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热处理、锻造工艺基础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目录一、基础概念 (2)1.1 铸造的定义与意义 (3)1.2 铸造工艺的种类与应用 (4)二、铸造材料 (6)三、铸造设备 (7)3.1 熔炼设备 (9)3.2 锻造设备 (10)3.3 后处理设备 (11)四、铸造工艺过程 (12)五、铸造工艺设计 (13)5.1 工艺方案的确定 (15)5.2 工艺参数的选择 (16)5.3 工艺文件的编制 (18)六、铸造质量与控制 (20)6.1 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22)6.2 铸造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23)七、铸造生产与环境 (24)7.1 铸造生产的环保要求 (26)7.2 环保设备的应用与管理 (27)八、现代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8)8.1 快速凝固与近净形铸造技术 (30)8.2 数字化与智能化铸造技术 (31)8.3 生物铸造与绿色铸造技术 (33)一、基础概念铸造工艺是指将熔炼好的液态金属浇入铸型,待其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过程。

它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电子等领域。

铸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液态金属的性质、铸型(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浇注系统、凝固过程以及后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理解和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前提。

液态金属的性质:液态金属在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填充能力、冷却速度等对其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了解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粘度等基本性质对于铸造工艺的设计和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铸型的设计与制造:铸型是形成金属制品形状和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

铸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金属液的流动性和凝固特性,以及制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铸型的制造也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经过精密加工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连接铸型和液态金属的通道,包括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等部分。

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可以确保金属液均匀地注入铸型,并有利于热量和气体的排出,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即指其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工艺性能。

1、铸造性能金属材料铸造成形获得优良铸件的能力称为铸造性能,用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来衡量。

1)流动性熔融金属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

流动性好的金属容易充满铸型,从而获得外形完整和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铸件;2)收缩性铸件在凝固和冷却的过程中,其体积和尺寸减少的现象称为收缩性。

铸件用金属材料的收视率越小越好;3)偏析铸锭或铸件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现象称为偏析,偏析大会使铸件各部分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差异,降低铸件的质量。

被铸物质多为原为固态,但加热至液态的金属,如铜、铁、锡等,铸模的材料可以是沙,金属甚至陶瓷。

南关菜市场东头前两年有两个人把大量的铝易拉罐盒熔化后倒进模子里铸成大大小小的铝锅、铝盆等2、锻造性工业革命前锻造是普遍的金属加工工艺,马蹄铁、冷兵器、铠甲均由各国的铁匠手锻造(俗称打铁),金银首饰加工、金属包装材料是锻造与冲压的总和。

什么是锻造性能?锻造性能:金属材料用锻压加工方法成形的适应能力称锻造性。

锻造性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和变形抗力。

塑性越好,变形抗力越小,金属的锻造性能越好。

高碳钢不易锻造,高速钢更难。

(塑性:断裂前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3、焊接性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成为焊接性。

也就是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

钢材的含碳量高低是焊接性能好坏的主要因素,含碳量和合金元素含量越高,焊接性能越差。

4、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一般用切削后的表面质量(用表面粗糙程度高低衡量)和道具寿命来表示。

金属材料具有适当的硬度和足够的脆性时切削性良好。

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如加入少量铅、磷等元素)和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如低碳钢进行正火,高碳钢进行球化退火)可以提高刚的切削加工性能。

(热处理的四把火:正火、退火、淬火、回火等,后面我们将进一步学习。

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热处理方法

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热处理方法

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与热处理方法一、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是指将原始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如锻造、铸造、车削、铣削、磨削等方法,制造成符合要求的零件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加工工艺。

1. 锻造锻造是指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冲击或压缩,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工艺。

常见的锻造方法有冲击锻造、自由锻造和模锻造等。

锻造工艺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改善其内部组织结构,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2. 铸造铸造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铸型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的工艺。

铸造工艺可以制造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并且可以利用铸造工艺制造大型零件。

常见的铸造方法有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压力铸造等。

3. 车削车削是指通过旋转工件,利用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工艺。

车削可以加工各种形状的零件,如轴、孔、齿轮等。

车削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 铣削铣削是指通过旋转刀具,将工件表面的材料切削下来,得到所需形状的工艺。

