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主题思想

合集下载

古诗词体裁、题材及思想内容

古诗词体裁、题材及思想内容

诗歌的类别
按题材分
边塞诗 闺怨诗 羁旅诗
即事抒怀诗 即景抒怀诗
赠别诗 讽喻诗
山水田园诗
咏物诗 悼亡诗
咏史怀古诗
诗歌的类别 按表达方式分类
叙事诗 抒情诗 哲理诗 (《孔雀东南飞》、《卖炭翁》) 孔雀东南飞》 卖炭翁》 离骚》 (《离骚》) (《题西林壁 》) 苏轼)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咀嚼词句,探寻诗眼。 咀嚼词句,探寻诗眼。 咀嚼词句
所谓“诗眼” 所谓“诗眼”,可以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 一个字词,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关键性词句。 一个字词,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关键性词句。探寻诗 眼把握主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眼把握主旨,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宋祁《玉楼春》 宋祁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故国三千里
(自然山水风光、农村景物) 自然山水风光、农村景物)
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蔼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山居秋暝》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前村深雪里 郑 谷
——齐已《早梅》 齐已《早梅》 齐已 ——张祜 张祜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评价观点态度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评价观点态度

《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所描写的景、物●思所叙述的事情●想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生活态度、理想志向、政治倾向、主张●容所阐释或蕴涵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主旨(主题)●观对事物人物的态度●点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孤独惆怅忆友怀旧寂寞伤感闲适愉快遭贬激愤坚守节操感奋振作激励友人•所描写的景、物•思所叙述的事情•想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内生活态度、理想志向、政治倾向、主张•容所阐释或蕴涵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主旨(主题)•观对事物、人物的态度•点对社会现实的态度•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等等•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揽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盛今衰黍离之悲沧海桑田•各朝诗歌表现的思想内容•北朝:征战尚武•南朝:男女相思•希望建功立业•唐代反映边塞生活(题材丰富)求引荐•离别相思•悯农怜农•北宋:注重理议•南宋:抒发爱国情怀•明朝:注重忠义•各种题材•诗歌表现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常用句式•抒发……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的社会现实。

