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系统指导书

合集下载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配料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为了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一份配料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料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

二、指导书格式配料作业指导书应采用以下标准格式:1. 标题:配料作业指导书2. 作者:指导书的编写人员姓名或部门名称3. 日期:指导书编写的日期4. 目录:列出指导书的各个章节或内容的标题和页码5. 正文:按照任务需求,详细描述配料作业的步骤和要求6. 附录:包括相关的图表、图纸或其他补充材料三、指导书内容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要点:1.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描述所配料的产品名称- 规格:产品的规格要求,如重量、体积等- 储存条件:产品的储存温度、湿度等要求2. 配料设备:- 设备名称:描述所用的配料设备的名称- 设备编号: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设备清洁:描述设备的清洁要求和清洁方法3. 配料材料:- 原材料名称:列出所用原材料的名称和数量- 原材料编号:原材料的唯一标识符- 原材料质量要求:描述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如含水率、纯度等 - 原材料储存条件:描述原材料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4. 配料作业流程:- 步骤一:详细描述第一步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步骤二:详细描述第二步的操作方法和要求- ...5. 配料作业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列出配料作业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禁忌- 注意事项二:列出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6. 质量控制:- 检验方法:描述配料作业中的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 检验频率:描述质量检验的频率要求- 不合格处理:描述对于不合格产品或原材料的处理方法四、附录内容根据任务需求,配料作业指导书的附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配料设备的图纸或照片2. 原材料的物性表或相关技术资料3. 质量检验方法的标准文件或参考资料五、结论配料作业指导书是确保配料作业准确性和效率的重要工具。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黑色无卤碎料机粉碎
作業指導書名稱
2.有鹵水口回收原則: 彩色有卤水口
配料作業指導書
有卤房间彩色碎料机粉 碎
文件編號
版本版次
A/0
頁次
4/4
修訂日期
生效日期
黑色有卤水口
有卤房间黑色碎料机粉 碎
4.3 碎料員再每次回收水口之後,需要將膠框中的水口清除乾淨;每週對膠筐清洗一次,保證膠筐清潔。 4.4 碎料員每次拌料之後,需由注塑IPQC送至實驗室測試環保,合格之後方可投入生產。
作業指導書名稱配料作業指導書修訂日期生效日期版本版次a0頁次34文件編號白色无卤水口白色无卤碎料房彩色无卤水口彩色无卤碎料房黑色无卤水口黑色无卤碎料房白色无卤碎料机粉碎彩色无卤碎料机粉碎黑色无卤碎料机粉碎版本制修訂日期a043碎料員再每次回收水口之後需要將膠框中的水口清除乾淨
文件編號
版本版次
A/0
頁次
<塑膠粉碎機操 作保養指導書>
碎料機保養1次,保持碎料機正常運轉。
3 除塵
1.碎料員依據<過濾機機操作保養指導書>,將粉碎好 的水口倒入過濾機進行過濾,去除粉末狀粉塵,將粉 碎好的水口料裝入包裝袋或者料筒進行儲存。 2.裝入包裝袋的水口必須在包裝
袋上注明材料型號、顏色。 注意: 碎料完成後後需要用風槍對料斗、過濾網進行吹拭, 保持過濾機無碎料、碎屑殘留。每週對碎料機保養1 次,保持碎料機正常運轉。
<過濾機機操作 保養指導書>

料 水口料
称重
碎料員依據<配料比例作業指導書>對粉碎好的水口料 進行稱重,並記錄水口料重量。
4 稱重
注意:料筒需要隨時保持無碎料、碎屑殘留。使用後
需要進行用風槍吹拭。每週需要對料筒大清洗一次, <配料比例作業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配料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在配料过程中的准确性、标准化和高效性。

