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行动

合集下载

博弈论知识考点

博弈论知识考点

博弈是人们的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博弈论的含义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策略性环境是指,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策略性决策和策略性行动是指,每个人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在所有社会,人们经常互动。

有时,互动是合作,其他的时候,互动是竞争。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用一个术语,即相互依赖性来表示一个人的行为对另外一个人的福利造成的影响。

相互依赖的情形可称为策略环境。

因为人们为了确定所采取的最优行动,必须考虑他周围的其他人会怎样选择行动。

策略对于社会的运行来说,是非常基本的。

我们要学会了解在策略环境下,人们实际上是如何采取行动的,以及他们应该怎样采取行动。

这种系统的研究形成了策略互动的理论。

博弈论三要素:博弈的三个基本要素三个基本要素,即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

所谓参与人(或称局中人),就是在博弈中进行决策的个体;所谓参与人的策略,指的是一项规则,根据该规则,参与人在博弈的每一时点上选择如何行动;所谓参与人的支付是指,在所有参与人都选择了各自的策略且博弈已经完成之后,参与人获得的效用(或期望效用)。

3.博弈的简单分类根据参与人的数量,可以分为二人博弈和多人博弈;根据参与人的支付情况,可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根据参与人拥有的策略的数量多少,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根据参与人在实施策略上是否有时间的先后,可分为同时博弈和序贯博弈。

一些概念:局中人或参与者(Players)规则(rules):规定博弈各方的行动顺序、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等。

策略(Strategy):一整套的行动方案,规定了各种情况下的行动。

比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相机策略(contingent strategy):仅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策略。

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行动:局中人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支付( Pay-off ):博弈结束时,各方得到的收益。

7.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7.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请举几个囚徒困境的例子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 公共产品的供给 美苏军备竞赛 经济改革 中小学生减负
……
囚徒困境的性质:
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个人的“最优策略”使整个“系统”处于不利的状
态。
思考:为什么会造成囚徒困境 是否由于“通讯”问题造成了囚徒困境? “要害”是否在于“利己主义”即“个人理性”? 是否囚徒困境的结果就一定不利?
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中认为:
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的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 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
每个人都会尽其所能,运用自己的资本争取最大的利益, 一般而言,他不会有意图为公众服务,也不自知对社会有什 么贡献,他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安全、自己的利益,但如此 一来,他就好象被一只无形的手引领,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 改进尽力而为。。。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2、结论: 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和消费 者支持,从而渡过掠夺期,致使掠夺失败; 掠夺方掠夺期损失大于被掠夺方损失,导致掠 夺无法成功; 垄断利润的获得有很大不确定性,进而掠夺损 失的补偿无法保证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二)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1、结论 如果假定更接近现实的不完全信息,那么低于 短期最优水平的定价将会成为理性战略;掠夺收益 不仅来自掠夺市场,一个市场的掠夺通过遏制进入 和威慑对手可以在其他相关地理或产品市场获利。 2、模型 连锁店悖论 Kreps 和 Wilson模型 Milgrom 和 Roberts模型
第一阶段是基本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 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它 主要包括以市场结构研究为核心内容(SCP范式)的 哈佛学派和以市场行为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芝加哥学 派;

高校福利资源分配的过程性研究——大学生策略性行动的视角

高校福利资源分配的过程性研究——大学生策略性行动的视角

动,如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学生活动等。大学生的这些策略性行动的本质是在结构的制约下,利用结构而达到
获取金钱 的 目的。
关键 词 :福 利 资源分配 ;策略性 行动 ;稀缺性


问题 的提 出
策性研究均重视福利资源分配过程中国家 、学校 、 学院、系以及学工老师的作用 ,忽视了学生 自身为 争取到福利资源而采取 的行动 ,将大学生看作结构 下 的傀儡 或 木偶 ,或者 将 学生 所采 取 的行 动 视为 不
二 、研 究方法
家助学贷款面临制度性障碍亟待突破 .勤工助学政
策要解决岗位缺乏、不符合大学生特点等问题 。特 殊困难补助及减免学费政策资助对象难以界定并有 定的副作用 ,绿色通道的背后存在隐忧。 嘲还有人 认 为 现有 的贫 困大学 生援 助工 作 没有 进 行 整合 ,形

