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护理1.病情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血压、腹部疼痛等症状的变化。
特别要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肠梗阻、腹膜破裂等。
2.休息与营养:患者需要充分的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护士应协助患者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此外,护士还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3.疼痛管理:由于结核性腹膜炎会导致腹部疼痛,护士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
可以使用药物镇痛,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
同时,也可以采用非药物方法来缓解疼痛,如热敷、按摩等。
4.慢性病管理: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护士需要协助患者管理疾病。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的教育,包括病因、病情发展、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护士还应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并监测治疗效果。
5.感染控制:结核性腹膜炎是一种传染病,护士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感染的传播。
护士应遵循手卫生规范,洗手前后接触患者,戴手套进行护理操作。
同时,还要做好环境清洁,确保病房的通风良好。
6.心理支持:结核性腹膜炎可能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护士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护士可以与患者建立密切的沟通,并倾听患者的痛苦和需求。
在对待患者的态度上,护士应友善、体贴,给予患者信心和勇气。
7.定期复查:结核性腹膜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护士应协助患者约定复查时间,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同时,护士还要做好复查结果的记录和报告工作。
总之,结核性腹膜炎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通过疼痛管理、营养支持、感染控制等措施帮助患者康复。
护士还需要提供疾病教育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结核性腹膜炎PPT课件

六、其 他
• 腹泻常见,一般每日不超过3~4次,粪便多呈
糊样。
• 腹泻有多种原因,除腹膜炎所致的肠功能紊乱
外,可能由伴有的溃疡型肠结核导致的吸收不 良、不完全性肠梗阻、干酪样坏死病变引起的 肠管内瘘等引起。
• 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 肝大并不少见,可由营养不良所致脂肪肝或肝
结核引起。
六、其 他
多数在40岁以下,但60岁以上者也非罕 见。
• 本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约为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主
要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 相当部分本病患者可同时发现结核原发 病灶。
• 结核菌感染腹腔的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
病灶直接蔓延为主,肠系膜淋巴结核、 输卵管结核、肠结核等为多见的直接原 发病灶 。
• 少量腹水在临床检查中不易发现,一般
在腹水量超出1000ml时才可经仔细检查 发现转移性浊音;
• 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以少量至中量者为
多,因此必须认真检查。
五、腹 部 肿 块
• 多见于粘连型或干酪型,常位于脐周,
也可见于其他部位。
• 肿块多由增厚的大网膜、肿大的肠系膜
淋巴结、粘连成团的肠曲或干酪样坏死 脓性物积聚而成、其大小不一,边缘不 整,表面不平,有时呈结节感,不易推 动,容易误诊为肿瘤或肿大的腹部脏器。
• 并发症以肠梗阻为常见,多发生在粘连
型结核性腹膜炎。
• 梗阻近端的肠段可发生急性穿孔。 • 肠瘘一般多见于干酪型,往往同时有腹
腔脓肿形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一、血象、血沉与结核菌素试验 • 二、腹水检查 • 三、腹部B型超声显像 • 四、X线检查 • 五、腹腔镜检查
结核性腹膜炎演示课件

出院后随访和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 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
病情恢复情况。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 括饮食、运动、休息等
方面的指导。
并发症预防
教育患者预防并发症的 方法,如避免感染、防
止肠梗阻等。
家庭护理和自我监测建议
家庭环境调整
饮食调整
保持家庭环境清洁、通风, 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
住院期间患者管理要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01
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疼痛管理
02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有效镇痛措施,提高 患者舒适度。
营养支持
03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 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
药物治疗管理
04
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注意药物 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并发症预防
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导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感染性并发症防治
对于复杂病例,应组织多学科专家进 行会诊和协作治疗。
常见并发症处理
如肠梗阻、肠穿孔等,应采取相应的 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措施。
多学科协作
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性并发症,如腹 腔脓肿、肺部感染等。
05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管理与教 育
腹水生化与细胞学检查
要点一
腹水生化检查
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增高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有较 高价值。
要点二
腹水细胞学检查
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普通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中应用
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结核杆菌DNA,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但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结核性腹膜炎ppt课件

