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合成路线论文
浅谈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

浅谈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目的改进抗病毒药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
方法以L-薄荷醇为起始原料,经酯化、氧化、环合、取代、缩合、还原6步反应制得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
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IR、MS谱确证,总收率为26.2%,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标签:拉米夫定;抗病毒药;工艺改进;L-薄荷醇拉米夫定,英文名Lamivudine,又称3-TC,为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是一种脱氧胞嘧啶核苷类似物,是由加拿大葛兰素威康公司开发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于1995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1]。
其化学名为(2R-顺式)-4-氨基-1-(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5-基)-1H-嘧啶-2-酮。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以及HIV感染[2]。
1合成路线有关化合物1的合成报道较多,本文作者综合文献[3-5]的合成工艺,以L-薄荷醇为起始原料,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与L-酒石酸发生酯化反应,再经过高碘酸钠氧化生成乙醛酸L-薄荷酯(2),化合物2在乙酸催化下与2,5二羟基1,4二噻烷发生环合反应生成(2R,5R)-5-羟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酯(3),化合物3与氯化亚砜进行取代反应生成(2R,5S)-5-氯-[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酯(4),化合物4不经分离,在氢化钠催化下与胞嘧啶缩合生成(2R,5S)-5-(胞嘧啶-1’-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酯(5),最后化合物5经氢化铝锂还原生成目标化合物拉米夫定(1)。
本工艺路线对主要中间体2、5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
中间体2的制备,文献[3]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氯仿为溶剂,考虑到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复杂,反应时间长达40h,本工艺中改用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20h 反应基本完全;文献[3]采用高碘酸为氧化剂,四氢呋喃为溶剂,以无水乙醚萃取中间体2,新工艺中采用高碘酸钠为氧化剂,甲醇为溶剂,革除了无水乙醚的使用。
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及其类似物合成研究概况_马红梅

收稿日期:2002-04-27作者简介:马红梅(1970-),女(回族),宁夏固原人,博士,现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T el :(021)64252241,E -mail :mhm0417@sina .com 。
文章编号:1006-2858(2003)04-0308-05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及其类似物合成研究概况马红梅1,鲍副刚2(1.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制药学院,上海 200237; 2.东北制药总厂,辽宁沈阳 110026)摘要:目的综述抗病毒药拉米夫定(3T C )及其类似物(-)-FTC 的化学合成、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方法依据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拉米夫定及其类似物(-)-FT C 的化学合成、药理活性进行整理和归纳。
结果明确了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路线、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情况。
结论近年在抗爱滋病手性化合物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手性药物拉米夫定可利用作者所示的路线C 进行定向合成。
关键词: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化学合成;(-)-FT C 中图分类号:R 914 文献标识码:A 病毒感染能引起许多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腮腺炎、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疱疹性角膜炎等,此外,病毒与肿瘤、某些心脏病、先天性畸形等也有一定关系[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乙型肝炎病毒(HBV )的感染率很高,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难题。
干扰素曾是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特别是肝功正常者疗效不佳且价格昂贵。
近年,国外在抗爱滋病药物的研究开发中发现了许多嘧啶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 )有抑制作用,如脱氧胞嘧啶核苷类不但对HBV 的RNA 逆转录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而且还有链终止作用。
嘧啶核苷类药物是以嘧啶核苷为基本骨架,通过嘧啶碱基或戊糖环的改变而产生的一系列核苷类似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2~6]。
嘧啶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较多,现就代表性药物拉米夫定的化学合成、药理活性特点等方面的情况简要概述如下。
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探讨

[ s a t L miu iei a ' e x u l s ea a g ew t ilg a i o tn eo na t HI n Abt c r ] a v dn - o y n c o i n l u i a b o i l mp ra c fa n i V a d s 2 d e d o h o c —
中 图分 类 号 : Q4 0 6 T 6 .