成系统,也没有关注贫困生能力这个核心。1 [这些政 4
7. 07
生 级
大二 大 学生 干 部
6 8 3 3 2 1
l. 63 79 . 50 .
较大差别 ,因此本研究主要以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 象 。为详细深入地描述高校福利资源分配过程 中大 学生的行动 。本研究 以海南大学为例进行调查。海 南大学地处沿海地区,为海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 , 分 为海甸 、城西与儋州 三个校 区 ,至 20 年 9月 08 底 ,在校本科生共 29 3 ,其 中,近三分之二学 76 人 生 (83 107人 )在 海甸 校 区 ,且 海 甸 校 区涵 盖 了 本 校所有 的理 、工 、农 、管、经 、文、法等学科 门类 以及 所 有 年级 ,故本 研 究 主要 以海甸 校 区为调 查 对 象 。在从学校相关部 门了解有关学生福利的政策与 实施情 况 的基础 上 ,本 研 究 以海 甸 校 区 的本科 生 为 对 象进 行 了问卷 调 查 。 问卷 调查 采 用从 年 级 到班 级 再 到个人 的多阶段 随机抽样 的方式抽取调查对象 , 于 20 l月 1 08年 2 6日发放 问卷 , 于 1 日收 回。 并 7 因为本 次调查 内容较为敏感 ,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有效性 , 故 采 用 自填 问卷 的方 式 收 集 资料 。本次 调 查 共发 放 问 卷 40份 ,回收 4 8 ,有效问卷 47 ,回收率 5 4份 1份 9. 9 %,有效回收率 9 . 6 2 %。样本特征如表 1 7 。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8分)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源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经典例子就是“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它使得市场资源逐渐流向低质量的产品或要素,最后形成劣货驱逐良货的局面,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向选择”。

2、策略互动:所谓策略互动,就是参与人之间的策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用策略性思维来分析问题,从中找出合理策略,实现目标最优。

3、纳什均衡:对于博弈方而言,互为最优的策略选择就是纳什均衡。

4、信号发送:是指信息优势方不断发出信息的行为,就叫信号发送。

5、博弈论: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合理策略)的问题。

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二、简要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1、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参与人、策略、行动顺序、信息、收益等五个要素。

博弈的基本特点则是需尽可能考虑到博弈对方的决策选择以及对自身的影响,并从中选择出对自身最有利的方案决策,从而达到收益和效用最大化。

2、什么是性别战博弈?请求出其中的纳什均衡?答:性别战博弈是不可调和的博弈,双方只有一方选择满足另外一方的要求才能达成均衡,也就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故性别战博弈的纳什均衡会有两种情况,分别是:男生陪女生看电影以及女生陪男生看足球的两种选择。

3、猎鹿博弈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反应的基本思想是需要沟通和互相协调,因为只有合作才能猎到所需猎物。

4、什么是道德风险?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答:道德风险是指委托-代理框架中,由于委托人无法直接观察代理人行动,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出现代理人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的一种现象;解决道德风险的方法可以用签订合同、派人监督,以及采用激励等方式来进行解决,约束和激励机制。

博弈论与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与策略性行为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方将价格定在足以 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 的水平上。
与掠夺性定价的异同
企业采用限制性定价,直接目的是阻止新 企业进入市场,但实质上这是一种牺牲部分短 期利润以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因此同掠夺性 定价一样,都是企业长期定价的策略性行为。 所不同的是采用限制性定价的企业短期内仍有 “利润”,而采用掠夺性定价的企业在短期内 处于亏损状态。
动态限制性定价
是指一家在位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和产 量来减少或消除导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 诱因的方法。
市场主导企业经常是先定立一个高价,然 后随新企业进入逐渐降低价格。现实经济中, 我们可以看到,新产品刚刚导入时价格定得很 高,然后逐渐回落到竞争性价格水平。
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
市场进入壁垒高,新企业难以进入, 阻止的价格也就高。壁垒低,新企业容易 进入,要阻止新企业进入,必须按平均的 甚至更低的利润水平定价。
第七章 博弈论与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或游戏论,是研究决 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 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近20年来,博弈论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它对寡头理论、信息经济学等方面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4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从事对策论 研究的经济学家:纳什、泽尔腾、海萨尼。
(2)对于现实经济而言,掠夺性定价并不是 经常发生,大企业更愿意通过兼并来消灭竞 争者,因为兼并能使企业免受低价造成的利 润损失,又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什么情况下掠夺性定价行为难以成功?
两家企业的成本函数相同 完全可竞争市场
二、限制性定价行为
限制性定价又称阻止进入定价,指一家 在位企业将其价格和产量定在新企业进入市 场后所剩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

