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理和发育指标 宝宝生长发育特点

合集下载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介绍如下:
一、生长迅速
婴幼儿期是人体生长最迅速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宝宝的体重和身高都会发生显著变化。

平均来说,婴儿在头一年会增长约600-1000克/月,而在前三年则每年增长约2000-3000克。

这种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极高,因此需要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

二、身体机能不完善
婴幼儿的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

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并且对某些食物的消化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饮食卫生和营养搭配,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皮肤娇嫩
婴幼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损伤。

因此,在护理婴幼儿时需要特别小心,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学物质。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湿润,防止皮肤干燥和瘙痒。

四、新陈代谢旺盛
婴幼儿的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同时,婴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也较弱,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和降温,以保持其舒适的状态。

五、适应能力有限
由于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婴幼儿的适应能力有限。

他们对于环境变化和新的食物、人物等刺激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逐渐适应。

因此,在养育婴幼儿时需要给予他们稳定的环境和适当的关爱,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婴幼儿是指1岁以内的婴儿和1-3岁的幼儿。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身体和生理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他们有一些独特的生理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对于幼儿的照顾和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婴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变化。

他们的体重和身高增长速度都很快。

新生婴儿的平均体重约为3.5千克,但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他们可以增加到7-8千克。

此外,婴幼儿的身高每个月也可以增长2.5-3.8厘米。

在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中,头部的比例较大。

新生儿的头部约占身体的四分之一,而三岁左右的幼儿则为五分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在婴幼儿学步时,他们需要保持头部的平衡和稳定性。

另外,婴幼儿的脏器和系统也在逐渐发育和成熟。

他们的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需要时间来完全发展。

因此,婴幼儿的运动能力相对较弱,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活动来增加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二、感官发展特点婴幼儿的感知能力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发展。

他们通过感官来探索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感官发展特点:1. 视觉:新生儿对于距离较近的物体能产生反应,但对于远处的物体只能有模糊的辨识能力。

三个月后,他们的视力会逐渐改善,能够清晰地看到更远的物体。

2. 听觉:婴幼儿对声音非常敏感,并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

他们特别喜欢听儿歌和摇篮曲等声音刺激。

此外,婴幼儿在睡眠时也非常容易被声音唤醒。

3. 触觉:新生儿的皮肤非常敏感,他们对触摸和妈妈的拥抱有安全感。

他们能够通过紧握手指或脚趾来表达对亲人的喜爱和依赖。

4. 嗅觉和味觉:婴幼儿对于食物的气味和味道非常敏感。

他们喜欢甜味,但对于苦味和酸味会有较强的排斥反应。

三、运动发展特点婴幼儿的运动发展是他们在探索和发现自己身体能力的过程。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运动发展特点:1. 抓握能力:约在出生后3-4个月,婴儿能够使用手指进行抓握动作。

这对于他们探索环境和使用玩具非常重要。

2. 翻身和爬行:大约在6-8个月的时候,婴儿可以翻身和爬行。

0~3岁婴幼儿各个月龄段身体发育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各个月龄段身体发育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

0~3岁婴幼儿各个月龄段身体发育特征和能力发展特点1 月龄宝宝的特征:刚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已具备视听刺激,具有看和听的能力,开始和成人交往,母亲对于新生宝宝需求的敏感性将大大有利于宝宝智能的发育。

1、宝宝的运动与感觉能力:宝宝会心不在焉地凝视光亮处。

如果在宝宝耳畔响铃,其手足的动作就会减少。

即使把哗啷棒伸到宝宝面前,他也不会发觉,但一进入其视野就会对着哗啷棒看一会儿。

移动进入宝宝视野内的哗啷棒时,宝宝会用眼睛跟着看并稍稍转头。

2、宝宝的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宝宝会目不转睛地凝视东西和人脸等。

听到大的声音和突然的声响会吃惊。

看见人时,其动作会减少下来。

可诱导其进行颈部的练习;眼睛追物的练习;听力训练和发喉音的练习。

2 月龄宝宝的特征:两个月的宝宝可以卧床抬头稍离开床面至45 度,平卧在床上时眼睛会追随移动的物体,也会转头寻找声源,开始发出“咿呀”声,偶尔可以出声应答,对于成人的逗玩有时会笑。