Re e r h o y h s s Te hn l g f La i u i e s a c n S nt e i c o o y o m v d n
CHEN n - i . LJ Yo g q n Lj Kai e。 SH IS e - e. GAO n - io- Y Xioqo g La g q u U n — ig, U — k h nd Qig ja U a —in
2. 2 5%.改进 后 的工 艺 路 线 较短 , 作 简 便 , 合 于 工 业化 生 产 . 操 适
关 键 词 : 米夫 定 ; 病 毒 药 物 ; 成 拉 抗 合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0 9 0 2 1 )4—0 7 一O 1 0 —5 0 ( 0 0O 08 6
a t HB ni — V.On t e c mp rs n o wo t c n l g e h tt e i t r d a eme t y i y r x l c x lt s h o a io ft e h o o ist a h e me it n h l h d o y g y o y a e wa n d s n h sz d wih b o a e i a i r g y o y i a i sa d fe e tr w t ra ,t es n h t e h o o y i y t e i t r mo c t c o l c x l cd a i r n a ma e i1 h y t e i t c n l g s e c d c f c d s o e e h re t p n o rC S t l c x lca i s ar w t r 1 ic v r d s o t rs e s a d l we O twi g y o y i cd a a ma e i .M e t y i y r x l c x — h a n h l h d o ygy o y d l t s r a t d t y l a i n wih 2 5 d h d o y 1 4 d t in .s b e u n h o i a e a e wa e c e O c ci t t 。 - i y r x - . - i a e u s q e tc l rn t d,c u ld-a d r — z o h o pe n e d c d t b a n l miu i e Me n i ,h y t e i a d s p r t n t c n l g s i r v d n h — u e O o t i a v d n . a wh l t e s n h ss n e a a i e h oo y wa mp o e .a d t e O e o v r l y ed i r a h d 2 . . Th mp o e e h o o y h r i s a p ia l o i d s r lp o u t n a h e a l il s e c e 2 5 e i r v d tc n lg e en i p l b e t n u t i r d c i s t e c a o a v n a e o h r e t p 。c n ie a d p a tc lo e a i n d a t g f s o t rs e s o cs n r c i p r t . a o Ke r s y wo d : lmi u i e a t i la e t ; y t e i a v d n ; n i r g n s s n h ss v a
拉米夫定硬脂酸酯的合成及细胞内给药系统研究

拉米夫定硬脂酸酯的合成及细胞内给药系统研究本研究针对抗病毒药物的细胞内作用靶点,采用细胞内靶向糖脂结构嫁接物胶团载体技术,构建抗乙肝病毒给药系统,实现抗病毒药物细胞内靶向输送。
利用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易被细胞摄取的性质,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给药系统,增加药物的细胞摄取率,显著提高药物的疗效。
探索完全抑制病毒,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为高效安全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拉米夫定(Lamivudine, LA)为模型药物,采用DCC/DMAP偶合催化的方法对拉米夫定进行亲脂性修饰,得到拉米夫定的前药—拉米夫定硬脂酸酯(Lamivudyl stearate, LAS)。
使用硅胶色谱柱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p、IR、NMR和ESI-MS对LAS 进行结构鉴定。
LAS的合成收率为34.2%,熔点115-117℃,分子量49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程序对LA和LAS进行定量测定,摇瓶法测定LA和LAS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95和1.82。
LAS在不同pH的PBS溶液中的水解是表观一级水解过程,水解速率随着介质pH的降低而增大;在模拟体内环境中,LAS的水解同样表观为一级水解过程,半衰期为0.32 h。
以碳二亚胺为交联偶合剂,使用分子量为18 KDa的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CSO)和硬脂酸(stearic acid, SA)制备壳寡糖硬脂酸嫁接物(stearate-grafted chitosan oligosaccharides, CSO-SA),通过’H-NMR对CSO-SA进行结构鉴定。
以三硝基苯磺酸法(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 TNBS)测定CSO-SA嫁接物的氨基取代度为3.79%;采用芘荧光法测定CSO-SA嫁接物在水中自聚形成胶团的临界胶团浓度为0.32 mg/mL;使用微粒粒度与表面电位测定仪,测定CSO-SA嫁接物胶团在水中的平均粒径是460.8nm,表面电位为+29.7 mV,且嫁接物胶团的粒径随着介质pH降低而增大;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CSO-SA嫁接物胶团呈球状,粒径为94.01 nm。
