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溢油事故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

可 能要 喷洒 溢 油分 散 剂 , 特别 是 在封 闭水域 内 可 能 要采 取 处理 措 施 ,取 决于 面积 的大, 要求 处理 ,可 能要 出动 若 干艘 船 艇 莹 求 全 曲出动 胎 艇和 消 污 设备 可 能 要求 地 区或 国 家参 与 消污
自上世纪 9 o年代 以来 , 国已经成为石 油净进 我 口国。 随着石油贸易量的不断增 加 , 运输油轮数 目日
近年来 ,我 国发生 的最 大的船舶碰撞 溢油事故发生珠 江 口。2 0 04年 l 7日, 2月 两艘 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 口担杆 岛 东北约 8 里处 发生碰撞 , 海 两船受损 , 一艘是 由深圳 盐 田驶往 新加坡 的巴拿马籍“ U D I D A C ” , HV N A A V N E 轮 另一艘是 由深圳 赤湾驶往上海的德国籍 “ S IO A 轮。溢油从“ CL N ” M CL N ” MS IO A 轮尾部油舱溢出 , 在水面形成了一条约 9 里的溢油带 。泄漏 海 的 10 2 0吨原油形成 的巨大油污带 ,不仅仅影 响到和它相 近的 海面浅水层 , 还通过食物链把危害扩大到包括深海在 内的整个 海洋生态体系 , 对海洋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
和可靠性。 关 键 词 : 舶 溢 油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模 糊 矩 阵 船 引 言
10 00多万吨 。这些石油终 日不断地进入 大气 、 土地 、 流和海 河 洋, 海洋成 了蓄积污染物 的最大仓库 。除了依靠海洋本身 的 自 净能力外 , 很难再转移到别处 。 由于船舶溢油 的危险性较大 , 因此有必要对发生的船舶溢
方法 。 l我 国近年来发生的船舶溢油事件概况 回顾
1
油事故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估 , 保证船舶溢油事故造成 的损失降
事故风险评价(溢油等)

6 事故风险评价6.1 风险源识别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高港枢纽二线船闸溢油事故风险、排泥场围堰垮坝事故风险、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运行期因运力增加所带来的水环境风险。
(1)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溢油事故风险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在施工期或运营期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是溢油事故。
一方面,施工船舶在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位置作业或行进时,由于管理疏忽、操作违反规程或失误等原因引起石油类跑、冒、滴、漏事故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类溢油事故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会对水域造成油污染;另一方面,由于船舶本身出现设施损废,或者发生船舶碰撞,有可能使油类溢出造成污染。
本码头停靠船舶溢出的油主要为船舶本身动力所用的燃料油。
(2)排泥场围堰垮坝事故风险根据泰州引江河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期工程弃土在一期工程堆土区的基础上堆高,不新增堆土区。
泰州市引江河疏港生态景观大道的建设占用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规划中的东侧堆土区,泰州市承诺置换用地7处,共639亩,作为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河道开挖弃土区。
工程排泥场共布置24处,其中,新增临时排泥场2处,利用一期工程西侧堆土区15处,置换用地7处。
排泥场围堰垮坝事故发生后,部分堆土进入水体,可能导致堆土进入水体,导致水流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护岸和护坡的稳定性,局部水体的悬浮物浓度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升高;部分堆土进入农田,可能导致农田被毁,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对排泥场围堰的抗滑稳定计算结果可知,其抗滑稳定性达标。
(3)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施工时,地下水可能透过闸室靠河岸一侧进入闸室,从而造成闸室的含有浓度比较高的悬浮物和地下水发生混合,从而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污染,并对施工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采用透水底板,闸室墙采用锚碇灌注桩式地连墙结构,防渗、基坑支护效果好,技术风险小,可靠度高。
船舶溢油的危害及损害程度评估研究

CWT 中国水运2011·10石油污染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通常,1升石油倾泄在海洋中,到完全淡化大约需要消耗海水中40万升的溶解氧。
石油在海面会形成一层油膜,隔绝大气与海水的气流交换,并减弱太阳光透人海水的能量。
这种耗氧和隔绝会导致海水严重缺氧,并影响海洋绿色植物的光和作用。
尤其海湾是较封闭的生态环境,水域浅,海水流动缓慢,一旦发生大规模的石油污染事件,将会导致海湾生态平衡失调若干年。
荩溢油的危害1、溢油对健康的危害油对健康的危害最典型的是苯及其衍生物,在有些情况下,苯及其衍生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是比较重的,反应的症状像喝醉酒一样,语无伦次,继续在此环境中还会导致身体摇晃、思维混乱、丧失知觉。