配料作业指导书包括配料原料清单、配料操作步骤、质量控制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配料原料清单1. 原料A:100克2. 原料B:50克3. 原料C:200毫升4. 原料D:10片5. 原料E:2个三、配料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齐,消毒工作台和工具。

b. 检查配料原料清单,并确保所有原料准备齐全。

c.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2. 开始配料a. 将原料A称量100克放入配料容器中。

b. 将原料B称量50克放入配料容器中。

c. 将原料C用量杯量取200毫升放入配料容器中。

d. 将原料D逐片放入配料容器中。

e. 将原料E逐个放入配料容器中。

3. 搅拌混合a. 使用搅拌器将配料容器中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直至达到均匀的状态。

b. 搅拌时间约为5分钟,确保所有原料充分混合。

四、质量控制要求1. 检查配料原料清单,确保所有原料的种类和数量准确无误。

2. 检查配料操作步骤,确保每一个步骤按照要求执行。

3. 检查混合后的配料是否均匀,无明显的颜色或者质地差异。

4. 检查配料容器是否清洁,无杂质或者残留物。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配料过程中,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以防止接触到有害物质。

2. 配料作业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和障碍物的存在。

3. 配料容器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状态。

4. 配料原料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和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六、总结本配料作业指导书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配料操作指南,以确保配料过程的准确性、标准化和高效性。

在进行配料作业时,务必按照配料原料清单、配料操作步骤、质量控制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操作,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配料作业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整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配料容器的清洁状态。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配料作业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为了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配料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标准格式的配料作业指导书,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配料作业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

二、任务要求1. 提供配料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2. 描述配料作业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并提供使用说明;3. 提供配料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4. 提供配料作业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5. 提供配料作业的效率要求和改进建议。

三、1. 配料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求1.1 准备工作1.1.1 确认所需配料的种类和数量;1.1.2 检查配料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1.1.3 清洁配料设备和工具。

1.2 配料操作1.2.1 根据配料配方准确称量所需配料;1.2.2 将称量好的配料放入配料容器中;1.2.3 搅拌或者混合配料,确保均匀。

1.3 配料记录1.3.1 记录每次配料的种类、数量和时间;1.3.2 记录配料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1.3.3 存档配料记录,以备日后查阅。

2. 配料作业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2.1 设备2.1.1 称量器具:电子秤、计量罐等;2.1.2 搅拌设备:搅拌机、搅拌桶等;2.1.3 容器:配料容器、储存容器等。

2.2 工具2.2.1 配料工具:配料勺、配料刀等;2.2.2 清洁工具:清洁刷、清洁布等。

2.3 材料2.3.1 配料原料:根据产品配方确定;2.3.2 清洁剂:用于清洁设备和工具。

3. 配料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3.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工作服和防护眼镜;3.2 配料作业区域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3.3 配料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前要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3.4 配料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或者其他易燃物品。

4. 配料作业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检验方法4.1 确保配料准确性的质量控制要求:4.1.1 配料前进行校验,确保所用配料与配方要求一致;4.1.2 配料过程中遵循准确的称量和混合比例。

配料作业指导书简版

配料作业指导书简版

配料作业指导书标题:配料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配料作业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为了保证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一本配料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作用。

正文内容:1.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编制1.1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和意义1.2 确定指导书的编制人员和流程1.3 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1.4 制定指导书的格式和规范1.5 定期更新和修订指导书2.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内容2.1 配料原料的准备和储存要求2.2 配料的称量和计量方法2.3 配料的混合和搅拌要求2.4 配料作业中的卫生要求2.5 配料作业中的安全要求3.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使用3.1 培训新员工时的使用3.2 配料作业中的操作指导3.3 配料作业的监督和检查3.4 配料作业中的记录和报告3.5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反馈和改进4.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作用4.1 提高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4.2 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4.3 确保配料作业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4.4 促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4.5 为配料作业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5. 配料作业指导书的总结配料作业指导书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它的编制和使用对于保证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配料原料的准备和储存要求、称量和计量方法、混合和搅拌要求、卫生和安全要求等。

