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制备工艺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部
注射剂制备工艺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注射剂制备工艺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1. 引言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注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帮助制药人员更好地进行注射剂的制备工作。
2. 注射剂制备工艺2.1 原料选择•注射剂的原料应选择优质的药品原料,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根据药物特性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和辅料。
2.2 制备方法•采用灭菌技术,确保注射剂无菌。
•严格控制制备温度、压力和时间,避免药物的变性和降解。
2.3 包装与储存•采用符合药品包装要求的材料,保证注射剂的质量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储存注射剂时,注意避免光线和湿气,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下。
3. 注射剂制备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3.1 悬浮液不均匀•问题:悬浮液出现沉淀或混浊现象。
•解决办法:增加分散剂或粉碎处理,用适当方法搅拌均匀。
3.2 产生气泡•问题:制备过程中产生气泡。
•解决办法:减慢搅拌速度或使用真空抽气方法去除气泡。
3.3 药物析出•问题:药物在制备或储存过程中出现析出现象。
•解决办法:调整溶剂比例或添加适当的溶剂促使药物溶解。
3.4pH值异常•问题:制备完成后注射剂的pH值异常。
•解决办法:调整溶剂的pH值或添加缓冲剂以维持稳定的pH值。
4.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注射剂制备工艺的重要性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制药企业和医疗机构在进行注射剂制备时,应严格遵循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及时解决制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药品质量。
以上是关于注射剂制备工艺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与质量管理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与质量管理中药注射剂是中药行业中的一种重要药物剂型,以其快速有效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与质量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与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原材料准备、药材提取、制剂工艺、灭菌与包装等环节。
首先,原材料的准备对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至关重要。
需要确保采购到符合药典标准的中药材,并进行严格的检验。
其次,药材提取过程需严格控制提取方法和工艺参数,以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稳定性。
制剂工艺中的各个环节如加工、配方、调剂等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二、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管理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剂型,对质量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首先,需要建立全面、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建立质量标准、规范药材和原辅料的采购、建立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检验标准等。
其次,要注重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例如灭菌和包装过程中的环境控制、设备保养等。
此外,还需要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稳定性和有效性的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安全。
三、中药注射剂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中药注射剂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包括原材料的质量问题、提取工艺的不稳定性、环境条件的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首先,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加强供应商的管理和评估,确保采购到质量可靠的中药材;其次,在提取工艺中加强工艺参数的控制和优化,提高提取效果和稳定性;此外,对生产环境进行改善,确保灭菌和包装过程的无菌条件。
四、中药注射剂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认可度提高和中药科研的不断进步,中药注射剂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中药注射剂的快速有效作用受到许多临床医生的认可,并且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注射剂生产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不断提高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药注射剂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中药注射剂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药注射剂常用的质量问题为澄明度问题、刺激性问题及疗效不稳定问题。
解决问题:1、解决澄明度问题的措施,尽可能的去除杂质、调节药液ph值、采用热处理冷藏法净化药液、合理选择附加剂、应用超滤技术等。
2、解决刺激性问题的措施,消除有效成分本身的刺激性、尽可能的去除杂质、调节药液ph值、调节药液渗透压等。
3、解决疗效不稳定问题的措施,控制原料质量、调整剂量、优化制备工艺、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等。
二、产生“松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中药细粉过多,或其中含纤维过多,或含动物角质类、动物皮质类较大,缺乏黏性,又有弹性,致使颗粒松散不易压片成型(空气多,弹性大,硬度小)。
2、原料药中含矿物类药量较多,黏性查。
3、黏合剂选择不当或黏性不足,润滑剂不合适。
4、含挥发油脂肪油类成分多。
5、含水量太低。
6、颗粒质地疏松,流动性差,常使颗粒填入模孔量不足而产生松片。
7、冲头长短不一,片剂所受压力不同,受压过小者产生松片。
8、压力不够或车速过快受压时间太短等。
三、裂片的原因及解决发法。
1、制粒时黏合剂或润滑剂选择不当,或用量不足,或细粉过多,或颗粒过粗过细,此时在不影响含量的情下可筛去部分细粉,或加入干燥黏合剂如CMC等混匀后再压片。
2、颗粒中油类成分较多,减弱了颗粒间的黏合力;或纤维性成分较多,富有弹性而引起裂片,此时可加入吸收剂或糖粉克服之。
3、颗粒过分干燥引起裂片,可喷入适量的乙醇,亦可加入含水量较多的颗粒,或在地上洒水使颗粒从空气中吸收适当水分。
4、压力过大或车速过快使空气来不及逸出而引起的,可调整压力减慢车速克服之。
