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汉语第十七课教案

合集下载

博雅汉语第十七课教案

博雅汉语第十七课教案

《博雅汉语》第十七课做客(一)教案课程类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教学时数: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教学内容:《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十七课做客(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领会本课所学的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出现的新的语言点。

3、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课程基本情况分析:1、生词量:25个,补充词:2个,主人、客人、意思。

2、重点生词:副词:真数量词:一点儿名词:心意、上动词:打车。

3、语法点:“是X还是Y”。

“会”(1)“就是”。

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重点词语并用其造句,回答问题或成段表述。

2、能较为流利朗读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注意发音。

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交际性的原则。

以语言为中心进行综合训练,精讲多练。

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法理解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语法翻译法、情景法、听说法、实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图片、词语卡片、几包茶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生词学习1、复习回顾(5分钟):问候、寒暄之后进入复习环节,简单回顾第十六课的重点生词,语言点,让学生说出带有重点生词和语言点的句子,以达到知识的重复、再现。

2、本课导入(5分钟):问问学生有没有去过中国朋友家里玩,都做了什么,与同学们进行简单的交流,主要让学生们谈他们的经历,此环节教师是倾听者,之后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课的题目——“做客”。

3、朗读课文(1分钟):老师正常速度朗读一遍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

4、讲解生词(30分钟):老师带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用部分时间给学生单独读单词,主要纠正发音,快速、随即轮流,让所有学生有有机会念,然后每个单词逐一讲解,重点生词(带*的生词)重点讲解。

1)、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例如留学生到结对子的中国同学家里一起包饺子,就是做客。

教案第17课

教案第17课
5.谈话过渡:
(1)读到这里老师好替这个孩子担忧。你有什么感受?(担心、害怕、紧张……)你想救这个孩子吗?(想)快想想办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
(2)时间可不等人啊!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最好的办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深入理解课文。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4)分钟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自由朗读全文。
2.学习课文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课文,我明白了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无策,要想办法,用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3.学习课文后,你最佩服谁?(船长)佩服他什么?(船长遇事沉着镇静、机智果断。)(板书:沉着镇静、机智果断)
②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水手们反而“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这时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生气,于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丢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这只可恶的猴子,夺回帽子,绝不能轻易便宜了它。)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
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结合课文内容和人们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体会孩子当时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教学
难点
体会船长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断处理问题的人格魅力。
第一课时
教学

基础汉语教程第 17 课

基础汉语教程第 17 课

课堂教学内容:第17课库尔勒的每一粒沙子知道我生词、课文、注释、词语用法、课后练习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词语,词语用法以及课文)练习法(读词语,课文、练习造句、做课后练习)教具:教材、教案、讲稿目的及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的内容。

2.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复述课文大意,熟练掌握重点词语、能用重点词语造句并回答问题或就限定的话题进行成段表达。

3.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复述课文,回答问题2.重点词语练习:迷惑、追寻、漠然、感悟、情结誓言难点:掌握重点词语、复述课文大意、回答问题、做课后练习教学过程:教学备注一、组织教学二、师生问候三、检查考勤四、导入新课㈠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朗读词语;《库尔勒的每一粒沙子知道我》五、新课(一)熟悉词语抽读词语(检查预习情况)—范读—认读—讲练(二)处理课文抽读课文—范读课文—泛读课文—回答问题—讲述课文大意这个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1.作者为什么要到西部那么艰苦的地方去当志愿者?2.作者去的那个地方在哪里?哪里有什么让作者永远难忘?3.作者当志愿者的誓言是什么?4.作者当了多长时间的志愿者?是在哪一年当志愿者的?5.作者当志愿者的收获是什么?(三)串讲课文(把词语放在课文中讲解)1,讲解词语阅读课文并讲解词语(教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着说)1、迷惑(形)①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如:~不解②使迷惑如:花言巧语~不了人。

2、追寻(动)①跟踪寻找如:~走散的同伴~美好的人生3、漠然(形)不关心不在意的样子如:~置之、处之~~无动于衷4、感悟(动)有所感触而领悟如:在奋斗中~到人生的真谛。

5、情绪(名)①人从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里状态如:生产~、急躁~、~高涨②指不愉快的情感如:闹~他有点儿~。

6、誓言(名)宣誓时说的话如:立下~(四)语法讲解汉语句子的语序汉语的句子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等六种成分组成。

