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半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合集下载

水彩人像知识点总结图解

水彩人像知识点总结图解

水彩人像知识点总结图解第一部分:水彩人像画的基础知识水彩人像画是一种以水彩颜料为主要材料的绘画形式,它在人物形象的描绘和表现方面有着独特的技巧和风格。

在绘制水彩人像画之前,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1. 水彩颜料的特点:水彩颜料是一种水溶性颜料,具有透明、清亮的特点,色彩鲜艳且易于融合。

在使用水彩颜料时,需要通过控制水的浓稠度和颜料的使用量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2. 人像比例和构图:在绘制水彩人像画时,需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比例和构图。

这包括头部、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和位置,以及整体人物在画面中的布局和构图。

3. 肤色的表现:在绘制水彩人像画时,肤色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混合不同的水彩颜料和运用透明层叠的技巧,可以表现出肌肤的丰富层次和光影效果。

4. 表情和神态的表现:水彩人像画需要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神态来传达情感和情绪。

因此,需要注意观察和把握人物的表情特征,以达到画面表现的生动和传神。

第二部分:水彩人像画的绘制步骤下面我们将通过图解,详细介绍水彩人像画的绘制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在开始绘制水彩人像画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工作。

包括画纸、水彩颜料、画笔、水盒、画板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第二步:素描轮廓利用铅笔或者淡色的水彩颜料,先进行轮廓的素描。

在这一步骤中,要注意准确把握人物的比例和姿态。

第三步:上色打底用淡色的水彩颜料,给人物上色打底。

这一步骤不需要过于细致,主要是为后续的上色做准备。

第四步:色彩层次在基础的打底色之上,逐渐加深、加强色彩的层次。

这一步需要通过控制水彩颜料的浓稠度和颜色的混合来表现人物的肤色和形态。

第五步:细节表现在基本的色彩层次完成后,可以开始对人物的细节进行表现。

包括面部特征、衣物纹理、头发等部分的细致处理。

第六步:修饰和润色最后对整幅画面进行修饰和润色,使得画面更加完整和生动。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绘制出具有水彩人像画特色的作品。

第三部分:水彩人像画的艺术表现水彩人像画作为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水彩画(头像、半身像)》教学大纲

《水彩画(头像、半身像)》教学大纲

《水彩画(头像、半身像)》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51029B中文名称:水彩画(头像、半身像)英文名称:WatercolorPortrait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总学时:72总学分:3适用专业:美术学先修课程:水彩画材料与技法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水彩画(头像、半身像)是美术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属于选修课程。

在尊重客观对象,造型规律的前提下,以水彩工具及相关媒介特性所产生的技术性为切入点。

研究色彩人物的基本表现规律,增强学生对色彩表现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水彩语言的训练,以最终体现绘画性意识为目的,要求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认真有效的运用丰富的水彩画色彩规律、造型特征,表达个人对绘画的理解和认识。

本课程为下阶段的水彩(人像)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和灵活的画面意识是这阶段课程的难点。

注重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的连贯性、科学性。

2、由于水彩画具有透明性和不可覆盖性条件,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把关注点转移到画面自身的语言表现上来时,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和作画步骤方法。

3、范法、练习法、辅导法、讨论法、作业评议等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相结合。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基础理论(1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理解水彩头像、半身像的发展历史,掌握室内环境下人物头部及半身像的色彩变化规律。

2、教学要求:通过优秀作品展示,分析头像半身像的水彩技法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I、教学重点:水彩头像半身像写生的要领及方法步骤2、教学难点:人物色彩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1.1水彩人物头像写生1.1.1水彩人物画概述1.2人物头部的比例与结构1.L3人物头像色彩变化规律1.L4人物头像写生的一般程序1.1.5人物头像写生的身形个性规律1.2.6人物头像写生的水彩表现技法1.3.彩人物半身像写生1.4.1人物半身像写生的范畴2.2半身带手肖像写生的一般步骤1.2.3头、手、服饰及背景的整体关系1.2.4肖像画的年龄、职业、性格气质等特征第二部分实践练习(5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I、教学目标:通过短期课题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较快适应人物色彩课题的阶段性要求。