5、冲模不合要求,由于冲模使用日久,逐渐磨损,以致上冲与模圈不吻合;冲头向内卷边,压力不均匀,使片剂部分受压过大而造成顶裂;模圈使用日久时模孔中间因摩擦而变大,致使中间直径大于口部直径,这样在片剂顶出时亦会裂片,可调换冲模解决。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其问题及应对对策

浅谈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其问题及应对对策陈鹏化工与制药专业化药4班 120150091指导老师林贝摘要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等不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中药注射剂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出发,浅谈中药注射剂的制备,及其出现的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问题对策中药注射剂系指中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
主要有溶液犁注射剂(含水针和静脉注射剂)、注射用粉针和冻干制品、注射用混悬剂和注射用乳剂[2]。
中药注射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目前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制剂已达105 种[3]。
中药注射剂是近几十年中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理论、技术结合的产物,在我国传统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药注射剂既有中药多靶点、多路径起效的作用特点,又有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高的优势,特别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肿瘤、感染等方面优势显著[4],尤其对抗药性病原微生物具有特殊功用[5],如对变型很快的感冒病毒而言,单一结构的化学合成药物有效性保留时间一般为2~5 年,而双黄连注射剂却能一直保持稳定的有效率。
然而, 由于中药注射剂在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没有解决, 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
1.注射剂生产制备(一) 注射剂车间的设计要求1.位置选择 注射剂车间必须建立在整洁的环境中,周围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注射剂生产造成污染。
2.洁净厂房(室)设计要求 注射剂生产车间按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要求可分为一般生产区、控制区、洁净区、无菌区。
一般生产区无空气洁净度要求,控制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万级,洁净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万级,无菌区的洁净度要求为100级。
人流物流应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二)注射剂的生产管理:按GMP 要求必须有生产质量管理文件。
中药注射剂制备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制备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勇;王晓荣【摘要】中药注射剂伴随着中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从1940年生产出第一个品种,中药注射液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主要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抗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等领域[1].成为现代中药剂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我国制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项目.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21个省市的1 400多家医院,使用普及率较高,随着使用日趋广泛,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争论越来越多.本文针对中药注射剂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以期对我国中药注射剂的研制、发展有所启发.【期刊名称】《实用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28)012【总页数】2页(P1089-1090)【关键词】中药注射剂;问题;对策【作者】赵勇;王晓荣【作者单位】250022山东济南,济南军区药品仪器检验所;250002山东济南,济南军区联勤部第一干休所卫生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8:R944.1;R283.6+1中药注射剂伴随着中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从1940年生产出第一个品种,中药注射液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当中,主要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抗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等领域[1]。
成为现代中药剂型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我国制药产业进军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项目。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产品已经覆盖了全国21个省市的1 400多家医院,使用普及率较高,随着使用日趋广泛,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中药注射剂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争论越来越多。
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

制剂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在制剂生产中,由于涉及到众多环节和复杂的工艺流程,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不仅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可能导致生产延误、成本增加甚至安全事故。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制剂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原材料质量问题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制剂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问题包括原材料的纯度不达标、含水量过高、杂质含量超标等。
处理方法:1、加强原材料的采购管理,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制度。
