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斜面》优质教学设计

《斜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斜面》一课属于《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2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技术与工程领域,指向“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和变化。
”本课的重点是研究斜面作为一种简单机械,在搬运物体时起到的省力作用,再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斜面,感受斜面对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工具和技术”及其联系有了一些认识,这一节课则是让学生聚焦到“斜面”的研究。
学生对斜面并不陌生,公路的斜坡、地下车库的斜坡等都是学生熟悉的,但是学生对于斜面的作用并没有做过过多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2.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2.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不同方式搬运物体时所用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1.有研究斜面的兴趣。
2.能按照要求合作探究,乐于交流表达;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搭建斜面并研究斜面的省力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测评的方式研究并体会斜面的省力作用。
五、教学准备轨道(3段)、弹球、木块、木板、弹簧测力计、记录表、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一)认识连筒,感知斜面1.通过图片观察连筒,分析连筒的作用。
老师这里有一个装置叫连筒,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和思考,你们觉得连筒这个装置是起什么作用的?(预设:从高处把水引下来)2.你很聪明,其实早在唐朝的时候,古人已经开始用它将山上的泉水引到山下来使用。
那你推测这个连筒在搭建的时候是怎样放置的?(预设:上端高一点,下端低一点)你可以用这两块来演示一下吗?像连筒这样一端高、一端低,形成了一个倾斜的面,这样的装置统称为斜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观察,学生看到连筒这种装置,结合分析连筒的结构,学生能感知斜面是倾斜的这一结构特点,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斜面。
小学科学《斜面》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斜面》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斜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斜面原理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斜面的定义和分类。
2. 斜面的作用和原理。
3. 探究斜面坡度与物体滑下速度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 斜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探究斜面坡度与物体滑下速度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 斜面坡度与物体滑下速度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2. 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斜面原理。
2. 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斜面的特点和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结合案例分析法,探讨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斜面的定义和分类1. 导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斜面实例,如滑梯、斜坡等。
2. 讲解斜面的定义:斜面是一个倾斜的平面,其倾斜角度称为斜面角。
3. 介绍斜面的分类:根据斜面角的大小,可分为直斜面、圆弧斜面等。
4. 展示不同类型的斜面图片,让学生了解斜面的多样性。
二、斜面的作用和原理1. 讲解斜面的作用:斜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使物体更容易移动。
2. 探究斜面原理: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 分析实验现象:物体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与斜面坡度有关。
4. 总结斜面原理:斜面坡度越大,物体滑下的速度越快。
三、探究斜面坡度与物体滑下速度的关系1.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斜面坡度与物体滑下速度的关系。
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 分析实验结果:斜面坡度越大,物体滑下的速度越快。
4. 总结实验结论:斜面坡度与物体滑下速度呈正比关系。
四、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展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滑梯、斜坡等。
2. 让学生分析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优势。
3. 引导学生思考斜面在解决问题中的创新应用。
斜面教学设计(精选7篇)

斜面教学设计斜面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斜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斜面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斜面的作用以及知道一些应用斜面的实例。
2、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认真细致的科学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是如如何省力的。
教学难点: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生活中去。
教具准备:斜面实物、电脑课件、分组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研究问题。
1、出示图片一(建在树上的房子),思考:如何到树上的房子里?(同时思考楼梯)2、出示图片二(把东西送到车上),思考:如何把东西送到车上?引出:我们生活中有些省力的设备,这些设备都有一个特点(倾斜)。
3、斜面的介绍(多媒体):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二、探究斜面是否更省力。
1、思考,使用和斜面和不用斜面,有什么不同?斜面能省力吗?2、我们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测试力度(测力计)提升物体(螺帽、大塑料模具、小塑料模具)、斜面提升(搭建)直接提升3、学生分组实验,下班指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斜面上推(或拖)一重物,使它沿着斜面向上移动时,比使垂直提升重物要省力。
三、探究斜面坡度与省力的关系。
1、思考:如何让斜面更省力?2、我们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测试力度(测力计)提升物体(螺帽、大塑料模具、小塑料模具)不同坡度的斜面(由大到小共4种,自己搭建)统计表3、学生分组实验,下班指导。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斜面与水平之间的夹角越小,沿斜面提升重物就越省力。
四、巩固与拓展1、说说工人为什么利用斜面把东西推到车上(比直接提升更省力)2、说说生活中有那些地方运用到斜面的(为了省力的设备)?3、出示图片(山峰),想想能否在这里利用木板做一个斜面让我们开车上去?人类又想到了什么办法?(引出下节课内容)斜面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科学知识:认识像搭在汽车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斜面》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斜面》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知道倾斜的平面叫斜面。
