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简介
油橄榄木犀榄【应用植物图鉴NO.381】

油橄榄木犀榄【应用植物图鉴NO.381】木犀科(Oleaceae)油橄榄属(Olea Linn.)约有40种,中国约产15种,本期收录1引进种。
另:FOC将油橄榄属命名为“木犀榄属”,两种皆可。
一 .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油橄榄(木犀榄)是木犀科油橄榄属下的一种,原亚种subsp. europaea,可能原产于小亚细亚,后广栽于地中海地区,现全球亚热带地区都有栽培。
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亦栽培。
油橄榄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灰色。
枝灰色或灰褐色,近圆柱形,散生圆形皮孔,小枝具棱角,密被银灰色鳞片,节处稍压扁。
叶片革质,披针形,有时为长圆状椭圆形或卵形,长1.5-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具小凸尖,基部渐窄或楔形,全缘,叶缘反卷,上面深绿色,稍被银灰色鳞片,下面浅绿色,密被银灰色鳞片,两面无毛,中脉在两面凸起或上面微凹入,侧脉不甚明显,叶柄被银灰色鳞片,两侧下延于茎上成狭棱,上面具浅沟。
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长2-4厘米,较叶为短;花序梗长0.5-1厘米,被银灰色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形,花梗短,长0-1毫米;花芳香,白色,两性;花萼杯状,浅裂或几近截形;花冠长3-4毫米,深裂几达基部,裂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先端钝或锐尖,边缘内卷;花丝扁平,长约1毫米,花药卵状三角形,子房球形,无毛,花柱短,长约0.3毫米,柱头头状,2裂。
果椭圆形,长1.6-2.5厘米,径1-2厘米,成熟时呈蓝黑色。
花期4-5月,果期6-9月。
▲叶面明显的白色鳞片▲果实未成熟▲果实开始成熟除了原亚种外,还有一非洲亚种。
非洲油橄榄ssp. africana其与原亚种的区别是植株被锈色鳞片;叶片较大,长2-9厘米,宽0.7-1.5(-3)厘米,侧脉在近叶缘处明显汇合成一条线;果较小,圆形或长圆形,长约1厘米,有时具小尖头。
该亚种中国也有种植。
▲叶面明显的锈色鳞片二 . 相关运用油橄榄主要作为经济树种植,其果实榨出的橄榄油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油,也可用于医疗和工业,此外果实还可加工蜜饯,盐渍或糖渍后可食用,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树木。
西方文明的“百树之王”——油橄榄

西方文明的“百树之王”——油橄榄由三毛作词、齐豫演唱的歌曲《橄榄树》,多年来传唱不衰——“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三毛说,她写的橄榄树,是她丈夫荷西的故乡西班牙的一种树。
油橄榄,拉丁语学名Oleaeuropaea,英文名Olive,木犀科木犀榄属植物,简称橄榄,果实含有丰富的优质食用油——橄榄油。
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意大利的罗马、西西里,希腊的雅典、克里特岛,小亚细亚,埃及,突尼斯,利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灰绿色树叶、油绿色果实的油橄榄树,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广泛种植。
地中海沿岸地区,今天仍然是世界上生产橄榄油最多的地方。
油橄榄的名字,在这些地方的神话传说、故事中随处可见,它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正如杰克·丹顿斯科特在《漫话橄榄树》中所说:“它使人们获得食物、光明、力量、希望,甚至文明本身。
”(《文化译丛》1990年第3期)因此,在地中海地区,油橄榄被称为“百树之王”。
橄榄“圣树”希腊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雅典,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以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
在那里,流传着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争做这座城市保护神的传说。
万神之王宙斯和众神决定让二者进行比赛。
雅典娜用长枪戳了一下雅典卫城的岩石,那里立即长出了一株青翠碧绿的橄榄树,密密麻麻的枝条上挂满了绿油油的橄榄果;波塞冬则用三叉戟插向一块巨石,坚硬的巨石顿时喷出波涛汹涌的海水来。
结果,宙斯和众神认为,雅典娜种出的橄榄树能为雅典人带来食物和营养,更有价值,就判定雅典娜为雅典的保护神。
布隆德的油画作品《密涅瓦与尼普顿为雅典而争执》(1821年)。
密涅瓦和尼普顿,即罗马神话系统中对雅典娜和波塞冬的称呼。