新实用汉语17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17课教案

第十七课这件旗袍比那件漂亮一、复习巩固简单趋向补语、“把”字句1、时量补语1二、导入新课中国式的衣服你知道的都有什么?(图片演示)你喜欢旗袍吗?三、讲解新课1.学习生词旗袍:中国妇女穿的传统长衫。

这件旗袍,中国的旗袍。

比:能够相比。

比那件漂亮,比他好卖:卖衣服,卖苹果,卖光盘中式:中国固有的格式。

中式衣服,中式房子已经:业已经过。

已经来了,已经买旗袍了极(了):副词,表示达到最高度:极重要|极少数。

注意:‘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

多极了,慢极了,漂亮极了颜色:什么颜色,衣服的颜色便宜: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一套便宜的衣服,便宜货公园:去公园玩儿,一个公园走:走得很快,去公园走走过去:从前。

三天过去了样子:式样;标准。

旗袍的样子,衬衫的样子试:尝试。

试试这件,试一试那件觉得:认为。

觉得很漂亮,觉得很短,觉得便宜极了麻烦:烦杂琐碎;费事。

很麻烦,不麻烦。

即打扰,导致不便。

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

麻烦你把门关上合适:适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

合适的人选打折:打九折,不打折2.学习句子①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俄语解释,正确理解句子的涵义。

②板书动态展示后,示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

③结合句子的生词练习3.学习课文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并练习情景会话。

①示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朗读—个别读,教师纠音。

②教师根据课文框架请同学复述,或提问后请同学回答问题。

显示:课文框架,让学生在课文框架的提示下复练。

③将课文框架还原为课文,让学生再练习。

4.讲练本课的语法①动词“来、去、到”等带时量补语我来北京已经一年多了他去图书馆已经两个小时了他到中国半年了②极了and 多了A/V + 极了/ 多了这件旗袍漂亮极了他高兴极了这本书比那本书贵多了他哥哥比他年轻多了③的字短语Pr / N / A + 的丝绸的很贵,我没有丝绸的我的我喜欢绿的,他喜欢红的老师的丝绸的④用介词“比”表示比较1你比我知道得多他们比我翻译得好⑥数量补语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大一号这个电脑比那个电脑新多了5.阅读和复述讲解重点词语。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

《博雅汉语》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拼音和常用词汇。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 适用对象:本教材适用于零基础的学习者,特别是成年人。

3.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结合交际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二、教学内容学习拼音:a、o、e、i、u、ü2. 第二单元:家庭成员学习拼音:b、p、m、f、d、t、n、l学习词汇: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家人3. 第三单元:数字与颜色学习拼音:g、k、h、j、q、x、zh、ch、sh、r学习词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红、橙、黄、绿、蓝、紫4. 第四单元:饮食学习拼音:z、c、s、y、w、xi、q、j、x、zh、ch、sh、r学习词汇:早餐、午餐、晚餐、面条、米饭、鸡蛋、蔬菜、水果5. 第五单元:问路学习拼音:zh、ch、sh、r、zh、ch、sh、r、zh、ch、sh、r三、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个课时,共计10周完成五个单元的教学。

2. 每个课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课内容的学习,第二部分为复习和练习。

3. 每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

2. 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博雅汉语》2. 辅助教材:《博雅汉语学习手册》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卡片、实物教具等。

4. 网络资源:中华网、汉语拼音学习网站等。

六、教学策略1. 针对成人的学习特点,采用实用性和兴趣性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练习汉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十七课教学实录

第十七课教学实录

一、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2、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对课程的开发本课中有四个小动物,他们身上都有着各自的优点,有着他们的可爱之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重点朗读,那么,教学时,便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以他们喜欢的小动物为切入口,变序进行朗读指导。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自编课本剧的表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教学流程的构想1、回顾课文,激趣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酸的和甜的》。

(点击课件,播放动画故事)2、质疑想象,朗读感悟请你们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再读给同桌听。

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呢?(相机贴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A、小狐狸演示动画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第一自然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启发想象:小狐狸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指导朗读小狐狸说的话。

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B、小猴子重点品读句子,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句子)(1)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相机指导小兔子阻止小猴子说的话。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这部分。

C、小松鼠和小兔子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跟小猴子的一样吗?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你们明白了吗?3、拓展延伸,深化明理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啊,那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4、表演童话,师生评价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进你们的想象,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吧!哪组想来为大家表演?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能评为今天的“表演大王”?为什么?5、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鼓励学生做一个勤于思考,敢于尝试的人。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7 他在做什么呢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一册 下》教案17 他在做什么呢

