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20世纪80年代 各类电教机构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2、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80年代后期 计算机辅助教育 “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教学”等多个领域
90年代 原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育技术学 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 硕士点 师范专业公共课
三、现代教育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一、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二、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三、现代教育技术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一)关于“教育”与“技术”的界定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 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 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 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 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开发
印刷开发 视听技术 基于计算机的技术 综合技术
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信媒体技术 改革的推行 实施与制度化 政策与规章
评价
问题分析 标准参照测量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管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传递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1)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2)研究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3)研究目的:优化学习效果
《新工业化国家》:技术是指科学的 或者其他有组织的知识在实际任务 中的系统应用。
我国辞海: 技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
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
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二)教育技术的定义
1994年AECT概念: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 实践。

教育技术学基础

教育技术学基础

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技术学基础是指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和方法原则,它是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和指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技术学基础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学生学习,还能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技术:指通过系统规划和设计、有效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发展。

2. 教育技术学:指研究教育技术领域的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的研究。

3. 教学设计:是指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4. 多媒体教学:是指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和互动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灵活运用。

5. 远程教育: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使教师和学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分隔开来,通过远程通信进行教学活动。

以上概念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核心,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同时也为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起步阶段:20世纪初,教育机械化和教学机械化的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基础。

这一时期,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和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学开始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这一时期,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3. 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远程教育、电子课本、网络教学等新模式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教育技术学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

师范类公共必修课程《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一、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对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解:(1)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

有形技术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一直到计算机、卫星通讯等现代教育教学媒体。

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到的各种技巧、方法和理论等。

(2)现代教育技术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现代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方法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和手段,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目标,以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为研究和工作内容。

(3)教育技术将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是实现高水平高效率教育、多种形式和性化以及终身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2、1994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2005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4、05定义与94定义的不同之处:(1)在研究领域,把“开发”与“设计”合并为“创造”;将“利用”与“管理”保留不变;把“评价”贯穿于所有过程之中。

(2)目的由一个变为两个: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

(3)对“过程”与“资源”作了技术限定:“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

(4)将“理论与实践”改为“实践”,强调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并加了定语“合乎伦理道德的”。

5、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6、基于我国的实践,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⑪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⑫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⑬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⑭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⑮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⑯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7、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电化教育——是根据教育理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有目的地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研究(yánjiū)内容
第五页,共14页。
二、现代教育技术
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因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是并行的两个概念,因此 国内没有对现代教育技术专门的定义。目前,关于现代教育 技术,比较有影响的定义有以下几个。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手 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育/教学中应用 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②运用现代教育媒体 进行(jìnxíng)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③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南国农, 1998)。
第十页,共14页。
三、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
2、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电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幻灯 、电影等媒体在教育中的应用,拉开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序 幕。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我国电 化教育步入初步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我 国的电化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电化教育的 发展规模(guīmó)与速度在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并 为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当时主要偏 重硬件建设和媒体技术的研究,软件开发和教学系统设计 的研究涉足不够。
现代教育(jiàoyù)技 术概述
第一页,共14页。
一、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 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简介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简介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简介教育技术是指将现代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以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改变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并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首先,教育技术涵盖了广泛的技术应用领域。

教育技术包括传统的教学工具和设备,如黑板、幻灯机,以及现代的电脑、网络、多媒体等。

它还包括了一系列的软件应用,如教学管理系统、虚拟实验室、在线教育平台等。

教育技术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和评估。

其次,教育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

教育技术通过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提高。

例如,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可以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异地教学,让学生无时无刻不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教育技术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推荐,根据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为其定制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再次,教育技术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挑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核心,负责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指导。

而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下,教师需要掌握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善于发现和利用教育技术的价值,设计和组织与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公平性,缩小城乡、校际和国际间的教育差距。

教育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促进教育的个性化和创新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教育从被动传授知识的方式向主动构建知识的方式转变。

总之,教育技术是一门旨在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技术应用领域。

它的基本目标是改变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并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

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旨在研究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化的设计、开发和应用,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旨在研究教育与技术的融合,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育技术的应用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丰富的图像、音频、视频等资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室,实现远程教育,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此外,教育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学习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控与评估,为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教育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此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直观的学习环境。

同时,安全、隐私等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保障学生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结语教育学专业教育技术学作为应对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它的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学和技术学的融合,更需要教师的积极应用和创新。

只有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此为虚构文章,仅供参考)。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与术语(全)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与术语(全)

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概念与术语(一)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教育媒体:媒体又叫媒介、介质,泛指各类信息的载体和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种和信息传播有关的物质和手段。

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媒体即教育媒体。

常见的教育媒体主要有书本、图片、模型、标本、幻灯、投影、电影、录像、计算机等。

3、常规教学媒体: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的课本、教学板、图表、模型、演示仪等非电子教学媒体。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分析、评价设计结果,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过程。

5、视听教学:视听教学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以及相应的软件为基础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从教学组织形式来看,视听教学包括所有利用视听媒体手段组织教学的各种教学形式,如完全基于视听媒体的教学、以视听媒体为主要教学媒体的教学、以视听媒体为辅助手段的教学等。