水墨人体写生步骤

水墨人体写生步骤

水墨人体写生步骤水墨人体写生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以简洁的笔触和墨色表现人体的形态、姿态和神情。

这种绘画方式注重捕捉瞬间的气息和动态,通过精神的把握和笔墨的运用,表现出人体的美感和生命力。

下面将介绍水墨人体写生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水墨人体写生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首先,准备一支纯毛的毛笔,以及一些不同粗细的宣纸。

其次,需要一些水墨颜料和水盘。

此外,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绘画场所和模特。

第二步:捕捉人体的整体形态在进行水墨人体写生时,首先要观察和捕捉人体的整体形态。

可以从远处观察人体的轮廓和姿态,注意人体的比例和平衡。

通过用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人体的轮廓,使其呈现出流动的感觉。

第三步:把握人体的骨骼结构在继续写生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人体的骨骼结构。

可以用粗笔勾勒出人体的主要骨骼,如脊柱、肩膀和髋部等。

通过准确的构图和线条,使人体的形态更加立体和有力量感。

第四步:表现人体的肌肉和曲线人体的肌肉和曲线是水墨人体写生中的重要部分。

可以用墨色勾勒出人体的肌肉线条和曲线,表达出肌肉的丰满和柔软感。

要注意在写生过程中避免过度描绘肌肉细节,保持笔触的简洁和流畅。

第五步:捕捉人体的神情和表情水墨人体写生不仅要表现人体的形态和姿态,还要捕捉人体的神情和表情。

可以通过细致的线条和墨色,表达出人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要注意在写生过程中观察和感受模特的表情变化,用笔墨捕捉其中的细微之处。

第六步:运用水墨的特点水墨人体写生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水墨的特点。

可以利用水墨的渗透性和流动性,在绘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效果。

可以运用水墨的深浅和浓淡,来表现人体的光影和质感。

同时,要注意控制水墨的用量和墨色的变化,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层次感。

第七步:勤于实践和观察水墨人体写生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观察的艺术。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水墨人体写生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同时,要勤于观察生活中的人体,注意捕捉人体的各种动态和变化。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观察,可以提高水墨人体写生的水平和创作能力。

水彩画半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水彩画半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水彩画半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一、半身人物的形体与解剖一般而言,画出带手的人物形象称之为半身人像,于成为半身像要认真刻画的重要部分。

手臂的肌肉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手腕肌肉等。

手臂突出的几个骨点:肩峰、尺骨鹰突、肱骨内、尺骨茎突、挠骨茎突。

手可分成三个部分:腕、掌、指。

腕有八块腕骨,腕部靠拇指侧连挠骨,小指侧连尺骨;手掌有正面的指侧肌群和小指侧肌群。

躯体:胸部是扁立方体;骨盆是呈梯形立方体,上小下大。

胸部与骨盆的形体是呈相反倾斜方向的,两者体现出大的形体穿插关系。

颈部呈圆柱形。

二、姿势与姿态姿势与姿态是半身像写生的关键。

一幅半身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姿势与姿态美感的生动体现,表现出和谐、对称、均衡、节奏、变化上的统一。

在半身像中由于手的出现使人们对姿势与姿态所带来的要求要比头像复杂得多。

传统表现和现代表现对姿势与姿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传统写实手法在姿势上偏向于追求均衡、和谐、稳重、对称的效果,姿势和姿态的运动感、装饰效果放在次要位置。

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构图呈金字塔形,姿态追求自然,动态变化减到最低,双手显得姿势优雅,整体姿态文静而又庄重,它是文艺复兴的典型艺术特点的体现。

关维兴的《人间圣母》当中人物的姿势追求变化、运动、夸张,体现姿态对人物心理特征和内心情感的戏剧性表达。

而美国画家托马斯的《牛仔之歌》在传统写实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物造型的浑厚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威武雄壮。

当然,姿态与姿势在运用当中体现的法则也是灵活的,并无统一的程式,任何形式只要在姿势与姿态的运用当中能与人物情感与心理特征相协调,个人艺术风格与艺术法则相统一,画面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设计姿态与姿势过程当中,一般来说不同于创作的动作设计。

