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摘抄

古文观止摘抄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1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左传》多行不义必自毙。
——《郑伯克段于鄢》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也。
——《曹刿论战》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宫之奇谏假道》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铤而走险,急何能择?——《郑子家告赵宣子》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
——《祁奚请免叔向》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小国无罪,恃实其罪。
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入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子产论政宽猛》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吴许越成》《史记》道不同,不相为谋。
——《伯夷列传》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货殖列传序》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货殖列传序》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货殖列传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货殖列传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货殖列传序》《唐宋八大家》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今之君子,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杂说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文观止讲解

古文观止讲解摘要:一、古文观止的简介1.古文观止的定义2.古文观止的起源和发展二、古文观止的主要内容1.古文观止的选篇范围2.古文观止的分类方法3.古文观止的代表作品三、古文观止的价值和影响1.古文观止在古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2.古文观止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3.古文观止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扬四、古文观止的阅读方法和建议1.阅读古文观止的意义2.古文观止的阅读技巧3.古文观止的推荐阅读版本和资源正文:【古文观止讲解】一、古文观止的简介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散文选本,汇集了从先秦到明代的诸多名篇佳作。
古文观止中的“古文”是指古代散文,与骈文相对,主要体现了唐宋八大家等文人的文学风格;“观止”则意味着这些作品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水平,学习这些作品可以让人对古代散文有全面的了解。
古文观止起源于明代,由文人谢枋得编辑,后经历代增删、整理,形成了不同版本的观止。
其中,最著名的版本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所编的《古文观止》。
二、古文观止的主要内容1.古文观止的选篇范围广泛,涵盖了先秦诸子、两汉辞赋、魏晋南北朝骈文、唐宋八大家等各个时期的优秀散文作品,共计222篇。
2.古文观止按照内容、题材和风格进行分类,包括经史子集、辞赋、论说、叙事、描写、议论、感慨等类别,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古代散文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古文观止的代表作品有《论语》中的《学而》、《孟子》中的《公孙丑下》、《左传》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史记》中的《陈涉世家》、《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古文观止的价值和影响1.古文观止在古代文学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将古文观止作为教材,许多文人学者通过学习古文观止,培养了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2.古文观止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著名文学家,如鲁迅、郭沫若等都曾表示,自己在文学创作中深受古文观止的启示。
古文观止中的作品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对现代文学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古文观止精选

古文观止精选
1.《史记·赵世家》:“士为知己者死。
”
2.《庄子·秋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
3.《孟子·梁惠王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4.《论语·为政》:“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5.《文心雕龙·白马篇》:“君子耻其言而欲其志,小人欺其志而忍其言。
”
6.《韩非子·显学》:“圣人者,法天则浑然,法地则坚固,法人则宽松。
”
7.《史记·刘贺列传》:“以形相告,非礼也;以言相告,非信也。
”
8.《资治通鉴·唐纪》:“人不可无志也,志不可不立也。
”
9.《文选·管宁传》:“曹刿问于隰朋曰:‘子知从事于君乎?’隰朋曰:‘子之言忠恕耳,非从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耳,亦忠恕也。
’”
10.《史记·萧相国世家》:“君子相见,辞色可也;上宾进,退可以也。
”。
古文观止解释

古文观止解释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古文观止的背景与意义
二、古文观止的内容与特点
三、古文观止的传承与影响
四、古文观止的现代价值
正文
一、古文观止的背景与意义
《古文观止》是一部汇集了我国古代优秀散文的文学选集,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
该书由清代文学家吴楚材、吴调侯编选,旨在为学子们提供一部学习古代散文的经典教材。
书名中的“观止”取意于《左传》中的“观止诸侯”,表示这些文章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是学子们学习古文不可不读的佳作。
二、古文观止的内容与特点
《古文观止》共收录了自先秦至明朝的散文名篇 222 篇,涵盖了诸子百家、史传、奏议、书信、骈文等多种文体。
其中,既有《左传》、《史记》等史传散文,也有《韩非子》、《孟子》等诸子散文,以及唐宋八大家等名家名篇。
这些文章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语言表达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代表了古代散文的优秀传统和发展趋势。
三、古文观止的传承与影响
自《古文观止》问世以来,这部书便成为了古代散文学习的必读教材。
它对于培养学子们的古文素养、传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古文观止》中的许多名篇佳作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学习和模仿的典范,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古文观止的现代价值
时至今日,《古文观止》仍然具有很高的现代价值。
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哲学和审美观念的重要窗口。
其次,通过学习《古文观止》中的名篇佳作,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古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最后,《古文观止》中的许多名篇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对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古文观止全文

