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临床疗效的措施及建议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确保诊疗质量。
XX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优势病种的种类及数量
优势病种种类:肺癌、肝癌、胃癌、结直 肠癌、乳腺癌等
优势病种数量:共计50种
优势病种的特点及现状
优势病种是指具有明显疗效和优势的疾病种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可以 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包括多种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神 经系统疾病等。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优势病种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 显著的疗效。
XX公司
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 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
结分析报告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优势病种介绍
02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03
临床疗效总结
04
诊疗方案分析
05
未来展望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优势病种介绍
优势病种的选择标准
常见病、多发病,具有代表性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成熟,疗效显著 病种覆盖面广,具有推广价值 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及卫生需求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引言概述: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2023年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成为了医疗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该主题展开讨论,分别是:一、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标准;二、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优化需求;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方法;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方案;五、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
一、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标准1.1 医学证据:评估病种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依据充分的医学证据,包括临床试验、研究论文等。
1.2 经济性:评估病种诊疗方案的经济性,需要考虑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费用效益。
1.3 患者满意度:评估病种诊疗方案的患者满意度,需要关注患者对治疗效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二、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优化需求2.1 个性化治疗: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2 综合治疗: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应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2.3 康复护理: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应注重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三、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方法3.1 临床研究:通过临床试验和研究来评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2 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经济性和患者满意度。
3.3 专家评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进行评估,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方案4.1 制定指南:根据评估结果和专家意见,制定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指南,明确诊疗流程和治疗目标。
4.2 引入新技术:结合医学进展,引入新的诊疗技术和设备,提高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效果。
4.3 优化资源配置:根据评估结果和经济性考虑,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诊疗方案的效率和经济性。
五、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5.1 长期随访:对实施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2023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23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是当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
传统中医作为我国自古就存在的一种疗法,在肿瘤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年肿瘤科中医的诊疗方案,以及对其进行评价。
一、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分析1. 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是基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制定的。
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经络气血等进行综合辨证,然后采用适合的中药及治疗方法进行施治。
例如,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者,会采用补虚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治疗。
2. 中医药联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中,中医药与西医药并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缓解副作用、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等。
例如,中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辅助放化疗,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3. 中医融入综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也融入了中医的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艾灸、推拿等。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对于肿瘤患者的痛症、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推拿则通过推、拿、揉、捶等手法,调节气血,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总结1. 个体化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因病致治”。
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融合了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形成了综合的治疗体系。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强调调整心态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注重调整患者的心态,增强患者的自我恢复能力。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密切相关,通过精神调摄、情志疏导等手段,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抵抗力。