抗病毒药拉米夫定及其类似物合成研究概况

万方数据
310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第20卷
|ph∞叫叩
C0.H
k一剑1等…誓}嘶
15
/
lb
TMsI/silyatedcycos岫
/
47%
NH,
¥~
型熊 ,√。S庐VN7
PhCa:
\O/17
Fig.2 The synthetic∞ute B
TMsI.反应收率为83%,得到的化合物17:18=
2.3路线c
如图1所示,当与手性硫杂呋喃环反应的嘧 啶碱基部分2位含三甲基硅时,糖基化反应后会 生成多种异构体,且没有任一异构体占绝对优势, 立体选择性差。所以本路线重要中间体23是2 位与L一薄荷醇成酯的化台物,有很高的立体化学 选择性,给研究工作带来了方便。
以上讨论了拉米夫定的几种化学合成路线及 其优缺点。目前还有能立体选择性地制备拉米夫 定的酶催化工艺[12,“】,相比之下,图3所示路线 更简便易行。 2.4嘧嚏核苷类似物构效关系
2217—2219
[3]Hunlbcr Dc,J0nes MF,Payne JJ.P}。£Expedltious preparatl。n of(一)一2’-de。xy 3’一thjacytl—dine(3Tc) 【j]Tetrahedron Lerc.1992,33(32):4625 4648
[4]Jeo“g LS,Schinazi RF,Beach Jw,酣“.Asmmerf】c synthesis andbi01091蹦ev山ation of卢L(2R,5s)一
land.Nov 1994.34—36
[11]TyrrellDLJ,MItchellMc,Demon RA,甜“PhaseⅡ trail。{1amivudine for chronic hepatit诂B【J]H印a瑚一
浅谈拉米夫定的合成工艺

[ 3 ] 张亚杰 , 孙建军 宋立权 等 浅谈 药品的不 良反应 与安全用 药 现 代} 临床 医学杂 志
2 0 1 2。 1 1 ( 8 ): 1 9 0一 一1 9 1
锥形束 C T在 口腔 临 床 领 域 和 放 射 治 疗 领 域 的 应 用
5 . 3 、 减轻鼻黏膜充血成分 : 如伪麻黄碱 、 麻黄碱 。两 者都属 于拟 肾上 腺紊类药 物 , 具有收缩血管 、 舒 张支气管 、 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药物特点 : 伪麻黄碱选 择性较高 , 收缩 鼻黏膜血 管的作用较强 , 减轻鼻塞 , 减少清 鼻涕 , 较少有 刺激心脏 引起 心悸 和收 缩外周 血管引起 血压升高的不 良反应。麻黄碱 : 止 咳、 升压 、 中枢兴奋作用较强 。 5 . 4 、 止咳成分 : 如右美沙芬 。主要作用 : 中枢性 止咳药 , 镇咳 、 平喘 。药物特点 : 镇 咳作用强 于可待因 , 长期服用无成瘾性 或耐药性 , 同等剂量下 , 镇 咳作 用较可待 因时间 长, 可用于夜 间止 咳, 以保证睡眠 , 无 呼吸抑制作用 , 无镇痛作用。 6正确选择感 冒药 的原 则 : 根据 症状选用药物 : ① 发热 、 头痛者 , 应选择含有解 热镇痛 剂的感 冒药 , 如复方 阿司匹林 、 感 冒通 、 感康 片、 白加黑 、 泰克胶囊 、 日 夜百服 宁、 快克等。 ② 鼻塞 、 流涕 的患者 , 应选择含有抗过敏和缩血管的感 冒药 , 如 白加 黑 、 日夜百服宁
【 关键词 】 锥形 束 C T 、 口腔 、 放疗 【 中图分类号 】 R 4 4 5
和 泰诺 感 冒 片 等 。
参考 文献 [ 1 】 杨立 国 吴梅娟 赵 丽梅 等 抗 生素 药物 的不 良反应 华西 药学 杂志 2 0 1 2 , 8 ( 1 6 ) :
拉米夫定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拉米夫定片剂制备工艺研究目的筛选拉米夫定片剂处方,确定其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参照《化学药物制剂研究基本技术指导原则》,采用单因素法筛选处方,优化制备工艺。
结果优选出拉米夫定片剂的适宜处方为拉米夫定100 g、乳糖44 g、羧甲淀粉钠4.5 g、硬脂酸镁1.5 g,确定制备工艺为湿法制粒压片。
制备的拉米夫定片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片剂常规项目检查,均符合质量要求。
结论拉米夫定片剂的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工艺切实可行,可满足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标签:拉米夫定;片剂;制备工艺;处方筛选拉米夫定(LAM)是近年来新合成的二脱氧胞嘧啶核苷类似物,最早用于治疗艾滋病(AIDS),后发现对乙肝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混合感染患者也有明显的抗HBV作用[1-4]。
1998年底获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同年在我国上市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拉米夫定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耐受性良好,是第一个正式进入临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口服核苷类药物。
