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方法探究_王哲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翻译研究方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研究方法

一、引言高考文言文翻译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和难度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研究方法。

二、文献研究法1. 收集相关文献:通过查阅书籍、期刊、网络等渠道,收集关于文言文翻译的学术研究成果,了解文言文翻译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分析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不同学者对文言文翻译的观点和方法,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规律和特点。

3. 借鉴经验:借鉴其他学科在翻译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文言文翻译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实证研究法1. 设计实验: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符合高考文言文翻译特点的实验方案,如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文言文翻译题目,观察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

2. 实施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学生的翻译准确率、用时等。

3. 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文言文翻译效果的因素,如学生基础知识、翻译技巧、心理素质等。

四、比较研究法1. 对比不同版本的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分析不同版本试题的难度、题型、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2. 对比不同学者的翻译观点和方法:分析不同学者在文言文翻译方面的观点和方法,为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3. 对比不同学生的翻译效果:分析不同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找出提高文言文翻译效果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法1. 收集典型案例:收集学生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案例分析: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文言文翻译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3. 案例推广:将成功案例中的有效方法推广到更多学生中,提高文言文翻译的整体水平。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特点、规律和技巧,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翻译指导。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还应关注以下方面:1.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化的文言文翻译辅助工具,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

翻译研究方法介绍

翻译研究方法介绍


12
Contents of Lecture One
1.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2. Translation criteria 3.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criticism 4.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16

《中国翻译字典》(1997):翻译批评是指“参照 一定的标准,对翻译过程及其译作质量与价值进行 全面的评价。” 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 分析原作,着重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原作 具有的功能; 2. 分析译者翻译原作的目的、所采取的翻译 方法及其译作针对或可能吸引的读者对象; 3. 从原作与译作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字进行 详细的对比研究; 4. 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评价译作,包括译者 采取的技巧与译作的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5. 译价译作在译语文化或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13
1.What i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criticism is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and translation apprec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expression, style, language and vividness on the backgrou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broader activity, analysis in detail, evaluating old and new translations, assuming that readers know the translation.

翻译研究方法

翻译研究方法

翻译研究方法翻译研究方法是一种学术研究手段,它强调在翻译工作中应用系统的、可量化的方法来研究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

这些方法通常涉及对母语和目标语文本之间内容、结构和语法上的差异进行分析,以及识别并解释翻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技巧。

翻译研究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和理解翻译工作的复杂性,并识别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

它主要关注的是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者如何将这些差异转化为有意义的翻译。

翻译研究方法的分析和理解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解决翻译问题,并更好地理解文本之间的差异。

翻译研究方法涉及许多不同的概念,其中包括:母语分析、目标语分析、语言对比、翻译过程分析、翻译策略与技巧分析、原文内容分析、翻译研究结果分析等。

母语分析是母语文本的系统分析,以识别出母语文本中的语言特征和文本结构特征,例如句子构成、语法特征和词汇特征。

目标语分析是对目标语文本进行系统分析,以识别出其中的语言特征和文本结构特征,例如句子构成、语法特征和词汇特征。

语言对比是比较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如语义差异、语法差异、语用差异等,以了解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翻译策略。

翻译过程分析是指深入研究翻译者面临的障碍,并识别翻译者正在使用哪些策略来解决这些障碍。

翻译策略与技巧分析是指研究翻译者使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技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翻译质量。

原文内容分析是指对母语文本进行系统分析,以识别出其中的文化、历史和文学背景信息,以及文本中可能存在的隐喻和象征。

最后,翻译研究结果分析是指对翻译过程中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以识别出那些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翻译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手段,它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解决翻译问题,并更好地理解文本之间的差异。

