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运动-髋关节运动讲解

合集下载

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关节被动活动技术

关节被动活动技术一、将患者从轮椅转移至治疗床①患者坐在健侧靠近治疗床边并与之成45°角的轮椅上,制动,移开轮椅脚踏板,双足平放于地面。

②治疗师面向患者站立,双膝微屈,腰背挺直,双足放在患足两边,用自已的膝部在前面抵住患膝,防止患膝倒向外侧。

③治疗师一手从患者腋下穿过置于患者患侧肩胛上,并将患侧前臂放在自已的肩上,抓住肩胛骨的内缘,另一上肢托住患者健侧上肢,使其躯干向前倾。

然后将患者的重心前移至其脚上,直至患者的臀部离开椅面。

④治疗师引导患者转身坐于治疗床上。

二、躯干被动活动技术患者侧卧位,上方腿屈曲,下方腿伸直,治疗师一手固定上方肩关节,另一手放在同侧骨盆部位,使肩与骨盆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停留数秒钟,以达到充分牵拉躯干的作用。

三、上肢关节被动活动技术1、肩关节前屈: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把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上高举过头。

2、肩关节后伸:患者取健侧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另一只手固定肩胛骨,然后慢慢将患者上肢沿矢状面向后伸展3、肩关节外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腕关节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将患侧上肢沿额状面外展,当患者上肢被移动到外展90°时,将上肢外旋后继续移动直至接近患者同侧耳部。

4、肩关节水平外展与内收:患者取仰卧位(肩位于床沿),治疗师立于患侧身体及外展的上肢之间,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处,另一只手握住肘关节稍上方,然后慢慢把患侧上肢沿水平面先做外展后内收。

5、肩关节内外旋: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固定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以肘关节为轴,将患者前臂沿肱骨干轴线向头、向足方向运动,使肩关节被动外旋或内旋。

6、肘关节屈曲与伸展: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握住腕关节处,另一手固定肘关节稍上方,在完成肘关节屈曲的同时前臂旋后,完成肘关节伸展的同时前臂旋前。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 4.与肌肉牵伸结合
• 五、关节活动范围测量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是指关节的远端 向着或离开近端运动,远端骨所达到的新位置与开始位置 之间的夹角,即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图2-6)。关节活动范 围测量即是测量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两骨之间所 构成的夹角。
• (一)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 • 1.通用量角器 由1个圆形或半圆形的刻度盘 和两条臂(分别称为固定臂和移动臂)构成,固定臂 与刻度盘相连接,不可移动,移动臂的一端与刻度 盘的中心相连接,可以移动。通用量角器主要用来 测量四肢关节(图2-7)。
第二节 上肢关节活动技术
• (一)解剖结构 • 1.喙锁关节 • 2.肩肱关节 • 3.肩胛胸壁关节 • 4.胸锁关节 • 5.肩锁关节 • 6.盂肱关节

• 基本动作为肩关节的前屈一后伸,内收一 外展,水平内收一外展,旋内一旋外。练习时 要求动作平稳,每个动作均要达到最大的活动 范围,如和上肢其他关节的活动结合起来练习, 应以肩部的动作为主。
• 2.被动活动
• (1) 腕掌及腕骨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前臂旋前。 治疗者双手握住其手部,拇指放在手背,指向肘部,其余4 指放在掌部。双手同时将腕骨及掌骨向手掌方向运动,然 后还原。 • (2) 指间关节 病人仰卧位或坐位,治疗者一手固定其掌 部,一手活动其近端指间关节,也可以一手固定近端指骨, 一手活动中端指骨,或者固定中端指骨.活动远端指骨(图 2-34)。
• (三) 器械运动 • 改善肩部关节活动的常用器械有:肩轮、肋木、吊环、肩 墙梯、肩关节旋转器、体操棒等(图2-19~23)。
• 二、肘关节 • (一)解剖 • 1.构成 肘关节由肱骨远端与尺、桡骨近端构成(图2-24) 。 • 2.特点 为复合关节,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一个关节囊 内。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关节。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内收、外展
屈曲
膝关节
属于双轴关节:屈伸、轴旋转 屈曲135, 伸10 轴旋转出现于屈膝时
膝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滑轮悬吊
3.主动活动技术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主动进行膝关 节伸展训练
屈曲及伸展
外周关节牵引
肌肉牵伸
屈曲-器械
主动牵伸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
教学目的
了解关节的分类、构造、活动方式。 了解影响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因素。 掌握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常用训练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常用训练方 法。
难点: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度的常用训练方 法。
关节(Joint)简介
定义: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相连,称为关节或骨连接。
髋关节
属于球窝关节。 屈曲120 ° , 伸展30 ° , 外展45 ° , 内收30 ° , 内旋外旋45°
髋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1)髋关节前屈(2)髋关节后伸
下肢关节活动技术
(3)髋关节内收、外展 (4)髋关节内旋、外旋
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 (1)髋关节屈曲训练器 (2)髋关节内收、外展训练 3.主动活动技术 4. CPM
(5)肩胛骨被动活动
肩关节
2.主动助力活动技术常用的有 器械练习 滑轮练习 此外还包括肩轮、肋木、吊环等训练方法 3.主动活动技术 4. CPM
滑轮
滑轮
肋木、肩梯
体操棒
摆动训练
肘关节
属于屈戌关节。 屈伸活动范围0-145° 前臂旋前90 ° ,旋后90 °
肘关节
1.被动活动技术 (1) 肘关节屈曲和 伸展 (2)前臂旋转