写生人物要求人物姿态要自然,多采用模特本人习惯的动作,可稍作调整以达到动作的自然。

有时模特在瞬间的变化最为生动自然,我们就要善于捕捉到这种自然的姿态。

所以写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它是区别于照片的一个重要之处。

水彩人物教程

水彩人物教程

水彩人物教程
水彩人物是一种常见的绘画形式,它以柔和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而闻名。

下面我将为你介绍一些水彩人物的基本绘画技巧。

首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包括水彩颜料、水彩纸、绘画刷、水盘和纸巾。

1.将水彩纸固定在绘画板上,这样可以避免纸张在绘画过程中变形。

然后用铅笔轻轻地勾勒出人物的轮廓。

2.从最暗的色调开始,使用大号刷子将颜料与适量的水混合,然后在人物的阴影部分涂抹颜色。

记住,水彩绘画需要多次叠加颜色,所以刚开始时不要使用过于浓郁的颜色。

3.逐渐向较浅的色调过渡,可以使用中号的刷子来添加细节。

例如,使用淡红或淡黄色调来强调皮肤的光亮部分。

4.在绘画过程中,需要根据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来调整颜色和强调。

例如,可以使用深蓝色或深紫色来增加夜晚场景的氛围。

5.当绘画人物的眼睛时,要特别注意细节。

使用细小的刷子和浅色的颜料描绘瞳孔和眼白,并使用混合色调来表现眼睛周围的阴影和亮光。

6.对于头发和服装等细节,可以使用小号的细长刷子。

可以通过叠加不同深浅的颜色和运用湿画法来表现细腻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7.在进行绘画过程中,可以在需要强调的区域使用白色水粉或白色色铅来增加高光和立体感。

8.最后,待作品彻底干燥后,可以使用套管笔或黑色细线笔勾勒人物的轮廓和细节。

这样可以使整个人物更加立体生动。

以上就是水彩人物的基本绘画技巧。

水彩绘画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描绘,多次叠加颜色和运用湿画法可以创造出唯美而细腻的效果。

希望这些技巧对你绘画水彩人物有所帮助!。

水彩画人物写生的构图

水彩画人物写生的构图

水彩画人物写生的构图构图、结构、透视三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人物全身像写生的构图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按基础训练的要求来选择构图,这类构图的作品往往要求准确的人物结构比例,相对来讲是比较客观的,作者的主观性不大,作品的习作性较强。

第二方面是根据创作意图来构图,这类构图有一部分是作者对水彩技法的表现,对水彩艺术形式的更深层的理解和一种探索性。

绘画艺术要百花齐放,突出个性。

水彩人物画也一样,造型、技法会随着作者的审美提升而有所改变。

所以水彩人物的客观性表现会逐步淡化,画面的主体性处理将成为追求的目标。

作为基础训练这个目的去实行的人物全身像写生 ,在构图上应充分反映以描绘对象本身的个性特征为前提,研究人物的形体结构、动态变化、透视规律、色彩关系,以及当时、当地人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特有气氛与情调。

水彩画在实行人物全身像写生构图时应注意:1、根据不同的对象实行动态摆放。

人物全身像的动态变化非常复杂,主要是通过颈的扭动、腰的摆动和四肢的摆放三个关键部位来完成,动态在一定水准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经历、生理属性、个性特征及精神面貌。

比如70岁的老人,反应迟缓,体态的扭动不灵活,是不可能出现像十几岁的年轻人那样机灵活泼、大幅度扭动的动态的。

所以,在对模特的动态实行设计时,必须使所设计的动态符合对象身份。

2、选择最能反映个性特征的角度。

仰视、俯视、正面、侧面,这些角度虽稍有不同,但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比如,正面仰视表现庄重、高大、自负,俯视表现空旷、自悲、不安定等等。

3、构图要完整。

一般来讲,坐像的头顶以上要适当留空,即便是站像,也应使人感觉舒展,不至于拥挤、闭塞;头部面向的一边要多留空,使视野开阔一些;手的位置不要太靠近画幅边沿,至少有一只手完整置于画面;模特与画面人物构图摆放的角度一般以四分之二、四分之三的角度为,较易处理。

人物的正面写生难度比较大,可能会出现画面人物既坐不下又站不直的画面效果;而侧面或全侧面的构图,又会省略很多细节,有可能使画面人物不完整,如看不到另一边的手或腿,构图会显得单调。

