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虫害控制管理工作,增强企业防治虫害意识,提高企业虫害防治水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企业,包括生产、仓储、餐饮、医疗等各个领域。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虫害防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虫害防控职责,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虫害防控管理工作。
第四条企业应建立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对企业内部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虫害。
第五条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虫害防控意识和技能,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应对虫害。
第六条企业应定期组织虫害防控演练,检验虫害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第七条企业应加强虫害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第二章虫害监测第八条企业应建立虫害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监测人员等内容。
第九条企业应选用符合标准的虫害监测设备,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十条企业应定期对虫害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虫害防控措施。
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虫害监测记录,保存监测数据和报告,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第十二条虫害监测结果显示虫害严重的区域,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第三章虫害防控第十三条企业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整洁,减少虫害滋生的条件。
第十四条企业应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虫害防控。
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检查设备和仓储设施,及时更换损坏的设备,确保设施完好。
第十六条企业应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及时清理餐厅、厨房等场所,防止食品污染引发虫害。
第十七条企业应加强职工卫生保健,员工患有传染病等疾病时,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虫害传播。
第十八条企业应定期清理仓库、库房等场所,保持干燥通风,防止虫害滋生。
第四章虫害处理第十九条企业应根据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合理选择虫害处理方法,及时清除虫害。
第二十条企业应建立虫害处理记录,记录虫害处理的时间、地点、方法和效果等信息。
第二十一条虫害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防范虫害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确保处理安全。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模版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虫害控制管理,防止虫害对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威胁,提高整体环境卫生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本单位内各个部门和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区、实验室、仓库、工厂等。
第三条本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虫害控制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执行虫害控制管理计划,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四条虫害指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大量繁殖并对人类或其他生物造成威胁的昆虫、爬行动物或其他有害生物。
第五条虫害控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防治为主,综合治理。
预防虫害的发生比治理更重要,应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虫害的滋生条件,在发生虫害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2.科学、合理、有效。
虫害控制应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和方法,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控制效果。
3.环保、安全。
所采取的虫害控制方法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第二章虫害防治第六条虫害防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卫生整治。
定期清理垃圾、污水和积水,消除虫害滋生的条件。
2.清洁消毒。
对工作区域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如清洁办公桌、地板、墙壁、厕所等,消除虫害的藏身之地。
3.封堵隔离。
对有虫害活动的地方封堵隔离,如密封储存容器、修补墙壁裂缝等。
4.物理方法。
采用物理方法对虫害进行防治,如粘虫板、粘鼠胶、驱虫灯等。
5.化学方法。
在严重虫害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应选择安全、环保的药剂,并遵循使用规范。
第三章虫害控制管理人员职责第七条虫害控制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虫害控制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检查工作场所,发现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对虫害控制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
4.协调各部门间的虫害控制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虫害控制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熟悉虫害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方法。
2.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能正确选择和使用虫害防治药剂。
3.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管理虫害控制工作。
gmp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gmp虫害控制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生产企业产品的卫生安全,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包括蔬菜、水果、粮食等各类作物生产企业。
三、责任部门1.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虫害控制工作。
2. 质量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虫害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安全部门:负责对生产现场的卫生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
4. 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确保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
四、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1. 虫害监测1.1、定期对生产区域进行虫害监测,发现虫害情况应及时报告。
1.2、采取多种方式监测虫害,包括田间巡查、黏虫板检测等。