推拿学之运动关节类手法

推拿学之运动关节类手法

3.摇动的方向和幅度要在生理许可范围内和患者能耐受度内进行,幅度由小渐大,循序渐进。
[功效] 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解痉止痛、行气活血
[适应症]
该类手法用于全身各关节处,多用于治疗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如下:
1.落枕、颈椎病、颈项部软组织损伤,可用颈项部摇法摇颈项部,常配合颈项部拿法、揉法、扳法应用。
巧力寸劲”协调、快速扳动,使颈椎过旋,此时颈椎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随即松手。
2) 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头颈微前屈,颈项放松。术者立于其棘突偏歪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按住患椎棘突旁,另一手兜托住下颏部,在适当地做向上牵引颈椎的同时,将其头部缓慢的旋转,当旋转到有阻力时略为停顿一下,随即用“巧力寸劲”做一相反方向的扳动,即兜托下颏部的一手略向上提,顶按棘突的拇指同时用力向对侧外上方推动,此时颈椎常可发出“咔嗒”的弹响声,同时拇指下亦有棘突弹跳感,随即松手。(见图:4-72)
2) 俯卧位摇腰法:患者俯卧位,两下肢并拢自然伸直,术者一手按压腰部正中,一手从患者双下肢大腿前方穿过,抱起双下肢,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动,同时按压腰部的一手适当的施加一定的压力。(见图:4-59)
3) 站立位摇腰法:患者站立位,双手平伸扶墙,术者一手扶按其腰部,另一手扶按于其脐部,两手做一前一后协调的环转揉动,使患者腰部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运动。(见图:4-60)
2.急性腰扭伤,常先针刺人中或后溪透合谷等治疗使腰部肌肉痉挛缓解,然后采用背法,背后配合腰部的点法、揉法、按法操作。
3.腰柱间盘突出症,使用背法可使突出物还纳或移位,有利于神经根受压症状的解除,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剧烈时不宜使用,另外,中央型大块突出者也不可使用背法治疗。

关节活动度图解

关节活动度图解

关节活动度图解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怎样测量关节活动度?一、测量工具: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三、测量结果的记录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图解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关节被动运动课件

关节被动运动课件
患者年龄
了解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以便选择合适的关节被动运动方法。
关节活动受限程度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避免在患者疼痛剧烈时进行关节被动运动。
疼痛程度
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适用于关节活动受限较轻的患者,通过被动运动帮助患者恢复关节活动度。
03
选择合适的训练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训练,如每天的早晚或每周的固定时间。
01
确定训练目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训练目标,如恢复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等。
02
确定训练强度和频率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训练目标,制定合适的训练强度和频率,确保训练效果。
记录训练时间、内容、强度和频率
对每次训练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评估和调整。
记录患者反应和变化
观察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反应和变化,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等,以便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关节僵硬
05
关节被动运动的案例分析
患者仰卧,治疗师一手托住患者肘部,另一手固定患者腕部,在肩胛骨下沉的同时使上臂向前、向下运动。
患者俯卧,治疗师一手托住患者肘部,另一手固定患者腕部,在肩胛骨上抬的同时使上臂向后、向上运动。
肩关节被动后伸
肩关节被动前屈
膝关节被动屈曲
患者仰卧,治疗师一手托住患者小腿,另一手固定患者足部,在保持髋关节中立位的同时使小腿向臀部运动。
04
关节被动运动的注意事项与风险
在进行关节被动运动时,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的情况,应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方式。
疼痛不适
由于关节被动运动需要借助外力拉伸肌肉,因此有可能导致肌肉拉伤,应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
肌肉拉伤
关节被动运动可能导致关节肿胀,应适当休息并配合冰敷等措施缓解肿胀。

