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PPTminimizer)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4章 选择育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4章 选择育种
基部较易诱导产生小鳞茎,即使把鳞片从上到下切 成数段,同样发现小鲜茎的发生都是在每个离植段 基部首先产生,且每段鳞片上诱导产生小鳞茎的数 量,遵循由下至上递减的规律。
这种诱导产生小鳞茎的特性与整株生芽特性相一致, 呈全息对应的关系。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以大蒜的蒜瓣、矩叶菊、 花叶芋和彩叶草等多种植物叶片为外植体,进行同 样的试验观察时,都能见到这种全息现象。
应充分利用自然选择创造的条件
比如,挑选抗病虫害强的某种园林植物,就应当在该种植物病 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中挑选未遭受危害或受到危害较轻的植物 个体。
人工选择 (定向选择与定向变异)
按人类的需要进行物种的保留和淘汰过程
人工选择的结果通常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却未必有利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3.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⑴ 增大变异;
生物具有连续变异的特性
如植株生育期、株高、果实大小、种子产量等
⑵ 加速有利变异的巩固和纯合;
优胜劣汰, 排除了劣株对优株的干扰,从而加速了 有利变异的巩固与纯合。
布尔班克对虞美人进行的多代定向选择实验。
在一块开满猩红色花的虞美人地里发现一朵有很窄白 边的花, 他保留了它的种子, 第二年从200多株后代中 找到了四、五个花瓣有白色的植株。在以后若干年中, 大部分花增加了白色的成分, 个别花色变成很浅的粉 红色, 最后获得了开纯白花的类型。
性状区分明显,容易分组,多由单基因控制,F1表现显性或不完全显性; F2表现分离,分离是有比例的。
如豌豆的红花和白花,种子的圆粒或皱粒以及性别基因
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
如植株高矮、果实大小、种子产量的多少

育种学 第五章选择育种ppt课件

育种学 第五章选择育种ppt课件

.
.
三. 选择的基本方法
1.个体选择(单株选择法) 2.混合选择 3.两种方法比较
.
1. 个体选择
根据育种目标从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个体, 分别收获,分别脱粒、贮藏,来年分别播种, 形成一个穗(株、铃)行,根据穗行表现鉴 定上年个入选单株的优劣,劣者淘汰。
.
一次个体选择: 多用于自花、常异花植物
.
2.意义
• 利用芽变产生的新变异可直接选育出新品种; • 丰富种质资源,为杂交育种提供亲本; • 对优良品种的个别缺点进行修缮改良,优中选优; • 保持原有品种的综合优良性状。
.
3.芽变的特点
• 芽变的多样性:植物各器官的所有性状都有发生突变的可 能;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胞质 基因和核基因突变等。
经审定合格的品系成为品种
(二)混合选择育种程序
原始品种群体 选择优良而一致的个体,混合脱粒
经混选群体 原始品种群体
经混选的改良群体 与原品种比较试验
经比较确比原品种优越的混选群体的种子
繁殖种子
所繁殖的优质种子
大田大面积推广
.
第五节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一、芽变育种
(一)概念、意义、特点 1.概念 芽变:植物芽的分生组织体细胞自然发生的遗传物质变
.
3、选择育种在园艺植物的育种和生产中也发挥了 重要作用。
果树芽变选种中最突出的例子是元帅系苹果的芽变 选种。我国自1973年开展了苹果芽变选种,已在元帅 系中选出一批优良品系。目前主栽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从中选出许多芽变,如烟辐3、2001等。选择育种法 培育的果树品种在目前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
异。芽变总是以枝变或株变的形式表现 芽变选种:对发生变异的芽、枝进行无性繁殖并选择,从而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幻灯片PPT
• (1)单株选择法技术比较复杂,需专设实验圃地,小区占地 多,对异花授粉植物需进行隔离,成本较高,同时对异花授粉 植物多代近亲交配易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 (2)单株选择一次所留种子数量有限,难以迅速应用于生 产。
(二) 两种基本选择法的综合应用
• 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各有优点和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为取长补短而衍生出不同的 选择法。
第一次混 合选择种
多次混合选择
• 2.单株选择法(individualselection)
• 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故 又称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
• 是按照选择标准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 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 植一小区形成株系(一个单株的后代),根据 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各入选单株基因型优劣 的选择法。
a(q0)
Aa (p0q0)
aa (q02)
基因型频率:AA :D1= P02 Aa :H1=2p0q0 aa :R1= q02
基因频率:p1=D1+1/2 H1=p02 +1/2×2p0q0=p0 (p0+q0)= p0 q1=R1+1/2 H1=q02 +1/2×2p0q0=q0 (p0+q0)= q0
三、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1.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选择标准 选种中往往需同时兼顾多项性状, 如产量、 品质、成熟期、抗性等。作为具体的选种 任务, 在众多的目标性状之间, 必然存在着 相对重要性的差别, 应在分清目标性状主次 的基础上制定各性状的取舍标准。
• 2.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明确
• 具体选择标准应根据作物的种类、用途和 选择目标尽可能明确具体。
二、选择的作用基础与实质
• 群体的遗传变异是选择的作用基础
群体遗传学

