
(4)焊后推凸,焊渣不能划伤或挤入母材。推凸余量:焊接接头轨头、轨底、轨底顶面斜坡应不大于1mm,其他位置不大于2mm。焊接接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焊接平直度符合验标要求。
二、钢轨的焊接
当前期工作调查和调整完毕后,自南端开始,焊接钢轨,单元轨节见附表,单元节点暂不焊接,采用夹板配合断轨急救器连接,考虑行车,在单元轨节之间缝隙中扣一个螺栓。
钢轨焊接时,锯轨点首先检查相错量是否满足要求,锯轨对下一接头的影响,是否影响下一接头的搭接长度,当不能满足时,将本处接头搭接长度调整,使本处及下一处接头搭接满足锯轨相错量的要求。
(5)左右股单元轨节接头相错量不宜超过10mm。
焊接施工工艺及焊接接头检测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三、焊接、检测完毕后
焊接完毕后,将上一节长轨条扣件上整齐,并对线路的方向和轨距、水平进行检查,超标处进行线路养护处理,直至达标。
钢轨焊接的正确方法

钢轨焊接的正确方法
1.准备工作:在焊接之前,必须对钢轨进行清洗和割口处理,确保焊接区域干净、光滑,并且割口的形状和尺寸符合标准。
2.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在规定的温度下储存,以确保焊接质量。
3. 焊接机器:焊接机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使用。
4. 焊接过程:在焊接之前,必须进行预热和预压处理,以确保焊接区域均匀加热,并且压力均匀。
然后进行焊接,并且在焊接完毕后对焊接区域进行后处理,以确保焊接质量。
5. 检验和验收:在焊接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和验收,以确保焊接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如果发现焊接质量不合格,必须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钢轨焊接是铁路维护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正确的焊接方法可以保证铁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以上是钢轨焊接的正确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钢轨焊接知识点总结

钢轨焊接知识点总结引言钢轨焊接是指将两根钢轨的接口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条连续的轨道。
钢轨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掌握钢轨焊接的知识点对于铁路建设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钢轨焊接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钢轨焊接的方法1.打磨焊接打磨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钢轨焊接方法,主要适用于新铺设的钢轨。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使用磨轮将钢轨焊接端口的表面打磨平整;然后,用气割设备将焊条加热至熔化状态,并将焊条均匀涂抹于焊接端口;最后,使用焊接机对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完成钢轨的连接。
2. 弧焊弧焊是另一种常用的钢轨焊接方法,适用于旧钢轨的修理。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使用切割机将需要修理的钢轨端口切割平整;然后,使用气割设备加热焊条至熔化状态,并将焊条均匀涂抹于焊接端口;最后,使用电弧焊机对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完成钢轨的修理。
二、钢轨焊接的工艺1.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钢轨焊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对焊接部位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杂质和锈蚀物;其次,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后,做好焊接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包括戴好防护眼镜、手套和焊接面具等。
2. 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在钢轨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关系到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焊接材料的选择钢轨焊接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焊条和焊剂两种材料。
焊条是用来填充焊接缝隙的材料,一般是具有良好焊接性能和强度的合金钢材料;而焊剂是用来保护焊接部位不受氧化和污染的材料,一般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
4. 焊接过程的控制在进行钢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接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轨道焊接工艺规程

起重机轨道安装质量控制要求1、对钢结构轨道梁的要求(1) 轨道梁的跨中垂直度≤h/500,h 为轨道梁的梁高。
(2) 轨道梁的水平旁弯≤L/1500,且净 10mm,L 为轨道梁的梁长。