•表现……情趣。

•寄托了……的情怀(爱慕、愁情、苦闷等)。

•表达……的追求。

•流露……的倾向。

•发出……的感慨。

•袒露……的心迹。

•“评价”是“评定作品价值高低”。

•包括两方面:•一、作品优劣•内容积极还是消极,感情向上还是低沉,格调高雅还是平庸,有无局限性等。

•二、作品意义•指出其积极意义、社会意义、社会价值、现实意义等。

•从近年来高考情况来看,“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通常要求考生回答的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之类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的“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评价”题在近年高考中非常鲜见。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主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主旨
15. 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
“虽失春城醉上期”一句,说明作者和好友皮日休曾经相“期”春日聚 会,饮酒一醉,但是一个“失”字,让这些愿望落空;“下帷裁遍未裁 诗”一句是说未能作诗之憾,所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不能与友人相聚, 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本诗是一首“奉和”友人的诗歌, 好友皮日休因“抱疾”而闭门谢客,然而他却给作者寄去一封信告知病 情,作者得知好友抱病,当然要送上安慰,“但医沈约重瞳健”一句则 是宽慰友人,希望友人眼睛恢复健康,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 “不怕江花不满枝”一句则用美好的景物对以后美好生活做了展望。
参考答案
本词表达了作者的离别相思之情。又是落花满庭,夕 阳斜照的时候了。而心上人却一去不归。远情深恨, 向谁诉说!回想起来,不觉愁思百结,令人销魂。全 词写得孤寂冷落。
重点突破
破解诗人含蓄、复杂思想感的
四个角度
古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是含蓄、隐晦的,少有直白的;情感内容 是丰富、复杂的,少有单一、简单的;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有 时是发展变化的,而不是固定、静止的。
(二)从关键词角度,体悟情感
这里的“关键词”,即精练、生动的一个字, 或活用的字,或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个字,或表 达作者感情的词语,尤其是有点石成金之效的动 词。
(三)从描述对象角度,解读情感
诗歌都是通过描述或议论人、事、景、物来表情达意的, 从每个描述对象都可以解读出一种情感。从描述对象来看, 可以分为描述主体和描述客体,描述主体即诗人或诗歌的 抒情主人公,描述客体即描写到的人、事、景、物,不同 的描述客体也有可能表达不同的情感。从这两个角度自然 也能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作者含蓄、复杂、变化的情感。
参考答案
①前两联写友人远行从军路途中的艰险,表达了诗人 对友人的担忧。②颈联写对远行友人的勉励与叮嘱, 既然你好武,就不要埋怨命运使你远戍边塞;为了实现 封侯的壮志,就不必顾虑时间的长短。③尾联写诗人 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边地冬季天寒地冻,一片苍茫, 你要小心谨慎,不要迷失了道路。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课件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杜甫卜居成都西郊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 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 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生,一口气写下了七首诗, 此为其一。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以及抒发了久经离乱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方法指导
方法三:查序注
序注——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A.看诗前小序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 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如: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 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 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九宿月建九渔德日闺王家范江忆怨维傲仲·山·孟王秋淹东浩昌思兄然龄弟
塞移下独舟秋在泊来风异烟景乡渚异为,,异日衡客暮阳,客雁愁去新无留。意。四面 边闺声中连少角每起妇逢,不佳千知节嶂愁倍里,,思春长亲日烟。凝落日妆孤上城翠闭楼。。
浊野酒遥旷一杯知天家兄低万弟树里登,,高江燕处清然,月未近勒归人无。计。羌管 悠忽悠见霜陌满遍地头插,杨茱人柳萸不色少寐,,一悔将人教军。夫白发婿征觅夫封泪侯。。
考点剖析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古 诗考查的又一重要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 的思想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 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 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 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这个考点,在古诗鉴赏题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方法一 :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一、看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7大主题)

古代诗歌鉴赏之思想内容(7大主题)

古代诗歌鉴赏——思想内容一、怀古咏史诗(一)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览古”“咏怀”等。

(二)怀古诗的特点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主题:①国家——国运衰微,忧国伤时,怀古伤今,劝谏批评当今的统治者②统治者——荒淫奢侈,昏庸腐朽③名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惆怅,沧海桑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④古人——怀古伤己,悲叹年华消逝,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孤寂失意;建立功业的渴望,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3、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江水、草、鸟、月、烟云/烟雨、楼台、金陵、六朝等4、手法:用典、对比、反衬、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乐景写哀情5、语言:含蓄蕴藉6、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二、边塞征战诗(一)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军贪功无能3、家乡、亲人——思乡念亲,归家无望;批判战争破坏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4、将士——艰苦生活、战争的惨烈、反战情绪;奋勇杀敌、以身许国、报国豪情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6、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二)边塞诗常用词语1、与战争有关的器物:金鼓、旌旗、烽火、羽书、干、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2、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胡、羌、羯、夷、安西、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三)边塞诗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豪迈(四)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五)艺术风格:豪迈旷达、雄奇壮美、豪壮悲慨、委婉清丽三、羁旅思乡诗(一)羁旅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鉴赏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注意诗歌种类及其情感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二.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

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

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

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思乡怀人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一、对诗歌鉴赏的要求1、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本身的特点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

形象诗歌的形象往往指诗中的景物和人物,而形象又常常蕴藉了作者的情感。

准确分析形象意味着我们应该能分析诗中的景物特征和人物特征。

诗歌景物特征的分析首先要明确诗人所写的景物对象,景物组合所体现的氛围特征,再分析其相互关系和传情效果,还要能分析写景方法。

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语言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壹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表达技巧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2.掌握表达方式(重点掌握描写和抒情)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白描细节等;抒情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掌握其他表现手法(对比、照应、衬托、渲染、双关、铺垫、抑扬、联想、想象等)思想内容和情感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对其深层内涵进行准确的揭示,合理的分析评价;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的进行分析评价。

二、解题思路1、先读懂文本:读标题,读注释。

明确写了什么意像(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色调如何?表现了什么心情?表达了什么思想?用什么方法表现的?2、审题明确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唱低吟——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指导第一讲“主题思想”授课教师:福州第十九中学林中恒【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构建诗歌鉴赏的知识网络。

