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学会矛盾大法,辨别谁真谁假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学会矛盾大法,辨别谁真谁假在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中,经常会出现“只有一句真话/假话、两句真话两句假话”等涉及真假话的题目,解决这些题目如果没有“特效药”往往费时费力。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快速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方法,帮助各位考生争分夺秒提高做题速度。
理论补充: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要满足在同一范畴永远一真一假,利用矛盾的这个性质就能解决一些真假话的题目。
直言命题矛盾:所有是有些非,所有非有些是,某个是某个非。
【例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中公解析】D.由“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可知,该题目属于真假话问题。
四句话中哪一句是真话不确定,但是如果能找到一对矛盾命题,就能把一句真话锁定在矛盾中,那么其余句子很明显就是假话。
通过观察题干发现,本题考查直言命题矛盾,第一块牌子和第三块牌子互为矛盾命题,真话在其中,那么第二块牌子和第四块牌子就是假话,即可得知第二个草屋中有猎枪,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故D正确。
【例2】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中公解析】A。
由“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可知,该题目属于真假话问题。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方法一:矛盾法。
矛盾关系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考点,这需要大家能够了解每种命题的矛盾关系及矛盾定义。
知识点:所有非与有些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例题: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答案】C。
解析: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则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
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
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
故答案选C。
方法二:反对法。
反对关系是直言命题的考点。
知识点:所有是和所有非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方法三:代入排除法在解决真假话问题时,如果题干中没有矛盾关系及反对关系,但是题干限定了真话或者假话的个数;同时选项对应信息全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把选项带入题干的形式进行解题。
例题: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解题技巧一、常见关联词及关键词的推理形式假言命题常常涉及一些关联词或者关键词,当出现了这些关联词或关键词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样才能写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形式来。
1.关联词(1)如果A,那么B;若A,则B;只要A,就B;要想A,就必须B(AB)(2)只有A,才B(BA)(3)除非A,否则B(非BA;非AB)2.关键词A是B的充分条件(AB)B的充分条件是A(AB)A是B的必要条件(BA)B的必要条件是A(BA)A是B的前提(重要条件、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缺一不可的)(BA)二、假言命题中涉及真假话问题当假言命题涉及真假话问题的时候,要去找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假言命题(AB)的矛盾命题写成(A且非B)。
矛盾是一真一假,根据矛盾的这个特性去解决真假话问题。
【例题】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将四人说的话,用简单的逻辑形式表示出来:值班主任:操作问题矿工1:违反安全规程且非操作问题矿工2:操作问题违反安全规程安全员:操作问题且非违反安全规程由此可知,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又如何解。
一、思考如果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
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规则: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能力训练1、判断下列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答案:不是。
【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p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
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险的”二、应用1、直接考察例: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A.只有①B.只有②C. ①和②D.①和③答案:A。
【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2、真假话问题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丨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丨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掌握必要的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下面针对判断推理中的假言命题,提供一些技巧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假言命题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做好关键第一步之后,即写出题干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实际的考查角度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和推理规则,熟练掌握可助大家一臂之力。
华公公考详细为考生讲解:首先,我们说说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其实很简单,即“A→B”的矛盾命题为“A且非B”,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联言命题,也即假言命题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是其矛盾命题;从其矛盾命题也可以看出,假言命题只要当“前件为真,后件为假”时为假,比如“前件为假”“后件为真”情况下假言命题都为真,也即“当假言命题前件为假的时候,无论其后件是真还是假,假言命题永真”,“当假言命题后件为真的时候,无论其前件是真还是假。
假言命题永真”.举个简单的例子帮助大家去理解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如果大家考上公务员,我就给大家介绍对象”这个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就是:大家考上了公务员但是我没有给大家介绍对象;“只有是王健林才会有一百个亿”这个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就是:有一百个亿却不是王健林“除非你爱我否则我不会跟你走”这个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你不爱我但是我还是会跟你走,我会跟你走但是你不爱我;这两个命题都是正确的,都是该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其次,对于假言命题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考查点就是推理规则,推理规则的考查频率比较多的就是假言命题逆否命题。
“A→B”其逆否命题就是“非B→非A”,也即:肯定前件推出肯定后件,否定后件推出否定前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常见的选项设错类型:否定前件推出一个结论,肯定后件推出一个结论,遇到这样的选项的时候,只需关注选项的推出关系,如果选项的推出关系中前件是否定前件或肯定后件,就可直接排除,无需关注选项推出关系的后件,这样就可以提高做题速度。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其考察形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是考生最头痛的部分。
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更加。
解析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如何解这类试题,下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
第一、明确矛盾相关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2、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3、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一般有三种: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事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
第二、分析题干。
1、分析问法。
矛盾命题的问法一般为“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如果几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等。
2、找突破口。
在这类题型的考察中,根据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根据这一特性代入题干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关系(2)撇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方法点和,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问题。
下面通过几道国家和地方的行测真题来讲解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 甲B. 乙C. 丙D. 无法判断[解析] (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在广州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今天中公教育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又如何解。
一、思考:如果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
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规则: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能力训练1、判断下列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答案:不是。
【中公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p 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
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险的”二、应用:1、直接考察例: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A.只有①B.只有②C. ①和②D.①和③答案:A。
【中公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2、真假话问题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①B.②C.③D.④答案:A。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

判断推理之矛盾关系解题技巧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省市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其考察形式多样,涉及容广泛,是考生最头痛的部分。
而“矛盾”类试题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反复出现,更加。
解析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如何解这类试题,下面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解题技巧。
第一、明确矛盾相关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2、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那么,无论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的情况,这“一真”和“一假”都包含于矛盾命题中,其余命题的真、假就完全明确了。
如:在只有“一真的”情况下,这个“真”包含在矛盾中,其余的命题就都是假的无疑;反之亦然。
3、矛盾关系:矛盾关系一般有三种: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事互为矛盾;某个是和某个非互为矛盾。
第二、分析题干。
1、分析问法。
矛盾命题的问法一般为“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如果几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等。
2、找突破口。
在这类题型的考察中,根据矛盾的特性,两个矛盾的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根据这一特性代入题干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关系(2)撇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掌握了这些知识方法点和,就可以用“锁定”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问题。
下面通过几道国家和地方的行测真题来讲解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的应用。
1、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解析](1)题中“甲说‘我会’”和“丙说‘甲不会’”矛盾,必有一句真、一句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假言命题之矛盾命题答题技巧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中,有一类非常高频并且较难的考点,就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在考试中如何体现又如何解。
一、思考
如果明天天下雨,那无我们就放假。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觉得我骗了你?