(3) 轨道梁垂直方向上拱≤10mm。
(4) 轨道梁中心位置对设计定位轴线的偏差≤5mm,如不符合要求,则应调整轨道梁定位后,才能安装轨道。
(5) 同跨内同一横截面轨道梁顶面高度差在支座处≤10mm,其他处≤15m。
(6) 同列相邻 2 柱间轨道梁顶面高度差≤L/1500,且≯10mm,L 为轨道梁的梁长。
(7) 相邻两轨道梁接头部位,两轨道梁顶面高度差≤1mm,中心侧向错位≤3mm。
2、起重机轨道接头2.1 焊前准备:起重机轨道接头焊接前,应仔细清理坡口及附近的油、锈等污物,直到露出金属光泽。
焊材依据等强原则,匹配碱性焊条,其牌号 J807(国家标准GB/T5118 E8015-G) 2.2 轨道焊接变形的控制:钢轨端头预先垫起的高度,依钢轨的品种、长度和固定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而定,可预先用紫铜垫板或碳钢板将钢轨端头垫起 20mm,利用已制作好的螺栓和压板等联接件,拧紧螺帽使钢轨固定在轨道梁上,每一钢轨接头附近至少设置 4 处固定点。
当焊完轨底部以后,松开压板, 将钢轨端头的垫起部分降低到 12mm,再拧紧压板螺帽。
当焊接轨腰部分时,逐渐降低垫板高度,当轨腰部分焊完时,应拆除全部垫板,并松开压板,此时轨道接头处应有很小的上翘值,在施焊轨头过程中,根据钢轨恢复平直的情况,决定是否再拧紧压板螺母。
在全部施焊过程中,必须随时用直钢板尺检查钢轨接头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接头的高度和紧松压板来控制钢轨接头的变形。
在施焊前固定钢轨接头时,2 根钢轨端头之间所留的间隙是上宽下窄,以轨底间隙为准,不得小于12mm,也不宜过宽,一般控制在 15~18mm 范围内。
在调整固定钢轨接头时,除了保证端头间隙的尺寸以外,还必须使 2 根钢轨端头对齐,不得有歪扭和错开等现象。
起重机钢轨的焊接

起重机钢轨的焊接
一、钢轨材料U71Mn的焊接性分析
1、该材料属于高碳钢,焊接性很差,必须采取高预热和缓冷措施。
2、无论从力学性能还是焊接工艺性考虑,均应采用“里软外硬”
的方案(即内部焊材应低匹配,使焊缝内部有较高的韧性,而
轨面应耐磨,以适应起重机的需要)。
3、焊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角变形。
高碳钢轨的矫正是十分困难
的。
坡口设计应使焊缝尽可能窄,以减少焊接工作量,减少变
形。
二、焊接工艺
1、焊接材料
距轨面15㎜起用D112焊条堆焊耐磨层,其余层均用低匹配的J507焊条施焊。
2、坡口形式
采用窄间隙直坡口。
留15~20㎜间隙以利于排渣和减少角变形。
3、预置反变形
反变形垫块的设计,应使焊后恰好使轨道面齐平。
4、预热和缓冷
接头两侧各200~300㎜范围内焊前预热到300~350℃并保持一段时间,焊后再将接头区加热到300℃并缓冷(用石棉粉覆盖)。
5、铜模强迫成形
钢轨接头装配后,先焊底部Ⅰ层焊缝,然后装配两侧铜夹板以强
迫Ⅱ层焊缝成形。
铜夹板与焊件间留4~6mm间隙以排渣。
底部焊缝用砂轮清根后再焊补,焊后接头表面和两侧再用砂轮修磨到位。
6、焊接工艺参数
盖面层和底部 I=160~180A,中间层I=200~210A。
钢轨焊接通用技术规范最新版

钢轨焊接通用技术规范最新版钢轨的焊接是铁路线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安全和运行效果。
为了保证钢轨焊接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其中最新版的是“钢轨焊接通用技术规范”,以下为该规范的主要内容。
该规范主要分为八个部分:1. 总则:包括规范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内容,为后续的规定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统一的术语。
2. 钢轨材料:规定了钢轨的材料和性能要求,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硬度和均匀性等指标。
同时,还对钢轨的取样、检验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3. 钢轨准备与加热:介绍了焊接前的钢轨准备工作,包括清理表面、切割和清除缺陷等。
此外,还对加热温度和方法进行了规定,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焊接材料:规定了焊接材料的种类和性能要求,包括焊条、焊丝和焊剂等。
对焊接材料的存储、检验和试验方法也进行了规定。
5. 焊接工艺:详细描述了焊接操作的步骤和要求,包括焊接设备的选择和调试、焊接接头的准备和组织形式等。
同时,还强调了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
6. 焊接接头的质量要求:规定了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和技术要求,包括焊缝形状、焊缝尺寸和焊接缺陷的允许范围等。
此外,还对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和力学性能试验进行了规定。
7. 焊接接头的评定和修复:详细阐述了焊接接头的评定标准和修复方法,包括焊接接头的评级、评定方法和修复的程序等。
8. 焊接工艺记录和档案:强调了焊接工艺记录和档案的重要性,包括焊接工艺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焊接档案的保存和管理要求等。
总之,钢轨焊接通用技术规范最新版从钢轨材料选取到焊接接头的评定和修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旨在保障钢轨焊接接头的质量,提高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符合标准,为铁路的运营提供可靠保障。
钢轨铝热焊接应注意的要点

维普资讯
雨辅
瞳i t M
;
1 2 注重 焊接 工 艺 .
1 2 1 保 证 最佳 的预 热效 果 ..
