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中毒及治疗
氨茶碱中毒急救

氨茶碱过量中毒该如何急救?大家知道氨茶碱作为一种平喘药,它的副作用较多,如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如静注剂量过大、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时,可强烈兴奋心脏,导致心肌兴奋、心律失常,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等严重中毒症状。
它的毒副作用因人而异、个体差异较大,而且氨茶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
该药剂型常用的有2ml的一支250mg,尤其对于小儿,临床上医生不易控制剂量,护士配药也容易出错。
氨茶碱中毒的早期症状是烦躁不安,若用药时孩子表现有烦躁症状,应立即停药,并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氨茶碱对胃肠道也有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甚至胃肠出血,有呕吐咖啡样物、便血等症状。
同时还可有发烧、头痛、头晕、耳鸣、烦躁不安、说胡话、尿量多而且次数频繁或有血尿、肌肉震颤、呼吸心跳加快、抽风、昏迷。
中毒严重的病例可因肺水肿、脑水肿、呼吸麻痹而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有些对氨茶碱过敏的病儿可在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静脉注射氨茶碱过快或浓度过高时则可引起心跳骤停。
此外,氨茶碱有一定的累积作用,慢性中毒可在连续用药几天到十几天后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脑膜刺激征象,如哭闹、烦躁不安、抽风、颈部发硬、搬动时颈部疼痛等。
其次还有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好、呕吐等。
1、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后,首先要停药,给予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
纠正低血钾,以稳定病人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功能。
内服活性炭可减少药物吸收,加快茶碱的清除。
如中毒症状严重,对症治疗又无效时,要采用血液透析疗法,迅速降低血浓度。
2、静推安定可以镇静止痉,可用速尿利尿减轻心脏负荷,护肝用能量合剂小儿使用氨茶碱的注意事项:一、需注意的是因为小儿身体各部器官发育未全,对药物的排泄和解毒功能都不完善,再者氨茶碱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如果用量稍有不当,就会造成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为小儿呼吸道平滑肌发育不完善,对氨茶碱的解痉作用不敏感,对于小于4月龄的婴儿临床还是不用或慎用为佳。
1例氨茶碱中毒的救治报道

1例氨茶碱中毒的救治报道标签:氨茶碱;解痉平喘药物;老年患者;中毒氨茶碱是临床上广泛用于解痉平喘的药物,是茶碱与乙二胺的复合物,氨茶碱中约含茶碱77%~83%,其药物作用主要来自茶碱,乙二胺仅增加其水溶性[1]。
自1937年开始作为平喘药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哮喘药物[2]。
但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浓度比较接近,而且个体差异较大,其半衰期易受年龄、合并症以及其他药物的影响,使用不当易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近年来,随着医务工作者对氨茶碱中毒认识的深入,因用药引起的氨茶碱中毒已有所减少,但由于自杀、误服等原因导致的大剂量茶碱药物中毒仍时有发生。
本例报道的氨茶碱中毒即为误服引起。
1 病例介绍患者,男,为本地区居民,86岁,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来本院就诊,门诊以“左下肺炎”收治入院。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BP 130/70 mm Hg,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基本正常。
医嘱家属留陪护,给予患者控制感染、对症止血、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症状明显缓解。
患者入院第20天,因晨起误服其陪护家属自带药品“氨茶碱”约20颗,诉心悸不适,恶心未呕吐,立即予以心电监护。
BP 145/85 mm Hg,心电图示快速房颤、ST-T改变;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表情淡漠,言语减少,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少许湿啰音;心率113次/min,律不齐。