古文观止全文38 【单子知陈必亡】(周语中《国语》)周文90439 【展禽论祀爰居】(鲁语上《国语》)周文67740 【里革断罟匡君】(鲁语上《国语》)周文25841 【敬姜论劳逸】(鲁语下《国语》)周文56042 【叔向贺贫】(晋语八《国语》)周文35143 【王孙圉论楚宝】(楚语下《国语》)周文40544 【诸稽郢行成于吴】(吴语《国语》)周文54745 【申胥谏许越成】(吴语《国语》)周文33846 【春王正月】(隐公元年《公羊传》)周文23647 【宋人及楚人平】(宣公十五年《公羊传》)周文51848 【吴子使札来聘】(襄公二十九年《公羊传》)周文48549 【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穀梁传》)周文17050 【虞师晋师灭夏阳】(僖公二年《谷梁传》)周文44051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檀弓上《礼记》)周文18952 【曾子易箦】(檀弓上《礼记》)周文20253 【有子之言似夫子】(檀弓上《礼记》)周文35754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礼记》)周文25555 【杜蕢扬觯】(檀弓下《礼记》)周文30856 【晋献文子成室】(檀弓下《礼记》)周文100第四卷周文57 【苏秦以连横说秦】(《国策》)周文126858 【司马错论伐蜀】(《国策》)周文60459 【范雎说秦王】(《国策》)周文83960 【邹忌讽齐王纳谏】(《国策》)周文43861 【颜斶说齐王】(《国策》)周文39062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周文114163 【赵威后问齐使】(《国策》)周文34764 【庄辛论幸臣】(《国策》)周文55265 【触詟说赵太后】(《国策》)周文74466 【鲁仲连义不帝秦】(《国策》)周文167667 【鲁共公择言】(《国策》)周文30668 【唐雎说信陵君】(《国策》)周文18969 【唐雎不辱使命】(《国策》)周文48570 【乐毅报燕王书】(《国策》)周文123871 【李斯谏逐客书】(秦文)周文91372 【卜居】(《楚辞》)周文38873 【宋玉对楚王问】(《楚辞》)周文311第五卷汉文74 【五帝本纪赞】(《史记》)汉文23175 【项羽本纪赞】(《史记》)汉文23176 【秦楚之际月表】(《史记》)汉文34577 【高祖功臣侯年表】(《史记》)汉文46578 【孔子世家赞】(《史记》)汉文14379 【外戚世家序】(《史记》)汉文26680 【伯夷列传】(《史记》)汉文99681 【管晏列传】(《史记》)汉文125882 【屈原列传】(《史记》)汉文175483 【酷吏列传序】(《史记》)汉文25384 【游侠列传序】(《史记》)汉文80285 【滑稽列传】(《史记》)汉文87186 【货殖列传序】(《史记》)汉文82387 【太史公自序】(《史记》)汉文141288 【报任少卿书】(司马迁)汉文2866第六卷汉文89 【高帝求贤诏】(《西汉文》)汉文21490 【文帝议佐百姓诏】(《西汉文》)汉文22791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西汉文》)汉文22792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西汉文》)汉文7693 【贾谊过秦论上】(《西汉文》)汉文108394 【贾谊治安策】(一)】(《西汉文》)汉文173695 【晁错论贵粟疏】(《西汉文》)汉文121196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西汉文》)汉文165697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西汉文》)汉文34998 【李陵答苏武书】(《西汉文》)汉文156799 【路温舒尚德缓刑书】(《西汉文》)汉文1046 100 【杨惲报孙会宗书】(《西汉文》)汉文892 101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东汉文》)汉文157 102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东汉文》)汉文303 103 【诸葛亮前出师表】(《后汉文》)汉文752 104 【诸葛亮后出师表】(《后汉文》)汉文762第七卷六朝、唐文105 【陈情表】(李密)六朝、唐文575 106 【兰亭集序】(王羲之)六朝、唐文391 107 【归去来辞】(陶渊明)六朝、唐文399 108 【桃花源记】(陶渊明)六朝、唐文396 109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六朝、唐文210 110 【北山移文】(孔稚珪)六朝、唐文784 111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六朝、唐文445 112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骆宾王)六朝、唐文526 113 【滕王阁序】(王勃)六朝、唐文916 114 【与韩荆州书】(李白)六朝、唐文598 115 【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六朝、唐文141 116 【吊古战场文】(李华)六朝、唐文768 117 【陋室铭】(刘禹锡)六朝、唐文101118 【阿房宫赋】(杜牧)六朝、唐文630 119 【原道】(韩愈)六朝、唐文1735 120 【原毁】(韩愈)六朝、唐文828 121 【获麟解】(韩愈)六朝、唐文247 122 【杂说一】(韩愈)六朝、唐文144 123 【杂说四】(韩愈)六朝、唐文180第八卷唐文124 【师说】(韩愈)唐文558 125 【进学解】(韩愈)唐文920 126 【圬者王承福传】(韩愈)唐文809 127 【讳辩】(韩愈)唐文629 128 【争臣论】(韩愈)唐文1391 129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唐文577 130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唐文906 131 【与于襄阳书】(韩愈)唐文541 132 【与陈给事书】(韩愈)唐文424 133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唐文322 134 【送孟东野序】(韩愈)唐文775 