1、2 个月的宝宝从外貌上看长大了许多。

从动作发育看,宝宝仰卧时,大人稍拉其手,头可以自己稍用力,不完全后仰了。

他的双手从握拳姿势逐渐松开。

如果给他小玩具,他可无意识地抓握片刻。

要给他喂奶时,他会立即做出吸吮动作。

会用小脚蹬跶。

2、语言发育,婴儿在有人逗他时,会对人发笑,并能发出“啊”、“呀”的声音。

如发起脾气来,哭声也会比平常大得多。

这些特殊的语言是宝宝与大人的情感交流,也是宝宝意志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应对这种表示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

3、从感觉发育看,当听到有人与他说话或有声响时,宝宝会认真地听,并能发出“啊啊” 的应和声,会用眼睛追随走来走去的人。

如果宝宝满2个月时仍不会笑,目光呆滞,对背后传来的声音没有反应,应该检查一下宝宝的智力、视觉或听觉是否发育正常。

笑有利于宝宝的体格生长,促进宝宝早期认知发展,笑是宝宝与人交往的桥梁,提供了宝宝学习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为以后与人相处,待人友好,及良好个性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时可进行颈部的练习;双手握物的练习;看玩具的练习;逗引发音和反应能力的练习。

新生儿宝宝、0-6岁儿童生长身高、体重及发育标准

新生儿宝宝、0-6岁儿童生长身高、体重及发育标准

新生儿宝宝、0-6岁儿童生长身高、体重及发育标准一、新生儿宝宝(0-1岁)新生儿宝宝的生长发育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在0-1岁的阶段,宝宝的身高、体重以及其他生长指标的正常发展被广泛接受并普遍应用于医疗和健康界。

宝宝的平均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达到2.4 kg(男婴)至2.6 kg (女婴)左右,之后每个月增加约600-800克。

而身长方面,新生儿的平均身长在出生时大约为50 cm(男女婴均差不多),到满一岁时可以增长至70 cm。

同时,宝宝在0-1岁期间的头围增长也非常重要,头围要正常增加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健康和发展状况。

正常头围的增长范围为每周约0.5 cm,到满一岁时可达到约45 cm。

二、幼儿期(1-3岁)从出生后到3岁是宝宝生长最为迅速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中,身高和体重的正常发展对于宝宝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1-3岁期间,男女婴的体重增长速度略有不同。

男婴平均每月增加约580克,女婴则为500克左右。

而身高方面,男女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每月约1.2 cm。

这一阶段宝宝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迅速,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可能会有一些波动,但是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关键是确保宝宝的饮食均衡,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支持他们的正常生长。

三、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宝宝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逐渐从幼儿向儿童转变的时期。

在3-6岁期间,宝宝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相对减缓。

男女婴的体重增长速度平均每年为2 kg左右,身高增长速度平均为每年约5-7 cm。

这个阶段的生长速度略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并逐渐建立起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习惯。

这有助于他们维持正常的身高、体重和体格发展。

四、发育评估与标准针对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评估,通常使用的参考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标准曲线图。

这些图表以儿童的年龄和性别为坐标,反映了各个年龄段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的中位数和百分位数。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小儿生长发育是指从出生到成年期间,身体、器官和智力等方面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过程。

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和遗传与环境互作的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分别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小儿生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1.快速增长期:从出生到2岁是小儿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小儿身高、体重、头围等身体尺寸指标增长迅速,体质也逐渐增强。

2.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曲线:小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呈现出“S”型曲线。

出生后的前几个月,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然后在第4个月开始急剧增长;到了1岁时,生长速度会略微放缓;再到了青春期,又会再次加速。

