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图像

合集下载

高考微专题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高考微专题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大小关系,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c(CH3COO-)>c(M+)>c(H+)>c(OH-)
4.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c(CH3COO-)、c(H+) c(M+) 、 c(OH-)大小可能的关系?
c(M+) > c(OH-) > c(CH3COO-) > c(H+) c(M+) > c(CH3COO-) > c(OH-) > c(H+)
大小关系,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 4.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c(CH3COO-)、c(H+)
c(M+) 、 c(OH-)大小可能的关系? 5.A、B、C、D四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顺序?
6.求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忽略混合过程溶液体积的变化)
模型应用
变式1.常温下,在25mL0.1mol·L-1 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曲线 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述思维模型,分析曲线:
模型应用
变式1.常温下,在25mL0.1mol·L-1 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曲线 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述思维模型,分析曲线: 5.A、B、C、D四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顺序?
B>C>D>A
A点为0.1 mol·L-1强碱溶液
D点为过量1倍点,CH3COOH与CH3COOM 物质的量之比为1:1,浓度为0.05
两大思想:守恒思想、极限思想
知识梳理
两大理论
弱电解质电离理论: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 于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 盐类水解理论:可水解的盐溶液中主要以盐电离出的阴、阳离 子的形式存在,弱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 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可水解的盐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混合溶 液,讨论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析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mol·L-1HA 溶液,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 V )的改变而变化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认识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高。

②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或强酸与弱碱反应) .③滴定终点的酸碱性不同,pH不同:室温下,当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强酸反应时,pH=7;但当等体积、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弱酸(或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时,pH>7(或pH<7) .④指示剂的选择不同:强酸滴定弱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用甲基橙和酚酞即学即用1.(2016·全国卷Ⅰ,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2.室温时,向20 mL 0.100 0 mol·L-1H2C2O4溶液中滴加0.100 0 mol·L-1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忽略H2C2O4的第二步电离,由题给信息,可以计算出常温下H2C2O4的电离常数B.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的是A点C.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均有c(Na+)<c(OH-)+c(HC2O-4)+2c(C2O2-4)D.在B点溶液中,生成的含钠化合物有两种,且c(HC2O-4)+2c(C2O2-4)=0.100 0 mol·L-13.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提示:2KMnO4+5K2SO3+3H2SO4===6K2SO4+2MnSO4+3H2O、I2+Na2S===2NaI+S↓选项滴定管中的溶液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A NaOH溶液CH3COOH溶液酚酞无色→浅红色B HCl溶液氨水酚酞浅红色→无色C酸性KMnO4溶液K2SO3溶液无无色→浅紫红色【其他滴定】1.(2017·全国卷Ⅱ)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MnO-4+H++H2C2O4―→Mn2++CO2↑+H2O。

10 聚焦突破7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布系数图像分析

10 聚焦突破7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分布系数图像分析
,C错误; 的水解常系为 ,D正确。

解析:选D。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依次发生离子反应: 、 、 ,溶液中 逐渐减小, 和 先增大后减小, 逐渐增大。 , , , 点 ,由此可知 约为 , 点 ,则 约为 , 点 ,则 约为 。A. , ,因此 ,故
A错误; 点存在电荷守恒: ,此时 ,因此 ,故B错误; 点 , 因此 ,即 ,因此 ,溶液 ,故C错误; 点溶质为 、 、 ,此时溶液呈碱性,因此 ,溶质浓度大于水解和电离所产生微粒浓度,因此 ,故D正确。
4.已知常温下 的酸性强于 的酸性,分别向 的 、 溶液中加入 固体(忽略温度和溶液体积变化),溶液 随 表示 或 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溶液中对应的 点 点C. 点溶液的 D. 点溶液中

解析:选B。由题干信息可知,常温下 的酸性强于 的酸性,即 ,当横坐标为0时,即 或 ,即 或 , , ,故曲线Ⅰ代表 ,曲线Ⅱ代表 。A.由分析可知, , , ,A正确;B.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
A. 点时, B. 点时, C.该体系中, D. 由7到14的变化过程中, 的水解程度始终增大

解析:结合题图可知,当 最小时,溶液呈酸性,溶液中 最大,对应 最大,随着 逐渐增大,当溶液中 最大时,对应 最大。则4条曲线分别对应的 如下:
经上述分析可知 点时, , ,即 ,A项错误,B项正确;该体系中, ,C项错误; 由7到14的过程中,溶液中 逐渐增大,抑制 的水解,故 的水解程度不可能始终增大,D项错误。
典题示例引领
02
例1 (2021·新高考海南卷改编) 时,向 的 溶液中滴加 的盐酸,溶液的 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 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考点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像考点分析
C(O H )一 c(H 。 。)
D. 滴定 过程 中可 能 出现 : c( CH。 CO OH ) > f( CH 。 COO一)> C( H )> C( Na )>
c(o H 一 )
解析 : 由图像 中 和 百 分 之 百 时 的 p H 突
跃 可 知 酸 性 最 强 的 是 HA, 最 弱 的 是 HD , 故
一 ( H +) 知 A 项 错

