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哈姆雷特的悲剧意义

冷和平

西方有这么一种人,他人的一部作品出名了,便急乎乎的为这部名作来个续集,好则好矣,解了看客之渴,怕就怕是狗尾续貂,让人骨鲠在喉。如《廊桥遗梦》之续,着实的毁了罗伯特·金凯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早些时候,《飘》也有过续集,叫《斯佳丽》的,委实没几分印象。倒有一部续作,叫《哈姆雷特前传》的,颇有看看的必要。

写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厄普代克,书中,对老哈姆雷特怎样僭越王位,而在他死后,皇后为何迅速改嫁与克劳迪斯都有详细的交代,这倒解了《哈姆雷特》的许多未解之谜。

中国元代有个叫关汉卿的,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写过不少的作品,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了,老辈人大都听过或看过这部作品。“六月飞雪”的典故就出于《窦娥冤》的第三折,“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那“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说的便是一场窦娥奇冤。实际上,这部作品和《哈姆雷特》颇有几分雷同,都有报仇的主题,有谴责改嫁的情节,有冤屈的亡魂,还有误杀他人的错中错。

有了关汉卿,中国从此便有了悲剧。

关汉卿要比莎士比亚大许多,写下的剧本也比莎士比亚多30个。窦娥有句话说“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和哈姆雷特说的“丹麦是所监狱,世界是所大监狱”如出一辙,窦娥的这种诅咒天地的控诉力量不减哈姆雷特诅咒自己的国家,但窦娥喊出的此话却比哈姆雷特的整整早了300年。

关汉卿的悲剧冲突倾向于节制、折中和调和,结局总是个大团圆,符合国人的文化精神,自此以后,悲剧作家们便团圆到底而一发不可收拾。而莎士比亚却一悲到底,基调是严峻、深邃的,主题是死亡。难怪连鲁迅先生都说“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在对人类心理品质的探讨和表现出的巨大震撼力上,两者差异较大。

莎士比亚的悲剧受古希腊悲剧影响很多。古希腊悲剧中有个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这个形象的出现宣告了欧洲古典文学中命运悲剧的诞生。俄狄浦斯不是与自然力量相抗衡,也不是与邪恶势力作斗争,而是凭自己的意志和勇气与不可知的命运较量,在拷问自我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罪过追究和惩罚。这一形象改写了希腊人的英雄观念,而且使古希腊“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在西方文学中得到形象化的演绎和延伸。

从命运悲剧到性格悲剧,莎士比亚的转换让哈姆雷特的形象有了一千个成功的理由:挑战命运、追问自我。命运和哈姆雷特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父王暴死,母亲改嫁,“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是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哼!哼!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叔父克劳迪斯篡夺了皇位,并暗地里要除掉自己,女友奥菲利亚神经失常,溺水而亡,未来的岳父又被自己误杀,悲痛和郁闷使年轻王子昔日惯有的快乐荡然无存,只有无数个悲哀的日子。“痛哭转瞬早变成了狂欢,世界也会有毁灭的一天……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事实的结果总难符预料。”莎士比亚把哈姆雷特置于“天命”的罗网中,让他在劫难逃。另一方面,作者又把哈姆雷特作为人类意志的代表去和不可逆转的命运抗衡,让人类意志与命运处于一种绝对的矛盾之中,从而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哈姆雷特》中有一句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是莎士比亚命题中对人性的自我拷问和对生命意义的质疑,译者如斯。

朱生豪: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梁实秋: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卞之琳: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许国璋:是生,是死,这是问题。

王佐良: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

方平: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难题啊。

孙大雨:是生存还是消亡,问题的所在。

……

这样的一种天问,分明是哲学角度上“认识你自己”的精神呼吁!这种呼吁一反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男女主角与外部力量发生尖锐冲突的模式,转而向内心

冲突阶段的重新架构。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哈姆雷特的悲剧交织着人们的情感取向和思辨的哲学蕴含,尽管命运的掌控是他无法逃脱的囚笼,可是渺小的生命反抗命运的坚韧彰显了人类无坚不摧的伟大。哈姆雷特认为他所面对的现实以及他本人承担的扭转乾坤的责任是天命使然,但同时,他又为此忧郁烦躁,他发誓报仇说:“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重整乾坤”已不是复个人之仇,而是由个人之仇推及到人类社会的某种秩序。

他努力地从感情的激流中跳出来,恢复理智,决定行动:“从这一刻起,让我屏除一切的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满在我的脑际!”他的行动,相对于他“重整乾坤”的责任来说,其实远不是能完全彻底解决问题的选择,但毕竟是一种选择。因为就责任来说,并没有一种最佳选择。所以哈姆雷特的意义,就在于他的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是西方文学关于“人”的思考母题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莎士比亚对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发展和超越。