对每一批次的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外观、纯度、含水量、杂质含量等指标,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2、对于纯度不达标或杂质含量超标的原材料,应进行进一步的提纯或去除杂质处理。
如果无法处理,应坚决予以退货。
3、控制原材料的储存条件,避免受潮、受污染等情况。
对于易吸湿的原材料,应存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对于易氧化的原材料,应采取密封、避光等措施。
二、设备故障问题制剂生产需要依靠各种设备,如混合机、粉碎机、压片机、灌装机等。
设备故障会导致生产中断,影响生产效率。
处理方法:1、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调试等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2、配备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诊断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
3、储备必要的设备备件,以便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4、对于关键设备,可以采用双机备份或备用生产线的方式,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三、工艺参数控制问题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工艺参数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收率降低等问题。
处理方法:1、在生产前,对工艺参数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验证,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范围。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规程控制工艺参数,确保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制备过程的中草药原料选取、处理以及生产过程两个方面论述了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的常见问题,并且针对每个问题,结合笔者的经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制备对策0引言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不但有一套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中药先后也被制成多种剂型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中药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青睐,所以,按照现代制药技术要求,结合中医药理论,研制新的适应广大患者要求的中药新剂型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由于中药注射剂研制时间短,研制技术尚未成熟,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质量不稳定、不良反应多等。
这些问题与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中药注射剂的定义“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灭菌粉末供注人体内的制剂。
”[1]。
从这个定义来看,中药注射剂的药品来源比西药注射剂成分多、复杂,这就使得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比西药的注射剂制备过程更容易出现问题,解决的难度也较大。
2中药注射剂制备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2.1原料选用和处理过程虽然目前有少数人工栽培出的质量较稳定可靠的中药药材供给生产少数的中药制剂,但数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多数中药生产的需要,更不用说中药注射剂的需要。
天然中药材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产地、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时间、产地加工、储存、炮制等等。
所以在选用中药材制备中药注射剂时应该严格按照《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的附件二《质量标准的内容及项目要求》的标准来选原料,而且,每一批原料药都应按照统一的标准筛选,以保证中药注射液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是中药注射液制备成功、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前提[2]。
如果出现不合格的原料药,坚决不能采用。
注射剂在工艺研究与验证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解答

注射剂在工艺研究与验证中的常见技术问题解答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医疗领域。
在注射剂的工艺研究与验证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
1.配方设计问题:在注射剂的工艺研究中,配方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常见的问题包括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以及药物与辅料之间的相容性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优化药物的溶解介质、添加增溶剂、调整pH值和温度等。
2.稳定性问题:注射剂在长期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稳定性问题。
例如,药物在注射剂中的分解、氧化、聚集以及变色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防氧化剂、缓冲剂和稳定剂等。
3.注射剂颜色问题:注射剂的颜色问题常常引起关注,因为颜色的变化可能意味着注射剂的化学性质有所变化。
常见的颜色变化包括药物溶解度、酸碱性和氧化状态等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颜色变化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稳定性问题,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和验证。
4.注射剂溶液pH值问题:注射剂溶液的pH值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可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刺激性等。
在工艺研究和验证中,常常需要确定最佳的pH范围,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治疗效果。
5.注射剂的容量和浓度问题:注射剂的容量和浓度是临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量范围和浓度要求。
在工艺研究和验证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容量和浓度,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6.结晶问题:一些药物在注射剂中容易形成结晶,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改变溶剂、调整pH值、加热或超声处理等方法。
7.注射剂的透明度问题:透明度是注射剂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透明度的改变可能会导致药物的稳定性问题,甚至影响患者的接受度。