第六课 水彩人体的写生方法与步骤

第六课 水彩人体的写生方法与步骤

第六课水彩人体的写生方法与步骤 (第四单元)一、人体写生的意义人体写生,尤其是水彩人体写生,在高校美术专业属高年级的主要课程,而且是最能全面训练学生造型能力和表现技巧的重要的教学内容。

水彩人体写生,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造型能力。

从基础训练而言,画人体最能使学生了解人物的基本结构。

第二,人体能最真实反映人物的情感及个性。

通过人体写生,我们可以观察出人的结构变化、动态变化和肤色变化。

从艺术的另一个层面来讲,人体是最具艺术欣赏价值的主题之一(图145)。

二、水彩人体的独特表现语言任何一种绘画语言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某种魅力所在,只有掌握了这种独特绘画语言才有可能通过这种语言模式来进行表现。

换句话说,水彩就是水彩,不是用水彩颜料画油画、国画。

当然,吸收其他绘画语言是必要的,但不能取代它。

水彩在作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画家经常利用水的偶然性达到一种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效果。

一个画种,它的语言魅力决定于这种语言必须有独特的个性所具有的一定张力。

怎样才能掌握水彩人体画的独特语言,怎样画才能恰到好处,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彩人体画的潜力是本章研究的重要课题(图146)。

图145、146《窗影》(水彩)候安智三、水彩人体写生的方法水彩人体写生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期作业,比较理性地刻画对象;另一种是短期作业,注重感性的表现,因此要做到简洁、明快和准确地表现对象。

绘画是艺术家通过客观物象进行主观理解的产物,在艺术表现过程中渗透着个人的意识和主张,水彩人体画尤为突出,因此,学习方法与训练模式要因人而异。

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解决人体的造型与色彩的关系,还应提高标准,把水彩人体画作为一个重要的、并关系到对水彩艺术语言的认识这个层面来认识,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水彩艺术表现的魅力。

水彩人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察、构思与构图水彩人体写生的涉及面比较宽,包括结构形体、动态变化、色彩关系、明暗关系、空间关系等等。

如何绘制逼真的水彩画肖像

如何绘制逼真的水彩画肖像

如何绘制逼真的水彩画肖像水彩画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媒介,其独特的透明质感和华丽的色彩效果使它成为许多艺术家钟爱的绘画形式。

而绘制逼真的水彩画肖像则是其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技巧。

在本文中,将为您介绍一些关键技巧与步骤,帮助您绘制出逼真的水彩画肖像。

1. 准备工作在开始绘制前,你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素材:水彩纸:选择质量较好、适合水彩的纸张。

光滑表面的纸张可以更好地呈现细节,而粗糙表面则能创造出有趣的纹理效果。

肖像照片:选择一张具有清晰细节和明暗阴影的照片作为参考。

水彩颜料:使用高质量、有丰富色彩的水彩颜料,以便更好地呈现肤色和细微变化。

水彩画刷和调色板:准备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画刷以适应不同部位的绘制,并准备调色板进行颜料混合。

2. 下笔与轮廓在开始绘制之前,观察肖像照片并用铅笔在水彩纸上轻轻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状和特征。

重要的是要捕捉到人物的主要比例和表情,并简化轮廓以保持整体构图的平衡。

3. 基础色块与层次渲染使用较大号的画刷和较浓稠的颜料,根据照片中人物各个部位的色调,将整个脸部分割成几个较大色块,并注意将阴影和高光区分开来。

这一步骤旨在建立人物形象的基础层次。

接下来,使用较小号的画刷和较稀稠的颜料,在基础色块之上逐渐加入更多的细节和层次。

注意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颜色渐变和阴影变化,并使用湿刷来模糊部分边缘以营造出柔和、逼真的效果。

4. 肤色处理脸部是人物肖像最引人注目且重要的部位之一。

对于脸部肤色处理,请使用多种不同色调和渐变效果来增强肤色层次感。

首先,根据照片中所见,使用较浓稠、略带橙色调的颜料在脸颊、鼻子、额头等露出部位添加一些基本色块。

然后,渐渐加入更多暖色调和冷色调来表现皮肤细微变化以及光与影之间的对比。

通过层叠涂抹和叠加不同颜料,可以逐渐增加皮肤质感和透明感。

5. 眼睛与嘴唇眼睛和嘴巴是表达情感并给予人物生命力的关键特征。

为了使眼睛显得生动立体,请使用较小号画刷和深调颜料来描绘眼睛周围区域。

注意眼球上方自然形成阴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彩画半身像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一、半身人物的形体与解剖
一般而言,画出带手的人物形象称之为半身人像,于成为半身像要认真刻画的重要部分。