第4章 选择育种 园林花卉植物育种学课件

第4章 选择育种 园林花卉植物育种学课件

三、选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为选择提供了材料,没有 变异,也就不会有选择
遗传又是选择的保证,只有通过选择、繁殖, 将有利的变异性状遗传下去,选择才有意义。
❖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和成活 率(差别繁殖),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 传组成。
❖ 注:选择只是通过表型筛选 ❖ 选择对隐性基因的作用:隐性基因频率高时
1.几乎所有性状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 变(与无性后代相比)
2.很难找到遗传型完全相同的个体(与 无性后代相比)
3.利用现有变异(与杂交育种相比)
(三)实生选种的遗传基础
1. 基因重组
是实生群体中不同个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假设一种园林植物在100个位点上各有两个相对的等
位基因,通过自然受粉后,由基因重组可能产生的 基因型将有3100种
选择有作用,频率低时作用甚微
淘汰隐性基因
❖ 选择对显性基因的作用:非常有效
淘汰显性基因
四、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1. 变异程度 2. 优中选优 3. 选择时机 4. 质量性状还是数量性状
❖ 生物界遗传性状的变异有连续和不连续的两种:
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
如果按单一的经济目标进行多世代的人工选择之 后,必然会导致原有种群的遗传基础变窄。
❖例如观赏价值较高,而抗病虫害、抗寒、抗旱等较差
2. 选择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人工选择,自 然选择也参与):
独立的育种手段
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 是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辐射育种等育种方 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 美国著名育种学家布尔班克(Luthe Burbank)曾经说:
❖ 应充分利用自然选择创造的条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PPT课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PPT课件
自然进化完全依赖自然发生的突变和基 因重组。自然进化无目的、计划可循。自然 进化往往只能产生有限的适应类型。
第70页/共86页
3.3.2 人工进化
决定于变异(自然变异、人工创造的变异)、遗传、选 择(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野生植物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栽培植物。 人工进化是人有意识的对自然变异的选择。选择主体是 人。选择保存和积累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促使野生类型向 栽培类型转化。——形成若干起源中心。 人工选择有利商品性状的改进,有时与自然选择不同。 遗传改良是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创造的变异。遗传改良 加快新品种选育。
**地区性 指每一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 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要求。
第35页/共86页
大白菜不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天津青麻叶 抗病、耐寒、耐旱性较强, 从北部齐齐哈尔、牡丹江 到南部广州、海南岛几乎
全 国 各 地 品都 能种较的好 生地长区。性
福州包头莲 不耐热,不抗寒、 不抗旱,抗病性较 弱,适合在山东半 岛栽培,在南方表 现差。
• 园艺植物的良种应具有观赏性好、产量高、丰 产、稳产、易管理,抗主要病虫害,耐贮运, 货架期长,商品价值高。
第52页/共86页
良种有地区性和时间性
优良品种的优良是相对的,是与同类植物品种相比而 言的
它受制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贮藏,加工)
第53页/共86页
地区不同,同一地区不同的时间,生产要 求不同,消费习惯不同
不同的栽培方式,需要不同的专用品种!
第27页/共86页
•一串红的品种
骑兵手
第28页/共86页
展望
萝卜的不同品种 第29页/共86页
• 苹果的不同品种 第30页/共86页
品种的特性