铣削可以加工平面、曲面和复杂形状的零件。

铣削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5. 磨削磨削是指通过磨粒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得到所需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工艺。

磨削可以加工高硬度材料和精密零件。

磨削工艺可以提高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二、机械零件的热处理方法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机械零件热处理方法。

1. 淬火淬火是指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淬火可以使金属材料快速冷却,从而改善其硬度和强度。

淬火后的零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也较脆。

2. 回火回火是指将已经淬火的零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最后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回火可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部应力,提高零件的韧性和韧度。

3. 等温淬火等温淬火是指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的工艺。

等温淬火可以使零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并且能够保持较好的韧性。

铸造工艺和锻造工艺

铸造工艺和锻造工艺

1、铸造:就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铸件(零件或毛坯)工艺过程。

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基础工艺。

铸造生产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尤其是含有复杂内腔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经济性;同时它适应性较广,且含有很好综合机械性能。

但铸造生产所需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铸铁平板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铸造是人类掌握较早一个金属热加工工艺,已经有约6000年历史。

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达米亚出现铜青蛙铸件。

公元前13~前10世纪之间,中国已进入青铜铸件全盛时期,工艺上已达成相当高水平,如商代重875千克司母戊方鼎、战国曾侯乙尊盘和西汉透光镜等全部是古代铸造代表产品。

早期铸造受陶器影响较大,铸件大多为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较浓。

公元前513年,中国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铸铁件——晋国铸鼎(约270千克重)。

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开始生产铸铁件。

18世纪工业**后,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新时期。

进入20世纪,铸造发展速度很快,前后开发出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和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铸造金属材料,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新工艺。

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和其它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一般砂型铸造,包含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关键造型材料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关键铸型材料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铸造工艺通常包含:①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关键原因;②铸造金属熔化和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关键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含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和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铸造教案(一)

铸造教案(一)

铸造教案(一)【教学组织】1.提问10分钟2.讲解70分钟3.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5分钟5.两课时【教学内容】第四章金属热加工基础●热加工是在较高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热加工通常包括热处理、铸造、热轧、锻造、焊接、热切割、热喷涂等工艺。

第一节铸造成形●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中,待液态金属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

●用铸造成形方法得到的毛坯称为铸件。

一、铸造基础知识1.铸造方法分类铸造方法主要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是指与砂型铸造不同的其他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包括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低压铸造、陶瓷型铸造、连续铸造和挤压铸造等。

2.铸造特点(1)铸造适应性广。

(2)铸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铸件力学性能较低。

二、砂型铸造1.造型材料、造型工具及砂型组成(1)造型材料。

●制造铸型用的材料称为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主要包括型砂和芯砂。

型砂和芯砂主要由原砂(SiO2)、粘结剂(如粘土、膨润土、水玻璃、植物油、树脂等)、附加物(如煤粉或木屑等)、旧砂和水组成。

造型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可塑性、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性等性能。

(2)造型工具。

●制造铸型用的工具称为造型工具。

造型工具有:砂箱、底板、舂砂锤、通气针、起模针、皮老虎、镘刀、秋叶、提钩、半圆等。

(3)砂型组成。

●从砂型中取出模样后形成的空腔称为型腔。

●上砂型与下砂型的分界面称为分型面。

●型芯上的延伸部分称为芯头,用于安放和固定型芯。

图4-5 砂型组成示意图2.造型方法●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砂型的方法和过程,称为造型。

造型方法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1)手工造型。

●全部用手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称为手工造型。

①整体模造型。

●整体模造型是将模样做成与零件形状相应的整体结构进行造型的方法。

导轨的生产工艺

导轨的生产工艺

导轨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基础件,广泛应用于机床、自动化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

导轨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材料选择:导轨的材料一般为钢材或不锈钢等金属材料,要求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

2.铸造或锻造:导轨的制造一般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将金属材料熔化后浇注或锻造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热处理:为了提高导轨的硬度和耐磨性,需要进行热处理。

一般采用淬火、回火等工艺,使导轨具有所需的机械性能。

4.加工:导轨的加工包括车削、磨削、铣削等工艺,以使导轨表面平整、光滑,尺寸精度高,并符合所需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5.表面处理:导轨的表面处理一般包括电镀、喷涂等工艺,以提高导轨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