手臂的肌肉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手腕肌肉等。

手臂突出的几个骨点:肩峰、尺骨鹰突、肱骨内、尺骨茎突、挠骨茎突。

手可分成三个部分:腕、掌、指。

腕有八块腕骨,腕部靠拇指侧连挠骨,小指侧连尺骨;手掌有正面的指侧肌群和小指侧肌群。

躯体:胸部是扁立方体;骨盆是呈梯形立方体,上小下大。

胸部与骨盆的形体是呈相反倾斜方向的,两者体现出大的形体穿插关系。

颈部呈圆柱形。

二、姿势与姿态
姿势与姿态是半身像写生的关键。

一幅半身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姿势与姿态美感的生动体现,表现出和谐、对称、均衡、节奏、变化上的统一。

在半身像中由于手的出现使人们对姿势与姿态所带来的要求要比头像复杂得多。

传统表现和现代表现对姿势与姿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传统写实手法在姿势上偏向于追求均衡、和谐、稳重、对称的效果,姿势和姿态的运动感、装饰效果放在次要位置。

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构图呈金字塔形,姿态追求自然,动态变化减到最低,双手显得姿势优雅,整体姿态文静而又庄重,它是文艺复兴的典型艺术
特点的体现。

关维兴的《人间圣母》当中人物的姿势追求变化、运动、夸张,体现姿态对人物心理特征和内心情感的戏剧性表达。

而美国画家托马斯的《牛仔之歌》在传统写实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物造型的浑厚感,使人物的形象更加威武雄壮。

当然,姿态与姿势在运用当中体现的法则也是灵活的,并无统一的程式,任何形式只要在姿势与姿态的运用当中能与人物情感与心理特征相协调,个人艺术风格与艺术法则相统一,画面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在设计姿态与姿势过程当中,一般来说不同于创作的动作设计。

写生人物要求人物姿态要自然,多采用模特本人习惯的动作,可稍作调整以达到动作的自然。

有时模特在瞬间的变化最为生动自然,我们就要善于捕捉到这种自然的姿态。

所以写生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它是区别于照片的一个重要之处。

三、衣着的表现
服饰的表现在半身人像写生中占相当重要的位置。

民族服饰花纹多,图案面积大,在整体概括上要准确;传统服饰相对宽大,较厚重,较大面积地遮盖身体,因此,产生的形体效果也不同;冬秋季服装衣纹变化大,而且不同质感、不同款式和色彩容易搭配,质感较强,极富绘画性;夏季较透明质地的衣服衣纹比较琐碎,或者有饰边花纹等装
饰物,处理衣纹过程中要注意概括、提炼,要抓住符合人体结构的衣纹,表现出简与繁、松与紧、虚与实、静与动的关系。

四、人物性格与特征
人的基本脸型相同、相似的地方很多,以前很多人在画模特的时候总会有七分像自。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人的基本结构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另一方面在于画者不能区分人与人之间细微的个性差别,找不到某个人的特征与性格。

我们每个人在头骨结构上大致相同,但又有差异,中国人用汉字的甲、目、申、国、由、田、风等字的形态概括人的脸部特点与特征。

而平时我们多用文学语言区分人物五官的差别,如三角眼、杏仁眼、大环眼,鼻子有高鼻梁、蒜头鼻等等,这都是体现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各异。

绘画大师们在写生或人物创作中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十分准确、生动和感人。

如列宾在《伊凡雷帝杀子》中将伊凡大帝恐惧、后悔的表情特征,以及残暴、凶恶的性格表现得十分深刻。

俄国画家谢罗夫在《肖像》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更是画了几十张自画像,对自己不同的神态、性格特征作了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刻画,从中找出不同的个性。