第十七课他在做什么呢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表达动作的进行:在/正/正在……呢双宾语句二、教具图片: 展示正在听音乐、听录音、买东西、看电视、看电影、信书、换钱、写汉字等画面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说。

要求会用“在/正在……呢”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

2学会用双宾语句表达:王老师教我们语法和课文。

3.学会用“怎么+动词”提问:我们怎么去?我们坐车去。

我们骑车去。

四、教学提示表达正在进行的动作是汉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项目。

要通过图片(课后的一个练习里有图片)和动作演示带领学生练习说这个句型。

因为学生一看图片或老师的动作就懂了。

例如:图片上的人听音乐、看书、写汉字、看电视、换钱等,如果班上的学生素质比较好,接受能力比较强时,还可以扩展,例如:打篮球、跑步、踢足球、游泳、滑冰、滑雪、照相、唱歌、跳舞、吃饭、喝茶、睡觉等。

因为这些词组后边都要学到。

展示一下不一定要求他们部记住主要是加深他们对“正在+动词+宾语”这个句型的理解。

老师可以指着图片问: 他/她/他们正在做什么呢?学生依次回答:他正在听音乐呢。

他们正在看电视呢/打球呢/照相呢/吃饭呢/喝茶呢/谈话呢,等等。

然后老师可以问:我们正在做什么呢?学生:我们正在上课呢。

先合练,然后在単练、分组练,直到学生能不用老师提示自己都能把一组图片说出来“他们在做什么呢”为止。

然后再让学生两两到黑板前边表演,指着图片,一问一答。

第一轮练完以后, 老师可以问一个学生: 昨天晚上七点的时候,你在做什么呢?学生: 昨天晚上七点的时候, 我在宿合看电视呢/做练习呢/写汉字呢/听音乐呢/跟朋友谈话呢/洗澡呢/睡觉呢。

这个问题最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当时的真实情况回答。

因为很据各自真实的情况,有的学生虽然想说,但是因为不知道词,可能说不出来,要是可以让学生用动作演示一下,然后告诉他汉语该怎么说, 这样学生可能就会说了,而且可能就记住了,记不住别人干什么,但自己昨天晚上七点正在做什么, 一般会记住。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教案第十七课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教案第十七课

阅读第一册第17课教案
第一课处理生词和会话
教学目标:
1.记住本课生词并理解其意思。

2.掌握一些扩展词汇的应用。

教学环节及内容:
1.听写生词。

2.扩展生词。

出来——进来来/来得及/来不及正/正在/正好/正确/正式
出去——进去文/文化/文章
出口——入口
出租车
3.偏旁理解并写出已学的该偏旁的汉字。

想(心)挤骑(马)
4.掌握多音字“乐”的读音并组词。

5.老师向学生提问以下问题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山田你在做什么?
(2)你有事吗?你有什么事?
(3)你什么时候有计算机课?
(4)上课的时候玩手机行吗?/你借给我一百块钱行吗?
6.作业分角色背对话,下节课表演。

并完成判断题,从文中找出判
断题的句子。

第二课处理短文
教学目标:
1.通过默读短文理解短文并正确回答问题。

2.通过背诵短文培养语感。

3.限时背写短文内容来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教学内容及环节:
1.教师让同学们表演会话内容。

(10分)
2.做判断题检测同学们对会话的理解。

(5分)
3.同学们限时默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从文中画出来并口头进行回
答。

(10分)
4.限时背诵课文。

然后流利的背出来。

(10分)
5.默写课文内容。

6.作业根据“今天做什么”写一篇短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雅汉语第十七课教案《博雅汉语》第十七课做客(一)教案课程类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教学时数:3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教学内容:《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第十七课做客(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领会本课所学的生词的意思,并能够准确运用。

2、帮助学生掌握本课出现的新的语言点。

3、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课程基本情况分析:1、生词量:25个,补充词:2个,主人、客人、意思。

2、重点生词:副词:真数量词:一点儿名词:心意、上动词:打车。

3、语法点:“是X还是Y”。

“会”(1)“就是”。

4、讲解生词(30分钟):老师带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然后用部分时间给学生单独读单词,主要纠正发音,快速、随即轮流,让所有学生有有机会念,然后每个单词逐一讲解,重点生词(带*的生词)重点讲解。

1)、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例如留学生到结对子的中国同学家里一起包饺子,就是做客。