随着吸入量继续增加,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甚至死亡。
造成上述中毒现象主要是由油的蒸气引起的。
当油蒸气比空气重时,烟雾和蒸气会流动,并聚集在低洼或不通风的地方,此时进人该区域就会引起蒸气中毒。
除油的蒸气会造成人体中毒外,油的毒性还会通过吸入、皮肤接触、摄取这三种途径对人体产生危害。
2、溢油对安全的危害由于油具有易燃易爆危险性,当其溢出后,对个人安全和公共安全都会产生威胁。
在油溢出的初始阶段,轻质原油及轻质炼制品的厚油区可能存在易燃气体,这些气体遇到明火就会燃烧而导致火灾。
原油及其炼制品易燃危险性主要取决于轻组分,轻组分沸点越低、含量越多,易燃危险性越大。
如果溢油区域离岸近,岸边又有遮蔽物,那么,适宜的风向能将油气吹至遮蔽区,当油气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进行溢油应急作业前,应了解溢油的类型、闪点等易燃危险性参数,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疏于管理而造成火灾事故。
3、溢油对环境的危害油本身具有毒性,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环境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从自然环境到野生动物,从自然资源到养殖资源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并且这种危害的周期往往是很长的,因此溢油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这些资源。
事故风险评价溢油等

6 事故风险评价6.1 风险源识别工程施工期及运行期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高港枢纽二线船闸溢油事故风险、排泥场围堰垮坝事故风险、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运行期因运力增加所带来的水环境风险。
(1)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溢油事故风险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在施工期或运营期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是溢油事故。
一方面,施工船舶在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位置作业或行进时,由于管理疏忽、操作违反规程或失误等原因引起石油类跑、冒、滴、漏事故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类溢油事故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会对水域造成油污染;另一方面,由于船舶本身出现设施损废,或者发生船舶碰撞,有可能使油类溢出造成污染。
本码头停靠船舶溢出的油主要为船舶本身动力所用的燃料油。
(2)排泥场围堰垮坝事故风险根据泰州引江河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二期工程弃土在一期工程堆土区的基础上堆高,不新增堆土区。
泰州市引江河疏港生态景观大道的建设占用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规划中的东侧堆土区,泰州市承诺置换用地7处,共639亩,作为泰州引江河第二期工程河道开挖弃土区。
工程排泥场共布置24处,其中,新增临时排泥场2处,利用一期工程西侧堆土区15处,置换用地7处。
排泥场围堰垮坝事故发生后,部分堆土进入水体,可能导致堆土进入水体,导致水流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护岸和护坡的稳定性,局部水体的悬浮物浓度也会出现比较大的升高;部分堆土进入农田,可能导致农田被毁,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经对排泥场围堰的抗滑稳定计算结果可知,其抗滑稳定性达标。
(3)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施工时,地下水可能透过闸室靠河岸一侧进入闸室,从而造成闸室的含有浓度比较高的悬浮物和地下水发生混合,从而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污染,并对施工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港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闸室采用透水底板,闸室墙采用锚碇灌注桩式地连墙结构,防渗、基坑支护效果好,技术风险小,可靠度高。
船舶溢油的危害及损害程度评估研究

失 知 觉 。 着 吸 入 量 继 续 增 加 , 可 能 出 现 呼 吸 困难 、 跳 停 止 , 随 还 心 甚
至死亡 。
造 成 上 述 中毒 现 象 主 要 是 由油 的蒸 气 引 起 的 。 当 油 蒸 气 比 空 气 重 时 , 雾 和 蒸 气 会 流 动 , 聚 集 在 低 洼 或 不 通 风 的 地 方 , 时 烟 并 此 进 人 该 区 域 就 会 引 起 蒸 气 中 毒 。 油 的 蒸 气 会 造 成 人 体 中毒 外 , 除 油 的毒 性 还 会 产 生 危
灾。
1 因 素 集 的 建 立 )
设 第 一层 次评 价 指标 为 U=U , :u , , , 成第 一层 评 { u , … U 1构
价 因素集 , : 即
U= 溢 油 海 域 水 文 气 象 情 况 U。污 染 情 况 U , 污 情 况 U,溢 ( , z清 , 油 地点情况 U ) 本 文 对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进 行 分 层 后 进 行 多 层 次 评 价 ,低 层 次 评 价 得 到 的综 合 评 价 向 量继 续 参 与 上 一 层 次 的 评 价 ,因 此 在 每 一 层 次 的 评 价 中 , 层 次 的各 因 素 集 合 即 为 当前 的 评 价 集 。 该
同程 度 的 危 害 , 且 这 种 危 害 的 周 期 往 往 是 很 长 的 , 此 溢 油 事 故 并 因 发 生时 , 立 即采取应急 措施保护这 些资源 。 应
_ 船舶 油污 事 故损 害程 度评估 模 型 . .