实际上,哈姆雷特的延宕和忧郁的性格都是通过他的独白表现出来的。在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中,有台词的人物是1227个,而台词最多的就是哈姆雷特,其心理独白有8段之多。

有人说,哈姆雷特是道德高尚的人,但不是英雄;是思想家和战胜意志软弱的优秀人物代表,但又是个人主义者和毫无性格可言的传声筒。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哈姆雷特就是这一个。

奥赛罗的忌妒、麦克白的野心、李尔王的父爱、哈姆莱特的复仇,都让莎士比亚在黑色的祭奠中完成了悲剧意义的最高界定。人们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明白了什么是天命、什么是苦难,什么是抗争,什么是柔顺。或许人们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读到的是处于惊奇和迷惑状态中一种积极进取的充沛精神,是苦难人生步履维艰的跋涉,是坚韧和执着的信念所引发的顽强。

从古希腊的俄狄浦斯、美狄亚,到窦娥、哈姆雷特,生命都是一种无法选择的更替,人们从这群悲剧人物的身上感悟到的不仅是意志与天命的外在冲突,还有坚强与软弱、果敢与犹豫、清醒与困惑的反复,更有人类认识自我的突破与警醒。《哈姆雷特》作品的伟大就在于它以震撼人心的艺术表现力描绘了哈姆雷特在命运之神与内心挣扎之间的超乎寻常的悲壮决斗、生死搏杀。

正确的认识自己

正确的认识自己 (2008-02-11 16:39:11) 转载▼ 标签: 分类:生活感慨 杂谈 古希腊人曾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罗神殿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要认识你自己."我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生活中却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主要的问题等等.事实上,这种现象的产生是正常的.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体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有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象照镜子那样简单.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处于各种不同的评判和议论之中,有人赞许,称颂你;有人批评,责怪你,甚至歧视你.在这各种各样的议论中,你能正确地分清哪个是真正的你吗?你是从这些评价和议论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丰富自己,改造自己呢?还是丧失了自主精神与独立人格而淹没在他人的评议中呢?可见,客观地,透彻地,准确地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本身常有情感态度,伴有自我评价的感情,即对自己是好感还是恶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这取决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态度是排斥还是接纳.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对自己采取接纳的态度.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一切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确地认识,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不能欺骗自己,排斥自己,拒绝自己,更不能烦恨自己.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君子能自我悦纳,心情开朗;而小人则不能接纳自己,故常自苦,自危,自惭,自卑,自惑乃至自毁.悦纳自己是一种心理状态,与客观环境并不完全相关.有些人虽有生理缺陷,但很乐观;有些人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但却不喜欢自己;有些人并不富裕,却知足常乐;有些人有钱有势,却并不深感快意.据说,古代有位皇帝,他有无数美女和珍宝,无穷的权力与财富,但却自觉不快乐,不幸福.一次,他问一位哲学家,究竟谁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哲学家回答说:"当你自己认为自己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时,你就是一个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其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但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后,就当作包袱背起来,老是挂在心头上,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于是自己的精神优势被自身的弱点与缺陷所压垮;自身的潜在能力与智慧被自身的虚张与拒绝所泯灭.当然,成功的规律不是说只要悦纳自己就能成功,而是说不悦纳自己就不能成功.自卑者往往也能看到身边有许多有利的条

以“认识你自己!”为题,写作(整理精校版)