6.检验和质量控制:导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导轨符合所需的规格和标准,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导轨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具体的生产工艺还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铸造教案(一)

铸造教案(一)

铸造教案(一)【教学组织】1.提问10分钟2.讲解70分钟3.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5分钟5.两课时【教学内容】第四章金属热加工基础●热加工是在较高温度(高于再结晶温度)下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

热加工通常包括热处理、铸造、热轧、锻造、焊接、热切割、热喷涂等工艺。

第一节铸造成形●铸造是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型中,待液态金属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

●用铸造成形方法得到的毛坯称为铸件。

一、铸造基础知识1.铸造方法分类铸造方法主要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

●砂型铸造是指在砂型中生产铸件的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是指与砂型铸造不同的其他铸造方法。

特种铸造包括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熔模铸造、低压铸造、陶瓷型铸造、连续铸造和挤压铸造等。

2.铸造特点(1)(2)铸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二、砂型铸造1.造型材料、造型工具及砂型组成(1)造型材料。

●制造铸型用的材料称为造型材料。

造型材料主要包括型砂和芯砂。

型砂和芯砂主要由原砂(SiO2)、粘结剂(如粘土、膨润土、水玻璃、植物油、树脂等)、附加物(如煤粉或木屑等)、旧砂和水组成。

造型材料应具备一定的强度、可塑性、耐火性、透气性、退让性和溃散性等性能。

(2)造型工具。

●制造铸型用的工具称为造型工具。

造型工具有:砂箱、底板、舂砂锤、通气针、起模针、皮老虎、镘刀、秋叶、提钩、半圆等。

(3)砂型组成。

●从砂型中取出模样后形成的空腔称为型腔。

●上砂型与下砂型的分界面称为分型面。

●型芯上的延伸部分称为芯头,用于安放和固定型芯。

图4-5 砂型组成示意图2.造型方法●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装备制造砂型的方法和过程,称为造型。

造型方法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1)手工造型。

●全部用手或手动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称为手工造型。

①整体模造型。

●整体模造型是将模样做成与零件形状相应的整体结构进行造型的方法。

锻造工艺知识点总结

锻造工艺知识点总结

锻造工艺知识点总结1. 材料准备在锻造工艺中,材料的选择对成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常见的锻造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热处理性能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锻造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用途来确定材料的种类和规格。

在准备材料时,需要注意保持材料的表面清洁,并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2. 设备操作锻造设备是进行锻造工艺的关键设备,其操作技术和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锻造设备包括锻造机、冷镦机、液压机等。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3. 工艺参数在进行锻造工艺时,需要控制一定的工艺参数,以确保锻造件的质量和形状。

常见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锻造速度、模具形状等。

在锻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锻造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

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提高锻造件的性能和表面质量。

4.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锻造工艺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锻造件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在进行锻造过程中,需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确保每一个工艺环节的质量达标。