22
治疗
(一)休息与营养,作为重要的辅助措施, 以调整全身情况,增强抗病能力。
大量腹水者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ppt课件
23
治疗
(二)抗TB化学治疗 原则:早期、适量、联合、全程、规则。
1、长程疗法 1-1.5年 方案 ①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 ②链霉素、异烟肼、对氨水杨酸(PAS) ③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
膜炎经抗生素治疗而末见好转者; ③肠瘘经加强营养与抗TB化疗而未能闭合者; ④当本病诊断有困难,和腹内肿瘤或某些原因
引起的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考虑剖腹探查。
ppt课件
26
预后 腹水型者较好, 粘连型者次之, 干酪型者最差。
预防
预防措施参见《肺结核》。对肺、肠、肠 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TB病的早期诊断 与积极治疗,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揩施。
ppt课件
27
课堂小结
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 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病理分三型:粘连型、渗出型、干酪 型。 临床表现:结核中毒症状、腹痛腹泻、 腹部柔韧感、腹水、腹部肿块。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肝肿大并不少见,可由营养不良所致脂肪肝 或肝结核引起。
ppt课件
12Biblioteka 临床表现并发症: 肠梗阻 见于粘连型TB性腹膜炎。 急性穿孔 肠瘘 见于干酪型,有腹内脓肿形成。
ppt课件
13
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ESR与PPD试验
轻度至中度贫血,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稍偏高,
ESR可作为活动性病变的简易指标,一 般增快,病变静止者逐渐正常。
ppt课件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内科学第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

第二节结核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
【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多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主要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少数可由淋巴血行播散引起粟粒性结核性腹膜炎。
【病理】病理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种类型,以前两型为多见,可混合存在。
(一)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表面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可伴黄(灰)白色细小及融合之结节。
腹水量中等以下,草黄色或淡血性,偶为乳糜性。
(二)粘连型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蛋白沉积使腹膜、肠系膜明显增厚。
肠袢相互粘连可发生肠梗阻。
(三)干酪型多由渗出型或粘连型、演变而来,可兼具上述两型的病理特点,并发症常见。
以干酪坏死病变为主,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参与其中,形成结核性脓肿。
病灶可向肠管、腹腔或阴道穿破而形成窦道或瘘管。
【临床表现】因原发病灶与感染途径不同、机体反应性及病理类型的不同而异。
多起病缓慢,早期症状轻,以致不易被发现;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热为主。
(一)全身症状结核毒血症常见,主要是低热与中等热,呈弛张热或稽留热,可有盗汗。
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主要见于渗出型、干酪型,或见于伴有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样肺炎等严重结核病的患者。
后期有营养不良,出现消瘦、水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二)腹痛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持续或阵发性隐痛。
偶可表现为急腹症,系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腹腔内其他结核的干酪性坏死病灶溃破引起,也可由肠结核急性穿孔引起。
(三)腹部触诊常有揉面感,系腹膜遭受轻度刺激或因慢性炎症而增厚、腹壁肌张力增高、腹壁与腹内脏器粘连引起的触诊感觉,并非特征性体征。
腹部压痛多较轻,如压痛明显,且有反跳痛时,提示干酪型结核性腹膜炎。
(四)腹胀、腹水常有腹胀,伴有腹部膨隆,系结核毒血症或腹膜炎伴有肠功能紊乱所致,不一定有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结核性腹膜炎Ctuberculous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临床上多见于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2O【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多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部分病例可同时发现结核原发病灶。
【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常见结核病的毒血症症状,主要是发热及盗汗。
后期有消瘦、浮肿、贫血、舌炎、口角炎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2)腹痛: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也可始终无腹痛。
(3)腹部触诊:腹壁柔韧感,腹部可有压痛,少数压痛明显且有反跳痛。
(4)腹水:当腹水量超过100OnlI时经检查发现移动性浊音。
(5)其他:常见有腹胀或腹泻。
(6)并发症:以肠梗阻常见。
【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可有轻度至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稍高。
病变活动时血沉增快,病变趋于静止时逐渐正常。
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有助本病诊断。
(2)腹水检查:腹水为草黄色渗出液,静置后自然凝固,少数呈淡血色,偶见乳糜样,比重一般大于1.018,蛋白质含量大于30g∕L,白细胞计数超过500X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
(3)其他检查:B超和CT检查可提示肠粘连等征象。
X线检查可发现肠梗阻、结肠痿及结肠外包块等征象。
腹腔镜检查具有确诊价值,但仅限于有游离腹水患者。
【治疗要点】(1)药物治疗仍依据足量、联合为治疗原则。
疗程至少18个月。
(2)对腹水型患者,在放腹水后,于腹腔内注入醋酸地塞米松等药物,可以加速腹水吸收并减少粘连。
(3)对血行播散或结核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在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亦可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但不宜长期应用。
(4)多数患者可能已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
因此,这类患者应选择以往未用或少用的药物,制订联合用药方案。
(5)在并发肠梗阻、肠痿、化脓性腹膜炎时可行手术治疗。
《结核性腹膜炎》课件

