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研历年真题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每章典型例题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每章典型例题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化学例题1 1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Pa 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到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到97 ℃ ,则压力升到1013.25kPa 。
求整个过程的W 、Q 、△U 及△H 。
已知该气体的C V ,m恒定为20.92J •mol -1 •K -1。
解题思路:需先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有关状态:(T 1=27℃, p 1=101325Pa ,V 1)→(T 2=27℃, p 2=p 外=?,V 2=?)→(T 3=97℃, p 3=1013.25kPa ,V 3= V 2)例题2水在 -5℃ 的结冰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计算时要利用0℃ 结冰的可逆相变过程,即 H 2O (l ,1 mol ,-5℃ ,θp)H 2O (s ,1 mol ,-5℃,θp )↓△H 2 ↑△H 4H 2O (l ,1 mol , 0℃,θp )H 2O (s ,1 mol ,0℃,θp )△△∴ △H 1=△H 2+△H 3+△H 4例题3 在 298.15K 时,使 5.27 克的甲醇(摩尔质量为32克) 在弹式量热计中恒容燃烧,放出 119.50kJ 的热量。
忽略压力对焓的影响。
(1) 计算甲醇的标准燃烧焓θmc H ∆。
(2) 已知298.15K 时 H 2O(l) 和CO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285.83 kJ·mol-1、-393.51 kJ·mol -1,计算CH 3OH(l)的θmfH ∆。
(3) 如果甲醇的标准蒸发焓为 35.27kJ·mol-1,计算CH 3OH(g) 的θmfH ∆。
解:(1) 甲醇燃烧反应:CH 3OH(l) +23O 2(g) → CO 2(g) + 2H 2O(l)Q V =θmcU ∆=-119.50 kJ/(5.27/32)mol =-725.62 kJ·mol -1Q p =θmcH ∆=θmcU ∆+∑RTv)g (B= (-725.62-0.5×8.3145×298.15×10-3)kJ·.mol -1=-726.86 kJ·mol -1(2)θmc H ∆=θmfH ∆(CO 2) + 2θmfH ∆(H 2O )-θmfH ∆[CH 3OH(l)]θmf H ∆[CH 3OH (l)] =θmfH ∆ (CO 2) + 2θmfH ∆(H 2O )-θmcH ∆= [-393.51+2×(-285.83)-(-726.86) ] kJ·mol -1=-238.31 kJ·mol -1(3) CH 3OH (l) →CH 3OH (g) ,θmvap ΔH=35.27 kJ·.mol -1 θmf H ∆[CH 3OH (g)] =θmfH ∆[CH 3OH (l)]+θmvapH ∆= (-38.31+35.27)kJ·.mol -1=-203.04 kJ·mol -1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例1. 1mol 理想气体从300K ,100kPa 下等压加热到600K ,求此过程的Q 、W 、U 、H 、S 、G 。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1.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 Cl-离子的活度无关?(A) Zn│ZnCl2(aq)│Cl2(g)│Pt(B) Zn│ZnCl2(aq)‖KCl(aq)│AgCl(s)│Ag(C) Ag│AgCl(s)│KCl(aq)│Cl2(g)│Pt(D) Hg│Hg2Cl2(s)│KCl(aq)‖AgNO3(aq)│Ag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3.用补偿法(对消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D) 简便易行4.用对消法测定由电极Ag(s)│AgNO3(aq) 与电极Ag,AgCl(s)│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A) 标准电池(B) 电位计(C) 直流检流计(D) 饱和KCl盐桥5.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6.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A) Q > 0 (B) Q < 0(C) Q = 0 (D) 不能确定7.25℃时,φ(Fe3+,Fe2+) = 0.771 V,φ (Sn4+,Sn2+) = 0.150 V,反应的为:(A) -268.7 kJ/mol (B) -177.8 kJ/mol(C) -119.9 kJ/mol (D) 119.9 kJ/mol8.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H2(g)+ O2(g) ---> H2O(g) 在 400 K 时的Δr H m和Δr S m分别为 -251.6 kJ/mol和 -50 J/(K·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A) 1.2 V (B) 2.4 V(C) 1.4 V (D) 2.8 V9.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 R, 则:(A) Q R=0 (B) Q R=ΔH(C) Q R=TΔS (D) Q R=ΔU10.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A) 金属的表面性质(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 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 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11.Li - Cl2电池结构如下:Li│LiCl((饱和液)有机溶剂)│Cl2(p)│Pt 已知[LiCl(s)] = -384 kJ/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值 E 为:(A) 1 V (B) 2 V (C) 3 V (D) 4 V12.