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困难课件完全(共49张PPT)

呼吸困难课件完全(共49张PPT)

WHAT WHAT WHAT
(优选)呼吸困难课件完全
增加通气导致呼吸困难
• 血液温度增高可兴奋散热中枢并影响呼吸中 枢,提高兴奋性,使呼吸运动增强
• 气道阻力增高或肺顺应性降低,通过肺内牵 张感受器与塌陷感受器,冲动沿迷走神经传 入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和改变,形成呼吸 困难。
• 肺血管扩张、淤血、间质水肿,使组织形态 发生改变,刺激位于肺泡毛细血管旁的J感受 器反射性改变呼吸频率和深度。
• 心因性→呼吸浅表而频数、常因通气过度而发生呼碱→ 口周、肢体麻木和手足搐搦
• 叹息样呼吸:自述呼吸困难而无呼吸困难的客观表现, 偶然出现一次深大吸气,伴有叹息样呼气,在叹息之后 自觉轻快-神经官能症
外伤性呼吸困难
• 胸、肺、头颅、内脏等损伤。
生理性呼吸困难
• 运动时 • 高原性 • 极度肥胖 • 情绪激动时
• 家庭氧疗:给氧浓度为24%~35%。
疗效判断
• 氧疗效果判断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缺氧状态和血气分析结果改善为 依据。
• P7.a9O8k2P对a(Ⅰ50型~呼60衰m应m提Hg高)为到有7.效98。kPa(60mmHg)而Ⅱ型呼衰应达到~
• 氧Pa疗C后O2氧也分上压升上则升说而明Pa氧C疗O2不逐当渐或下降无为效有。效。若氧分压上升, • PvO2可作为判断组织缺氧指标。正常值为5.19±0.44kPa(39 ±
左心衰→肺淤血和肺泡病
PvO2可作为判断组织缺氧指标。
通气反应能力降低的因素:肺或胸廓的机械异常;
叹息样呼吸:自述呼吸困难而无呼吸困难的客观表现,偶然出现一次深大吸气,伴有叹息样呼气,在叹息之后自觉轻快-神经官能症
氧疗后氧分压上升而PaCO2逐渐下降为有效。
• 右向左分流:如先心、广泛肺不张、ARDS等,给予高 浓度吸氧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ppt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ppt
心源性呼吸困难
曾维斌
学习目标
了解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定义、发病机制及类型 熟悉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源性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
学习内容
01
定义
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病机制
03
类型及临床表现
04
护理措施
定义
心源性呼吸困难(Cardiogenic dyspnea):是 由于各种原因的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 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
医疗护理:
注意休息,减轻体力活动,加强生活护理,照顾病人的饮食起居,协助大小便,以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耗氧量减 少,呼吸困难减轻。吸氧,给予中等流量(2-4L/min)、中等浓度(29%-37%)氧气吸入。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呼吸困难的特点、程度、发生的时间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心功能变化情况,加强夜间巡视及护理,一旦出现 急性肺水肿,应立即给予两腿下垂端坐位,乙醇(30%-50%)湿化吸氧及其对症措施。
发病机制
右心衰竭
——体循环淤血
——肝脏肿大、胸水、腹水
呼吸运动受限
——右心房、上腔静脉压增高 兴奋呼吸中枢
——酸性代谢产物的增多
兴奋呼吸中枢
发病机制
左心衰竭 ——肺循环淤血 气体弥散功能降低 ——肺泡弹性降低 肺活量减少 ——肺泡张力增高,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兴奋呼吸中枢 ——肺循环压力升高 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
类型及临床表现
心源性呼吸困难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 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
(1)劳力性呼吸困难: ——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首发症状,呼吸困难于活动时出现或加重
——休息后减轻或缓解 (2)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ards护理ppt课件

ards护理ppt课件

循环监测与护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 率、血压和呼吸等指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示, 合理安排输液计划,维持水、电
解质平衡。
注意观察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 物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
反应。
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医生的指示,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包括肠内营养和肠 外营养。
ARDS护理PPT课件
目 录
• ARDS概述 • ARDS的护理评估 • ARDS的护理措施 • ARDS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 ARDS的康复护理
01
ARDS概述
ARDS的定义
ARDS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简称,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 以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和肺水肿为主要表现。
注意观察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过程中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04
ARDS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结词
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是ARDS护理的重要环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感 染风险。
详细描述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定期为患 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监测吸氧后的血氧饱和度和血 气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氧疗方 案。
注意观察吸氧过程中患者的反 应,预防氧中毒等不良反应。
机械通气护理
对于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 应选择适当的呼吸机模式和参数 ,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通气和氧