三、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评价1. 疗效显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有效控制肿瘤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治疗副作用等。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

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及优化方案引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和优化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方案。
正文内容: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1.1 临床数据分析: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当前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效果和问题,发现潜在的改进空间。
1.2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结合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现有诊疗方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1.3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当前诊疗方案的评价,发现患者需求与现有方案的不匹配之处。
2.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优化2.1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2 引入新技术和新药物:结合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药物研发进展,优化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3 加强团队合作:建立跨学科的医疗团队,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提高诊疗方案的综合效果。
2.4 优化医疗流程:通过优化医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效率,优化诊疗方案的实施效果。
2.5 加强患者教育:通过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度,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总结在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和优化方案中,我们需要从临床数据分析、专家评审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多个角度出发。
通过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引入新技术和新药物、加强团队合作、优化医疗流程和加强患者教育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优势病种的诊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诊疗方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需求和技术进展。
总结:2023年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方案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专家评审、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手段,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现有方案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优势病种是指中医药在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疾病或病种。
其治疗方
案的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中医药在治疗方案设计上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调节,
与西医以症状为中心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在实施中医疗效分析时,可以
对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整体性、个性化进行系统评估,并与西医的治疗方案
进行比较,以评估中医药在治疗上的优势。
其次,中医药在一些特定疾病或病种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例如,中医在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科疾病等方面具
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针对具体的疾病或病种,可以对中医药的治疗方案进
行系统分析,评估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上的疗效,并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
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中医药在一些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其优势。
中医药注重
以人为本,讲究个体化调理,注重刺激人体自愈功能。
因此,在妇科疾病、儿科疾病、老年病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针对这些人群,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积极调理人体阳气、阴气、气血等方面的
平衡,提高患者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疾病或病种的治
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通过对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可以更系统地了解中医药在特定病种中的疗效和应用优势,从而为中
医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力的依据。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精品多篇)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估、优化、总结(多篇)(2)、大便末肛门滴血或粪便表面附着有鲜血。
(3)、可见痔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有的可见到出血点。
(4)、肛门指检指套上有血迹,并可排除直肠内癌瘤出血。
(5)、直肠镜检查可见到内痔核及出血点。
(6)、必要时做粪便细菌培养、钡剂灌肠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一)外治法外治法是采用熏药、敷药、塞药等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表面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内痔保守疗法既包括了内治法也包括了外治法,两者结合治疗可起到相得益彰、增强疗效的效果。
常于术后给予消肿止痛汤坐盆。
拟方如下:苦参25g芒硝30g花椒20g五倍子20g元胡20g苍术15g侧柏叶15g冰片5g艾叶30g乳香10g没药10g(水煎坐盆)坐浴时间约20至30分钟。
每日1至2次。
(二)内治法(常用于门诊治疗)1、风伤肠络证:症候: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消痔固脱。
方药:槐角丸2、湿热下注证:症候:便血色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还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槐角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合三仁丸(《温病条辨》)3、气滞血淤证:症候: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痛疼,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消痔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郁金4、脾虚气陷证:症候: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升阳举陷,消痔固脱。
方药:补中益气汤;或用参林白术散5、大肠实热证:症候: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燥结,小便短赤,便时出血较多,滴血或射血,血色鲜红,痔核脱出,糜烂不能回缩,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疗效分析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中医