通过使用指导书,可以提高配料作业的质量和口感,确保卫生和安全要求的达标,并促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定期更新和修订指导书是保持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总结:配料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使用对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配料作业至关重要。

它可以提高作业的准确性和效率,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确保卫生和安全要求的达标,并促进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

制定指导书的过程需要明确目的和意义,确定编制人员和流程,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制定格式和规范,并定期更新和修订。

通过合理使用配料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为作业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配料作业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准确的称量和混合的工作。

正确的配料作业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指导书旨在为配料作业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认所需原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配方比例。

b. 检查配料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干净、无杂质。

c. 检查称量设备的准确性,进行校准和调整。

2. 原材料准备a. 根据配方要求,准备所需原材料。

b.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保存状态,如有问题及时报告。

c. 将原材料按照配方要求放置在配料区域。

3. 配料操作a. 打开配料设备的电源,启动设备。

b. 按照配方要求,将原材料依次放入配料设备中。

c. 启动配料设备,开始自动配料过程。

d. 监控配料过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e. 配料完成后,关闭配料设备,停止工作。

4. 清洁和维护a. 配料完成后,清理配料设备和工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物和杂质。

b. 检查配料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有故障及时报告并进行维修。

c. 定期对配料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配料,不得随意更改配方比例。

2. 在配料过程中,注意避免原材料的交叉污染,确保配料的准确性。

3. 配料设备和工作区域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污染原材料。

4. 配料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

5. 配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配料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数据统计与分析配料作业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可以统计以下数据并进行分析:1. 原材料的消耗量和库存变化情况。

2. 配料设备的运行时间和故障次数。

3. 配料作业的准确率和效率。

4. 配料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处理方式。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配料作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为了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制定一份配料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料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以便员工能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指导书格式要求1. 标题:配料作业指导书2. 目录:列出指导书的各个章节和子章节,方便查阅3. 引言:简要介绍指导书的目的和重要性4. 作业流程:按照配料的流程,详细描述每个步骤和操作要求5. 配料清单:列出每个产品所需的配料清单,包括名称、数量、单位等6. 配料准备:描述配料准备的要求,如清洗、切割、称量等7. 配料操作:详细介绍每种配料的操作步骤,包括加入顺序、加入方式等8. 注意事项:列出配料作业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安全操作、卫生要求等9. 质量控制:介绍配料作业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如样品采集、检测等10. 环境要求:描述配料作业所需的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等11. 紧急处理: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联系方式12. 附件:附上相关的配料作业记录表、检测报告等三、指导书内容编写1. 引言:配料作业指导书的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指导书的目的和重要性,说明配料作业对产品质量和口感的影响,以及指导书的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

2. 作业流程:按照配料的流程,详细描述每个步骤和操作要求。

例如:a. 步骤一:准备工作台和所需工具- 清洁工作台,确保无杂物- 准备所需的切割工具、称量器具等b. 步骤二:准备配料清单- 根据产品配方,列出所需的配料清单- 确认每种配料的数量和单位c. 步骤三:配料准备- 清洗配料,确保无污染物- 根据需要进行切割、磨碎等处理- 称量配料,确保准确的数量d. 步骤四:配料操作- 按照配方要求,依次加入各种配料- 注意加入顺序和加入方式,避免操作错误e. 步骤五:注意事项- 强调安全操作,如佩戴手套、避免飞溅等- 强调卫生要求,如洗手、保持操作台清洁等3. 配料清单:列出每个产品所需的配料清单,包括名称、数量、单位等。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

配料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配料作业是指根据产品配方要求,将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配料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配料作业指导书,以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任务目的1. 确保配料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感;2. 提供标准化的配料作业流程,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3. 降低人为错误的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

三、配料作业指导书内容1. 配料作业流程1.1 准备工作1.1.1 确认所需原材料种类和数量;1.1.2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储存条件;1.1.3 准备配料所需的器具和设备。