1 船 舶 油 污 事 故 损 害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 建 立 、
l
本文通过建立溢 油损害程 度评 估模 型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溢油的损害程度进 行研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船舶溢油事故定级中的应用

由于船舶 溢 油 的危 险 性 较大 , 因此有 必要 对 其 危 险等级 进行评 估 , 保证 船舶 溢 油事 故 造 成 的损 失
有 出台权威 的评价 标 准 , 文 即尝 试 使 用模 糊 数 学 本
的方法 对船舶溢 油事 故进行评 价 。
降到最小 。 目前 有些 国家 , 主要 以溢 油量 大小。沿 海事 故
发生 区域 如果 不能采取 或采取 不 当的抗御 溢油 危害 的措施 , 会使 事故涉及 的水域 产生严 重 的溢油 污染 ,
遍 、 量最大 的污染 源 , 数 全世界 每年经 各种途径 流人
海 洋的石油 总量 达 l 0 0多 万 吨 。这 些石 油终 1 0 3不 断地 进人 大气 、 地 、 流 和 海 洋 , 洋 成 了蓄 积 污 土 河 海
法 尚 处 于研 究 阶段 。
[ 中图分类号] 6 87 U 9 .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1 9 5 (0 7 0 0 1 — 10 — 85 20 )4— 0 8 0 4
F z y i t g a e se s e ta p id i lsi c t n o h p o ls i c i e t u z n e r t d a s sm n p l n ca sf a i fs i i p l a cd n e i o l
e i e c o c i e tca sfc t n a s s me t A r cia x mp e h s b e mp e n e o p e e tt e d ti d vd n e f ra cd n ls i a i s e s n . i o p a tc le a l a e n i l me td t r s n h eal e a s s me tp o e s s e s n r c s .wh c h ws t i eh d c n be a r fr n e f rca sfc t n o h p o ls ila c d n . ih s o hs m t o a e e e c l si a i fs i i p l c i e t o i o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概述

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概述一、评估原则1客观性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必要的程序,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溢油污染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实施情况、污染清除效果,以及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2时效性无论是在溢油应急处置行动过程中还是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组织开展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都应当注重时效性,必要时应当边应急处置边组织开展收集效果评估所需的信息。
二、基本要求1评估时间开展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的时间节点包括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决定应急处置是否可以终止的时间点以及应急处置结束后等时间节点。
2评估区域评估区域为船舶溢油造成及可能造成影响的区域,主要包括海面、岸线、水体、沉积物等受到或可能受到的污染情况。
3评估组织船舶及其委托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等评估组织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评估组织单位可自行开展也可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评估工作。
三、评估方法1收集信息开展船舶溢油应急处置效果评估所收集的信息应当包括与船舶溢油情况、评估区域概况、溢油污染情况及应急处置情况等有关的所有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
具体如下:a)船舶溢油情况主要包括事故起因,溢油过程,泄漏油品的理化性质、环境归宿及其环境危害、泄漏量等。
b)评估区域基础信息包括事故影响区域的水文气象、海洋环境质量、海洋功能区划和敏感资源分布等。
c)溢油污染情况包括溢油在水上、水体及岸上的时空变化情况,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等。
d)应急处置情况包括应急响应的启动、应急处置行动方案的制定、应急处置行动的实施与终止的过程情况;应急处置动用的船舶、飞机等设施、设备和物资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参与的应急人员情况;回收污染物的性质和数量等。
收集信息可通过查阅档案材料、调查当事人、现场勘查、试验验证等方法开展。
2现场勘查通过现场勘查,确定评估区域敏感资源情况、船舶溢油污染情况、应急处置措施的实施和污染处置的效果。
模糊综合评价在油库安全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在油库安全中的应用通常对于油库的安全最常用的三种评估方法是:模糊综合评价,事故树评估法和火灾和爆炸风险指数评估法。