他的自画像每一张的表情和性格特征都抓住了当时的心情和心理状态,由中年到老年,虽然时间跨度大,但非常生动,他的自画像因此在美术史
上留下了难于磨灭的印象。

五、肖似
肖似是肖像画家们最终要追求的目标,它包含了肖像艺术的各个因素。

我们在人像写生中要强调肖似,要在人物性格特征上下功夫,更深层地理解人物特定个性,在姿态设计上、心理特征的表达上、画面气氛营造上和艺术表现上要与人物的时代感、身份及精神气质相符合。

比如叶献民在《春天的追忆》中,采用明快的色彩,加上厚重的笔触,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个性。

梅尔尼柯夫在《苏联姑娘》中,用十分自由的运笔和强烈的色彩表现了苏联女子的热情与豪爽。

罗宗海的《老区新人》表现出一位老区新人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雄心壮志,整幅画面,尤其是背景,简洁明朗,显示出人物内心宁静与崇高。

安格尔的《培尔丹先生像》用双手放在腿上的姿势以及蓬乱花白的头发,表现了培尔丹临死之前的精神状态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

我们熟知的《蒙娜丽莎》中,达芬奇用了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微笑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半身人像写生步骤
1、起稿
用铅笔或颜色勾出人物大的动态线和轮廓线,将头顶、肩宽位置、手的位置以及人物中心对称轴线画出,当然这条轴线是不存在的,只是
为了观察方便。

在比较整体观察方法上画出五官位置及特征加强主体的明暗转折关系,作示意性的描绘,点到为止。

衣服的描绘要符合人体结构,主线清晰,衣裙的变化要作大段的交待,五官要注意轮廓的透视关系,要等大的构图位置安排好后再画五宫,用笔要准确、简练。

2、画大体色
一开始先用水使纸湿润,等纸上无水的反光之后才开始着色。

上色顺序是淡色——主体色——变化色——深色。

中间步骤可有顺序地反复穿插进行,以便造成画面效果的生动与自然。

主体周围的界线要画模糊些,虚实相生,明暗对比由弱渐强。

五官基本确定后,再画头发、衣服和背景大的色块,注意手的形状与大小,这一步尽量使用大笔触。

若长期作业,可将色彩对比加强一些,在深入过程中将色彩调准。

3、深入刻画
深入阶段要对面部五官进行重点刻画,可先从感兴趣的地方开始,但要注意整体,也可从最容易表现的部位入手。

头发与脸部的对比关系要拉开,注意头与手的细节刻画。

五官在深入时,细节的增加要注意透视关系,手的细节增多往往会显得比原来起稿时要小,可略放大些。

加强头、颈、胸三大块的空间关系和穿插关系的处理,分析光源的方向和强弱,暖色与冷色在亮部、暗部、明暗转折处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课程内容通常分为:
少儿素描培训班、少儿国画培训班、少儿油画培训班、少儿水粉培训
班、少儿漫画培训班、少儿创意美术培训班。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课程介绍:
按照教学总计划指定的课程内容包括:线描创作,水粉创作,油画基础,欣赏,及课外活动包含考级,户外写生,展览观摩等内容;通过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从而达到通过灵活生动有趣的绘画教学引导形式,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加深孩子对美术的热爱,扎实美术专业的功底,提升审美价值观,让孩子更加自信,在众孩子中脱颖而出。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适合人群:3-16岁少儿,零基础学美术、兴趣培养、艺术气质培养、增加才艺特长、演出集训等。

北京桔子树少儿美术培训班班型设置与开课信息:
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要注意环境光不应改变主色调和光源色,即使很强的反光也应将它减弱。

在细节的刻画当中应讲究用笔,控制水分的量和流向,用笔要有艺术表现力,才能显示出水彩画的特点。

深入过程是从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反复调整的过程,局部深入的目的是使整体形象丰富。

4、整体调整
经过数遍甚至更多的深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五宫的素描关系、色彩关系都具体起来,水彩的特点随之明显。

这一步就是对以上的各种关系作最后的调整,达到完美的效果。

这个阶段大多脱离模特,依赖于主观的艺术处理。

深入阶段是基本功的体现,而总体收拾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艺术修养。

就画面而言,要有一种超越对象的东西,如肌理、丰富的色层、笔触等等,这是绘画表现的长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