3.生殖器官发育:在青春期前,生殖器官的发育一直处于较小的状态,不明显。

而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出现初潮、生殖细胞的产生等现象。

4.心脏和肺的发育:小儿出生的时候,心脏和肺功能相对较弱,但随着生长的进行,心脏和肺的发育逐渐完善,功能也会日益增强。

5.神经系统发育:小儿出生时,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渐成熟,小儿的神经反射、感知能力等都会逐渐增强。

小儿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1.感知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小儿从婴儿期开始,通过感官的发展,开始认识和感知外界的事物。

然后,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开始学会模仿、记忆、思考等。

2.语言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从最初的哭声、啼哭逐渐转变为懂得简单的单词、短语和句子。

同时,他们开始与他人互动,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分享。

3.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小儿的情绪逐渐多样化,从最初的满足需求和不满情绪,逐渐发展为复杂的情感体验,如喜怒哀乐等。

同时,小儿也开始学会符合社会习俗和规则的行为。

4.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建立: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儿开始建立自我意识,懂得区分自己和他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认同。

小儿生长发育既受到遗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约占总体影响的50%,而环境因素约占50%。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到三岁之间的儿童,这个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特点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生长发育婴幼儿的身体生长发育在出生后的前一年内最为迅速。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后体重在出生后的6至8个月内会翻倍,身高在出生后的一年内也会增长约25厘米。

此外,婴幼儿的头围、胸围等也会迅速增大。

这种快速的身体生长发育是通过摄入丰富的营养来支持的,同时也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动作和运动发展婴幼儿的运动和动作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从出生到3个月时,婴幼儿主要通过原始反射、抬头、抓握等简单动作来探索自己身体的能力。

3至6个月时,他们会逐渐学会翻身、坐起、爬行等更为复杂的动作。

到了6至12个月时,婴幼儿开始学会站立、行走、爬楼梯等动作。

这些动作和运动的发展不仅是身体发育的表现,也是婴幼儿认知和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婴幼儿在这个阶段也会有很大的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婴幼儿主要通过哭泣、眼神交流等方式进行沟通。

3至6个月时,他们逐渐开始发出咿呀学语的声音,并能够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

6至12个月时,他们会开始模仿语言、发出更多的音节,并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

同时,婴幼儿的认知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物品和形状。

四、社交和情感发展婴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社交和情感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幼儿主要通过眼神交流和对母亲的依赖来建立情感联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幼儿开始学会微笑、与人互动,并逐渐建立起与他人的情感纽带。

这种社交和情感的发展不仅对婴幼儿的自信心和情感安全感有重要影响,也是其后的社交能力发展的基础。

总结起来,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包括身体生长发育、动作和运动发展、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以及社交和情感发展。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父母和保育员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婴幼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

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

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

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

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脑子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7~8岁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

而生殖器发育先慢后快,幼儿时期发育并不明显,青春期时发育明显增快。

皮下脂肪在婴儿时期增加比较快,以后减慢,青春期又稍微快些,这在女孩表现更为明显。

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地完善,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

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可将小儿时期划分成七个阶段:胎儿期,指受孕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共280天; 新生儿期,指出生到1个月; 婴儿期,出生1个月到1周岁; 幼儿期,指1~3岁; 学龄前期,指3~6岁; 学龄期,指6岁到青春期; 青春期,约从十三四岁开始到十八九岁。

体重增长规律及测量方法判断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同时根据体重还可推测出小儿的营养状态。

正常小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为3.1~3.3千克,男孩比女孩稍重一点。

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300克,生后3~4天体重就不断增加。

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年龄有关,生后3个月之内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5~30克,4~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

1岁以内每个月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1岁以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2千克,2~10岁小儿的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

育儿10~12个月生长发育特点

育儿10~12个月生长发育特点

育儿10~12个月生长发育特点10~12个月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独立行动、探索世界,语言能力也有所提升。

以下是10~12个月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1.身体发育: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独立行动,他们能够独自爬行、坐立、站立,甚至有些宝宝能够尝试走几步。

