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单元授课教案 课程 康复护理学

合集下载

第一章康复护理学基础讲课ppt课件pptx

第一章康复护理学基础讲课ppt课件pptx

康复护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01
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
康复护理学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提高
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2
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康复护理学涉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
多学科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03
在未来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康复护理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急性期康复护理
在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重点在 于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
复。
恢复期康复护理
在患者恢复期,康复护理注重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全面
康复。
评估与调整
医疗机构中的康复护理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确保康复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
康复护理在社区和家庭中的应用
第一章康复护理学基础讲 课ppt课件pptx
目录
• 康复护理学概述 • 康复医学基础理论 • 康复护理基本技术 • 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 • 康复护理实践与应用 • 康复护理学教育与培训
01
康复护理学概述
康复护理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 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 其应用的学科。
康复护理学教育体系概述
教育目标
培养具备专业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士,满足 患者康复需求。
教育内容
包括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康复护理技能、患者心 理干预等。
教育形式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临床实习等方式进行 。
国内外康复护理学教育比较与启示
国外康复护理学教育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临床实习和跨学科合作,培养护士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康复护理学教案1

康复护理学教案1

康复护理学教案1
介绍
本文档为康复护理学教案1,旨在为康复护理学课程提供教学指导。

目标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 理解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 掌握康复护理学在不同病症中的应用
- 熟悉康复护理学中常用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 培养康复护理学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
本教案将涵盖以下内容:
1. 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康复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3. 康复护理学在各种病症中的应用
4. 康复护理学中的评估和治疗方法
5. 康复护理学的职业发展和未来趋势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授课和讲解
2. 讨论和案例分析
3. 观摩和实践
4. 学生小组活动和展示
评估方式
学生的评估将包括以下方面:
1. 课堂参与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3. 期中和期末考试
教材和参考资料
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材和参考资料:
1. 《康复护理学导论》
2. 《康复护理学实践指南》
3. 相关学术期刊和研究报告
日程安排
以下是本教案的日程安排:
以上为康复护理学教案1的概要内容。

详细的教案内容将在课程开展前由教师提供给学生。

《康复护理学》教案

《康复护理学》教案

活动受限。
具体操作手法,实验课再行演示与练习
(3)软组织牵拉技术 1)痉挛抑制技术 2)牵引治疗(颈椎牵引、腰椎牵引)
康复实验时具体演示与练习
第2页
时间 分配
5 10
10
10
教案续页
教学重点、内容和步骤
教学方法与
板书提要、课堂提问、举例要点
手段
(4)肌力训练技术
应用多
1)肌力训练原则:超负荷、超量恢复、绝对肌 媒体教学, 力增加大负荷少重复、耐力增加小负荷多重复。
2)常用肌力训练方法:
以讲授为
助力运动、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
主,结合实
3)等张抗阻力运动 际讨论、学
①10RM 测试肌群能对抗完成 10 次动作的负荷

生自学为
②训练方法为:50%、75%、100%的 10RM 量分 辅。 别进行 1 组,每组 10 次,组间间隔 1 分钟的抗
阻力运动,能提高绝对肌力。
教 具:__PPT 课件_
基本教材:_高等教育出版社高职《康复护理》_ ___________
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掌握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的概念,熟悉
常用的运动治疗方法、了解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康
复护士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职业道德修养与救死扶伤精神。
运动,或被动活动。
生自学为
4.常用运动治疗 (1)关节活动技术
辅。
1)被动活动
2)助力活动
3)主动活动
4)持续被动活动(CPM)
(2)关节松动技术
手法的分级(I, II, III, IV)
I 级、II 级 用于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III 级 用于疼痛并伴随关节僵硬

康复护理学概论教案

康复护理学概论教案

康复护理学概论教案康复护理学基础教案课程:康复护理学基础课题:康复护理学概论单元(章)学时第一章2教学资源:《康复护理学基础》主编张玲芝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类型:理论课专业班次:护理专业1~8班授课日期:2015.9知识与能力要求:【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康复护理的特点、内容、专业技术【熟悉】康复医学的诊疗对象;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整体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新进展重点与难点:【重点】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学的概念;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康复护理的特点、内容、专业技术【难点】护士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课后记:任课教师:年月日教研室主任:年月日教学内容及方法一、病愈1.基本概念:康复(rehabilitation):最早定义是1969年WHO康复专家委员会: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职业及其他措施,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或再训练,以提高其活动能力。

目前对病愈的定义: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对个别身、心、社会功能的影响,使个别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达到和保持最佳状态,从而改变病、伤、残者的生活,增强其自理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康复的范畴(“各种措施”包括):医学康复、康复工程、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二、康复医学1.康复医学:以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学科。

