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移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课件:化学平衡的移动(共18张PPT)

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O2(g)+c(s)
2COV2O(5g) △S>高0温、、高△压 H<0 浓硫酸
△
催化剂
Δ
180℃ 催化剂
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讨论: 反应X(g)+Y(g)
2Z(g);△H<0,达到平衡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专题 化学平衡的移动
考纲解读: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
Y(g),反应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若n<2,则a<b
B.若n>若n>2,则a<b
讨论5: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
与N2O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2(g) N2O4(g);ΔH=-57.20 kJ·mol-1。一
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练习: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 2SO2 (g)+ O2 (g)
2SO3(g)
起始时, SO2和 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mol和10 mol,达平 衡时, SO2的转化率为89%。若从SO3开始反应,相同条件 下,欲使达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与前平衡完全相同,则起始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优秀PPTppt课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 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 ―→ 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3)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 强的影响。
典例剖析
1.对可逆反应 2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只要温 度不变,其混合气体的压强就不会改变,A 错误;C 项没有给出表示的化学 反应速率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不能确定是否达到平衡,C 错误; 浓度具体比值还与投入起始量有关,不能作为平衡建立的标志,D 错误;由 于三种气体中只有 I2 是有颜色的,颜色不变说明 I2 的质量分数不变,已达到 了平衡,B 正确。
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二者变化均表示v(逆)
不一定
典例剖析
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H2(g)+I2(g) 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反应速率 v(H2)=12v(HI) D.c(H2)∶c(I2)∶c(HI)=1∶1∶2
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 数一定
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平衡状态 平衡
平衡 平衡
类型
判断依据
平衡状态
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 mol A,同时生
平衡
成m mol A,即v(正)=v(逆) 37、让我们享受人生的滋味吧,如果我们感受得越多,我们就会生活得越长久。——法朗士
10.伟大的人物都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23讲 化学平衡的移动

大,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D项错误。
2-2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 衡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变化规律:
考点二 与化学平衡有关的图像问题
一、化学平衡图像 1.浓度-时间图像
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或某一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 化情况,可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从而判断出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B(g) 3C(g)。此类
图像要注意各物质浓度变化曲线的折点所处时刻相同,各物质的浓度变 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像 常见图像形式有如下几种(其中C%指生成物的百分含量,B%指反应物 的百分含量)。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能 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该类图像越先出现折点,达 到平衡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反应速率越快,进一步可以确定温度的高 低或压强的大小;根据平衡线的高低可判断出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可 逆反应的特点。
典例1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 (g) 4NO2(g)+O2(g) ΔH=+Q kJ/mol,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N2O5,部分实
1 000
1 500
c(N2O5)(mol/L) 0.50
0.35
0.25
0.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 nn((CHH2O4 )) =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答案 A A项,根据图像可知,温度升高,φ(CH4)减小,说明平衡右移,则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该反应的焓变ΔH>0,故正确;B项,温度一定时,Z增大,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化学平衡移动

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点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的正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解析]由图可知,Q点X的体积分数φ(X)最小,则最低点Q为平衡点,Q点后升高 温度,φ(X)增大,平衡逆向移动,Y的转化率降低,故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A正确; W、M两点的φ(X)相同,但M点的温度高于W点的温度,故M点的正反应速率较 大,B错误;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C错误; 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 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达到平衡时 平衡移动图像分析
1.对于可逆反应:2A(g)+B(g) ⇌ 2C(g) ΔH<0,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B )
A
B
C
D
当压强相同时,温度较高时,A的平衡转化率较小,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A
的平衡转化逐渐增大,故C正确;
两曲线交点表示该条件下的平衡状态,继续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
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
各组分的浓度同等倍数减小
(等效于减压)
(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由图像可知反应在60 s及80 s时总反应都是正向进行,这两个时刻都是正反 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又由于t=80 s时比t=60 s,生成物浓度大,反应温度升 高,所以NO2速率:v正(t=80 s时)>v逆(t=80 s时)>v逆(t=60 s时),C项正确;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 根据图像可知:在绝热恒容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SO3的浓度为0.33 mol·L-1, 所以反应若在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达到 平衡后SO3的浓度大于0.33 mol·L-1,D项正确。
2022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讲化学平衡及其移动教案

