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策略性行为

合集下载

4.3 策略性行为

4.3 策略性行为

掠夺性定价
企业边界调 研发
赣锋锂业收购上游锂矿 吉利研发新能源汽车
市场环境包括顾客、竞争对手的信念,现存和潜 在竞争对手的数目,竞争对手的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它 包含但比市场结构范畴更宽泛。
(赣锋锂业收购上游锂矿)
◆策略性行为的分类
合作策略性行为: 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厂商行动、 限制竞争而采取的行为。
4.3 策略性行为 一、市场结构的内生性
(外生于行为)
传统产业
组织理论: SPerformance
新产业组 织理论:
影响
策略性行为
影响包括市场结构在内的市场环境
二、什么是策略性行为
◆含义
是指寡占或垄断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所采取的、旨 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的总称。
策略性定价
非合作策略性行为: 厂商以损人以利己方式,提 高竞争地位的行为
三、身边的策略性行为 《奔跑吧,兄弟!》 ——浙江卫视广告的策略性定价行为
冠名费的实质: 浙江卫视广告的策略性定价行为, 即通过广告招标会 (一级价格歧视),推出王牌节目冠名权,谋取市场地位。
谢 谢!

7.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7.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请举几个囚徒困境的例子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 公共产品的供给 美苏军备竞赛 经济改革 中小学生减负
……
囚徒困境的性质:
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个人的“最优策略”使整个“系统”处于不利的状
态。
思考:为什么会造成囚徒困境 是否由于“通讯”问题造成了囚徒困境? “要害”是否在于“利己主义”即“个人理性”? 是否囚徒困境的结果就一定不利?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中认为:
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的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 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
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争取最大的利益, 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 么贡献,他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 一来,他就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引领,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 改进尽力而为。。。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2、结论: 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和消费 者支持,从而渡过掠夺期,致使掠夺失败; 掠夺方掠夺期损失大于被掠夺方损失,导致掠 夺无法成功; 垄断利润的获得有很大不确定性,进而掠夺损 失的补偿无法保证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二)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1、结论 如果假定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信息,那么低于 短期最优水平的定价将会成为理性战略;掠夺收益 不仅来自掠夺市场,一个市场的掠夺通过遏制进入 和威慑对手可以在其他相关地理或产品市场获利。 2、模型 连锁店悖论 Kreps 和 Wilson模型 Milgrom 和 Roberts模型
第一阶段是基本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 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它 主要包括以市场结构研究为核心内容(SCP范式)的 哈佛学派和以市场行为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芝加哥学 派;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C1.策略性行为:指一个企业旨在通过影响竞争对手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对手在预期的基础上做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2.产业结构政策:指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现状,规划产业结构逐渐演进的目标,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实现资源的重点配置的政策。

3.产业集群:指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

4.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获取,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5.创造性毁灭: 潜在进入者创新对原有企业造成的致命性打击,迫使他们退出原有的市场。

F1.范围经济: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2.富有的窘境:在解释默契合作策略性行为方面存在均衡过多的问题。

G1.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2.管制:指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