2.服务对象:残疾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疾病或损伤、亚健康人群。

3.目的:不是疾病的治愈或稳定病情,而是最大程度的功能恢复。

4.病愈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与联系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中央理念以人体疾病为中央以人体运动障碍为中央医学模式强调生物学模式强调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事情对象各类患者各类功能障碍者和残疾者临床评估疾病诊断和系统功能躯体、心理、生活/社会独犯罪能以疾病为核心,强调去以功能障碍为核心,强调改善、代偿、治疗目的除病因、挽救生命,逆替代的途径来提高功能,提高生活质转病理和病理生理过程量,回归社会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强调患者主动参治疗手段以药物和手术为主与和合理训练事情模式专业化分工模式团队模式5.康复医学的组成和工作内容1)康复医学基础学:运动学、神经生理学、环境改造学2)康复功能评定3)康复治疗学4)病愈临床学5)康复护理学6.事情方式:病愈团队模式:指多学科和多专业人员合作,共同致力于患者功能病愈的事情方式。

康复护理学基本原理教案

康复护理学基本原理教案

康复护理学基本原理教案
引言
- 介绍康复护理学及其重要性
- 阐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康复护理学基本原理
1. 定义康复护理学及其作用
2. 康复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3. 康复护理学的综合模型
康复护理学的专业角色
1. 护理师的角色和职责
2. 康复护理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要求
3. 康复护理师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的合作
康复护理学的实践
1. 康复护理的评估和诊断
2. 康复护理的计划和实施
3. 康复护理的评估和持续改进
康复护理学的实例分析
- 提供康复护理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
- 讲授教学:介绍和解释康复护理学基本原理
- 案例研究:分析和讨论康复护理学实例
- 实践训练:模拟康复护理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估
- 考试:对学生的康复护理学知识进行测试
- 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康复护理案例分析报告
教学资源
- 教材:选用权威的康复护理学教材
- 多媒体资料:使用图表、影片等多媒体资源提供实例和讲解
总结
- 强调康复护理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 激发学生对康复护理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康复护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康复护理授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康复护理二、授课对象:康复护理专业学生三、授课时间:2课时四、教学目标:1. 了解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原则;2. 掌握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3. 熟悉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4.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1. 康复护理概述2. 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3. 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4. 康复护理的职业素养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评估方法;2. 教学难点:康复护理的操作技巧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原则和操作技能;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和职业素养;3. 实操训练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训练;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和原则;2. 讲解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卧床患者翻身、床旁护理、床上洗浴等;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4. 实操训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训练。

第二课时:1. 复习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2. 讲解康复护理的职业素养,如:敬业精神、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等;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4.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与评价。

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做好笔记;2.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结合实际案例,撰写一篇康复护理操作报告。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康复护理的基本概念、目的、原则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康复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的掌握程度;4. 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情况。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康复护理学概论教案

康复护理学概论教案

康复护理学概论教案一、第一章:康复护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掌握康复护理的目标、原则和评估方法。

2. 教学内容:a. 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康复护理的目标和原则c. 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b.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康复护理的目标和原则。

c.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康复护理的评估方法。

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康复护理学的理解程度。

二、第二章:康复护理评估1. 教学目标:掌握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步骤。

学会运用康复护理评估工具。

2. 教学内容:a. 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和内容b. 康复护理评估的步骤c. 康复护理评估工具的使用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康复护理评估的目的、内容和步骤。

b. 实操演示法:展示康复护理评估工具的使用。

c. 小组讨论法:分组练习康复护理评估。

4. 教学评估:通过实操演示、小组讨论和评估练习,评估学生对康复护理评估的掌握程度。

三、第三章:康复护理计划1. 教学目标:掌握康复护理计划的目的、内容和制定方法。

学会运用康复护理计划工具。

2. 教学内容:a. 康复护理计划的目的和内容b. 康复护理计划的制定方法c. 康复护理计划工具的使用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康复护理计划的目的、内容和制定方法。

b. 实操演示法:展示康复护理计划工具的使用。

c. 小组讨论法:分组练习康复护理计划。

4. 教学评估:通过实操演示、小组讨论和计划练习,评估学生对康复护理计划的掌握程度。

四、第四章:康复护理干预1. 教学目标:掌握康复护理干预的原则和方法。

学会运用康复护理干预技巧。

2. 教学内容:a. 康复护理干预的原则b. 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c. 康复护理干预技巧的应用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康复护理干预的原则和方法。

康复护理学课程概述教案

康复护理学课程概述教案

康复护理学课程概述教案课程背景康复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护理学科,旨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对康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本课程将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康复护理的机会,探索康复护理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康复护理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包括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康复护理和监测疗效等。

3. 培养对康复护理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案。

4. 掌握康复护理工具和技术的使用,了解康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5.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康复护理学概述1. 康复护理学的定义和意义2. 康复护理学的发展历程3. 康复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康复护理的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1. 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工具2. 康复护理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步骤3.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的要点和技巧第三部分:康复护理的实施与监测1. 康复护理的基本措施和技术2. 康复护理实施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3. 康复护理效果的评估和监测方法第四部分:康复设备和康复科技的应用1. 常见康复设备的介绍和使用技巧2. 康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

2. 课程作业:包括文献综述、康复方案设计等。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康复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1. 康复护理学教材:张XX,李XX,XXX出版社,2021年。