在这三种方法中模糊综合评价是最实用的方法,管理人员在进行油库安全评估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来确定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和次要因素。
在确定了这些因素之后,管理油库安全的人员应在综合评估方法中使用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可以全面评估油库的安全性能。
标签:模糊综合评价;油库安全;应用众所周知,油库的存在是为了保存石油。
油库的大小各不相同,规模的完整性也不同。
一些油库属于国家所有;也有一些私人油库,不管油库的所有人是谁,都应该注意油库的安全。
在储油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不预防和控制油库安全,将会给油库的安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隐藏的安全问题一旦爆发,不仅会损害油库所有者的利益,而且还会损害油库周围的经济财产和社会公民的生活。
因此,要确保油库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做好全面的安全评估。
1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层次改进步骤进行分析1.1改进建矩阵内容在评估安全性能时,油库管理人员应使用专家评估方法作为参考,即上述“模糊综合评价”。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对油库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然后列出分类后的安全风险因素的重要性。
完成上述两个工作步骤后,管理人员计算和获取矩阵内容结果。
我们可以假设最严重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字母,然后我们按字母顺序对其进行调整。
其次,我们考虑导致油库不安全问题的因素的来源。
我们将发现影响油库安全的因素是人为因素或外力因素。
所谓的人为因素通常与个人状况密切相关,表现为个人安全意识障碍。
引起外力因素范围更广,不仅与油库周围的环境因素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油库安全管理方面有关,管理人员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油库管理规定,以限制内部人员的活动。
另外,管理人员还必须做好油库周围的消防安全工作,并准备随时随地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对油库进行环境排污的情况下,管理人员应注意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免油库周围出现灰尘等,发生火灾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的模糊综合评价高丹寿建敏摘要:本文引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进行综合评判,建立了模糊评价综合模型,为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判提供了依据。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给出了具体的评价过程。
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价有其合理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船舶溢油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矩阵引言60年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船舶溢油造成的危害认识尚浅。
正是在二战期间,战争引发了许多船舶溢油事故,沿海国家没有任何措施抗御溢油造成的危害,使事故涉及的沿海国水域产生了严重的溢油污染,带来巨大损失,引起了国际社会和沿海国家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普遍关注,出台了限制船舶排放油污的处理海上溢油的国际公约。
同时,为了对已经发生的溢油事故损害大小进行判断,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各国也陆续开始研究事故等级的评价方法。
1.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船舶溢油事件概况回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随着石油贸易量的不断增加,运输油轮数目日益增多,吨位不断加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自1990年以来,我国港口石油吞吐量每年差不多以1000万吨的速度递增,到1995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77亿吨。
1973年至2000年的28年间,在我国沿海发生的2400起船舶溢油事故中,一次溢油超过50吨的重大溢油事故为54起,涉及了从大连港到珠江口的几乎整条海岸线。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最大的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发生珠江口。