在锻造件成形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表面质量检查等多项质量检验,以验证其质量和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总之,锻造工艺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锻造件的质量和性能。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对锻造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5.2锻造比 • 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锻造比以金属变形前后的横 断面积的比值来表示。不同的锻造工序,锻造比的计算方法各不相同。 • 1、拔长时,锻造比为y=F0/F1或y=L1/L0 • 式中F0,L0—拔长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断面积和长度; • F1 ,L1—拔长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长度。 • 2、镦粗时的锻造比,也称镦粗比或压缩比,其值为 • y=F1/F0或y=H0/H1 • F0, H0—镦粗前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 F1, H1—镦粗后钢锭或钢坯的横截面积和高度。
三箱造型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5/
2.3浇注位置选择原则
(1)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侧立。因铸件的上表面容易产生砂眼、气孔、 夹渣等缺陷,组织也不如下表面致密; (2)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大平面朝上容易产生夹砂缺陷 (3)为防止铸件薄壁部分产生浇不足或冷隔缺陷,应将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 置于铸型下部或使其处于垂直或倾斜的位置; (4)对于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使厚的部分放在铸型的上部或侧面,以便 在铸件厚壁处直接安置冒口,使之实现自下而上的定向凝固。
两组数 铸铁选用
13/
4.1 PROCAST仿真简介 • Procast是为评价和优化铸造工艺与铸造产品而开发的专业CAE软件 • Procast是所有铸造模拟软件中集成化程度最高的 • 配备了功能强大的数据接口和自动网格划分工具 • 全部模块化设计,适合任何铸造过程的模拟 • 采用有限元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对铸造凝固过程进行热——流动——应力完
24/
5.4锻造术语 • 锻件重量:锻件毛坯的实际重量 • 飞边重量:锻造过程中外轮廓分模面处多余的材料 • 料芯重量:锻造过程中内孔多余的材料 • 火耗重量: 锻件在锻打过程中的热损耗 • 下料重量(切料重量):锻打一件锻件所需要的钢坯重量 • 材料消耗定额:锻打一件锻件所需要的钢材消耗总重量
25/
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共包含八种牌号: ZGD270-480;ZGD290-510;ZGD345-570;ZGD410-620; ZGD535-720;ZGD650-830;ZGD730-910;ZGD840-1030。
3.2铸钢牌号的性能与用途
10/
3.3常存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1/
3.4.铸铁牌号
使凝固更倾向于顺序凝固。
6/
2.4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铸造工艺合理性的关键之一。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应能在保证铸件质量的 前提下,尽量简化工艺,节省人力物力。
应尽量使分型面是一个平直的面;
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
选择原则
应尽量使型芯和活块的数量减少; 应使铸件的全部或大部分置入同一砂箱;应使铸件的全部 或大部分置入下箱;
1/
• 一.铸造的定义与分类 • 二.浇注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 • 三.铸钢铸铁的牌号 • 四.铸造仿真研究(PROCAST仿真简介) • 五.锻造工艺基础 • 六.热处理工艺流程
2/
1.1铸造的定义:
将液态合金浇注到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应的铸型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 得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称为铸造。
应保证模样能顺利的从铸型中取出。
7/
8/
3.1铸钢牌号
铸钢牌号由铸钢的拼音简写ZG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数值表示。 如ZG230-450。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按GB 5613的规定分为: ZG200-400;ZG230-450;ZG270-500;ZG310-570;ZG340-640五种铸钢牌号。
20/
4.5缺陷的预测
21/
5.1锻造的工艺流程
不同的锻造方法有不同的流程,其中以热模锻的工艺流程最长,一般顺序为:锻坯下 料;锻坯加热;辊锻备坯;模锻成形;切边;冲孔;矫正;中间检验,检验锻件的尺寸和 表面缺陷;锻件热处理,用以消除锻造应力,改善金属切削性能;清理,主要是去除表面 氧化皮;矫正;检查,一般锻件要经过外观和硬度检查,重要锻件还要经过化学成分分析、 机械性能、残余应力等检验和无损探伤。