予停用氨茶碱(0.1 g,口服,3次/d)、沙丁胺醇(2.4 mg,口服,3次/d)。
以强心剂、利尿剂、补液增强排泄;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次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BP 120/80 mm Hg;心率98次/分,律不齐;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律。
第3日,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BP 145/86 mm Hg;心率86次/min,律齐,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停心电监护,按原方案继续治疗。
后患者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劝说无效后予以出院,嘱口服药物巩固治疗。
氨茶碱知识

氨茶碱毒副作用、治疗及配伍禁忌一.常见的毒副反应●过敏反应多表现为皮肤湿疹,荨麻疹或伴气喘,也有多形红斑样药疹。
高度过敏者,常在推注过程中突发躁动不安、意识丧失、口唇紫绀,继而呼吸心跳停止。
●药物过量中毒此多见于儿童用药过量或误服,超过最大治疗量(6mg/Kg/次),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并有无意识动作、口渴、脱水及低热;后期可出现呕血、谵妄、痉挛、昏迷、高热和虚脱,亦有表现为癫痫样大发作。
可因延髓抑制而死亡。
造成氨茶碱毒副反应的原因与个体用药差异大有关。
氨茶碱清除速度,女性慢于男性,老年人慢于青壮年人,肥胖、肝病、心衰、慢阻肺、低氧血症、酸中毒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均影响氨茶碱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按常规剂量长期应用时,亦可引起中毒。
此外,配伍不当也是引起氨茶碱毒副反应的原因。
延缓茶碱代谢的药物有红霉素、螺旋霉素、H2一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有降低茶碱清除率、延长半衰期的作用,这些药物与氨茶碱并用,易发生中毒。
注射速度过快也可引起氨茶碱毒副反应。
静注治疗剂量发生中毒的确切原因尚不明,多认为与注射速度有关,故有“速度性休克”之称。
二.氨茶碱毒副反应的防治●严格控制适应症本品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以缓解喘息症状。
●正确掌握常用剂量和注射速度,氨茶碱的血浆半衰期平均为5~6小时,静脉注射,血浆浓度迅速升高,15~30分钟内产生最大效应。
口服0.1~0.2克/次,3次/日;静推0.25~0.5克/次,用5%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缓慢注射;极量,0.5克/次,2克/日。
静注时间不小于15分钟,静注后尚需观察15~30分钟。
●用药量必须个体化用药前充分考虑年龄、性别、病理生理及影响茶碱血浆浓度的药物因素。
对60岁以上老年人、小儿、肺心病、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压及严重缺氧的卧床患者应减量使用。
若静注用药时间较长,应定时检查心电图。
●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临床上有效血药浓度大致是10~20mg/ml,越过20mg/ml即可产生毒性反应。
氨茶碱注射液中毒反应及相关防治

4 结 论
E 2 3 马赞 茹 , 杜胜利 , 李 军 强 .尼 美 舒 利 致 多 形 红 斑 型 药 疹 1例 E J ] . 临床 误 诊 误 治 , 2 0 0 8 , 2 1 ( 1 ) : 9 2 .
[ 3 ] 徐慧敏 , 蔡宏文 , 李 天元 , 等 .磺 胺 类 药 物 过 敏 和 交 叉 过 敏 的 研
究进展 E J ] .中 国药 理 学 与 毒 理 学 杂 志 , 2 0 1 2 , 2 6 ( 6 ) : 8 9 7 — 9 0 1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 2 0 】
在此调查中 , 磺胺过敏者使用此类 磺胺衍 生物后 , 多 数 未
发生交叉过敏 , 也未发现严重过敏 反应 , 撤 出 过 敏 原 对 症 治 疗
1 临 床 资 料
有 效 剂量 与 中 毒 剂 量 非 常 接 近 , 因 此 使 用 本 品 时 一 定 要 严 格 把握 安 全 剂量 , 静 滴每次 不超 过O . 5 g , 每 日不 超 过 1 g 。 近 期 未用 过 茶 碱 者 , 6 mg / k g , 给药时间为 2 0  ̄3 0 ai r n ; 近 期 使 用 过
参 考 文 献
E 1 ] 郝建 阳, 陈 瑞 玲 .与 磺 胺 类 抗 菌 药 过 敏 有 关 的交 叉 过 敏 [ J ] .药
品评 价 , 2 0 1 2 , 9 ( 0 5 ) : 4 1 — 4 3 .