以“认识你自己!”为题,写作 作文辅导 0529 2040 认识自己 古希腊的特尔斐神殿刻着一句铭文:“人啊,认识你自己!”——虽以神的口吻,却是人类对自己的告诫。曾经俄罗斯人能在外国人面前坦言本民族的懒惰,这种对自身的清醒认识和不避短的勇气成就了今日俄罗斯的快速发展。因此,认识自己无论对于个人还是集体甚至全人类都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个人而言,《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就充分体现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也许我们不是“君子”没有“博学”,但“日参省乎己”也是可以做到的。古时的毛遂之所以能成就千古佳话,就是因为他能够十分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水平,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认识自己便是一种应变能力,因时而动,然后,才有了鲁迅的弃医从文,有了马克思由做诗人到研究社会科学的转变,有了莎士比亚,这样一个梳羊毛者到文学巨匠的伟大转变。这些人就是因为能充分认识自己,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他们的人生才别样精彩。但是,认识自己的优点很容易,认识自己的缺点并且不对它们讳莫如深就需要足够的勇气了。许多人正是缺乏这种勇气,每天疲于掩饰却不思进取,最终荒废了大好年华。 对于国家而言,如果不能认识自己,后果是无法估量的。建国初期的“浮夸风”、“大炼钢铁”、“××年赶超英美”等各种不现实的行为与信念造成了我国资源的浪费和发展的滞后。而现在,我们已经十分明确了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并且能够脚踏实地地发展建设,祖国的飞速发展有力地证明了认识自己是进步的基础。只有认清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才能确定更切合实际的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摆正自己的位置。我想,如果这样的话,“赶超英美”将不再是一句大话了。 但是,对于全人类而言,认识自己已不再是为了发展,而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在这个疮痍满目的地球上繁衍下去。非典的爆发,禽流感的肆虐,大自然已经敲响了警钟。人们不能再沉浸在“唯我独尊”的虚幻中了,清醒的认识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已是十分必要的了。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再聪明也无法与自然的智慧相媲美。自然能创造人类,就有能力毁灭人类。如果还执迷不悟,那人类只能在不归路上越走越远。其下场可想而知了。 一个个充分认识自己的个人组成一个理智的民族,理智的民族造就一个务实的国家;许多国家组成一个世界,一个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完美世界。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经常拿来引用来规劝世人。人们对这句箴言可以有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应该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古希腊人大概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泰勒斯回答:“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泰勒斯回答:“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而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哲人赫拉克利特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把自己当作标本,借此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如上所示,几千年来,人们对“认识你自己”作了很多阐述和理解,谁对谁错姑且不论,我想的是,人为什么要“认识你自己”呢?在我看来,这大概可以这样来说明:人,生而无知;知,是后天学习的结果。(所谓生而知之的说法是不可信的。如颜渊说老师孔子是“生而知之”,是他对老师的崇敬使然,我们不可这样理解,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孔子说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了。)一个生而无知的人,一开始的时候,对陌生的世界是既好奇又无畏,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而好奇无畏的人,犹如无头的苍蝇,难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这样,无知的人就会产生恐惧,同时,他“吃一堑,长一智”,开始由“无知”向“知”(“小智”)转化了。 “知”的人,因其“知”而对陌生的事物产生畏惧,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为了逃避对陌生事物的恐惧,一般来说,他只能依赖既有的经验行动,而不敢冒险。这样,“知”(“小智”)不仅没有能够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相反,他却阻碍了人的前进步伐。从这种意义上说,“知”即“小智”,实与“无知”不相上下,严格说来,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知”,而人天生的“无知”其实是无所谓的,它仅仅是“不知道”而已。“知”即“小智”,实乃“无知”,它是普通人的精神意识状态,它受一种“鼠目寸光”的功利主义原则支配,只能支持普通人应付熟悉的环境,免受外界伤害,而对陌生的事物和突如其来的变故,它就很难应对了。 为了应对个体经验的有限性,人们发明了“学校”和“教育”,以众人的经验弥补个体经验的不足。“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个体知识的有限性。因此,我们通常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称为“知识分子”。可是,“知识分子”的知识仍是有限的,更不用说普通人了,因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养生主》)。而现实是不断变化的,很多事物的出现和事件的发生是超出人们现有经验的,“诱惑”与“恐吓”无处不在,因此,人依据经验行动总是有限的。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那么人的现实生活就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很难从从容容地过好每一天。即,这时的人不是生活在寻欢作乐中“乐不思蜀”,就是生活在对未知的“恐惧”之中。生活在贪婪中,人就会利令智昏,丧失原则,放弃人生的最终目标。生活在恐惧中,人的精力很难集中,生活质量和效率必大打折

认识你自己教学反思

认识你自己教学设计2011-10-24 古语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深奥,可以改用“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一、导入新课: 师:古人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自知即是自己知道自己,这 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生:正确认识自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一开始不太懂,老师引导之后才知道)师:为什么说正确认识自己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 生:没反应(不知如何应答) 师引导生讲: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那他就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这样他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认识你自己”【板书】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略)让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好!师:我们通过小游戏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我们是怎样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呢?让我们来给自己画一张相,看看自己是怎样的独一无二法。围绕“我是---------的”用十五个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自己。(给出一批参考的形容词)(10分钟)时间太长,使得整个课堂有点沉闷 师:从刚才我们给自己的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和认识自己?(应该先让2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画像,再从他们的陈述中分析概括出以下的三个方面,之后讲解一下)此环节的忽略使得课堂氛围继续下沉生:。。。。。【板书】 师:大家统计一下自己的自画像中,属于这三方面的分别占多少句。 生:。。。。。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 师:现在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可以写你自己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和最突出的缺点或者自己的性格。最重要的是你认为他们最能代表你自己。 生:(2-3名) 师:你们再评价一下自己的同桌,写出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生:(2---3名)这个环节学生回答了,但是我没有就学生的回答做一下评价,导致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下降,课堂活跃不起了。还有如果能让同桌之间多一点说会更好。 师:你同桌说的和你自己认为的是否一样? 生:不太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停顿几秒钟让学生思考) 师生一起回答:思考的角度不一样,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公正。这说明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还需要怎么样做啊? 生:听取他人的意见【板书】 师:那是不是他人的意见都是对的呢? 生:不是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人的意见?要不要听他们的意见?那要不要全听取他人的意见?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生:。。。认 识 自己 的重要性 讲解缺失