总高度;A为法兰锻件毛坯焊端外径;N为法兰锻件毛坯颈部外径。φ为冲孔用冲头外 径;1.6φ2 H为芯料重量。
28/
• 3 、G烧损计算方法为: G烧损=K G锻件 • K为烧损系数,锻件锻一次完成K=0.05; 锻件锻二次完成K=0.06;锻件锻三次完成
K=0.07;锻件锻四次完成K=0.08. 一般地当重量≤30Kg的矩形锻件和圆饼形锻件 K=0.05;不冲孔的法兰锻件及重量≤100Kg的矩形锻件和圆饼形锻件K=0.06;重量 ≤100Kg环形锻件和重量≤100Kg冲孔的法兰锻件及重量≤500Kg的矩形锻件和圆饼形≤ 锻件K=0.07;重量>100Kg环形锻件和重量>100Kg冲孔的法兰锻件及重量>500Kg 的矩形锻件和圆饼形锻件K=0.08. • 4、锻件余量:当工件最大尺寸≤150mm时,锻件余量取12mm;当工件最大尺寸> 150mm且≤350mm时,锻件余量取20mm;当工件最大尺寸>350mm时,一般 都是机械手操作,锻件余量相对手工操作要大些,当工件最大尺寸>350mm且≤60 0mm时,锻件余量取30mm;当工件最大尺寸>600mm且≤1000mm时,锻 件余量取40mm;当工件最大尺寸>1000mm且≤2000mm时,锻件余量取5 0mm;当工件最大尺寸>2000mm,锻件余量取60mm. • 5、关于1.6φ2 H为芯料重量说明:φ为冲孔用冲头外径,一般取冲孔内径的 • 2/5,φ最大外径为500mm. • 6、其他说明:当工件内径≤150mm时不冲孔;当工件内径>150mm时冲孔。 • Ⅲ级和Ⅳ级法兰锻成圆饼状或圆环状;当法兰外径≤350mm时,法兰锻成法兰状;当 法兰外径>350mm时,法兰锻成圆饼状或圆环状。
15/
4.3 汽车轮毂的充型过程
充型15%
充型25%
16/
4.3 汽车轮毂的充型过程
充型35%
充型55%
17/
4.3 汽车轮毂的充型过程
充型70%
充型90%
18/
4.4凝固过程模拟分析
改善工艺前的温度场分布
19/
对于改善工艺前,在开始凝固阶段,轮辋部分的凝固不是同步进 行的,由于在型腔的变截面处热熔较小,所以冷却速度较快。这与实 际是相符的。对应各轮辐中部的凝固先于对应轮辐与轮辋连接处。因 镁合金的容积热容量比较小所以冷却速度较快 ,对应各轮辐中部的凝 固先于对应轮辐与轮辋连接处。在轮辋、轮辐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处的 厚度差别比较大,因此在轮辐中部区域会产生早期凝固现象,而在轮 辐与轮辋的连接处易产生热节 。由于热节部分在凝固过程中得不到很 好的补缩,于是对应于各个连接区域存在潜在的缩孔缺陷并且很可能 产生热裂 。在轮辐与轮辐相交处的外沿,出现热集中区的红斑,此区 域周围的合金液的凝固比率都大于该处,阻断了轮毂浇道的补缩作用 ,使得此处无法得到中央浇道的补充,因此此处很有可能是缺陷产生 的部位 。
全耦合的铸造模拟软件
14/
4.2 汽车轮毂的铸造仿真 • 运用三维造型软件对汽车轮毂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对浇注系统进行设计,实体模型如 图1所示。将铸件模型保存为X-T扩展名的文件,导入Procast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对 网格单位进行设定,网格单位设为6mm。首先在Procast的meshcast模块中进行面网格 的划分。经过修改之后自动生成体网格模型,共有节点66703个,单元309209个。
• 铸铁名称,代号及牌号表示方法 • 铸铁名称...............代号牌号.....................实例 • 灰铸铁......................HT.........................HT100 • 蠕墨铸铁..................RuT........................RuT400 • 球墨铸铁..................QT.........................QT400-17 • 黑心可锻铸铁...........KHT........................KHT300-06 • 白心可锻铸铁...........KBT........................KBT350-04 • 珠光体可锻铸铁.......KZT........................KZT450-06 • 耐磨铸铁..................MT.........................MT Cu1PTi-150 • 抗磨白口铸铁...........KmBT....................KmBTMn5Mo2Cu • 抗磨球墨铸铁...........KmQT....................KmQTMn6 • 冷硬铸铁..................LT...........................LTCrMoR • 耐蚀铸铁..................ST..........................STSi15R • 耐蚀球墨铸铁...........SQT.......................SQTAl15Si5 • 耐热铸铁..................RT..........................RTCr2 • 耐热球墨铸铁..........RQT........................RQTA16 • 奥氏体铸铁..............AT.........................---• ...牌号中代号后面的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有两组数字时,第一组表示抗拉强度值,第二组表示延伸率值。
27/
(5):对于冲孔法兰形锻件: G锻件= 6.17×D2×C + 6.17×(N/2+A/2)2×(H-C) -6.17×d2×H +1.6φ2 H (碳钢和低合金钢
) G锻件= 6.23×D2×C + 6.23×(N/2+A/2)2×(H-C) -6.23×d2×H +1.6φ2 H (不锈钢) D为法兰锻件毛坯外径;d为法兰锻件毛坯内径; C为法兰锻件毛坯厚度;H为法兰锻件毛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