画中天父宙斯、天后赫拉及奥林匹斯众神都在见证这一事件,雅典娜的身边已经长出了一棵郁郁葱葱的油橄榄。
古希腊人认为,雅典娜种下的那棵橄榄树,是世界上的第一棵橄榄树,也就是“圣树”,其他地方的橄榄树都是从“圣树”上取种繁衍起来的。
油橄榄的价值

油橄榄的价值油橄榄(olive)是著名的油果兼用树种,其果榨出的油称为橄榄油,是高级食用油、保健用油、医药用油、化妆品工业用油。
油橄榄作为原生地中海沿岸特殊树种,对生态气候要求极高,其适生区范围很小。
一、油橄榄的应用价值油橄榄原产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一种乔木油料植物,已有600年的栽种历史。
橄榄油做为一种食用、工业、药用油的原料,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被广泛地在地中海地区的国家种植,并以高营养的植物油输送出口到欧美、日本、东南亚和我国等广大国家和地区。
橄榄果因品种差异含油率在18%——24%之间。
橄榄油是以油橄榄果榨取的食用植物油,在国际上被誉为“飘香的软黄金”,它含有70%—84%的油酸,这正是人体需要最多,而且对人体健康最重要的非常适于人体需要的脂肪酸,直接被人体吸收率可达94.5%以上。
可以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并富含各种微生素和微量元素,被誉为最高等级的天然植物油。
也是唯一的可以不经高温和化学处理而直接榨取的植物油。
橄榄油除食用外,还广泛用以美容养颜、减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
对防治老人消化系统疾病,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和骨骼发育具有独特的效果,还具有抗病毒感染和各种炎病的作用,制作洗浴用品及化妆品时,有益于护肤健身延缓衰老。
被誉为“美女之油”做为工业用途,是纺织、印染的高级照光油,更是电子仪表的高级润滑、保养用油。
仅有1000万人口的希腊拥有橄榄树1.3亿株,年产橄榄油35万吨,从事种植加工的农户50万户、企业近3000家,主要出口意大利、马来西亚、西班牙、法、美、英等国,被称为神油的橄榄油给希腊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二、橄榄油的市场状况橄榄油的消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占食用油总销费量的50%左右,意大利人均年消费量在12—15公斤,希腊达到20公斤。
全世界现年总产量250万吨,占世界食用油总产量的3%。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保健水平的提高,橄榄油的消费量在急剧增长,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年消费和进口量近十多年来呈几何数翻倍增长。
油橄榄

油橄榄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被誉为“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原因就在于其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
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油橄榄至少存在了一万四千年,人类栽培历史已超过6000年,中东地区是其发源地,后经希腊传入地中海沿岸各国,20世纪油橄榄有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种植油橄榄的国家近40个,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地区。
种植面积和产量较多的国家主要是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突尼斯等。
油橄榄属木樨科,双子叶植物,是一年四季常青的阔叶乔木,是喜光、耐旱、耐高温,生长能力很强的古老、名贵树种。
油橄榄成年植株树干粗壮、树冠发达、枝繁叶茂、树形美观。
发展油橄榄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目前,全球油橄榄种植面积为880万公顷,约8.5亿多棵,橄榄油年产量为260万吨,其中95%以上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国家。
油橄榄的种植需具有发展油橄榄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
油橄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年有效积温(100C以上)在3500-4000℃以上,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雨量400-1000mm,且耐旱喜光,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PH值5-8.5的土壤上均可生长。
油橄榄栽植区土壤PH值5.5-7.5,也接近油橄榄土壤适生要求。