1.3、建立虫害监测记录,记录虫害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信息。
2. 虫害防治2.1、对已发现的虫害进行及时防治,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控制等方式。
2.2、加强农产品包装、储存等环节的虫害防治工作。
2.3、定期组织虫害防治培训,提高员工虫害防治的意识和技能。
3. 虫害处理3.1、对于发现的有虫害的农产品,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包括深加工、销毁等。
3.2、建立虫害处理记录,记录处理的方式、数量等信息,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4. 虫害管理制度评估4.1、定期对虫害控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
4.2、建立虫害管理制度评估记录,记录评估结果、问题及整改情况等信息。
五、制度执行1. 生产部门应按照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履行虫害监测、防治、处理等工作。
2. 质量部门应对虫害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3. 安全部门应对生产现场的卫生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虫害控制工作符合卫生标准。
4. 管理部门应组织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确保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六、制度完善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虫害控制管理制度,提高虫害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七、制度宣传定期对员工进行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虫害控制意识和技能。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范文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内的虫害,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防止虫害对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生产、仓储和办公区域。
2. 虫害控制责任2.1 管理层应指派一个专门负责虫害控制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虫害控制计划,监督和检查虫害控制工作的落实情况。
2.2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到虫害控制工作中,及时报告发现的虫害情况或可疑情况。
3. 虫害预防措施3.1 保持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和杂物,确保无虫害滋生的条件。
3.2 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清理地面、墙壁和设备上的污物,特别是食品加工区域。
3.3 定期检查储存食品、原材料和包装材料的仓库,确保无虫害入侵。
3.4 食品加工和储存区域应密封和防护良好,禁止穿越和进出。
3.5 建立有效的垃圾处理系统,妥善处理和清除垃圾,防止虫害滋生。
3.6 定期维护和检查建筑和设备,修补或更换破损的部分,防止虫害进入。
4. 虫害监测和报告4.1 定期进行虫害监测,包括检查粮食、原材料、成品和生产区域的虫害情况。
4.2 发现虫害或可疑情况,应立即上报虫害控制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3 虫害监测和处理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给管理层,以便评估虫害控制工作的效果。
5. 虫害处理措施5.1 对发现的虫害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清除和消灭虫害,修补或更换被破坏的部分。
5.2 虫害处理应使用合适的杀虫剂、陷阱等工具,确保安全和有效。
5.3 虫害处理结果应经过验证和确认,确保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和消灭。
6. 培训和教育6.1 对所有员工进行虫害控制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虫害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6.2 员工应定期参加虫害控制工作的培训和演练,掌握虫害处理的技能和方法。
6.3 培训记录应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核和评估,确保员工能够有效地应对虫害问题。
7. 审核和改进7.1 定期进行虫害控制方面的内部审计,评估虫害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仓库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预防仓库虫害、鼠害的发生,保障仓库及产品的卫生安全,控制和降低产品的损耗,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仓库的虫害控制管理工作。
三、职责1. 仓库主管: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仓库虫害控制工作的实施,定期对虫害控制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
2. 仓库保管员:负责日常仓库的清洁卫生,发现虫害及时上报,并配合进行虫害控制工作。
3. 设备管理员:负责仓库内防虫害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和更换。
4. 安全环保部:负责虫害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虫害控制措施提出整改意见。
四、制度内容1. 仓库环境管理(1)保持仓库环境整洁,定期清理垃圾,确保地面无积水、垃圾,防止害虫孳生。
(2)仓库周围环境应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保持环境整洁。
(3)仓库内墙壁、门窗等建筑结构不能存在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虫鼠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2. 防虫害设备设施管理(1)仓库门在不使用时应关闭,出现6mm或更大缝隙时,必须修堵完善。
(2)地漏应干净并且保持良好的维护。
(3)废弃设备、工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库,以防孳生害虫。
(4)设施设备安装时应与墙面尽量保持30cm距离,防止造成清洁死角。
3. 虫害控制措施(1)在仓库内关键区域安装灭蝇灯、粘鼠板等防虫害设备。
(2)定期对仓库进行喷洒杀虫剂,防止虫害繁殖。
(3)仓库内垃圾及时清除,以防止害虫繁殖。
(4)仓库与外界相连的通风排气口必须有纱网及挡片覆盖,防止害虫进入仓库。
(5)废弃设备、工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库,以防孳生害虫。
4. 监督检查(1)安全环保部负责对虫害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虫害控制措施提出整改意见。
(2)仓库主管负责组织对虫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积极进行虫害控制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仓库虫害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等处罚。
公园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公园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园虫害的防治工作,保护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维护公园环境卫生,提高公园景观质量,保障游客的休闲体验和健康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园内对虫害进行防治和管理的工作。
第三条公园虫害是指对植物造成危害的昆虫和其他有害生物。
第四条公园虫害的防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物防治优先、化学防治有序”的原则。
第五条公园虫害控制管理工作要与公园绿化管理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制定并实施具体的虫害防治方案。
第二章虫害监测第六条公园应建立完善的虫害监测、检测和诊断体系,及时掌握虫害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