博弈论讲义07 策略性行动:承诺与威胁

博弈论讲义07 策略性行动:承诺与威胁

不威胁
美 国 关闭 日本 关闭
威胁
(4, 3) 新均衡:(开放,开放) (3)结论:比较之后,美国选择“威胁” 威胁可置信的条件 (1)威胁收益>威胁成本 (2)实施威胁的参与人具有承担威胁成本的心理准备
开放
第四~六节 策略行动与可信性
企业乙 二、策略行动的可信性 低价 高价 (三)允诺的可信性 3 1 低价 企 3 6 例:价格战的囚徒困境 业 6 5 甲 高价 1 5 美国做出威胁 (1)企业乙的允诺 如果企业甲“高价”,我则 “高价” 隐含的允诺:如果企业甲“低价”,我则 “低价”。 企业乙 (2)两阶段博弈:博弈树 低价 高价 企业乙 不允诺
二、策略行动的可信性 (一)承诺的可信性 不严格 老 例:同时行动的师生博弈 师 严格 老师做出承诺 (1)老师的承诺(无条件策略行动) (2)两阶段博弈:博弈树 学生
老师 不承诺 不严格 4 老 师 严格 3 学生
第四~六节 策略行动与可信性 学生
按时 3 4 2 3 我的野 蛮老师 1 2 1 迟交 4
第四~六节 策略行动与可信性
二、策略行动的可信性 (二)威胁的可信性 例:日美贸易博弈
日本 开放 开放 3 关闭 4 美 国 关闭
4
1
3
2
2 1 美国做出威胁 (1)美国的威胁 如果你关闭本国市场的话,我也将关闭本国市场。 隐含的允诺:如果你方保持本国市场开放,则我方也会保持本 国市场开放。 日本 开放 关闭 (2)两阶段博弈:博弈树 美国 不威胁 美 国 关闭 日本 开放
第四~六节 策略行动与可信性
二、策略行动的可信性 例:进入威慑P182 环境设定
参与人:两个公司,进入者和在位者 博弈顺序:(1)进入者决定进入或不进入; (2)如果进入者进入,在 位者可以容忍,或用大降价来对抗 支付:在位者的垄断利润为4。当进入者进入,如果在位者容忍, 则进入者得2,在位者得1,如果在位者对抗,各自损失1。

策略性行为概述

策略性行为概述
进入以后在位者产量不变 如何保证?——承诺的可信性
三、搭售(tie-in sale)与捆绑 (bundling)
(一)定义及分类
搭售是指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时必须同时购买另外一种 商品,分为捆绑与动态捆绑。
捆绑是指购买品和搭卖品以固定比例搭配销售。捆绑又 可分为纯捆绑(pure bundling)和混合捆绑(mixed bundling)。纯捆绑是指消费者只能买到捆绑在一起的 商品,无法单独购买其中的商品;混合捆绑是指厂商分 别提供捆绑商品和其中的单独商品。
断利润,弥补掠夺期损失。
(二)掠夺成功需要满足的条件:
①“鼓钱袋(deep pockets)” ➢ 如果掠夺者财力雄厚,那么就可以比被掠夺者
在掠夺期的损失比拼中坚持更长的时间。
②存在进入壁垒
➢ 当掠夺者将对手逐出市场以后,进入壁垒的存 在就非常重要,否则掠夺者提高价格将招致新 的进入或者原来对手的重新进入。
定义※
(二)限制性定价原理分析(图5-7的分析) 假定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平均成本相同 潜在进入者不进入,那么在位者的价格? 如果进入发生,进入者的产量和价格? 进入与否的临界点? 潜在的限制性价格(potential limit price)遏
制了进入 限制性定价成功的关键:潜在进入者相信自己
很大的话费折扣、甚至免费时,捆绑就开始起作用。 假定存在四个移动运营商,每个占有25%的市场份额
,进入者没有市场份额。运营商对其他跨网运营商要 收取终端费,也就是说,如果运营商甲的用户呼叫运 营商乙的用户,那么乙要向甲收取终端费。 现在假定四个运营商对自己的网络用户相互呼叫不收 费,那么进入者将面临非常不利的竞争环境——进入 者用户的任何呼叫都需要支付终端费。而在位的四家 运营商可以为25%的用户提供免费呼叫。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博弈论与企业策略性行为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一、博弈论概述
现代博弈理论的创立源于匈牙利数学家冯· 诺 伊曼(Von Neumann)于1944年,与经济学家奥斯 卡· 摩根斯坦恩(Oskar 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巨 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 理论的初步形成。博弈论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 弈。
第二节 新产业组织学与策略性行为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
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本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
仍然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 它主要包括以市场结构研究为核心内容(SCP范式) 的哈佛学派和以市场行为研究为核心内容的芝加哥 学派;
策略性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博弈论和信息经 济学的运用。策略性行为研究的应用主要是为现实 的市场现象提供理论解释,并为反托拉斯分析提供 理论依据。
第三节 合作策略性行为
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指企业旨在协调本行业各家企
业行动和限制竞争而采取的一些行为。对于合作策略
性行为的研究源于卡特尔合谋(collusion)理论。
论在经济学中的绝大多数应用模型都是在70年代中
期以后发展起来的。从80年代开始,博弈论逐渐成
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
第一节 博弈与博弈论
二、博弈论的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至少包含如下三项要素:(1) 博弈的参加者,也称为局中人或博弈方。(2)策略 空间。是指各博弈方可选择策略的集合。(3)局中 人的盈利函数。 按照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如果局中人同时选 择行动,称为静态博弈。如果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 序,后行动者可以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并在此基 础上采取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称为动态博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条件的策略性行为
如果可信的话,这就相当于改变了第二阶段的次序
,是A先行动B后行动,A的行为是X。这种策略行为称为
承诺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分类
“先行动”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 可观察的,其次是 不可逆的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分类
可观察的 置信度。