从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分析,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在沿长江中上游及金沙江、嘉陵江、汉江等长江支流,适生总面积约为30万公顷。
可见在中国能够大面积栽植油橄榄并形成产业的地方不多国家科委对发展油橄榄给予了大力支持,开设了“油橄榄丰产、稳产、加工利用及商品化研究”项目和“油橄榄中间试验”项目,并由科学家创办了“神州油橄榄新技术科技开发中心”,共完成9个分课题,1994年通过成果鉴定。
同时,国家计委投资150万元人民币进行油橄榄综合开发,先后在甘肃武都建立了丰产示范园和油橄榄加工厂,成立了“武都油橄榄试验站”,培养苗木50万株,现在武都油橄榄的各项指标都已符合标准,有了国际知名度,形成了新兴的油橄榄产业,为全国各地适生区推广、扩大经营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油橄榄品种简介

图1-1 佛奥(Frantoio ) 品种:佛奥(Frantoio )佛奥是世界著名的油用品种,现为中国国家审定良种,2012年由云南省林科院申报,良种号:国S-ETS-0E-027-2012。
已推广到甘肃、云南、四川、重庆市和湖北省等油橄榄种植区。
佛奥为常绿乔木,树冠扁圆形,抽枝能力强,生长旺盛,成枝率高,枝条易下垂,对生或互生,小枝有条状花纹,皮孔密集,凸起,银褐色,无绒毛,四棱;叶片披针形,正面油绿色,背面银灰色,叶片扁平,叶长6cm ,叶宽1.3cm ,叶形指数4.6,对生,叶尖渐尖,叶基楔形,全缘,革质,叶柄长0.5cm ,无棱;正反面均有5对明显凸起的互生叶脉;花序长而大,可达4.7cm ,平均着花24朵,开花期5月中旬,花期7~10天,自花授粉结实率2.3%~13.9%,果实着生于叶腋,果柄四棱,长2.9 cm ,宽0.1cm ,有小叶着生。
果实成熟期10月下旬,长椭圆形,黑色,果汁多,果点凸起,果实表面光滑,果实纵径2.3cm ,横径1.6cm ,果形指数1.44,果核卵形,有网状条纹,褐色,果核长1.8cm ,果核径0.8cm ,核形指数2.55;单果重3.5g ,核重0.7g ,果肉率80%,成熟果实含水率48.3%~51.03%,全果干基含油率37.48%~42.93%(图1-1)。
佛奥适应性强,适宜于年平均气温16℃左右的地区生长,是一个较好的油用品种,油质佳。
定植后3~5年开花结果,7~10年进入盛果期,但大小年非常明显,图1-2 豆果(Arbequina ) 管理粗放时甚至有一个大年两个小年的情况,不耐寒,不耐旱,长期干旱时叶片卷曲失绿,果实皱缩。
在云南、四川表现出结实率高,丰产稳产。
适宜在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上种植。
对叶斑病、肿瘤病、果蝇等抗性低。
以马拉纳罗(Morachiaio )及配多灵(Pendolino )做授粉树可提高结实率。
豆果(Arbequina )豆果是一个早实、稳产、高产的国际油用品种。
橄榄油资料汇总(油橄榄油的成分)

橄榄油资料汇总(油橄榄油的成分)油橄榄油的成分一、油橄榄果实的组成成分:油橄榄果实为肉质核果,由果皮、果肉、及果核组成。
果肉由含大量油脂的薄壁细胞组成,是获取油橄榄油的最主要部分。
油橄榄鲜果含油率占鲜果重的 16%-30% 。
鲜果主要成分:水分、油脂类、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纤维素、灰分苦味素、酚类、酶类等。
油脂类:贮存和提取橄榄油、油溶性维生素及其它油溶性物质等。
油渣:主要贮存有蛋白质、纤维素等。
果汁:贮存有糖类、水溶性维生素及一部分矿物质、苦味素、酚类、酶类等物质。
二、油橄榄油主要成分橄榄油是用鲜果冷榨的植物油,它含有油橄榄鲜果中的所有营养成分。
1 、橄榄油的理化常数橄榄油为黄绿色不干性油,常温下为液体状态,具有橄榄油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橄榄油的理化常数:比重(20 0 C )0.911-0.916 ,折光指数( 20 0 C ) 1.4460-1.4680 0 C ,粘度( 20 0 C ) 23-25 厘泊,凝固点 -6 0 C-4.5 0 C ,溶点 16 0 C-31.77 0 C ,皂化值 182-193 ,碘值 76-94 ,不皂化值含量 %0.3-1.4 ,甾醇含量 0.13 。
2 、橄榄油的化学组成成分橄榄油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甘油脂,是由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组成。
其比例:饱和脂肪酸占 12-19% ,包括棕榈酸( C16 : 0 )9.5-15.5% ,硬脂酸( C18 : 0 ), 1.4-4.2% ,花生酸( C20 :0 )0.2-0.6% 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1-87% ,包括油酸(C18 :1)67.7-81.4% ,棕榈油酸( C16 : 1 ) 0.7-2.4% ,亚麻油酸( C18 :3 ) 0.28-1.7% ,亚油酸( C18 : 2 ) 4.6-13.2% 等,正十七碳烯酸( C17 : 1 ) 0.1-0.3 。
油酸的分子式: C 18 H 34 0 2油酸的结构式: CH3—(CH2)7—CH==CH—(Ch2)7—COOH3 、橄榄油的维生素榄油富含维生素 A 、 D 、 PP 、 E 、 H 等。