认识自己 习题

《认识自己》习题 一、基础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福州中考)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爸爸:“为什么这么问?”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 A.“你需要学会自立。” 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2.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刻。”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①能够使我们有足够去面对困难的力量 ②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能彻底解答“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④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善待他人 A.①②③8.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方面的有( ) A.我是七年级(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 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活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4.(2016·盐城中考)漫画告诉我们要( ) A.自尊自信积极悦纳自我 B.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C.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 D.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

5.在自我推荐优秀学生班会活动中,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助人的小英,谈到自己还有不少缺点,比如性格不够开朗,遇事容易急躁。小英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D.通过和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贵有自知之明”。从这些话语中我们能获得的信息是() A.认识自己很重要,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B.认识自己会受到知识、经验等限制,具有一定的难度 C.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认识自己,这样会更全面、更准确 D.认识自己很不容易,并且不如学习重要,我们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7.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告诉我们() A.旁观者最了解自己 B.人无法认识自己 C.我们要多观察别人,少分析自己 D.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并且从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和认识自己。 8.小强与朋友们的聊天记录中,能够体现正确认识自我的是() A.小宇:我身上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B.小刚:我脑子笨,再努力也没用 C.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D.小明:长得帅最重要,不学习没关系 二、综合题 (二)简答题 9.刚上七年级的赵凯在开学后的第一个班会上这样向同学介绍自己:“我在小学时,被同学们称为小机灵、调皮鬼。叫我小机灵,因为我的动作比较灵活,头脑也比较聪明,我上课爱思考,爱发言,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说我是调皮鬼,因为我经常在教室里打闹,有时上课管不住自己,为此也被老师批评过。我的兴趣挺广泛,看书、下棋、摄影、旅游我都喜欢。我想在新的集体里改正缺点,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做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1)赵凯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为什么?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的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都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而丧生。最后一个流浪者猜到了答案。谜底是人。它把人的一生浓缩为一天的经历,婴儿呱呱坠地,一开始只能在地上爬,成年后两条腿走路,老年的时候,步履蹒跚,要借助拐杖才能走路。所以是四条腿——两条腿——三条腿。如果你能站在一生的角度来认识你自己,这个谜语就不难了。 的确,认识自我是一道难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自己,在于其理性;认识自己的目的在于认识最高真理,达到灵魂上的至善。“认识你自己”还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与之相对的石柱上刻着另一句箴言:“毋过。”这两句名言作为象征最高智慧的“阿波罗神谕”,告诫着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要做出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我国古代先贤老子也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大意是说: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而了解自己更是一种智慧;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 可以说,从古到今,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无尽的探索之中。“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一生会如何?”如此的问题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现代人在社会中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理想的工作机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如果不了解自己,我们可能会成为职业社会的迷失者。 大学毕业初期,小吴对于干哪行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由于求学时期家庭经济不是很好,所以工作以后他的标准是向“钱”看。毕业后的五六年,他几乎每年换一份工作。先是在办公室当文秘,一年后正赶上保健品热销,他就应聘到一家保健品公司去当推销员。没干多久,受市场形势的影响,他所在的这家公司渐渐走下坡路。这时有个朋友拉他去一家营销策划公司,月薪还不错,于是他又毫不犹豫地改了行。这回干了一年有余,收入虽比以前多了些,但离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还有很大差距。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