2.通过实验,初步知道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4.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斜面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感受科学时时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和发现斜面使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对比试验,控制变量,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科学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
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小车(每组相同)、测力计、斜面、铅笔、螺丝钉、直角三角形纸片(斜边涂成红色)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件展示生活情境。
(工人需要把沉重的油桶搬运到车上)2.师: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方法运货物?是用木板搭一个斜坡沿着斜坡推还是直接往上搬运?3.追问:为什么要选择沿着斜面推而不直接往上搬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4.揭示课题: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这种斜坡蕴含着什么样的科学道理呢?修建这种斜坡是利用斜面的原理。
(师随手搭一个斜面)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斜面,斜面是生活中一种简单的机械。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究斜面中蕴含的科学奥秘。
(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新知(一)认识斜面。
1.提出问题:你们能像刚才老师那样,利用实验材料搭一个斜面吗?(学生动手搭斜面,每小组搭一个斜面即可。
)2.师将斜面用线条画下来,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斜面的构造可以看作是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直角三角形)3. 认识斜面的长度、高度和坡度。
(1)课件展示:讲解:坡度就是斜面与平面之间的角度。
(2)学生在所搭斜面上说一说斜面的长度、高度和坡度。
(二)猜测斜面的作用。
1.提出问题:斜面有什么作用?预设:省劲、省力。
2.师:同学们一致认为沿斜面推货物可以省力,但科学单凭感觉和猜测是不行的。
斜面是否真的有省力的作用呢?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准备的材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科学《斜面》教案(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斜面》教学设计通过多次测试,引导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同时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拓展1.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斜面的应用?2.说一说螺丝钉上有没有斜面的运用?为什么这样设计?小结1.认识了斜面:工作时,斜搭的木板就是斜面。
2.斜面的作用:可以省力。
3.斜面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简单机械。
《斜面》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16 学科科学年级六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斜面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
2.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
2.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
能根据提供的指标完成工具的测试和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1.与同伴合作探究时,互相协作,关系融洽。
2.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课前学习任务塑料槽(也可以买PVC 线槽自制)、石块(有大有小)、水、盛水的瓶子、水槽、测力计、装小石块用的袋子、抹布。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观察连筒装置,初步认识斜面。
【学习任务二】1.学生搭建模拟斜面装置。
2.利用斜面装置从上向下运送物品,分析现象。
3.利用斜面装置从下向上运送物品,分析现象。
【学习任务三】1.分析两次测试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2.学生归纳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学习任务四】斜面不仅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刀斧的尖利部分,盘山公路,桥梁、高速路的排水设计,水利系统等【学习任务五】做好《不简单的杠杆》学习准备:画格子的纸带木板小石块大石块木块。
推荐的学习资源阅读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类的图书《斜面》课后练习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16 学科科学年级六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斜面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观察我们上下楼的楼梯,它有斜面的运用吗?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学科学《斜面》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斜面》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斜面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坡度越小越省力。
2.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能用木块、木板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
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力工具进行测量,采集数据,做好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产品、新事物。
2.乐于用学到的学科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发现斜面的使用特点及规律。
教学难点: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测力计、长度不同的木板、钩码、塑料块、铅笔、螺丝钉、螺丝刀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XXX是一名货车司机,有一天他开车去榨油厂拉豆油,发现装油的铁桶又高又大,又没有搬运工,一个人怎么才能搬到车上呢?这可把他急坏了。
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XXX解决这个难题。
2.学生交流讨论。
3.XXX绞尽脑汁地想啊想啊,他忽然发现就在货车旁边有一块大木板,XXX面前一亮:“我想到了个好办法!”于是他把那块木板斜搭在车上,做出了一个斜面,然后沿着木板很轻松地就把油桶滚了上去。
4.XXX能把油桶搬到车上,全都是斜面的功劳。
那为甚么一块看似不起眼的木板培养的小小的斜面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一下斜面,教师板书课题。
(二)搭个斜面来研究1.大家课前都自己准备了木板,那你们能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模仿一下XXX怎么利用斜面把油桶搬进车里的吗?讨论交流,分工协作进行实验。
2.刚才大家都自己动手作了一个斜面,那你们能通过刚才的实验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是斜面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指导,并进行总结:像这样抬起木板的一端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斜面。
(教师可以边演示边讲解)3.大家已经认识了斜面,那斜面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XXX借助斜面就可以把油桶搬上车呢?大家大胆地猜测一下。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斜面帮XXX省了不少力气,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到底对不对还需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小学科学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斜面》【教学设计】.doc(说课、试讲、教案集)