工合成甜昧剂 , 作 为 片 剂 和 液 体 制 剂 中 常 用 的甜 味 剂 , 它 与 磺 胺 类 抗 菌 药 之 间 的 交 叉 过 敏 反 应 以 及 皮 肤 反 应 已有 报 道 , 由 于在 药 物 说 明 书 中 通 常 没 有 标 出 , 所 以 更 要 引 起 临 床 医 师 的 注意 。美 国儿 科 学 会 建 议 有 磺 胺 药 过 敏 史 的 儿 童 应 该 避 免 使
大剂量氨茶碱中毒临床救治体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关键 词 ] 氨 茶碱 ; 中毒 ; 液 灌流 血
近几 年 来 , 着 医师 对 氨 茶 碱 中毒 认 识 的加 随
原因所 导致 的大 剂 量 茶 碱 药 物 中 毒 仍 时 有 发 生 。 病 例报道 如下 。
者中, 3例在 2 出现心肌 酶学 升高及肝 功 能异 4h后
h内来急诊 , 5例未做血液 灌流 , 做血液 灌流 。 5例
维普资讯
・
9 ・ 6
实 用 药物 与 临 床 2 0 0 7年 第 l 0卷 第 2期 P ata P a ayA dCii l e de,0 7 v 11 . . rci l hm c n l c mei 2 0 . o.0No2 c n aR s
迅速逆转 、 清除体 内曲 马多中毒症状 。鸦 片类 中毒
型谷 胱甘 肽钠 +纳洛 酮 治疗 曲马多 中毒 2 0例 , 与
致呼 吸抑制必须 使用 纳 洛酮 治 疗[l 2。有 纳洛 酮 治 单独 用 纳洛 酮 比较 , 者 神志恢 复 时 间 明显 缩 短, 患 疗 曲马 多中毒 的报道 J 。笔者 应 用 纳 洛酮 治 疗 曲 2 n内清 醒百 分 率 明显 增 大 。 因此 , 床 应 用 0mi 临 马多 中毒 1 6例 , 效 时 间快 , 脉 注 射 1 n 纳洛酮 +还 原 型谷 胱 甘 肽钠 治疗 曲 马 多 中 毒, 起 静 ~3 mi 科 可靠 、 合理 。有 关 作用 机 制有 待 于 以后 更 深 入 起作用 , 血清 半衰期 为 3 n 不 良反应 少, 以作 学 、 0mi, 可 为一种安全 的治疗手 段 , 用于 所有 因中毒而 神 志障 的临 床观察研 究。
氨茶碱药物致患者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氨茶碱药物致患者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药理和毒理】1.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开始作用大脑皮质,如剂量增加,则继使脊髓和延髓兴奋。
2.如过量应用或长期应用,均可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
3.对血管运动中枢及心肌有兴奋作用。
静脉注射过速或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悸、血压下降,并可致心搏骤停和心室颤动而死亡。
4.本品可使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的滤过量,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故有利尿作用;中毒时可发生肾损伤。
对脑血管有收缩作用,可提高脑血管阻力,减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中毒剂量可致脑缺氧。
5.静脉注射大量本品时,偶可提高血浆中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使凝血时间缩短,促使血栓形成。
6.本品有使平滑肌弛缓的作用。
【中毒症状】1.毒性中毒(1)治疗量所致的中毒:大多发生于静脉注射,可由于浓度过高,注射速度过快或因机体敏感性高所致。
其主要症状为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受损害的表现,如心音低弱以致不能听到,休克、呼吸困难、肺栓塞、全身痉挛、瞳孔散大等,常在注射过程中突然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其余症状为头痛、眩晕、兴奋、烦躁、谵妄、失眠、耳鸣、肌肉震颤、体温升高、心悸、期前收缩、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等,其中以烦躁不安为早出现的症状。
(2)用药过量所引起的中毒:早期有厌食、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继之出现频繁、剧烈而难以控制的呕吐、腹痛、躁动、无意识的动作、口渴、脱水、酸中毒和低热等。
偶有咽痛、咽麻痹和舌肿胀。
以后可发生呕血、便血、血尿、谵妄、昏迷、痉挛、高热及心血管衰竭。
(3)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昏迷等。
2.慢性中毒本品有一定的蓄积作用,故慢性中毒可在连续用药几日到十几日出现。
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为中枢神经兴奋和脑膜刺激征象,如哭闹、烦躁不安、惊厥、颈项有抵抗、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提腿试验(克氏征)及抬头试验(布氏征)阳性。
还具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
【治疗要点】1.去除毒物若口服中毒在4~6h而病人未发生呕吐或呕吐轻微者,用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及硫酸镁导泻。
氨茶碱致中毒1例临床分析

氨茶碱致中毒1例临床分析病历资料患者,男,28个月,体重16kg,因咳嗽伴喘息2天,到门诊就诊。
患者2天前出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无发热,伴喘息,无憋闷。
给予头孢曲松1.0g,氨茶碱50mg分组静滴,第3天静滴,因为患儿皮肤较黑,较胖,头皮静脉不易穿刺,结果选择下肢大隐静脉穿刺,小儿皮下脂肪厚,5号针穿刺不易,选择成人7号输液针,穿刺成功,固定,调速。