该方法涉及多个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概念,它们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语言,更好地解决翻译问题,并有助于改善翻译质量。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academic research means that emphasiz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and quantifiable methods in translation work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se methods usually involve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content,structure and grammar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texts, as well as theiden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used by translators.The main purpose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is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ranslation work, and identif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t focuses mainly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and how translators can turn these differences into meaningful translations. The analysis and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can help translators better understand languages, better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xts.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involve many different concepts, including: mother tongue analysis, target language analysis, language comparison, translation process analysis,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skill analysis, original content analysis,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ultsanalysis, etc. Mother tongue 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mother tongue text to identify the language features and tex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other tongue text, such as sentence composition, grammar features and vocabulary features. Target language analysis i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ext to identify its language features and tex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ntence composition, grammar features and vocabulary features. Language comparison is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such as semantic differences, grammatical differences, pragmatic differences, etc.,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and to propose translation strategies.Translation process analysis refers to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obstacles faced by translator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which strategies translators are using to overcome them.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skill analysis refers to the study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used by translators, and how they affect thequality of translation. Original content analysis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text to identify its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literary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s well as possible metaphors and symbols in the text. Finally, translation research results analysis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and propose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s are an important academic research means that can help translators better understand languages, better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xts. This method involves several different analytical and understanding concepts, which can help translators better understand language, better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支持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素质高,能力强,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科研习惯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熟练地掌握英语,第二外国语具有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的能力和一定的交流能力;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研。

毕业后能在本学科领域独立从事教学和研究,或在实际工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英语学科是湖南师范大学建立最早、基础最扎实、力量最雄厚的学科之一。

学科始创于1938年,有文化昆仑之称的、学贯中西的学者钱钟书先生是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该学科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予权,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省重点学科。

学科所依托的外国语学院是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所在的英语专业是湖南省重点示范专业。

学科已形成了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学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福克纳与美国南方文学研究、艾略特与英美后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狄更斯研究、现代英语词汇研究、女性文化研究、翻译理论与语言哲学研究、文学翻译与中国典籍英译研究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各研究方向互相支撑,互相渗透,优势互补,使学科的整体水平居全国的先进行列。

三、本专业研究方向及简介1、英语语言学本方向培养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从事教学、研究或其他有关工作。

2、英美文学本方向培养英美诗歌、英美小说、英美戏剧、西方批评理论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从事教学、科研或其他有关工作。

3、翻译学本方向培养中西译论、中西翻译史、文学翻译、实务翻译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从事教学、研究或其他有关工作。

四、专业课程一览表五、各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课程编号:00805020101课程名称:英美诗歌英文名称:English Poetry任课教师:蒋洪新适用学科、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英美文学、翻译学方向,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专业预修课程: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学史课程内容:本课程从英语诗歌的欣赏知识入手,继而对英美诗歌和诗论进行较为系统导读。

从翻译过程的“合”到翻译成果的“和”——“和合”翻译学始末

从翻译过程的“合”到翻译成果的“和”——“和合”翻译学始末
共 生 ,不 断丰 富 ,不 断发展 的关 系 I 】 方梦 之将 翻译 研究 不 同理 论归纳 为 翻译 研究 的 。 内环 和 外环 的关 。
派 到解 构 学 派 ,从文 本 转 向到 文化 转 向 ,从 文 化转 向再
到 翻译 转 向 。 中尤 以语 言学派 和文 化学 派的纷 争 为最 。 其
态正 是这 个 时代 的急 需 ,林 语堂 的选 择 和 合 了 时代
和合 概念来 自张 立文 的 《 和合哲 学论》 。两字最 早见 于 甲骨文和 金文 ,从 词义上 看 , 和 指 “ 和谐 、和 平 、 祥和 ;此处 的 和 不是 简单 、静止地 附加 ,而是 多元 、 动态地创生 ;“ 合 指 结合 、合作 、融合 。此处 的 合 不仅仅是外观 上的水乳 交融、和谐 统一 ,更指深层的矛盾 转化 、融合共 生 。 和合 指 的是 人一 地一 天 参合有 序的 自然和 生之道 , 体现 出来 的是 中 国人文精 神 【 。 。 , p 和合 指 自然 、社 会 、文 明等诸 多元素或要素 的相 互冲 突 、融合 ,以及在 冲突 、融合 的动 态过程中各元 素、要 素 “ 和合 为新结 构、新事 物、新生命 的总和 L。和合 思想 5 J 的核心 理念是 “ 生生 生生 是一个动态 、开 放、宽容 。 的理念 , 指 新 生命 , 事物不断化生 ……创 生是多样 的、 新
谭 载 喜利 用认 知 论 的原型 理论 将 翻译 研究 的不 同视角 归
这 些译 论 反 映翻译 研 究 的局部 而非 整体 ,从 单 一视 角研 究翻 译必 然会 出现 横 看成 岭侧成 峰 ,远近 高低各 不 同
收稿 日期 :2 1-0 1 0 11.8
结 为 核 心成 员 与 边缘 成 员 的关系 【 3 】 于中 国传 。基