油橄榄--攀西亚热带区域的发财树

油橄榄—--凉山州亚热带区域二半山区的发财树油橄榄(olive),木犀科齐墩果属常绿果树,又名齐墩果、阿列布。
学名olea europaea L.,乔木。
原产小亚细亚,经希腊扩展到地中海沿岸地区栽培,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广泛分布于欧、亚、非、美各洲,主产于地中海沿岸各国,尤以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的产量最大,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油分木本油料树种之一。
油橄榄为常绿阔叶乔木,生长能力强,耐旱喜光,能耐较高的气温,适于多种土壤生长。
其产量高、寿命长、抗性强,成年树单株结果可达100~150kg,经济寿命长达200年之久;且具较强的抗旱耐瘠能力,适于在山地、丘陵地区种植,是很好的生态经济林树种。
一、油橄榄的利用价值油橄榄以“高产、优质、高效益”为特征的世界名贵木本油料植物,橄榄果含油达2O~35%,橄榄油被誉为“飘香的液体黄金”、“植物油皇后”。
其含有80%以上的油酸,直接被人体吸收率可达90%以上,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有增进胆汁分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预防老年人大脑衰老、促进婴幼儿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等作用;其富含维生素E和大量多酚类物质等,在治疗烫伤、烧伤方面有显著疗效,能降低色斑、皱纹的作用,是高级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另外橄榄油也广泛作为工业用途,是纺织、印染的高级照光油,更是电子仪表的高级润滑、保养用油。
此外,油橄榄也普遍用作园林绿化,可作行道树、庭院绿化等,每年四五月份开出黄白色小花,惹人喜爱。
其寿命长达700年之久,被誉为长寿的象征。
二、国内外油橄榄发展情况及市场需求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引种油橄榄,年产油橄榄鲜果700万吨~1500万吨,年榨油在140万吨~200万吨左右,橄榄油占世界食用油总产量3%。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保健水平的提高,橄榄油的消费量在急剧增长,据报道油橄榄系列产品每年以1.28%的速度增长,其中餐用橄榄油的增长速度为2.8%;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年消费和进口量成倍数增长。
油橄榄概述

油橄榄概述展开全文简介橄榄油是油橄榄鲜果直接冷榨而成的天然食用植物油,营养丰富、抗氧化性较强,产品用途广泛,油橄榄鲜果的含油率一般为20-30%,其油产量每年约为200多万吨,占世界植物油总量的第4位,橄榄油的品质在植物油中居首位,是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皇后、液体黄金。
形态特征油橄榄属常绿乔木,一般高5-7米;枝近于圆柱形,无刺。
单叶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2.7-8厘米,表面暗绿色,背面密被银白色鳞片。
圆锥花序,腋生,较叶为短;萼短小,4齿裂;花冠短,4裂几达中部;雄蕊2枚;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
核果近形或长椭圆形,长1.5-4厘米,内果皮硬,成熟时黑色有光泽;种子1颗,胚乳肉质,含有油分,胚直。
根:油橄榄种子萌发的初生根是主根,主根上分生出的根叫侧根。
主根生长快,苗木5-10厘米高,主根深入土中可达15-24厘米。
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加,主根生长逐渐缓慢,茎部逐渐膨大,形成根包,并迅速萌发侧根组成庞大的根团。
随之取代主根。
油橄榄的根系具有很强的更新能力,老根枯死后,新根很快形成。
油橄榄根系穿透能力较弱,根好气,忌水湿,在板结粘重和排水不良以及地下水位在150厘米以上的土壤上种植,根系发育不好,植株生长很差。
油橄榄树干基部与根系连结处,常生有“树瘤”,又称“营养包”。
其成因,是树干与根系连结地方的输导管因扭结,造成树液流动减缓,致使该处细胞形成层营养积累过盛,而且又不断扩展使薄壁组织扭曲变形所致。
这种“树瘤”不影响油橄榄树的正常生长,还可用于繁殖油橄榄苗木之用。
茎:油橄榄具有明显的主干、主枝和分枝。
幼茎呈方柱形,小枝被银灰色鳞片,嫩枝表皮灰绿色,有许多纵裂的皮孔,当嫩枝逐渐增粗,木质化程度加强,表皮由灰绿变为灰色,皮孔便变成园点状。
树干上的“树瘤”能萌生枝条,部分品种除长“树瘤”外,还出现梭沟。
枝、干均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为更新、修剪提供了有利条件。
叶:单叶对生,偶有互生或三叶轮生,近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橄榄简介
1国内外油橄榄栽培概况