2004年12月7日,两艘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两船受损,一艘是由深圳盐田驶往新加坡的巴拿马籍“HVUNDAIADVANCE”轮,另一艘是由深圳赤湾驶往上海的德国籍“MSCILONA”轮。
溢油从“MSCILONA”轮尾部油舱溢出,在水面形成了一条约9海里的溢油带。
泄漏的1200吨原油形成的巨大油污带,不仅仅影响到和它相近的海面浅水层,还通过食物链把危害扩大到包括深海在内的整个海洋生态体系,对海洋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船舶溢油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具有污染源多、扩散面广、停留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主要特点。
在海洋环境污染损害中,石油是最普遍、数量最大的污染源,全世界每年经各种途径流入海洋的石油总量达1000多万吨。
这些石油终日不断地进入大气、土地、河流和海洋,海洋成了蓄积污染物的最大仓库。
除了依靠海洋本身的自净能力外,很难再转移到别处。
由于船舶溢油的危险性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发生的船舶溢油事故的危险等级进行评估,保证船舶溢油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目前有些国家,如英国,对溢油的影响评价中主要以溢油量大小的评价参数对溢油污染事故进行分级,将溢油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从“极小”到“重大”划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的影响程度对应于不同的响应措施,见表1。
表1 英国溢油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显而易见,仅仅根据溢油量来判定溢油事故等级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溢油位置的敏感性、油品特性、船舶状况等也是影响危害程度的因素,但这些属于定性方面的因素,不像溢油量可以用某个具体的数值来表示大小。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综合考虑系统的多种价值因素,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主观分析与客观分析相结合,用模糊集理论来评定优劣的方法。
因此,该方法在评价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上是适用的。
本文即尝试使用模糊评价法评估船舶溢油的事故等级。
2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数学模型2.1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确定评价因素、因子的评价等级标准和权值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原理,以隶属度描述各因素及因子的模糊界线,构造模糊评判矩阵,通过多层的复合运算,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
模糊综合评价法有单层次的模糊评价和多层次的模糊评价,单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是多层次综合模糊评价的基础,本文算例中采用的是多层次模糊评价,即首先是对最低层的诸项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再对较高层次的诸项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直到对最顶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为止。
如果有多类的评价等级,那么就综合评价结果,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就可得到最后的定量评价结果。
2.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在单层次的模糊评价中,设因素),...,,(21n U U U U =,i U 表示被考虑的因素,评语集),...,,(21m V V V V =,j V 表示评判的结果。
因素集U 上的模糊子集),...,,(21n a a a A =叫做权数分配,i a (0≤i a ≤1)为因素i U 被考虑的权数。
U 的任一指标i U 对于V中的每一种评价的隶属度组成了V 上的模糊子集,记为),...,,()(21im i i r r r U R =。
对于每一指标iU (i =1,2,…,n )都求出对应的j R ,就构成了一个U ×V 上的模糊矩阵R ,即},...2,1;,...,2,1{m j n i r R ij ===这样,当权数分配A 和变换矩阵R 已知时,应用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即可进行综合评判,从而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的单因素评价模型),...,,(21m b b b B = AoR其中()ij 1r ∧==i ni j a V b 0≤j b ≤1通过对因素集的分层划分,可将上述单因素评价模型扩展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单因素模型应用在多层因素上,即每一层的评价结果又是上一层评价的输入,直到最上层为止。