H1.混合并购:彼此没有相关市场或生产过程的公司之间进行的并购行为。

J1.进入壁垒: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

L1.掠夺性定价:是指一个厂商将价格定在牺牲短期利润以消除竞争对手并在长期获得高利润的行为。

S1.市场结构:指市场中各种要素(者、需求者、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

2.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3.市场势力:也称市场权力。

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T梯度发展理论: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不同生命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W1.网络外部性: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完全消耗系数:两个产业间的产品直接消耗关系。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业的定价依据当前利润和未来的市场份额、市场需求 状况及从属企业的价格敏感性等因素。
3.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 20世纪80年代,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在策略性 行为理论中的广泛应用,不完全信息假设引入了限 制性定价理论中。 • 米尔格罗姆和罗伯茨(1982)认为,在现实环境中, 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在位厂商与潜在厂商之 间进行的限制性定价行为可以视为不对称信息博弈
一、限制性定价
• 20世纪50年代以来,贝恩“限制性定价”概念的提 出以后,限制性定价成为产业组织领域的一个重要 主题。 • 它是一种短期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它通过原有企业 的当前价格策略来影响潜在企业对进入市场后利润
水平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企业的进入决策。
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内容
动态限制性定价
静态限制性定价
行为。在位厂商可以通过价格行为向竞争对手传递 有关成本的信息,影响竞争者对在位者成本类型的 估计。
• 分离均衡:拥有信息的一方主动发布信息,从同类 中分离出来。比如,低成本企业利用限制性定价手 段向进入者限制自己是低成本的企业,区别于高成 本的企业,使进入者认为进入无利可图。 • 混同均衡:成本高、低的企业都选择相同的信号, 如定低价,此时价格已经起不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比如,高成本的企业利用先动优势采取限制性定价
• 结论:在位厂商为了达到遏制进入的目的,会调整它 的产量水平及相应的价格水平,从而消除导致潜在厂 商进入的诱因。
2.动态限制性定价
• 在位厂商通过对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进行平衡,采 取跨时期利润现值之和最大化的价格策略以减少或 消除潜在厂商的进入,由于它涉及到时间因素,因 的限制性定价
限制性定价理论的内容
1.静态限制性定价
• 对早期静态限制性定价理论进行研究的主要学者有: 贝恩(1949,1956)、索罗斯·拉比尼(Sylos-Labini, 1962)和莫迪尼安利(Modigliani,1958)。

第5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5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试误说:认为联结是通过反复尝试从而逐渐减少错误 而建立的,没有什么认识、理解、意识的作用,因而 是一个盲目的过程。
JPKC
3
三条学习主律
(1)效果律: (2)练习率: (3)准备律: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一、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JPKC
斯金纳(B.f.Skinner 1904-1990)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
JPKC
强化? or
惩罚?
1.强化和惩罚是从结果来加以区分的,有些看上去是强化 的实际是惩罚,有些看上去是惩罚的实际是强化。
2.行为的结果往往是多维,很可能是强化和惩罚的复合体。
3.很多人认为阻止或避免人们做某事的唯一办法就是惩罚, 其实强化与此相反的行为反应,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JPKC
强化分类 强化还可划分为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两 类:
正或补课之类的惩罚,往往使行为削弱,导致消退或回避。
通过交替使用奖与惩或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强化,教师 可以希望从学生身上得到预先设计的行为表现。
增加令人满意的行为(强化)
JPKC
普雷马克原理(Premack Principle)
通过将低渴望的活动和高渴望的活动联系起来,
以出现低渴望活动。
启示:
出更多的不良行为。
减少不受欢于违犯某一规则,将失去一些强化物
(金钱、时间、权利、快乐)。例如,随地吐痰后被 罚款。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明确地表明学生不良行 为的可能代价。例如,首次违反课堂纪律,教师给出 警告;二次违反课堂纪律,教师在点名册上作一标记,
这一标记意味着失去2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因此,当
–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 –二级强化是任何一个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反复 结合后,自身获得强化效力

4.4 几种常见的合作策略性行为

4.4 几种常见的合作策略性行为
的不合作,从而保障参与人合作的积极性。
二、转售价格维持(RPM) ◆含义
指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上下游价格控制关 系,即供应商规定一个零售价格,如果零售商不 参照执行,供应商就拒绝供货。
◆举例
强生与北京锐邦的经销合同, 即转售价格维持
三、价格领导(pric业跟随、采纳该 价格。领导者的价格就是合谋价格。
4.4 几种常见的合作策略性行为
一、触发策略(trigger strategy)
◆含义 又称冷酷策略(grim strategy)。指在重复博
弈中,只要所有人都采取合作策略,各方就一直合 作下去。如果有一方背叛合作,那么合作就永远终 止(一直冷酷下去),所有参与人对背叛行为加以 惩罚。
◆触发策略的核心思想 任何参与人的一次不合作,将触发合作者永远
◆举例
神 华集团
动力煤市场:神华集团的价格领 导——“神华出手,莫敢不从”
谢 谢!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非合作战略之二:掠夺性定价
• 措施 通过降价,期望把对手驱逐出市场, 同时限制潜在进入者,然后再提高价格
• 战略的风险 如果与对手实力相当,则很难 奏效;因为对手可以通过与客户实现签订价格 协议,或者减少产量等措施来减少损失
• 信号作用 当企业之间有差异时,由于信息
Q2 = 45-Q1/2
所以Q2 = 10
如果潜在者相信现有企业在它进入后仍保持原来产量
(信念),则市场价格会降至 P = 20,这时
2 = (20-10)*10 - 100 = 0
这样潜在者就没有进入的动机
如果潜在者不进入,则现有企业的利润
1 = (30-10)*70 - 100 = 1300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 持之以恒(commitment) 要让对手相信, 不管其反应如何,这个策略会持续下去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非合作策略之一:阻止进入定价
• 措施 现有厂商选择适当价格(从而适当 产量),使潜在进入者相信,如果进入将无
利可图
• 竞争对手的信息 现有厂商可能通过适当 信息的传递,影响潜在进入者对其(成本等)
PM = 55
QM = 45
M = (55-10)*45 - 100 =1925
然而这种垄断利润是无法长期维持的,高 额利润吸引潜在厂商进入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第五章企业的策略性行为(产业经济 学,上海交通大学陈
市场进入后的双头垄断
Cournot 模型
Q1=Q2=30
Q = 60
P=40
1 = 2 = 800
产业经济学 陈宏民