Ke e y T dmi ̄ P m t i u n t em i ed n e  ̄ s n Almi o h r c W l i g Ya gYu t n n na g
Ab ta t W ih al ito u t ft e i f e c s o h n l sr c t l n r d c i o h n u n e f t e f a n o l i
wedn p rt n a d t l e o o e tr t . hsp p ra — li o ea i n h e l g o e v f p r osec ,t i a e n a l  ̄s sme po l ay o rbe e alwedn n e p da o d— ms wh n ri li u d r se l cn i g
善
钢 轨铝 热焊接 应注意 的要点
杨 云 堂
( 一局新 运工程公司 ,100陕西咸 阳∥工 材料质量 、 热效果 、 预 操作 人 员水平 等
铝 热 焊 剂是 钢 轨 铝 热焊 接 的主 要 消耗 材 料 , 其 质量 直 接关 系 到焊 接 接 头 的质 量 。受 潮 、 损 的铝 破
K yw r s onl st c , al a mi t emi we i e o d j it s ak ri , u n h r c l n e r s l o d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起重轨道钢轨铝热焊接技术
来自:中国港口设备信息网来源:转载2008-8-22 15:24:18
1.基本原理
钢轨铝热焊是利用铝和氧化铁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量熔化金属,使金属之间形成
熔接或堆焊。
铝热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主要反应产物为液态铝热钢和氧化铝熔渣,铁元素被还原成具有高温的铝热钢水,铝被氧化成氧化铝熔渣。
铝热焊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为
3FeO+2AI=3Fe+Al2O3+199.5kCal
Fe2O3+2AI=2Fe+Al2O3+99kCal
3 Fe2O3+8AI=9Fe+4Al2O3+773.3 kCal
钢轨铝热焊接就是将铝粉、氧化铁和其他合金添加物配制成的铝热焊剂放在特制的反应坩埚中,用高温火柴点燃引发铝热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熔化合金添加物,与反应合成的铁形成为钢液,由于其密度大沉于坩埚底部,反应生成的熔渣较轻而浮在上部,在很短时间内,高温的铝热钢水熔化坩埚底部的自熔塞,浇铸到与钢轨外形尺寸一致的砂型和局部预热待焊钢轨形成的封闭空腔中,同时铝热钢水本身又作为填充金属,与熔化的钢轨共同结晶、冷却,将2段钢轨焊成整体,图1为钢轨铝热焊接示意图。
2 .钢轨铝热焊剂的设计
2.1焊剂化学成分的设计
由于铝热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产物的温度可达3000℃【6】,但实际焊接铝热钢水的温度一般只需2000℃即可【7】。
此外,碳对提高铝热焊缝金属强度效果较大,锰和硅通过固溶强化,可明显提高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
少量的铬、镍和钼也可通过固溶强化,提高焊缝金属的抗拉强度,铝、铬、镍和稀土等元素在铝热反应时形成高熔点的氧化物,该类氧化物在焊缝凝固时,作为液态金属的形核剂,在凝固过程中细化晶粒,提高焊缝的抗拉强度【9,10】。
因此,可通过控制铝热焊剂中合金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来降低铝热钢水的温度,并调节铝热钢水的化学成分,优化焊缝金属的性能。
焊缝金属相变后的组织主要通过组织的种类、形态、晶粒度等影响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8】。
组织的种类不同,焊缝金属所具有的强度、韧性、延性等不同。
除化学成分外,焊后的冷却速度和焊后处理会明显改变焊缝金属的组织,也会显著影响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
钢轨铝热焊剂成分的设计主要以碳、硅、锰为主要金属强化元素,用其他合金元素调节焊缝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等综合性能。
2.2焊剂材料粒度的配比设计
铝热反应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并迅速收火平静,以减少因焊剂反应而造成的钢轨预热温度的下降。
在焊剂各材料配比相同的情况下,焊剂主要原材料铝粉和氧化铁的粒度是影响铝热反应速度最为关键的因素。
铝粉和氧化铁的粒度匹配应当使得待反应的铝粉和氧化铁充分接触,保证铝热反应快速顺利进行,实验表明当铝粉粒度为40~80目,氧化铁粒度为30~60目时,焊剂的反应速度最快。
快速的铝热反应有利于焊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铝热钢水的生成,降低预热温度的损失。