135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唐文619 136 【送董邵南序】(韩愈)唐文176 137 【送杨少尹序】(韩愈)唐文440 138 【送石处士序】(韩愈)唐文604 139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韩愈)唐文498 140 【祭十二郎文】(韩愈)唐文1275 141 【祭鳄鱼文】(韩愈)唐文552 142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唐文1152第九卷唐、宋文143 【驳《复仇议》】(柳宗元)唐、宋文797 144 【桐叶封弟辨】(柳宗元)唐、宋文338 145 【箕子碑】(柳宗元)唐、宋文410 146 【捕蛇者说】(柳宗元)唐、宋文570 147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唐、宋文583 148 【梓人传】(柳宗元)唐、宋文1252 149 【愚溪诗序】(柳宗元)唐、宋文542 150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唐、宋文494 151 【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唐、宋文411 152 【小石城山记】(柳宗元)唐、宋文269 153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唐、宋文685 154 【待漏院记】(王禹偁)唐、宋文633 155 【黄冈竹楼记】(王禹偁)唐、宋文405 156 【书《洛阳名园记》后】(李格非)唐、宋文277 157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唐、宋文271158 【岳阳楼记】(范仲淹)唐、宋文440 159 【谏院题名记】(司马光)唐、宋文205 160 【义田记】(钱公辅)唐、宋文715 161 【袁州州学记】(李覯)唐、宋文490 162 【朋党论】(欧阳修)唐、宋文732 163 【纵囚论】(欧阳修)唐、宋文508 164 【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唐、宋文505第十卷宋文165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宋文618 166 【送杨寘序】(欧阳修)宋文396 167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宋文394 168 【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宋文456 169 【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宋文568 170 【丰乐亭记】(欧阳修)宋文505 171 【醉翁亭记】(欧阳修)宋文480 172 【秋声赋】(欧阳修)宋文503 173 【祭石曼卿文】(欧阳修)宋文357 174 【泷冈阡表】(欧阳修)宋文1365 175 【管仲论】(苏洵)宋文829 176 【辨奸论】(苏洵)宋文588 177 【心术】(苏洵)宋文747 178 【张益州画像记】(苏洵)宋文1046 179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宋文674 180 【范增论】(苏轼)宋文643 181 【留侯论】(苏轼)宋文735 182 【贾谊论】(苏轼)宋文765 183 【晁错论】(苏轼)宋文656第十一卷宋文184 【上梅直讲书】(苏轼)宋文642 185 【喜雨亭记】(苏轼)宋文462 186 【凌虚台记】(苏轼)宋文507 187 【超然台记】(苏轼)宋文647 188 【放鹤亭记】(苏轼)宋文601 189 【石钟山记】(苏轼)宋文599 190 【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宋文1015 191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宋文553 192 【前赤壁赋】(苏轼)宋文650 193 【后赤壁赋】(苏轼)宋文446 194 【三槐堂铭】(苏轼)宋文681 195 【方山子传】(苏轼)宋文453 196 【六国论】(苏辙)宋文632 197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宋文614198 【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宋文553 199 【寄欧阳舍人书】(曾巩)宋文904 200 【赠黎安二生序】(曾巩)宋文432 201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宋文103 202 【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宋文333 203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宋文619 204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王安石)宋文446第十二卷明文205 【送天台陈庭学序】(宋濂)明文510 206 【阅江楼记】(宋濂)明文678 207 【司马季主论卜】(刘基)明文402 208 【卖柑者言】(刘基)明文347 209 【深虑论】(方孝孺)明文618 210 【豫让论】(方孝孺)明文774 211 【亲政篇】(王鏊)明文1122 212 【尊经阁记】(王守仁)明文1226 213 【象祠记】(王守仁)明文642 214 【瘗旅文】(王守仁)明文904 215 【信陵君救赵论】(唐顺之)明文1110 216 【报刘一丈书】(宗臣)明文678 217 【《吴山图》记】(归有光)明文427 218 【沧浪亭记】(归有光)明文358 219 【《青霞先生文集》序】(茅坤)明文717 220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明文441 221 【徐文长传】(袁宏道)明文860 222 【五人墓碑记】(张溥)明文795卷一周文【郑伯克段于鄢】(隐公元年《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古文观止全文