《翻译研究方法论》评介

《翻译研究方法论》评介

《翻译研究方法论》评介《翻译研究方法论》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著作,全书共有六篇文章,主要围绕翻译理论与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这部著作是由著名的翻译学家李明杰教授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内容简介《翻译研究方法论》收集了六篇有关翻译研究方法和理论的文章,明确了翻译研究方法理论的贡献和面临的挑战。

首先介绍了语言学、翻译方法和术语研究方法。

这一章节从语言学角度出发,介绍了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介绍了两种翻译方法:翻译的过程和翻译的产品。

第二章介绍了跨文化研究的概念,以及在翻译研究中如何使用。

第三章介绍了翻译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及在翻译研究中对它们的影响。

第四章介绍了翻译研究技术,包括翻译日志、实地访谈和实验研究。

第五章介绍了研究的代表性,包括文本学的研究、翻译的角色以及文化变换的影响。

最后一章是对整本著作的总结,介绍了未来翻译研究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编辑的评价《翻译研究方法论》集中研究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是时下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本著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翻译研究方法,从理论、方法、研究范式、数据收集和代表性等多方面出发,分析翻译理论研究及其可能面临的挑战。

编辑采用以教为主,以研究为辅的方法,以深度分析翻译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主线,每篇文章均有全面的介绍和深入的讨论,并使用大量的图表和例子清楚地证明了每个概念的含义和用途。

此外,本书分析了跨文化研究的含义,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方法。

本书的编辑还讨论了研究的代表性,并以翻译的角色和文化变换的影响为例,提出了一些相关讨论,以此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翻译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

《翻译研究方法论》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对翻译领域的研究者和学者都有极大的帮助,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论翻译学研究方法

论翻译学研究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特定的翻译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实验 法可以验证假设、探索新现象并测试现有理论的适用性。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特定文本或项目的翻译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案例研究 法有助于了解特定文本类型或领域的翻译特点和问题。同时,案例研究还可以 为特定领域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1、语料库与翻译研究:语料库作为一种强大的研究工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 大量真实、自然的语料。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翻译过程 中的语言转换规律、译者的风格和策略等。
2、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理论构建:通过对比和分析翻译与非翻译文本的差异,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理论旨在揭示翻译的本质和过程。此外,基于语料库的翻译 理论还如何利用语料库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3、翻译教学与培训:语料库在翻译教学和培训中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展示真 实的翻译示例和错误,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识别翻译中的常见问题,提高翻译 技能。同时,它也为翻译培训提供了可衡量的标准和资源。
4、机器翻译与自然语言处理: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技 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如何利用这些技 术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以及如何解决机器翻译中遇到的语义和语境问题。
研究结果
通过对不同研究方法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 视角和优点。文学翻译研究方法翻译的艺术性和修辞处理,揭示了原文与译文 之间的美学关系;语言学翻译研究方法则翻译
过程中的语言规律,为我们深入理解翻译过程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
认知翻译研究方法揭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策略,有助于我们了 解译者的思维过程和认知规律;社交翻译研究方法则将翻译置于更广泛的社会 文化背景中,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解释翻译现象的新视角。

英语翻译理论研究方法分析

英语翻译理论研究方法分析
译 功 能 的 区 分 ,针 对 不 同的翻 译 内容 进 行 图形 结 构 的 拟 订 . 切 译 的 功 能 性和 质量 性 ,重视 对翻 译 文本 和 原 文 内容 的 比较 , 重
实有效的进行翻译方法的应 用。选择 积木的切 割方式 , 进行事 件和逻辑的分析 . 专注进行概念的转换等l 1 I . . 二、 英语的语言翻译特征 除上 述 英语 翻 译 的理 论 内容 之 外 , 英语 翻 译 的语 言特 征 也 具有一定功 能性 和重要的作用 .针对英语的语 言翻译进行分 析, 掌握特征性也是 非常重要的研 究基础 6 1容之一 。针对翻译 的 内容进行 细致 的分析 . 需要 掌握翻译 的词汇方向 , 侧 重 于不 同的翻译 文本进行翻译词汇的选择 . 如科技 类型 的文本 涉及到