认识你自己(周国平)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认识你自己”理解为认识你的最内在的自我,那个使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核心和根源。认识了这个东西,你就心中有数了,知道怎样的生活才是合乎你的本性的,你究竟应该要什么和可以要什么了。 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各种宗教有静修内观的功夫,对于一般人来说,那毕竟玄了一点。而且,内观的对象其实不是上述意义的自我,而是这自我背后的东西,例如,在佛教是空,在基督教是神。 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认识自我的方便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那个最内在的自我始终是在表态的,只是往往不被我们留意罢了。那么,让我们留意,做什么事,与什么人相处,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感到喜悦,或者相反,感到厌恶,那便是最内在的自我在表态。就此而论,知道自己最深刻的好恶就是认识自我,而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倘若有了自己真正钟爱的事和人,就可以算是在实现自我了。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人海里,你认识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人,但是,你认识你自己吗? 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却不容易——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也是漫步人生的真实写照:人生在世,各自的脖子前后都挂着一个袋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过错,而且经常摆在自己的眼前,看得清清楚楚;背后装的是自己的过错,既看不见,也不容易感觉到。 正确认识自己,就得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价。一个有理智的人,对自己的能力评估有一个客观的定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高估或低估。人生在走上坡路时,有些人往往把自己估计过高,认为凭自己的能耐,一切所求的东西都能唾手可得。这样的人往往把运气和机遇也看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人生在走下坡路时,有些人又往往把自己估计过低,容易把困难和各种不利的条件看作自己的能力不足,自己怀疑自己,动摇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都会毁损自己,毁损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要善待自己,不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你可能貌不惊人,没有俊男倩女的自然条件,没有宽裕的经济,但英俊、美貌、宽裕的经济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善待自己就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也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要做到扬长避短,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到最好,把自己的行动发挥到最佳,做到愉快地生活,乐观地工作。 正确地认识自己,就是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人在职场,要懂得扮演好自己应扮演的角色,要懂得学会做自己该做的事。尤其是——对于职场某些规则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不遵守规则,更不能“我行我素”。什么是聪明?什么是愚蠢?有人是这样定义的:做该做的事就是聪明,做不该做的事就是愚蠢。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准这样一条道理:有个人主观臆测不要紧,要紧的是不要陷于个人主观臆测不能自拔而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如果把现在的工作做好,那人家就会肯定你,如果现在的工作做不好,什么都不是。

认识你自己精选作文

认识你自己精选作文 篇一:认识你自己 希腊有一座神庙,门上写着:认识你自己。先哲的智慧真是让人景仰。都说青蛙是富于探索精神的动物。一只青蛙曾对自己的走路方式不满。祈求像人一样走路。而愿望实现之后,却因为自己的眼睛长得不太是地方,最终饥渴而死。青蛙失败的探索给我们一个教训,那就是要认识自己,从实际出发。 在今天这个讲究个性,倡导创新的时代,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看大街上的俊男靓女,电视海报上夺目的明星,一个比一个刺眼,刺目的服装,张扬的外表,举手投足都在向人显示自己的个性。但是,我们是不是常常觉察,在些人的“个性”与其本质显得太不搭调。偶尔给人一掠而过的惊异,他自己正暗自得意,旁人却如吞了苍蝇,觉得颇有东施遗风。殊不知真正的个性应该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是一种美,个性应该是只属于一个人的从根到叶均美丽不败的花朵,不充分的认识自己,盲目追求惊艳,不结合本身实际而造出的个性终只会沦为恶俗。 追求个性的男男女女,擦亮双眼去认识自己,相信自会从心底绽放美丽。那些在竞争中追求不败的人也应该如此,认识自己发挥出自己所有的能力。

敬慕凤凰卫视的曹景行。作为一位头发花白的人,在凤凰卫视这样娱乐泛滥的电视台做评论员。他没有登台乱叫扭腰的资本,也没有学某些主持人一味讲烂俗的笑话。他只用一个中年人的成熟与儒雅,开拓一方干净的天空,感动了那些都市繁忙急躁的心灵。他独特的魅力也足以胜任目前清华客坐教授的职位,看到他,我相信在昏暗的文化界还有希望,无论娱乐如何铺天盖地,有些东西是不倒的,他充分认识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诠释出人应该有的成熟思想,对于某些盲目跟风和网络中频频出现的丑角,实在是极好的楷模。 认识自己,不美丽的东施假如学会善良和坚强,也会散发另一种气质。认识自己,攀授的凌霄花即便不如荷花亭亭玉立,也可以独享一份妩媚动人。认识自己,记住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篇二:认识你自己 秋日没必要沮丧,春天也无需骄矜。秋有秋的硕果累累,枫叶映火;春有春的柔风细雨,万物复苏。春光与秋色各有特色,各人喜好又不同,又何故来评判春光与秋色哪个略高一筹,不如尽情享受不同季节的特色。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必要因为之间的差异而滋生沮丧、骄矜的情绪。这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无独有偶的。上帝给了我们所有生活的工具,关键是你怎样利用它,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扬长避短,协调开展。(中国精选作文网 t262)

如何认识你自己

如何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能够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缺点与潜能,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认识你自己能够帮助自己找准人生定位,从而正确树立人生奋斗目标;认识你自己,能够帮助自己触碰灵魂,从而活的更加真实、快乐、幸福。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呢? 第一,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我们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和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体态、性格、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伴随着情感体验,如由身高外貌等引发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绪情感。以及,在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过程中,我们是否有目的、自觉的调节和控制我们的行为和想法。我们要善于剖析自我,深刻认识自我,更好地认识外在形象和内在自我。 第二,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我们都知道“旁观者清”、“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向他人了解自己。我们要虚心听取他人的评价,同时又要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人的评价,以便我们从多角度来认识自己。 第三,通过社会比较认识自己。自我观察和他人评价难免会有各自的主观投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比较更好地认识自己。我们现在的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未来进