因 醋 酸 钠 能 水 解 导 致
HB 两 种 溶 质 , 且 其浓 度 相 等 , 又 因 P 点 时 溶
液呈 酸 性 , 故 可 知 H B 的 电 离 程 度 大 于 Na B
溶液 呈碱 性 , 在点 ② 时 p H 一 7推 知 溶 液 中 含
有 醋 酸
相结 合 思想 的功 能 。

= .考 查 溶液 中粒 子浓 度大 小 关系
考 查 电解 质的 强弱 判断
1 1 厂
倒 2 常温下 , 用0 . 1 0 0 0 o t o 1 . L N a O H
溶 液 滴 定 2 0 . 0 0 m L 一
0 . 1 0 0 0 mo l ・L
f( Na 。 。 ) > C( H B) > C( H ) > c( OH )
C ( CH 3 COO H ) +C ( H ) B .点 ② 所 示 溶 液 中 :C ( Na ) 一
c( CH 3 CO O H ) + C( C H 3 CO O 一)
C. p H 一 7时 , 三 种 溶 液 中 : f( A
) 。
器 数 o %
‘ 州日
A. 点 ① 所 示 溶

¨ … 川 “

第3章 微专题14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第3章 微专题14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

微专题14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解决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问题的关键是巧抓“5点”,即曲线的起点、恰好反应点、中性点、反应一半点和过量点,先判断出各点中的溶质及溶液的酸碱性。

以下面室温时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HA溶液为例(如图),总结如何抓住滴定曲线的5个关键点。

关键点离子浓度关系点①——起点起点为HA的单一溶液,0.1 mol·L-1HA溶液pH>1,说明HA是弱酸,c(HA)>c(H+)>c(A-)>c(OH-)点②——反应一半点两者反应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aA和HA,由图中溶液pH<7,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c(A-)>c(Na+)>c(HA)>c(H+)>c(OH-)点③——中性点由图所示,该点溶液pH=7,溶液呈中性,酸没有完全被中和,c(Na+)=c(A-)>c(HA)>c(H+)=c(OH-) 点④——恰好完全反应点此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A,NaA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c(Na+)>c(A-)>c(OH-)>c(HA)>c(H+) 点⑤——过量点NaOH溶液过量,得到NaA与NaOH等物质的量的混合液,溶液显碱性,c(Na+)>c(OH-)>c(A-)>c(H+)1.(2020·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常温下,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A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5 mol·L-1B .点①所示的溶液中:2c (Na +)=c (A -)+c (HA)C .点③所示的溶液中:c (HA)>c (OH -)-c (H +)D .点④所示的溶液中:2c (OH -)-2c (H +)=c (A -)+3c (HA)答案 C解析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10-3×10-30.1mol·L -1=10-5 mol·L -1,A 正确;点①所示的溶液,n (NaA)=n (HA),2n (Na +)=n (A -)+n (HA),所以2c (Na +)=c (A -)+c (HA),B 正确;点③所示的溶液中,HA 与NaOH 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NaA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两个平衡:A -+H 2O HA +OH -、H 2O H ++OH -,c (HA)=c (OH -)-c (H +),C 错误。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溶液的pH与溶液pH的测定
5.(2013广州)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所得 溶液pH可能为10的是( A ) A.生石灰 C.水杨酸 B.醋酸 D.食盐
溶液的pH与溶液pH的测定
6.(2013 株州)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 近似pH如下表:
物质 血浆 胃液 正常雨水 葡萄汁 pH 7.35~7.45 0.9~1.5 ≈5.6 3.5~4.5 下列有关上述四中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pH 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试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到入下水 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⑦ 腐蚀金属下水管 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 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⑧: CaCO3
溶液 质量 /g
﹍﹍﹍﹎﹍﹍
(2)当pH =7时,消耗NaOH溶液中 NaOH的质量为 10.8g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
11.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 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 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 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 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 D )
(3)用于医药和日常生活中,如用胃舒 平(氢氧化铝)等药物来医治胃酸过多的 病人,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后涂一 些碱性物质(如肥皂/牙膏),就可以减 轻痒痛。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把溶液的PH控 制在一定的范围。
5 验证中和反应发生的方法
(1)利用酸碱指示剂证明 (2)用某些活泼金属来证明 (3)通过测定溶液的PH来证明
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10.(2013山西)实验室欲测定一瓶 pH 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 ﹍﹍﹍﹍. 7 b 数.现取10g稀硫酸品,将5%的NaOH a . 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 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pH的 0 16 变化如右图所示.试回答: NaOH

最新中考化学-酸碱盐和氧化物-中和反应-图像

最新中考化学-酸碱盐和氧化物-中和反应-图像

普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卷 第 1 页(共 6 页)(2018•赤峰)某化学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 a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C. b 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 向点c 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18梧州)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b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IB .向图中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18扬州)19、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 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B.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 、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18益阳)1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 H的变普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卷 第 2 页(共 6 页)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B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C .该实验是将 N 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D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 a 2SO 4 和 N aOH(18南京)13.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 、b 、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 时所得溶液的pH 越大B .在a 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 .在a 、b 、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D .在a 、b 、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18宁波)14. 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 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 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2021届高考微专题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共29张PPT)