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H2(p)│KOH(0.1 mol/kg)│O2(p) E1H2(p)│H2SO4(0.0l mol/kg)│O2(p) E2比较其电动势大小:(A) E1< E2 (B) E1> E2(C) E1= E2 (D) 不能确定13.已知:(1) Cu│Cu2+(a2)‖Cu2+(a1)│Cu 电动势为 E1 (2) Pt│Cu2+(a2),Cu+(a')‖Cu2+(a1),Cu+(a')│Pt 电动势为 E2,则:(A) E1=E2 (B) E1= 2 E2(C) E1= E2 (D) E1≥ E214.在298 K将两个 Zn(s)极分别浸入 Zn2+ 离子活度为0.02和0.2的溶液中, 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A) 0.059 V (B) 0.0295 V(C) -0.059 V (D) (0.059lg0.004) V15.电池Pb(Hg)(a1)│Pb2+(aq)│Pb(Hg)(a2) 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A) a1>a2 (B) a1=a2(C) a1<a2 (D)a1与a2可取任意值16.关于液体接界电势 Ej, 正确的说法是:(A) 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Ej存在(B) 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 Ej(C) 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Ej(D) 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 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 Ej总是存在17.测定溶液的 p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8.已知 298 K 时,φ (Ag+,Ag)=0.799 V, 下列电池的 E为0.627 V . Pt, H2│H2SO4(aq)│Ag2SO4(s)│Ag(s) 则 Ag2SO4的活度积为:(A) 3.8×(B) 1.2×(C) 2.98×(D) 1.52×19.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 AgCl 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A) Ag│AgCl│HCl(aq)‖Cl2(p)│Pt(B) Pt│Cl2│HCl(aq)‖AgNO3(aq)│Ag(C) Ag│AgNO3(aq)‖HCl(aq)│AgCl│Ag(D) Ag│AgCl│HCl(aq)‖AgCl│Ag20.电池(1) Ag(s)│AgNO3(a1)‖AgNO3(a2)│Ag(s) 电动势为 E1 电池(2) Ag(s)│AgNO3(a1)┆AgNO3(a2)│Ag(s) 电动势为 E2,其液接电势为 EJ。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真题(含结构化学)

体经历卡
( )
quz
3
S (D9
3,Clzl⒆ 的燃烧 热 为何值 ? m) HCl(g)的 G) HClO4的 4.当 9/f=0时 为零 生成热 生成热 ⒀ ) HClO3的 rD) c12(⒄ 生成 热 生成 盐酸水溶 液 的热效应
(
)
,绝 热密 闭刚性容器 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何种热力学 函数变化值 必
30.如 图在 毛细管 内装 入 润湿性液体,当 在毛细管 内左端加热 时,则管 内液体将 :( )
, (
↑ 加热
′
右 移 动 c)不 左 移动 (B)向 移动 (D)因 失 去平衡 而 左右 来 冂移动 m)向 I,其 2m的 31.半 径 为 I×10ˉ 球形 肥皂泡 的表 面张力 为 0.⒆ 5N・ mˉ 附加 压 力 为 : ( ) (c) 2.5N.m-2 (e) 5 N'm-2 (A) 0.025 (D) l0 N.m-2 N.m'' 一 毛细 管端插 入 水 中 ,毛 细管中水面上升 5cm,若 将毛细管 向下移动 ,留 了 3cm 32.将 在水 面 ,试 问水 在 毛 细 管 上 端 的行 为是 : m)水 (C)毛 从 毛细 管上端 溢 出 细 管 上端 水面 呈 凹形 弯 月面 (B)毛 (D)毛 ( 细 管 上端 水 面 呈 凸形弯 月面 细 管 上 端 水 面 早水平 面 )
南 京 大 学 aoo丨
刂 年 攻 读 硕 士 学 位研 究 生 入 学 考试 试题 (三 咐) 羔 , 6“
考试科 目名称及代码 毡 饧哩倪苄 c兮 獭
适 用
专
注意 : 1.所 有答案必须写在研究生人学考试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 ; 2.本 科 目允许秘 使用无字典存 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
南京大学853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 2007-2011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目录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2)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南京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8)南京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4)南京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1)南京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7)Ⅱ历年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34)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34)南京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1)南京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47)南京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54)南京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61)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853适用专业: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4分)1.