常见的透明度改变包括混浊、悬浮物和颗粒物等。
需要进行适当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注射剂的质量。
8.注射剂材料与药物相容性问题:注射剂的材料选择和与药物的相容性是工艺研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材料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注射剂的优点
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药剂直接注入人体组织或血管,所以吸收快,作用迅速。口服制剂等是通过 消化道粘膜吸收药物,影响因素较多,有首过效应,药物疗效没有注射剂好。
2、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或胰岛素可被消化液破坏,链霉素口服不宜吸收。所以 这些药物只能制成注射剂,才能发挥它应有的疗效。
2、制造过程复杂 要求一定的设备条件,所以生产费用较大,价格也 较高。
6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静脉注射: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 优点:药效最快,常作急救、补充体液和供营养之用。
2、脊椎腔注射 特点:由于神经组织比较敏感,脊髓液循环较慢,易出现渗透压的 紊乱,能很快引起头痛和呕吐,每次注射量不超过 10ml。
注射剂制备工艺及常见问题 的解决办法
× × × ×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部
1
目录
?注射剂的基本知识 ?GMP对注射剂的相关要求 ?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控制点 ?注射剂生产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
2
药剂学的发展
? 药剂学是在传统制剂如中药制剂、格林制剂等基础之 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药剂学约有150余年的历史, 1843年制备了模印片,1847年发明硬胶囊剂,1931 年实现机械化生产。1876年等发明了压片机,使压制 片得到发展。1886发明了安瓿,使注射剂得到迅速发 展。1947年研制成缓释制剂,70年代以后缓释制剂和 靶向制剂得到发展。
本身的性质和稳定性的需要,机体本身又有一定的缓 冲能力,PH值允许范围在4~9之间。 ? 6、渗透压:原则上要求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但由于机体本身有一定的耐受性及血液的稀释作用, 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
8
GMP对注射剂的基本要求
9
注射剂的GMP认证检查项目
? 大容量注射液认证检查项目共138项、关键项目(条款 前加*)27项,一般项目111 项。
? 小容量注射液认证检查项目共141项,关键项目(条款 前加*)30项,一般项目111 项。
? 化学药品粉针剂认证检查项目共139项、关键项目(条 款前加*)32项,一般项目107项。
? 化学药品冻干粉针剂认证检查项目共143项,关键项目 (条款前加*)32项,一般项目111 项。
10
注射剂厂房设计要求
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如不能吞咽或昏迷的患者,可以注射给药。
4、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局部麻醉药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此外某些注射剂还具有延长药效的作用, 有些注射剂可以用于疾病诊断。
5
注射剂的缺点
1、使用不便且注射疼痛 注射剂一般不能制剂使用,应根据医嘱有技术熟练 的人注射,以保证安全。
3
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
? 注射剂是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浊液或混悬液、以 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
? 注射剂的分类: ? 溶液型注射剂:可用水、油或其他非水溶剂为溶剂制成。 ? 混悬型注射剂:在水中微溶、极微溶解或几乎不溶的药物,此类
注射剂有延长药效的作用,一般仅供肌内注射。 ? 乳浊型注射剂:油类或油溶性药物,如;静脉注射脂肪乳注射液。 ? 注射用无菌粉末:为药物的无菌粉末或疏松的冻干块状物,临用前加
7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
? 1、无菌:注射剂不得含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必须达到 药典无菌检查要求。
? 2、无热原:用量大的供静脉注射及脊椎腔注射的注射 剂,均需进行热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 3、澄明度:可见异物的检查 ? 4、安全性:注射剂不应对组织产生刺激或发生毒性反
应。 ? 5、PH值:尽量与血液的PH值7.4相接近,但由于药物
? 1、位置选择 ? 注射剂车间应该选择环境安静,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周围环境
应该开阔、宽敞。光线充足,有绿化,无泥土外露,不得有产生 花粉、绒毛、花絮等对空气有影响的树种。 ? 2、室内不局 为合理控制环境的洁净度,车间内部的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1)人流、物流分开 以物流方向设计生产线,人流物流严格分 开,物流从原辅料,容器处理和水处理开始,经配液、滤过、灌 封、灭菌、灯检、包装直至出厂,流动应当是单向的,无交叉现 象。物的传送最好机械传送,人工传送应当设置传递橱。
3、肌内注射:பைடு நூலகம்溶液、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均可作肌内注射。 特点:一次剂量一般在5ml 以下
4、皮下注射:注射于真皮和肌肉之间,药物吸收速度较慢。 5、皮内注射: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 0.2ml以下,主
要用于过敏性试验。 此外,近年来一些抗肿瘤药物采用动脉内注入,直接进入靶组织, 提高药物疗效。
人的走向与物流之间不仅要有硬件隔开,还应当在人进入物 流区域进行操作的人口设置缓冲间,并提供诸如沐浴、更衣、风 淋等卫生措施,以保证进入物流区域操作人员的清洁卫生。
11
注射剂厂房设计要求
? 2)厂房区域的划分:一般生产区、洁净区 ? 洁净区:对微生物和尘粒数有规定的区域。在静态条件下检测的尘埃粒
子数、浮游菌数或沉降菌数必须符合规定。 ? 注射剂生产区洁净度级别:百级、万级、十万级。 ? 注射剂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 ? (1)最终灭菌药品: ? 百级或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大容量注射剂( ≥50ml )的灌封 ? 万级:大容量注射剂的稀配、滤过;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直接接触药
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 ? 十万级:注射剂的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稀配 ? (2)非最终灭菌药品 ? 百级或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灌装前不需除菌滤过药液配制;注射剂
的灌封、分装和压塞;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最终处理后的暴露环境。 ? 万级:灌装前需除菌滤过的药液的配制 ? 十万级:轧盖,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后一次精洗的最低要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