6、教育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

从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

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7、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以系统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系列用以指导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原理、方法、步骤和程序。

系统方法主张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分析,从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中探讨系统自身的规律并进而指明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8、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对新课程的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以及再研究、再设计、再实施、再评价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课程开发是以社会对教育的价值以及价值标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具体体现为核心的,它是社会发展对人提出的具体需要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9、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的广义理解: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技术两大类。

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研究目的和范畴: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此定义阐明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资源,研究目的是促进学习,研究的范畴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学习过程: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认知过程和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发展过程,因此主要涉及的是“人”(学习者),即学习所进行的学习活动的程序.学习资源: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主要涉及的是“物"(资源),即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2 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自主学习领域、在职人员培训领域3 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哪些影响(1)对教学内容的影响知识来源的多渠道化;教材的多媒体化;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日趋多元化。

(3)对评价体系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及时地获得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行为的调整。

(4)对师生角色的影响师:使教师树立新的角色形象,实现角色的多元化;让教师扮演好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学习者、研究者这些角色。

生:有利于他们借助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

(5)对学习方式的影响阅读方式的变革;写作方式的变革;计算方式的变革4 信息社会教师需要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代表着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的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支持,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换句话说,就是把技术转化为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的知识。

核心是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三者的动态平衡。

5 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标准: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模块:意识与形态、知识与能力、应用与创新(核心)、社会责任发展目标:学生的帮促者;乐于协作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资源的设计组织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师的基本的信息素养:理解技术和应用技术的能力6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的学习观点和代表人物)桑代克: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又称试误说(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强化理论,程序教学)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很少依赖教师的帮助,他们更多的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依靠自己的认知策略进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新的定义表明:
1.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而不是”教学技术” 。
2.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 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3.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 和“改善绩效” 。由此看出,随着事业的发 展,教育技术的目的已从“为了学习” 扩展到进一步“促进学习”而不是“控 制或强迫学习”,扩展到学习之外的“绩效”的改善方面,扩展到对学校教育与 企事业人员培训的双重考虑,扩展到教学效果、企业效益与教育投入(成本)等 多因素的整体评价。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学习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节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一)教学技术委员会1970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目标来设计、实施与评价
整个教与学的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和传播 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更有 效的教学目的。该定义包含以下内涵:
电化教育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部分,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 的阶段的产物,是注重现代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阶段性的 教育技术,是狭义的教育技术。
从概念的本质上来看,“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 “电化教育”都是相同的,都具有应用科学的属性,目的 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最优化。因此,本 书不拟刻意讨论它们的区别,统称为“教育技术”。
1.教学技术有明确的目的 2.教学技术以对人的学习和传播的研究为基础 3.教学技术以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为研究对象 4.教学技术以对教与学的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为研究内容 5.教学技术是为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
(二)AECT1972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
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 的管理,来利于人类的学习。”
该定义包含以下内涵:
1.教育技术以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
2.教育技术以对学习资源的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 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三)AECT1977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
的方法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 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 等各方面,与人类的学习所有方面都有关系。”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一.教育技术的演变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演变发展 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演变发展
1.萌芽阶段 2.我国教育技术的初步发展阶段 3.我国教育技术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阶段
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 点是适当的技术性过程与技术性资源;二是技术实践的“符合道德规范”性、 “技术工具与方法运用的先进性”、“技术使用效果的高绩效性”。
二、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
三、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
对于“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和“教学 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这两个术语,国内 外的使用并不十分严格。在AECT 94定义出现之前,习惯 上称为“教育技术”。AECT 94定义把“教育技术”改为 了“教学技术”,但同时也在说明文件中指出,可以把 “教学技术”视同“教育技术”。而在最新的AECT 2005 定义中,又将“教学技术”改回了“教育技术”。总之, 国际上将这两个术语作为同义词,国内更习惯于“教育技 术”的称呼。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以多媒体计算机 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 的普遍使用,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 技术学得以出现、迅速发展并成熟起来。大量的 教育实践证明,教育技术对推动、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了解 和掌握教育技术,以及应用于教育实践,应从透 彻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入手。
4.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设” 、“使用” 、“管理”。
5.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新界定中“过程”和“资源”之前 有一个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表明是指“适当的技术性”的过 程与资源,这与1994定义中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有一定区别。
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作为 实践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教”,是我们所从事的 事业;作为理论领域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的“教育技术学”,是教育 技术学的理论体系。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基本结构
(五)AECT2005年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 以促进学
1.教育技术以人类学习为研究对象
2.教育技术以对问题的分析及对解决问题的方法 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为研究内容
(四)AECT1994年定义 “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
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该定义包含以下内涵:
1.一个目标,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强调学习的结果,阐明学习是目 的,而教是促进学的一种手段。
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是两个对象,过程是未达到特定结果的一系 列操作或活动,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
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是教育技术的五个基本 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范围。这五大范畴基本上可以涵 盖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主要实践领域。从另一方面说,这五大范 畴也可以被我们视为教育技术学工作者的主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