异常运动模式的处理方法

异常运动模式的处理方法

六.不随意运动型患儿上肢交叉的四爬
(1)临床表现: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在四爬时无法控制头部,上肢呈交叉 状,无法形成稳定的支撑,导致躯干在爬行过程中左右摆动。
(2)治疗方法:
1)被动运动:患儿取四点支撑位,治疗者控制患儿的头部,使其有正 确的视觉-空间感知,然后依四爬的运动顺序牵拉患儿各肢体,使感觉 输人成为运动感知。
(2)治疗方法:
1)被动运动:①患儿取仰卧位,治疗者控制患儿的足外侧缘.向内、外侧进 行反复牵伸,以刺激胫前肌胫后肌的兴奋性;②对胫前肌和胫后肌作快速地 叩击,以诱发肌肉收缩。
2)主动运动:①可以让患儿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木板上行走,促通其足外侧 缘持重;②若患儿的踝关节有部分活动度,治疗者可以协助患儿完成全关节 范围的活动;③若患儿能够完成步行,则应在患儿的鞋子里面、足弓下方放 置-块小布团或软垫,可以撑高足弓,使足外侧缘承担部分体重。
(2)治疗方法
1)被动运动:①患儿取俯卧位,治疗者将患儿一侧肩关 节伸展,并向上牵拉其对侧上肢,运动至侧卧位时,治疗者 应停住动作,让患儿主动地完成翻身运动。②患儿侧卧于 斜坡,治疗者固定患儿下方的肘关节,支撑患儿的腹部, 缓慢放下患儿躯干,使患儿双下肢接触斜面,以此带动躯 干翻转,在该运动过程中通过患儿双下肢的重力使其与躯 干产生分离运动。
(2)治疗方法:
1)被动运动:患儿取仰卧位,治疗者将患儿的下肢外展、外旋后,托住患儿足 底部向前、向外牵仲踝关节周围肌肉,并反复活动踝关节,扩大踝关节活动范 围,最大阻力的方向即为牵伸的方向。牵伸过程中不可过度用力,防止肌腱的 拉伤。
2)主动运动:①若惠儿具有步行能力,治疗者可让其在呈凹面的两条三角形长 木板行走,可使患儿的足内翻得到纠正;(②治疗者控制患儿呈蹲位,玩具,治 疗著将其双脚固定于外展外旋位,患L的体重会抑制足内翻。

髋关节的功能解剖

髋关节的功能解剖

髋关节的稳定和运动我们要讨论的内容•髋关节的构造•髋关节的功能•儿童康复中髋关节常见的障碍与困惑•髋关节运动学分析的要点•实际操作•髋关节的手法检查•髋关节周围肌肉检查的方法•康复练习的设计和实施承上启下的髋关节•髋关节是由股骨头和骨盆髋臼的深槽构成的•它处于人体的中心部位,对躯干和骨盆而言,它是基础,对下肢而言,它更是基站,所以承躯干之重,启动下肢,它的作用至关重要•髋关节的疾病和损伤通常会引起大范围的功能障碍髋关节的特点•股骨头被深凹的髋臼包绕固定后,有大量的结缔组织密封•很多大而有力的肌肉能产生必要的扭转力,以满足身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和减速运动和姿势控制的需要•这些肌肉对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影响很大骨盆的构造,作用•每块髋骨是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左右髋骨前侧有耻骨联合连接,后方与骶骨相连,这些连接组成了一个骨韧带闭合环,称为骨盆•骨盆是下肢和躯干的许多肌肉的附着点•骨盆在坐位时,将上半身的重量传递到坐骨结节,在立位时,骨盆将上半身的重量传递到下肢•在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帮助下,骨盆支撑着包括肠道,膀胱和生殖系统在内的内脏器官髋关节囊和韧带坐股韧带髋关节囊和韧带髂股韧带坐股韧带耻股韧带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上面提到了•很多大而有力的肌肉能产生必要的扭转力,以满足身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加速和减速运动和姿势控制的需要•这些肌肉对身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影响很大•大家来复习一下,你知道的髋关节周围的肌肉有哪些?•你觉得比较困惑的肌肉有哪些?常见的髋关节姿势和运动异常•冠状面上-内收紧张,痉挛•冠状面上-内收松弛,蛙式腿•矢状面上-屈曲紧张,仰卧位,站立位•矢状面上-后伸紧张,屈曲无力•水平面上-双侧紧张内旋•水平面上-两侧不对称旋转,一侧内旋,另一侧外旋•混合型髋关节的骨性异常•髋臼和股骨头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位置,才能有利于稳定负重和髋关节自由度•冠状面-髋外翻不利于负重,内翻自由度受限•水平面-的异常•髋关节脱位和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的倾斜角(冠状面)股骨在水平面上的扭转中心边缘角和髋臼前倾角造成髋关节姿势和运动异常的原因•复杂•分析髋关节的切入点•骨盆的稳定•髋关节的深层稳定-关节囊和韧带的发育•使髋关节运动的肌肉的功能•足踝的发育状况骨盆•骨盆稳定的支点—运动时的支点,站立时的支点•骨盆的静态稳定•坐位的骨盆稳定•站位的骨盆稳定•骨盆在冠状面上的稳定•骨盆在矢状面上的稳定•骨盆在水平面上的稳定稳定髋关节的韧带•耻股韧带位于髋关节的前下方,它的作用在于防止髋关节在水平面的向前扭转,但是耻股韧带过紧,会限制髋关节的外展•髂股韧带在髋关节的前方上方,它分为上下两支,分布较宽,是髋关节的最重要的静态稳定力量,但是髂股韧带过紧,会使髋关节伸展困难,外展受限•坐股韧带的位置在髋关节的后方,也是稳定髋关节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