行纵向比较,与同龄人或者有类似条件的人进行横向比较,通过更全面的纵横社会比较来正确认识自己。 第四,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根据各种活动过程与结果来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组织开展活动来分析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读书活动,发现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及时的查漏补缺等等。通过具体的活动分析自己的表现及成果,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第五,通过反思总结认识自己。我们发现在以上四个步骤中,我们都是在发现和认识自己,很多人也的确是那么做的,但是还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我们还需要经常反思和总结自己。多写日记多记录自己,及时归纳和善于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认识你自己》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阅读答案 《认识你自己》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认识你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 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对此,老子的教导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不过表明了人有力量,或人有战胜他人的力量,自知才让人成为战胜自己的强者。所以他紧接着又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能“知人”,固然可见出智慧,但这种智慧也容易流于算计,或易为狡黠。只有同时能够“自知”,才算神志清明,并因着这种通透的明澈,他才不易受人蒙蔽,并不易自蔽而蔽人。 那么,什么是“自知”呢?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评功摆好是自知,它更多的是指向对自己短处的认知,并且不是那种自然的短处,而是知道什么是自己所不具备的德行,从而谦虚地学习别人;什么是自己所承受不起的赞誉,从而识趣地让给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知这件事说说容易,真做起来难。 人什么时候需要“自知”?是在日常吗?不是,是在荣誉猝然降临、赞美纷至沓来的时候,这种时候往往牵涉到利益,能做到大利在前,撒手一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告诫自己“自爱不自贵”的同时,做到“自知不自见”,也就是不自我表扬,得意洋洋,很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真的具有大智慧。从这样意义上又可以说,有时自知这件事,连说说也是不容易的! 所以,老子特别提出:人要“知不知”,就是要知道却不自以为知道,这是讲谦虚的重要性,是一种对一己之才终有所不逮的自知。如果反是,“不知

知”,即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就是太坏的缺点了。 可是,千百年来,人还是如此,“知不知”的太少,“不知知”的却到处都是。至于看别人明白,看自己糊涂的就更多了去了。看别人明白,往往被人称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所以人们每每强调,在江湖中行走,在社会上历练,首先在识人,知道哪个可以合作,哪个不可信赖。可一旦遭到失败,他们也最容易采取诿过于人的做法,一句“算我瞎了眼了”,就可以将自己的无能与过错推卸得干干净净;侥幸的话,还可以博得他人的一份同情;一旦受到伤害,记恨别人的时候,也可以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阴冷的话:“我认得你!”有几个人能真的认得自己,知道自己有此一难,全是个人薄德;有此一辱,或出一己的轻躁呢? 正因为如此,由老子书中引出的“人贵有自知之明”一语,才成了高悬在每个人头上最明澈的镜子。想到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善于奉承的人一定也精于诽谤”,可谓知人之言,因为他道出了所有的赞辞都有可能掺入miyao的事实。但他认识自己吗?恐怕未必。还有,他是伟人吗?我们以为当然是,但用老子的标准,恐怕也未必。 6.下列对“自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自知”,既要知人,也要自知,这样才能达到神志清明,不受人蒙蔽和自蔽。 B.所谓“自知”,既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当然更要知道这二者哪个占主要成分。 C.所谓“自知”,既不是指对自己优点的自知,也不是指对自己自然的短处的自知,而主要是指对自身德行不足的自知。 D.所谓“自知”,必须先“知人”,然后“知己”;是那种建立在“知人”基础上的“知己”。 【解析】A项将“知人”“自知”并提,且“神志清明”后面的内容是自知的结果而非含义;B项原文强调的是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后天的不足;D项曲解文意。

认识你自己作文

认识你自己作文 【篇一:认识你自己写作指导】 “认识你自己”作文讲评 一、作文题目 “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 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的事?”他回答:“认识你自己。”人 们又问“什么是最容易的事?”他回答:“给别人提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 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 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泰勒斯是古希腊及西方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也是西方思想 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二、【参谋审题,谋划行文】 两则材料的共性是:强调。 行文前要完成三项任务: 1、进一步明确概念(确定作文主旨): 2、思考三个问题:?“认识自己”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要认识自己;?怎样认识自己。 3、选择作文体裁。就这个作文来说,应该是议论文更容易些,记叙 文相对难。 关于“思考的三个问题”阐释 1、涵义:正确认识自己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要与自己的实际 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①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短 处和长处。 ②正确认识自己的的潜在价值、思维方式、行为模式、情感类型, 准确把握自身能力和性格特点,从而弄清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关于“思考的三个问题”阐释 2、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人是很难有自知之明的。这不光因为“身在此山中”,难识“庐山真面目”,更因为人们的自卑或自以为是。因此,人们常 常缺乏同自己对话,即缺乏对自己的审察、发现、怀疑、反省、忏