《呼吸困难》PPT课件(2024)

《呼吸困难》PPT课件(2024)
2024/1/29
常见病因
急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 包括急性哮喘发作、急性 肺栓塞、自发性气胸等。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胸 闷、喘息、咳嗽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发绀、意识 障碍等。
12
慢性呼吸困难
病程较长
慢性呼吸困难病程通常超 过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
2024/1/29
常见病因
慢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 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等。
5
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
分类方法
根据发病原因和机制的不同,呼吸困难可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 难、中毒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以及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等类型。
诊断标准
诊断呼吸困难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具体诊断标准包括:有明确的病因或诱因;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排除其他 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以及相关检查结果支持诊断。
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包括支气 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等。
2024/1/29
14
04
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思路
2024/1/29
15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要点
2024/1/29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呼吸困难的诱因、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特别注意有 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典型表现。
24
预防措施建议和执行情况跟踪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降
低感染风险。
2024/1/29
加强营养支持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 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
患者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引起呼吸困难的原 发病进行治疗,如肺炎

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呼吸困难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主观资料
五个方面
呼吸困难 表现
病因
诱因
身心反应
诊疗、 护理情况
ppt课件
18
身心反应
主要反应:
1. 酸碱平衡失调:高碳酸血症、呼酸、代酸 2. 脱水、营养不良: 3.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体位、睡眠、工作或学习 4. 心理反应:易怒、急躁、焦虑、语言/意识障碍
精神极度紧张、恐惧
ppt课件
19
四、护理评估要点Nursing Assessment
呼吸困难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
(activity daily living, ADL)
轻、中、重度分类法
出现呼吸困难
ADL
轻度--中度以上体力活动 完成,中间停顿
中度--轻体力活动
需他人帮忙
重度--洗脸、穿衣, 完全依赖他人帮忙
甚至休息
ppt课件
17
四、护理评估要点Nursing Assessment
2.活动无耐力:气促:与呼吸困难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与严重喘息有关;与辅助呼吸有关。
ppt课件
21
四、 护理措施Care measures
(1)休息与环境;
(2)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 有效排痰;
(3)舒适体位;
(4)按医嘱正确氧疗★及时观察 吸氧疗效;
(5)指导有效呼吸的技巧,慢而 深,缩唇腹式呼吸,较少活动及 讲话;
呼吸困难的护理
ppt课件
1
➢ 什么是呼吸困难 ➢ 你怎样观察到或感受到患者的呼吸困难
➢ 你常见到的引起呼吸困难的疾病有哪些
ppt课件
2
主要内容
1
定义、病因
2
临床表现
3
呼吸困难分度

呼吸困难的护理PPT课件

呼吸困难的护理PPT课件
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困难通常由肺 部疾病、心脏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引 起,而慢性呼吸困难则可能由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等疾病 引起。
03 呼吸困难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缺氧、
二氧化碳潴留等症状,严重时可能
危及生命。
04 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
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困难的分类
1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可能由肺部疾病、心脏病、过敏反应等引起
2
慢性呼吸困难:长期存在的呼吸困难,可能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引起
3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出现呼吸困难,可能由气道狭窄、胸腔积液等引起
4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时出现呼吸困难,可能由肺泡损伤、气胸等引起
5
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时均出现呼吸困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05
学习正确的呼 吸方法,如腹 式呼吸、缩唇
呼吸等
03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心肺功能
06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过 敏原和刺激性
气体
谢谢
03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04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05
学习正确的呼 吸技巧,如腹 式呼吸、深呼 吸等
健康教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戒 烟、限酒、规
律作息等
04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02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紧张等
不良情绪
呼吸急促
心电图:心电图显示心率加 快、心律失常,为呼吸急促
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气分 析显示血氧分压降低、二氧 化碳分压升高,为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患者的相关护理_【PPT课件】