疗效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对中医疗效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优势病种的定义和分类,并论述中医在优势病种的诊疗中的优势。
其次,详细分析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包括方案制定、临床应用和评估等环节。
最后,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评估中医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疗效,并结合具体举例说明。
第一部分: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优势病种的定义和分类2.1 优势病种的概念和特征
2.2 常见的优势病种及其分类
2.3 中医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优势
第三部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3.1 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制定
3.1.1 方案制定的目标和原则
3.1.2 方案制定的参考依据
3.2 临床应用情况
3.2.1 方案应用的基本步骤
3.2.2 方案应用的效果评估
3.3 方案评估情况
3.3.1 方案评估的方法和指标
3.3.2 方案评估的结果和改进措施
第四部分:中医疗效分析
4.1 疗效评估指标
4.2 中医治疗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估方法4.3 中医在优势病种中的疗效分析4.3.1 疗效实证分析
4.3.2 中医疗效的可能机制分析
第五部分:综合举例分析
5.1 优势病种样本选择
5.2 临床疗效分析
5.3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第六部分:讨论与展望
6.1 诊疗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6.2 中医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潜力6.3 未来研究方向
结论。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研究目的
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 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 系统总结和分析。
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 参考和指导,促进中 医诊疗方案的推广和 应用。
评估不同诊疗方案在 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 适用性。
02
优势病种介绍
优势病种定义
优势病种是指在一定地区、一 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中医治 疗具有明显优势,且临床疗效 较好的一类疾病。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 方案临床疗效总结 分析报告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引言 • 优势病种介绍 • 中医诊疗方案 • 临床疗效评估 • 总结分析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慢性病和复杂性疾病方面。
临床实践认可度
选择那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认 可,且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更具有实践基础。
优势病种特点
病情复杂
治疗难度较大
优势病种通常病情较为复杂,可能涉 及多个系统、多个器官的病变,需要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
优势病种通常治疗难度较大,可能需 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 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中医诊疗方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患者提供了
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中医诊疗方案制定原则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因此在制定中医诊疗方案时需
全面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与肠癌。
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得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一:胃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 1 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彳丁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 0 %,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 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与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得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得处方。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与优化, 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得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胃癌与中医学得“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医宗全鉴》对胃癌得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
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由于癌细胞得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就是目前胃癌难点与焦点,从临床得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与改善生存又就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干预胃癌得发生。
由于胃癌得病因复朵,患者得体质因素不同,故在胃癌发生得预防与干扰上,要提倡级“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加强对群众得有关预防胃癌得科普宣传教育,纠正不良得生活习惯,尤其就是不良得饮食习惯。
二级预防即提倡“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日美等发达国家得治愈率达到7 0 —8 0 %以上而我国仅有4 0-50%;对胃癌高危人群得监控,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恶性贫血与HP阳性所致得各种胃病等患者,尤其就是有胃癌家族史、应定期复查,对这些癌前病变者应通过X线、纤维胃镜粘膜活检进行监测,一经确诊,尽早争取综合治疗,在监控得同时,对上述这些癌前病变应进行“不懈得治疗,直至痊愈〃,中医中药对胃癌癌前病变得研究己取得了良好得进展、难点之二:如何降低患者得复发率、思维力,提高胃癌患者得远期疗效?对胃癌病人实施有中医药参与得综合治疗就是提高胃癌疗效得最好途径,只有实施正确得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术后巩固治疗、中晚期固本清源、带瘤生存,才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得远期疗效。
手术治疗目前仍就是治愈胃癌最重要得第一步,对于中晚期病人实施非根治性手术,仅能消灭瘤灶得“主力部队〃,但术后治疗就是非常必要得,我个人不赞同对实行“二步手术〃,因为手术得打击太大,免疫力下降非常明显,中医治疗对于恢复,对预防复发改善症状非常有效。
化疗虽对缩小瘤灶、杀灭残留癌细胞,防止肿瘤复发具有肯定得作用,但因其非专一“不分敌我”得作用可破坏病人得免疫系统,损害病人造血系统与肝肾功能,严重者造成病人死亡、放疗目前对于胃癌只就是一个姑息性治疗作用,副作用大,所以,中医药对化疗得减毒增效治疗就是非常必要得。
晚期得扶正赔本、固本清源、人瘤共存得治疗更有意义,不能一味得生命不息化疗不止。