2)、请进: 请,please,是一个礼貌用语,“请进”就是请别人进来。

别人对你说“请进”,就是别人请你进。

*3)、真:这里是程度副词,常用在某些形容词之前,表示感叹比如:“玛丽,你的衣服真漂亮。

”“今天天气真好。

”“大卫,你的汉语说的真棒。

”但是我们不能什么形容词前面都加“真”,比如我们可以说“真白”、“真蓝”“真黄”······但是“真雪白”、“真浅蓝”、“真深黄”······这样的用法就是错误的,“雪白”“浅蓝”“深黄”等词语本身就已经是加深程度了,我们不能再在它前面加“真”了。

另外“真”还可以修饰动词,含惊讶之情。

例如“没想到你真做到了!”“真让他说对了!”4)、干净:展示两张图片,一张脏乱的房间,一张干净整洁的房间。

5)、坐:以肢体动作展示这个动词。

6)、哎呀:叹词,表示惊叹、埋怨、不耐烦等。

例如“哎呀,你太能干了!”(表示惊叹)“哎呀,你怎么现在才来啊!”(表示埋怨)“哎呀,你快点!”(表示不耐烦)7)、客气:对人谦让、有礼貌,别人对你说“请进”就是很有礼貌,那我们就可以形容他很“客气”。

我们留学生去中国同学家里玩的时候,中国同学热情的招待大家,我们就可行形容他很“客气”。

*8)、一点儿:表示很少或不定,从大瓶果汁中倒出少量的果汁,给大家展示倒出的果汁,“我倒出了一点儿果汁”(表示很少)。

通常“一点儿”是个模糊词,到底多少是“一点儿”是不具体、不确定的。

比如我们经常说“我去喝一点儿水”,可能会喝一大杯水;“天亮了,多穿一点”,到底穿多少,是不确定的;“我晚一点儿回去”到底多晚也是不确定的。

*9)、心意:一是对人的情意,比如“这些礼物是我们的心意”。

二是心里的意思、想法,比如“你根本不明白我的心意”。

10)、收下:先讲“茶”,然后再讲这个词,老师送给学生茶叶,学生接受了,了就是“收下”。

11)、茶:让学生们看事先准备好的茶叶,然后送给学生做小礼物,以实物教学。

12)、果汁儿:让学生们看事先准备好的果汁饮料,分发给每个同学品尝,以实物教学。

13)、随便:表示无所谓,什么都可以。

比如—“你想喝什么?”—“随便。

”意思就是无论什么喝的,你都可以接受。

14)、行:OK,可以。

比如—“你想喝什么?”—“随便。

”—“喝茶可以吗?”—“行。

”15)、路上:在路途中或者道路上。

例如:“我在去学校的路上。

”(在途中)“路上停了好多车”(路面上)16)、顺利:做事情时没有遇到困难和阻碍。

例如:“工作顺利”,“事情很顺利”,“路上很顺利”。

*17)、上:一是方位词,表示在······上面,如“在桌子上”,“在地面上”,“车上有一只鸟”(表示车顶)。

二是名词,如“车上有很多人”(表示车子里面),“书上的字真复杂。

”三是动词,“上树”,“上学”可以用图片区别不同含义的“上”。

18)、挤:做具体的肢体动作*19)、打车:“打车”就是坐出租车的意思。

这里的“打”与打击的“打”hit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打车”意为坐车,再如“打水”是取水的意思,“打气”是给车胎输气体的意思。

20)、空调大巴:展示图片21)、地铁:展示图片22)、饿:一种感觉,想吃饭的感觉,“快到中午了,我饿了。

”23)、吃:做具体的肢体动作*24)、会:can,如“你们会说汉语。

”“我会包饺子。

”25)、试:try,“尝试”,“试一试”,“试试”,“试一下”这几个词的意思都是try的意思。

“试”通常不会单独使用而是组成词语使用。

补充:1)、主人:host留学生去中国学生家里做客,中国学生是主人。

2)、客人:guest留学生去中国学生家里做客,留学生是客人。

3)、意思:meaning,意义,含义,“‘随便’的意思是什么都可以。

”回顾生词(4分钟):再次带领学生读生词,并轮流让学生重复,再次纠正发音。

通过例句让学生加深对单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课文和语法学习课文教学与语言点结合,课文是对话的形式,老师先整体将课文读一遍,然后带领学生读一遍,整体熟悉课文。