译, 考虑到众 多的角度 与方 法。侧重进行词汇 内容的翻译称之 为词 意 翻 译 方 式 , 还 可 以进 行 发 音 的 直 接 翻 译 , 或 者 结 合 实 际 的词汇含 义即发音进行翻译等. 在具体翻译的过程 当中需要根
据 文本 的 内容 及 内涵进 行 句子 的翻 译 , 要 保 证 翻 译 的 通 顺 和 连
求. 进 而保 证 社会 各 项 工作 的顺 利 进行 与 良好 提 升 . . 英 语 翻 译 理 论 概 述 英语 翻 译 的 工 作 非 常 复 杂 . 其 中的 6 1容 涉 及 到 众 多的 理 论 元素 , 针 对 英语 翻 译 的 理 论 进 行 剖 析 和 理 解 , 能 够 实 际 的 完 善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6 ) 1 0 — 0 1 0 8 — 0 1
对科技词 汇的掌握 和应 用,还有很 多派生词的使 用也非常关 键. 直接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 除此之外 , 还存在 语法和句子翻译 方式 的 6 1容 。针 对 不 同 的语 句时 态和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与 研 究 , 关 注被 动、 非谓 语等词汇在段落 中的 转换 , 希望能 够进 行 比较 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9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Sep 2006第25卷第5期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ol 25No 5
翻 译 研 究 方 法 探 究
王 哲
1,2
(1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外语系;2 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 要:当今时代,翻译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翻译研究持续升温,而选择适合自己作为研究切入点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对译学研究方法的探究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关键词:翻译研究;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6)05-0128-02
收稿日期:2006-01-10
作者简介:王哲(197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翻译教学与理论研究。

目前在译学界,翻译研究持续升温,研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研究方法的繁荣说明被研究对象受重视程度的加强,也说明了研究者们思想及眼界的开阔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更说明了被研究对象自身地位和社会价值的提高。

翻译研究方法确实得到了大家的重视,而对于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会促进翻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也为立志从事译学研究的人们提供了在研究方法上可供选择的余地和努力的方向。

一、 译史 名家 研究法
我国至少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有了通过多重翻译而进行交流的史实(陈福康,2000:2)。

经历了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 五四 的西学翻译三次翻译高潮,中国翻译界又迎来了目前的第四次翻译高潮,而这一次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西方的翻译史经历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近代欧美各国翻译的语文学阶段;经历了以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为起点,以将语言学理论用于讨论翻译问题并作为翻译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的结构主义阶段;也经历了拒斥形而上学、反对中心和权威,包括破除语言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提倡解构文本,运用描写主义方法的解构主义阶段。

中国从古代到晚清,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前后经历了3000多年的悠久译史,中国译界对支谦、道安、鸠摩罗什、玄奘、徐光启、马建忠、严复、林纾、鲁迅、林语堂、朱生豪、朱光潜、茅盾、傅雷、钱钟书等译学家
的名字早已熟记在心。

到公元前3世纪,有文字记录的翻译作品的问世标志着西方古代翻译的开始(李文革,2004:1)。

西方翻译界则在学派争辉中涌现出了纽马克、奈达、霍姆斯、佐哈尔等众多翻译学家。

二、 流派 理论 研究法
中国译学界更注重理论的提出,而且特点是:不重体系,随感而发,经验之谈。

无论是 信、达、雅 、 神似 ,还是 化境 ,中国译学家们在阐述翻译思想时,总是力争用最概括、最简洁的字眼儿来归纳自己的感悟。

与中国译界不同,西方译界学派林立、观点迭出。

主要有 文艺学派 、 语言学派 、 研究学派 、 阐释学派 、 解构主义流派 、 培训班学派 和 释意理论派 等流派。

西方能够产生如此多的翻译学派有许多原因。

西方译学家们往往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职业背景,其语言、思想、研究方法绝不雷同,他们还有很强的发散性思维、异向思维和批判性(李文革,2004:目录,5,6)。

