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寄公度 阅读答案附赏析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李煜)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宋代-舒亶《虞美人 寄公度》原文、译文及注释

宋代-舒亶《虞美人寄公度》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1083年舒亶因与尚书省意见相左逐出京城,在家赋闲十年后再次被任用。
但入京却是物是人非,为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独和凄凉并且渴望友人的信息。
原文:
虞美人·寄公度
宋代-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翻译: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夏天已过,荷花凋落,寥廓的天空与浩瀚的江水相连,暮色中秋风吹起碧波。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比翼的双燕各奔东西,贴着高寒的云天,远远飞去,我独倚在小楼东边的栏杆。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人生应当饮酒尽欢,在半醉半醒中最好,长安大雪漫天,阻断了通行的路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我知道朋友早晚登楼远望,盼望我的归来,江南春来早,请赠我梅花一枝,让我早早感到春天的温暖和明媚。
注释:
芙蓉:指荷花。
涵:包含,包容。
沧:暗绿色(指水)。
阑:栏杆。
合:应该。
尊:同“樽”,酒杯。
虞美人寄公度答案

虞美人寄公度答案【篇一:精校word版古典诗词鉴赏:舒亶《虞美人寄公度》赏析及训练】class=txt>虞美人寄公度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释】芙蓉:指荷花。
涵:包含,包容。
沧:暗绿色(指水)。
背飞双燕:双燕相背而飞。
此处有劳燕分飞、朋友离别的意思。
阑:栏杆。
合:应该。
尊:同樽,酒杯。
故人二句:用陆觊赠梅与范晔事。
《荆州记》:陆凯与范哗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哗,曾赠诗……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此处化用其意。
【译文】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
分飞的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观看。
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
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词。
唐代多有赠答之作,王维《渭城曲》、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商隐《夜雨寄北》等诗,或劝勉友人,或自抒怀抱,种种感情寄寓其中,情真意切,传唱不衰。
宋词与唐诗并举,词作中也有不少寄赠佳作。
如舒宣这首,情真意切,不失为词中赠答的佳作。
【赏析】《虞美人寄公度》是北宋词人舒亶所作。
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
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
全词借景寓情,曲写身世沧桑之变化与故人友谊之深切,语言清婉雅丽。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
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
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
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
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
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一: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4分)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二:1、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3、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一: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4分)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二:1.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虞美人寄公度赏析

虞美人寄公度赏析虞美人寄公度赏析《虞美人寄公度》是北宋词人舒亶创作一首词。
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
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迫切心情。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虞美人寄公度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虞美人·寄公度宋代: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译文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
分飞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观看。
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
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赏析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
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
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
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
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
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慨叹。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
《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
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
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悲凉况味。
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
把宏阔高远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
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孤独惆怅之感。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
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一: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2.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二:1.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3.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这种比喻性的写法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愁”写得具体可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三: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虞美人(李煜)这首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虞美人》的阅读答案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阅读答案【1】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4分)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2.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
3.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虞美人》的阅读答案【2】1.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这是以美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三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这三句词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
3.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结尾两句把“愁”比做“一江春水向东流”,突出了“愁”的深重、强烈和无穷无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寄公度舒亶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①只合尊②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①浮生:指人生。
②尊:通樽,酒杯。
8、请简析上片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5分)9、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8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5分)9.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
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6分)赏析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
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
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
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
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
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
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
《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
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
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
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
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
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5]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
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6]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故人,老朋友,指公度。
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
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似,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内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
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
这是用典,却又切合作者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
折梅相赠这一典故,在这里具有普遍与特殊的双层含义,用典如此,可谓表里俱化了。
[7]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善于借景传情。
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 阅读答案附赏析虞美人屈大均阅读答案虞美人(晏几道)虞美人(舒亶)虞美人(叶梦得)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