《斜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在前两年学习科学己有基础上,学生己有一定操作能力。
但是学生对学习科学兴趣很浓,接受能力快。
本课教学内容趣味性、操作性强。
斜面应该是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一种简单机械了,虽然严格的标准斜面并不多,但是很多变形的斜面却一直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应该认真分析这些变形的斜面。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验、使学生能够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因。
2、探究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进行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意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实验。
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因。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计划并进行定量分析。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测量的物体教师准备:关于斜面的相关资料、搭斜面的材料(长度不同的木板)、测力计、小车、自制斜面支撑、自制两个大螺丝钉、多颗螺丝钉。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1、谈话: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老师刚买了一辆摩托车,想推到院子里,可门台太高不好推,谁愿意帮助老师轻松地把摩托车推进院里?2、先让学生讨论,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够回答搭上一块木板就可以轻松地把摩托车推进去。
3、小结:像这种斜搭的木板就是斜面,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斜面。
(板书课题)4、给学生一块板,搭一个斜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亲切自然的交流,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斜面的作用,引出课题。
斜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设置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发现周围的生活现象存在着科学道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探究斜面的作用1、出示一幅图片,两张不同的把桶弄上汽车的画面,一张三人费力抬,一张一人轻松地推上车,两张强烈对比的画面,引起学生明显的视觉碰撞,引发学生的好奇和猜想。
小学科学【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斜面【教学设计】.doc(说课、试讲、教案集)

《斜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①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实验②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对现象作合理解释。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注重科学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激发研究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②学生乐于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3.科学知识:①知道使用斜面省力和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的原理。
②了解生活中斜面原理的多种多样的运用。
【教学重点】认识斜面省力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数据,发现科学规律。
【教学准备】木板、木块、小车、测力计、实验记录单、螺丝钉模型及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小孩推自行车,遇到台阶上不去了。
请同学们想办法:用木板搭在台阶上。
引入斜面,导入新课。
二、活动过程小组活动:动手搭斜面利用桌上的材料小组内搭一个斜面。
实验一:斜面省力吗师:为什么不直接把车子提上去,而使用斜面呢?引导学生猜测:沿斜面把车子推上去要比直接把车子提上去省力。
小组讨论、汇报方案,教师引导。
发实验记录单,开始实验。
小组汇报,教师汇总实验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斜面省力。
实验二:不同坡度的斜面(一)研究“斜面长度相同,高度不同”师:同学们再看一看实验数据,还有其他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直接提升的力差不多,但沿斜面的力相差很大。
师:可能与什么有关呢?生猜测:斜面的高度师:可能与高度有关,那么斜面长度相同,高度不同与省力多少有怎样的关系呢?生猜测,小组讨论方案。
小组汇报方案,教师引导:斜面长度不变,改变斜面高度,看哪种情况下更省力。
发实验记录单,开始实验。
小组汇报,教师汇总数据。
引导学生发现:斜面长度相同,斜面高度越低越省力。
(二)研究“斜面高度相同,长度不同”师:你还有想要研究的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斜面高度相同,长度不同又怎样呢?师:你认为斜面高度相同,斜面长度越长越省力呢,还是长度越短越省力?生猜测,小组讨论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面》教学设计
壱、情境导入
1、图片引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工地上有许多油桶,工人师傅想把这些油桶搬运到卡车上去,你能不能帮他们想个办法,怎样把油桶装上去?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
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斜面省力作用
1、猜想:工人师傅装油桶时,采用搭斜面的方法有什么好处?生自由猜:省力、方便、简单。
2、提出问题:运用斜面这样搬运重物真的能省力吗?你有办法证明吗?(做实验)
3、学生设计实验:(要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搭建一个斜面,会吗?)(1)、用什么做斜面?怎样做?(用木板和铁架台搭成)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测出在斜面上拉小车用的力和竖直提起小车用的力,再比较
(4)读温馨提示:4、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5、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6、对比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7、交流发现:使用斜面能省力。
三、实验探究,发现斜面省力规律
1、发现新问题:大家通过刚才的研究除了发现: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生:每个小组用一样重的小车,但是测得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2、猜测:斜面省力多少与什么有关?
3、研究斜面坡度大小与省力多少有怎样的关系?(
1)、在实验中,我们要改变什么条件?(斜面的坡度)(2)、在实验中,什么条件一定要相同?(小车的重量、木板的长度)
(3)、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在这里认识到在做实验的时候,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
(4)、出示实验要求:4、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四、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1、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自由说。
2、出示斜面应用图片: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找到斜面,并说说它的作用。
(1)传送带(2)刀、斧
头、(3)盘山公路(4)开瓶器(6)螺丝钉
3、介绍变形斜面-----螺旋,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斜面所包含的科学道理,通过这节课的实验与探究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六、拓展延伸最后,请同学们利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刻下继续研究以下问题:(出示课件:怎样骑自行车上陡坡更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