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骨折考点速记008

合集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并发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并发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5)1.骨筋膜室综合征2.脂肪栓塞综合征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5.休克骨折早期并发症巧记2-2-1:2个综合征,2个损伤,1个休克1.骨筋膜室综合征(1)概念: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综合征。

(2)常见部位: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3)机制: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骨筋膜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过小,而导致其内压力增高所致。

(4)结局:当压力达到前臂65mmHg、小腿55mmHg时,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

①濒临缺血性肌挛缩——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供,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不影响肢体功能。

②缺血性肌挛缩——时间较短而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供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肢体功能。

③坏疽——广泛、长时间的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死,常需截肢。

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循环,可导致毒血症。

2.脂肪栓塞综合征成人,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

表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绀。

动脉低血氧可致患者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胸部X线:广泛性肺实变。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邻近的内脏器官损伤,如肝、脾破裂;肺损伤;膀胱、尿道损伤(骨盆骨折)以及直肠损伤(骶尾骨骨折)等。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1)重要血管损伤:股骨髁上骨折——腘动脉,胫骨上段骨折——胫前或胫后动脉,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肱动脉。

(2)周围神经损伤: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桡神经;腓骨颈骨折——可损伤腓总神经。

(3)脊髓损伤。

5.休克【立即小结——骨折早期并发症】1.骨筋膜室综合征2.脂肪栓塞综合征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5.休克巧记——2-2-1:2个综合征,2个损伤,1个休克二、晚期并发症(10)1.关节僵硬骨折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骨折考点速记008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骨折考点速记008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骨折考点速记008开放性骨折的分类:依据软组织损伤的水准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亚型。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

股骨髁上骨折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大多较股骨干骨折为轻,休克发生率为股骨干骨折的1/8~1/10.2.局部症状(1)骨折之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局部之肿胀疼痛及在股骨髁上部的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2)移位:表现为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曲畸形。

(3)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

(4)注意并发症:主要是有否伤及腘动脉或其他血管损伤的表现。

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措施:1、无移位骨折线形或嵌插无移位的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周,早期实行功能锻炼。

2、外展型骨折轻度畸形或嵌入及年老体弱者,不需复位,腋下安放棉垫,患肢贴胸固定3周后,实行肩关节摆动活动。

畸形大或移位明显者,需手法复位、贴胸固定,4周后活动肩关节及肘关节。

3、内收型骨折治疗原则同外展型,复位手法相反。

贴胸固定时,上臂外侧骨折平面应放较多棉垫。

如不能保持对位,可用肩人字石膏固定4周。

4、手术治疗骨折间有软组织嵌入或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或外固定失败者;治疗时间较晚已不能手法整复者,特别是青壮年患者,可行开放复位,并根据情况适当选用钢板螺丝钉、拉力螺钉或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

骨折医学知识点归纳

骨折医学知识点归纳

骨折医学知识点归纳骨折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创伤,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

骨折不仅会对人体造成疼痛和功能障碍,还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管理,以避免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骨折的医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首先,骨折的类型可以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骨头露出皮肤表面的情况。

这种骨折容易导致感染和骨坏死,处理方式上需要及时进行清创和使用抗生素。

闭合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后皮肤未破裂,处理方式相对较为简单。

其次,骨折的诊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受伤部位的皮肤情况、畸形、肿胀和压痛等,以及进行功能测试,如活动受限或关节不稳定等。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有X射线、CT扫描和MRI等,可以帮助医生明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以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然后,骨折的处理方法因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对于闭合性骨折,一般可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如石膏固定、功能支具、牵引等,以帮助骨折部位保持稳定,并促进骨折愈合。

对于开放性骨折或较为复杂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内固定术、外固定术等。

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恢复骨的稳定性,减少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骨折愈合的过程需要注意一些生活护理和康复措施。

首先,合理的疼痛管理是重要的,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骨折带来的疼痛,但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剂量。

其次,保持适当的休息和保护骨折部位,避免再次受伤或增加愈合时间。

此外,饮食中应增加高蛋白食物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康复期间,可以进行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最后,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骨折不愈合、骨折感染、局部肿胀、神经血管损伤等。

对于不愈合的骨折,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如骨移植、骨髓刺激等。

骨折感染则需要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对于神经血管损伤,可能需要神经外科或血管外科的干预治疗。

总之,骨折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创伤问题,正确的骨折处理和管理至关重要。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成因与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成因与分类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成因与分类(一)成因创伤 ;骨骼疾病 ( 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病理性骨折 ) 。

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和肌收缩使肢体远处发生骨折。

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

如远距离行军——第2、3 跖骨及腓骨下 1/3 骨干骨折——疲劳性骨折。

(二)分类1.根据骨折处皮肤、黏膜的完整性(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如耻骨骨折伴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致直肠破裂。

2.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类(1)不完全骨折:①裂缝骨折:骨质发生裂隙,无移位——颅骨、肩胛骨 ;②青枝骨折: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