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

年收入50000万以上,74%使用优惠卷 年收入40000-50000万,86%使用优惠 卷 年收入15000万,83%
垂直一体化作一种价格歧视的手段 前向一体化
案例: 原珠笔行业的价格变化: 1939:专利,1943年开始生产和销售。 (两家厂商)差异性创新(墨水保持时间增加)获利。 1945年价格:12.5¥(成本80美分) 1946年利润达到百万。 利润鼓励进入。但竞争对手的价格达19.98¥。4月后, 新进入价格15¥ 产品有所创新(笔可伸缩),价格25¥ 香港卖到75¥ 有公司置专利侵犯不顾,推出价格9.95¥ 进一步有新公司价格:3.85¥(成本6美分) 1946年12月:公司100家,价格2.98¥----1.69¥---0.88¥ 1948年 0.39¥。1951---0.19¥大量厂商亏本。
高级微设备公司控诉Inter运用市场力量迫使那 些正在使用高级微设备公司芯片的计算机生产 商继续使用Inter的芯片。高级微设备公司说 Inter1992年给未继续使Inter芯片的计算机厂商 发信,提及其一个专利,其涉及在运行多任务 的软件时候,一台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如何与 计算机协同工作。 Inter要求从每个芯片中加收 15-25¥专利使用费,收取对象只限于那些没 有使用Inter芯片的厂商。
案例:优惠卷的回扣。通过向部分的消费者提高回 扣。 营销研究发现:最有可能利用特别促销机会的人特 点:运输成本低、储藏空间大,对时间无所谓或 时间灵活的消费者。 1981年,优惠卷发放达到1000亿,1985达到2000 亿。1992,3000亿。 2.4%用于兑付(价值47亿美元)兑付率最高的是哪 些放在产品包的优惠卷(14%)和那些付在产品 包外面的优惠卷(13%) 直接邮寄的给消费者的优惠卷兑付率只有5.8% 最常用的优惠卷发送方式是独立的报纸插页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进入壁垒的捆绑,其中的购买品和搭卖品 应正相关或者是互补品,甚至二者独立,都能 遏制进入,但不能负相关。 负相关即为替代品时单独产品的进入厂商就可 以满足消费者的一切需要。 案例5-3: 微软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捆绑
2、捆绑获得竞争优势


移动电话网络捆绑的案例分析 当移动运营商对其网络用户呼叫同一网络的用户提供 很大的话费折扣、甚至免费时,捆绑就开始起作用。 假定存在四个移动运营商,每个占有25%的市场份额, 进入者没有市场份额。运营商对其他跨网运营商要收 取终端费,也就是说,如果运营商甲的用户呼叫运营 商乙的用户,那么乙要向甲收取终端费。 现在假定四个运营商对自己的网络用户相互呼叫不收 费,那么进入者将面临非常不利的竞争环境——进入 者用户的任何呼叫都需要支付终端费。而在位的四家 运营商可以为25%的用户提供免费呼叫。
进入
(-$10,-$10)
提高成本
进入厂商 不进入
($50,0)
在位厂商 进入
($40,$40)
不提高成本
进入厂商 不进入
($100,0)
图5.5 提高共同成本博弈


提高共同成本的方法
广告费用 如果在位者支出了$50的广告费用,进入者也必须做 这样的广告,否则市场份额将减少,得不到$40的寡 头利润。在位者有提前行动的优势,因此在进入之前 投入$50的广告费用,就可以提高共同成本,遏制进 入。 通过立法 如美国的垃圾处置(waste disposal)行业。美国最大的 垃圾处理厂商Waste Management联合了几个环境利益 集团,游说相关部门最终通过了该法案。法案通过以 后,Waste Management花费了几千万美元投资相应的 垃圾处理设备,而小厂商无力购买如此昂贵的设备, 被形成进入壁垒