园艺植物育种学 ppt课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 ppt课件

04.04.2020
园艺植物育种学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选择差(Sd):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 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的差值。
选择反应(R):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 R= Sd H2 选择强度(i):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 i= Sd /б R= i б H2
04.04.2020
园艺植物育种学
综合性状选择
– 多次综合评比法 – 加权评分比较法 – 限值淘汰法
04.04.2020
园艺植物育种学
第五节 选种程序
原始材料圃 选种圃 品比预备 试验圃 品种比较试验圃 品种 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选种程序:在整个选择育种
过程中,选育出一个新品种要 先后经过原材料搜集、优系选 择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这 种按照一定的先后步骤依次进 行的工作环节就叫选种程序。
株选标准的确定:
株选时期
– 植株整个生育期 – 主要经济性状形成期 – 产品商品器官形成期
株选方法:
04.04.2020
园艺植物育种学
株选标准的确定
明确目标性状 区分目标性状的主次 掌握适宜的选择标准 选种时要注意排除误差
04.04.2020
园艺植物育种学
株选方法
单一性状选择
– 分项累进淘汰法 – 分次分期淘汰法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 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枝变:变异的芽内分生组织萌动长成枝条时,该 枝条表现出与原品种类型不同的现象。
株变:当包含突变细胞的芽发育成一个植株,或 采用该芽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新个体的现象。
芽变选种:利用发生变异的枝、芽进行无性繁殖, 使之性选出优系,称为芽变选种。
变异幅度大:
与杂交育种相比,实生选种的特点

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PPT课件

园艺植物新品种选育PPT课件
第22页/共181页
(二)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产量提高;在产量相同时品质的提高使价格提高;在产量价格都相同的情 况下由于对病虫害的抗性提高而使成本下降等。
• 社会效益:有些育种目标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改善污染、沙荒等特殊功能
第23页/共181页
(三)充分考虑育种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客观条件)
第4页/共181页
糙青茄
第5页/共181页
2、群体品种
➢特点: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 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他品种相区分。
➢来源:它们是从异花授粉或常异花授粉的园艺植物中主要采用 混合选择法选择而育成的品种。这类品种繁殖时必须注意选择, 保持品种种性。一些花卉品种、一些蔬菜品种如红皮洋葱、尖 叶菠菜等均属于群体品种。
第35页/共181页
二、种质资源的类别
• 本地种质资源 • 外地种质资源 • 野生种质资源 •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第36页/共181页
(一)本地种质资源
• 本地种质资源指古老地方品种(或 称“农家品种”)和当地推广的改 良品种。 • 是长期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产量品质等方面符合生产要求,可 以直接利用。 • 资源多为复杂群体,其中包含许多 变异类型。
如需要20年实现的目标计划中,在8~10年内育成若干可能为 市场接受的过渡品种等
第25页/共181页
(五)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的关系
❖把育种目标落实到具体组成性状上且应尽可能提出数量化的可 以检验的客观指标
❖制订育种目标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目标性状一般不能超过两 三个
❖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应该在主要经济性 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者的需要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件