(2)完全骨折:①横形骨折 ; ②斜形骨折 ;③螺旋形骨折 ;④粉碎性骨折:骨质碎裂成三块以上;⑤压缩性骨折 ;⑥嵌插骨折:干骺端骨折;⑦凹陷性骨折:颅骨 ;⑧骨骺分离。

3.根据骨折端稳定程度(1)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如裂缝、青枝、横形、压缩性、嵌插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者,如:斜形、螺旋形、粉碎性骨折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运动系统考点精讲:骨折的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1.休克——出血导致,特别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

2.发热——出血量较大的骨折,血肿吸收可出现低热,不超过38℃。

若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的可能。

二、局部表现1.一般表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

2.特有体征——具有下述 3 种之一:(1)畸形——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等。

(2)异常活动——无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注意】有的骨折不出现特有体征 ( 如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 );●须经 X 线拍片确诊。

三、影像学检查1.普通 X 线——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下肢骨折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下肢骨折

下肢骨折一、股骨颈骨折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

股骨头的血液供给有三个来源:①圆韧带支:圆韧带内小动脉又称内上骺动脉,在老年人此动脉逐渐退变而闭锁。

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对股骨颈血液供给很少,仅及股骨颈基部。

③关节囊支:来自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是主要血液供给来源。

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所以股骨颈骨折,必须尽早解剖复位,良好的固定,减少创伤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

按骨折部位分为:①头下型②经颈型③基底型。

头下型最易坏死;基底型愈合佳。

Pauwels分类法:依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分为:Ⅰ型,<30°;Ⅱ型,30°~50°,>50°。

骨折线之倾斜度愈大,愈不稳定。

小于30°(外展型),骨折面互相嵌压,位置稳定,易愈合;大于50°(内收型),承受剪式应力较大,位置不稳,预后不佳。

临床表现:老年人跌倒后诉髋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

畸形:外旋畸形45°-60°(转子间骨折为达90°)。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患肢短缩。

治疗:1. 外固定:适用于外展型和中间型骨折;2. 内固定:适应证最广。

对绝大部分内收型骨折均适用。

二、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系指大小转子间的骨折,按股骨矩的完整性分为稳定与不稳定骨折。

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

最后需要靠X线片确定诊断。

三、股骨干骨折股骨上1/3骨折后,近折段受骼腰肌、臀中肌、臀小肌和髋关节外旋诸肌的牵拉而屈曲、外旋和外展,而远近段则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上、向后、向内移位,导致向外成角和缩短畸形。

股骨中1/3骨折后,其畸形主要是按暴力的撞击方向而成角,远折段又因受内收肌的牵拉而向外成角。

执业医师各类考试速记口诀 生理记忆法

执业医师各类考试速记口诀 生理记忆法

肱骨髁上骨折肱髁上折多儿童、伸屈两型前者众。

后上前下斜折线、尺挠侧偏两端重。

侧观肘部呈靴形,但与肘脱实不同。

牵引反旋再横挤,端提屈肘骨合拢。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运防不通。

屈型移位侧观反,手法复位亦不同。

问病史的提纲因症变,治疗鉴,饮食睡眠大小便。

因(病因)症(症状)变,(变化进展)治疗鉴(鉴别诊断)。

生理记忆法1、简明归纳记忆法如微循环的特点归纳为:低、慢、大、变;影响静脉回流因素归纳为:血量、体位加三泵((心、呼吸、骨骼肌);激素的一般特征为 8个字:无管、有靶、量少、效高;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是:升糖、解蛋、移脂;醛固酮的生理作用为: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2、穿针引线记忆法以生理活动发生时间(或地点)的先后顺序来分析记忆。

如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及机理可按去极化0期,复极化1、2、3、4期顺序来记忆;CNS中兴奋传递过程可按地点顺序,归结记忆为:突触前神经原递质释放,弥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神经原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等等。

3、对比分析记忆法如兴奋与抑制;去极化与超级化;负反馈与正反馈;EPSP与 IPSP;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心肌生理特性与骨骼肌、平滑肌生理特性;兴奋在 CNS传递特点与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特点等等。

4、化整为零记忆法如刺激神经引起肌肉收缩过程较复杂,可分解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和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3个部分来记忆。

5、口诀记忆法如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可编成如下口诀: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解剖记忆法股静脉(V)、股动脉(A)和股神经(N)在股三角内的排列正好构成van(行李车)这个英语单词连接椎骨的韧带主要有五种,其中长韧带有三条(棘上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短韧带有两条(黄韧带和棘间韧带),可概括为“三长两短”眼球的结构:一孔(瞳孔)、二体(晶状体、玻璃体)、三层膜(外膜、中膜、内膜)生化“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4)“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此为谐音记忆,非常有效。

医生骨折知识点总结归纳

医生骨折知识点总结归纳

医生骨折知识点总结归纳下面是对骨折知识的总结归纳:一、骨折的类型和临床表现骨折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程度、骨折方式以及骨折造成的骨折端移位情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1. 开放性骨折:骨折处有皮肤或黏膜的破裂,骨折断端裸露出来。