输液完成后约5~6分钟,患儿突然出现口吐白沫,两眼上翻,四肢强直,约1分钟,自行缓解,查体,体温37℃,心律90次/分,呼吸24次/分,腹软,肝脾未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正常,脑膜刺激征阴性,未给予特殊处理,继观患儿一般情况尚可。
讨论本例患儿及家族无癫痫病史,本次病程中无发热,排除热惊厥。
不在使用氨茶碱,观察未再出现抽搐。
护士输液过程中,没有认真进行速度的调节,输液速度过快,故该患儿癫痫发作系氨茶碱引起,属严重不良反应。
氨茶碱引起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于:①氨茶碱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要增加组织磷酸腺苷(AMP)的浓度,AMP具有诱发癫痫作用;②氨茶碱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引起脑血流减少,脑缺氧可引起癫痫放电;③氨茶碱可能引起急性脑梗死,导致癫痫样抽搐的一个重要因素[1];④氨茶碱为儿科临床常用平喘药,在正常人,氨茶碱的半衰期为9小时,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μg/ml,但氨茶碱治疗剂量的“安全窗”狭窄,个体差异较大,有些患者血药浓度达到5μg/ml时即有治疗作用,有些患者15μg/ml就已有不良反应[2];⑤小儿对大多数药物较敏感,再加上小儿黏膜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迅速,血脑屏障功能差,中樞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药物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明显的抽搐,昏迷,及呼吸,循环衰竭,年龄越小,敏感性越高,高龄患儿中毒主要以精神兴奋状态为主[3]。
经验教训:静脉给药时,给药者在10~15分钟内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慢速滴注,逐渐加量,有条件的可以监测血药浓度。
茶碱中毒解救方法

对于婴儿茶碱血药浓度在<40mg.L一’的轻、中度中毒,常规的对症治疗,给予吸氧、补液和镇静药以及利尿、护肝解毒药谷胧甘肤(泰特)和维生素C等,促进茶碱排泄以及血气检查若有偏酸,用碳酸氢钠纠正处理, 可明显缓解茶碱中毒的临床症状,而且疗效显著。
对于茶碱中毒(茶碱血药浓度>50mg·对于茶碱中毒(茶碱血药浓度>50mg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则必须用活性炭或树脂血液灌注处理救治[24多数患者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痛)、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兴奋、烦躁、头痛、失眠)和心血管反应(如心悸、心动过速),在停用氨茶碱或减少其剂量后所有病人的症状均逐渐消退,通常在2一3天后恢复。
一、口服给药的往常习惯是将全日量3等分,早、中、晚3次服用。
由于时间间隔不均匀,血药浓度波动很大,24小时内大部分时间不能维持在有效范围内。
如果每8小时或6小时等间隔给药,血药浓度的峰谷差较小,可提高疗效。
同时,应把血药浓度与临床观察密切联系起来,因病人的个体差异产生的药物效应有时不同,相同血药浓度范围的病人,获得的疗效和产生的副作用有时可明显不同。
二、大环内醋类抗生素在呼吸器官的组织分布可达较高的浓度,是一类优良的呼吸系统感染抗菌药,常与氨茶碱联合应用。
此时,应仔细观察两类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常用量的氨茶碱与大环内醋类扰生素并用3~5天后体内茶碱血浓度开始累积。
因茶碱中毒可以没有先兆,所以,如果没有条件测定茶碱浓度,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开始减少氨茶碱的剂量,抗生素的剂量不变。
应严格区别茶碱中毒反应与大环内醋类或氨茶碱本身的胃肠反应,两者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前者伴有中枢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反应。
一旦确定为茶碱中毒,氨茶碱应即减量或停药,抗菌药物可继续应用。
三、组胺Hr受体阻断剂甲氰咪肌在常用量时即抑制茶碱代谢,需要用HZ一受体拮抗治疗(如减少胃酸)时可选用雷尼替丁。
研究表明,大剂量雷尼替丁也未发现影响茶碱的清除〔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茶碱中毒及治疗
氨茶碱(aminophylluine)为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是临床极为常用的药物。
多见于一次服用剂量过大或短期频繁用药而中毒。
其中毒除与剂量有关外,还与给药速度有明显关系,特别在静脉注射过快时尤易发生。
口服易自消化道吸收,2小时达最大效应,毒性作用与注射用药用相同。
一般中毒剂量是17mg~28mg/kg,致死量尚不清楚。
肾上腺素、麻黄碱可增加氨茶碱的毒性作用。
[临床诊断思维]
一、有氨茶碱的用药史。
二、中毒的临床表现
1.口服中毒:首先为恶心呕吐,上腹灼痛,甚则呕吐咖啡色物,便血等消化道症状并出现失眠、头痛、耳鸣、躁动不安,重者出现谵妄、肌肉纤维颤动、抽搐、持续性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以后表现为呼吸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也可出现蛋白尿、发热等。