2. 康复护理学实践指导:王XX,XXX出版社,2021年。

以上是《康复护理学课程概述教案》的详细内容和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康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康复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单元授课教案
课程康复护理学任课教师李文龙20 11 年2 学期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目的要求】
1. 掌握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定义;运动疗法基本原则、特点、分类;物理因子疗法临床作用;掌握作业疗法定义、目的、主要特点;掌握言语疗法的定义、治疗原则及影响康复的因素;掌握心理康复的定义、心理治疗原理、心理目标;掌握康复工程的定义。

2. 熟悉运动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物理因子疗法适应证、禁忌证、分类;各物理因子疗法的定义;熟悉作业活动技能分析、原则、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熟悉言语障碍的种类;熟悉残疾对健康的影响;熟悉无助力式助行器、轮椅的选择注意事项。

3. 了解运动处方;各物理因子疗法的作用机理;了解作业疗法处方、方法;了解言语疗法的历史背景;语言形成模式;了解建立心理康复系统的方法;了解假肢及矫形器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物理疗法
1.概述。

运动疗法(kinesiotherapy):根据患者临床及功能状况,以运动学生物学神经发育学为基础,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躯体心理生理精神的功能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康复治疗方法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多的手段,在康复治疗学中占重要地位。

2.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度训练(1)持续被动活动;(2)主动关节活动训练;(3)关节松动技术(4)软组织牵引技术2)肌力增强训练3)协调性训练4)平衡训练5)呼吸训练6)体位转换训练7)步行训练8)医疗体操训练9)易化技术训练
运动疗法着重进行哪些功能的训练?运动疗法的“运动”为手段,着眼表“功能”,着重解决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主要达到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力、耐力,改善平衡协调能力,提高整体运动功能的目的。

关节活动度训练护理要点1)活动前后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注意体征、皮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有无疼痛2 )运动出现疼痛时,酌情调整运动范围并
记录治疗效果,改进训练方法3)实施关节松动技术以及软组织牵伸技术前,应向病人宣教4)熟悉每一种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5)帮助患者做好治疗部位的准备
肌力训练护理要点1)从助力活动、主力活动、抗组活动逐步进行。

肌力二级,助力活动;肌力三级,患肢独立完成全范围关节活动;肌力四级,抗阻训练2)肌力训练后应观察病人全身心血管反应以及局部有否不适
协调训练护理要点1)指导患者利用一些生活动作来辅助强化协调动作,如作业疗法、竞赛等2)操作时切记过分用力以免兴奋扩散,加剧不协调平衡训练护理要点1)训练时患者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2)训练由易到难,注意护,并逐渐减少保护3)训练时所取体位为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
呼吸训练的护理要点1)不可在饭后或者空腹时练习2)避免过深呼吸,以防引起一过性呼吸停止3)胸式呼吸和胸式分节呼吸适用于胸腹部手术的前后有助于肌力的恢复和强化4)心肺手术者,术前1周开始预备训练
3.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直流电疗法(direct current therapy):利用低电在(50V——80V)平稳的直流电流作用于机体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借助直流电将药物离子经皮肤、粘膜或伤口导入组织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低频脉冲电疗法: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中频电疗法应用频率为1—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有音频电疗法,正弧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应用频率高于100KHz的电磁振荡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波长不同,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几种。

超声治疗法:频率在20000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声波属于超声波,应用超声波治疾病的方法。

光疗法:利用各种光辐射能作用于人体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的光疗法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

二、作业疗法
1.概述:定义、与运动疗法的区别、目的。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指在对患者伤残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以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指导患者进行训练,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劳动能力的丧失,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为目的的治疗技术。

作业疗法特点:选择性、兴趣性、社会性、过渡性、作业强度的渐进性、劳动价值性。

2.作业疗法的种类。

作业治疗分类1)按照实际要求分类:(1)日常生活活动;(2)创造有价值的作业活动;(3)休闲娱乐活动;(4)教育性作业活动;(5)矫形器和假肢训练2)按照治疗目的分类:(1)改善身体功能为目的的作业治疗;(2)改善精神功能为目的的作业治疗;(3)恢复社会工作为目的的作业治疗3)按照生活功能目的分类:(1)身体技能训练;(2)智能、感知方面的训练
3.作业治疗的作用。

作业疗法治疗作用:增加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提高
生活活动自理能力、改善参与社会及心理能力。

①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②促进残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③改善精神状况;④提高日常生活能力;⑤促进工作能力的恢复;⑥就业前功能评测
4.作业疗法处方:凭定、内容。

三、语言康复
1.言语功能的评定。

2.言语康复概述。

3.失语症的康复。

4.吞咽障碍的康复。

四、心理康复
1.概述。

2.残疾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3.心理治疗。

常用心里治疗方法1)支持疗法(一般性心理治疗方法)2)行为疗法:原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基本原则:适当进度,改变心理或行为,从简单、容易开始,一步接一步,慢慢进展;适当惩罚;训练目标恰当;培养足够动机技术:(1)系统脱敏疗法(2)强化疗法3)认知疗法(1)改变求治者的现实评价(2)治疗抑郁的技术4)合理情绪疗法
五、康复工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