2.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黏膜没有破裂,骨折断端没有随外伤而裸露。

3. 完全性骨折:骨折处的骨干是完全断裂而形成的骨折。

4. 不完全性骨折:骨折处的骨干只是部分断裂而形成的骨折。

5. 骨折的部位:骨折的部位包括手臂、脚踝、髋部、大腿、腓骨头、胸骨、骨盆等。

不同类型的骨折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1. 突然剧痛,部位局限;2. 局部肿胀、发红和变形;3. 活动受限或无法活动;4. 皮肤破损的话可能有出血、裸骨露出等表现。

二、骨折的诊断和处理医生在诊断骨折时,首先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包括症状、体征和外伤史等。

其次,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骨折处的变化、局部淤血和水肿情况,并进行X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一旦确诊为骨折,医生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不同的骨折类型和部位,医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包括但不限于:1. 关节牵引:适用于某些髋关节、膝关节骨折的治疗。

2. 外固定:采用钢钉或外固定器固定骨折端,维持正常骨折位,保持骨折处的稳定。

3. 内固定:通过手术将骨折断端内固定,保持骨折处的稳定。

4. 保守治疗:适用于未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通常通过功能支具或石膏固定。

三、骨折的护理和康复对于骨折患者,在进行了适当的治疗之后,还需要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恢复患者的骨骼功能和生活质量。

骨折护理和康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保持局部卫生:在石膏固定的区域,要注意干燥和清洁,避免刺激和感染。

2. 定期复查:骨折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3. 康复训练:一些骨折患者在脱固定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骨骼的功能和活动能力。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脊柱骨折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之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一、概述及解剖占全身骨折的5-6%,胸腰椎骨折多见,可发生严重并发症(脊髓或马尾损伤),危及生命。

1. 脊柱分:前柱:椎体的前2/3,包括前纵韧带,纤维环的前方部分。

后柱:骨性后弓,包括椎弓根、棘突、椎板、小关节和韧带。

中柱:椎体的后部到纤维环的后部和后纵韧带。

2. 脊柱骨折分类:单纯的楔形压缩性骨折稳定性爆裂性骨折不稳定性爆裂性骨折Chance骨折屈曲-牵拉性骨折脊柱骨折-脱位3. 颈椎骨折记住:第一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折(Jefferson骨折)、椎弓骨折(缢死者骨折)。

4. 临床表现及诊断:1)严重外伤2)局部疼痛,活动困难,腹痛腹胀3)详细了解病史4)注意复合伤的处理5)局部检查和神经学检查6)影象学检查5. 搬运:滚动法、平托法脊髓损伤初期:受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

2-4周后出现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并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胸段—截瘫;颈段—四肢瘫;上颈椎损伤—四肢痉挛性瘫痪;下颈椎损伤—上肢弛缓性瘫,下肢痉挛性瘫。

一、脊髓损伤综合征1. 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征):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

2. 脊髓前综合征:脊髓前中央动脉闭塞,出现四肢瘫痪,下肢重于上肢,但下肢和会阴部有位置觉和深感觉,或有浅感觉。

3. 脊髓中央管周围综合征:中央管周围的传导束损伤。

四肢瘫,上肢重于下肢,无感觉分离。

预后较差。

二、脊髓圆锥损伤见于腰1骨折,表现为会阴部鞍区麻木,括约肌功能及性功能障碍。

双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可正常。

三、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

损伤平面以下弛缓性瘫痪,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无锥体束征。

C1-C4 上肢、下肢硬瘫;C5-C8 上肢软瘫、下肢硬瘫;T1-T12 上肢正常、下肢硬瘫;L1-S5上肢正常、下肢软瘫。

骨盆骨折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性骨折的分类:
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3型。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扶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伤性截肢以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984年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个亚型。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
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

股骨髁上骨折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大多较股骨干骨折为轻,休克发生率为股骨干骨折的1/8~1/10.
2.局部症状
(1)骨折之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局部之肿胀疼痛及在股骨髁上部的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2)移位:表现为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曲畸形。

(3)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

(4)注意并发症:主要是有否伤及腘动脉或其他血管损伤的表现。

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措施:
1、无移位骨折
线形或嵌插无移位的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患肢3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外展型骨折
轻度畸形或嵌入及年老体弱者,不需复位,腋下安放棉垫,患肢贴胸固定3周后,进行肩关节摆动活动。

畸形大或移位明显者,需手法复位、贴胸固定,4周后活动肩关节及肘关节。

3、内收型骨折
治疗原则同外展型,复位手法相反。

贴胸固定时,上臂外侧骨折平面应放较多棉垫。

如不能保持对位,可用肩人字石膏固定4周。

4、手术治疗
骨折间有软组织嵌入或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或外固定失败者;治疗时间较晚已不能手法整复者,特别是青壮年患者,可行开放复位,并根据情况适当选用钢板螺丝钉、拉力螺钉或克氏针等内固定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