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指导:整体构思确定主旨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作文构思指导

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或生僻的词汇和语法。
逻辑清晰
注意文章逻辑结构,保持思路清晰,让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 要点。
THANKS
感谢观看
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 描述的场景和情感。考生需学会通过描写 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议论
说明
议论是表达观点和看法的重要方式。考生 应了解如何通过议论来展开论述,并证明 自己的观点。
说明是解释和阐述事物的重要方式。考生 应学会通过说明来介绍和解释事物,使读 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事物。
修辞手法
多角度思考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
确定中心思想
紧扣题目
中心思想应该紧扣题目, 与题目的要求保持一致。
明确表达
中心思想需要在文章中明 确表达出来,让读者一目 了然。
贯穿全文
中心思想应该贯穿全文, 文章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围 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
02
选材与组织
对于题目中可能存在的误导性信息, 需要冷静分析并排除,以避免被误导 。
关注题目中的关键词或短语,这些通 常代表着题目的核心意思和重点。
立意方法
01
02
03
理解题目内涵
深入理解题目的含义和深 层含义,挖掘题目的隐含 信息和延伸意义。
确定中心思想
在理解题目后,需要明确 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整 篇文章的灵魂和核心。
2023-12-11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作文构思指导
汇报人:
contents
目录
• 审题与立意 • 选材与组织 • 语言表达 • 作文构思示例 • 考前复习策略 •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01
审题与立意
审题技巧
明确题目要求
中考话题作文技巧

中考话题作文技巧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中考作文的一些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熟悉题材:中考作文题材涉及丰富多样,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在备考过程中,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写作技巧和要求,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2. 明确立意:作文写作要明确立意,确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可以通过提炼主题词、概括主旨句等方式,将自己的立意明确化,以便在写作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
3. 合理构思:在写作之前,先做好构思。
可以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分析和整理材料,确定要表达的内容和结构框架。
这样可以使文章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4. 注意篇章结构:中考作文通常包括导入、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导入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使用疑问句、引用名言、设问等方式。
主体要扣住话题,集中阐述,可以利用比喻、诗句、事例、数据等增加可读性和说服力。
结尾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发表观点、提出建议等。
5. 支撑细节:在作文中要使用具体而生动的细节来支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
可以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副词、感官描述等方式,使作文更具可信度和可读性。
6. 语言表达:中考作文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要注意语法和词汇的使用,避免错别字和颠倒语序等错误。
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
7. 语段过渡:中考作文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过渡。
可以使用转折、并列、顺序、因果、条件等连接词或词组,使作文的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顺畅。
还可以使用过渡句,将各个语段内容有机地衔接起来。
8. 注意修饰:在作文中要注意修饰品的使用。
可以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副词来修饰名词和动词,增强描述的力度和效果。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修饰,造成繁杂和啰嗦的感觉。
9. 检查修改:在作文完成之后,要仔细检查和修改。
可以对照题目要求和自己的立意,检查文章的逻辑性、条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中考作文指导-整体构思决定主题

中考作文指导:整体构思决定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进行分析,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主题。
边肖收集了整个想法,以确定主要想法,欢迎阅读。
所谓“确定主题”,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是结构的轴心;就是语言的运用,还要受制于约束。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确立主题意义重大。
如何确定主题?1、循规蹈矩一篇好文章,主要目的是立意,一定要端正优雅,利国利民,但不能超出题目的限制。
对于作文的评价,思想标准是第一位的。
如果没有正确的主题,没有积极的意义,就不是好文章。
所以,要想写好文章,首先要‘循规蹈矩’,做到3360准确、正确、清晰。
所谓的准确,也就是对问题的准确推导,首先要符合问题的意思,对于要求的作文,一定要写得贴近作文的要求。
正确就是正确积极。
要想有正确的想法,首先要考虑主题是否科学,没有根据的片面的东西不能作为你想法的依据;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校纪律和国家法律政策。
最后,表达清楚。
写的时候主题要很明确。
写之前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
文章反映的东西一定要记在心里。
写的时候要全文表达清楚。
比如《选择》(原文省略)就是一篇处处紧跟主题,符合立意三个基本要求(准确、正确、清晰)的好文章。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紧扣主题。
作者讲述了自己在重大问题选择上的坚定态度,毅然做出了留学中国的决定,说明自己的意图是正确的、积极的。
2、着意求新,要使观念新颖,最根本的是紧扣时代精神。
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能体现当时的时代精神。
列宁曾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罗斯社会的一面镜子”。
鲁迅的大部分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之类的战斗散文。
只有时代感很强的主题,才能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深刻共鸣,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有时代感的主题是‘新’,只有这个创新的主题才有意义。
比如《独闯世界的孩子》(原文省略),这篇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深刻反映时代精神。
文中的“他”是当代部分中学生的缩影。
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解读新颖而深刻,文章的立意能把握社会的脉搏。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中考语文话题作文写作指导中考语文作文是考生最为重要的一项考试内容,也是考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展示思维深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机会。
本文将为中考考生提供一些作文写作指导,帮助考生在作文这个环节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一、认真审题,明确立意在作文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要求,并明确立意。
一般来说,中考作文的题目涉及多个方面,考生需要明确自己所要写的主题,确定角度和立意。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通过它们来理解题目的意思。
同时,要结合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经验,思考写作的话题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二、合理组织结构,层次清晰在作文的组织结构上,要注意层次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
可以通过分段来划分不同的内容,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
在每个段落中,可以运用因果关系、对比对照、举例说明等手法,使论点更加有说服力。
同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整篇文章有一个连贯的逻辑关系。
三、语言地道,表达准确中考作文要求语言地道,表达准确,要避免使用过于简单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同时,要注意使用准确的词汇和短语,避免重复和罗嗦,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四、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文采中考作文中,适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比如,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
运用排比、对偶等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修辞效果。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分追求修辞,以至于影响文章的内容和逻辑。
五、写作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中考作文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观点。
在写作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表达个人独立的见解。
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学习的知识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观察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办法,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深度。
六、注意书写规范,避免错误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书写规范,避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
可以通过反复修改、检查自己的作文,确保语句通顺、错误较少。
同时,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流畅。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作文构思指导 (一)