1.2 配料操作1.2.1 按照配方要求,按比例称取所需原材料;1.2.2 将称取的原材料放入配料机或容器中;1.2.3 启动配料机或进行手动搅拌,确保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1.2.4 检查混合后的配料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及时调整。

1.3 清洁工作1.3.1 关闭配料机或停止搅拌,清理残留物;1.3.2 清洁配料机和容器,确保无残留物;1.3.3 清洗和消毒使用的器具和设备。

2. 配料操作要点2.1 确保准确称取原材料2.1.1 使用精确的称重器具,如电子秤等;2.1.2 按照配方要求准确称取原材料的重量;2.1.3 避免误差的发生,如需要调整,应及时纠正。

2.2 均匀混合原材料2.2.1 配料机的搅拌时间和速度要根据原材料的性质和配方要求进行调整;2.2.2 手动搅拌时,应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速度;2.2.3 混合后的配料应无明显的颜色差异和异物。

2.3 检查配料质量2.3.1 混合后的配料应符合配方要求的颜色、味道、质地等特征;2.3.2 如有需要,可进行口感和质量的检测;2.3.3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和纠正。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配料作业流程和要点;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操作,避免随意调整配方;3.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配料机和器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4. 配料作业区域应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和污染;5. 配料作业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配方、操作人员、时间等信息,以备查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指导书设计课题: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指导教师:王凤芹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二O 一三年二月1 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是工科大学生最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实践过程,是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手段。

本组设计是以实验室实验装置为设计对象,要完成设计、调试、运行等各个过程,属真题真做。

因此要求设计者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这次设计,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应在计算、绘图、编制技术文件、制作调试实验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增强,使设计、调试等方面的基本功得到训练,提高经济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拿捏现代设计方法,使同学们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另外毕业设计还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如下:(1) 主要任务。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和专题研究项目。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出必要的施工图,或者撰写出研究论文。

(2) 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能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3) 能力培养要求。

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手册,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专题研究应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数据分析等研究技能,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专题问题的能力。

外文翻译应达到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能计算,能制图,能打印文件。

(4) 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2 毕业设计任务2.1 设计目标与要求1)结构紧凑。

每组占地面积不宜超过3平方米;2)固体粉末有8个料筒,液体有6个料筒。

每个料桶容量相同,单个应不小于100升;3)精度高。

优化机械设计和控制算法,称量精度≤1g;4)性能可靠。

充分考虑在粉尘环境下电气控制的稳定性;5)可扩展。

以组为单位,能够在第一组的基础上扩展3~4组;6)料位直观显示。

2.2 设计专题毕业设计课题:橡胶粉末自动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毕业设计专题:液体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1)橡胶粉末自动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2)液体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2.3 毕业设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专题一:橡胶粉末自动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1)自动配料机整体结构设计。

主要确定机架、料桶形状,估计整体尺寸等。

(2)螺旋式给料方式的设计。

保证合成橡胶的每种原料分别连续均匀地输送到称量设备小车中。

(3)移动式秤量系统的设计。

应保证称量速度快,称量精度高,连续称量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且抗干扰能力强。

秤量系统行走机构,要求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可靠、控制方便。

专题二:液体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1)自动配料机整体结构设计。

主要确定机架、料桶形状,估计整体尺寸等。

(2)液体给料方式的设计。

保证液体的每种原料分别连续均匀地输送到称量设备小车中。

(3)移动式秤量系统的设计。

应保证称量速度快,称量精度高,连续称量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且抗干扰能力强。

秤量系统行走机构,要求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可靠、控制方便。

2.4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1)毕业设计任务书(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目录(4)正文(包括文献综述)(5)参考文献(6)附录(7)致谢(8)英文译文2.5 毕业设计的附件内容(1)结构总图及部分零件图的CAD图光盘或软盘一张,打印总装图一张(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份(3)毕业实习报告一份(4)毕业设计学生手册3. 毕业设计的步骤和内容3.1 熟悉课题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应首先了解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课题的原始数据和设计技术指标等。