答案:明天天下雨了,我却没给你们放假。
题干信息可以写成明天天下雨→我们放假(p→q),觉得我欺骗你们的情况应该是:天下雨这件事情发生了,也就是放假的条件满足了,我却不给你们放假,即明天天下雨且我们不放假(p且非q)
规则:p→q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
能力训练
1、判断下列命题间是否具有矛盾关系
“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是危险的”和“如果一只熊很饥饿,那么它不是危险的”
答案:不是。
【解析】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是p且非q(联命题),即
p发生,非q也发生才可以,而后面这个命题是一个假言命题,即p和非
q发不发生并不知道。
正确的矛盾命题应该是“一只熊很饥饿且它不是危
险的”
二、应用
1、直接考察
例:在接受了阻击敌人的任务后,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我还活着,鬼子就休想跨过昆仑关。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上述断定不成立?
①连长还在,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②连长牺牲了,但鬼子没能跨过昆仑关
③连长牺牲了,鬼子跨过了昆仑关
A.只有①
B.只有②
C. ①和②
D.①和③
答案:A。
【解析】由问法:哪项为真,上述断定不成立,即考察一真一假的问题,就需要大家能看出考察的是假言命题的矛盾命题。
可以把题干信息写成“连长活着→鬼子不跨过昆仑关”矛盾命题即为“连长活着且鬼子跨过了昆仑关”,所以只有①,答案选择A
2、真假话问题
例: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
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整理题干信息:①周√→吴√ ②郑√ ③周√且吴× ④周√或王√ 并且一直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
观察四个信息发现①和③是一对矛盾命题,即一真一假,而又已知只有一个只真的,所以可以知道②和④是假的。
有②假→郑×,有④假→周×且王×,由这两个已知信息可以判断①和③的真假,即①为真、③为假,所以答案选择A。
注: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步骤:
①找矛盾
②绕开矛盾。
得到一些已知信息
③回到矛盾。
根据得到的已知信息回到矛盾去判断真假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可能性推理之论证模型巧解
可能性推理是判断推理中常考的题型,同时也往往是各位考生在做题时候比较容易纠结的。
所以今天主要是针对可能性推理中的特殊论证模型给予解题的方法。
首先,如果题干中出现类比推理的模型。
针对这一类模型在加强的时候可以直接去找类比对象的相同点,而削弱的时候就找类比对象的不同点。
例如: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大的群体之中的鸟类,比生活在孤独之中的鸟类大脑有着更多的新的神经元,也有着更强的记忆力。
他们据此向人类发出忠告:如果你是一个孤独者,你最好结交一些朋友,否则就会丧失你宝贵的脑细胞,导致记忆力低下。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观点?
A. 人类大脑与鸟类根本不同
B. 人脑比鸟类大脑发达得多
C. 很多交友多的人记忆力并不好
D. 很多孤独者的记忆力非常好
【解析】题干的是在拿人类和鸟进行类比,发现孤独中的鸟记忆力低下,从而认为孤独中的人也会记忆力低下。
题干是比较明显的类比推理,要我们进行反驳,那就找鸟类和人类的不同点,而A选项正好说的就是鸟和人不一样,所以直接进行削弱。
再仔细比较下其它选项,B项说人脑发达,但是发达程度与记忆力的关系并不知,所以不能削弱;C和D项确实也是在说人类和鸟类的不同点。
此时就需要进行力度比较。
A项指的是脑根本不同,C项是通过交友多的人来反驳,D项是通过孤独的人来反驳。
A
项属于本质,C和D项是举例子,属于现象,本质大于现象,故选择A 项。
其次,如果题干是求异论证的论证模型,针对这一类模型在加强的时候,直接去找两个不同情况的其他相同属性,而削弱的时候则去找这两个不同情况的其他不同属性。
例如:啤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向来受到科学家关注。
由于女性的手指骨骼会最先出现骨质疏松症状,研究人员选择对他们的指骨进行超声波波成像扫描。
扫描结果显示,常喝啤酒的女性和不喝啤酒的女性骨密度有显著差异,前者骨密度高于后者。
所以,研究人员认为喝啤酒有助于女性预防骨质疏松。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 有喝啤酒习惯的女性大多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身体健壮,骨骼密度本来就相对较高
B. 啤酒中含有黄豆芽苷元是否能有效防止骨骼老化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 啤酒中的酒精不利于钙质的吸收,而缺钙容易导致骨骼发育不良
D. 每天喝200毫升啤酒的女性,其骨骼密度高于每天喝500毫升啤酒的女性
【解析】题干中发现常喝啤酒的女性骨密度高于不喝啤酒的女性,得出喝啤酒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属于求异论证。
题干问法是削弱,所以选项就应该要是谈到这两种情况的其他不同属性,而A项说喝啤酒的女性喜欢体育运动,就是两个情况的不同属性,其它选项并没有谈到喝啤酒和不喝啤酒女性的不同点,故直接选择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