第七条公园应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发现虫害趋势,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第八条公园应建立虫害监测档案,记录监测数据、防治措施和效果等信息。
第九条公园要加强对虫害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虫害识别和监测能力。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十条公园应加强植物种植结构设计,选择具有抗虫能力和耐逆性的植物品种,减少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第十一条公园应定期清理和修剪植物,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减少虫害滋生的环境。
第十二条公园应加强土壤养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通气性,促进植物的生长,降低虫害发生的概率。
第十三条公园应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控制,防止其进入公园内造成危害。
第四章生物防治第十四条公园应加强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对虫害具有天敌作用的生物控制剂。
第十五条公园应注重培育和引进对虫害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和其他生物,建立生物多样性,形成自然生态平衡。
第十六条公园应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保护植物的健康。
第五章化学防治第十七条公园应根据虫害种类和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化学防治措施,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按照使用规定施药。
第十八条公园应定期对农药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九条公园应加强对农药施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和安全意识,确保施药工作的规范和安全。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模版(3篇)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模版食品工厂虫害控制(一)--生产核心区的虫害控制食品生产加工工厂总是与水和食物原料相关,到处都可能有食物残渣,含有丰富养分的污水,这些就为昆虫的滋生创造了良好地条件。
很多食品工厂都希望能够成功阻止昆虫对食品造成影响,但是昆虫往往是消费者投诉的焦点之一。
因此对昆虫进行防控,避免它们进入食物原料或最终成品中就成了很多食品工厂的共同难题。
根据对食品工厂查看的经验,可以将这些昆虫进行简单的分为两类,飞行的,有苍蝇、蚊子、飞蛾等;地上或地下管道中爬行的,有蟑螂等。
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对昆虫采取化学的或物理的手段加以控制。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化学控制手段,如喷洒杀虫剂、投放毒饵等,一般只能够在厂区周边环境采取,避免由于杀虫剂在生产核心区使用而导致混入食品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而物理控制手段由于其使用的是物理阻隔、声、光、电等手段,对食品安全影响比较小或没有影响,能够在厂区和生产核心区使用。
首先谈谈厂区外围的昆虫控制。
我们应当意识到生产核心区的昆虫不能凭空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从外面进入的,因此对昆虫的控制应当以积极的方式应对,从清除昆虫的滋生条件,减轻生产核心区的灭虫压力做起。
厂区外围如果有种植草坪、灌木、高大树木,应当定期进行除虫操作,这些植物能够为昆虫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
一般进入春季后,温度达到25摄氏度,湿度达到____%,虫卵就开始孵化,昆虫进入生长繁殖的活跃期。
这时可以采取定期喷洒化学试剂,或使用生物制剂干扰昆虫生长繁殖的生物过程,从而起到减少昆虫数量的目的。
生产核心区周边应当避免种植高大树木与灌木,进行地面固化,可以减少昆虫生长发育的场所,制造缓冲区域。
夏季蚊蝇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在厂区周围设置诱饵与捕蝇装置,用纱制成的捕蝇器既简单也很实用。
在生产核心区周边灯光应当设置较低的照度。
昆虫一般都有趋光性,这种趋光性据说是为了躲避鸟类和生长繁殖,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获得的。
设置较低的照度,在满足厂区照明的基本需求下,减少厂区外围昆虫在生产核心区附近的聚集。
虫害控管理制度

虫害控管理制度一、前言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有效的虫害控制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保证粮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虫害种类及危害1.咀嚼性害虫:包括蝗虫、飞虱、甲虫等,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被啃食、果实被啃食等,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吸食性害虫:包括蚜虫、蓟马、螨虫等,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3.穿孔性害虫:包括蛀虫、钻心虫等,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在植物茎、叶、果实内部产卵孳生,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病害传播性害虫:包括蚜虫、蝶虫等,其危害主要表现为传播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加重植物病害发生的程度。
三、虫害控制管理原则1.综合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实行综合防治,提高虫害控制效果。
2.科学防治:根据虫害种类和密度,采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3.预防为主:加强对虫害的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控制措施,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4.细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提高防治效果,保证虫害控制的有效性。
四、虫害控制管理措施1.物理防治:采取摇树、捕捉、覆盖、烟熏等物理方法,对有害昆虫进行控制,减少其危害程度。
2.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标准剂量进行喷洒,及时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证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3.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利用天敌对有害昆虫进行控制,保持生态平衡,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
4.培育耐虫品种: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5.定期监测和预警:建立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对农田进行监测,提前发现虫害的发生,及时预警并采取控制措施。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农业技术培训、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提高农民的虫害防治意识,推动虫害控制工作的开展。
五、虫害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1.建立虫害监测系统:建立农田虫害监测体系,对农田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虫害种类和密度,为虫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希尔康泰制药有限公司GMP管理文件
1、目的:建立虫鼠防范管理规程,规范公司的防虫防鼠工作,使公司的防虫防鼠工作安全有效,防止产品和环境受到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区公共区域、生产区、仓库和化验室等全公司虫鼠防范.
