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如何

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如何

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苏州,这座拥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的江南大地。

它不仅以其秀美的园林、古老的街巷和悠扬的评弹而闻名于世,更因其丰富且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备受瞩目。

那么,苏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究竟做得如何呢?苏州的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苏州园林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

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名园,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些园林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

为了保护这些园林,苏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

一方面,加强了对园林的日常维护和修缮,确保建筑和景观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旅游对园林造成破坏。

同时,还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园林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和保护,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除了园林,苏州的古街巷也是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江路、山塘街等老街巷,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

青石板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江南画卷。

为了保护这些古街巷,苏州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它们的历史价值,避免了大规模的拆迁和改造。

同时,还对古街巷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得这些古街巷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苏州同样有着出色的表现。

苏州评弹、苏绣、昆曲等,都是苏州文化的瑰宝。

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政府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它们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例如,举办评弹和昆曲的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些传统艺术;开办苏绣培训班,培养更多的苏绣人才。

此外,还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传承人提供更好的创作和传承环境。

然而,苏州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文化遗产面临着被忽视和破坏的威胁。

例如,一些古建筑因为年久失修而逐渐破败,一些传统技艺因为缺乏传承人和市场需求而濒临失传。

苏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

苏州市国家级、省级、市级
张敏惠
苏州玉雕
俞挺
瞿利军
金山石雕
吴福云
光福核雕
须培金
殷毅军
传统技艺
苏州装裱技艺
范广畴
周根林
制扇技艺
王健
苏钟制作与修理技艺
陈凯歌
假山制作技艺
韩良源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许家千
后塍竹编
陶永飞
沙洲哨口板式类风筝制作技艺
冯太根
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
苏明
徐海林
韦文禧
双凤新湖龙狮制作技艺
仇国良
苏州漆器制作技艺
林怡
缂丝
王嘉良
姚建萍
26
核雕(光福核雕)
宋水官
27
传统技艺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
许建平
28
传统医药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
李英杰
29
国四批2012.12.20
传统戏剧
滑稽戏
顾芗
30
传统戏剧
滑稽戏
张克勤
31
传统美术
苏绣
余福臻
32
传统美术
苏绣
张玉英
33
传统美术
苏绣
蒋雪英
34
传统美术
苏绣
姚惠芬
35
传统美术
苏绣
居永泉
玄妙观小吃制作技艺(梅花糕、海棠糕制作技艺)
陈巧文
太仓肉松制作技艺
唐孝耆
传统医药
尢氏针灸
尢小鹤
闵氏伤科
闵大联
闵华(已故)
郑氏妇科
郑天如
吴纪祖
许柏泉
第三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54名)
类别
项目名称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JSⅢ-12苏州玉雕民间美术JSⅥ-15金山石雕民间美术JSⅥ-16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JSⅥ-16光福核雕民间美术JSⅥ-17苏州泥塑民间美术JSⅥ-20苏州灯彩民间美术JSⅥ-22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9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22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JSⅩ-1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JSⅩ-3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古琴艺术民间音乐JSⅡ-8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JSⅡ-11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4吴歌民间文学JSⅠ-6苏绣民间美术JSⅥ-7第二批省级第三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JSVI-35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2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3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闵氏伤科传统医药JSVⅢ-9郑氏妇科传统医药JSVⅢ-9苏南水乡婚俗民俗JSX-14湖甸龙舟会民俗JSX-15★锡剧传统戏剧JSIV-4★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JSVI-24★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1★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8★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金村庙会民俗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年份:2007作者:高福民吴国良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相土尝水,造作大城”揭开苏州的历史序幕后,苏州在开放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春秋时吴国崛起,苏州初露锋芒;两汉六朝间,苏州成“江南一大都会”;唐宋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让世人称羡;明清两代,领时代风骚,在文化领域形成了苏州称其为“雅者,四方必以之为雅”的社会风尚。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苏绣,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苏州评弹,古琴艺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剧等。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声腔、剧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兰花”。

昆曲起源于14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苏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结合。

它以优美的歌词、优美的风格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

它用鼓和板来控制歌唱的节奏,以曲笛和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苏绣是苏州的地区刺绣产品,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湘绣、粤绣、蜀绣齐名,其发祥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优美,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风格精美,被誉为“东方明珠”,中国苏绣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刺绣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奖项。

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精美的苏绣(环绣山庄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

“碧螺春”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此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色,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旋状,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千年历史,因产自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代时被列为贡品,洞庭(山)碧螺春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江苏著名特产。

碧螺春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细秀的特点。

“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茅”可以从嫩芽和嫩叶的嫩度看出。

汤色清亮,浓郁醇厚,清新爽口,回味悠长。

碧螺春绿茶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采制技艺,分为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个工序。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历史上一直是极具文化性的城市,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摇篮之一。

自2006年起,苏州市就着手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摸索出具体的维护措施和条件,并实施各项保护措施,并繁荣发展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至今,苏州已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政府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种地方文化的记忆,也为苏州的文化保护活动提供了建设性的贡献。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的记忆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

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习俗、表演艺术、传统技艺、文字文献、宗教礼仪和风土人情等,从而构成苏州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苏州当中的一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苏州的文化名片,也是苏州的著名地标。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代表,也是苏州的文化瑰宝。

苏州园林的风格是传统中国园林的精华,包含了古代审美观念和技术。

2、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苏州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拙政园建筑最胜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栽培艺术、自然生态、观赏性和赏心乐事,使游人几乎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们的生活。

3、传统技艺:苏州人从古至今也一直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技艺。

2011年,苏州有10项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们分别是:活版印刷、糖画、染织、石雕、剪纸、烧陶、木偶、蜡染、编织和竹雕。