不可逆的 的考虑改变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5.契约
6.边缘政策
战略特勤组电影中,犯人在城市放了若干个炸弹,特工需
要审问他:“除非你说出炸弹的位置,否则我就会把你的妻
子和儿子都杀掉”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许诺:如果你采取高价,
我也会采取高价
伊冯娜的炭火西餐馆 20(低) 26(高)
360
324
泽维尔的达帕斯 西班牙餐馆
20(低)
26(高)
288
216


288
360


216
324
餐厅囚徒困境的支付(百美元/月)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许诺方需要在第二阶段选择中排除欺骗行为 威胁成功了,其便不必实施了;而许诺成功了,其一定 要兑现 许诺包含暗含的威胁
小组成员
康钊、李海笑、霍炜雄 潘雪、姜一栋、何其玉
展示结构
1.定义 3.置信度 2.分类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二. 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四. 反策略性行为和总结
展示结构
策略性行为:定义 ,除非博弈的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 ,否则每个参与人都有操纵规则的动机,以产生对他们
自己更有利的结果,这种操纵博弈的方法就是 策略性行
日本 美国
开放 关闭
美 国
威胁
关闭 ( 1 , 2 )
2 , 1
(美国,日本) 4 , 3 3 1
开放
关闭
, , 4 2
日本 开放 ( 4 , 3 )
考虑威胁的美日贸易博弈树 美日贸易博弈的支付表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威胁对于威胁者来说必须付出代价 如果威胁起作用了,其不一定要实施 威胁包含暗含的许诺 威胁一方面要大到让对方惧怕,又不能有太大风险

1
, -1
, -2
迪恩
转向(懦夫) 径直向前(勇士)
詹姆斯
转向(懦夫) 径直向前(勇士)
-3 1

0
-4 -2

1
, -1
, -2
懦夫博弈:改变支付的承诺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学生
准时交 迟交
3 2 2 1 , , 4 1
老师
软弱 强硬
4 3
, ,
交作业期限博弈的支付表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5.契约
6.边缘政策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5.契约
6.边缘政策
通过实施威胁和许下许诺,你可以获得某种 声誉 。在
于同一参与人的重复博弈中,这样的声誉是最为有用的。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置信度:
但如果父母就是虐待狂,乐于见到小孩子没
吃到点心,小孩子会怎么想呢??? 你逗我吗?反正都吃不到
点心,为什么还要吃青菜呢 ?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策略性行为的置信度: A的策略性行为会改变其他参与人的支付,那么 A的支付会怎么样呢?
如果B的行动符合A的意愿,A就会得到更高的支
3. 烧毁桥梁
4.切断通信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都是烧毁桥梁的表现。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减少你未来行动的自由
有四个方法
1. 自动履行 2. 委托 3. 烧毁桥梁 4.切断通信
在你发出一个信号向对方 表明你的承诺 后,切断 和他的
通信,则他就 不能和你争论 而让你收回承诺。不过这方法的
危险 在于,如果双方同时这么做,则有可能造成双方承诺不一致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中国
行动 不行动
3
1
美国
行动
不行动
3
4