西方翻译理论思想均体现在各位译学家在构建各译学门派时的阐述文章及著作之中。

三、 范畴 类型 研究法
划分范畴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常见模式,翻译学也可划分为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两个范畴。

应用翻译学里应包括翻译教学、翻译美学、文体翻译学、文化翻译学、社会翻译学、符号翻译学等等形式,像有关于会议、谈判、外事、政法、新闻、商务、旅游、科技、影音、演说等等的翻译就都可以归入到文体翻译学之中进行研究。

理论翻译学则对翻译整体理论和对各种应用翻
128
译学有指导作用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和研究。

当然也可以按类型对翻译进行划分。

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社科翻译、跨文化翻译等划分方式使人们能够更明确地进行某一类型的翻译研究。

四、 经验 技巧 研究法
在悠久的翻译历史中,译者们通过实践总结出许多经验技巧。

翻译初学者可以把它们作为翻译研究的基础知识来学习。

以英汉汉英翻译为例,关于词汇、句子、篇章、习语、修辞的翻译方法,以及对原文中标点符号的处理方式都属于翻译学习的基本经验技巧,它们可以被称之为翻译研究方法论。

方法论具体包括:对应、代偿、增补、省略、分切、阐释、引申、替代、重构与音译等手段(刘宓庆,2005:目录)。

五、 评论 赏析 研究法
对于翻译评论与赏析更专业的称法叫做翻译批评。

批评要讲道理,而且要有说服力。

说服力体现在论证严密、材料准确等方面,或者体现在语言的感染力及内容的道德力量等方面。

根据什么去批评一部作品,一种思想或一段言论?在进行翻译批评之前,我们要清楚翻译批评的性质、意义、目的和原则,要选准批评的视角和参照系。

批评是有层次的,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批评更应有个标准和尺度。

关键是要掌握好翻译批评的标准(杨晓荣,2005)。

只有这样,评论才能客观公正;评者才能畅所欲言、有的放矢;被评者才能欣然接受、心平气和。

当然,批评不是一味地批判,肯定成绩也是翻译批评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形式分类研究法
翻译可分为笔译、口译和机器翻译等几种形式。

立志研究笔译的人应该多看多写多思考,立志从事口译的人应多读多说多实践,而研究机器翻译是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减少失误。

口译按操作形式可分为交替、连续、同声、耳语、视阅传译等;按操作内容可分为会议、谈判、礼仪和导游口译等(梅德明,2000:14 16)。

七、学术参与研究法
翻译研究可以从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入手。

可以从报刊网络等媒体上了解各种翻译方面的学术资讯,也可以订阅一些权威的学术期刊,积极参加一些翻译方面的学术会议,拜访几处学术圣地,甚至加入各种翻译学术组织。

通过广泛的学术参与,能使我们更快地学到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翻译大家庭里,更广地接触翻译界,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术发展机会。

八、 以译促研 实践法
中国的知名翻译家们都是先经历了大量的翻译实践之后,才开始对译学展开研究发表看法的。

只注重钻研理论不屑或不敢于动手翻译东西的人,不能算是翻译工作者,充其量是翻译爱好者。

如果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学术范例都是借用别人的研究成果,那么自己在研究、讲解或评介时,心里也不会踏实。

纸上谈兵只能是空对空,只有通过亲自参与大量各类文体翻译类型的口笔译实践之后,一个人才有资格自称为翻译工作者。

译学研究的方法还会有很多另外的划分方式,这里只是其中一部分,希望为翻译研究者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以上几种方法是按其特色归纳出来的,实质上它们是共通的。

以其中一种方法进行译学研究,势必会在研究深入时而融会其他几种方法。

总而言之,对译学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应得到重视和加强,在这方面多作一些探究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 上海: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2000
[2]李文革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4
[3]杨晓荣 翻译批评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5
An Inquiry Into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W ANG Zhe
(English Department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 na)
Abstract:The effect of transl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 t in the society nowadays Translation studies become more popular Choos ing a proper metho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s very importa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re are some characteris tic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he inquiry into the method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hould b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an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translation studies;methods;inquiry
(责任编辑:乔瑞雪)
1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