二:肝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18年1— 1 2月份共收肝癌住院病人30人次,按照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25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6%,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o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敷贴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扌舌中成药辨证施治与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敷贴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得基础上给于用药, 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得处方癌痛膏外敷止痛,临床疗效很好,副作用少。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症状体征,而且对于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术后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人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与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得提高、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肝癌归属于“肝积”、“癥痕”、“积聚”、“戯胀”、“痞气〃、“黄疸〃等范畴。
《难经・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
”《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曰:“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身无膏泽……爪甲枯黑。
”肝癌就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肝络淤滞不通,肝体失却柔润,疏泄失职。
以右胁痛,或胁下肿块,腹胀纳少及肝瘀证候为主要表现得积聚类疾病。
难点之一:癌前期病变得预防与治疗1.预防(1)忌酒、忌霉变食物、亚硝酸食物、污染水等。
(2)积极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
尤其应重视乙型与丙型肝炎得治疗。
(3)调节情志,避免C 型性格、2。
治疗积极寻求中医药治疗,控制癌前期病变得进展。
(1)疏肝利胆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常用方有:小柴胡汤、逍遥汤加减、消炎利胆片,一贯煎等。
适于肝炎肝气不舒、肝胆湿热等症,可长期服用。
(2)健脾益气养血,促进NK细胞活性,常用方有:人参养荣汤(《与刑局方》),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汤等。
适于肝病日久体弱之人,可长期服用。
(3)清热解毒,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常用方有:逍遥汤加减、龙胆泻肝汤加减、黄连解毒汤,葛根苓连汤等: 适于病毒性肝炎,身热口燥,泄泻,泛黄等症,病愈即应换方加减。
(4 )益气健脾,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皆可抗氧化。
常用方有:逍遥汤、膈下逐瘀汤、四君子汤等。
通过抗氧化而抑制肝细胞突变。
难点之二:术后复发得预防与治疗有报道肝癌根治性切除后,其1、3及5年得复发率分别为17、1%、32、5%与61、5%。
无复发者得5年生存率远高于有复发者,分别为48。
9%与11、0%。
术后2年内为复发高峰期。
可见术后复发问题严重影响了肝癌得远期疗效,因此预防与治疗术后复发则成为当前研究得重点、(1)定期复查随访:术后1 -2年内每2月复查一次,2年以上可3 —4个月一次以上每半年一次。
复查内容包扌舌:AFP、B型超声、CT扫描、X线胸片及肝功能等。
(2)复发得预防: 复发得预防应以中医药为主,常用得预防方法与药物有:①疏肝利胆、健脾益气,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常用方有:逍遥汤、小柴胡汤、丹参金钱草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随证加减变化应用。
②健脾疏肝软坚散结,预防肝癌复发甚至带瘤生存。
方选逍遥散加减。
(3)复发得治疗:对于肝癌复发,应早期发现,早期切除。
不能切除得可选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介入灌注栓塞治疗,或射频消融、靶向治疗,肿瘤缩小后也可考虑手术切除治疗、不能选用介入灌注栓塞治疗得可选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最终人瘤生存。
难点之三:肝癌转移得防治癌症转移得研究过去一直进展不大,近十年随着医学生物学及免疫学得进展,癌症转移得研究有了很大进展,首先,癌浸润就是转移得先决条件,浸润转移过程与”转移基因”及〃转移抑制基因”有关,前者可增加肿瘤细胞转移, 诱发肿瘤血管生成。
近几年对中医药预防限制癌症转移进行了很多研究,热门得就是有关限制肿瘤血管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得中药研究'常用得中药有:人参、黄罠、冬虫夏草、党参,刺五加、枸杞子、淫羊董、猫猴桃,何首乌、山萸肉、生地黄、补骨脂、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汤等。
目前我科研究主要从患者整体出发,以调理脾胃为基础,以扶正疏肝清利湿热为重中之重, 目得疏通肝脏气血运行周流,防止阴邪聚集肿瘤复发转移。
难点之四:癌性疼痛得中医治疗疼痛就是肝癌晚期常见症状。
疼痛得特点与性质随肿块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及分化程度不同而异,常需止痛治疗。
应遵循“三阶梯”及”按时、个体化与口服给药〃得止痛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也可配合中医药,并治疗用西药止痛所造成得副作用。
常用得中医止痛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敷止痛;中药内服生津润肠通便改善止痛药副作用;可有效地达到治疗目得。
目前我科有协定癌痛方外敷,取得了不错得治疗效果、难点之五:肝癌晚期,食欲不振,腹胀一恶病质综合征(CACS)得辨证治疗肝癌晚期不可避免得会发生恶病质。
导致恶病质得原因尚不完全清楚,考虑与肿瘤消耗,肿瘤病人内分泌代谢紊乱,营养摄取障碍等因素有关,另外伤害性得抗癌治疗也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西医对CACS诊断与治疗研究较多,一般均以营养支持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疗效较差,多数只能获得暂时缓解。
对CACS,中医多按虚劳来辨证论治,认为与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误治失治,或攻伐太过,耗损正气,也与久病损伤脏腑气血功能等有关。
治疗应分清五脏气血之虚,以治本;分清何邪侵袭致癌,以治标。
目前我科在恶病质这一块主要应用中药调理脾胃功能,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同时配合疏肝利胆,采用疏肝健脾降逆与胃之法,疗效满意、三:肠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1 8年1-12月份共收肠癌住院病人56人次,按照肠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6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Io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8%,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
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综合治疗方式、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与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得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得处方抗癌化痰散方,临床疗效正在总结中、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症状体征,而且对于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术后可以降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固本清源整体调节、人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与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得提高。
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得效果。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肠癌古方中医属于“肠蕈”、“肠中积聚”、“症頫”、“下痢”、“脏毒”等范围。
、《灵枢》谓:“肠覃何如……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 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晋代王叔与《脉经》谓:“肠癖不脓血,脉沉细流连者生,洪大数身热者死、〃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 恣食肥甘、燥热或不洁之物,导致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大肠,热伤肠络,毒邪成痈而逐渐发生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