3、责任者:行政人事部负责公共区域虫鼠防范工作,生产技术部、物料采购部对卫生分管区虫鼠防范负责,质量部经理负责监督实施。
4、正文:
4.1 工厂和环境
4.1.1 厂房周围的地面应被很好地维护,包括定期修剪草地、杂草及清理树叶。
4.1.2 地面不残留污水,以防止害虫繁殖。
4.1.3 捕鼠笼每天检查,以确保工作正常。
4.1.4 食堂垃圾当天清运出厂区。
垃圾每天清除,以避免害虫繁殖。
垃圾桶必
须保持干净并盖好。
将所有废物和垃圾装入带盖的垃圾桶中。
4.1.5 墙壁、门窗等建筑结构不能有裂缝、洞、开口及其他能够允许害虫繁殖或进入的区域。
4.1.6 门应密封并且要关上。
6mm 或更大的缝隙出现时,必须修堵好。
任何时候门都不能是敞开的。
4.1.7 窗户等应配有纱窗,出口、风扇应被密封好。
所有的纱窗的状况是完好的。
4.1.8
结构上连接的裂缝或开口应被封好套桶或被封好。
4.1.9 所有原、辅料和产品储存区域,墙壁及产品储存应有不小于30cm 的距离
以便进行虫害监控。
4.1.10 任何时候车间内部管理都要保持良好;车间废弃设备、工器具应及时清理出厂,以防孳生害虫。
4.1.11 落地的产品应立即清理干净。
4.1.12 地面卫生必须保持清洁干燥。
4.1.13 所有不用的管子必须封好,以避免害虫进入生产设备。
4.1.14 食品不准带入厂房,避免吸引老鼠等有害动物。
4.1.15 在厂区内不得养动物,也不得让外来猫狗入内。
4.1.16 在厂区内外离生产设施和生产性建筑物30米内不得有鸟巢。
也不得有鸟类在厂房区内长期逗留。
4.2 照明的设置
4.2.1 夜间照明色调的变更。
4.2.2 车间内、紫外线诱引捕虫器、电击杀虫机的光不能泄漏到车间外部。
4.2.3 进出口前室内以及公司其他周围区域照明应设置钠灯等没有光的诱引性的灯(暗室、灯调暗)
4.3 昆虫控制
4.3.1 门窗的管理
4.3.1.1 各车间应封闭
4.3.1.2 门帘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要求,各条门帘之间不得有缝隙。
4.3.1.3 各车间朝外的可开启的窗和排风扇都需装有可防蝇的纱网或防护罩。
4.3.1.4 各部门自行负责每天对自己辖区内所有门窗进行检查,如发现任何问题应请工程部立即给予解决。
4.3.1.5 所有的门在非使用情况下应保持关闭。
4.3.2 清洁
4.3.2.1 工程部负责对整个厂房建筑进行定期检查,所有的孔洞和缝隙需封闭,在封闭前应喷杀虫剂。
4.3.2.2 设施设备安装时应与墙面尽量保持至少60cm距离,避免造成清洁死角。
4.3.2.3 粉尘较多的区域应经常清洁,防止粉尘累积。
4.3.2.4 如发现蛛网,死昆虫等害虫踪迹,应对该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检查,并作记录。
4.3.2.5 原、辅料进入车间时速度必须快,尽量减短开门时间,同时保持清洁,以免苍蝇被带入。
4.3.2.6 散落的废品垃圾应及时清洁,避免吸引苍蝇。
4.3.2.7下水道、水槽周围应保持清洁,避免污垢累积而吸引害虫。
4.3.3 灭蝇设施
4.3.3.1 灭蝇灯
4.3.3.1.1在车间、库房的关键区域应安装灭蝇灯,特别是门的附近。