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作文构思指导 (一)随着中考的临近,作文成为了许多学生最为担忧的一项考试。
面对满纸空白的试卷和凝固在大脑中的思维,许多学生无从下手。
因此,在考前辅导中,作文构思指导变得尤为重要。
一、理清思路在写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们要表达的观点或要求文章达到的效果,例如,表达自己的看法、给予建议或评价等,然后整理出与之相关的主题、文学作品、事例等,以传递我们所要表达的信息。
二、准确把握题意作文中的主题一般是由考试题目所提炼出来的。
因此,在开始写作之前,我们需要仔细审题,并把握好题意。
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的主题、关键词等,避免离题作答或话题漂移。
三、选择合适的文体中考作文文体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写景文等。
在确定写作主题后,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文体。
例如,议论文需要辩证思考和论证,说明文需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呈现事实,写景文则需要展现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情感色彩。
四、设置文中关键词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在文章中设置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既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大方向,也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我们的观点。
在使用关键词时,要注意选择简单明了的词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语,以免产生语言障碍或阅读难度。
五、突出文章亮点要想取得好的作文成绩,文章的亮点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文章的亮点,例如,影响自己的人物、奇特的经历、独特的观点等,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六、注意语言表述在写作中,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文字要简练明了、言简意赅、充满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图。
总的来说,中考作文考前辅导之作文构思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题意,选择合适的文体和突出文章亮点,以期取得好成绩。
在这一系列的指导下,学生们将能够轻松地应对中考作文考试,发挥出自己的最优水平。
2024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整体构思

2024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整体构思作文作为中考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对考生的文学素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着极大的考验。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作文的构成要素和整体构思,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本文将从整体构思的角度出发,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2024年中考作文写作的指导建议。
一、审题理解在进行作文整体构思之前,首先要对题目进行仔细审题理解。
要理解清楚题目的要求,明确作文的主题和立意,把握题目的关键词和要点,确保自己能够准确地把握作文的方向。
只有充分理解了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构思,做到主题鲜明,内容贴近题意。
二、构思主题思路在清楚地理解了题目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作文的整体构思。
整体构思主要包括作文的主题思路、内容安排和结构框架。
在构思主题思路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观点立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切入题目,确立作文的主题思路。
2. 主题突出: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做到主题鲜明突出,贴合考题要求。
3. 内容角度: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意,选取1-2个关键点来进行论述,确保内容充实,深入。
4. 思路清晰:在构思主题思路时,要做到思路清晰,避免跑题和内容散乱的情况,确保作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三、内容安排和结构框架在构思作文的内容安排和结构框架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内容整理:在明确了主题思路之后,对要论述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整理和梳理,确保内容全面、有条理。
2. 结构设计:按照“开头-主体-结尾”的写作结构,设计好作文的整体框架,确保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3. 内容安排:在主体部分,根据文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合理的内容安排和论述,让作文内容有深度、有力度。
4. 过渡衔接:在各个部分之间做好过渡衔接,确保作文的主题贯穿始终,避免内容的断裂和突兀。
在构思整体思路之后,还需要对细节部分进行思路的细化。
这包括对语言表达的思考、段落衔接的处理、修辞手法的选择等。
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整体构思