高一《认识你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高一《认识你自己》主题班会教案精品 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傲、自负;认识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卑 3、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三、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 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 感悟收获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在班会开始之前,我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大家猜得没错,谜底是人。这个谜语是来自一个叫"斯芬克斯之谜"的古希腊神话。一个名叫斯芬克斯的狮身人面的女妖坐在忒拜城堡附近的悬崖上,向过路的人提出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傍晚用三条腿走路?过路者都必须猜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吃掉。无数人为此而丧生。那么后来年轻的俄狄浦斯在路过的时候,说出了最终的答案,他说这个动物就是人。那

么斯芬克斯大叫了一声,就跑到悬崖跳下去了。这个故事在说明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说明离我们最近的往往是最难认知的。我们在整个人成长的经验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唯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认识你自己》(板书主题)因为人生的变化呀,是在不经意之间,有太多阶段,比如说早晨,(张贴图片)一个孩子当他匍匐着四肢爬行的时候,这是在生命成长之前,那么走到一定的阶段人可以站立起来了,(张贴图片)在这个世界上开始有很多很多需要去积累的、需要去建立的、也有了很多内心的惶惑和游离,到了晚年的时候,(张贴图片)我们所积累的那此财富、声誉、情感,一切一切负累于心苍老了生命,让我们日渐疲惫就要借助拐杖,又成为了三条腿。 2、活动一——趣味心理测试 为了了解自己的内心,我们先来做两个简单有趣的心理测试。 1、你最喜欢哪种颜色? 凭你的直觉,从红色、黑色、黄色、粉红色、绿色、蓝色、紫色、棕色这8种颜色中,选出你喜欢的颜色。透过你喜欢的颜色可以看到隐藏的你。(分别展示各种颜色的卡片) (设计:对同学们的选择做统计) ●喜欢红色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精选阅读(1): 认识你自我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哲学观点上自成一体,作为一个旷世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道,为古希腊礼貌标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 苏格拉底通常并不是以一个青年导师的身份出现的。他在和别人谈话时,并不是刻意地想要教导别人,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他认为自我的工作是帮忙别人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愉悦,但是却到处碰壁。反而遇到了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寻觅关于愉悦的答案。 老师,您是希腊最聪明的人,请您告诉咱们,愉悦到底在哪里? 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正因我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哲学家。如果说我聪明的话,那就是我明白自我是一个无知的人。正因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一无所知。工会名字 苏格拉底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先把关于愉悦的问题放一放,先帮我造1条船吧。 于是这些年轻人把寻找愉悦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和苏格拉底一齐造起独木舟来了。他们同心协力锯倒了一棵大树,把树剖析成两半,挖空了树心,很快就造成了1条独木舟。 独木舟下水了,大家把苏格拉底请到船上,一齐荡起双桨,一边齐声唱歌。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此刻觉得愉悦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咱们此刻觉得愉悦极了!

苏格拉底说:愉悦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目标发奋工作时,就突然地到来了。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我 认识你自我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我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好处。事实上,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方写着认识你自我。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因此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咱们的潜质所不及,因此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我,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他认为好或者善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一种神力,这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在自然界个性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均衡、完美等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事物追求好的或善的目的而构成的。 有一天,苏格拉底为了教育一位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和他进行了一次机智的谈话。当知道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时,苏格拉底就对他说:一个期望当领袖的人务必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能掌握这种才能吗? 当然不能。一个非正义的人甚至连做一个良好的公民都不够格。尤苏戴莫斯坚定地回答。 那么,你知道什么叫正义的行为,什么叫非正义的行为吗?苏格拉底继续问并拿出羊皮纸,把正义和非正义分开写在羊皮纸的两边,要尤苏戴莫斯一一列举。 于是,尤苏戴莫斯把虚伪、欺骗、奴役、偷窃、抢劫都放在非正义的一边。对此,苏格拉底运用相反的具体事例,把这些看起来是非正义的行为一一予以推倒。