4.3.3.1.2 灭蝇灯不可安装在苍蝇触电时可能会落到或被吹到产品、设备或原、辅料的地方。
4.3.3.1.3 所有的灭蝇灯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
4.3.3.1.4如灭蝇灯不能正常工作,应立即通知工程部修理。
所有灭蝇灯管最少每年更换1次。
4.3.3.1.5 当车间或库房布局发生变化时,应根据需要及时改变灭蝇灯的位置和数量。
4.3.3.1.6 灭蝇灯的分布图根据变动情况及时更新。
4.3.3.2 苍蝇拍
4.3.3.2.1 使用苍蝇拍时应注意避免苍蝇落入产品、原料或设备中。
4.3.3.2.2 苍蝇拍应保持干净并放在与生产工具分离的固定地点。
4.3.3.2.3 生产员工在使用苍蝇拍后应立即洗手消毒以免污染产品。
4.3.3.3 沾蝇纸
4.3.3.3.1 每年6-10月,苍蝇较多的季节,可在车间门口、远离产品的窗玻璃处加贴沾蝇纸,沾蝇纸要确保粘牢,并每天更换一次。
4.3.4 厂区杀虫
4.3.4.1 整个厂房应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定期进行喷雾杀虫,虫害发生较多的4月-11月为我公司的喷药杀虫季节,其中6-10月虫子比较多的季节应保持每天至少
喷药一次,其余时间视每年具体情况,每2-3天喷药一次。
4.3.4.2 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害虫控制人员,操作前认真阅读并理解设备和杀虫剂的使用说明。
4.3.4.3 喷药人员佩戴好防护用品后进行喷药。
4.4 鼠害控制
4.4.1良好的内务管理清洁有序的工厂将减少鼠类的藏身之处和食物并方便检查发现鼠类的踪迹。
4.4.1.1 将所有废物存放在干净有盖老鼠难以进入的容器内。
4.4.1.2 处理或正确存放所有过时的记录、闲置的设备和多余的建筑材料。
4.4.1.3 必须保留的材料应离地不小于30cm,离墙不小于30cm, 离顶不小于50cm存放。
4.4.1.4 所有向外的门下边都加有不低于40cm的挡鼠板。
4.4.2 排斥鼠类在外
4.3.2.1 所有屋顶上和人员进出的门在不用时应关闭。
4.4.2.2 封闭所有孔洞和通向车间的密封不好的门。
4.4.2.3 使用多种物理灭鼠方法。
4.4.2.4 所有通往车间、库房、储藏室等处的管道、洞,凡是直径在1.5cm以上者,均要加不能被老鼠咬破的防护网或防护盖。
4.4.2.5 生产厂房、仓库进门处安装适量的捕鼠工具,如驱鼠器(电猫),每天检查一次;
4.4.2.5 下水道用密封良好的盖板防护。
4.4.2.6 封闭所有看到的鼠洞。
4.4.3 内部控制
4.4.3.1 鼠笼
4.4.3.1.2 在工厂内部使用的鼠笼内不放置鼠药,使用机械式方法。
4.4.3.1.3 鼠笼放置在工厂对外出口的两侧或其他需要的地方,应靠墙放置。
4.4.3.1.4 所有鼠笼应编号并在墙上标记,同时标注在位置图上,鼠笼间的距离不超6m。
4.4.3.1.5 虫害控制员每天检查鼠笼确保其在正常的工作状态,发现死鼠立即处理。
4.4.3.2 粘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