2.注射中毒者:首先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乃至休克;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全身持续惊厥,呼吸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停药,清除残留药物,对症治疗。
(二)治疗措施
1.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常规洗胃,4小时后应行高位结肠灌洗,同时灌服泻剂,利尿输液促进毒物排泄。
2.用新斯的明0.5mg~1mg,肌肉注射,20~30分钟1次。
3.对症治疗:根据临床表现按常规治疗,如血压下降、休克应输液、升压抗休克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有惊厥可静脉注射安定5mg~10mg控制症状,必要时人工冬眠。
有呼吸衰竭时应给予机械通气,有脑水肿应用脱水剂。
治疗时注意忌用麻黄碱、咖啡因、尼可刹米、肾上腺素及麻醉剂(吗啡、度冷丁等),以防加重氨茶碱的毒性。
二、中医治疗
(一)分型治疗
1.阳虚欲脱
主症: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出,舌淡苔白,脉微欲绝。
治法:温阳固脱。
例方:参附汤加味。
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加5%~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2.气阴两虚
主症:面色潮红,气短懒言,自汗,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
例方:生脉散加味。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加5%~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二)应急措施
1.口服中毒在4小时内可用甘草、银花各60g,煎水洗胃。
2.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者,用紫地合剂或紫地宁血散。
3. 合并心律失常可用丽参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加5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
[临症提要]
氨茶碱是治疗哮喘的经典常用药,它的中毒,重在预防,只要使用得当,完全可以杜绝中毒。
临床上需注意以下几点:
1.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个体间差异大,需长期应用的患者若有条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药量。
2.最好静脉滴注,静脉注射时速度一定要慢。
3.老年病人、肝肾功能不全、酒精中毒、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茶碱清除率低,应适当减少用量。
抽烟者能加快本品的代谢,用量需加大。
儿童对茶碱的敏感性较成人高,必需慎用。
4.心律失常和严重的心脏病,甲亢及溃疡病患者慎用。
5.正在服用氨茶碱的患者,如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可使茶碱血药浓度迅速升高。
]氨茶碱中毒的救治一旦有人发生中毒,可予以下治疗方案。
1、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经口中毒)洗必由胃管注入炭悬液40克和50%硫酸镁50毫升。
2、5%碳酸氢钠液100-200毫升静滴立即
3、10%氯化钾10毫升/
25%硫酸镁20毫升/
10%葡萄糖液500毫升/ 静滴立即
4、10%氯化钾30毫升/
生理盐水500毫升/
5%葡萄糖液1500毫升/ 静滴一次/日
5、地西泮5毫克肌注(烦躁者)
6、呋塞米20毫克2次/日
注意兴奋心脏,以及氨茶碱的利尿作用
【药毒抢救】氨茶碱中毒及抢救
药物名称:氨茶碱
实用剂量:8-30mg,其中剂量过大19例,间隔时间过短2例,静脉推注或滴注速度过快7例
给药途径:口服12例,肌肉注射2例,静脉推注3例,静脉滴注11例。
中毒特征:烦躁26例,恶心呕吐加例,面红12例.呼吸急促l8例,惊厥14例,眼球及肌肉震颤2例,窦性心动过速加例。
解救方案:口服中毒者即予温盐水洗胃,全部病例均予静推速尿lmg/Kg ,维生素C20mg/Kg 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烦燥者肌注苯巴比妥4—6mg/kg·次;惊厥者予地西泮0.3—0.5mg/kg(总剂量<10mg/次)并予加20%的甘露醇5mg/次静推, 惊厥难以控制者加用人工冬眠,心律失常者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抢救结果:全部病例中毒症状在36h内消失
文摘点评:文献所列病例为儿科情况,但氨茶碱药物在老年人尤其是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中使用较多,故使用时同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氨茶碱安全范围较小,其有效血浆质量浓度是10-20mg/L超过20mg/L会出现中毒反应;
2氨茶碱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口服中毒者应及早洗胃,以减少药物吸收,同时应用速尿以加快药物排出;
3本药吸收较快,且无特效解毒剂,故预防本药中毒至为重要,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有条件者可作血药浓度测定,尽量作到用药剂量个体化;同时家长指导口服用药或老年患
者不得随意更改患者剂量及间隔时问,避免因用药不当发生中毒。
4氨茶碱药物配伍禁忌较多,能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异常增高,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