1 )掌握诗歌鉴赏的知识、方法及技巧,提高学生考场答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做好初高中衔接。

3 .过程与方法目标:2 通过具体的赏析技法的指导,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初步领悟诗歌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古典诗歌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性,加深对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赏析技法的指导,学会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1【教学课时】课时【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法 4.讲练结合法1.启发点拨法 2.诵读法 3.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有的人说读诗如春日赏花,于春浓花重间赏其瑰姿;有的人说如午间品茗,于澹远宁静处觉其滋味;如秋日听琴,高山流水觅知音;又如踏雪寻梅,怀抱雅致寻梅格。

然而,古典诗歌作为文学中的精粹,读来容易,读懂不易。

所以,很多同学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常常茫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就来雪中送炭来了!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最有效的解决诗歌鉴赏的问题,我想,首先我们应该先大致把握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就好比我们做一篇阅读文章,我们首先要先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进一步的把握文中的其它内容。

所以,读诗也只有在把握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更深一步地去鉴赏诗的用词、造句及艺术手法,从而真正感悟古典诗歌的魅力。

同学们,那么我们该如何领悟一首诗的主题思想呢?下面就让我带你们一起解密这文学精灵吧!二、技法指导(一)读题目,明诗类,初悟主旨师:我们欣赏一首诗,最先接触的肯定是标题。

题目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时还可以从题目中看出诗歌类别,所以题目可以作为诗歌解读的切入口。

诗歌的题目好比一个人的着装,什么样的着装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职业,什么样的题目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诗歌,不同类型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文学源于生活,亦是表现生活的,诗歌作为文学中的一种亦是如此。

而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所以诗歌所展示的内容也是丰富的,老师就我们初中阶段最经常接触的诗歌做了个归类,下面几类就是我们初中阶段较经常接触到的诗歌的分类,同学们,你们能根据题目判断后面的几首诗分别属于它们中的哪一类吗?猜一猜:A山水田园类 B边塞军旅类 C赠友送别类 D羁旅思乡类 E怀古咏史类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C②《从军行》(唐·王昌龄) B③《静夜思》(唐·李白) D④《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E⑤《归园田居》(晋·陶渊明) A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

请问,你们是如何判别的呢?1《从军明确:从题目中的一些关键字眼中可以看出。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有“送”这个字眼。

行》中有“军”这个字眼等。

师:说的很好。

那么你们知道这几类诗歌分别表达怎样的主题吗?我们不如再来猜一猜吧!猜一猜:山水田园类1.不与世俗同流,,或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者对官场仕途的厌恶这类诗往往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等等思想感情。

(要求学生记录)“村居”等字样,此外很多以景物为题的诗歌也常常属于这一 ,题目常常有“田园”、山水田园类类。

如:《归园田居》、《游山西村》、《竹里馆》等。

”2.“边塞军旅类这类诗往往表现戍边的艰辛、对战争的厌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要求学生记录)(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出塞》“军”“征”等字样。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诗题中常常有“塞”)教胡马度阴山。

羁旅思乡”类3.“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

有的也会透露出郁郁不得志之情或对朝廷的不满之情。

(要求学生记录)、.秋思》常常在题目中就体现“思”这个主题,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马致远的《天净沙李白的《静夜思》等,此外,有的诗歌因为抒情主人公是被贬赴任,或者久戍边关,因此也会透露出郁郁不得志之情或对朝廷的不满之情。

如我们刚学过的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等4.“赠友送别”类这类的诗歌往往表达对亲人、友人的留恋、依依不舍、关怀,或对亲人、友人的宽慰、互相勉励,或对亲人、友人的思念等。

有的还会表达自己的志节,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要求学生记录)莫愁(“常常在题目就有“送”“别”等字样,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的《别董大》”表达了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的思想。

)等。

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怀古咏史类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沧海桑田的感慨,建功立业的雄心这类诗往往借古讽今,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 当时统治者的讽谏。