怎样正确的认识自己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需要你特别坦然的面对自己,不断地自我剖析,发掘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其中,有的方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见成效,有的方式需要你运用记录的方式去发现平常生活中没留意的。 然而,正如大家在微信公众号中留的言一样:最让人成长和认识自我的方式是失败。 也许是恋情失败,也许是事业失败,也许是你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 有人疑惑了,“为什么失败最容易让人成长?” 一方面原因是大部分对自我的认识更趋向于好。人待在舒适区里时,没有欲望去关注自己的不足,而失败会让你不得不面对那些让你失败的因素,逼迫你不得不去证明自己的实力,促使你去寻找新的出路。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时候,大家为了展现在社会道德标准下的成功与美好,可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掩藏自身不太愿意让人看到的一面。没有失败,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做到去深刻地面对自己,认识自己。 考虑到篇幅的原因,我仅以“如何通过榜样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为例。剩下的方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好的留言我们会尽量晒出来,满足大家对该话题的理解。 1 我是普通人,术业有专攻,恰巧这是我能帮助到大家的。 希望我所做的能引发你的思考,让你成为一个可以真正帮助到自己的人。 曾经,我去北京给冷爱工作坊的学员授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一位踏实,靠谱,积极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的学员的分享,我知道了一种获得自身职业规划的方法。 以下是我即将分享的案例,该案例已经获得她本人的同意。 因为司洋和赵春著老师的慷慨,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案例,非常感谢他们。 文字原因,有些内容无法让大家感知到。大家看完后可以回去亲身实践一下,真正的去思考。 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有收获,而且,这个收获是巨大的。 她做完了之后,给我的反馈是:一想起来就觉得好有动力。 第一步 填写了一个表格 【现在的工作】:大公司财务部财务人员。 【价值】:流程性工作,与人打交道多(基本上是甲方,顺风) 【是否满意】:60%满意度。 【原因】:满意来自于工作稳定不累离家近,在国企里算工资高的,但是感觉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第二步 填写理想工作 理想的工作:包租婆,开餐馆,幼师,早教人员。。。。。。 她不太喜欢在办公室里,更喜欢和有人文情怀一点的人打交道。 我让她选择了她最喜欢的工作,她选择了开餐馆。 【优势总结】:希望工作自由、有收益、能有满足感、能利用自家资源。 【优势】: 1。享受下厨,别人喜欢就会很开心。 2。妈妈管自主小区的物业。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解读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 “成为你自己” 【中文摘要】本文是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两个哲学命题的一些阐述,形成以及转变的原因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评论。【关键词】认识成为德性自我超人价值一、苏格拉底和“认识你自己”据说,德尔菲神庙的墙上,有一些铭文,其中有两条最为有名的格言,其一便是:“认识你自己”。[1]苏格拉底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完全不用心灵,也不把它当成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2]对阿那克萨戈拉的失望或许就是苏格拉底的“自我”哲学产生的原因。由此苏格拉底也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要“认识你自己”。他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不会盲目,才可能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就像通过水面去看太阳就不会坏眼睛一样。当然,苏格拉底还认为“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4]确实,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就是他关于德性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对德性有了认识,有了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对自身的认识便会更进一步,就知道自己是谁,该干什么。这就是他提出该观点的主要目的,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进而启发人们去努力地认识自己,去追求真理、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完善自己的德性,然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苏格拉底同时也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其深度为智者思想所不能及。不过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的是他的“认识你自己”即“自知”。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立足点。也使得在他的哲学中,知识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然而,苏格拉底放弃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使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让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所以我们看到,苏格拉底的“自我”既有理性,也有伦理的、实践性的。对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方式。二、尼采和“成为你自己”你的良知在说什么?——“你要成为你自己。”这是尼采在《知识二七O节》中说的。尼采认为,如果所谓的“认识自己”——即“理性”——是我们走向毁灭的原因,那么自弃、误解、蔑视、心胸狭隘、庸俗,往往就是理性的本身。[5]因为认识自己的本能太快,往往会让自己陷于极端的危险当中,但其中的意志会产生支配作用,慢慢将你从偏失的轨道中引入正途,培养出一切有用的能力。尼采在《瞧这个人·聪明九节》中说:我一点也不希望自己有所改变。总而言之,尼采希望成为一个“自我肯定”的人,成为自己。成为那个最原始的拥有生命本能的人。在尼采看来,西方的唯物主义传统使人们日益丧失自己原始的生命力;而基督教传统则使人失去了自己的自我。[6]尼采还发现,道德能约束和制服人的激情。而人应该克服这样的道德。克服自己,成为超人,重估一切价值,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进行彻底的反思。尼采认为,自我是独立的。当不存上帝时,一切都取决于自己,“我”必须证明“我”的独立

(完整版)《认识你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认识你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五(3)班 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大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内化行动。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取名 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 (老师将学生们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提问学生)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每一方面,给出自己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2 老师讲故事 师: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画家觉得非常沮丧。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将精彩的部分都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这时候这个画家终于明白了,世人的观点难以统一,最关键是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画自己想画的。当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