在一简单的(单组分,单相,各向同性)封闭系统中,恒压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值随温度升高如何变化?()A.(G/T)p>0B.(G/T)p<0C.(G/T)p=0D.视具体体系而定2.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导出(U/S)V等于:()A.(H/S)p B.(A/V)TC.(U/V)SD.(G/T)P3.下列各系统中属于独立粒子系统的是:()A.绝对零度的晶体B.理想液体混合物C.纯气体D.理想气体的混合物4.近独立定域粒子系统和经典极限下的非定域粒子系统的()A.最概然分布公式不同B.某一能量分布类型的微观状态数相同C.最概然分布公式相同D.以粒子配分函数表示的热力学函数的统计表达式相同5.热力学函数与分子配分函数的关系式对应定域粒子系统和离域粒子系统都相同的是:()A.G,F,SB.U,H,SC.U,H,C VD.H,G,C V6.关于配分函数,下面哪一点是不正确的()A.粒子的配分函数是一个粒子所有可能状态的玻尔兹曼因子之和;B.并不是所有配分函数都无量纲;C.粒子的配分函数只有在独立粒子体系中才有意义;D.只有平动配分函数才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完整版

物理化学选择题(下) (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3.在 Hittorff 法测定迁移数实验中,用 Pt 电极电解 AgNO3 溶液,在 100 g 阳极部的溶 液中,含 Ag+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分别为 a 和 b mol,在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有 c g 铜析 出, 则 Ag+的迁移数计算式为( Mr(Cu) = 63.546 ) : ( ) 参考答案: C (A) [ (a - b)/c ]×63.6 (B) [ c - (a - b) ]/31.8 (C) 31.8 (a - b)/c (D) 31.8(b - a)/c 4. 298K,当 H2SO4 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 增加到 0.1 mol/kg 时,其电导率 k 和摩 尔电导率 Λm 将: ( ) 参考答案: D (A) k 减小 , Λm 增加 (C) k 减小 , Λm 减小 (B) k 增加 ,Λm 增加 (D) k 增加 , Λm 减小
3.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 (ti) 与离子淌度 (U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 子淌度是一定的,则 25℃时,0.1 mol·dm-3 NaOH 中 Na+的迁移数 t1 与 0.1mol·dm-3 NaCl 溶液中 Na+ 的迁移数 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 参考答案: C (A) 相等 (C) t1< t2 (B)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
第 3 页 共 48 页 作者 :王健
物理化学选择题(下) (D) a(B) = 27 (γ±) 18. 0.001 mol/kg K2SO4 和 0.003 mol/kg 的 Na2SO4 溶液在 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mol/kg (B) 0.003 mol/kg (C) 0.002 mol/kg (D) 0.012 mol/kg
2007级(57)物化期末试题(南大5版)a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泰山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2007级(3+2)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物理化学》试卷A(试卷共10页,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压力升高时,单组分系统的熔点将如何变化--------------------------------(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一定2、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3 种B、2 种C、1 种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3、水蒸气蒸馏通常适用于某有机物与水组成的--------------------------------( )A、完全互溶双液系B、互不相溶双液系C、部分互溶双液系D、所有双液系:本试卷共10页第 1 页4、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叙述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A、不具有确定的组成B、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C、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D、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5、A与B是两种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的正常沸点80℃,B的正常沸点120℃。