2
1


4
2
单独的 许诺:如果你们行动,我们也行动 单独的 威胁:如果你们不行动,我们就不行动 二者 相结合:只有你们干涉,我们才干涉
中美政治行动博弈的支付表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置信度的建立: 一. 减少你未来行动的自由。使自己没有选择,
,带来更大的互相伤害。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四个方法
减少你未来行动的自由
1. 自动履行
2. 委托
3. 烧毁桥梁
4.切断通信
而其实这四种方法都 未必可信,因为建立置信度
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双方特点和相互了解度等不确定因
素的。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5.契约
6.边缘政策
这是维持或者建立声誉的一个办法,把整个博弈分成 若
干个小博弈,以便 声誉机制 能够 生效 。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5.契约
6.边缘政策
团队合作是将一个博弈 嵌入另一个博弈 以提高策略
性行为置信度的另一种办法。它要求一组参与人互相监督,
如果一个参与人没有实施威胁或兑现承诺,其他参与人将会 要求惩罚他。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有条件的策略性行为:
该行为的形式主要依参与人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 式而定。 当A想阻止B做某件事情=A试图遏制B 当A想引导B做某件事情=A试图强迫B
除非你的行为符合我已表达的意愿,否则我将 伤害 你= 威胁
如果你的行为符合我已表达的意愿,这样我将 奖励 你= 许诺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有条件的策略性行为:
小例子:
一般情况下,父母都会在小孩子吃青菜后给予点心,而 要让小孩子吃菜,父母可以有两种办法。
除非你的行为符合我已表达的意愿,否则我将 伤害( 你 = 威胁 一,宣布“除非吃菜,否则没有点心吃” 威胁 )
如果你的行为符合我已表达的意愿,这样我将 奖励。(许诺) 你= 许诺 二,宣布“如果小孩认真学习,就会买一辆单车给小孩子
策略性行为的 本质 、类别 及策略性行为的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有条件的策略性行为
A在第一阶段宣称:“在接下来的博弈中,我会对
你的选择做出反应。如果你选择Y1,我将会做出Z1;如
果你选择Y2,我将会做Z2 …” A的行为是以B的行为为条件,我们称这种行动是
反应规则 或 反应函数。
一. 简要概括策略性行为

所做出的承诺不能跟同时行动博弈的均衡策略一样,而 是采取劣策略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威胁和许诺是反应规则 如果其他参与人不依照你的意愿行动,威胁将产生坏的 后果; 如果其他参与人依照你的意愿行动,许诺将产生好的结 果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如果你关闭你方市场,
我也将关闭我方市场!
不威胁
四. 反策略性行为和总结
总结:
1. 为了制定后面的行动规则而采取的行动被称为
策略性行动
2. 真正的先行动必须是 可观察的 、不可逆的
3. 无条件的先行动是承诺。有条件的先行动,如威胁和许诺,称为
反映规则,或是遏制对方的行动以保持现状,或是强迫对方如你
所愿地行动以改变现状 4. 任何策略性行为都要 建立置信度
詹姆斯
径直向前(勇士)
1

-1
-2

-2
懦夫博弈 :限制行动自由的承诺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承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抓住先行动时机的速度以及你 所进行策略性行动的置信度
二.策略性行为的例子分析
迪恩
转向(懦夫) 径直向前(勇士)
詹姆斯
未承诺 詹姆斯 承诺
转向(懦夫) 径直向前(勇士)
0 1

0
-1 -2
5.契约
6.边缘政策
签下契约,使你不实施威胁和兑现诺言的代价很大。因为
违反契约的话要支付一大笔违约金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置信度的建立 有6个方法 1. 声誉
改变你未来的支付
2. 把博弈分成许多小块
3. 团队合作
4.非理性
5.契约
6.边缘政策
即,故意制造风险的方法。
三. 如何建立置信度
反策略性行为: 有 5 个方法 1. 非理性 5. 腊肠策略 2. 切断通信 3. 开辟逃走的路 4. 消除对方想要维持名誉的动机
确立置信度
1. 在你未来的选择中 排除 ”引诱行动“ 2. 减少 这些“引诱行动”的支付。让计划的行动成为 真正最佳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