根据个人能力,选择设计专题,并明确该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

3.2 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等,并了解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

3.3 查阅文献并进行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围绕个人所选课题,搜集有关中外文资料,查阅有关文章及技术文献。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记录和资料保存、整理。

资料整理内容应包括查阅文献的名称、作者、主要论点、研究方法和结论等。

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明确设计目标和研究内容,写出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并完成1篇外文资料的翻译。

就本课题而言,重点查阅收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1)配料系统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产生背景、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配料系统的现有产品、技术及应用情况。

这些资料主要从国内外有关刊物上(/index.htm)或从网上搜集获得。

(2)绘图软件及实体建模软件,主要包括Autocad、UG、Proe、Solidwork等软件及使用方法,这些资料可提供或从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下载。

文献综述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智能交通机器人研究的意义,智能交通机器人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及分析,对课题设计目标及研究内容的认识,参考文献应不少于8篇,其中外文不少于2篇,文献综述应注意有针对性。

开题报告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做出工作进度安排。

3.4 确定配料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目前配料系统的优缺点,确定配料系统的给料方式及秤量方式。

给料方式的确定主要包括给料方式的选择,驱动机构的连接方式和传动方式等;秤量方式的确定主要包括行走机构的设计及秤量方式的选择等。

3.5 结构设计及计算(1)配料系统的总体高度和宽度的设计(2)料筒容积的计算(3)给料机功率的计算(4)秤量系统秤量能力与行走机构的设计计算(5)电机、减速装置、传动装置以及其固定装置的尺寸及传动比(6)其它尺寸(联轴器、螺栓、螺钉等)3.6 撰写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统一要求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篇幅一般为1.5~2万字左右,摘要约为300字左右。

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目录;4、正文;5、参考文献;6、致谢;7、附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即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内容要点,其中包括目的、研究方法、成果、结论及意义等,约300字左右,并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

“摘要”——小二号宋体,加黑,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摘要正文——中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字符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三个字加黑;1.5倍行距。

2、ABSTRACT即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基本相一致,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并在其后列出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即“Keywords”。

“ABSTRACT”——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英文摘要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Keywords:”一词加黑;1.5倍行距。

注意:中文摘要和ABSTRACT不同页,分别置于一页。

3、目录论文目录应将论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

“目录”——小二号宋体,加黑,居中。

目录内容:一级标题——中文用四号黑体,加黑;英文字符用四号Times New Roman。

二级标题——中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字符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头相对于一级标题要空两个字符空格。

4、正文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等,通常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课题所在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以及课题的内容和意义;以下各章主要围绕所做工作分别进行阐述;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

一级标题(章)——用1,2,3,4,5,6……的序号,小三号黑体,加黑,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二级标题(节)——用1.1,1.2,1.3,1.4……的序号,四号黑体,加黑,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

三级标题——用1.1.1,1.1.2,1.1.3,1.1.4……的序号,小四号黑体,加黑,靠左;段前0.5行,段后0行。

正文——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字符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注意:正文中若需要再分编号,可用(1),(2),(3)……的序号。

附:论文中公式、插表、插图、计量单位等的规范。

1)公式公式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式等。

公式一般单行居中书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式(1.1)”;公式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2)插表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字空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整个表题置于表上方,居中,用五号宋体中文+Times New Roman书写。

3)插图插图包括图解、示意图、构造图、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每个插图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文字与图号间空一字空格。

图题置于相应图的正下方(注意:图标也可置于无色文本框中,便于与图组合在一起),用五号宋体中文+Times New Roman书写。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b)等表示。

插图之前,正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为确保打印足够清晰的图,还需注意以下几点:若是扫描图,则要保证有大于300dpi的分辨率;若是Protel或AutoCAD等软件绘制的图,最好调到合式的尺寸,直接打印出;若是编程软件绘制的图,则应先画出足够大的图,再通过拷贝屏幕的方式,其它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计量单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算单位使用方法》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