《园艺植物育种学》课件

诱变育种
原理:利用物理、 化学或生物因素 诱导植物产生突 变
特点:突变频率 高,突变类型多 样
应用:在园艺植物 育种中广泛应用, 如选育抗病、抗虫、 抗逆等品种
注意事项:需要 严格控制诱变条 件,避免产生有 害突变
倍性育种
倍性育种的概念:通过改变植物的染色体数目来改变其遗传特性的育种 方法 倍性育种的方法: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
选择育种
目的:提高园艺植 物的品质和产量
原理:选择具有优 良性状的个体进行 繁殖
方法:包括自然选 择和人工选择
注意事项:选择过 程中要考虑到遗传 多样性和生态适应 性
杂交育种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培育出新品种 优点:能够快速获得优良性状,提高育种效率 缺点:需要选择合适的亲本,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 应用: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植物的育种
汇报人:
改善品质:通过育种改善蔬菜 品质,提高口感和营养价值
抗病抗虫:通过育种提高蔬菜 抗病抗虫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适应环境:通过育种使蔬菜适 应不同环境条件,提高种植范 围
花卉育种的应用与实例
花卉育种的目的: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抗病性、抗逆性等 花卉育种的方法: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花卉育种的实例:玫瑰、郁金香、百合等 花卉育种的成果:培育出更多新品种,提高花卉的品质和产量
遗传学基础
遗传物质:DNA和RNA 遗传信息: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 体变异
遗传选择: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和摩尔根定律
遗传工程: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
繁殖原理
遗传物质:DNA和RNA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育种目标:提高产量、品质、抗病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园艺植物选择育种
主要学习内容
• 选择与选择育种 • 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芽变选择育种 • 实生选择育种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1、概念: 1.1 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各种育种途径不可缺
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 • 自然选择:就是自然环境条件对生物所起的选
择作用,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变异、遗传 与选择)。 • 人工选择: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与鉴 定,其结果是,符合人类要求的个体或植株被 保留下来,不符合则被淘汰。
繁殖的方式保留和巩固。 • 对异花授粉作物来说,单株选择法主要用于培育自
交系。 • 有时此法也可用于改良某一特定性状和用于原种生
产。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混合选择法 2. 2. 1 概念
从一个原始混杂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 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 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 法。 • 一次混合选择法 对原始群体的混合选择只进行一次,当选择有效时 就繁殖推广的,称为一次混合选择法。
3 、选择的创造性作用 3.1 从育种效果上看 • 增大变异; • 筛选性状组合; • 影响进一步的育种成果。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3.2 从遗传机制上看 • 改变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 使基因型的分离和重组发生改变; • 淘汰群体中存在的不利基因; • 使生物体产生新的基因平衡。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田间单株套袋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多次单株选择方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2 单株选择法的优点 • 可以对所选优株的基因型进行鉴定,消除环境饰变 引起的误差,提高选择效率。 • 多次单株选择法可以定向积累变异,从而有可能选 出超过原始群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即优中选优、 不断选优)。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 多次混合选择法 在第一次混合选择的群体中继续进行第二次混合
选择,或在以后几代连续进行混合选择,直至产量 比较稳定、性状表现比较一致并胜过对照品种为止。 称为多次混合选择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2 混合选择法的优点 • 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不需要很多土地、劳力及专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1.2 选择育种 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 变异类型中,选出优良的变异个体,通过鉴定、 培育而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之为选择育 种。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2、选择在育种工作中的作用 • 是一种独立的育种手段 • 所有育种工作的中心环节 • 选择具有创造性作用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4 选择实质与作用基础 •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
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5、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 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适当
一、选择与选择育种
6、选择育种的基本要素 • 供选择的群体内有可遗传的变异; • 供选择的群体足够大; • 选择要在相对一致的条件下进行; • 选择的单位是个体; • 选择要根据综合性状有重点地进行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1、选择育种的原理 1.1 纯系学说
丹麦的植物学家约翰生以自花授粉的菜豆为研究材料, 就单粒种子重做了选择实验。其结果证明: • 性状的变异是由遗传变异和环境变异组成的。 • 后代鉴定对于区别这两种变异是有效的。 • 选择(在育种、群体遗传立场上的选择)只有在含有遗传 变异时才是有效的。
环境条件优越而性状表现突出的单株选留下来,但 其基因型并非优良,从而降低了选择效果。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3 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的比较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3、选择育种中的株选方法 3.1、单一性状选择
在株选时往往根据性状的重要性或出现的先后逐次 选择,由于每次选择时只根据一种性状,所以称为 单一性状选择。 • 分项累进淘汰法 根据性状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先按第一重要性状 进行选择,然后在人选株内按第二性状进行选择, 顺次累进。
始推广时个体间存在若干微小差异会逐渐积累, 发展为明显的变异。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两种基本选择方法
2.1 单株选择法 2.2 混合选择法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单株选择法 2. 1. 1 概念 把从原始群体中选出的优良单株的种子或种植材料 分别收获,分别保存,分别繁殖的方法。 • 一次单株选择法 在整个育种过程中如只进行一次以单株为对象的选 择而以后就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 • 多次单株选择法 如先进行连续多次的以单株为对象的选择,然后再 以各家系为取舍单位。
设的实验圃地就能迅速地从混杂群体中分离出优良 类型,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多的繁殖材料,便于 及早推广。 • 对混杂严重的农家品种也可提纯良种。 • 混合选择时不同单株间可以自由授粉,可以保持丰 富的遗传特性,故不会造成生活力衰退。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2. 3 混合选择法的缺点 • 混繁不能鉴别每一个体基因型的优劣,这就使由于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前者是各种纯合基因个体的集合,后者是同一纯合 基因型个体的集合(纯系学说原理示意图)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1.2 品种自然变异 纯粹的纯系是不存在的,纯系内选择无效也是相 对的。
• 由于自然异交而引起基因重组 。 • 基因突变。品种在推广和繁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
突变,使品种群体内出现新的类型。 • 品种本身剩余变异的存在造成的。有些品种在开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3单株选择法的缺点 • 费工费时。需专门设立圃地,异花授粉作物需要隔 • 选择一次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
生产。
二、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2. 1. 4 单株选择法的应用 • 单株选择法多应用于自花授粉园艺植物。 • 用于无性繁殖作物,将选到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