在本文算例中对因素集),...,,(21n U U U U=作一次划分p 时,可得到二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其算式为⎥⎥⎥⎥⎥⎥⎦⎤⎢⎢⎢⎢⎢⎢⎣⎡==~~~2~2~1~1~n n R o A R o A R o A Ao AoR B 综式中A 为),...,,(21n U U U P U=中的n 个因素Ui的权数分配;Ai 为),...,,(2i1i ik i u u u U =中k 个因素的权数分配;R 和Ri 分别为U /P 和Ui 的综合评判的变换矩阵。
综B 则为U/P 同时也为U 的综合评判结果。
对B 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2*1*m b b b B =,其中 mjjb b b b b +++=...21* ,(j =1,2,…,m )根据加权平均原则,结合等级得分,得到定量指标值,即可判断所属等级。
3 算例――对于“千岛油1”船舶溢油事件进行模糊评价3.1 “千岛油1”事件概述2005年7月2日11时31分,中国籍油轮“千岛油1”与马来西亚籍集装箱船“崎凌云”(“BUNGA MAS TUTUH ”)在大连港外锚地相撞,造成“千岛油1”右舷5舱严重破损,部分货油溢出。
其中,“千岛油1”轮为浙江舟山千岛船务有限公司所有,船长93.8米,宽13.8米,总吨2491,本航次从大连新港油码头装载7号重柴油3800吨到广州。
与其相撞的集装箱船为“川崎凌云”轮(MV .BUNGA MAS TUTUH ),马来西亚籍,船长132.8米,宽22.7米,总吨8957,净吨3158。
两轮相撞时海上有雾,能见度不良。
这次事故共造成大约200-300吨7号重柴油泄漏。
3.2 影响船舶溢油等级评价的因素分析影响船舶溢油等级的因素可归结为两类,即事故海域的敏感度和油品的特性。
此外,还应考虑气候条件以及船型对溢油事故的影响,因为气候条件的好坏和船舶类型的区别对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明显是有影响的,好的天气和海况有利于控制溢油的影响程度,而潜在的危险性大的油轮因其载运巨大吨位的油品,以及油轮的自身特点,使得对溢油事故的控制要难。
上述影响因素归纳如下:(1)溢油量一般来说溢油量越大,则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就越大,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也可以上述英国的评价指标作为一定的参考。
(2)事故海域敏感度事故海域位置可以分为敏感区和非敏感区。
若溢油发生在敏感区则威胁程度就比较高。
敏感区可以按其独特性、危险性、损效、经济价值和季节性等划分等级。
独特性是指所评价的项目的特殊性和重要程度。
由于生产重柴油的工艺要求不是很高,我国在解放初期就已能自行生产,且产量稳步上升,因此该事例中资源独特性不高。
危险性是指敏感区域受到污染危险的可能性和可承受污染程度的大小。
在该案例中,事故发生地为大连港外锚地,主要影响体现在对其它船舶的正常进港和靠泊上,对生物种群等影响较小。
损效是指污染可能造成的损失。
损失大小的评价直接与经济价值、独特性或其他价值有关。
经济价值是将污染可能造成的损失指标化。
一旦发生事实上的污染损害,该项可作为解决污染赔偿纠纷的依据。
季节性是指在一年之中对污染敏感的月份,该案例发生在7月份,由于如上所述,是发生在锚地地区,因此对季节性这一指标反应并不敏感。
(3)油品特性油品特性的等级划分可以根据油品的毒性、持久性、易燃性3个影响因素进行。
毒性作为溢油可能对溢油区域中生物的影响程度的衡量指标,体现了溢油可能带来的威胁。
持久性则用来衡量溢油可能在海洋中存留时间的长短,易燃性则代表了溢油燃烧的可能性的大小,这3个因素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已有的威胁程度。
溢油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大小取决于油中有毒成分含量以及接触时间和当生物体接触前这些有毒成分是否已经分解。
本算例中重柴油为高沸点成份,由于蒸汽所致的毒性机会较小。
石油是天然生成的物质,很容易被氧化降解或者生物降解。
在溢油发生后如果散油及时从岸边去除,在地层很好通气的情况下,油的降解过程将会正常进行。
易燃性可以根据闪点的高低进行划分。
汽油的闪点低于-18℃,为易燃液体。
某些轻质石油的闪点也很低,也可以作为易燃液体。
煤油闪点在23℃~61℃之间,属于较易燃液体。
而象重油和其他重质原油、重质石油制品均为不易燃制品。
(4)船舶状况船舶状况应从船舶的破损情况、船龄、船舶吨位、船型四个方面来考虑。
船舶破损情况越严重、船龄越老、船舶吨位越大则溢油事故的威胁程度越大。
(5)气候条件发生溢油事故后,恶劣的气候条件可以使得溢油的控制形势恶化,如潮流和风就可以严重影响溢油的扩散行为,溢油很少停留在同一位置,通常会在风、潮汐、波浪和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漂移。
另外气候也会对溢油事故的处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如果是在有雾的天气来对溢油采取溢油应急行动,由于能见度的影响,会相对影响处理效果。
而且如果是有风或者浪高的情况下,使得某些溢油处理方式无法进行,耽误处理溢油的良好时机。
3.3 对“千岛油1”事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1)确定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集。
因素集为各种指标的集合,如表2所示,这里第一层目标有5个,分别是溢油量、事故海域敏感度、油品特性,船舶状况和气候状况,即U=(U1,U2,…,U5)。
其中事故海域敏感度、油品特性和船舶状况下还分别有二级指标,可记为U2=(U21,U22,U23,U24,U25);U3=(U31,U32,U33),U4=(U41,U42,U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