2021年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整体构思中考作文是评价一个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一次重要的机会,因此,整体构思在中考作文中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整体构思可以让作文内容有重点、层次清晰,同时也可以让作文更具个性和创新。
1. 选题首先,要选好合适的题目。
选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时事性建议在选择时事性话题时,选择与自己关注的领域有关的题目。
如果自己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就可以从自己角度出发,写出更有说服力和个性的文章。
(2)针对性选题也需要针对性,要和命题材料紧密联系或者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有密切关系。
(3)开放性选题也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既要容易思考,也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想象力。
2. 段落安排好的段落安排可以让文章更加有条理和可读性。
普遍而言,中考作文的段落安排通常有两种方式:(1)按时间、空间、主题进行安排按时间、空间、主题进行安排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段落安排方式。
文章主体部分可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故事发生的地点或者主题进行选择段落安排。
这种安排方式可以让文章更加有序。
(2)因果关系和对比安排另一种段落安排方式是按照因果关系和对比进行划分。
这种方式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段落安排方式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
3. 句型结构好的句型结构可以让文章更加流畅和精彩。
在中考作文中,建议采用一些简单明了的句型结构,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4. 语段中的转折在语段式的中考作文中,合理掌握转折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句子的排比、描写语气等方式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同时也要注意语态、修辞的使用,尤其是有意地制造冲突情节,让作文更有层次和思考空间。
总之,在整体构思中,一定要注意条理,顺序、重点,从而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个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作文中获得更好的分数。
最新-中考应试作文指导确立主旨、布设格局、点化首尾