本研究制备了LAM片剂,为国内患者的HBV治疗提供新制剂。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BP211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TDP型单冲式压片机(上海天和制药机械厂);ZRS-8G型智能溶出试验仪(天津大学无线电厂);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LB-812A型六管崩解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1.2 试药LAM原料药(自制);LAM对照品(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药剂学实验室提供,纯度99.95%);羧甲基淀粉鈉、微晶纤维素、淀粉、硬脂酸镁均为药用辅料;乙酸(成都化学试剂厂)、乙酸铵(成都化学试剂厂)、甲醇(成都化学试剂厂)、浓盐酸(成都新都海兴化工试剂厂)。
2 方法与结果2.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 D“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5]。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0.2 mol/L醋酸铵溶液[用醋酸调节pH值至(3.8±0.2)]-甲醇(65∶35)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30℃。
拉米夫定合成路线专业论文

专业课程设计拉米夫定的生产工艺设计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工1003 李首雁杨辉琼、阳海、刘华杰2013年 6 月 28 日题 目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时间2013年6月17日-2013年6月28日(第17和18周)、设计题目拉米夫定的生产工艺设计三、设计的目标化合物本次设计的目标化合物为拉米夫定,结构式如下:NH2四、设计任务1、根据所给目标化合物设计一条合理的合成路线,并给出文献支持。
2、设计相应的工艺流程(要求有方框流程图),并对工艺流程操作进行简述。
五、设计要求每个学生要全面认真地完成课程设计所规定的设计任务,查阅有关文献、设计规范、手的问题;要正确掌握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设计方案要正确,步骤要清楚、简练; 设计说明书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书写整洁,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六、课程设计进度安排七、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制。
评分的主要依据为: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独立完成设计的工作能力。
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 (1)二、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简介 (2)三、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优劣分析 (4)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路线设计 (6)五、拉米夫定步骤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8)六、总结 (9)参考文献................................................................. 1..0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1.产品名称及理化性质通用名称:拉米夫定, Lamivudine ,3TC商品名:贺普丁CA登记号:134678 . 17-4分子式: C8H11N303S分子量: 229 .26化学名称:(2R-顺式)-4氨基-1-(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5-基)-1H-嘧啶-2- 酮开发商:葛兰素威康英国行动有限公司1 996年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现已在100多个国家上市, 1999 年拉米夫定制剂通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进入市场,商品名为贺普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2专业课程设计题目拉米夫定的生产工艺设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1003姓名李首雁指导教师杨辉琼、阳海、刘华杰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2013年6月17日-2013年6月28日(第17和18周)二、设计题目拉米夫定的生产工艺设计三、设计的目标化合物本次设计的目标化合物为拉米夫定,结构式如下:HOSONH NNH 2O四、设计任务1、根据所给目标化合物设计一条合理的合成路线,并给出文献支持。
2、设计相应的工艺流程(要求有方框流程图),并对工艺流程操作进行简述。
五、设计要求每个学生要全面认真地完成课程设计所规定的设计任务,查阅有关文献、设计规范、手册等资料,独立按时完成任务;要正确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来分析和解决课程设计中的问题;要正确掌握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方法,设计方案要正确,步骤要清楚、简练;设计说明书要求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书写整洁,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规范。
六、课程设计进度安排2013 年 6 月 28 日七、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制。