铝粉和氧化铁的粒度匹配同时还应考虑到粒度比重的配比,保证焊剂在运送过程中同种原料不发生聚集,焊剂不发生分层。
此外其他合金添加剂的粒度也应与铝粉和氧化铁的粒度相匹配,保证焊剂均匀一致。
3 .砂型的设计
3.1砂型的制备方法
制备砂型的主要原材料是钠水玻璃砂,钠水玻璃砂由高纯度的石英砂再加上6%~10%的钠水玻璃及其他添加剂混制而成。
砂型用机械振击的方法制备,以保证砂型的紧实度均匀。
砂型的硬化采用吹CO2——烘干硬化法,先吹CO2气体使砂型具有脱模强度,然后将其放入到烘干炉内进行长时间烘干以达到脱水硬化的效果。
砂型的硬化是一个化学作用与物理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首先C02与水玻璃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凝胶。
CO 2使硅酸钠溶液分解,产生水合二氧化硅,发生的反应如下
Na2O·nSiO2+mH2O+CO2=Na2CO3+n(SiO2·pH2O)
此时只有一部分硅酸钠分解成二氧化硅,且溶解在碱性水玻璃剩余物和碳酸钠的溶液中,在砂粒表面上产生了半坚固直到坚固的橡胶状表层。
此外,未反应的水玻璃及和水玻璃与C02作用生成的凝胶将在烘干时脱水,经过脱水变化,最后得到水合玻璃,导致水玻璃砂的玻璃质粘结【8】。
3.2砂型结构设计
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和设置正确的冒口结构和位置是铝热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性环节。
铝热焊接砂型与钢轨组成的型腔构成的铝热钢水浇注的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的结构可使铝热钢水能以合理的充填速度尽可能平稳、无喷射飞溅地充填型腔,铝热钢水流不冲蚀砂型,也不在型内互相冲击,造成卷气和吸收气体。
铝热焊接砂型的冒口是一个储存铝热钢水的空腔,其主要作用是存储在铝热钢水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而需要补偿的金属液,以防止在焊筋中出现收缩类缺陷。
此外冒口还有排气及汇集浮渣和非金属夹杂物的作用。
由于钢轨横断面尺寸变化大,铝热焊接钢轨的浇注系统结构复杂,而且由于铝热焊接的特殊性,铝热钢水的浇注温度很高,钢水在凝固中收缩较大,易形成缩孔、疏松、热裂等缺陷。
因此,铝热焊接的浇注系统和冒口结构对焊接预热效果和铝热钢水在浇注型腔中的凝固行为影响很大。
图2为QU100起重轨道钢轨铝热焊接浇注系统的三维模型,这种浇注系统的冒口结构与铸造上的阶梯式浇注系统相似,浇口位于钢轨轨头顶部,在钢轨每侧轨底脚上方各设置一个冒口,并在轨头下颚处与型腔相连,在轨头上方设置轨顶冒口。
这种浇注系统的特点是砂型结构紧凑,冒口补缩效果好。
图3所示为该浇注系统下钢轨铝热焊接过程中铝热钢水充型过程计算机流场模拟结果。
结果显示铝热钢水浇注到型腔后,首先通过分流塞从两侧浇注到由钢轨和砂型组成的型腔中,然后钢水从轨底脚流入到冒口中,与此同时,钢水通过轨头侧面的横浇口注入到冒口中。
整个过程实现了铝热钢水平稳地充填型腔,没有明显的钢水飞浅和流动死角,可以有避免夹杂、气孔和未焊合的产生,对保证钢轨焊接接头的性能是有利的。
4 .坩埚的优化设计
坩埚有2种,一次性坩埚和耐用多次坩埚,2种坩埚均满足使用要求。
一次性坩埚内胎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底部预埋置耐高温石棉垫,反应生成的铝热钢水可以自动将耐高温石棉垫熔化,实现铝热钢水自动浇注的目的。
一次性坩埚只能用1次,用后抛弃,突出优点是使用方便,便于搬运,节约时间。
耐用多次坩埚内胎也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在焊接前需要在坩埚底部安装自熔塞,反应生成的铝热钢水可以自动熔化自熔塞中部的石棉垫,实现铝热钢水的自动浇注。
耐用多次坩埚可以使用多次,焊前需要预热一段时间,并需要等温度降到200度左右才能用,而且每次焊接完成后,需要清除自熔塞残骸,工装复杂,工序繁琐,而且由于自熔塞是需要焊接人员安装,因而浇注时间的稳定性比一次性坩埚较差。
坩埚对焊剂的浇注时间和平静时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石棉垫的厚度和压制工艺决定着自熔塞熔化时间。
采用带溢流阀的液压设备进行自熔塞石棉垫的压制,可以保证石棉垫在相同的压力下紧实,从而保障浇注时间的稳定性。
图4所示为一次施工过程中,使用9号一次性坩埚浇注时间的统计。
焊接过程中浇
注时间很稳定,95%焊接接头的浇注时间在36~43s。
稳定的铝热钢水浇注时间有利于保证铝热钢水平静时间的稳定,保证钢液中夹杂物有充分的上浮时间,减少钢水中的夹杂物,稳定焊接接头金属的性能。
5 .结论
(1)起重轨道钢轨铝热焊剂的化学成分与钢轨相似,粒度相互匹配,焊剂不发生分层。
(2)起重轨道钢轨铝热焊接用砂型钠水玻璃砂制备,并烘干脱水硬化制造。
(3)砂型结构设计便于铝热钢水平稳充填砂型型腔,保证焊接接头质量。
(4)坩埚使用耐火材料制备,自熔塞结构可以保证铝热钢水浇注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