呼吸困难患者的相关护理_【PPT课件】
(5)指导有效呼吸的技巧,慢而 深,缩唇腹式呼吸,较少活动及 讲话;
(6)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
按医嘱正确氧疗★
严重缺 氧而无CO2
潴留者
间歇高流量(4~6L/min)、 高浓度(37%~45%)给氧。
一般缺 氧而有CO2
潴留者
氧疗
持续低流量(1~2L/min) 低浓度(25%~29%)给氧
一般缺 氧而无CO2
精神极度紧张、恐惧
四、护理评估要点Nursing Assessment客观资料1Fra bibliotek身体评估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 有无三凹征、辅助呼吸等
➢心、肺体征、肝脏体征
➢其它:水肿、病理反射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血气分析
➢X线胸片
3
其它检查 ➢肺功能测定
➢心电图、超声波检查
四、护理诊断Nursing Diagnosis
轻、中、重度分类法
出现呼吸困难
ADL
轻度--中度以上体力活动 完成,中间停顿
中度--轻体力活动
需他人帮忙
重度--洗脸、穿衣, 完全依赖他人帮忙
甚至休息
四、护理评估要点Nursing Assessment
主观资料
五个方面
呼吸困难 表现
病因
诱因
身心反应
诊疗、 护理情况
身心反应
❖ 主要反应:
1. 酸碱平衡失调:高碳酸血症、呼酸、代酸 2. 脱水、营养不良: 3.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体位、睡眠、工作或学习 4. 心理反应:易怒、急躁、焦虑、语言/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的护理
急诊科病房 闫永思
1
➢ 什么是呼吸困难 ➢ 你怎样观察到或感受到患者的呼吸困难

症状护理呼吸困难PPT课件

症状护理呼吸困难PPT课件

劳力性 dyspnea (活动时出现或加重, 休息时减轻或缓解),夜间阵发性 dyspnea (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憋气、 惊醒、被迫坐起、数分钟或数十分钟缓 解),心源性哮喘 →端坐呼吸(仰卧 时加重,坐位时减轻),哮鸣音、湿罗 音、HR↑、粉红泡沫痰
中毒性呼吸困难
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大呼吸)
• 特点
–呼吸浅快
–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 –常伴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可有病理性呼吸音
肺源性呼吸困难
分类 吸气性
dyspnea
病因
症状和体征
呼吸道梗阻(大支气管以上), 吸气显著困难, 炎症、异物、肿瘤等 “三凹征”, 吸气性哮鸣音
呼气性
dyspnea
小支气管痉挛狭窄,肺组织弹 性↓,见于哮喘、COPD等
学习难点
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对患者的影响
呼吸困难与相关护理诊断的联系
学习内容
1
2 3 4 5
呼吸困难的定义 呼吸困难的病因 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对患者的影响 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构成
呼吸道由上呼吸道和下 呼吸道;
肺由肺实质及肺间质组 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 要场所。
• 体循环淤血
• 肝脏肿大、胸水、腹水→呼吸运动受限
• 右心房、上腔静脉压增高→兴奋呼吸中枢 • 酸性代谢产物增多→兴奋呼吸中枢
常见于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包炎等
心源性呼吸困难
分类 病因
呼吸困难 症状和体征
体循环淤血 右心功能 不全、衰竭 肺淤血
肺组织弹性↓ 左心功能 不全、衰竭
水肿、肝大、腹水、胸水
–常伴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血源性呼吸困难
机制:RBC(红细胞)携O2量↓,血氧含量↓
R↑缺血与BP↓, RBC刺激呼中 R↑ 常见:中度贫血、高Fe血红蛋白血症、大出血或
休克时
表现:呼吸浅快
12
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及气道 内异物和分泌物。 2.纠正缺氧:根据病因正确选择给氧方式予鼻导 管或面罩给氧,使Po2>60mmHg或SPO2>90%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肺心病:以治 肺为本,治心为辅原则) 4.支持疗法:纠正或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加强心、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支持。 13
3.给予氧气吸入,供氧流量一般为2~3 L/min,阻塞性肺
气肿等患者以1~2 L/min持续吸氧为宜。 4.张口呼吸者应给予朵贝液漱口,保持口腔湿润清洁,防止 口唇干裂,并适当饮水,补充因呼吸加快所丧失的水分。 5.鼓励或帮助患者咳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年老咳痰 无力者需以拍背助其咳痰。方法:是护理者五指并拢,掌指 关节微曲,由上至下,由外向内有节奏地叩拍背部,通过震 动,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予以吸痰,以防痰液壅塞致窒息。 危重患者每2 h一3 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 气道患者,应加强湿化吸。神志清醒者可2~3次/d做超声 雾化,喷雾吸入,10~20 min/次
家庭应急处理
1.保持安静,避免患者情绪紧张以防加重呼吸困 难。 2.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疲劳及耗氧。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流畅。 4.给予清淡饮食,鼓励患者多吃菜及水果以补充 体内水份。 5.适当给予化痰、解痉药物如必嗽平8~16mg, 每日3次;氨茶碱0.1~0.2g,每日3次,以保持 呼吸道通畅。 6.病情危重时及时送附近医院抢救。
2.呼气性呼吸困难:
患者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原因:由于下 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体呼出不畅所致。多见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等患者。
3.混合型呼吸困难:
患者吸气或呼吸均感到费力,呼吸表浅,频率增快。多 见于肺部感染、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的患者。
7
三凹征
•三凹征:1.胸骨上窝 2.锁骨上窝 3.肋间歇或腹上角凹 陷
呼吸困难的护理
呼吸困难的护理
内二科 2016.09.26
1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了解呼吸困难的常见病因、发病机制及相关护理诊断问题; 3.熟悉呼吸困难的治疗原则、健康教育、重要的辅助检查; 4.熟练呼吸困难的护理评估要点,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具有初 步抢救的能力。 • 技能目标: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能对呼吸困难的病人进行整体评估。 • 素质目标: 1.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求实创新的学习精神,并 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 2.端正学习态度,关心,爱护,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