对单独提供产品厂商的遏制
排他性供给使捆绑厂商拥有了优势,喜欢A的消费者必须购买捆绑商品 从而同时得到B,这些消费者将不会购买单独提供的B产品,这就形成 对单独提供B产品厂商的进入限制,同理也将对单独提供A产品厂商的 进入形成限制。


捆绑遏制对手形成最小有效规模。
(3)提高共同成本




在位厂商通过提高共同成本策略可使进入无利可图, 继续垄断市场。 一个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 假定:进入发生之前在位者垄断市场,垄断利润为$ 100,进入发生以后成为双头寡占市场,双寡头利润为 $80,在位者和进入者利润分别为$40 。 如果在位者将自己和进入者的成本都提高$50,那么 进入不发生时在位者赚$50;进入发生时亏损$10。 进入者进入将亏损$10,显然进入者不会进入。在位 者提高共同成本时的利润$50大于不提高共同成本时 的利润$40,因此在位者将采用提高共同成本策略。
(二)限制性定价原理分析(图5-7的分析) 假定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平均成本相同 潜在进入者不进入,那么在位者的价格? 如果进入发生,进入者的产量和价格? 进入与否的临界点? 潜在的限制性价格(potential limit price)遏 制了进入 限制性定价成功的关键:潜在进入者相信自己 进入以后在位者产量不变 如何保证?——承诺的可信性
一、合谋形成的理论基础 甲市场由n个同样的竞争性厂商组成,乙 市场由n个厂商组成的卡特尔。卡特尔是 一个厂商组织,可将其看作一个垄断厂 商。甲市场的总利润是n个竞争性厂商的 利润之和,乙市场的利润是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大于竞争利润,显然形成卡特 尔可以提高厂商利润。
二、公开合谋 公开合谋形成的三个环节: 厂商之间达成协议 背叛的发现机制 背叛的惩罚机制



如果厂商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那么某种投入 品价格的提高将导致厂商成本不同程度的提高。 甲厂商密集使用资本,乙厂商密集使用劳动, 那么甲可以促使行业的工资提高,导致乙的成 本提高大于甲。 厂商可以垄断对手需要的资源,以垄断价格向 对手提供,对己方生产则收取低价,以获得成 本优势。具体做法有:
①厂商可以通过全部购买相关资源获得直接控制。 如建迪斯尼乐园的时候,沃尔特迪斯尼公司购买了附 近的全部土地,使得潜在的酒店竞争者无法买到临近 的土地。 ②通过长期合同控制资源。 如美国铝业公司在被指控触犯“谢尔曼反垄断法”之 前,通过长期合同控制铝矾土矿几十年。 ③通过排他性交易合同——制造商禁止其销售商销售其 他产品,尤其是竞争对手的产品。 如Standard Fashion Company是一家主要的制衣厂商, Magrane-Houston Company是波士顿(Boston) 著名的 零售商,前者与后者签订合同要求后者不能销售别的 制衣厂商的产品。

指为了将对手驱逐出市场或威慑潜在进入者, 厂商降低价格(通常低于边际成本),对手退 出市场以后再提高价格。 掠夺性定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掠夺期,掠夺者承受低于边际成本 定价带来的损失,并将对手逐出市场 第二阶段是垄断期,掠夺者垄断定价,享受垄 断利润,弥补掠夺期损失。
(二)掠夺成功需要满足的条件:
四、提高对手成本 寡占厂商的利润关键取决于彼此的价格, 价格又取决于彼此的成本,如果一个厂 商能够提高对手的成本,或使对手成本 提高的幅度大于自己,那么就可以获得 竞争优势。其方式主要有: (1)控制或操纵对手的投入资源 (2)借助立法与规制 (3)提高共同成本
(1)控制或操纵对手的投入资源
二、限制性定价(limiting pricing)
(一)定义 限制性定价是指厂商确定的价格和产量没有给 有利可图的进入留下足够的需求空间。 潜在进入者认为进入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变目 前的产量,总需求应该等于自己进入后的产量 加上目前在位厂商的产量。鉴于潜在进入者这 样的信念,在位者确定某一产量和价格以消除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动机。
三、搭售(tie-in sale)与捆绑 (bundling)
(一)定义及分类