(要求学生记录)对·有怀”等字样。

、“·诗题中有“··怀古”归纳练习——连线题:热爱自然、闲适归隐山水田园类(1)建功报国、壮志难酬边塞军旅类(2)思乡怀人、孤独寂寞3()羁旅思乡类不舍伤感、宽慰劝勉4)赠友送别类(借古讽今,忧国伤时5()怀主题都有不小的作用。

歌的主旨,就必须2结合李清照的生平。

如我们刚学过的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现在,先请大家一起来朗读下这两首诗: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时届重阳佳节,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这首词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

当年她已五十三岁。

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

师:根据注释,谁能说一说这两首词分别抒发诗人怎样的“愁”?《武《醉花阴》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佳节孤枕难眠,思念在外做官的丈夫的孤独寂寞的愁怀,明确:抒发则的是自己在丈夫死后孤独地漂泊在外的沉重的哀愁,还有金人南下北宋灭亡河山破碎的感陵春》慨。

所以,分析李清照的词,必须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同时从中还透露出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

题材,可见,只有在了解诗人创作背景的情况下读诗,我们才有可能准确的把握诗歌的主旨,在答小结:题过程中不会犯贴标签的错误。

在考试中,这些重要的信息往往都会在注释中显现,所以,同学们在考试时切不可忘了看注释,它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却隐藏着重要的信息。

小试牛刀——真题演练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宋朝赵匡胤灭南唐,李年(开宝八年),五代时期南唐后主。

975【注释】李煜(937——978)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

李煜忍屈负辱地过了三年的囚徒生活后被赐酒毒死。

这是诗人被囚于宋国时所作。

问:这首词是写愁情的名篇,请说说诗人在词中展示了怎样的愁?答: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三)析意象,赏意境,领悟主旨师:题目、作者、注释这些都只是辅助我们理解诗歌的,要真正理解一首诗,还得深入到诗歌本身。

这时我们可以找一找解读诗歌主题思想的第三个密码——意象。

那么何为意象呢?这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今天是无法深入跟你们讲的,等到下一讲“咬文爵字”时我会再具体拓展。

今天我暂且把它简单的归结为“景或物”。

中国近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过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为诗歌中诗人常常借助景或物来抒发情感、志向,这些景或物都会带上主人公的情感色彩,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这些景或物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

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

比如我们学过的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解读“意象”呢?老师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

第一,关注意象本身的象征意义。

师:在古诗中,有些意象有着被普遍认同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解读来领悟诗歌的内涵底蕴。

比如,这是几种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3月亮:思乡、怀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渭城朝(王维)“柳”与“留”谐音,故“柳”蕴含着朋友间的离情别意。

(《》柳树:送元二使安西,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昏、夕照: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落红(花):常比喻青春易逝或寄寓伤感、惋惜和无奈之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梅花:象征了不媚俗、坚持独立人格、鄙视俗流的高洁品质。

(陆游:”)故。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浮云:漂泊的游子。

(可让学生试着回答。

)师:所以,拿到一首诗,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其中的意象,在鉴赏时就会得心应手。

因此,平时同学们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对自己所学过的诗文中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进行归纳总结、积累,这样会更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读懂诗歌。

(注重积累)第二,关注景物的修饰语及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师: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中的景或物都有象征意义,如果只是一般的景物,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就请你关注景物前后的一些修饰语,然后通过联想、想象,感受到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或氛围,了解诗人在景物中流露的情感。

秋思》比如我们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鸦,树昏枯藤老小桥流水人家,瘦马。

古道西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曲所写的只是一般的景,请大家齐读这首曲,注意景物前的修饰语,体会这些修饰语所营造的氛围。

在赏析这些修饰语时,可以注意色彩、动静、词语的冷暖色调、情感色彩,词语所展现的画面是明丽的,还是黯淡的,营造的氛围是欢快、愉悦的,还是哀伤、凄凉的。

问:找一找主要有哪些修饰语?。

“西”“瘦”“枯”明确:“老”“昏”“古”问:这些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明确:冷落、黯淡、凄苦、幽静、萧瑟、荒凉的氛围。

师:这样我们就能从诗人所写的景物中感受诗人的心境:悲苦、凄凉的。

再结合诗人的经历: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

而此诗就写于他在羁旅途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