把A、B混合组成一个系统,那么这个混合物的正常沸点为----------------( )A、小于80℃B、大于120℃C、介于80℃与120℃之间D、无法确定范围下面关于6、如图,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物系点的冷却过程--------------( )A、a点物系点B、b点物系点C、c点物系点D、d点物系点7、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当物系点的组成为x,冷却到t℃时,固液二相的重量之比是-------------------------------------------------( )A、w(s)∶w(l) = ac∶bcB、w(s)∶w(l) = ac∶abC、w(s)∶w(l) = bc∶abD、w(s)∶w(l) = bc∶ac8、如图A与B是两组分恒压下固相部分互溶凝聚系统相图,图中有几个两相区----------------- -------------- ( )A、1个B、2个C、3个D、4个9、H2O-KNO3-NaNO3物系的相图如下。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1. 气相反应A + 2B ─> 2C,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A)和 p(B),反应开始时并无 C,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A) p(A)- p(B) (B) p - 2p(A)(C) p - p(B) (D) 2(p - p(A)) - p(B)2. 如果反应 2A + B =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A) 单分子(B) 双分子(C) 三分子(D) 不能确定3.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0/k,则该反应是:(A) 一级反应(B) 二级反应(C) 零级反应(D) 三级反应4. 某反应A →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5.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A) 0 级反应(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D) 3 级反应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A) 4.5% (B) 90%(C) 11% (D) 50%7.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A) 简单反应(B) 单分子反应(C) 复杂反应(D) 上述都有可能8. 1-1 级对峙反应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k2)(A) t = ln(k1/k2)(B) t =1/(k1-k2)×ln(k1/k2)(C) t = 1/(k1+k2)×ln[2k1/(k1-k2)](D) t= 1/(k1+k2)×ln[k1/(k1-k2)]9.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A) 提高反应温度(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D) 降低反应温度10.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1.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A) 比较小(B) 167kJ/mol 以上(C) 不需要活化能(D) 400kJ/mol 以上12. 在反应 A B C,A D 中,活化能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A) 较高反应温度(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D) 任意反应温度13. 反应2A → 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A) 与无关(B) 与成正比(C) 与成反比(D) 与[A]成反比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答案完整版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1.物质的量为n的纯理想气体,该气体在如下的哪一组物理量确认之后,其它状态函数方存有定值。
()(a)p(b)v(c)t,u(d)t,p2.下述说法哪一个正确?()(a)冷就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值平动能的量度(b)温度就是体系所储存热量的量度(c)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能量的量度(d)温度是体系中微观粒子平均平动能的量度3.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a)维持不变(b)增高(c)减少(d)无法认定4.1mol373k,标准压力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k,标准压力下的水气,(1)等温等压可逆蒸发,(2)真空蒸发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a)|w1|>|w2|q1>q2(b)|w1|<|w2|q1<q2(c)|w1|=|w2|q1=q2(d)|w1|>|w2|q1<q25.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增高时热力学能够将:()(a)减少(b)减少(c)维持不变(d)减少、增加无法确认6.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a)一定产生传热(b)一定不产生传热(c)不一定产生传热(d)温度恒定与传热毫无关系7.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拖动的列车运行的速度:()(a)较慢(b)较快(c)一样(d)不一定8.始态完全相同(p1,v1,t1)的一个理想气体体系,和另一个范德华气体体系,分别进行绝热恒外压(p0)膨胀。
当膨胀相同体积之后,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a)范德华气体的热力学能够增加量比理想气体多(b)范德华气体的终态温度比理想气体高(c)范德华气体所搞的功比理想气体太少(d)范德华气体的焓变小与理想气体的焓变相等9.δh=qp,此式适用于于以下哪个过程:()(a)理想气体从106pa反抗恒外压105pa膨胀到105pa(b)0℃,105pa下冰融化成水(c)电解cuso4水溶液(d)气体从(298k,105pa)可逆变化到(373k,104pa)110.在100℃和25℃之间工作的热机,其最大效率为:()(a)100%(b)75%(c)25%(d)20%11.对于半封闭体系,在选定始终态间的边界层对称途径可以存有:()(a)一条(b)二条(c)三条(d)三条以上12.某理想气体的γ=cp/cv=1.40,则该气体为几原子分子气体?()(a)单原子分子气体(b)双原子分子气体(c)三原子分子气体(d)四原子分子气体13.实际气体绝热恒外压膨胀时,其温度将:()(a)增高(b)减少(c)维持不变(d)不确认14.当以5molh2气与4molcl2气混合,最后生成2molhcl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