搭售是指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时必须同时购买另外一种 商品,分为捆绑与动态捆绑。 捆绑是指购买品和搭卖品以固定比例搭配销售。捆绑又 可分为纯捆绑(pure bundling)和混合捆绑(mixed bundling)。纯捆绑是指消费者只能买到捆绑在一起的 商品,无法单独购买其中的商品;混合捆绑是指厂商分 别提供捆绑商品和其中的单独商品。 动态捆绑是指厂商要求购买一种商品的消费者必须购买 与该商品消费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所有数量,也就是 说不规定购买品和搭卖品的搭配比例,因为不同的消费 者消费的搭卖品数量不同。

第二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合谋)是指厂商之间以提高 市场势力、共同谋取垄断利润为目的而达成的 一致行动的行为。 公开合谋(explicit collusion):指企业之间达成 了明确的、可观察的具体协议,如卡特尔协议。 默契合谋(tacit collusion) :指厂商之间没有协 议,仅通过观察或预期对手行为来协调彼此的 行为。
(2)借助立法与规制


借助立法与规制是指厂商通过影响关于资源使用的立法 和规制的形成过程来提高对手成本。包括: ①培植支持者——建立并强化与影响厂商政策相关人士 的关系,识别、培养、推动这样的个人,以形成对厂商 有利的政策; ②资助政治活动委员会——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来资助 政治家的活动; ③鼓吹性广告——以形成对厂商有利的正面公众意见; ④直接游说——通过专门说客游说政府官员; ⑤建立同盟——寻找其他利益集团以形成合力。如北美 贸易协定,在其讨论过程中几个主要产业联合起来支持 了该法案的通过。
旅游景点的旅馆经常含餐,把吃饭捆绑到住宿上。住宿的游客就很少 到当地的餐馆就餐,使得当地餐馆难以达到经营的最小有效规模。 捆绑复印机的销售和服务,致使单独的服务市场消失。如果进入者试 图进入复印机行业,必须同时建立自己的服务网络,但服务网络的最 小有效规模可能比经营复印机需要的网络大很多。




①“鼓钱袋(deep pockets)” 如果掠夺者财力雄厚,那么就可以比被掠夺者 在掠夺期的损失比拼中坚持更长的时间。 ②存在进入壁垒 当掠夺者将对手逐出市场以后,进入壁垒的存 在就非常重要,否则掠夺者提高价格将招致新 的进入或者原来对手的重新进入。
(三)掠夺是否理性(能否成功)的分析 1、掠夺者和对手成本相同



图5-6的分析:为了将对手赶出市场,掠夺者需要定低 价。此时对手遭受面积为A的损失。为了维持这个低价, qi q q e 掠夺者必须生产 ,此时掠夺者在更高的边际成 本和平均成本下生产,比对手损失更大,损失面积为 A+B。 对手还可以设法避免掠夺损失:①进入前与消费者签 订合同。②在掠夺期减少产量以最小化损失。尤其是 可以无成本退出,再进入其他市场的情况。 因此掠夺者和对手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掠夺对于在位 者而言是不理性的,因而掠夺不可能成功。
(2)产品同质(product homogeneity)





合谋的前提是厂商之间要达成限制产量的协议,产品同 质时达成这样的协议比产品异质(heterogeneity)时容易 一些。 产品同质时,成员厂商只要对一个产量或一个价格达成 一致就可以开始合谋。 产品异质的合谋协议需要对多个产量或多个价格达成一 致,增加了协议的复杂性,达成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减少。 同质产品只有一个价格,卡特尔察觉欺骗相对容易一些。 产品异质导致众多的价格协议,增加了察觉成员背叛的 难度。 成员可以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改进产品质量,如 增加广告、增加研发投入、更优惠的支付条款、更好的 售后服务等。非价格手段的使用使得合谋变得困难。
(2)声誉传递优势。 一般而言,只有厂商自己知道自己的成本类型。 若在位厂商是低成本类型,降价是其有利可图的激烈 竞争行为,只要价格低于进入者的成本,但高于在位 者的成本;在位者通过削价打击进入可以获得低成本 的声誉,在位者的定价历史可以作为潜在进入厂商判 断在位厂商成本类型的粗略依据。 若在位厂商是高成本类型,只要能使潜在进入者产生 自己是低成本类型的推断(进入者在成本信息方面处 于劣势),那么掠夺性定价就是一种理性策略。 案例5-2:汉莎航空的掠夺性定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