辅助药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使用 一些辅助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免 疫调节剂等,以缓解症状和改善病 情。
药物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全程治疗,确 保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有明显的腹腔脓肿、 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 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 腹腔脓肿引流、肠切除吻 合术等。
病例特点
分析该病例的典型特征,如年龄、性别、病程等,以及与一般结核 性腹膜炎患者的异同点。
病例诊断
详细描述该病例的诊断依据、诊断方法和诊断结果,包括实验室检 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
治疗经验分享
治疗方案
01
介绍该病例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的种类、剂量、给药
途径和疗程等。
治疗过程
02
描述该病例的治疗过程,包括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治疗方
3
预防与控制
针对结核性腹膜炎的预防和控制,提出相关建议 和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诊断水平和完善 治疗体系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常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 。
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淋巴管或直接蔓延至腹膜,引起腹 膜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腹胀、发热、盗汗、消瘦、食 欲不振等。
体征
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 刺激征,腹部包块、腹腔积液等。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术后治疗
手术后仍需继续进行抗结 核药物治疗,以巩固治疗 效果并预防复发。
其他治疗手段
结核性腹膜炎

干酪型
以干连,分隔 成许多小房,小房腔有相互粘连,小房腔 内有混浊积液,干酪样坏死的肠系膜淋巴 结经常参与其中,形成结核性脓肿。
小房可向肠曲、腹腔或阴道穿破而形成窦 道或瘘管。 本型多由渗出型或粘连型演变而来,是本 病的重型,并发症常见。
(三)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
如结缔组织病、 Meigs综合征、 Budd-Chiari综合征、 缩窄性心包炎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④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及腹部平片
有肠梗阻活散在钙化点; ⑤结核菌素试验或T-SPOT使用呈强阳性。
诊断程序
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给予抗结核治疗 (2 周
以上)有效可确诊 。 不典型病例,主要是有游离腹水病例,行腹腔镜 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 有广泛腹膜粘连者腹腔镜检查属禁忌,需结合B超、 CT等检查排除腹腔肿瘤,有手术指征者剖腹探查。
一、全身症状 二、腹痛 三、腹部触诊 四、腹水 五、腹部肿块
六、其他
一、全 身 症 状
结核病毒血症常见,主要是发热与盗汗。 热型以低热与中等热为最多,约1/3患者
有弛张热,少数可呈稽留热。 高热伴有明显毒血症者,主要见于渗出型、 干酪型,或见于伴有粟粒型结核、干酪样 肺炎等严重结核病的患者。 后期有营养不良、消瘦、浮肿、苍白、舌 炎、口角炎、维生素A缺乏症等。
二、腹 痛
早期腹痛不明显,以后可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
或可始终没有腹痛。 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 腹痛除由腹膜炎本身引起外,常和伴有的活动性 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盆腔结核有关。 当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时,有阵发性腹痛。 偶可表现为急腹症,系因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腹 腔内其他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病灶溃破引起,也可 由肠结核急性穿孔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医学院教案首页
教研室内科学教师姓名杨少奇
教研室主任
2011 年 3 月15 日
宁夏医学院教案续页
发展
2.腹痛:
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
3.腹部B型超声显像:可显示腹水及腹部肿块性质。
4.X线检查:腹部X线平片有时可见到钙化影,提示钙化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胃肠
X线钡餐检查可发现肠粘连、肠结核等征象,对本病诊断有辅助价值。
腹部CT检查对诊断也有帮助。
5.腹腔镜检查:有确诊价值。
一般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可窥见腹膜、网膜、内
脏表现有散在或集聚的灰白色结节,浆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混浊粗糙。
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腹腔镜检查在腹膜有广泛粘连者应属禁忌。
诊断和鉴别诊断掌握 8min 诊断依据:①青壮年患者,有结核病史,可伴有其他器官结核病证据;②发热原因不明2周以上,伴有腹痛、腹胀、腹水;③腹腔穿刺获得腹水,为渗出液性质,以淋巴细胞为主,一般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④X线胃肠钡餐检查发现肠粘连等征象;⑤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典型病例可作出临床诊断,给予抗结核治疗(2周以上)有效可确诊。
不典型病例行腹腔镜检查并作活检,符合结核改变可确诊。
鉴别诊断:
以腹水为主要表现者
1.腹腔恶性肿瘤:包括腹膜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腹膜间皮瘤等。
2.肝硬化腹水:
3.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水:如结缔组织病、Meigs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等。
以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者
腹部出现肿块应与腹部肿瘤、Crohn病等鉴别。
以发热主要表现者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者,需与引起长期发热的其他疾病鉴别。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者
应与常见外科急腹症鉴别。
治疗掌握 6min 及早给予规则、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选择药物、疗程等与肺结核基本相同。
强调全程规则治疗;
如有大量腹水,可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2.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急性肠梗阻,或有不完全性、慢性肠
梗阻经内科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②肠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经抗生素治疗而未见好转者;③肠瘘经加强营养与抗结核化疗而未能闭合者;④诊断困难,和腹内肿瘤等不能鉴别时,可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