第2课时必备知识——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知识清单[重要概念]①可逆反应;②化学平衡状态;③化学平衡的移动[基本规律]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规律知识点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可逆反应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建立过程(3)平衡特点3.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种标志 (1)直接标志(2)间接标志①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变时,若是等体积反应时,不一定达到平衡;若是不等体积反应时,达到平衡。
②气体的密度(ρ=m (气体)V (气体)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 =m (气体)n (气体)]不变时,要具体分析各表达式中的分子或分母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平衡。
③如果平衡体系中的物质有颜色,则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变时,达到平衡。
④一定温度下,若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相等,即Q c =K 时,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⑤根据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判断,要考虑分子结构及所含共价键的数目。
[通关1] (易错排查)判断正误(1)在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v 正一定大于v 逆(×) (2)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 2(g)+O 2(g)2SO 3(g),当SO 3的生成速率与SO 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H3(×)(4)对于反应H2(g)+Br2(g)2HBr(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5)对于反应2NO2(g)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通关2] (人教选修4·P32,5题改编)在一个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s)+3B(g)3C (g)。
高考化学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含解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移动1.在1 L定容的密闭容器中,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 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N2)∶c(H2)∶c(NH3)=1∶3∶2B.1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生成C.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v正(N2)=2v逆(NH3)解析:选B c(N2)∶c(H2)∶c(NH3)=1∶3∶2,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但不能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不一定为平衡状态,A错误;1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生成,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B正确;混合气体的密度ρ=mV,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所以密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是平衡状态,C错误;v正(N2)=2v逆(NH3)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未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2.对于可逆反应:A(g)+B(s)C(s)+D(g) ΔH>0。
如图所示为正、逆反应速率(v)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如果在t1时刻改变条件:①加入A;②加入催化剂;③加压;④升温;⑤减少C,符合图示条件的是( )A.②③B.①②C.③④ D.④⑤解析:选A 加入A,因为A为气体,因此加入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故①错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只加快反应速率,故②正确;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因此加压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③正确;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④错误;C为固体,浓度视为常数,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⑤错误。
3.(2020·黑龙江四校联考)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2Z(g) ΔH<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容积),Z的浓度不变C.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氦气,Y的浓度不变D.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解析:选C 该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增大,A错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由于容器的容积缩小,故Z的浓度增大,B错误;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正确;保持容器的容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相当于保持其物质的量不变,缩小容器的容积,而缩小容积,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D错误。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九章第3讲化学平衡移动课件新人教.ppt

H2(g)+Br2(g)
2HBr(g) ΔH<0,平衡
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
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
a与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 由于该反应ΔH<0,即该反应为放热反
应,绝热条件下,反应过程中放出的大量的热
③转化率=
×100%。
特别提醒 ①同一个反应中,反应物可以有多种,但不同反 应物的转化率可能不同。 ②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其他反应物 的转化率,工业生产中常常提高廉价原料的比例, 从而增大昂贵原料的利用率,如工业合成氨 中增大氮气的浓度,从而提高氢气的转化率。 ③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温度一定,平衡常 数只有一个,与浓度大小无关,但是平衡常数与平 衡转化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用平衡常数可以 计算平衡转化率,用平衡转化率也可以计算平衡 常数。
(4)判转化率:根据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可以判断达到新平衡时某反应物转化率 的提高或降低以及平衡体系中某组分百分含 量的变化。(5)调控反应:根据影响化学反 应速率和平衡的条件以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可调控工业反应使之效益最大化。
4.典型实例分析
反应实例
条件变化与 平衡移动方向
达新平衡时 转化率变化情况
④
v′(正)_v′(逆)
答案
条件变化
增大c(A)
增大c(D)
m+n>p+
增
q
大 m+n=p+
压
q
强 m+n<p+
q
改变条件瞬 间
v(正) v(逆)
高三化学 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

①此原理只适用于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 ②平衡移动方向与条件改变方向相反。 ③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减弱外界条件的该 变量,但不能抵消。
练习1:反应 2 A(g) 2B(g) + C(g) △H >0 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
的措施是( C )
A. 加压
B. 减压
C. 降温
D. 增大C的浓度
能否引起平衡移动?(① ③ )
①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加入更多的碳
③增加H2浓度 改变条件后能使CO浓度有何变化?
强调:气体或溶液浓度的改变会引起反应速
率的变化,纯固体或纯液体用量的变化不会
引起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不移动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结论
aA (g) + bB(g)
当 a+b=c+d
cC(g) + dD(g)
(2)若X为气体,增大压强,X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可知
Y是_气___体___, Z是__固__体___或液体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CO2(g)+C(s)
2CO(g)
达平衡后,改变条件,指定物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
衡 逆向移动; c(CO2)
增大。
(2温)
Ⅰ、恒温恒容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气体的浓度保 持恒定,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平衡不移动。
Ⅱ、恒温恒压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平衡混合气体 的浓度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相当于减小压强。
2.恒温下, 反应aX(g) bY(g) + cZ(g),达到平 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
V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