这些传统技艺的制作者以自己的技能和劳动,不断地将苏州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使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4、舞蹈:苏州人民有着极为丰富的舞蹈传统,被视为中国民族舞蹈的代表。

1996年,苏州有7种舞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把灯舞、钱币舞、拔剑舞、秦淮舞、苏州拨浪鼓、琵琶舞和花筝舞。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第三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JSⅢ-12苏州玉雕民间美术JSⅥ-15金山石雕民间美术JSⅥ-16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JSⅥ-16光福核雕民间美术JSⅥ-17苏州泥塑民间美术JSⅥ-20苏州灯彩民间美术JSⅥ-22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9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22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JSⅩ-1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JSⅩ-3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古琴艺术民间音乐JSⅡ-8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JSⅡ-11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4吴歌民间文学JSⅠ-6苏绣民间美术JSⅥ-7第二批省级第三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JSVI-35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2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3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闵氏伤科传统医药JSVⅢ-9郑氏妇科传统医药JSVⅢ-9苏南水乡婚俗民俗JSX-14湖甸龙舟会民俗JSX-15★锡剧传统戏剧JSIV-4★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JSVI-24★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1★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8★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金村庙会民俗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年份:2007作者:高福民吴国良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相土尝水,造作大城”揭开苏州的历史序幕后,苏州在开放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春秋时吴国崛起,苏州初露锋芒;两汉六朝间,苏州成“江南一大都会”;唐宋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让世人称羡;明清两代,领时代风骚,在文化领域形成了苏州称其为“雅者,四方必以之为雅”的社会风尚。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江苏省文化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结合江苏省历史文化特点,以确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内容、地域分布等。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下列15项组成:
一、传统手工艺技艺:
1. 南京老字号;
2. 昆山砚台刻砚;
3. 苏州刺绣;
4. 苏式木刻版印刷;
5. 宜兴窑烧瓷器;
6. 徐州火柴小花编织;
7. 义乌凤翎笔;
8. 江苏木刻雕漆;
9. 常熟官窑瓷器; 10. 浦口陶瓷; 11. 吴江织锦; 12. 常熟棉织物; 13. 张家港裱花; 14. 盐城碳绘; 15. 泰州剪纸。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园林之冠”。

苏州现存园林80余处,其中4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建筑富有特色,构思精巧,花木繁茂,布局精美,在园林中可以看到诗意和哲理。

2. 花灯
花灯是苏州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之一,流行于元宵节等重要节日。

苏州的花灯精美别致,造型神秘,用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做成,照耀着夜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苏绣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州历史上就是织锦和绣花闻名于世的地方。

苏绣讲究色彩和构图的细腻,清晰、细致、传神,被誉为“绣中瑰宝”。

4. 四大怪
苏州园林中以亭、台、楼、阁为主要建筑,每座园林都会选取“四大怪”之一作为特色。

它们分别是:虎丘岩石、狮子林惟觉、拙政园太湖石、留园梅石。

5. 吴文化
吴文化是苏州的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吴戏、吴语、吴绣、吴籍
等多个方面。

其中的吴戏历史悠久,是苏州人的文化精华,有着深厚
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苏州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以上只是其中的部分代表。

这些遗产
见证了苏州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沿革,也是苏州魅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地域特色的苏州本土戏剧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江苏省苏州苏剧团、苏州戏曲博物馆
苏州评弹(曲艺):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是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市评弹团、苏州评弹学校、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张家港市评弹团、常熟市评弹团、太仓市评弹团、吴江市评弹团、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

桃花坞木版年画(民间美术):苏州桃化坞木刻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苏绣技艺(民间美术):历史悠久,针法活泼,精细雅洁,绣品有“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征,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刺绣艺术馆、高新区(虎丘区)镇湖刺绣行业协会。

宋锦织造技艺:宋锦制作技艺开创于宋代,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

南宋以来,苏州一直是宋锦的主要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苏州丝绸文物复制中心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缂丝是以“通经断纬”为主要织造方法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

苏州是目前世界唯一缂丝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工领衔,集漆工、雕工等建筑工种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工艺。

天安门与苏州古典园林是其代表作品。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吴中区文体局、吴中区胥口镇人民政府。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御窑金砖”是苏州陆慕御窑村所产的特大细料方砖,自明成祖以来即为皇家建筑所专用,近年多用于故宫、古典园林等古建筑修复。

其技艺为我国窑砖烧制技艺的代表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相城区文教局。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家具制作技艺,世称“苏式”,造型典雅古朴,雕刻精细,技艺精湛。

苏州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主要产地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红木雕刻厂有限公司。

制扇技艺:苏扇分为绢宫扇、折扇、檀香扇三大类,以造型优美、做工考究、书画并茂而著称,自汉以来苏州历来为我国主要的制扇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市平江区教育文体局、赵羽设计工作室、苏州扇厂、苏州檀香扇厂有限公司。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剧装戏具自明代以来以其门类齐全、品种繁多、绣工精细、成合讲究的特点而著称。

苏州历来是全国剧装戏具的主要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剧装戏具合作公司。

端午节:苏州端午节具有纪念春秋时期伍子胥的独特内容,并由此而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民俗活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沧浪区人民政府。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因地制宜形成的生产、生活习俗服饰,在汉民族服饰中独具特色,素有“苏州少数民族”的美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吴中区文化体育局、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

二、苏州市第二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2008年6月14日公布,其中国家级第二批名录3项,首批国家级扩展名录4项)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类)。

核雕(光福核雕)(传统美术类)。

玉雕(苏州玉雕)(传统美术类)。

首批国家级扩展名录: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传统医药类)灯彩(苏州灯彩)(传统美术类)
泥塑(苏州泥塑)(传统美术类)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民间音乐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