2021届高考微专题复习酸碱中和滴定图像分析(共29张PPT)
课前热身
例.常温下,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C(OH-)=C(CH3CO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H)+ C(CH3COO-) C.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CH3COOH)>C(CH3COO-)>C(H+)>C(Na+)>C(OH-) D.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溶液中c(H+)为0.200 mol·L-1
B. 溶液温度高低为①>③>② C. ③点后因离子数目减少使电导率略降低 D. ③点溶液中有c(Cl-)>c(CH3COO-)
课后巩固
[练习] 7.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
(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练习]5.在常温下,0.1000 mol·L-1Na2CO3溶液25 mL用 0.1000 mol·L-1盐酸滴定,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对滴定过 程中所得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①a点:c(CO32-)>c(HCO3-)>c(OH-)
②b点:5c(Cl-)>4c(HCO3-)+4c(CO32-)
思维建模
用守恒 借理论 定成分 找6点
模型应用
变式1.常温下,在25mL0.1mol·L-1 M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醋酸溶液,曲线 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述思维模型,分析曲线: 1.由起点A获取的信息? 2.B点c(CH3COO-)+c(CH3COOH)____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5:酸碱稀释、中和图像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
V(NaOH)/mL 37pH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某温度下,相同pH 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
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Ⅱ为盐酸稀释时pH 变化曲线 B .导电性:b 点 > c 点 C .K w 的数值:a 点 > c 点 D .酸的总浓度:b 点 > a 点
2、常温下,pH=10的X 、Y 两种碱溶液各1 mL ,分别稀释到100 mL ,其pH 与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Y 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X 溶液的碱性比Y 溶液的碱性强
C .分别完全中和X 、Y 这两种碱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 X >V Y
D .若8<a<10,则X 、Y 都是弱碱
3、在体积均为1L ,pH 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投入0.23g Na ,则下图中比较符合反应事实的曲线是( )
4、某温度下,pH=1的两种一元酸溶液A 、B 各1 mL ,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mL ,其pH 值与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和
B 都是弱酸 B .稀释后,A 酸溶液的浓度比B 酸溶液浓度大
C .稀释过程中,A 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与B 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之比变小
D 5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点表示CH 3 、d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COO ) c(H )-+
3
c(CH COOH)3
均等于K
6、室温时,向pH
A B
0 1000 mL
图所示。

在滴定过程中,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点时:c (CH 3COOH) c (CH 3COO -
) c (H +) c (Na +) c (OH -
)
B .b 点时:c (Na +
)=c (CH 3COO -
) C .c 点时:c (H +
)=c (CH 3COOH)+c (OH -
)
D .d 点时:c (Na +
) c (OH -
) c (CH 3COO -
) c (H +
) 7、向20mL L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醋酸的电离度、电离常数:b 点>a 点 B. 由水电离出的c (OH —
):b 点>c 点
C. 从a 点到b 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 (CH 3COO —
)= c (Na +
)
D . 从b 点到c 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 (Na +
)>c (CH 3COO —
)>c (OH —
)>c (H +
) 8、25℃时,在20ml L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L 醋酸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
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A 点:c(Na +
)﹥c(OH -
)﹥c(CH 3COO -
)﹥c(H +
) B .在B 点:c(OH -
)﹦c(H +
),c(Na +
)﹦c(CH 3COO -
) C .在C 点:c(CH 3COO -
)﹥c(Na +
)﹥c(H +
)﹥c(OH -
)
D .在C 点:c(CH 3COO -
)+c(CH 3COOH)﹦2 c(Na +
) 9、常温下,用L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mL LHCl 和 mL L 醋酸溶液,得到如下图2条滴定曲线,以HA 表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1
B .达到B 、D 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 (Na +)=c (A -
) C .达到B 、E 状态时,反应消耗的n (CH 3COOH)>n (HCl)
D .当0mL< V (NaOH)<时,对应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
c (A -)>c (Na +)>c (H +)>c (OH -)
V(NaOH) /mL
a
b
c
0 10
20 40T /℃
10、常温下,用mol·L-1NaOH溶液滴定mL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①所示溶液中:
c(CH3COO—) +2 c(OH—) = c(CH3COOH) + 2c(H+)
B. 点②所示溶液中:
c(Na+) <c(CH3COO—) + c(CH3COOH)
C. 点③所示溶液中:
c(Na+) >c(OH—) >c(CH3COO—) > c(H+)
pH
V(NaOH)/mL 4
③②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 >c(H+) >c(CH3COO—) >c(Na+) >c(OH—)
11、室温下,将·L-1盐酸滴入·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
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
B. b点:c(NH4+)+c(NH3·H2O)=c(Cl-)
C. c点:c(Cl-)= c(NH4+)
D. 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

12、常温下,L NaOH溶液分别滴20. 00mL mol/L盐酸和20. mol/L 醋酸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Cl-或CH3COO-)
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
B.达到B、D状态时,两溶液中离子浓度均为c(Na+) = c(A-)
C.C点HA电离度为1%
D.A点水的电离度大于C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