中考应试作文指导:确立主旨、布设格局、点化首尾应试作文指导三确立主旨[方法指津]确立主旨就是确立一篇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立意。
我们无论是写哪一种文体,都应在立意上下功夫。
一、立意要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正确,要体现出一定的思想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
1.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认识能力。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但也是复杂纷繁的,只有正确地认识生活,才能把握好文章的立意。
比如有个同学写洪灾以后,上面运来了许多救灾物资,放在乡政府的大院里。
夜晚,有些人去偷,可我没有偷到东西,感到遗憾。
这种立意就很不正确,表现了作者认识上是非观念不清。
这样的文章格调就很低下了。
2.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提炼能力。
以议论文为例,经常有些材料作文,它需要学生自己提炼观点,若没有提炼能力,或者是难以提炼出观点来,使文章无法展开,或者提炼的观点有失偏颇,导致整篇文章立意出现偏差。
因此,我们平时需在提炼上多多练习。
比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某校学生马朝江,平日学习刻苦,成绩优良,他一心想考入理想学校,然而,仅差一分未被录取,自己本来有轻生念头,加之父母责骂他没出息,他便自杀了。
这一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炼出观点来。
着眼于马朝江父母——①望子成龙的悲剧;②打骂不是真正的教育。
着眼于马朝江本人——①自杀是弱者的表现②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③着眼于分数——①一分的残酷;②不必把分数当成命根子。
着眼于社会——①为马朝江鸣不平;②杀死马朝江的不是他自己等等。
3.立意健康,需有一定的驾驭能力。
这种驾驭能力往往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有个同学写《晚自习的幕》晚自习突然停电。
一分钟的沉寂之后,噪音相继出现,小声嘀咕的,大声叫喊的,推推搡搡的,逗逗打打的……组成了一曲极不和谐的交响乐。
若写到这里为止,文章的思想性肯定不强。
作者灵机一动,抓住一个同学的歌声进行铺展正当各种声响泛滥时,班长喊预备唱之后,教室里响起一串哈哈,但班长继续唱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指导:整体构思确定主旨
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可以提炼出不同的主旨。
收集了整体构思确定主旨,欢迎阅读。
所谓确定主旨,就是确立作文的主题。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选材的依据,结构的轴心;就是语言的运用,也要受主题的约束。
可见确立主题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如何确定主旨呢?
1、循规蹈矩一篇好的文章,它的主旨也就是立意,必须是正确高雅,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但它又不能超越题目的制约。
对于作文的评判,思想标准是第一位,如没有正确主题或没有积极意义的不能算好文章。
因此,要写出好文章先要循规蹈矩,做到:准确、正确、明确。
所谓准确,也就是扣题准确,在立意时首先要做到合乎题意,对于有要求的作文,就必须紧扣作文的要求去写。
正确,则是正确积极。
要想立意正确,首先必须考虑主题是否符合科学性,没有根据的片面性的东西不能作为立意根据;其次要考虑是否符合学校纪律及国家法令政策。
最后就是明确表达。
作文时确立主题要非常明确,下笔前应有明确不含糊的立意,文章反映的是什么,心中一定要有数,作文时将其明确地贯注于全文表达出来。
如《选择》(原文略),就是一篇处处紧扣题目,且符合立意三个基本要求(准确、正确、明确)的好文章。
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紧扣主题在写。
作者叙述了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
自己态度坚决,毅然做出回国学习的决定的事,可见立意是正确积极的。
2、着意求新要使立意新颖,最根本的就是要扣紧时代精神。
古今中外的主题思想都是能够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的。
列宁曾称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俄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鲁迅先生的多数作品被称为投枪匕首般的战斗檄文。
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的主题,才容易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也才能使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所以富有时代感的主题才是新的,也只有这种富有新意的主题才是有意义的主题。
如《独闯世界的孩子》(原文略),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能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
文中的他正是当代一部分中学生的缩影。
作者对外面世界的诠释新颖深刻,文章的立意能扣住社会脉搏。
3、逆向求异所谓逆向求异,是与顺向思考的立意方法相对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新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
运用逆向求异的立意方法有哪些呢?第一,对作文题目进行反向思考,单凭题目字面之意去作文难免陈旧、平庸。
第二,就是运用批驳错误看法,提出正确认识的反意存真立意法。
第三,对某种事物、事理从多角度看。
值得注意的就是在逆向求异的立意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不能违反准确、正确的原则。
如《狗拿耗子,精神可嘉》,这篇文章立意新颖,
没有附和前人看法,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耗子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应当把它消灭干净,不管是用老鼠药,还是灭鼠器,或者是用其他什么方法。
狗拿耗子有又什么错呢?猫可以捉耗子,狗为什么就不能呢?由此展开议论,从而得出迥异于前人的新见解:狗拿耗子精神是值得提倡的,管闲事,是于国于民都有益的正事。
相反,见到耗子不拿,见到坏事不管,只会害人害己,以至国无宁日,民无宁日。
4、深入开掘所谓深入开掘,就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作者要对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发掘出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
这就是一个提炼、深化主题的问题。
事物本质的思想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的生活材料只能提炼出相应的一定的主题。
对事物认识不深,主题就肤浅;认识上拔高、牵强附会,主题就脱离实际。
作者的主观认识必须做到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达到主题思想与全部生活材料相一致的要求。
有时,材料所显示的思想意义可能不止一点,当然可以确立不同的主题,但开掘得深,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思想意义的主题,是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的。
主题思想提炼深化,是作者对题材的社会意义进行反复研究,深入认识的结果。
着名歌剧《白毛女》主题的提炼对我们是不无教益的。
这一剧作取材于一九四零年晋察冀边区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
起初有的人认为这个传说
不过是一个神怪的故事,可以利用来宣传破除迷信;也有人可以把反迷信和反封建结合起来处理。
但经过剧作者们深入调查,反复研究,才选择和提炼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主题。
这一主题恰切的反映了事物本质上的思想意义,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如《我和陈早阳》一文,作者记叙的是同学间的一段交往。
她没有把这写成歌颂同学之间的相互友情之类,也没把这写成赞扬同学身上的某种精神、某种美德之类。
记叙这段交往,展示的却是两种社会制度下两个少女的不同思想性格,不同精神境界,写出了自己的自强心、祖国情,以及肩上的责任。
这样的立意可以说深刻而有意义。
5、咏物意蕴借助想象的作用,通过对熟悉的、物质的、具体的、自然的东西的描写,去表现生疏的、精神的、抽象的、社会性的东西,书写个人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况味,这便是咏物意蕴的立意方法。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这类借物寄怀、托物言志的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袁鹰的《井岗翠竹》。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表层的作为媒介的象征性的形象,在这形象的里层蕴藏着一个高尚美好的意,两者结合得很好。
而且这类文章中的意一般都有社会性的内涵,或是人的某种崇高的品质,或是某种可贵的感情,或是某种人生的哲理,它们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这个意附丽于想象而存在。
首先,要选好象征物。
这象征物应是大家所熟悉的,形象鲜明的,是美好的。
同时,这象征物应与象征义有联系的,而且联系越贴切、越新奇,文章的立意就显得越自然、越新颖。
其次,要充分显示意蕴的审美属性,处理好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使意自然的、巧妙地升华起来。
6、画龙点睛在一篇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句或几句话点明要旨,即称为点睛之笔。
显而易见,它是文章的眼睛,运用得好,能使文章生动传神,大放异彩。
有了点睛之笔,就可揭全文之旨,使主题突出,内容深化,思想生辉。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先用大量篇幅写景记事,写文人墨客的悲和喜,最后笔锋一转,归结到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与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章最后这两句将作者的本意予以点明,成了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
这是古人作品中将画龙点睛法用得最好的例子之一。
运用点睛法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作者要独具慧眼,善于从貌似平凡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开掘出新的思想,新的境界、新的哲理,然后在行文的关键处不失时机地运用浓缩精练、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加以点化。
二是点睛的语言要尽可能生动形象、含义深刻,令人警醒,要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