评分的主要依据为: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独立完成设计的工作能力。
目录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 (1)二、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简介ﻩ2三、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路线优劣分析ﻩ4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路线设计....................................... 6五、拉米夫定步骤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 8六、总结ﻩ9参考文献ﻩ10一目标化合物的概述1.产品名称及理化性质通用名称: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商品名:贺普丁CA登记号:134678.17-4分子式:C8H11N303S分子量:229.26化学名称:(2R-顺式)-4氨基-1-(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5-基)-1H-嘧啶-2-酮开发商:葛兰素威康英国行动有限公司1996年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现已在100多个国家上市,1999年拉米夫定制剂通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进入市场,商品名为贺普丁。
拉米夫定口服液、片剂保护期于2006年10月终止,制备方法专利保护期于2014年终止。
我国可通过强行仿制手段进行生产。
拉米夫定是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是治疗艾滋病和乙型肝炎的重要药物,是著名的“鸡尾酒疗法”中重要的组份。
迄今为止拉米夫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拉米夫定后,慢性乙型肝炎HBV的DNA转阴率很高,肝功明显改善,肌纤维化的进展比安慰组慢。
其不良反应有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如头痛、恶心、身体不适、腹痛和腹泻等。
二、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线路简介拉米夫定主要有以下三种合成方法:2.1合成路线一[1]巯基乙醛和苯甲酰氧基乙醛反应后,得2-苯甲酰氧甲基-5-甲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与硅烷保护的胞嘧啶反应,得两对顺式和反式异构体,柱色谱分离出JII雨式产物,脱保护,将2-羟甲基磷酸化,得到的产物用5’.核酸酶选择性脱磷酸得拉米夫定。
HSCH2CHO +BzOCHCHO(MeO)2CHCH3OBzSO OMe2. 柱色谱分离出顺式产物BzOS O N NONH2Amberlite IRA-400(OH)resinOHS ON NONH21. PO(OMe)3POCl32HO POOOHSON NNH2O5-核酸酶HOS O N NNH2O2.2 合成路线二[3]以1,4-二噻烷-2,5-二醇为原料,与水合乙醛酸反应,得反式5-羟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与醋酐反应后,经重结晶分离出反式乙酰化产物,与L-薄荷醇反应得一对反式产物(5R)-乙酰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2R)-羧酸L-薄荷醇酯和(5s)-乙酰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2s)-羧酸L-薄荷醇酯,经重结晶得到单一异构体(5R)-乙酰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2R)-羧酸L-薄荷醇酯,再与用二甲基叔丁基硅保护的胞嘧啶反应-得到(5S)-(胞嘧啶-1-基)-1,3-氧硫杂环戊烷-(2R)-羧酸L-薄荷醇酯,最后用氢化铝锂还原得目标化合物拉米夫定。
O OH OHOH+HO SS OHHO2CHSO OAC反式1. I-Menthol,DCC,DMAP2.重结晶去除(2S,5S)体silylated cytosine,TMSIOS ON NNH2OLIALH4HOS O N NNH2O2.3合成路线三[4]以琉基乙酸为原料,与水合乙醛酸反应生成l,3-氧硫杂环戊烷-5-酮-2-羧酸,与L-薄荷醇反应,得l,3-氧硫杂环戊烷-5-酮-2-羧酸L-薄荷醇酯,还原得5-羟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醇酯,乙酰化后经重结晶分离出(5R)-乙酰氧基-1,3-氧硫杂环戊烷-(2R)-羧酸L-薄荷醇酯,再与硅烷化的胞嘧啶在三甲基碘硅烷催化下反应,氢化铝锂还原得产物拉米夫定。
+HSCH2CO2HHO2CHS O OOOHOH OH2. I-Menthol重结晶分离得(2R,5R)体OS O N NNH2O4HOS O N NNH2O三、目标化合物已有合成线路优劣分析对于工业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来说,影响其经济效益的基本因素有如下六点:l.原料的成本;2.拆分试剂及催化剂的成本;3.化学产量、光学产率及仪器设备的容量;4.无效对映体外消旋化的难易程度;5.反应总步骤数;6.拆分步骤在整个全合成反应中的先后位置。
在上述六方面中,不容忽视的是第六方面。
从经济角度看,拆分(或不对称合成)这一步在整个全合成反应中进行得越早越好。
因为外消旋化的每一步势必带走50%的反应物,拆分得越早,经济价值越高。