油橄榄(Olea eurotaea L.)又名齐墩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木樨科木樨榄属小乔木,有“植物油皇后”之称,目前全世界现有油橄榄种植面积约1000万hm2,总株数10亿株以上,近10年平均年产鲜果1700万t,橄榄油280万t,餐用油橄榄180万t。
西班牙、意大利、希腊、葡萄牙、新西兰、土耳其、突尼斯、摩洛哥、叙利亚、澳大利亚等国为世界油橄榄主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
我国油橄榄经济栽培始于1957年,经过几十年发展历程,目前全国油橄榄栽培面积2.68万hm2,总株数超过3000万株,年产鲜果近4000t,主要集中在四川、甘肃、云南、重庆、陕西等地,以四川栽培面积最大,2010年共1.67万hm2。
表1 油橄榄栽培部分现状(2010年)
表2 2000-2005年世界油橄榄的平均产量
2 油橄榄的生物学特性
油橄榄花为总状序,腋生或对生,一个花序有20~30朵小花,常为两性花(完全花),但常有雄蕊败育的雌性花及雌蕊败育的雄性花(不完全花),完全花比率高,自花授粉也较高,但大多数品种具有自交不亲和性,自花授粉率结实率低。
油橄榄果实为核果,平均果重5~8g。
油橄榄叶为单叶对生,叶片形状为长卵圆形或披针形。
油橄榄一年抽两次梢,春梢(3~4月)、夏梢(7~8月),夏梢为来年的主要结果枝。
油橄榄花芽分化一般在初花期2个月前形成,要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完成,花期较短,4月中下旬现蕾,5月开花,盛花期5~8天;有两次落花落果期,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6~7月;果实生长期一般在5~8月,5月初果实迅速生长,8月果实生长定型;早熟品种9月下旬可成熟,晚熟品种延迟到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
3 油橄榄的生态学特性
油橄榄为亚热带树种,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植物。
具有喜光,耐高温,耐旱,不耐湿等特点。
适宜在年均温18~20℃、有效积温(≥10℃)3500~4000℃、年日照时数1500h以上、年降雨量800mm、pH值6~8且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的钙质土、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坡地栽培。
4 油橄榄主栽品种特性
表3 几个油橄榄主栽品种在四川的栽培表现
5油橄榄栽培技术要点
5.1 园地选择与栽植
选择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光照较好,土壤PH在6~8且含钙较高的坡地种植。
选择与主栽品种亲和性好、花期一致、花粉量大、丰产性较好的优良品种作授粉品种,按20%~25%的比例进行配置。
授粉树尽量配置于主风方向的上风口,可采用梅花状均匀配置,也可以选用两个以上的能相互授粉的优良品种等比混栽,授粉品种主要有配多灵、佛奥等。
5.2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每年生长期中耕除草3~4次,分别于5月、7月和果实采收前进行,松土深度为5cm~15cm。
施肥:每年施肥2~3次(冬季基肥、春季或夏季追肥)。
基肥(采果后11~12月)以有机肥为主,外视树体大小每株加施石灰0.5~2kg;春季追肥(2~3月)以氮肥为主,夏季追肥(7~8月)氮、磷、钾复合肥为主。
特别指出,油橄榄对硼的反应比较敏感,轻度缺硼或中度缺硼植株生长缓慢,花序减少,座果率降低,落果严重,导致减产。
缺硼严重时,开花结果甚少或只开花而不结实、树势衰弱,甚至死亡。
要及时对根部土壤施用硼肥或采用1%的硼砂水溶液连续数次喷洒叶面,并重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环境。
水分管理:油橄榄的生理活动离不开水的参与,根据油橄榄生长发育特性,一年有4次需水时期,即萌芽抽梢期,开花后到时实膨大期,果实硬核期和花芽分化期。
树体管理:油橄榄宜培养为开心形或主干分层形树形。
幼树:以培养树形为主,采用疏除、短截选留和培养主枝、侧枝和辅养枝,并促发新枝,培育结果枝。
初果树:继续培养主、侧枝,扩大树冠,培养结果枝组,适度结果,因树制宜,完成树形培养。
疏除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使枝梢分布均匀,通风透光,生长健壮。
盛果树:疏除过密枝、细弱枝、衰老枝、病虫枝,保持各级枝条均匀分布,增大结果面积。
短截更新部分结果枝,随郁闭度增大,逐步疏除过密植株,调整林分结构,增加整体通透性。
衰老树: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逐年将衰老枝回缩至健壮的骨干枝处,更新培养新的结果枝组。
花果管理:在盛花期喷施硼砂,促进受精,于6月份对主枝进行环割,防止
落果。
病虫害:油橄榄的病虫害主要有孔雀斑病、疮痂病、青枯病、煤烟病、根腐病、肿瘤病、炭疽病、黄化丛枝病、云斑天牛、金龟子、蜡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