他们的手段也更加灵活,能够拿起小物件、自由活动、用手指指向自己想要的东西。

2.尝试探索:宝宝在这个时期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感兴趣,开始大胆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他们会试图用手去触摸、抓取和控制各种物品,将物品放入嘴里进行品味。

他们可能会通过触摸、投掷、抛掷来了解物品的特性。

3.精细动作:宝宝在10~12个月的时候,手指的活动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物体,能够用手指翻动书页,塞东西进容器里。

4.语言发展: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声,咿呀学语,用符合他们能力的方式和父母交流。

他们开始模仿成人的语音和动作,并试图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

通过观察和听取声音,宝宝逐渐学会了与父母交流。

6.社交互动:宝宝在10~12个月时期开始对人产生兴趣,更倾向于主动与人互动。

他们通过眼神、表情和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宝宝也能够模仿成人的动作,比如拍手、摆手等。

他们能够开始发展与人的互动关系。

7.情感认知:宝宝在这个阶段开始有了情感认知,能够识别父母和熟悉的面孔,并表达出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

他们能够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情绪,并逐渐学会怎样应对自己的情绪。

8.需要独立:宝宝在10~12个月的时候渴望独立,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主见。

他们会试图自己吃饭、自己玩耍,并表现出不愿被人帮助的倾向。

9.睡眠和饮食:宝宝在这个时期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但仍然需要充足的睡眠。

同时,宝宝对各种食物的口味和质地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可以开始尝试各种家常菜。

10.毛发和牙齿:宝宝的毛发在这个时期可能会变得更浓密,牙齿的发育也在持续进行中。

一般来说,10~12个月时宝宝将长出第一颗牙齿。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父母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宝生理和发育指标宝宝生长发育特点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心里生理都在成长,这时候爸爸妈妈们有担心宝宝的和其他的宝宝不一样,那到底怎样的成长才是健康的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成大指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月生理指标:
满月时,男婴体重3.09-6.33千克,身长48.7-61.2厘米;女婴体重2.98-6.05千克,身长47.9-59.9厘米。

1月发育指标:
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2月生理指标:
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94-7.97千克,身长52.2-65.7厘米;女婴体重3.72-7.46千克,身长51.1-64.1厘米。

2月发育指标: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3月生理指标:
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69-9.37千克,身长55.3-69.0厘米;女婴4.40-8.71厘米,身长54.2-67.5厘米。

3月发育指标:
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4月生理指标:
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5.25-10.39千克,身长57.9-71.7厘米,女婴体重4.93-9.66千克,身长56.7-70.0厘米。

4月发育指标:
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5月生理指标:
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66-11.15千克,身长59.9-73.9厘米。

女婴5.33-10.38千克,身长58.6-72.1厘米。

5月发育指标:
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辅音一二个。

6月生理指标:
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7-11.72千克,身长61.4-75.8厘米,女婴体重5.64-10.93千克,身长60.1-74.0厘米。

出牙两颗。

6月发育指标:
手可玩脚,能吃脚趾;头、躯干、下肢完全伸平;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能听声音看目的物两种;会发两三个辅音;在大人背儿歌时会做出一种熟知的动作;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

7月生理指标:
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24-12.20千克,62.7-77.4厘米,女婴体重5.90-11.40千克,61.3-75.6厘米。

牙齿2~4颗。

7月发育指标:
会坐,在大人的帮助下会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8月生理指标:
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6-12.60千克,身长63.9-78.9厘米。

女婴体重达6.13-11.80千克,身长62.5-77.3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8月发育指标:
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表示语言。

9月生理指标: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67-12.99千克,身长65.2-80.5厘米。

女婴体重达6.34-12.18千克,身长63.7-78.9厘米。

牙齿2~4颗。

9月发育指标:
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10月生理指标:
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6.86-13.34千克,身长66.4-82.1厘米。

女婴体重6.53-12.52千克,身长64.9-80.5厘米。

出4~6颗。

10月发育指标:
会叫妈妈、爸爸;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11月生理指标:
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04-13.68千克,身长67.5-83.6厘米。

