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及训练

3岁前是宝宝精细动作能力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良好的操作能力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学习任何一种特殊技能的前提条件。操作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宝宝将来学习种技能的快慢、准确性与牢固程度以及能够到达的水平。

从“发现”小手到主动够物

在新生儿时,宝宝就具有原始的抓握反射--当您用食指或其它易于他抓握的东西放在他手心的时候,他就会本能地紧紧抓住它。2-3个月时,他“发现”自己的小手,于是就开始尝试用这双神奇的小手,进行各种主动的探索活动。

1.触摸抓握

在宝宝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小手前,一般在0-3个月时,您应当经常和他一起做一些触摸抓握的游戏。尽量让他接触各种不同质地、形状的东西,如硬的小块积木、小电池、塑料小球、小瓶盖和小摇铃,软的海绵条、绒毛动物、橡皮娃娃、吹气玩具、衣领被角,干净的树叶、小草、芹菜根等,以丰富他的触觉经验,锻炼手的抓握本领。

2.做手指按摩操

每天您都可以给他做手指按摩操。按摩的部位可以是手指的背部、腹部及两侧,但重点是指端,因为指尖上布满了感觉神经,是感觉最敏锐的部位,按摩指端更能刺激大脑皮层的发育。按摩时每个指头每回按摩两个8拍,每天1-2遍。

3.戴花手套——帮助宝宝“发现”小手

为使宝宝早日发现自己的小手,可以用一双色彩鲜艳的婴儿袜子,将末端剪开,再从侧面剪一个孔,套在宝宝的手掌上,让拇指从袜筒侧面露出来,其余四指露出袜子末端。可将宝宝的小手举在他的眼前晃动,并说“手,手”。一旦宝宝“发现”了自己的小手,他就常常花许多时间把手翻过来调过去地看个没完。这是他观察了解自己身体部位最初的探索活动。

4.主动够物

在宝宝发现了小手之后,您就要及时培养他“在视觉引导下”的够物活动。先是够桌面上距手约2-3厘米远的各种便于抓握的玩具,如哗铃棒、塑料钥匙等;同时学习击打、够取悬吊在眼前不易移动或半固定的玩具,如填充了海绵或布条的成人的手套;再学习够取易移动而不易抓住的玩具,“健身架”上悬吊的塑料小球或会翻跟斗的小熊等等。

对于几个月的宝宝来说,主动够物是一项复杂的技能。当宝宝发现他眼前新奇的玩具后,首先是将握着的小手张开,接着,在视觉的引导下,小手接近物品,最后才准确地抓住并握在手中。为帮助宝宝学会这个本领,在他3个月左右时,可以教他和你“握手”。当您边说“握握手”并把手伸向他的手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宝宝竟然会张开小手和您相握、向你问好。



5.对捏

当宝宝能用四指耙弄到桌上的小丸如维生素药片时,就可以训练他手指对捏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小丸应由大到小,可从花生米大小的馒头到维生素C药片;小丸应放在宝宝手的虎口之间,这样就会促使他用拇指和其他手指配合捏起小丸而不是停留在用四指耙弄到小丸的水平。假如宝宝总是用拇指和其余几个手配合抓起东西而不是单独使用食指与拇指配合对捏,可以用手将宝宝的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握在您的手里,让他只能学着用拇、食指对捏。最自然的办法,是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时,将饼干或烤馒头片掰成小块,放在干净的盘子里,让他捏着吃。

对捏能力的进一步运用。

(1)撕纸:9-10个月,当宝宝掌握了对捏的本领后,他就会寻找机会运用自己的本领。许多家长抱怨这时的孩子喜欢撕书,其实他是在尝试自己刚学会的手的操作技能。为了满足宝宝能力发展的需求,可以给他一些干净的纸,上面先撕一些小口子,让他练习撕纸。撕纸带来的嘶嘶作响以及纸的大小的变化等,都能极大地激发他的兴趣,而乐此不疲地玩个不停。

(2)投小丸入瓶:1岁左右,可以让宝宝练习捏起小丸如乳酶生药片放进直径约3厘米的透明玻璃内,以训练他熟练地捏起小丸并准确地、有意识地放入瓶中的技巧。

(3)一页页翻书:1岁半左右,可以让宝宝学习捻起书一页页地翻书。在和他一起看《婴儿画报》等图书时,逐步训练他自己翻页。开始时他可能一次翻过好几页,您可先将手放在一页书的下面,让他捏起一页翻过来。等这个动作熟练后,可反复用“慢镜头”示范捻起书页,一页页地翻;还可用一张照片放在要翻开的一页下面,使他翻开这一页后找到照片。如此反复练习,在2岁前就能熟练掌握一页页翻书的技能。

(4)捏橡皮泥:2岁半左右,可以让宝宝学捏橡皮泥或一小块面团,搓圆用手掌压扁就成了块烧饼;捏一个圆球,上面插一根火柴就成了苹果;除了食品,可以给他捏几只小动物,办一个“动物园”;捏几个人和家具,做“娃娃家”的游戏,以提高他学捏橡皮泥的兴趣。如果用的是面团,加一点盐、1-2滴甘油和蜂蜜,就能使面团既柔软湿润,又表面光滑、没有裂痕,不用时套上一只保鲜袋放进冰箱,玩时再拿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