古文观止全文《古文观止》是明代文学家吴希哲所编的一部文言文读物,收录了许多古代文学名篇,包括诗歌、散文、辞赋等。
由于《古文观止》的著作年代较早,属于公有领域,因此可以提供一部分的文本。
以下是其中的一篇示例:篇名:《岳阳楼记》原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洲々之汀洲。
可怜乎岳阳楼之嵯峨,岂不尔思居乎?巫峡之可怜,于予是已矣。
予想先君之忠谅,欲报之于陵静。
敢惟岳阳楼之登临,是乃心之所同营;而登临之始,犹未始有所同旋。
乐夫天伦!岳阳楼想其高而景行,非骏然将所望,忽焉长矣。
劲风所患,不亦大哉!舆人何用其高焉?挥靥々之佩,人踬而车戋戋焉。
夫以铿锵之音,遏行之势,一至于目,是乃心之所以同虞!岳阳楼所以堂上帝之上殿也。
以其事夫君也,虽取之使间君,庙堂有之矣;其悲孤独也,而犹何由哉?守孝而难进,所以穷儒之居也。
吾谓岳阳楼,孟子云:仁者无敌。
顾视道德之成也!岂若岳阳之道,胡然而来哉?其为人也,委员而异操,樊哙之举也;为义而弗遵,隆々溥大之篇也;欲为君而不可用,戾悍而寡信矣。
而曾子之言宠而安者,其靖静而躁狂也哉?萧何之所怀非不重虑,而执鞭之责也;君子所宗,上无好官,下无责时;恭仁义而有忠信,所以成形表仪。
邅巨之大节,杜绝后身;天公偏以申奉,因其所御,以制其御。
谷之类也,亦可使适为君者哉?独哉褚亮,废长绳而起短剑,抱小童而扬大猱,自御以东皋之谋,此彼之忍也!人将切而求生,虽蜺之身有所逃避焉。
所亡若此,不亦远而轻焉哉?夫亲仁而讲义,武德之盛也;上不能从而下不能化,不亦远而朝廷有轻焉哉?有禽兽之患而已矣。
焕阐之事犹不著力焉哉!鄙夫而成名,传之后世。
临川之史尤传之也。
予观吴王之俨乎言辞,澹乎尺度,贱乎白黑之颜,高世蜀之轨,犹高乎张、霍、满、霆之事。
臣虽赖得其名,难以师之焉。
以上是《岳阳楼记》的开头部分,由于篇幅限制,无法提供全文。
如果你需要查阅全文或其他篇目,建议查找《古文观止》的实体书籍或在线文学资源。
古文观止全本全注全译

古文观止全本全注全译
(原创版)
目录
1.古文观止的概述
2.古文观止的内容
3.古文观止的价值
4.古文观止的注释与翻译
5.古文观止的现代意义
正文
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收录了自先秦至明朝的一系列散文名篇,堪称中华文化的珍品。
古文观止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哲学家的智慧,也有文学家的才情,还包括历史学家的考据,使得它成为了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
古文观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它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
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收录了许多古代文学名篇,这些名篇无论是
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历史价值则体现在它收
录了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思想价值则体现在它收录了许多哲学家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古文观止的注释与翻译历来为人所重视。
注释不仅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还对原文的背景、作者、思想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翻译则
将原文的含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表达,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古文观止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无论是它的文学价值,还是它的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都能为现代人提供许多有益
的启示。
例如,我们可以从文学价值中学习到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从历史价值中学习到如何看待和处理历史问题,从思想价值中学习到如何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总的来说,古文观止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品特点
•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 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 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 《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 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 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陶渊明三篇,里面还 有诸葛亮的《出师表》, 王勃的《滕王阁序》,里 面也有许多关于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宰相晏子的机 智应变的故事,十分适合初高中同学们去理解,可以 有效提升古文理解水平,以散文为主,短小精悍,语 言精练.
•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