2.心脏病患者劳动后发生呼吸困难一般分劳力性呼吸困 难,应减轻体力活动,以保持心脏的代偿功能。可采取半卧 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用棉被或椅子倒置作靠背,将上半身抬 高40。一75。,用毯子卷成简状置膝下防止下滑。长期半卧 位 者尾骶部因压力较大,易发生褥疮,应垫气圈或棉花垫减压。 床上可放一小桌,便于患者伏案休息。患者若是夜问阵发性 呼吸困难应迅速给于端坐位,两腿下垂,可缓解症状。 15
2
• 原理
肺 通 气 肺 换 气 组 织 换 气 细胞内氧代谢
气体运输
O2 CO2
外呼吸
内呼吸
3

呼吸困难的定义
• 主观上患者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 上出现用力呼吸,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 (或)深度的改变,严重者出现发绀、张口 耸肩、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也 参与呼吸活动。 • 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6-20次/min,与心脏 搏动次数的比例为1:4∽1:5。
肋间隙
锁骨上窝
胸骨上窝
8
心源性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或加重, 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发生,与熟 睡中突然憋醒。 (3)端坐呼吸
9
酸中毒性呼吸困难
1. 机制: 血中酸性代谢产物↑,强烈刺激
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呼吸中枢
2. 特点: 呼吸深长而规则,常伴鼾声
4
病因分类
• 1.肺源性呼吸困难
• 2.心源性呼吸困难 • 3.中毒性呼吸困难
• 4.神经性呼吸困难
• 5.血液性呼吸困难
5
肺源性呼吸困难
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 缺O2和(或)CO2↑。
6
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分类
1.吸气性呼吸困难:
患者吸气费力,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辅助呼吸肌收 缩增强,出现明显的三凹征。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 气流进入肺部不畅,呼吸机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升高所致。 见于猴头水肿、猴头异物。
6.给予患者及家属必要的心理安慰,稳定情绪,以减少氧耗 量,避免呼吸困难加重。
16
健康宣教
1.鼓励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如有咳嗽、 咳痰指导其学会有效咳痰, 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多喝温水、季节 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 卫生。 4.劝告戒烟、酒,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 重。 5.低脂,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饮食,忌辛辣刺 激性食物。 6.配合医生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 7.教会患者家属学会家庭应急处理。如有不适,随 17 诊。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 食物(安置胃管患者应按胃管护理要求)。保持病室整洁、通 风,2次/d 室温应控制在2 0℃ ~25℃之间,以免因为 室温过高而影响患者体温的下降和稳定。同时应定时进行 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正确留 取各项标本。严格控制陪客和家属探望。
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尿量和皮肤色 泽等, 2.观察各类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3.密切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呼吸的观察 要在患者安静时, 4.观察患者的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次数,可每次数0.5 min, 数字乘以2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如呼吸微弱不易观察的患者, 可在其鼻孔前粘少许棉花观察棉花吹动的次数计数。正常人 安静时呼吸16~18/min。 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都可看出病性的改变。重症患 者出现呼吸过快、过慢、节律不整或呼吸困难时都要请医生 14 及时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