女婴体重达6.71-12.85千克,身长66.1-82.0厘米。

出4~6颗。

11月发育指标:
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12月生理指标:
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4.00千克,身长68.6-85.0厘米,女婴体重达6.87-13.15千克,身长67.2-83.4厘米。

出牙6-8颗。

12月发育指标:
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认识身体部位三到四处;认识动物三种;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1-3岁生长发育情况:
调查显示,各种营养缺乏症主要发生在1-3岁。

这一时期的宝宝,体格和大脑的生长发育仍然非常迅速。

然而,很多妈咪只注重让宝宝怎样吃得好、吃得多,常常忽视怎样吃得合理,吃得符合生长发育的需求。

所以,很多的宝宝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营养问题,如缺铁、缺钙、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肥胖症等。

1-3岁生长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速度仍很快。

1-3岁的宝宝,虽然生长发育的速度比婴儿时期有所减慢,可仍然非常迅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都还很高。

加上处于断母乳,正是离乳食品转变为主食的饮食过渡阶段。

因此,应该更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供应。

不然,容易使宝宝出现生长缓慢、停滞甚至营养不良。

2.胃肠消化功能仍不完善宝宝的牙齿正在逐步长出,2岁时基本出齐,咀嚼和消化能力比婴儿时期大为增强。

但牙齿尚未完全出齐,咀嚼能力还相对较差。

加之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

因此,消化功能仍还未发育完善,容易发生疾病。

3.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

宝宝的整个身体正在处于各个器官组织建造中,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大脑的生长发育,不然就会影响到智力发育。

身体肌肉发育也较快,特别是下肢、臀部和背部肌肉的发育。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长得高高的,孩子身体不停地长高说明营养充足发育好,再说了等长大了,无论是以后择偶,还是就业都会有很大优势。

春天万物复苏,是最适合宝宝长个子的季节,那么怎样才能让宝宝长得更高呢?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错过了春季这个长高黄金季哦!!
1、均衡足量的营养
春天孩子生长发育最快,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进食量增加。

这时期要让孩子的食物品种丰富多样,并且补充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鱼、虾、芝麻等,抓住一年中最好的长个子时间。

另外,孩子想要长高,最重要的营养需求是蛋白质。

每天要保证摄入200-300ml的牛奶,尽量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

2、适当的运动
研究资料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可高出4cm 左右。

这是因为运动后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从而促进身高发育。

大家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带孩子去户外做些大运动。

天气不好的时候,尽量在室内活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让孩子长高,只有伸张运动、跳跃运动和游泳等此类运动能促进身高的发展,而举重、哑铃等负重运动,还会阻碍孩子身高的发育。

此外,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准,运动量偏大或过大,反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影响身高。

3、充足的睡眠
长个需要运动、营养,更需要睡眠。

每天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次高峰是在早晨7点钟左右。

所以不要让孩子晚间睡的太晚。

因为生长激素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分泌,人一般在睡着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入深度睡眠。

同时也提醒一些家长,开夜灯睡觉也是不利于生长激素分泌的。

一般孩子在3点之后还没午睡,那就没有午睡的必要了,有时实在太困,可以让孩子眯一下下。

所以,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12点-2点之前,妈妈们可以在宝宝睡觉的间歇唤醒宝宝,比如娃翻身或者动弹的时候,叫醒比较好。

夜间睡眠最好是深睡眠,反复翻腾一般睡眠质量不高,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4、提高免疫力
孩子一生病肯定会影响身高和体重,特别是使用抗生素后,宝宝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发育都是会很缓慢的。

所以家长平时就要注意从饮食方面提高免疫力,多吃瓜果蔬菜,注重营养搭配,同时适当吃一些野菜和粗粮,如荠菜、香椿、玉米、麦片、南瓜等,有助于增加肠胃蠕动的粗纤维食物,消化系统好了,就会少生很多病。

虽然春季是长高的黄金期,但同时也是宝宝容易生病的时期,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提高宝宝的免疫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