工业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首先,光学纯度对生物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如何制备高效、低毒、低副作用的各种药物、农药、性诱剂、生长素等是向工业合成光学活性物质提出的挑战。
其次,只含单一对映体的各类合成物质势必大大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作用,这也是环保方面所提出的重要课题。
最后,从经济角度看,提高产品的光学纯度,也即提高其经济价值。
因此,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工业合成必将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路线一至三:有的拆分步骤靠后;有的原料不易得到;有的步骤较长;有的需要使用价格昂贵、毒性较大的原料;有的中间体及产物的分离难以工业化。
四、目标化合物新合成线路设计该路线优点较多:原料易得、步骤较短、条件温和、收率较高。
该路线在合成工艺的第一步就引入手性助剂L.薄荷醇,可控的合成了2位手性已定的五元杂环化合物,这是它优于其它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选抒该路线在工艺上予以改进,使之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8]。
以乙醛酸和L-薄荷醇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产物回流脱水后与1,4-二噻烷-2,5-二醇反应,在三乙胺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中结晶,得(2R,5R)-5-羟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醇酯,经氯化亚砜氯化后,与三甲基硅烷保护的胞嘧啶反应,在磷酸二氢钾溶液中经硼氢化钠还原,并与水杨酸成盐,得(2R)-羟甲基-(5S)-(胞嘧啶-1-基)-1,3-氧硫杂环戊烷单水杨酸盐,最后在三乙胺作用下游离转化为拉米夫定。
+O OHHO24OOOHOH+HOSS OH OOSO2OOS O ClOOSO N NO2NaBH4水杨酸HOSO N NO2.OHCO2H三乙胺HOS ONNNH2O五、拉米夫定步骤工艺流程设计及工艺流程操作简述1、工艺流程设计整个工艺总体上分为五个工段,包括酰胺化、酰胺酯化、甲基化、铵化和辛伐他汀制备五个单元反应,以及减压操作、水洗、萃取、蒸馏、过滤、抽滤中空干燥等一系列单元过程。
以方框和圆框分别表示单元过程及单元反应,以箭头表示物料和载能介质流向,该设计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所示2、工艺流程操作简述2.1 二羟基乙酸L-薄荷醇酯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分水器、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乙醛酸溶,L -薄荷醇浓硫酸,正己烷,搅拌下减压回流脱水,冷却至室温,加水洗涤,弃去水层,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调节pH ,加入新配制的亚硫酸氢钠的溶液,室温搅拌,分取水层,用正己烷洗,饱和碳酸钠溶液调pH,滴加含有甲醛的水溶液,室温搅拌,有白色固体析出,冰水浴冷却,过滤,水洗,烘干得产品。
2.2 2R,5R-5-羟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醇酯的制备乙醇水磷酸氢二钾甲水杨三乙乙丙酮反应瓶中加入乙酸、甲苯,搅拌,回流脱水。
冷却至室温,加入2,5-二噻烷-1,4-二醇,搅拌,过滤,浓缩滤液,冷却,低温下滴加三乙胺的正己烷溶液,所得悬浮液在下搅拌,过滤得白色固体。
2.3 (2R,5S)-5-(胞嘧啶-1-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醇酯的制备。
将2bH入到干燥DMF氯甲烷中,搅拌冷却,滴加氯化亚砜的二氯甲烷溶液,继续搅拌,减压浓缩,冷至室温得氯化物。
胞嘧啶,硫酸胺和六甲基二硅胺烷于甲苯中加热回流,得到透明溶液。
滴加三乙胺,在维持缓缓回流条件下滴加上述反应所得的氯化液,用二氯甲烷洗涤滴液漏斗,将得到的混合物加热回流,冷却,滴加三乙胺的水溶液,悬浮液搅拌,滴加己烷,搅拌,过滤,用温水和乙酸异丙酯洗涤固体,得灰白色固体。
2.4 拉米夫定的制备将磷酸氢二钾溶于水中,搅拌,加入无水乙醇,悬浮液搅拌.滴加含有25%氢氧化钠的硼氢化钾的水溶液,混合物搅拌,TLC法判断反应终点,反应完毕,静置,分液,弃除下层溶液,上层溶液用盐酸调pH,再用氢氧化钠液调pH,用甲苯提取除去L-薄荷醇,蒸干溶剂,残余物加入水杨酸,加热至全溶,随后降温搅拌析晶,过滤得白色固体,固体中滴加乙醇,升温溶解,全溶后加入三乙胺,溶液冷却、析晶得白色固体,丙酮溶液沈涤。
五、总结拉米夫定的工业化合成,采用乙醛酸和L.薄荷醇酯化得二羟乙酸L-薄荷醇酯,通过优化反应时间、母液处理、带水剂和真空度等条件,产品收率提高至80%以上。
然后,二羟乙酸L-薄荷醇酯与1,4-二噻烷-2,5-二醇反应,通过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反应产物(2R,5R)-5-羟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醇酯收率由73%提高至78%。
再经过氯化、糖苷化反应,改变反应催化剂,中间体(2R,5s)-5-(胞嘧啶-1-基)-1,3-氧硫杂环戊烷-2-羧酸L-薄荷醇酯收率和文献报道持平,达到52%。
最后经还原得拉米夫定,通过改变还原剂,产品收率达到80%以上。
拉米夫定总收率达到28.8%。
对产品本土工业化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乙股作为辅助析晶溶媒和L-薄荷醇作为手性诱导溶剂起到了重要作用。
拉米夫定制备过程中投料需严格控制L-薄荷醇的旋光度达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