随机点名让学生们轮流读一遍,纠正每个学生的发音。

最后让和学生们一起将课文读一遍,进入语言点和句型的具体讲解。

1、“是X还是Y”原文:“你们喝什么?茶还是果汁儿?”“你们一般坐公共汽车还是打车?”“是······还是······”这个句型用于问句,表示选择。

比如:1)、“你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2)、“这是苹果还是香蕉?”3)、“你是老师还是学生?”课文原文中将第一个“是”省略了,当然我们是可以还原的,这里可以提问学生如何还原课文中的第一个“是”。

“你们喝什么?(是)茶还是果汁儿?”“你们一般(是)坐公共汽车还是打车?”这里就是重点要说的,当第一个“是”的前面或者后面有动词的时候,第一个“是”可以省略。

比如:1)、“你(是)喝茶还是喝咖啡?”2)、“(是)你去还是我去?”3)、“你们(是)喜欢冬天还是夏天?”4)、“晚上(是)看电视还是看电影?”2、“怎么样?”原文:“中午在我家吃饺子,怎么样?”一般用在句末,用来询问别人的意见。

比如:1)、“周末去游泳,怎么样?”2)、“晚上吃面条,怎么样?”3)、“明天去看京剧,怎么样?”3、会(1)原文:“你们会包吗?”用在动词前,表示能力。

比如:1)、“我会包饺子。

”2)、“我会说英语,他不会说英语。

”3)、“你会骑自行车吗?”4)、“你会说汉语吗?”5)、“他会中国功夫。

”6)、“大卫会写毛笔字。

”4、“不太······”原文:“不太顺利,车上有点儿挤。

”“不太会,我们试试吧。

”程度副词,用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前,“不是很”的意思,介于“不”和“太”之间。

比如:1)、“我不太会说汉语。

”(不是完全不会,但是会的程度很低)2)、“我不太喜欢吃辣的东西。

”(不喜欢吃,但是吃一点儿也没有关系)5、“就是”原文:“太好了,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饺子。

”可以用来表示强调。

比如:1)、“他就是张老师。

”2)、“这儿就是图书馆。

”3)、“再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

”课文知识点讲解完之后带领学生再读一边课文,然后让学生角色扮演练习对话,最后老师简单的提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如:大卫和玛丽去刘老师家里干嘛?玛丽他们路上顺利吗?大为喜欢坐公共汽车还是打车?为什么?中午他们吃什么?第三课时:课后练习题1、(15分钟)回顾前面所学的生词,领读一遍生词后,让学生们做课本上的练习二和练习五。

学生做题的时候,老师可以移动着致电每一个学生,等学生做完之后,随机轮流点同学读出他的答案和完整的句子,这个过程中逐一纠正学生读音,并让其他同学跟读句子。

学生回答正确要及时的给予鼓励。

重点讲一下练习五的程度副词。

1)、“有点儿”:程度不深。

与本课所学的“一点儿”不同,“有点儿”一般放在形容词前面表程度,而“一点儿”是数量词,表示很少或者不定。

2)、“不太”:程度适中,前面讲过了,是“不是很”的意思,介于“不”和“太”之间。

如“不太热”、“不太冷”、“不太舒服”。

3)、“太”:“非常”、“很”的意思,程度很深。

4)、“最”:几个事物之间的比较(有一定的范围),某个极端。

如“最冷”、“最热”、“最大”、“最小”······有比较,具有对称性。

5)、“真”:这里是程度副词,常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含感叹之情。

也可应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惊讶之情。

2、(10分钟)回顾前面所学的语言点,领读一遍语言点后的例句,然后让学生们做课后练习三和练习四。

做完后,同生词练习一样,让学生读出完整的句子,纠正读音和语法偏误,并让其他同学一起跟读。

3、(8分钟)领读一遍课文,让学生做课后练习六。

做完后,让大家一起读出答案,老师注意听是否一致,不一致的地方要及时停顿纠正答案,最后老师领读练习六。

4、(5分钟)请同学们轮流到黑板听写汉字,关注学生的笔顺和汉字的正确性,不要太关注学生书写的漂亮不漂亮,能写对就很好了。

5、(5分钟)最后用事先准备的PPT带领大家背诵课文,PPT上生词和语法的部分适当挖空,让学生根据提示既背出课文又熟悉了生词和语言点的运用。

6、(2分钟)布置作业:1)、复习所学的生词和语言点,下节课听写。

2)、熟读课文至能复述。

3)、预习第十八课做客(二)。

教学反思:1、通过学生了解他们没有掌握的地方或者疑惑不解之处,以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之中重复教学。

2、一学生为中心,向学生们寻求意见,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给老师的上课方式提意见。

老师从中选择,以形成更好的教学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